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知识PPT课件
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

糖尿病的症状
体重下降:由于身体无法正常利用 血糖,导致脂肪分解和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高血糖可导致眼镜增强 度变化,造成视力模糊。
糖尿病的预防 和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饮食控制:控制碳水化合物和 糖的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 的摄入。
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并进 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或 游泳。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 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 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并发 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高血糖可损害血 管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神经系统病变:高血糖可导致 神经损伤,引起神经病变和感 觉异常。
糖尿病的心理影响
自我管理挑战:糖尿病需要长 期管理和自我调节,可能对患 者的心理产生压力。
糖尿病的生活检查:定期检查血糖水平 、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 现问题。
合理用药:根据医生的建议, 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或中 断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生活注意事项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 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 习惯。
糖尿病的并发症
肾脏疾病:糖尿病是肾脏疾病的主 要原因,可能导致肾衰竭。 眼病:高血糖可引起眼底病变、白 内障和青光眼等眼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
肢体循环障碍:糖尿病导致血 管病变,可能引起肢体缺血, 甚至截肢。
糖尿病的饮食 建议
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控制饮食热量:合理分配每餐 的热量,保持适当的体重。 控制碳水化合物:控制主食和 零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避 免过度摄入糖分。
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高血糖可引起 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眼病和神经系统病 变等。
糖尿病科普知识宣教PPT

糖尿病的类型
1型糖尿病 01
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 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 02
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 细胞功能缺陷。
糖尿病的成因与症状
糖尿病的成因
遗传因素
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近亲中
糖尿病科普知识宣教PPT
汇报人: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糖尿病的基 本概念
糖尿病的成 因与症状
糖尿病的诊 断与治疗
糖尿病的日 常管理与预
防
糖尿病的误 区与注意事
项
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
引起的血糖升高。
糖尿病类型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其中 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症状诊断
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 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状
血糖诊断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 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OGTT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 糖≥11.1mmol/L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治疗
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身体代 谢,提高免疫力。
饮食治疗
合理安排膳食,控制糖分和热量的 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糖尿病的日常管理与预防
糖尿病的日 常管理
01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糖分、 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多 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 物。
预防糖尿病健康教育课件

远离糖尿病 健康新生活
2. “迈开腿”不意味着坚持运动是困难重重的,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并根据个人喜好对运动类型、持 续时间、强度和频率进行个性化的规划,有利于长期坚持。
3. 建议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 夫球等。不同运动交替、配合音乐、选择多人互动性运动等方式进行有利于增加运动的趣味性。
• 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 ≥200mg/dL (11.1mmol/L)
• (每种检查必须重复一次以确诊)
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但有个体 差异。
• 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
• 其余非典型症状:
如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不易愈合; 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 发粘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心脏病和中风—自我预防
皮肤护理
• 用软牙刷刷牙 • 饭后要刷牙 • 按摩牙床 • 在进行牙齿治疗前,应告诉医生患有糖尿病,
因有可能需用抗生素 • 糖尿病合并口腔牙周感染时,要及早接受严
格抗生素治疗,否则容易影响牙齿功能,甚 至会引起感染扩散及败血症
• 保持皮肤清洁 • 保持皮肤湿润 • 局部皮肤的干燥(足趾间、腋窝、腹股沟) • 避免阳光暴晒 • 及时治疗皮肤疾病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6.1mmol/L≤空腹血糖(FBG)hPG)<11.1mmol/L,
• 静坐生活方式;
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 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02
糖尿病的起因及预防
糖尿病的起因及预防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
平稳控制病情
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 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1型糖尿病的 生活管理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管理1型糖尿病?:监测血 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饮食和 运动管理等。 如何饮食管理?:选择健康的 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等。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如何进行运动管理?:适当的运动可以 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需要注意运动时 的血糖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了解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生活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了解1型糖尿 病
了解1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糖尿病?:1型糖尿 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 血糖升高的疾病。 1型糖尿病的症状:烦渴、多尿 、体重下降等。
能 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利用血糖。
1型糖尿病可以治愈吗?:目前 还没有治愈1型糖尿病的方法, 但可以通过诊断、治疗和生活 管理等方式来控制疾病。
常见问题解答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同。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而2 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我们的身体对胰岛素 的抵抗力逐渐增强导致的。
1型糖尿病的原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可 能导致1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 型糖尿病
诊断和治疗1型糖尿病
如何确诊1型糖尿病?:医生会 通过静脉血液检测来判断是否 患有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 并发症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型糖尿病会导致什么并发症?:高血 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如何预防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保持 正常的血糖水平,控制胆固醇和高血压 ,维持正常的体重等。
2024版糖尿病科普PPT课件

糖尿病科普PPT课件目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症状与诊断•糖尿病治疗方法与手段•并发症预防与管理策略•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支持体系建立•社会资源利用和政策倡导推进工作汇报01糖尿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分类根据发病原因,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
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全球及中国糖尿病现状全球现状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中国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02糖尿病症状与诊断典型症状表现频尿、口渴由于血糖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引发口渴,多饮;同时,血糖升高导致尿糖增加,引起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症状。
多食、体重下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细胞内能量缺乏,从而刺激机体产生饥饿感,出现多食症状。
同时,机体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会消耗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高血糖会导致眼球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加重肾脏负担,长期如此可引起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致盲。
030201并发症风险预警信号通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判断血糖水平是否超标。
血糖检测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辅助判断糖尿病病情。
尿糖检测通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变化,用于诊断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测诊断方法及标准流程03糖尿病治疗方法与手段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2024年度糖尿病科普知识ppt课件

2024/2/3
17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和并发 症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药 物进行治疗;遵循个体化、精准化用药 原则,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用药。
VS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更 改药物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 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 方案;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禁忌症 等问题,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糖尿病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糖尿 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 糖尿病。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其中,1型糖尿病 主要由遗传和自身免疫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则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不 良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2024/2/3
7
典型临床表现
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疲乏无力
即“三多一少”症状,是糖尿病最典型和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 致。
视力模糊
皮肤瘙痒
高血糖导致眼部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 视力模糊。
皮肤干燥和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皮肤瘙痒。
2024/2/3
8
诊断标准及流程
2024/2/3
03
乳酸性酸中毒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糖代谢障碍,导致丙酮酸氧化障碍及乳酸代谢缺
陷,从而出现乳酸性酸中毒。治疗原则包括补液、补碱、胰岛素治疗等
。
12
慢性并发症类型及预防措施
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 一。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 压、血脂等,定期进行肾功能检
儿童糖尿病科普讲座PPT课件

了解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儿童糖尿病有 哪些典型症状?
儿童糖尿病的 管理
儿童糖尿病的管理
饮食控制:儿童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调节 饮食? 运动控制:儿童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适 宜的运动?
儿童糖尿病的管理
药物治疗:儿童糖尿病患者如 何正确使用药物?
儿童糖尿病的 预防
儿童糖尿病科 普讲座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了解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管理 儿童糖尿病的预防 结语
引言
引言
糖尿病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 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特征是 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儿童糖尿 病会给孩子的生活和健康带来 哪些影响?
了解糖尿病
了
儿童糖尿病的预防
饮食与生活习惯:家庭如何在日常生活 中帮助孩子预防糖尿病?
定期体检:为何要定期进行孩子的糖尿 病筛查?
结语
结语
知识总结: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和管理儿童糖尿病?
健康建议:如何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糖尿病日完整内容健康管理知识科普宣传PPT

≥11.1
≥7.0
≥11.1
➤
≥6.5%
➤
教育保护明天
包 具
糖尿病 综合治疗
糖尿病综合治疗
教育保护明天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
糖尿病 起因及预防
糖尿病起因及预防
遗传因素
胰岛素抵抗
教育保护明天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肥胖
化
糖尿病起因及预防
糖尿病的预防
四
教育保护明天
糖尿病临床表现
教育保护明天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疲乏、无力和肥胖
糖尿病检查诊断
血糖 BS
糖化 血红蛋白 HbA1c
糖尿病 8 个检查常用指标
尿糖 U-GLU
糖化 白蛋白
GA
口服葡萄糖 耐量试验
OGTT
胰岛 自身抗体
教育保护明天
尿酮体 胰岛
功能测定
糖尿病检查诊断
糖尿病诊断标准
➤
HbA1c
➤
OGTT2h HbA1c
糖
尿
器
病
糖尿病知识科普
糖尿病控制不良将产生严重危害
教育保护明天
糖尿病知识科普
教育保护明天
95 超过 % 的时间,糖尿病患者都在照顾自己
糖尿病患者 &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都应接受持续且优质的糖尿病教育
160
联合国
糖尿病日 10
糖尿病知识科普
糖尿病高危人群 具 8
教育保护明天
糖尿病 检查诊断
糖尿病检查诊断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
联合国糖尿病日 | 科学防治糖尿病
完整内容 下载即用 方便修识宣传目录
教育保护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形成2型糖尿病
如果胰岛素天天带“汽油”外出,“汽油”的父母不高 兴了,干脆把门锁上,不让胰岛素来家里了。
胰岛素进不了“油箱”家门,意味2型糖尿病产生了。
糖尿病成因回顾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成因
胰岛素分泌缺乏,形成1型糖尿病
有降血糖功能的激素——胰岛素就开 始天天加班,每顿饭后就去“油箱” 窜门,经常带着“汽油”出去玩,夜 不归宿。
如果天天加班,胰岛素累倒了,或者 出门玩时发生意外了,胰岛素同志工 伤了,或者光荣了,从此没人到“油 箱”窜门了,这就是1型糖尿病。
注:胰岛素是人体惟一的降血糖激素。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背景
中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中国已超越印度成为糖尿病 第一大国。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30~45 岁的“事业型”人士发病率最快。 更让人忧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 也成了糖尿病患者。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食品”是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虽然消化 吸收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无糖食品”不能随便吃。 “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 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 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 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 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 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 食物充饥。
11、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12、少吃盐。 13、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 14、糖尿病人千万不要限制喝水。
黄油
肥肉
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应该不 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 脏病的发生。
猪油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大豆 及其制品
适宜吃的食物
粗杂糖
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① 不宜吃的食物——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
汽水、果汁、甜饮料
糖类
蜜饯、 水果罐头
饮料
果酱 甜点
白糖、红糖、冰糖、 葡萄糖、麦芽糖、 蜂蜜、奶糖、水果糖
糕点
甜饼干、蛋糕、 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果酱、冰淇淋等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① 不宜吃的食物——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
……
奶油
药物治疗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
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
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粮食、蔬菜、奶、水果、 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
糖尿病分类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 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 不低,甚至还偏高。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 占的比例约为95%。
妊娠糖尿病及其它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
糖尿病诊断
1.ONE
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l(126mg/dl)
2.TWO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血糖, 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
血浆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不是单一的,而是“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
饮食干预
健康教育
血糖监测
运动干预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成因
人体靠葡萄糖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人体是一辆汽车,那么推动 它前进的“汽油”就是血糖,即 血液中的葡萄糖。 葡萄糖是所有哺乳动物的重要生 命能源 。
糖尿病成因
葡萄糖从摄取淀粉中转化而成
千个
4个
葡萄糖
3个
葡萄糖
2个 葡萄糖
相连形成蔗 糖,也就是 我们常吃的 白糖。
糖尿病防治——饮食干预
15、少吃水果。 ➢ 可适当吃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橘等。 ➢ 吃水果应在两餐之间血糖低的时候。 ➢ 尽量不吃西瓜。西瓜吃了以后,糖吸收很快。 ➢ 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16、甜味剂不会转化为葡萄糖,不会影响血糖的变化,不 能作为低血糖症的自救食品。
17、不宜饮酒。
葡萄糖
当上千个葡萄
三个葡萄糖相 连就是“三精
四个连起来就 是麦芽四糖
葡萄糖酸钙”?
不,它的学名
糖连起来,就 成了人体所需 的重要的营养 物质之一—— 淀粉。
是麦芽三糖
糖尿病成因
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水果、蔬菜等都能产 生不同量的葡萄糖,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消化转化为 血糖,然后转运到血液里,“人体汽 车”这样就加满了“油”,可以不停 地前进。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人体可自动双向调节血糖
人体里有升血糖和降血糖两种激素,像频谱技术的双 向调节功能一样,将人体里的“汽油”量牢牢控制在 油箱限度里,即不让它空着,也不让它溢出来,从而 保持平衡。
糖尿病成因
饮食结构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多样化、丰富化,吃得越 来越多,越来越精,“油箱”里的 “油”天天都加得满满的,而且时 不时超过了限度。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易发人群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 病毒感染、精神应激、不良生活习惯等。
A
糖尿病 家族遗传者
B
缺少运动者
易发人群
C
D
膳食结构 不合理者
超重和肥胖者
Contents
背景 糖尿病成因 糖尿病症状、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诊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