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
基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实践

( 2 ) 原料 的适 应 能力 强 。随着基 夫赛 特炼 铅技
期项 目于 2 0 1 1 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
生 分解 反应 :
6 F e 2 0 3 _ + 4 F e 3 0 4 + O 2 ( 1 2)
( 7 ) 炉子生产率高。精矿的直接熔炼取代 了传 统 的氧化烧 结 焙烧 与鼓 风炉 还原 熔炼 两大 过程 ,生
成工序减少 ,流程缩短 ,实现 自动化操作和控制 , 劳动 生产率 高 。
和F e : 0 , 发 生 还 原 反 应 外 ,还 要 还 原 F e 0 ,因此
要保证反应可以顺利进行 ,必须保持焦滤层有足够
的温度 。
荆旭冬 ,周蓉 :基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实践
炉料在竖炉内完成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并使炉料
2 0 1 5 年第 4 期
2 0 1 4 年停炉后对基夫赛特炉进行 了认真 的检
2 Z n S + 3 0 2 _ +2 Z n O + 2 S O 2
2 F e S + 3 0 2 2 F e O + 2 S O 2
( 6 )
( 7)
解决 了传统工艺长期存在的烟害问题 。炉体密封 眭 好 ,且工厂环保设施较完备 ,操作岗位环境 良好 ,
劳动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 ( 5 )低能耗 。采用 富氧闪速熔炼 ,强化 了冶 金过程 ,采用球磨技术使 精矿细化 ,充分 利用 了 精矿表 面巨大的活性能 ,精矿热能利用率高 ,只 需 补充少 量辅 助燃料 达到 自热熔 炼 ,生产率 高 , 余 热 利用 好 ; 另外 烟 尘 发生 率 低 ,仅 占炉料 的 5 %~ 7 %,且可直接返 回炉内冶炼 。每吨粗铅能耗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技术创新方案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技术创新方案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 (4)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 (4)1.2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分类及特点 (4)1.3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4)第2章冶炼过程优化与控制 (5)2.1 冶炼过程参数优化 (5)2.1.1 参数优化的重要性 (5)2.1.2 参数优化方法 (5)2.1.3 参数优化应用实例 (5)2.2 冶炼过程自动控制技术 (5)2.2.1 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5)2.2.2 控制策略与算法 (6)2.2.3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实例 (6)2.3 冶炼过程仿真与模拟 (6)2.3.1 仿真与模拟的意义 (6)2.3.2 仿真与模拟方法 (6)2.3.3 仿真与模拟应用实例 (6)第3章熔炼技术创新 (6)3.1 直接熔炼技术 (6)3.1.1 概述 (6)3.1.2 技术创新点 (6)3.2 闪速熔炼技术 (6)3.2.1 概述 (7)3.2.2 技术创新点 (7)3.3 富氧熔炼技术 (7)3.3.1 概述 (7)3.3.2 技术创新点 (7)3.4 熔池熔炼技术 (7)3.4.1 概述 (7)3.4.2 技术创新点 (7)第4章精炼技术改进 (7)4.1 火法精炼技术 (7)4.1.1 优化熔炼工艺 (7)4.1.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2 湿法精炼技术 (8)4.2.1 优化浸出过程 (8)4.2.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3 熔盐精炼技术 (8)4.3.1 熔盐体系优化 (8)4.3.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4 精炼过程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9)4.4.2 提高资源利用率 (9)第5章有色金属回收与利用 (9)5.1 废旧有色金属回收技术 (9)5.1.1 物理回收技术 (9)5.1.2 化学回收技术 (9)5.1.3 生物回收技术 (9)5.2 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 (9)5.2.1 直接再生利用 (9)5.2.2 间接再生利用 (9)5.2.3 再生资源深加工 (10)5.3 回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0)5.3.1 污染防治措施 (10)5.3.2 资源综合利用 (10)5.3.3 环保法规与政策 (10)5.3.4 环保意识培养 (10)第6章新型冶炼设备研发 (10)6.1 冶炼设备设计原理 (10)6.2 高效节能冶炼设备 (10)6.3 智能化冶炼设备 (11)6.4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 (11)第7章冶炼过程节能减排 (11)7.1 冶炼过程节能技术 (11)7.1.1 高效燃烧技术 (11)7.1.2 余热回收技术 (11)7.1.3 蓄热式加热技术 (11)7.1.4 优化冶炼工艺 (12)7.2 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技术 (12)7.2.1 干法脱硫技术 (12)7.2.2 湿法脱硫技术 (12)7.2.3 烟气脱硫集成技术 (12)7.3 粉尘与废气处理技术 (12)7.3.1 袋式除尘技术 (12)7.3.2 电除尘技术 (12)7.3.3 湿式除尘技术 (12)7.4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2)7.4.1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2)7.4.2 生物处理技术 (12)7.4.3 废水回用技术 (13)第8章冶炼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13)8.1 自动化控制系统 (13)8.1.1 概述 (13)8.1.2 控制策略 (13)8.1.3 硬件配置 (13)8.2 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 (13)8.2.1 概述 (13)8.2.2 参数监测 (13)8.2.3 故障诊断 (13)8.3 数据分析与优化 (14)8.3.1 概述 (14)8.3.2 数据预处理 (14)8.3.3 数据分析 (14)8.3.4 优化算法 (14)8.4 冶炼过程智能制造 (14)8.4.1 概述 (14)8.4.2 数字化工厂 (14)8.4.3 网络化协同 (14)8.4.4 智能决策 (14)第9章有色金属冶炼新技术摸索 (14)9.1 等离子体冶炼技术 (14)9.1.1 概述 (14)9.1.2 技术原理 (15)9.1.3 技术优势 (15)9.2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技术 (15)9.2.1 概述 (15)9.2.2 技术原理 (15)9.2.3 技术优势 (15)9.3 生物冶金技术 (15)9.3.1 概述 (15)9.3.2 技术原理 (15)9.3.3 技术优势 (16)9.4 新型环保冶炼技术 (16)9.4.1 概述 (16)9.4.2 技术原理 (16)9.4.3 技术优势 (16)第10章冶炼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6)10.1 冶炼技术创新策略 (16)10.1.1 高效节能冶炼技术研发 (16)10.1.2 环保型冶炼技术摸索 (16)10.1.3 智能化冶炼技术发展 (16)10.2 冶炼产业技术升级路径 (16)10.2.1 技术改造与升级 (17)10.2.2 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7)10.2.3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7)10.3 冶炼产业协同发展 (17)10.3.1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17)10.3.2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17)10.4 冶炼产业政策与标准建议 (17)10.4.1 政策支持 (17)10.4.2 技术标准制定 (17)10.4.3 环保与安全监管 (17)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铜、锡、铅等金属的冶炼技术仅为初级阶段。
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

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通过项目一等奖(项)(排序不分先后)、广西那坡县龙合矿区及其外围铝土矿勘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张起钻、覃定量、韦国深、覃全光、周方、雷英凭、李春平、李源宾、熊翠华、彭志永、周耀瑜、徐文忠、黄纯粹、黄国有、黄喜、危机矿山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中南大学、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东地质调查集团有限公司、山金西部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赖健清、毛先成、邵拥军、彭省临、杨斌、杨牧、邹艳红、陈进、席振铢、疏志明、吕俊武、王建青、王慧、马春、樊俊昌、王雄军、新疆哈密市卡拉塔格地区铜锌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成矿预测与找矿靶区评价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哈密红石矿业有限公司王京彬、方同辉、毛启贵、陈卫、甘先平、王宁、王书来、刘正桃、黄浩、李丰收、杨建功、付水兴、刘涛、高军辉、彭晓明、肖昱、谦比希铜矿难采矿体高效安全开采技术中色非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大学、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任凤玉、陶星虎、王春来、骆新耿、王青、张晋军、李元辉、李冬萍、杨清平、韩智勇、张东红、陈伟强、丁航行、李生发、赵兴东、苏敏、井下移动式泵送充填采矿技术研究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袁梅芳、薛峰、李志超、黄建旗、郭世伟、刘伟强、李印洪、邓沙宁、杨文忠、姚银佩、刘岳军、崔文、王志、严三纲、陈俭、邓华松、金属矿床保护性开采关键技术研究长沙矿山研究院、南京银茂铅锌矿业有限公司周爱民、王方汉、姚中亮、曹维勤、肖凤元、张文如、宋嘉栋、刘乾勇、刘淑英、佟磊、仵锋锋、隆向阳、段仁君、熊东全、康瑞海、缪建成、高硫矿井矿石自燃火灾预防和控制关键技术中南大学、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李孜军、吴超、李明、陈沅江、胡汉华、阳富强、汪令辉、孙浩、杨承祥、孟稳权、黄锐、廖慧敏、王从陆、刘琼、大型复杂镍矿床贫富矿充填法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杨志强、姚维信、乔登攀、蔡美峰、陈得信、高建科、杨长祥、郭慧高、陈仲杰、高谦、刘洲基、辜大志、邹龙、王正辉、莫亚斌、周桥、低品位钨钼矿选矿技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州粤有研矿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黄沙坪矿业分公司邱显扬、何亚文、倪章元、刘进、顾春宏、林日孝、陶良生、管则皋、张先华、罗志桃、李成华、张发明、王洪岭、赵品德、曾湘、曾庆军、复杂难选黑白钨混合矿石选矿新技术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程新朝、王中明、李晓东、刘澜明、尚衍波、袁节平、凌石生、谢加文、于传兵、黄伟生、崔小凯、肖巧斌、肖婉琴、魏大为、呼振峰、曹登国、锰系合金冶炼烟尘等制备复合球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云南文山斗南锰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张自义、俞德庆、王运正、王吉坤、高德云、杭祖辉、吕达海、张承贵、刘大雄、王宁、白荣林、屠章云、刘招俊、张玉林、孟波、何涛、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装备与产业化(发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河南灵宝市华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王成彦、陈治华、郜伟、尹飞、陈永强、岳青山、复杂难处理镍、钴及铂族金属原料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应用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杨志强、周民、万爱东、武浚、王永前、刘玉强、郭万书、王涛、王万涛、曹锴、张天权、尤广宏、丁才生、刘世和、刘明、刘昂扬、一次成型带导流沟阴极炭块生产新技术的开发与工业应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风琴、杨宏杰、蔡旭、陈开斌、王玉明、罗英涛、冀树军、史志荣、杨欣、王跃勇、刘二林、胡清韬、王在运、焦庆国、张树槐、杨晓佩、钼精矿自热式焙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深圳市盛鑫源环保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段玉贤、蔡九菊、张斌、张建敏、仪琳、周松泉、赵新社、王宏雷、张井凡、王连勇、原冠杰、朱大为、阎建伟、李新成、徐文松、谭春虎、万吨级高品质活性锌粉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北矿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刘葵、刘全民、鲁立华、郭梁、王彦军、王立、王爱平、杨跃平、谢建强、刘炜、高效节能多晶硅清洁生产技术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严大洲、宗绍兴、毋克力、肖荣晖、汤传斌、汪绍芬、杨永亮、李超林、谢冬晖、郑红梅、侯晓东、万烨、姜丽霞、杨玉安、袁金满、黄凯、应用于铝合金绿色熔炼的铝液在线除气技术与装备福州麦特新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柯东杰、陈群、范敬盛、张洪、王世冲、水平连铸行星轧制黄铜管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永如、吴朋越、贺挺、李红卫、冯卫、李国华、郑冰芳、黄绍辉、巢国辉、牟建科、中强、可焊、耐蚀、耐损伤铝镁钪合金研究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何振波、路丽英、尹志民、宋晓辉、师雪飞、张浩然、张宏伟、汤林志、姜锋、金龙兵、佟有志、韩华、王金花、张雨平、石钰、丛福官、复杂型材挤压模具高效设计仿真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江阴市江顺模具有限公司谢水生、程磊、刘志铭、张理罡、和优锋、黄国杰、刘鹏、付垚、张振锋、黄志其、吴朋越、李雷、二辊可逆铜带热轧机机组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立新、尹家勇、蔡永光、张辉、朱国权、徐承迅、刘文军、李兰生、胡文东、曹敏、孙宗浩、刘志鹏、安宁、袁志国、杨要杰、曾安明、氧化铝生产系列隔膜泵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凌学勤、高晶、付鹏、张恩龙、潘光和、廖洪、郑惟才、张金伟、胡伟峰、张斌、杨颖、潘利平、李晓峰、姬小东、程钦波、王少华、短程快速分离细粒的斜窄流重力过程与单元集成的四种高效设备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文潜、王喜良、黄云平、许锦康、李平、周兴龙、陈家栋、万小金、韩晓熠、廖佳、缪罡和、杜建明、大型细粒矿物分选浮选柱研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卢世杰、史帅星、陈东、张建一、杨丽君、董干国、潘鑫、田华伟、张跃军、赖茂河、刘之能、韩登峰、杨文旺、姚明钊、冯天然、沈政昌、应用于多晶硅工业化生产的多枪大功率真空电子束熔炼炉的研制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尹中荣、刘应宽、盛之林、郑杰、李全旺、刘振远、周新明、王海钧、孙照富、张睿、王征、张延宾、王钺、李勍、戴天舒、李学章、高气压智能化大型潜孔钻机研制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有色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矿业公司闫杰、王毅、鞠崇文、李东明、李忠兴、唐安平、高文远、邹蔚勤、李利民、刘海燕、王兴元、沈盛强、唐斌、宋菊峰、姜平波、张铁军、难破碎、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效凿岩牙轮钻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黄惠明、曾星、李航、洪亮、李守衡、董志清、齐东、黄斌、叶助青、崔昌群、刘淮建、李运生、龙伟、周湘衡、王宽伟、大型液压机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南大学、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谭建平、蒋太富、曹贤跃、陈晖、周俊峰、周继能、孙康、卢云霞、文跃兵、王华、许焰、谭昶、陈国强、高士举、龚金利、彭玉凤、绿色照明用稀土材料标准研究与制定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厦门通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玉华、高兰、王向红、赵军锋、魏岚、黄瑞甜、夏威、潘建根、张蕴、徐爱华、夏辉、栾文洲、柯惠吟、鞠馨、王平、降低铝电解生产过程全氟化碳排放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李旺兴、吴智明、赵庆云、邱仕麟、张恒成、陈喜平、徐卫东、张艳芳、王群、史志荣、闫太网、郭瑜、唐新平、秦庆东、高鸿光、吴军、铜冶炼烟气湿法净化酸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研究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王贵平、刘玉强、甘宪福、赵千里、冯拥军、聂文斌、李芬霞、唐兴东、魏占鸿、张宝才、马宗仁、林振、马岩、王家蓉、王晖、李山东二等奖(项)(排序不分先后)、云南澜沧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立体定位预测与增储研究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高建国、石增龙、崔银亮、黄智龙、蒋绍平、王瑞雪、李建兵、李光斗、钟昆明、李文尧、蒙福清、何明勤、陕西省商南县千家坪钒矿床线勘探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七总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张革利、李建华、张万业、王长安、陈二虎、牛永升、杨宏波、常宗东、杨素文、毛家正、印度尼西亚马布里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八队何灿、李国清、谭木昌、孙绍有、罗太旭、刘宝明、冉启胜、李彦春、孙聪伍、何丽荣、彭万坤、何海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油房西矿床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研究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王国政、吕増尧、张泰、薛运清、曹书武、宋雷鹰、刘运纪、张志强、卢贺、孙靖宇、刚果(金)铜钴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郭春奎、宋峰、刘新社、折书群、刘大金、尚金淼、崔世新、杨圣安、赵立涛、王庆江、祝应宏、蒲海波、大地电磁数据精细化处理与解释技术中南大学、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郭荣文、童孝忠、许建荣、李爱勇、刘海飞、孙娅、郭振威、邓小康、刘益中、阿尔泰成矿带整体研究与勘查技术集成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王京彬、丁汝福、董永观、张传林、范世家、阴元军、徐九华、游军、芮行健、陆志刚、李春霞、卫晓锋、顶板不稳固缓倾斜铝土矿低贫损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薛文忠、廖江南、杨权平、淡永富、侯斌、段进超、刘淑清、刘福春、崔建林、陈建双、肖尤彬、杨光毅、大型硫铁矿散装安全炸药与爆破技术优化研究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业云硫矿业有限公司、北京广业宏大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炳旭、叶图强、曾细龙、肖文雄、黄文、林钦河、黄存建、张新华、蔡进斌、宋锦泉、孙伦奎、崔晓荣、上游法尾矿库细粒高粘尾砂沉积规律及灾害防治技术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姑山矿业公司、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洲)有限责任公司、铜陵有色股份铜山矿业公司、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汪斌、段蔚平、梁朝杰、曹金海、高定海、李诚、窦晓峰、邱宇、吴小刚、汪良峰、曾学敏、华跃、深井富水矿床全尾膏体自流充填无废开采综合技术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吴爱祥、严庆文、王洪江、吉学文、王春来、陈华国、阳雨平、陈进、王贻明、王峰、尹升华、曾普海、铜陵冬瓜山铜矿深井巷道高压大流量水害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铜陵中都矿山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徐何来、朱兴明、胡建东、王立生、王卫生、漳立永、朱学胜、陈友杰、曾宪强、冬瓜山铜矿特大采空区全尾砂充填治理工程的研究与实践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姚道春、汪令辉、叶振华、惠林、王发芝、刘琣正、刘怀光、汪永忠、董世华、罗建华、郑攻关、苏卫宏、深溜井多中段放矿粉尘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石长岩、吴富刚、宫锐、姜洪波、施洪良、袁梅芳、刘伟强、王洪勇、王贤金、张国军、郑飞、韩长虹、诱导减震崩落技术处理特大型采空区研究及其应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龙涛、马兴隆、刘建东、唐怀志、余斌、龚克兵、陈赞成、时伟星、胡建军、武洪全、郑磊、徐鸿新、新庄铜铅锌矿复杂难采大水矿床安全开采综合技术江西省宜丰万国矿业有限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高明清、宋嘉栋、谢要林、凌玉卯、谷新建、欧阳光祥、李正大、容玲聪、彭作荣、傅建军、何玉涛、宋祥文、群空区条件下崩落开采地压灾害控制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长沙矿山研究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爱兵、陈际经、尹彦波、袁节平、刘正宇、刘宏发、尹贤刚、刘谭忠、邹平、郭远发、李红霞、陈丙强、高地应力厚大难采矿床多中段无矿柱连续开采地压监控技术研究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包国忠、高谦、孙爱芝、武拴军、王虎、李建东、张海军、刘玉强、刘增辉、余伟健、梁艇栋、李德贤、复杂难选高铁锌锡铜多金属矿选矿技术集成及产业化昆明冶金研究院、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何庆浪、李晓阳、朱从杰、兰希雄、简胜、朱国山、白荣林、李品福、梁溢强、张旭东、童雄、蒙玉彬、大厂矿区尾矿有价金属再回收选矿工艺研究与应用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冶金研究院、广西大学陈锦全、黄进文、魏宗武、陈建华、陆智、周德炎、杨眉、梁炳玉、陆薇宇、黎君欢、李玉琼、潘莲辉、复杂难选低品位黑白钨共生多金属矿高效选矿新技术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粤有研矿物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李晓东、邱显扬、过建光、何晓娟、陈克锋、周晓彤、吕清纯、邓丽红、陈玉林、陈俊明、徐七爱、张忠汉、难选低品位硫化镍矿强化浮选技术中南大学、红河恒昊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张国范、谭程鹏、冯其明、朱骏、欧乐明、卢毅屏、刘琨、石晴、谭建光、邓传宏、邵延海、宋菊、提高铜铅锌银多金属矿选矿指标研究与工业应用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内蒙古拜仁矿业有限公司尹文新、马忠臣、陈新林、吴景强、陈宏、于雪、孟宪瑜、高起鹏、彭书英、单连军、张向军、孙伟、锌窑渣综合回收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云南云铜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张放、戴兴征、黎江、杨美彦、李从福、曾鹏、张会林、张浩杰、黄孟阳、沙月萍、王林、张国莹、高锑粗锡铅合金电解新工艺技术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吴红星、杨艳兰、杨文华、王彦坤、陈平、郭祥勇、刘庆东、邱文顺、马玉芸、陆胜林、朱子明、唐艳梅、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工艺技术优化升级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鸿烈、许多丰、杨斌、张得秀、张金成、柳忠宝、金忠、李志强、张昱琛、罗虎成、李德磊、王新文、从湿法炼锌净液渣中回收铜的新工艺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王凤朝、马永涛、李龙、李若贵、李辉、曹猛、张春明、曹彦峰、肖常玲、铜阳极泥处理新技术开发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史谊峰、张邦琪、徐养良、沙梅、汤家道、杨晓明、刘文权、张继润、铅锌伴生锗资源综合回收新工艺的研究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孙成余、高魁、王少龙、曲洪涛、单祖宇、顾利坤、王瑞山、杨春玉、吕亚彪、李吉莲、田振菊、低温拜耳法赤泥与烧结法赤泥混合干法筑坝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理工大学王平升、贾海龙、王劼、温金德、付毅、张玉明、孙明光、杨超、孙运德、胡尊杰、张军、高飞、低温拜耳法流程杂质净化新工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丁德君、蒋涛、温金德、王利娟、王中民、王磊、田朝波、杨光、王海、杨国新、刘志云、李福强、高导热绝缘氧化铝填料技术及产业化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李东红、王舟、李晋峰、王锦、姚长江、张勇、李建忠、姜雪芹、张明惠、胡文豪、李滨、陈燕、异型阴极铝电解槽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创新轻金属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曹斌、龚春雷、郑莆、黎云、杨涛、程守勇、杨溢、邹韶宁、黄俊、田维洪、刘坚、张培青、电解铝液直接铸造大规格铝合金扁锭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杨孟刚、王顺辉、龚春雷、文东辉、张虎、王臻、姜治国、刘钢、刘世恒、宋卫华、陈辉杰、铝电解用磷生铁新型配方和复合改性剂的研究与应用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科澳铝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刘杰、李贺松、肖九毅、脱鹏、王德来、钱建勋、丁立伟、赵新亮、赵翠萍、刘军、孙伟强、杜启卫、阳极焙烧废弃碳粉回用技术开发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吴安静、赵伟荣、张晖、尹健、徐秋忠、彭扬、朱湘武、陈辉杰、姜新立、陈爱民、高效能预焙阳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志祥、杨光德、叶松波、钟文辉、王进录、邱哲生、邹嘉华、金德明、况金宏、尹开东、周永全、低品质原料生产预焙阳极及在线监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崔银河、李宁、孙毅、朱永松、许海飞、肖伟峰、汤新中、王江敏、樊利军、马永国、刘朝东、王凤智、锂云母矿提锂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及资源综合化利用项目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奉新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李良彬、袁中强、黄学武、胡耐根、海绵钛朝阳金达钛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大学王继宪、张英明、吴文远、茹红强、张金宝、赵春雷、张军、马玉明、刘毅斌、孙海波、车宝彦、凌英、铝镁锆合金焊丝浙江银宇焊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陈继强、石凯、冯光辉、吴文伯、谢迪江、锡熔体抗氧化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江西理工大学、赣州市方泰锡业有限公司李明茂、曾令标、朱志云、吴伟明、张骞、黄斐、陈啟翔、新型聚合物防腐材料研制西北矿冶研究院王进龙、余江鸿、马进、吴斌、蔺学勇、李振宇、符嵩涛、李冠军、王永斌、孙科峰、张析、李瓛、实用化高温超导线带材的制备技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李成山、郝清滨、张平祥、郑会玲、张胜楠、熊晓梅、于泽铭、白利锋、贾佳林、徐晓燕、高速电气化铁道用新型高性能铜锡合金接触线泰兴市圣达铜业有限公司杨吉林、张元建、连铸连轧板栅生产线江阴市东顺机械有限公司陈波、王晓、高性能钛及钛合金管材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赵永庆、李明强、曲恒磊、杨建朝、邓超、南莉、廖强、巨建辉、舒滢、黄张洪、杨亚社、国标准车用贵金属催化剂开发及产业化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卢军、桓源峰、贺小昆、杨冬霞、赵云昆、张爱敏、郝永亮、方卫、常仕英、段春坤、吴乐刚、计永波、新型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郑开宏、高义民、李林、邢建东、王娟、鲍崇高、戚文军、王海艳、王向明、农登、蔡畅、周楠、耐磨钢铁材料中贵重合金元素的替代技术与应用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郑开宏、农登、王海艳、王娟、王顺成、戚文军、李林、冼卫泉、王向明、孙慎超、张会、黄正华、铌钨()合金及其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研制与应用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小军、陈林、颉维平、王培军、赵刚、郑爱国、韩建川、李明阳、李积贤、王秋迎、王立斐、任志东、超音速喷涂用粉末及涂层的研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任先京、马江虹、张淑婷、王辉、刘全民、万伟伟、陆在平、许根国、侯玉柏、沈婕、马尧、周恒、结构可控的超细硬质合金精密工具材料制备与开发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颜练武、张忠键、徐涛、张卫兵、熊剑飞、袁军文、卿林、龚南雁、余怀民、屈广林、傅练英、卜忠旗、高强可焊铝锌镁钪合金的研究与应用中南大学姜锋、尹志民、何振波、潘清林、王建勇、林森、聂波、黄继武、文康、邓英、徐国富、宋练鹏、喷雾热解法制备四氧化三钴工艺研究及产业化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武浚、闫忠强、王红忠、郭幸、朱兵兵、朱永泽、陈文福、于晓霞、王树亮、刘会基、郭丹、胡腊梅、微细超高真空金属过滤网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李争显、黄春良、杜继红、潘晓龙、氢化锆慢化剂部件制备技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王力军、罗远辉、张力、陈松、黄松涛、车小奎、黄永章、王兆林、陈伟东、韩林、郎书玲、储茂友、系列高密封节能推拉窗(闽铝金典系列推拉窗)福建省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谢光宇、郑志敏、张学森、徐文生、陈明锋、郑恒崇、吴良忠、蒋航群、王蔚臻、陈榕、遮阳型系列外平开隔热铝合金窗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卢继延、王洪涛、谢勇锋、于志龙、谭景钊、何家金、刘正斌、樊建华、铝挤压多孔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王迎新、潘学著、王孟君、李英凯、袁玉宝、陈杰、刘维秋、何绪真、梁松林、李彩华、铝合金多色化电解着色技术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潘学著、陈东初、袁毅桦、叶树林、陈杰、吴开峰、李继宏、龚循飞、谢国安、伍尚俊、高速铁路专用铜合金导线产业化开发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沈南山、顾晓春、王冲、谢水生、陈忠良、吴予才、杨建军、鄢明、胡忠卫、何剑辉、郭大为、M绪军、传扭转接盘用铝合金工程化研究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金龙兵、许晨玲、赵刚、潘青林、刘红伟、沈君、赵永军、赵涛、王金花、王英君、陈丽君、郝志。
铅锌冶炼前沿技术和装备

铅锌冶炼前沿技术和装备
铅锌冶炼前沿技术和装备
• 2.2 国内闪速炼铅技术的应用 • 国内最早采用闪速炼铅技术是灵宝华鑫公司,由国内自行
研究开发的技术,炉型类似炼铜闪速炉,反应塔为圆形, 一个炉料喷嘴,设有焦滤层,没有电热区,炉渣进入电热 前床。开过几次,据说指标很好,但是没有继续生产。 • 2008年和2009年江铜和株冶分别引进国外基夫赛特炉直接 炼铅技术建厂,现在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今年年底或明 年年初可建成投产。
铅锌冶炼前沿技术和装备
图4. 烧嘴个数对加料量的影响
铅锌冶炼前沿技术和装备
2.4闪速炼铅(Kivcet)工艺流程
• 原料准备及配料:原料库设有铅精矿仓、焦炭仓、煤粉仓、 石英石仓、石灰石仓、铁剂仓、浸出渣仓(将含水25~ 30%的浸出渣预干燥至10%水分)。除焦炭外的物料用抓 斗吊车抓入配料仓,采用电子皮带秤计量配料。配比由计 算机进行控制。
• 炉顶加料系统:炉顶料仓设有条形阀、螺旋给料机和皮带 计量秤,计量秤与多个系统进行联锁控制。计量后的炉料 与皮带秤计量后焦炭、螺旋秤计量后返尘一起送入双螺旋 混料机混合均匀,然后送入炉料烧嘴,加料系统分为A、B 两条线,每条线供应2个烧嘴,用分料器和液压阀控制。
铅富氧闪速熔炼的生产实践和指标

有色金属( 冶炼 部 分 ) h t : y y. g i ( t / s 1b r p / mm. n c)
・ 5 1 ・
d i 0 3 6 / .sn 1 0 - 5 5 2 1 . 4 0 4 o :1 . 9 9 J i . 0 7 7 4 . 0 2 0 . 0 s
4 升温 至 14 0℃左 右 , ) 0 开始试 投 料 , 同时底 铅 继 续经 虹 吸 口由铅 泵 注 入 , 至 炉 底 中 心位 置 形 成 直 5 0mm 左右 厚 的铅池 。时 间 1 5天 。 0 . 5 增大 投料 量 , 为正式 投料 生产 。 ) 转 烘 炉采 用木 材及 油枪 烘炉 。烘炉共 1 5天 , 用 采
o y e — nr c d f a h s e t n l nt x g n e i he l s m l i g p a
1 开 炉 作 业 程 序
铅 富氧 闪速熔 炼 炉 由一 座铅 闪速炉 和一 座还 原 电炉 构成 , 火材料 内衬采 用镁 铬砖 , 炉既要 满 足 耐 烘
・
1 ・ 6
有 色金 属 ( 炼 部 分 ) ht : y y b r 冶 ( t / s1 gi p / . mm.n o)
21 0 2年 4期
铅 厂 只需要 1 8个 月 。
图 1 铅 富氧 闪速熔 炼厂 粗铅 生产 简 图
Fi.1 Cr e la r du to l w h e fl a g ud e d p o c i n fo s e to e d
设 ,0 9年 9月 ~ 2 1 20 0 0年 1月 工 业 试 验 , 0 0年 2 21
的备 料 车 间 ; ) 处 理 2 2年 5万 t 铅 物 料 的熔 炼 车 含
有色金属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

有色金属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
有色金属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是一种在有色金属熔炼过程中添加富氧剂的技术,旨在提高熔池中氧气浓度,促进金属的氧化反应,从而增强熔池的冶炼效果。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浓度氧气作为氧化剂,与熔池中的有色金属反应,使金属中含氧化物的浓度增加。
通过精确控制氧气的供应量和与金属的反应时间,可以实现对金属氧化物含量的精确控制。
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金属冶炼效率:在熔炼过程中加入富氧剂可以提高金属的氧化速率,加快金属的冶炼反应,从而提高冶炼效率。
2. 降低能耗:与传统熔炼技术相比,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更高的熔炼效果,从而降低能耗。
3. 改善冶炼质量: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金属的氧化物含量,从而降低有害杂质的含量,改善金属的冶炼质量。
4. 减少环境污染: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可以减少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富氧强化熔池熔炼技术是一种能够提高金属冶炼效率、降低能耗、改善冶炼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先进技术。
铅富氧闪速熔炼工艺中的蒸汽综合利用

Fl s m e tng Pr c s ahS li o e s
ZH A N G — a。 ZH A N G a En hu T o
( Hu b o I d t y ( o p)Co a a n us r Gr u .,Lt d,Li gb o 4 2 0 n a 7 5 0,He a n n,Ch n ) ia
・ 3 4 ・
更 好 ; 是不 需要 生 活热水 时 , 以直接 回收到余 热 三 可
锅 炉 , 到热 量 的最 大 回收 , 氧加 热器 提 供 的冷凝 达 制
作 的 。可 以提 前 干燥 出足够 多 的合格 原料 和辅料 作
为备 用 , 以 , 于蒸汽 的需 求不 是 随时性 的 。这 就 所 对
均 消耗 功率 为 2 0k 左 右 , 耗 能 比较 大 的 一个 0 W 是 设 备 。所 以 , 量保 证 蒸 汽 加 热器 的运 行 而 不 开 电 尽 加 热器 , 能效 果非 常显 著 。 节
2 热水 循 环泵 的流量 和扬 程选 用也 要 与 回水 量 )
从 余热 锅 炉 出来 的蒸 汽 减 压 到 1 0 MP . a后 送 到制 氧加热 器 , 根据 加热强 度 的需要 , 节加 热器 进 调 口阀 门 , 足 工作要 求 , 满 冷凝水 经 生活 热水 罐 回到余
因为 闪速 炉 要 求 原 料 含 水 低 于 1 ( 也 是 冶 这 炼 过程 中节能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 且 只要 生 产 连 续 , ,
基金 项 目 : 国家高技 术研究发展计划 ( 6 计划 ) 83 资助项 目(0 9 2 0 AA0 4 0 ) 6 6 2
作者 简介 : 张恩华 (9 2) 男 , 1 7 一 , 工学学士 , 工程师 .
富氧底吹炼铅技术的工业实践

e q u i p me n t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r e p u t f o r wa r d .
Ke y wo r ds : ox y ge n e nr i c hme nt b ot t o m bl o wi ng;l e a d s me l t i n g;du s t r a t e;o xy ge n l a nc e l i f e;pl a n t p r a c t i 生产 情 况
2 0 1 1年 6 月2 8日, 氧 气底 吹炉 点 火烘 炉 , 开 机 前对 配料 系统 、 底吹炉、 氧气站、 硫 酸 等分 别 进 行 了 单体 试机 和 4 8 h联 动试 机 , 对 所有 仪 器仪 表 进行 了
d uc e d . Th e p l a nt p r a c t i c e s h o ws t ha t t he pr i ma r y l e a d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i s i mp r o ve d whe n s l a g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1 00 0 1 1 5 0 ℃ wi t h p r op e r r a t i o o f ox y ge n t o r a w ma t e r i a 1 .pr o pe r he i gh t of l e a d da m a nd s l a g d a m. Mi x t ur e g r a nu l a t i o n de c r e a s e s o f d us t r a t e,i n a dd i t i on,s t a bl e f e e di n g a nd c o nt i n uo us a n d s t a t i o na r y p r o— d uc i ng f r om b o t t o m bl o wi n g f u r n a c e he l p t o i mp r ov e o xy ge n l a nc e l i f e . The op e r a t i on t r oub l e s t o o c c u r i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k c/ 。 1 g e t
关键词 : ; 铅 闪速 熔 炼 ; ; 锌 富氧 熔 炼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T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774 (0 2 0 —0 60 1 0—5 5 2 1 ) 40 0 —5
Ne Te hn l g f Le d Ox g n_ r c d Fl s m e tng w c o o y o a y e 。 En i he a h S li
t a l e ur e o t l s m e tn o e s M e a e ov r a e e c d > 98 ot ly r t n d t he fa h s li g pr c s . t lr c e y r t s r a he 9 . 95 Pb, > 9 .5 9 A u,> A g,r s c i e y T heutl a i n r to o ot ls lurw a v r9 ,a hec m pr he i n r e pe tv l . ii to a i ft a u f so e 8 z nd t o e nsvee e gy
Fi .1 Co i u a in di g a o e d g nfg r to a r m f la
o y e - nrc e l s m e tng p o e s x g n e i h d fa h s li r c s
矿 是这 些熔 池 炼铅 方法 的最 大 不足 。在 目前 金属 铅 和 高 品位精 矿 价格 几 近 倒 挂 的情 况 下 , 池 炼 铅 法 熔
几 乎无 利可 图 , 而 企 业 既无 力 也 不 愿 在 环 保 上 投 因 入 过多 资金 进行 治 理 。加上 伴 生在铅 精 矿 中的金 属 锌 必须 通过 高耗 能 的烟 化 炉 加 以 回收 , 产 出 的 氧 且
化锌 灰含 氟 、 氯很 高 , 要 再 经 多膛 炉挥 发处 理 , 需 进
风 炉 工 艺 , 合 利 用 效果 差 , 综 能耗 高 , 染 严重 。水 污 口山炼 铅法 ( KS 已有 1 0万 t 产 能 , S ) 8 的 液态 高铅
预计 到 2 1 年 我 国金 属 铅需 求 量 将 超 过 6 0万 t 05 0 。 但 目前我 国约 有 3 的产 能仍 来 自传统 的烧 结 、 o 鼓
e t ih si h n ,u d rt ej itef rso a a n u ty( o p r y r t n C i a n e h on fo t fHu b oI d sr Gr u )Co t .i n b o a d Be ig g .L d n Lig a n i n j
渣 直接 还原 技术 进一 步完 善 了 S S法 , 吨粗 铅 能 K 其 耗 ( 2 0 g e 、 回 收率 ( 9 ) 硫 利 用 率 (  ̄ 3 k c) 铅 ~ 7 、 >
基金项 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 划( 6 计划 ) 83 资助项 目(0 9 2 0 AA0 4 0 ) 6 6 2
2 Z n,< 6g tAg & Au a d < 1 / n
C sp o u e .Th r d ft e o ti e r d e d wa r u wa r d c d e g a e o h b an d c u ela smo e
t a 8 .Th ls metn u tc n an n h n9 e f h s lig d s o ti ig> 6 Pba d< 3 Z t il a eo ~ 1 wa a 5 n n wi ayed r t f h 8% 2 s
作者简介 : 王成彦 (9 8)男 , 士, 16 一 , 博 研究员 .
21 0 2年 4期
有 色 金 属 ( 炼 部 分 ) ht : y y b r 冶 ( t / s1 g i p / . mm.n c)
・ ’ 7
9 ) 6 等指标 均 已达 到 世界 领先 水平 。 ] 现代熔 池 炼铅 ( KS QS IA 等 ) 富氧 强 化 s 、 L、S 以 熔 炼为 主要 特 征¨ ] 金属 铅产 生 的主要 途径 是 硫化 2 , 铅 和氧 化铅 在 高 温下 交 互 反 应 。但 是 , 一个 强烈 在 搅 动 的熔 体 内 , 同步 实 现 高氧 势 下 的 脱 硫 和低 氧 要
熔 炼 烟 尘 含 铅 大 于 6 、 锌 小 于 3 , 尘 率 8 ~ 1 且 全 部 闭 路 返 回 熔 炼 。铅 回收 率 大 于 9 、 5 含 烟 2 8
金 银 回收 率 大 于 9 . 、 硫 利 用 率 大 于 9 。包 括 还 原 贫 化 电 炉 挥 发 锌 的 能 耗 在 内 , 铅 综 合 能 耗 95 总 8 粗
6 ) 3 。而为 了确 保 产 出 一 次粗 铅 以保 护 炉 衬 和 交 互 反应 的正 常进行 , 池炼 铅 要 求 人 炉 料 含 铅 必 须 熔 控 制在 4 以上 。由此可 见 , 7 只能 处 理 高 品位 铅 精 图 1 铅 富 氧闪速 熔炼 新技 术 的设备 配置简 图
l c rc f r a e e t i u n c . K e r s:l a y wo d e d;fa h s e tng;znc o ge e ihe m e tn l s m li i ; xy n— nrc d s li g
我 国是 世 界铅 的生 产 和消 费 大 国 , 0 0年 的精 21 铅 产 量 和 消 费 量 分 别 达 到 了 4 0万 t和 3 5万 t 2 9 。
有 色 金 属 ( 炼 部 分 ) ht : yy. gi 冶 ( t / s 1b r p / mm. n c)
d i 0 3 6 /.sn 1 0 - 5 5 2 1 . 4 0 2 o :1 . 9 9 J i . 0 7 7 4 . 0 2 0 . 0 s
2 1 年 4期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铅 富 氧 闪速熔 炼 新 技 术
势下 的铅 还 原这 两个 互 为矛盾 的过程极 为 困难 。因 此, 为保 证脱 硫 率 , 池 炼 铅 法 均 采 用 了 高 氧 势 操 熔 作 , 出 的 一 次 渣 铅 含 量 一 般 在 4 以 上 ; 于 产 0 由
P S的蒸汽 压 高 ( 0 b 11 0℃ 为 1 2 a , 33 9P ) 高温 交 互 反 应慢 , 不 及 氧 化 的 P S极 易 挥 发 , 致 大 量 的 来 b 导 铅 进 人烟 尘 ( 尘 率 一 般 在 2 、 烟 5 烟尘 含 铅 一 般 在
投 料 生 产 。 入 炉 物料 含 铅 约 3 , 速 熔 炼 渣 含 铅 8 ~ 1 。经 电 炉 贫 化 还 原 , 炉 弃 渣 含 铅 小 于 O 闪 2 电 2 、 锌 小 于 2 、 均 含 银 小 于 6 g t含 金 小 于 0 1g t 含 铜 小 于 0 1 。粗 铅 品位 大 于 9 。 闪 速 含 平 / 、 . /、 . 8
d sg n t i p o t e in i h s r jc .Ra ma e il o t ii g 3 P r u n o t ef r a ea d fa h s lig sa e w trasc n ann 0 b we ep ti t h u n c n ls metn lg
Ab t a t s r c :The la xy n e ihe l s m e tn a t w ih a nn lc p ct f 1 0 kt c ud e d wa e d o ge — nrc d fa h s li g pl n t n a ua a a iy o 0 r e l a s pu nt o ti o pr duc i n o a 0,2 i n o Ciy, H e n o i e, wih i de e de ti el c u lpr p to n M y 1 01 n Li ba t 1 na Pr v nc t n p n n nt le t a o —
王成 彦 , 伟 , 郜 尹飞 宋元 张 , 晓 斌 , , 郑 梁德 华
( 京矿 冶研 究 总院 , 京 1 0 7 ) 北 北 0 0 0
摘要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供主体工艺设备与设计 、 由 与灵 宝 市 华 宝 产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合 作 开 发 的 我 国 第 一 座 具有 完全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1 O万 ta 富 氧 闪 速 熔 炼 厂 于 2 1 年 5 1 日在 河 南 省 灵 宝市 正式 /铅 01 月 0
一
步加 剧 了对环 境 的污 染 。 目前 国 内 高 品位 原 生 铅精 矿 供 应 日趋 紧张 , 竞
争激 烈 , 对外 依存 度 超过 6 ; O 同时 电子 铅玻 璃 、 锌
湿法 冶炼 渣 等低 品位 含 铅二 次资 源社 会 积存量 急 剧
增加 , 法 经济利 用 , 无 造成 资 源浪 费和 环境 污染 。 针对 现 有铅 冶炼 技术 存在 的不能适 应 低 品位二 次铅 物料 处 理 、 次 粗 铅 产 率 低 、 生 锌 回收 能 耗 一 伴 高 、 尘 无组 织排 放 量 大 、 合 回收效 果 差 等 问题 , 铅 综 从 根 本上 提 高我 国铅 冶 炼行 业 的工 艺 技 术 水 平 , 实
c n u t n o h r d e d wa 3k c / ,icu ig t ee e g o s mp in o icv ltl a in i — o s mp i ft ecu ela s2 g e t n l dn h n r yc n u to fzn o ai z t ne o 1 i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