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指引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指引

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指引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主要包括入职审核和任前审核。

一、入职审核入职审核重点对新调入员工的档案齐全完整性进行审核。

根据人事档案内容的分类,每一类的审核要点如下:(一)履历材料履历材料由干部履历表组成。

199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须有中央组织部制发的1988年版和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须有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按以下方法处理:1.没有相应的1988年版、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要尽量查找收集;2.1988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可以不再补充填写;3.缺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的,必须及时填写<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也必须补充填写>。

补填1999年版的《干部履历表》以干部填写时的情况逐项填写。

《干部履历表》所填信息应真实、准确、规范、完整,逐项填写完成,必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归档注意事项:员工在入职一个月内,填写最新的《干部履历表》,交干部监督处,由干部监督处审核后移交档案员。

档案员必须对最新的《干部履历表》内的信息进行核对,并根据其他材料判定信息填写的真实性,如不真实须返回本人修改,确认无误后盖章。

(二)自传材料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材料1.自传和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包括以自传为主的履历或简历表;2.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发生变化的报告表等材料。

归档注意事项:材料必须是本人撰写。

(三)鉴定、考核、考察及审计材料此类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2.鉴定材料〔包括自我鉴定;标题不是鉴定,内容属于鉴定性材料;3.援藏、援疆、挂职锻炼、扶贫、博士服务团、借调等工作中形成的考核、鉴定材料;4.培训、工作调动、军人转业等鉴定及考核考察材料;5.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等材料;6.定期考核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

归档注意事项:后备干部材料由干部管理处在完成干部提拔后归档,考核材料由干部监督处在3月份集中归档。

2021年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含解析_39727

2021年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含解析_39727

2021年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含解析1:高山:陆地单项选择题A、波浪:海洋B、暴雨:雷电C、乌云:蓝天D、电能:电网2:富有起来的这一代中国父母,仍旧处在家庭教育的“初级阶段〞内,习惯于用物质欲望的满足、用金钱砸下的“抢跑〞来关心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用不愿放手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重视。

欢乐对于单纯的孩子而言,实在是很简洁的事。

有爱心的父母,没有那么多期望与要求,放下怀抱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多对于社会、制度、他人的怨愤,单纯地和孩子在一起,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一起度过欢乐美妙的一天。

由此可以推出〔〕。

单项选择题A、关怀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比金钱更多的欢乐B、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一种错误的想法C、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D、孩子盼望父母陪伴而不是把他们送进补习班3:有学者在对一些胜利的女性秘书调查讨论说明,女性秘书具有剧烈的现代意识和敏锐的现代目光,而且她们具有娴熟的公关技巧。

正是因为她们具有上述两大优点,使她们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当之无愧的重要角色,她们在化解矛盾、排除难局等方面有着极其杰出的表现。

据此,该学者得出结论,领导者用女性秘书要比用男性秘书好。

以下哪项最能减弱上述论证?单项选择题A、女性秘书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B、个别的调查结果不能得出普遍的结论C、合格的秘书不仅要具有剧烈的现代意识和娴熟的公关技巧,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素养D、据一项对男秘书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秘书也同样具有剧烈的现代意识和娴熟的公关技巧4:内生增长是指完全通过现有资产和业务,而非通过兼并收购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它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月中期的一个西方宏现经济理论分支。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靠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确定因素。

依据上述定义,以下属于内生增长的是:单项选择题A、20世纪60年月,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经济实现快速腾飞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扩展,刺激产生了新一代的技术强国,如印度、中国等C、中东各石油国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一致,提高石油价格,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D、某国独立后,自行讨论发射了原子弹、人造卫星等,刺激了经济的腾飞5: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院士为何多出江浙

院士为何多出江浙
校的数量在全 国皆居 于前列, 而当地人们受教 育的几率也 大大高于其他地方。再加上受“ 万般 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
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 不可能持续性 涌现数
量众多的院士 , 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 范儿摘 自at 京青年报)09 1 月2 日 } 20 年 2 1
二.I! ! ! 苎望 曼垒 竺 :: 曼曼 !
观 ・ ・ ・ 察 主 见
院士为何多出江浙
一 李金金
有些人甚至到 了走火入 魔的地 步。比如吴敬梓笔 下的范 进就是 一个活脱脱的例子。而蔡 言厚也告诉记者 , 当时在
江苏有一户姓信 的普通人 家, 从老祖 宗开始就非常重视教 育。按 当地传统, 家里的田产都要一代一代地传给 儿子耕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g  ̄题组首席专家、 门大学冯 i- q 厦 用军博士指 出, 这项调 查人们 可以看 出, 通过 一个地 区基
础教 育和 高等教 育的发展水平 , 与院士产生数量尽 管不存 在唯一性联 系, 关 系极 为密切 。这意味 着, 但 一个缺乏 良
浙一带, 使之成为 当时最大的政治文化 中心。各类官私 学
破” 。江浙地 区成为“ 院士摇篮” 。
优越的 自然环境 可以为智力和财 力的增长创造 良好 的条 件。当年孟母三迁 , 就是为 了在客观上为孟子创造一个良
好 的培 养环 境 。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 “ 才子之乡 ”
之 所以选择“ 出生地” 作为院士调 查的一个参考依据 ,
中国校友会 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赵德 国告诉记者 , 受我 国户籍制度的限制 ,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在 出生地完成中小 学的基础教 育, 而这种基础教育则是他将来能否继续接受 高等教 育的重要 因素之一。此次调查涉及的院士 , 大多为

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09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家禽》
【年(卷),期】2009(31)11
【摘要】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30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499人,5月20日正式公布。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
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有效候选人为296人,5月20日正式公布。

【总页数】1页(P40-40)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6
【相关文献】
1.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J],
2.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造纸相关专业五人入选 [J], 钟华
3.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 [J],
4.中国航海学会提名候选人吴澎入围国家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J],
5.2017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揭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大学院士分布

中国大学院士分布

2008年4月,我国首个针对两院院士状况进行的调查报告--《2008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

两院院士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

科学院增选了12次,院士有1100多人。

工程院共增选了9次,院士有780多人。

其中外籍院士近百人。

(备注:以下院士统计不含外籍院士)名次学校名称所在省市所在城市院士人数1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北京1002 北京大学北京北京713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354 复旦大学上海上海30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上海246 浙江大学浙江杭州197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88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17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北京1710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合肥15中南大学湖南长沙15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13 南开大学天津天津1414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1315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北京10东南大学江苏南京10天津大学天津天津10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10厦门大学福建厦门10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北京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北京9同济大学上海上海923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8东北大学辽宁沈阳8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8四川大学四川成都827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7中山大学广东广州729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北京6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6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北京6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634 上海大学上海上海535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北京4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4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4兰州大学甘肃兰州4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4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4重庆大学重庆重庆44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北京3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北京3河海大学江苏南京3湖南大学湖南长沙3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上海3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上海3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3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南京 3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3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3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355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北京2长安大学陕西西安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2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天津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天津 2西北大学陕西西安2西南大学重庆重庆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68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北京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北京 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东华大学上海上海1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1福州大学福建福州1广州大学广东广州1广州医学院广东广州 1贵州大学贵州贵阳1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石家庄1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1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1暨南大学广东广州1江南大学江苏无锡1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南昌1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1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广州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1 青岛大学山东青岛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1山西大学山西太原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上海 1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1苏州大学江苏苏州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1 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1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1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1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1扬州大学江苏扬州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1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1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1。

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状况调查_舒志彪

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状况调查_舒志彪

第27卷 第6期科 学 管 理 研 究Vol.27 N o.6 2009年12月SCIEN TIFIC M ANAGEM EN T RESEA RC H Dec.2009文章编号:1004-115X(2009)06-0007-05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状况调查*舒志彪,詹正茂,王裕雄*(中国科学院 科学时报社 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对院士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状及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相关问题的态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院士的科研工作比较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但研究成果推广有待改进;院士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积极性较高,但目前决策咨询的工作机制影响了院士参与政府决策的效果;院士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带领科研团队建设;院士对科学传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推动院士更好的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院士;创新型国家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A Su rvey on the Situ ation of How Academicians Participate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nnovative Nation”Shu Zhibiao,Zhang Zhengmao,W ang Yuxiong(Institut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Science Stimes,CAS,Beijing100190,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questio nnaire sur vey,this pape r investig ates the situa tion of ho w academicians par ticipate in the co nstr uctio n of the“Innov ative N atio n”and their attitudes tow ard tho se issue s emerged from the constructio n.T he results of the sur vey disco ver s that w hile mo st of the academicians'research w o rk comply with needs o f building an innov ative natio n,the co mmercialization and diffusion of their re sear ch o utco mes a re still to be impr oved;while academicians'no rmally exhibit enthusiasms in consulting for public policy making,the effectiv eness o f their co nsulta-tion tends to be inhibited by a ssocia ted institutio nal ar rang ements;academicia ns assume the leading r ole in research team co nst ruc tion while co ncern more about fo stering r esea rch talents,but their under standing abo ut the impo r ta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 n are r athe r limited and hence re st ricts their willing ness to spread adv anced know ledge mo re effectively.In re sponse,this papers raises policy reco mme ndatio ns to address the pr oblems identified throug h the surv ey fo r a better par ticipation of the academicians in building a n innova tive natio n. Key words:Academician;Inno vative N atio n 两院院士代表着我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学术水平,是全国科学大军的领军人物,是实施创新*收稿日期:2009—08—1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21)作者简介:舒志彪(1981—),男,汉族,湖南邵东人,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所长助理、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学传播、区域创新;詹正茂(1977—),男,汉族,湖北黄陂人,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学传播、技术创新;王裕雄(1976—),男,汉族,湖北黄梅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创新政策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科技创新。

军队卫生系统院士情况分析_马慧

军队卫生系统院士情况分析_马慧
表 1 院士留学情况
留学国家
美国 英国 苏联 日本 德国 西班牙 法国 小计
人 数
4 2 2 2 1 1 1 13
2.5 年度分布 1991— 2009 年度 每届当 选院 士的情 况 (表 2)。 2.6 单位分布 30 名院士单位分布 (表 3)。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 3 月 30日 第 17卷 第 3 期 HospAdminJChinPLA, Vol.17, No.3, March30, 2010
· 28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年 3 月 30日 第 17 卷 第 3 期 HospAdminJChinPLA, Vol.17, No.3, March30, 2010
· 医院科研管理 ·
军队卫生系统院士情况分析
马 慧 , 黄殿龙 (总后卫生部科技训练局 , 北京 100842)
[ 摘 要 ] 基于 1991— 2009年 军队卫生系统当选院士情 况 , 分析军队 卫生系 统高端 人才培 养的水 平和能 力 , 为 做好军 队卫生系统人才培养 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
肾脏学 消化内科学 心血管内科学 神经解剖学 生化药理学 实验血液学 神经生物学
药理学 细胞生物学
细菌学 动物病毒学
免疫学 皮肤病学 分子化学
小 计
院士人数
2 2 1 2 2 1 2 3 1 1 1 1 1 1 1 3 1 1 2 1 1 30
3 小 结
3.1 军队卫生系 统拥 有一批 高水 平科技 人才 军队 卫生系统共有两院院士 30名 , 以全国卫生 系统人数的 1 /60 获得了 1 /12的 院士称号 , 以全军 干部的 1 /10获 到了全军 1 /3的 院士称 号 , 充 分显示 了我军 卫生 系统 拥有一大批高水 平科 技人才 。当 选院 士既有 年长者 , 也有青年 , 平均年 龄 61 岁 。从 院士 当选 分布时 间看 , 产出周期合理 , 除 1995— 1996年 较多外 (与 1994 年增 设工程院院士有关 ), 之后每届都以 2 ~ 3 名规律产生 , 提示军队卫生系统科技干部梯队合理 , 每个层次的骨干 力量比较完整 , 保持 了持续产生 院士的后备潜 力 ;从 学 科领域分布看 , 野战外科和军事医学相关学科占的比例 高 ,这与军队卫生系统职能性质 、重视野战医学有关 。 3.2 军队卫生系 统女 院士比 例全 球最高 军 队卫生 系统女院士 6名 , 占 20%, 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国内外女 院士所占 比例 。 我国 科 学院 女 院士 56 人 , 占 总 数的 4.91%, 工程院女院士 42 人 , 占总数的 5.05%;美国女 院士占 4.1%, 丹 麦 4%, 英 国 2.9%, , 加拿 大 3.2%, 法国 3.2%。军队卫生系统 女院士比 例明显 高于国内 外数据 , 可能有 3个原因 :一是军队卫生系 统培养引进 了一批优秀的女性科 技干 部 , 使军 队卫生 系统 的女性 干部相对集中 ;二是在用人政策上一视同仁 , 充分调动 了女性科技干部积极 性 ;三 是女性 科技干 部在 军队系 统工作 , 较 少受外 界干扰 , 加 之女性 性格宁静 、擅长观 察 , 更能潜心 做学 问 [ 5 -6] 。启示 军队 卫生 系 统应 一如 既往关注女性 , 培养女性科技干部 , 为女性科技干部更 好发挥聪明才智提供 政策 支持 , 为 军队产 出更 多的杰 出女院士提供条件和环境 。 3.3 军队医科院 校是 产生科 技领 军人才 的高地 几 十年来 , 军队卫生系统 以院 士为代 表的高 科技 人才层 出不穷 , 与军队卫生系 统拥 有良好 的人才 培养 基地密 切相 关 。军 队 卫生 系 统 83.3%的 院士 来 自 “三 校两 院 ” (三 所 军 医 大 学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院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 “三校两院 ”均 为国 家 “ 211”工程重 点大学 或军 队 “ 2110”重 点院 校 , 拥 有 现代 化的 教学 条 件 、高 水平 师资 , 管理严格 , 治学严谨 , 基础扎实 , 造就 了一批军事 医学人才 。尤其是重视科学研究 ,鼓励创 新 , 有一整套 重视 、激励创新研究的政策措施 。多年来 , 三校两院投 入大量经费改善科研 条件 , 承担 国家重大 专项 、“ 973” “ 863”等重大科研任 务 , 获得 的科研经 费 、科研 成果和 发表的科研论文始终在全国同行前列 。此外 , “三校两 院 ”良好的人才政策 , 吸 引了大量 归国 人才 , 保 持了人 才的合理结构 , 也是其重要原因 。 3.4 名校教育 和出国 培训是 人才 培养的 重要 途径 30名院士绝大多 数毕业 于国 家重点 大学 , 4 名毕 业于 国立中正医学院 , 这是 国际 著名生 理学家 林可 胜博士 1936 年提出并建立 的 。此 外 , 6 名毕 业于 二 、三 、四军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05.01.12•【文号】•【施行日期】2005.01.12•【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现将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05]6号)和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工发[2004]94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

鉴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两院)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开始进行,现就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与推荐、提名的单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以推荐、提名本学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科协系统候选人,被推荐、提名的人选为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必须是本会会员。

二、推荐、提名候选人的标准和条件1.各学会要按两院《通知》和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的标准条件(见附件1、2)及学科专业范围进行院士候选人的选拔。

在推荐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好质量关,增加透明度,在本学会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

2.在推荐、提名工作中,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选拔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及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并作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工程技术专家。

三、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的名额及要求两院增选院士名额均不超过60名,其中,报送中国工程院每个学部候选人名额不超过6名。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改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信息技术科学部,目前为6个学部。

各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人数,由各学会按照增选院士的标准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2009年12月7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最新完成的《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7成拥有博士头衔,“海归博士”占3成;清华大学包揽新科院士毕业校友、在职教师两项第一;新科院士更加“年轻化”,“50后”成中坚,“60后”崭露头角;新科院士江苏河南出生最多,青海宁夏仍未实现“零突破”。

报告建议院士增选不宜设定年龄和性别限制,关键应看科学贡献和学术声誉。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和最高、终身荣誉学术称号,代表着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是我国最有科学技术成就和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群体,是引领社会公众勇往直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动力。

随着200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最新增选名单的揭晓,围绕院士的话题也立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赵德国总编介绍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在多年对中国两院院士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对1955-2009年我国当选的两院院士的性别、年龄、出生地、学历、毕业院校和申报单位等情况展开最新调查与统计,据此发布最新《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

两院增选人数均超上届,工程院大幅反弹200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新增院士83人,两院院士增选人数均超上届。

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35人,比上届院士增选略有增加;其中,化学学部增选人数最多,有8人;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有48人,增选人数与上届相比大幅反弹,比2007年增加了15人;其中,医药卫生学部和农业学部增选人数最多,各有7人。

截至目前,我国先后有1938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41人,分布在6个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831人,分布在9个学部。

两院院士中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荣誉者有34人。

科学院女院士比例创新高,工程院无女科学家入选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5名女院士,占新科院士总数的14.29%,增选比例创新高。

至此,中国科学院有女院士56人,占院士总数的4.91%。

2009年中国工程院新增的院士中无女性科学家。

女院士占5.06%国内偏低,国外相比高于美欧在我国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中,女院士有98人,仅占5.06%,比例较低,与我国庞大的女科学研究人员群体形成鲜明反差。

其中中国科学院有女院士56人,占总数的4.91%;历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除1957年、2003年和2007年外,均有女性入选,女性所占比例最高的是2001年和2009年,女性比例为14.29%。

中国工程院有女院士42人,占总数的5.05%;历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除2009年外,均有女性入选,女性所占比例最高的是1996年,女性比例高达20.00%,其次是2005年,为8.00%。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在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中,女院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生命科学和数理化等领域。

另据统计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女院士在院士总数中所占比例均较低,其中美国女性院士最高仅有4.1%,丹麦4%,英国2.9%,加拿大3.2%,法国3.2%。

虽然我国两院院士中女院士仅占5.06%,但远高于美欧等发达国家女性院士比例。

女院士研究领域过于集中,比例过少原因多样在1955-2009年当选中国两院院士中,女院士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生命科学和数理化等少数几个领域,人数和研究领域都偏少。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宁静性格、擅长观察、富于情感等有利于从事医药卫生、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而男性的好动性格、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有利于从事活动范围更大更广的科学技术领域研究。

其二、受传统的“相夫教子”观念的影响,如养儿育女和繁重家务等往往由女性承担,没有时间与精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凡是女性能够做出杰出成就,养儿育女的繁重任务往往由男性承担。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样,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男人。

其三、不积极宽容和鼓励女性从事基础性和工程性科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圈潜规则”,这也是造成全世界女院士比例过少的原因之一。

新科院士更加“年轻化”,邓中翰、于全刷新最年轻院士记录从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年龄来看,新科院士年龄比往届更加“年轻化”,平均年龄较2001年下降6-7岁。

其中,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4.1岁,比2001年下降了6岁。

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6.2岁,比2001年下降了近7岁,创近十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年龄最低。

邓中翰、于全两院士刷新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记录。

“50后”成院士中坚,“60后”崭露头角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1950年-1959年出生的“50后”院士有33人,占39.76%,已成院士中坚。

“60后”院士有24人,占28.92%;其中,科学院有11人,化学部有8人分布最多;工程院有13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有4人比例最高。

2009高学历成“60后”院士“新标签”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介绍,在2009年新当选的“60后”中国两院院士中,博士学历者有21人,比例高达87.50%,其中“本土博士”13人,“海归博士”8人。

截至2009年12月,在历届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60后”院士人数达到50人,其中,科学院有29人,工程院有21人。

“60后”院士中除1人外,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博士学历46人(其中,本土博士32人,海归博士14人),占总数92.00%,硕士学历者有3人,可见,“高学历”已成为“60后”两院院士的“新标签”。

院士增选不宜设定年龄限制,关键应看科学贡献和学术声誉研究表明,25~40岁是人生体力和脑力的黄金时期,是人最具创造力和最可能出杰出成果的时期。

根据统计,20世纪的100年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159人次,他们作出自己的代表性工作的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的占29%,30~40岁的占67%,40岁以上的仅占3%。

对于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两院院士当选年龄偏大现象,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有其历史原因,近年来两院院士当选年龄明显下降,这是一种可喜现象;但是,在这方面不要急于与国际接轨,要考虑到中国国情,中国的人才成长具有特殊规律,院士评选的依据是科学贡献、学术声誉而不是年龄,因此不宜人为设定年龄限制。

在教育界,为了“教授”的年轻化,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时出现过按不同的年龄阶段分配评选“教授”指标的现象,使许多学术成就大大超过年轻教师的年龄偏大的教师不能得到应得的“教授”职称,而造成历史遗憾。

地区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其院士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分析指出,通过调查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的求学背景发现,两院院士在出生地所接受的教育比其籍贯地在其成长历程中起的作用更大更直接,统计两院院士“出生地”比“籍贯”更具现实意义,也能比较客观展示院士出生地的教育水平和质量。

如建国以后(1949年)出生的大部分院士均在其出生地完成基础教育,而又有相当部分选择在本地区、或临近省市、或祖籍地区、或高教发达地区的高校接受并完成高等教育。

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院士产生数量尽管不存在唯一性的联系,但存在着密切关系。

一个缺乏良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不可能持续性的涌现数量众多的院士。

苏豫川新增院士最多,青海宁夏仍未实现“零突破”调查发现,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江苏出生的新科院士人数最多,有8人,居各省市自治区首位;其次是河南,有7人,居第二;四川有6人,列第三;安徽、广东、辽宁和上海各有5人;河北和山东各有4人;北京、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西、浙江等各有3人。

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指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仍未实现院士“零突破”。

2009长三角最“盛产”两院院士,江苏居首调查发现,1955-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长三角地区最“盛产”两院院士,堪称“院士摇篮”,其中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23人,高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位;上海出生的院士有234人,位居第二;浙江有223人,位居第三;北京有104人,居第四;福建有97人,居第五;湖南和山东各有94人,并列居第六;广东有89人,居第八;河北有74人,居第九;四川有67人,居第十。

另外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出生的两院院士有26人,在国外出生的两院院士有15人。

从1955-2009年当选的两院院士出生地区来看,院士人数在50人以上省市有14个,但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的省市;其中,江苏、上海和浙江等“盛产”两院院士,三省市出生的院士均在200人以上。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冯用军博士分析指出,上述地区的福建、湖南、四川、湖北和安徽等省虽然经济属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上人文传统较为厚重,因此也属于院士“高产区”。

而两院士人数在10人以下省份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省份,如贵州、内蒙古、海南、新疆和西藏。

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在青海和宁夏两省区出生的科技工作者还没有人当选两院院士,尚未实现院士“零突破”。

7成新科院士拥有博士头衔,“海归博士”占3成调查发现,2009年新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中,拥有博士学历者有58人,占新增院士总数的69.88%;硕士学历者占15.66%,本、专科学历者占14.46%;对比发现,2009年新增两院院士的学历层次比2007年有较大提高,具有博士学历的院士所占比例比2007年高出19.88%,硕士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比2007年高出25.86%。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专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凌峰博士指出,可以预期,今后两院院士增选将进入“博士时代”,本专科甚至硕士以下学历的院士将急剧减少。

另外,统计发现,2009年新当选院士中,在我国本土接受完整高等教育的有58人,占总数的69.88%,其中博士学历者33人,硕士学历者13人。

在国外取得学历的院士有25人,全部是拥有博士学历的“海归博士”,占新增院士的30.12%。

近四成院士拥有博士头衔,当中“本土博士”仅占2成调查发现,1955-2009年当选的中国两院院士的学历层次较高,博士(含副博士)学历者占两院院士总数的35.66%,硕士学历者占17.23%,本、专科学历者占46.65%,中专以下学历者占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