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清单
三国演义导读 总述

• (二)赤壁之战。(34——50回)主要展示魏 吴之争。是一场改写历史的重要战争,也是《三 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战争。主写吴。 • 曹军压境。似乎是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没有悬念的战争。 • 三顾茅庐。刘备的领导班子才组建完成,在隆中 对策,讨论建国大计。 • 巧借荆州 • 刘吴联盟:舌战群儒、义激周瑜、定计火攻、蒋 干中计、献苦肉计。 • 赤壁鏖战
• (三)三分天下(51——104回)。以蜀为主线,诸葛 亮为主体,夹写魏吴两国。 • 蜀国的创建。从无到有,由弱而强。 • 拓疆建蜀:借荆州、攻西川、取汉中,称汉中王。 • 蜀国由强而弱。 • 失荆州 • 彝陵之战;白帝城托孤 • 孔明活动。 • 安居平五路。 • 七擒孟获 • 六出祁山 • 九伐中原 • 写出了孔明无力回天的困境,多次出征,寸土为得,最 后病死沙场,完善的只是个人的人格、道德。 • (四)三国归晋(105——120回)。完成了一次历史 循环。
《三国演义》导读资料
• (一)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一至三十三 回)主写曹。两次机会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一次是黄 巾起义,一次是董卓造反。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 1、魏、吴、蜀三家初起(1——2回)。 • 以黄巾起义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 • 其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事, • 其二,曹、孙坚起事。 • 2、各路诸侯讨伐董卓(3——9回)。 • 其一,董卓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何进引狼入室,招董卓) • 其二,各路诸侯讨卓,卓火烧洛阳。 • 其三,王司徒用连环计,借吕布之手除卓。 • 3、诸侯混战、曹定北方(10——33回)。 • 其一,曹操挟持献帝,迁都许昌,破袁术、败袁绍、平定北方。 • 其二,孙坚死,孙策投奔袁术,借兵下江南统一江东,建立吴国。 • 其三,刘备是流亡政治家。事曹、投袁绍、奔刘辟、依刘表,四 处奔波。
《四大名著之三国》导读清单ppt课件

葛亮、曹操都是国人非常熟悉的人物。毛泽东说:“《三国演义》至少要看三
遍,你读了它,就可以算半个中国人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
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
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
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请结合书中内容,模仿曹操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缅怀典韦。本次任务可选 取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导读任务(九)
; 乐百家手机官方网站 https:// 乐百家手机官方网站 ; ; 乐百家手机官方网站 https:// 乐百家手机官方网站 ; ; 乐百家手机网页 https:// 乐百家手机网页 ; ; 乐百家手机网页 https:// 乐百家手机网页 ;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到第十六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四选二)
1. 张飞和吕布的矛盾如何产生?张飞的行为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曹操为何要兴义兵勤王?此举有何远见?
3. 这一节中讲述了孙策创业之初的艰难历程。孙策原本寄人篱下,得人指 点后继承父志,一手创办了江东基业,更在其弟孙权手中发扬光大,最终得以 与曹魏、蜀汉抗力。你认为,江东集团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 你知道什么是玉玺吗? 5.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 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六)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八回至第九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 概述王司徒的连环计,并分析王司徒能够施行连环计的原因。 2. 像董卓这样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为什么会走上贪恋女色,自取灭亡的道 路呢?还有哪些历史人物跟他犯同样的错误?试举一例简析。
《三国演义》导读

关于关羽的记载,并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进行比较。(按花名册顺序,五人一组)
关羽
桃园三结义 温酒斩华雄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释曹操 单刀赴会 刮骨疗毒 败走麦城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当下应劭部下有逃命的军士,报与曹操。操闻之, 哭倒于地。众人救起。操切齿曰:“陶谦纵兵杀吾 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 雪吾恨!”遂留荀隩、程昱领军三万守鄄城、范县、 东阿三县,其余尽杀奔徐州来。夏侯 、于禁、典 韦为先锋。操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 戮,以雪父仇。当有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厚, 闻知徐州有难,自引兵五千来救。操闻之大怒,使 夏侯 于路截杀之。
易中天:“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 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 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操幼 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 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 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 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 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 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 过,嵩并不听。……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 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 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 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 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三国演义》1-7回导读任务单

《三国演义》1-7回导读任务单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导读重点:结义、反黄巾起义、桃园之义。
- 阅读任务:1. 理解结义三兄弟的背景和动机。
2. 总结反黄巾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3. 分析桃园之义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导读重点:张飞、何国舅、督邮、截访。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飞怒鞭督邮的原因和背景。
2. 总结何国舅谋害宦竖的经过。
3. 分析截访梨园的情节设计。
第三回:议论金瘤腊宴赞韩香主- 导读重点:金瘤腊、韩香主、宴会、徐州。
- 阅读任务:1. 理解金瘤腊及其重要性。
2. 总结宴会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 考虑作者在写徐州之战中的用意和手法。
第四回:张公神算卧龙岗吕布背城借一带- 导读重点:张郃、卧龙岗、吕布、背城借一。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郃的人物特点和地位。
2. 总结卧龙岗之战的经过和结果。
3. 分析吕布背城借一的计谋和可行性。
第五回:冀州牧袁绍挥军北海孙坚背水严阵以待- 导读重点:袁绍、孙坚、北海、背水战。
- 阅读任务:1. 理解袁绍的兵力和战略思路。
2. 总结孙坚背水之战的情节和结果。
3. 分析袁绍的失败原因和启示。
第六回:孙坚败走麦城关公击杀秦琪- 导读重点:孙坚、麦城、关羽、秦琪。
- 阅读任务:1. 理解孙坚失败的原因和过程。
2. 总结关羽击杀秦琪的情节和影响。
3. 分析作者在写孙坚失败和关羽战斗中的用意和特点。
第七回:张飞壮志凌云诸葛亮孔明巧布八阵图- 导读重点:张飞、诸葛亮、八阵图。
- 阅读任务:1. 理解张飞攀登幽州山的背景和动机。
2. 总结诸葛亮设计八阵图的用意和效果。
3. 探究八阵图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三国演义导读(86-100回)

• 8、智取陈仓:孙权称帝,联合蜀国伐魏, 孔明再出祁山。郝昭病危,孔明明里吩咐 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密 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 星夜倍道径至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 门放火,发喊相助,令魏兵惊疑不定,兵 无主将,城中大乱,蜀兵一拥入城。 • 9、八阵图:孔明四出祁山,夜劫魏营, 击败魏兵,气死曹真。魏主下诏催司马懿 出战。孔明在渭滨布下八卦阵,将魏兵骗 过南岸,准备进取长安。司马懿散布谣言, 后主听信宦官谗言将诸葛孔明召回。
情节脉络?曹丕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南蛮孟获东吴孙权进攻蜀汉诸葛亮击退了来犯之敌孔明派邓芝结好东吴吴蜀通好诸葛亮率军南征孟获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稳定蜀汉后方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诸葛亮采用马谡之离间计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发兵汉中出祁山曹睿启用司马懿?夺新城斩孟达进攻街亭马谡守街亭不听王平规劝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空城计弹琴退敌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表自贬诸葛亮四出祁山未有进展孙权武昌称帝诸葛亮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草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遇大雨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积劳成疾吐血不止授书于姜维病逝五丈原姜维遵照孔明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吓退司马懿核心故事?1安居平五路
核心故事
• 1、安居平五路: • 曹丕命大都督曹真伐蜀,连结 辽东、南蛮,五路进兵。孔明安居 相府,指挥各处关隘,退了四路敌 军。又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 吴蜀重修旧好,共御曹魏。曹丕闻 讯,出兵攻吴,被吴将徐盛用火攻 杀败。
• 2、诸葛亮渡泸水:南方部落酋长孟 获侵扰蜀境。孔明亲领大军,渡过泸 水,深入南方,大小数十战,才收服 了孟获。从此以后,在蜀汉统治时期, 南方边境上没有再起战争。 • 3、天水关:孔明出师北伐,先锋赵 云力斩曹军五将,进围南安郡。魏大 都督夏侯楙据城固守,蜀军攻打不下。 孔明设计先取了安定郡,然后攻破南 安,活捉夏侯楙并力进攻天水郡。用 反间计收降了智勇双全的姜维,攻下 天水,提大军前出祁山,进逼中原。
《三国演义》导读

诸 葛 亮
孔 明
火烧新野(40) 舌战群儒 (43) 草船借箭(46) 借东风(49) 三气周瑜(51、 55、56) 七擒孟获(87-90) 空城计(95) 挥泪斩马谡(96)
三气周瑜
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以少胜多,取得了赤
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 增无减,也引发了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三气周瑜”分别为:一气周瑜,夺了南郡 取荆州,让周瑜金疮迸裂;二气瑜,将计 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 了;最后,诸葛亮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 (故取西川实偷取荆州)三气周瑜,最终让 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 恨而亡。
“仁”,反对暴政。
(2)着重写出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为何会
出现大动乱,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
政权。说明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
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成
为一代英主。
2、“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 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 的哪段故事?简述这一故事?试分析这一故事体现出他们各自 怎样的性格? “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 一日,曹 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坐饮畅谈。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 刘备答了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曹操说:“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一大惊,将匙箸掉落在地。此时 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也使曹操放松了警惕。 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 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 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 若愚、韬光养晦。
《三国演义》导读 学生版

《三国演义》导读(学生版)小资料初识《三国》【作品背景】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
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作品导读】《三国演义》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等,并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如忠厚善良、礼贤下士的刘备;忠肝义胆、一身正气的关羽;勇猛粗暴、嫉恶如仇的张飞等。
编者罗贯中还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你一定对此特别感兴趣,愿你在阅读中有所积累和思考。
附重点阅读提示:知识冲浪(竞赛)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临江仙》什么?试着背下来。
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这描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物?他们分别用什么兵器?他们各自的性格是什么?桃园结义后,三人即与黄巾作战,其中黄巾军的首领分别为谁?4、找出本章中对张飞、刘备、吕布、曹操的介绍。
(外貌等特点)5、《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杨 修 之 死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 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见碗中有鸡 肋,随口曰:“鸡肋!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 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 准备归程。夏侯惇大惊,请杨修至帐中问原 因,修曰,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 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于是寨中诸将,无 不准备归计。
杀 华 佗
曹操患有“头风眩”病,发病时头部剧烈疼痛, 每次都是华佗用针灸治好的,往往是针到病除。曹 操想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侍医,华佗不愿成为他个人 的御医,从而放弃为人民防病治病的机会,便借口 “呆在许昌时间长了,思念故乡”,“求还取方” 而告假回家了。后来,曹操派人“累书呼之”,华 佗借口“妻子有病”,拒绝回许昌为操治病,当操 探知其妻并未病时,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把华佗 押回许昌处决了。
四、三国归晋(105—120 回)
“老夫认为,英雄应该胸怀远大的志向和 抱负,心中有让人称奇的计策计谋,有通晓宇 宙苍穹的智慧,有握天下与掌中的雄心,这样 的人才可以称的上是英雄!”——曹操
全班同学都参加,按座位分成四组,每组 可选出三名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每道题有三个以上提示,根据提示不同得 分也不同,分值分别为30分 20分 10分 题目:必答题和自由题。必答题是每组同 学独立回答,自由题为公共答题,每一位 同学都可以回答,速度快者根据分值得分
第三十六回 曹操听曹仁述说,为刘备出谋划策之人叫 单福。又听程昱介绍,单福原名徐庶,才智出 众,曹操想要招来徐庶,遂使计命人接来许母, 本欲以此骗来徐庶,但许母深明大义,曹操只 得假托许母笔迹写信,徐庶为救老母,决定去 见曹操。刘备仁德,程程相送,感动徐庶,为 报知遇之恩,徐庶临行荐了孔明。徐庶来到许 昌,去见其母,许母得知徐庶被曹操骗来,自 缢而死,徐庶居丧守墓,终不为曹操设一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
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
二、讨论主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导读任务(三)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导读任务(四)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有人说,董卓在如何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你赞成吗?请结合本回阐明理由?试评价这个人物形象。
2.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嫩草少帝在永安宫作的五言律诗。
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3.结合本回语句,概括曹操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五)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五回到第七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在“温酒斩华雄”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关羽的英雄形象?
2.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
3.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英战吕布”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4.你知道什么是玉玺吗?
5.第七回描写了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作者着墨最多赵云,试就文段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导读任务(六)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八回至第九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概述王司徒的连环计,并分析王司徒能够施行连环计的原因。
2.像董卓这样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为什么会走上贪恋女色,自取灭亡的道路呢?还有哪些历史人物跟他犯同样的错误?试举一例简析。
3.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导读任务(七)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回至第十二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
1.在第十一回中,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2.吕布谋臣陈宫言“曹操是极能用兵之人”,试列举曹操“极能用兵”的事例。
导读任务(八)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到第十六回
概括故事情节
二、讨论主题(四选二)
1.张飞和吕布的矛盾如何产生?张飞的行为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点?
2.曹操为何要兴义兵勤王?此举有何远见?
3.这一节中讲述了孙策创业之初的艰难历程。
孙策原本寄人篱下,得人指点后继承父志,一手创办了江东基业,更在其弟孙权手中发扬光大,最终得以与曹魏、蜀汉抗力。
你认为,江东集团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刘备被吕布杀败,只得出逃许都,投于曹操门下。
对此,曹操手下的谋士产生了分歧:荀彧和程昱认为应杀刘备以绝后患,郭嘉则认为决不可杀。
最终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
若你是曹操,是否会杀刘备?为什么?
三、阅读任务
宛城之战中,曹操折了大将典韦。
在祭奠典韦时,曹操哭道:“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虽有收拢人心之嫌,亦是真情流露。
请结合书中内容,模仿曹操的口吻,写一段文字缅怀典韦。
本次任务可选取第一人称,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导读任务(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