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深加工

合集下载

10.黄粉虫的生产与利用

10.黄粉虫的生产与利用

黄粉虫的生产与利用它的名字叫黄粉虫,别名面包虫、高蛋白虫,原产南美洲,是一种粮储害虫,它的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饲料之首,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人工饲养史,在中国也有50多年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动物蛋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追求品种越来越多,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供需矛盾变得尖锐,而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钥匙就在动物蛋白的开发利用上。

于是工厂化生产昆虫以便大量获取动物蛋白的课题成各国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从这一千多份世界各地科学家研究黄粉虫的资料中我们不难想象黄粉虫工厂化生产的意义和难度,外国专家看到这是一块诱人但可能吃不到嘴的肥肉,黄粉虫各种虫混居,繁殖率低,自相残杀,品质严重退化,不明原因的大面积死亡以及如何利用的问题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们。

1994年,山东农业大学昆虫所所长刘玉升博士带领着课题组,跑遍了全国22个省和地区,目的是要解决黄粉虫繁殖利用率低的难题,关键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面能否有所突破,他们采集了各地的野生虫种,然后精选个体大,体色光亮、行动快、食性强、食谱广的个体再进行远缘杂交。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又苦苦奋斗了5个春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列选对比和饲养选育,最后确定了种群。

种虫投放前,先在标准盘的底部铺一张吸水性强的糙纸加盖产卵筛,按雌雄各3000头的比例进行配对投放,然后加上种虫饲料,为了促进其性腺发育增加排卵量,延长种虫的寿命,育种的虫子吃的是以一份麦麸,两份玉米粉为主的精饲料,辅之以奶粉、味精、盐、酵母等添加剂。

再放上一些干净的菜叶。

这个是雌虫,这个是雄虫,雌雄虫开始熟悉对方,它们终于交尾了,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交尾,它宣告了中国利用昆虫工厂化生产的研究有了决定性的突破,自然界的黄粉虫年繁育只有一代,而新研制的良种每年可以繁育4-6代,繁育的理论指数为一比三百二十万,从而保证了大规模生产的可靠性,种虫每两天可以产3.5到4万粒卵,方法是先拿掉产卵筛,再取出有虫卵的糙纸,把上面的麸皮倒掉,卵闼就做成了。

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及其可行性分析报告

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及其可行性分析报告

黄粉虫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及其可行性分析报告一、新型养殖业黄粉虫,俗称“面包虫”。

又称黄粉甲。

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

是百万余种昆虫的一个种。

它产于南美洲,原为一种常见仓储害虫。

后被人们作为活体动物蛋白饲料所利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从传统观念来看,是蝎子、观赏鸟、龟、甲、蛙类、鱼类、珍禽类等,首选活性饲料。

近年来,经专家化验分析,其幼虫含粗蛋白达50%-60%,其蛹含57%,而成虫则含64%。

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16种氨基酸。

每百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947.91毫克,其营养成分高居各类动植物之首,被誉为“蛋白质宝库”,是新发现的一种营养资源。

有待于开发、利用。

二、黄粉虫养殖项目的开发前景进入新世纪、环境、资源、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

蛋白质的短缺,亦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且不讲人类的需求,仅对畜牧业来说,动物性饲料蛋白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畜牧业目前也处于一个适应社会需求,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动物性蛋白饲料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传统的饲料蛋白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肉骨粉,鱼粉和微生物单细胞蛋白。

对于来自于昆虫的蛋白质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肉骨粉在牲畜之间极易传带病原。

如国际上影响巨大的“疯牛病”“口蹄疫”即与肉骨粉污染有关。

而国际上优质鱼粉的产量每年正以9.6%的幅度下降,单细胞蛋白提取成本过高。

畜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急需寻求新型、安全、成本低廉,易于生产的动物性饲料蛋白。

因而,目前许多国家已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

黄粉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

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另一方面作为蛋白质饲料出现。

我国近年来,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了较大的成果。

尤其对蝇蛆、黄粉虫等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富含全面、生物量大,是可再生性极强的资源。

且生产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三黄粉虫的养殖优势及效益对比黄粉虫食性很杂,喜甜,主要食物是麦麸、麦糠、玉米秸、豆秸、花生秧、地瓜秧、豆皮、瓜果皮、豆渣、酱渣、粉渣、蔬菜残体、厨房垃圾甚至畜禽粪便等等,只要是无毒、无异味,而且其转化能力极强,同时,还具有一定降解能力,因此在产业化开发黄粉虫资源功能的同时,对其生态转化功能的开发所获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亦十分突出。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黄粉虫是一种拥有高蛋白、高脂肪含量的昆虫,也被称为面包虫。

它原产于北美洲,50年代被引进中国饲养。

黄粉虫干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

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黄粉虫的生命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黄粉虫卵呈椭圆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纹,长约 1.72±0.27毫米,宽约0.91±0.09毫米。

室内饲养的黄粉虫卵孵化率可达88.24%。

幼虫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为24~29毫米,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

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成虫扁平长椭圆形,体长约13.02±0.91毫米,体宽约4.11±0.33毫米。

成虫在经过20目筛的上层疏松麦麸饲料中产卵,有97.4%的卵都产于纸上。

黄粉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卵,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机械损伤。

未经触动的卵,孵化率达95%以上,卵期为5~15天。

在养殖黄粉虫之前,需要进行精心的筛选,选择个体大、活力强、色泽鲜亮的虫种。

一般使用普通脸盆养殖,每个盆可养0.3~0.6公斤的幼虫。

首先在盆中放入饲料,如麦麸、玉米粉等,饲料量为虫重的10%~20%。

经过3~5天,虫子将饲料吃完后,将虫粪用60目的筛子筛出。

接着继续投喂饲料,并适当加喂一些蔬菜及瓜皮等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当幼虫化蛹时,需要及时将蛹挑出存放。

经过8~15天,蛹羽化变为成虫。

在盆的底部铺一张纸,然后在纸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精细饲料,将羽化后的成虫放在饲料上。

当温度为25℃时,成虫羽化约6天后开始交配产卵。

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交配产卵必须有一定的种群密度,每平方米养1500~3000只。

在成虫产卵期,需要投喂较好的精饲料,除用混合饲料加复合维生素外,还需加适量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伸至饲料下面,将卵产于纸上面,经过3~5天卵纸上就粘满了虫卵,应该更换新卵纸。

黄粉虫深加工项目简介

黄粉虫深加工项目简介

黄粉虫深加工项目简介发表时间:2010-4-14 阅读次数:327一、项目概述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

具有生长快、繁殖系数高等特点。

其主要食物为麦麸、农作物秸秆、糠粉及蔬菜、果品加工废弃物等。

黄粉虫富含各种营养物质。

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有很高的资源开发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营养源,黄粉虫全身是宝。

经测定,目前加工生产的黄粉虫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56.7%,脂肪含量29.9%,甲壳素含量5%,氨基酸种类达17种,其中所含的8种人体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含量丰富,且与人体所需模式比值接近,易于人体吸收,每百克干品含游离氨基酸高达947.91毫克。

其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5.1%,特别是具有抗癌、清除人体自由基、延缓衰老作用的亚油酸、亚麻酸、二十六碳烯酸含量达36%,是极好的营养保健品原料。

此外,黄粉虫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矿物质。

同一生物体中具有如此多种营养物质,其价值优势实属难得,这使其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来源。

对黄粉虫进行深加工,可提取虫油、蛋白粉和甲壳素;其蛋白质粉可加工提取氨基酸、抗菌肽、酶制剂等多种营养素及工业化合物,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

按照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超微蛋白粉作为高档保健营养品经江南大学所做的大规模人群实验证实,营养保健效果十分突出。

而虫油是高档保健食品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经精炼后还可作为变压器和精密仪表、仪器用油的改性剂,也是化妆品生产的重要原料。

甲壳素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轻工和环保等领域。

另外,黄粉虫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虫粪既可作为饲料添加物,又可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

对黄粉虫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重视,并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就。

山东农业大学自1994年开始进行“黄粉虫新品选育、繁育、工厂化规模生产及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研究,其成果1999年11月通过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团鉴定:《黄粉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列入国家2001—200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于2003年8月28日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为黄粉虫资源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黄粉虫(汉虾)食品的加工方法(仅供参考)

黄粉虫(汉虾)食品的加工方法(仅供参考)

黄粉虫食品的加工工艺有其特殊性。

除了前期严格的排杂工艺外,黄粉虫还有虾类食品和乳品的双重特性。

以黄粉虫制作的烘烤类食品具有昆虫蛋白质的特有香酥风味,适宜制作咸味食品及添加料。

以黄粉虫制作的饮料系列具有乳品及果仁香型口感,适宜制作高蛋白饮料或保健品服液。

下面介绍几种加工黄粉虫食品的工艺流程。

1 .原形食品的加工活虫排杂—清洗—固化—灭菌—脱水—炒拌—烘烤一调味~成品原料可以是黄粉虫幼虫,也可以用蛹。

成品呈膨松状,金黄色,酥脆而香味浓郁。

可调制成五香、麻辣和甜味等多种风味。

可做成小包装方便食品,亦可上餐桌。

2 .调味粉的加工活体排杂—清洗—固化—冷冻—脱水—烘烤—研磨—浓缩—配料—均质—成品调味粉的加工是将虫子脱水后研磨成粉状,根据需要调味,其品味纯香,后味长久不散,可作调味品,调菜或加人各种米而小食品中,可使产品营养价值成倍提高,风味独特,且成本增加也甚微。

黄粉虫粉还可制作各种方便面调料。

3 .黄粉虫小食品的制作月饼:添加相当于普通月饼馅料8 %的汉虾粉,可使其风味明显改善,加工方法与普通月饼加工方法相同。

锅巴:以普通方法加工锅巴,在拌米、面时加入6 %汉虾粉,其他加工方法相同。

加过虫粉的锅巴有一种特殊的鲜虾风味。

饼干:饼于原料中,加人5 %的汉虾粉,制成的饼干不仅具有高蛋白质虫粉的风味,且营养倍增。

4 .黄粉虫(汉虾)饮料的加工制作黄粉虫粉冲剂饮料,将排杂后的鲜虫经过研磨、过滤、均质和调配等工艺,再经干燥喷粉等工艺制成细粉状冲剂,其蛋白质含量在30 %以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饮料属果仁香型,是一种适含少年儿童和运动员食用的饮料。

5. 汉虾酱的加工将烘干的黄粉虫用胶体磨加工成酱状,调配适量食用油、花生粉或芝麻粉等,调味后制成系列酱类产品。

汗虾酱可单独作为产品,也可作酥糖馅、馅饼、夹心面包及各类包馅类食品。

产品营养价值高,口感好。

黄粉虫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前景

黄粉虫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前景

黄粉虫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前景人们之所以选择黄粉虫而不是其他昆虫作为优良蛋白饲料和新兴食品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前面介绍的黄粉虫耐粗饲、能快速繁殖、投入产出比高等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黄粉虫本身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长期以来,这种丰富的营养被它“其貌不扬”的外表所掩饰,直到人们通过现代生化手段测量出它所含的营养成分,这种小虫子才逐渐被人们认识被逐步开发利用。

黄粉虫的营养成分黄粉虫体内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等有机大分子营养物质,还富含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

每100克黄粉虫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黄粉虫幼虫的干粉蛋白质含量在48%~54%之间,脂肪含量在28%~41%之间。

其他如维生素E和B1、B2含量也较高,说明黄粉虫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因其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常见昆虫,所以又称为蛋白虫。

每千克黄粉虫体内无机盐的含量从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黄粉虫营养丰富而平衡。

研究表明,黄粉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营养物质与人体需求的正常比例一致,所以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

所以用黄粉虫粉做的食品(如面包、蛋糕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高。

国外许多著名生物制品企业用黄粉虫制作的营养保健品,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脂、抗癌等功效。

新型宠物饲料现在随着人们饲养宠物的越来越多,宠物食品行业也越来越被人们看好,很多宠物饲料更是动辄以几十元一斤的高价在市场出售,但这些饲料中究竟有多少营养成分人们并不知道,而宠物饲料吃死宠物的事件也一再发生,使人们对传统的宠物饲料品质产生了怀疑。

黄粉虫作为一种新型宠物饲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安全可靠。

我们自己养的金毛犬和基地用来捉老鼠的一只普通家猫就十分喜爱吃虫,这种饲料不用任何加工,不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绝对营养安全。

蛹菜开发现在的人们早已吃惯了大鱼大肉,他们喜欢猎奇,喜欢有营养且吃了不会长胖的食品,黄粉虫蛹可以完全满足现代人们的这些需求,营养丰富,安全可靠,还能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黄粉虫养殖——精选推荐

黄粉虫养殖——精选推荐

黄粉虫的用途及养殖开发前景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因营养丰富又称面包虫。

它原产于南美洲,是重要的世界性的仓储害虫。

经测定其有高蛋白、低脂肪、多氨基酸特点,还富含磷、钾、铁、钠、铝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粉虫有以下多种用途:1.作原形食品与面包;2.替代鱼骨粉、肉骨粉作蛋白质饲料;3.作调味粉,制作各种方便面调料;4.用于特种养殖,如饲喂蝎子、蜈蚣、林蛙、蛇、珍禽和观赏动物等;5.制作小食品如月饼、锅巴、饼干等;6.制作成“汉虾酱”;7.制作各种菜肴;8.黄粉虫油脂可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也可用于制皂、太古油及增塑剂等;9.制作复合氨基酸口服液;10.制作营养保健酒;11.作科学实验材料;12.虫蜕、成虫壳可用于提取甲壳素、生产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替代激素和抗生素;13.虫粪(沙粪)可作高效生物有机肥、用作诱食剂、饲料添加剂、高效花肥等。

黄粉虫对于特种养殖的最大贡献,是给这些动物的快速恒温养殖提供了四季源源不断的食粮。

如人工养蝎,在未发现黄粉虫可作饲料时,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工养蝎都是不成功的,更别说是恒温养殖了(也有叫无冬眠养殖的)。

如我们在上个世纪,刚开始人工养蝎时,在夏天可以捕捉到很多野生昆虫如蜘蛛、苍蝇、玉米螟等,蝎子生长较好。

但入了冬季,捕不到野生昆虫,只好让蝎子冬眠。

所以那时的人工养殖其实是无法做到恒温的。

直到发现了黄粉虫可作蝎子的食物时,才有了真正的恒温养殖快速养殖。

因为黄粉虫在冬天可以繁殖,蝎子有了食粮,才使得无冬眠成为了可能。

如养殖蜈蚣、蛤蚧、蛇等,都变成了现实。

黄粉虫深加工产品应用领域广阔。

黄粉虫粉是替代鱼粉的优质蛋白饲料,其营养成分能与进口优质鱼粉相媲美,而生产成本远远低于鱼粉;黄粉虫油是优质的食用油、保健品添加用油、化妆品添加剂和变压器用油;以黄粉虫鲜虫体或脱脂蛋白为原料开发的食品、饮料、调味品不断涌现,如黄粉虫复合氨基酸营养液、蛋白氨基酸营养保健补充剂、高蛋白氨基酸营养素调味调料剂、高蛋白氨基酸营养素食品补充剂等等。

黄粉虫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黄粉虫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黄粉虫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2012级动特2班吴贵辉(20120732)摘要:黄粉虫,也叫面包虫,是鸟、龟、蝎、蛇、鱼、林蛙等的饲料,也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奇香特点的绿色昆虫食品,目前主要以出口为主,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昆虫活性蛋白被誉为21世纪人类的全营养食品!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昆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九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且与人体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发展前景极为光明。

关键词:黄粉虫;价值;前景前言: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科,粉虫甲属。

为多汁软体昆虫,脂肪含量30%,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鞘翅目的几种幼虫粗蛋白质含量在23%-66%之间[12] ,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47.91毫克,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饲料之首。

而且其具有食性杂、适应能力强、生长快、生命力强、繁殖率高等特点,其主要食物为麦麸、玉米面、农作物秸秆、蔬菜等。

是一类非常值得开发的食品资源【1】。

人类食用价值黄粉虫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大大高于鸡蛋、牛肉、羊肉等常规动物性食品,且有易于消化吸收,是优良的蛋白食品。

黄粉虫也是口感好、风味独特、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食品昆虫。

可以烘烤、煎炸、加工成具有果仁味的蛋白饮品、精制蛋白粉、酒精饮品、氨基酸口服液等多种形式的食品。

黄粉虫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可以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来源;此外,黄粉虫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24.1%;黄粉虫的矿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除钾、钙、镁、磷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动物食品外,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也远远高于一般动物食品,特别是通过黄粉虫的生物富积作用使锌、硒等元素的含量大大增加,从而使黄粉虫具有更高的保健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粉虫深加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09级01班刘春满学号:20095349一、简介:黄粉虫俗称面包虫,黄粉虫为多汁软体昆虫,脂肪含量30%,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高达847.91毫克,其各种营养成份居各类饲料之首。

二、用途:1、养殖奇珍动物的生物饲料2、提取高级甲壳质,用于医疗保健,化妆品。

3、环保型生物肥料,黄粉虫粪是高级生物肥料4、直接走上餐桌,供人类食用,富含多种氨基酸,提供人类不能合成的动物氨基酸。

成虫和蛹虫都可以直接作成多种菜肴,还可作成食品罐头,汉虾粉等三、目前开发出的产品主要有:1、油炸黄粉虫黄粉虫的幼虫、蛹经过排杂处理、烫漂、沥干水分,再经过爆炒或油炸,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

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2、速冻黄粉虫将黄粉虫洗净,经过排杂处理后整形、挑选,然后装入食品级塑料袋中封口,送到速冻车间速冻,产品可在-18℃贮藏。

3、黄粉虫罐头的加工选择体态完整的黄粉虫幼虫或蛹,经过清蒸、红烧、油炸、五香腌制等不同的调味工艺,制成风味各异的罐头,使其具有耐贮藏、营养丰富、口味独特、食用方便的特点。

工艺流程为:虫体清理除杂→清洗→固化→调味→装罐→排气→密封→杀菌→保温检验→冷却→成品4、“汉虾粉”系列产品的制作黄粉虫经排杂处理,再经消毒、固化、烘干后磨成粉,称为“汉虾粉”。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虫体清理去杂→清洗→固化→脱色→烘烤→研磨→筛分→成品5、黄粉虫虫浆的加工选用鲜黄粉虫经过去杂处理,清除消化道内分泌物,然后清洗干净,磨浆,同时配以食用油、豆粉、芝麻、辣椒等辅料,配制成酥糖馅、月饼馅等各种点心馅来制作加工点心。

其工艺流程如下:鲜黄粉虫→清理去杂→清洗→磨浆→调配→成品6、黄粉虫酱油的加工选用体态完整、气味正常、无腐烂的新鲜黄粉虫,经严格清理除杂,加水磨浆,然后调pH值,加入酶水解蛋白质,再经过滤、杀菌、调味调色等工序制成。

黄粉虫酱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味浓郁,无不良后味。

经检测,氨基酸含量较高,富含钠、钾、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一些功能性成分,兑5倍水后的味道可与普通酱油相媲美,因此该产品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很有发展前途的调味品。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鲜黄粉虫→清洗→拣选→加3倍水磨浆→调pH值→加酶水解→水浴加热→灭酶→粗虑→调pH值→杀菌→调味调色→搅拌→过滤→分装→封口→检验→成品7、黄粉虫保健酒的加工选用老熟的黄粉虫,经清理去杂、固化、烘干脱水后,配以红枣、枸杞放入白酒中浸泡1-2个月即成。

这种补酒颜色红润、口味甘醇,具有安神、养心、健脾、通络活血等功效。

此外,还可以通过向白酒里面添加黄粉虫粉末的方法,使里面的有效成分浸提完全,以提高虫酒的保健功能。

8、黄粉虫干幼虫按标准工艺烘干而成。

9、昆虫蛋白粉黄粉虫经严格工艺深加工提炼而成。

10、虫油黄粉虫经严格工艺深加工提炼而成。

黄粉虫油脂可制备降低血液胆固醇的药物、人造奶油、表面活性剂中间体等,也可用于制皂、太古油及增塑剂。

11、制作小食品月饼、锅巴、饼干等。

12、作调味粉制作各种方便面调料,可制作成汉虾酱,辣椒油。

13、制作复合氨基酸口服液四、黄粉虫蛋白质的利用黄粉虫幼虫蛋白质含量高,目前随着黄粉虫饲养业的不断发展,其资源日益丰富,研究开发黄粉虫蛋白质资源,对于开辟新的蛋白质资源,促进黄粉虫饲养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贵香等人对黄粉虫蛋白质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为开发利用黄粉虫蛋白质资源提供了一条合理的新方法。

现已开发出黄粉虫蛋白粉,黄粉虫蛋白饮料等产品【1】;刘怀如等对黄粉虫采用碱法和酶法提取去脂虫渣中的蛋白质,得出以下结论:酶法提取出的蛋白粉中氨基酸的含量均很高,碱法提取得到的蛋白粉得率低【2】刀;冀宪领,盖英萍以黄粉虫幼虫脱脂虫粉为原料,用碱提法和盐提法提取了黄粉虫幼虫蛋白质,测试了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

通过对蛋白质提取效率的比较,得出盐提法优于碱提法。

并对盐提法制得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3】;杨兆芬等用不同的方法对黄粉虫体内的有效物质进行综合提取,找出了最佳组合方法,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采用将黄粉虫体内的脂肪酸、氨基酸和壳聚糖等有效物质逐级提取的方法,既可充分利用虫体资源,又可提高有效物质的提取率【2】;申红对黄粉虫的饲养以及作为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粉虫幼虫、3%黄粉虫的日增重最高。

不同虫态中,成虫的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表观消化率高、蛋白质存留量也最多【4】;王文亮等在确定和优化胰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参数的基础上,针对胰蛋白酶水解率低的问题分别从脱脂、浸提、双酶水解、添加金属离子等方面进行了提高水解能力的研究【5】;潘怡欧以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和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 Gorochov)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鲜虫及去脂干虫的蛋白质提取方法及主要工艺指标筛选的研究,以及昆虫蛋白质分离及其与传统蛋白源蛋白组份的比较,提出了黄粉虫和黄褐油葫芦作为资源昆虫,其蛋白质提取最佳方法和各种方法的主要工艺指标以及昆虫蛋白与传统蛋白的组分差异,为其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确凿的科学依据【6】。

五、昆虫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现状研究昆虫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技术,是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昆虫蛋白源的前提。

从50年代到70年代,动物蛋白主要是以有机溶剂提纯,虽然产量较高,但对含硫氨基酸破坏性大,灰分含量高,品质差,此后,碱提法为人们广泛采用,可是,据报道热碱提取使蛋白质变性,严重影响其品质,而低温提取则产量偏低。

昆虫蛋白质提取是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工艺。

提纯的昆虫蛋白质是食品和医药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在国外,昆虫蛋白主要以非溶解性提法提炼,由于难于解决褪色、除臭等问题,加上纯化过程繁琐,而没有广泛应用于工厂化生产。

因此,目前许多学者仍致力于对昆虫蛋白质提取工艺的研究,供试昆虫主要为黄粉虫和家蝇,而对于其他昆虫蛋白的提取鲜有报道【6】。

目前用于提取昆虫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碱提法、盐提法和酶提法,由于研究者所用的材料和处理方法不同,其结论不尽相同。

而由于对提取昆虫蛋白质各种方法尚无系统的比较研究。

因此,对于同一基质物究竟采用那一种方法更理想,尚不十分清楚。

六、黄粉虫蛋白质提取工艺(1)碱提蛋白法精确称取一定量的试虫样本,加入NaOH溶液,在均质机中速下匀浆3min。

经过一定提取时间,一定提取温度,离心去除虫渣【7】。

用2mol/L的HCl调节pH到4.0左右。

可见明显的沉淀析出。

再经过3500r/min离心10min后得到粗盐蛋白。

最后将盐蛋白经透析得到去盐蛋白。

去盐蛋白在60℃下烘干至恒重。

(2)盐提蛋白法精确称取一定量的试虫样品,加入NaCl溶液,在均质机中速下匀浆3min。

经过一定的提取时间,一定提取温度,离心去除虫渣【8】。

用2mol/L的HCl 调节pH到4.0左右。

可见明显的沉淀析出。

再经过3500r/rain离心4min后得到粗盐蛋白。

最后将盐蛋白经透析得到去盐蛋白。

去盐蛋白在60℃下烘干至恒重。

(3)酶水解法精确称取一定量的试虫,加入酶和蒸馏水,在均质机中速下匀浆3min。

用0.25mol/L的NaOH溶液调至pH为7.O,经过一定的酶解时间,一定的酶解温度,然后升温至70"C灭酶o.5h,置冰箱中冷藏过夜【9】。

最后将虫渣过滤在80"烘干,得到酶法提取的粗蛋白质。

粗蛋白在60℃下烘干至恒重。

七、黄粉虫蛋白质提取工艺比较由表3.14可知,黄粉虫蛋白酶法提取和碱法、盐法提取都存在着优缺点。

碱法提取虽然提取率较高,提取简单易行,生产成本较低,但在高碱的条件下,蛋白提取液中会生成赖一丙氨酸,这种物质不但有毒,而且还会引起营养物质的损失。

同时,高碱条件下还会造成蛋白质水解,加速美拉德反应,产生黑褐色物质,从而造成提取液颜色的加深,提取物中非蛋白质含量增加,分离效果降低。

除此之外,碱法提取对反应设备的要求较高,强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增加后处理的生产成本。

酶法提取与碱法提取相比,虽然蛋白提取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但酶法条件比较温和,提取时间较短,能更多地保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同时在低水解度的条件下,对黄粉虫蛋白的功能性质也有一定的改进。

除此之外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小。

而目前各种新型工业分离技术的应用也使工业化生产黄粉虫蛋白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碱法提取和酶法提取各有优缺点,采用何种方法提取黄粉虫蛋白要随黄粉虫蛋白的最终应用目的来选择。

在本实验中,考虑到酶法提取克服了碱法提取过程种对氨基酸的破坏作用,以及对黄粉虫蛋白营养价值、功能性质、环境保护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采用酶法提取黄粉虫蛋白,对黄粉虫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

目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开辟新的蛋白资源的途径转向昆虫。

美国已开发了上百种昆虫蛋白资源,生产出了不同种类的昆虫食品投放市场,倍受人们青睐。

在墨西哥、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家庭的餐桌上,"昆虫菜"非常普遍,英国、西德一些昆虫食品开发商已开发生产十几种"昆虫饮料"。

美国到1997年为止,已建立了12家国际及民间科研机构,从事昆虫的养殖及加工研究,形成了昆虫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科研体系。

英国、法国、西德已投资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昆虫资源的开发。

但以上这些发达国家对黄粉虫的养殖及产品加工研究进行的尚少,在养殖上大部分是民间的零星养殖,对产品的深加工研究还未起步。

参考文献:【1】[]于桂香,李昱酷,李维胜等.黄粉虫蛋白功能饮料的开发利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6,4:72.73【2】刘怀如.黄粉虫有效物质的综合提取及提取方法的比较[J】.昆虫知识,2003,(40)4:362-365【3】冀宪领,盖英萍.黄粉虫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0,5:24.25【4】王元.新型天然营养食品[J】.中国食品,2000,20:24.25【5】王文亮,孙爱东.胰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工艺条件的优化[J】.食品发酵与工业,2005,31(10):160-162【6】潘怡欧.昆虫蛋白质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5【7】肖红.中华稻蝗蛋白的提取、酶解及抗氧化肽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8】Rerat,A.et a1.Amino acid absorption and production ofpancreatic hormones in non-anaestheetized pigs after duodenal infusion of a 1血1l【enzmyic hydrolysate or of行ee amino acid[J].Brit.J.Nutr.1995.60:121—136【9】董欣炜.紫花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