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合集下载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高速、大宽带、低损耗和高稳定性是现代光通信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

超连续谱激光光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并具有很高潜在应用价值的光源之一。

在光通信系统中,常常需要使用超连续谱激光光源作为光信号源,因此开发一种高性能的超连续谱激光光源对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光子晶体光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内部具有周期性的折射率结构,能够制造出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如色散、非线性和光孔等特性,这些特性能够重构和调制传输光信号,从而实现信号处理和调制。

因此,将超连续谱激光光源与光子晶体光纤相结合,可以制造出具有高亮度、宽带宽和低噪声的超连续谱激光光源,这对于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 分析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理论和基本原理,探索其在光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2. 研究光子晶体光纤在超连续谱激光光源中的应用,利用其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高亮度、宽带宽和低噪声的光源。

3. 建立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其性能和特性。

4. 对所制造的超连续谱激光光源进行实验研究,测试其性能和特性,包括功率、光谱、带宽和噪声等参数。

为了实现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建立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理论模型,并分析其性能和特性。

同时,利用制造实验进行实际测试,验证理论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三、预期结果及其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为:1. 研究出一种高性能的超连续谱激光光源,其性能优越,能够满足光通信系统的要求和需求。

2. 探索发现光子晶体光纤在超连续谱激光光源中的应用,提高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质量和效率。

3. 建立可靠、有效的计算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对超连续谱激光光源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蓝宝石光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激光器、通信系统和传感领域的光导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

由于其高折射率和低色散特性,蓝宝石光纤在光通信和激光器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超连续谱成为光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超连续谱是指在一定信号激发下,光纤中产生的连续频谱,其宽度可达1000纳米以上。

这种宽带谱的特性使得超连续谱在超快光学、光通信和精密光谱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通过数值研究和实验方法,深入分析蓝宝石光纤的特性及其在产生超连续谱中的作用机制,为优化蓝宝石光纤参数,提高超连续谱的产生效率和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探究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

通过对蓝宝石光纤的特性及应用、产生超连续谱的机制和参数调节对超连续谱的影响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优化蓝宝石光纤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

通过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不同参数设置下超连续谱的形成规律,为提高超连续谱的光谱范围和强度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优化蓝宝石光纤参数,实现对超连续谱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为蓝宝石光纤在超快激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可以为未来蓝宝石光纤参数优化和超连续谱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启示,进一步拓展超连续谱在激光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领域。

2. 正文2.1 蓝宝石光纤的特性及应用蓝宝石光纤是一种用于光通信和激光应用的重要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特性。

蓝宝石光纤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透光率,能够有效地传输光信号。

蓝宝石光纤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弯性能,适合在复杂环境中使用。

蓝宝石光纤还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能够在高能量光束下工作而不受损坏。

在应用方面,蓝宝石光纤被广泛用于激光器、光通信系统和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由于其优异的特性,蓝宝石光纤在激光器中可以实现高功率输出和高光束质量,广泛应用于医疗、材料加工和军事领域。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

数值研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影响光学超连续谱在光通信、激光科学等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其结构简单、频谱宽广等特点而备受研究者关注。

如何产生超连续谱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蓝宝石光纤被认为是产生超连续谱的理想光源。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蓝宝石光纤参数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

蓝宝石晶体具有高折射率、非线性折射率以及广波长透明窗口等特点,因此在制备光纤时可产生高效的非线性效应,而蓝宝石光纤可以被用作生产超连续谱的源。

具体来说,超连续谱的产生可以通过将激光脉冲注入到蓝宝石光纤中,并利用光纤中的非线性折射率效应来实现。

然而,最终的超连续谱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蓝宝石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弛豫时间、损耗等参数。

在下面的部分中,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参数对超连续谱的影响。

首先,非线性系数是控制超连续谱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蓝宝石光纤中,非线性系数通常是通过折射率折射率n2来衡量的。

一般而言,n2的值越高,非线性效应就越强,产生超连续谱的能力就越强。

因此,通过选择非线性系数高的蓝宝石晶体来制备蓝宝石光纤可以提高超连续谱产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次,弛豫时间也是影响超连续谱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

弛豫时间指的是非线性效应消失的时间,这与蓝宝石光纤的非线性系数和损耗有关。

一般而言,弛豫时间越短,非线性效应随时间变化就越快,因此在多次脉冲激励下,超连续谱的半宽度以及谱的均匀性都会得到提升。

最后,损耗也是影响超连续谱产生的重要参数之一。

蓝宝石光纤在光遇到损耗导致的信号弱化后,就会减少非线性效应的产生。

因此,选择低损耗的蓝宝石光纤来进行超连续谱的产生非常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超连续谱的效率。

总的来说,通过对蓝宝石光纤参数的控制和选择,可以有效提高超连续谱的产生效率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将能够进一步深入探究光纤参数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并持续不断地提高超连续谱的产生效率和应用价值。

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是指在全光纤结构中,通过一定的光学调制技术,在中红外波段范围内产生超连续谱光源。

该光源具有宽带、高亮度、高功率等特点,适用于光纤通信、激光雷达、光学成像等领域。

该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实现高功率、高效率的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的产生。

一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光纤材料和结构,以实现高光学品质和高光学功率的传输;另一方面,需要探索有效的光学调制技术,以实现波长范围宽、功率稳定的超连续谱光源。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光学器件和技术,如泵浦光源、光纤光学器件、非线性光学效应等,来实现光子的调制和能量转换。

通过优化各种光学参数,可获得高质量的超连续谱光源,进而实现各种应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研究中还需考虑光纤和光学器件的热效应和光学损耗等因素,以保证光源的长期稳定性和高效率。

总之,高功率全光纤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研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前沿研究,其研究成果将有望在光通信、激光雷达、光学成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飞秒激光作用蓝宝石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

飞秒激光作用蓝宝石光纤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

me d i u m. T h e s u p e r — c o n t i n u o u s l i g h t s o u r c e s i n I n f r a r e d a n d v i s i b l e b a n d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a t s a p p h i r e i f b e r o u t p u t
s a t u r a b l e a b s o r b e r mi r r o r ( S E S A M) i s a d d e d t o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d e v i c e s t o g e t b e t t e r s u p e r - c o n t i n u o u s l i g h t s o u r c e o u t —
t e r mi n a l wh e n l a s e r c e n t e r wa v e l e n g t h i s 1 2 00 n m,1 3 00 n m,1 40 0 n m a n d 1 5 00 n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Se mi c o nd u c t o r
L V Li a n g, TAN Yo n g
r C o l l e g e o f S c i e n c e , 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2 2 , C h i n a J
定 的超 连 续光 源 输 出。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作为一种新型光纤,在通讯、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Supercontinuum,SC)的产生及其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SC是指在光纤中使用超短脉冲激发的情况下,产生连续波长范围的光子谱。

SC的频谱范围通常包括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其带宽可达几百纳米至上千纳米,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光源。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从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具体内容包括:
1. 理论模拟研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物理机制及其特性。

包括探究超短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传输规律、非线性效应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光子晶体结构参数的优化等方面。

2. 实验研究
搭建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研究的结论。

实验内容包括使用超短脉冲激发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分析超连续谱的光谱特性、探究不同光子晶体结构参数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等方面。

三、研究意义
1. 对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的产生及其物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开发光纤非线性效应。

2. 建立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产生的理论模型和实验平台,有助于实现高品质和多功能的光源。

3. 在光通信、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将为这些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人们对超连续谱的研究经历了单模光纤到锥形光纤一直到现在的光子晶体光纤这样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光纤中的超连续谱的研究仍然在继续,本文是一个关于光纤中超连续在近年来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1、介绍超连续谱是在单色高强度超短脉冲通过光学非线性介质时产生的。

它具有连续光谱,而每个波长分量保持着超短脉冲性质。

是指强短脉冲通过非线性介质时,由于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和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与光纤的群速度色散的共同作用而使脉冲频谱展宽的一种现象[1]。

产生SC谱的介质要求具有高的非线性系数和适当的色散条件,可用于产生SC谱的非线性介质很多诸如卷色散位移光纤(DSF)、色散渐减光纤(DDF)、色散平坦光纤(DFF)、色散平坦渐减光纤(DFDF)、高非线性光纤(HNLF)、非线性光纤(NLF)、光子晶体光纤(PCF)、锥形光纤(Taper fiber)等等[2]。

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于超连续谱在光纤中的产生做了许多的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非凡的成果,这些成果促进了超连续谱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中,由美国的洛切斯特大学的G. P. Agrawal教授编写的《非线性光纤光学原理及应用》已经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著作,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光子晶体技术的研发标志了光纤通信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通过调整光子晶体光纤内部缺陷的直径和相互距离就可以随意的调控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特性。

通过使用光子晶体光纤,便可以产出频谱更宽,平坦度更好的超连续谱。

通过整理最近几年的文献发现,近年来,国外对用于产生超连续谱的非线性光纤介质和超连续谱功率方面的研究较多。

2015年Than Singh Saini等人对中红外超连续谱进行了分析、设计和数值模拟。

使用新设计的三角型梯度折射率的光子晶体光纤(PCF)和峰值功率为3.5千瓦周期为50 fs激光脉冲,产生了宽带谱的超连续谱,并首次被报道[3]。

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微结构光纤在传输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特性研究是近年来光纤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纤,其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

因此,对其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其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包括其传输特性、波长选择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等方面。

并结合实验数据,验证其应用前景,为微结构光纤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原理分析;(2)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物理特性分析,包括传输特性、波长选择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等;(3)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2、研究方法(1)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微结构光纤的结构进行仿真分析,设计合适的结构参数;(2)利用光学测试仪器对微结构光纤的传输特性、波长选择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实验测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深入了解产生超连续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结构和特性,形成本领域的新知识;(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验证,可为产生超连细谱的微结构光纤在传输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五、时间安排本研究预计用时一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设计,用时1个月;第二阶段:微结构光纤的结构分析和设计,用时2个月;第三阶段:微结构光纤的特性分析,用时3个月;第四阶段: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用时3个月;第五阶段: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用时1个月。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深入探究产生超连细谱的微结构光纤的特性,为微结构光纤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其应用。

同时,本研究将为光学通信、光纤激光器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7-11-06T18:40:08.2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作者:张洁胡红艳马瑞雪马尧李辰[导读] 摘要:人们对超连续谱的研究经历了单模光纤到锥形光纤一直到现在的光子晶体光纤这样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光纤中的超连续谱的研究仍然在继续,本文是一个关于光纤中超连续在近年来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人们对超连续谱的研究经历了单模光纤到锥形光纤一直到现在的光子晶体光纤这样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光纤中的超连续谱的研究仍然在继续,本文是一个关于光纤中超连续在近年来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1、介绍
超连续谱是在单色高强度超短脉冲通过光学非线性介质时产生的。

它具有连续光谱,而每个波长分量保持着超短脉冲性质。

是指强短脉冲通过非线性介质时,由于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受激拉曼散射和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与光纤的群速度色散的共同作用而使脉冲频谱展宽的一种现象[1]。

产生SC谱的介质要求具有高的非线性系数和适当的色散条件,可用于产生SC谱的非线性介质很多诸如卷色散位移光纤(DSF)、色散渐减光纤(DDF)、色散平坦光纤(DFF)、色散平坦渐减光纤(DFDF)、高非线性光纤(HNLF)、非线性光纤(NLF)、光子晶体光纤(PCF)、锥形光纤(Taper fiber)等等[2]。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对于超连续谱在光纤中的产生做了许多的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非凡的成果,这些成果促进了超连续谱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中,由美国的洛切斯特大学的G. P. Agrawal教授编写的《非线性光纤光学原理及应用》已经成为非线性光学领域的著作,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光子晶体技术的研发标志了光纤通信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通过调整光子晶体光纤内部缺陷的直径和相互距离就可以随意的调控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特性。

通过使用光子晶体光纤,便可以产出频谱更宽,平坦度更好的超连续谱。

通过整理最近几年的文献发现,近年来,国外对用于产生超连续谱的非线性光纤介质和超连续谱功率方面的研究较多。

2015年Than Singh Saini等人对中红外超连续谱进行了分析、设计和数值模拟。

使用新设计的三角型梯度折射率的光子晶体光纤(PCF)和峰值功率为3.5千瓦周期为50 fs激光脉冲,产生了宽带谱的超连续谱,并首次被报道[3]。

Minkovich等人制作了两种特殊的非线性空气氧化硅微结构光纤来产生超连续谱(SC)。

一个纤维在包层中有一个不规则的孔结构,另一个有规则的结构。

在这两种纤维中,通过飞秒脉冲泵浦光纤产生SC。

通过模式色散分析确定了SC的光谱特征和最佳泵浦条件。

研究发现,在泵浦范围宽的光纤中可以产生不规则包层光纤中的SC。

2.2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对于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层出不重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发现,一些研究部门以及高校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非线性介质,超连续谱展宽上,在理论分析和实验这两个方面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发现国内比较突出的研究主要是关于 2.2.1用各种非线性介质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
朱磊等在《光学学报》上提出了采用高掺锗石英光纤产生中红外超连续谱,采用波长为2μm、脉冲宽度为50 ns的激光器作为光源,纤芯掺锗浓度为75%的石英光纤为非线性介质,进行了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

最终获得了较平坦的超连续谱输出,而且其长波限接近目前报道的基于同类光纤的超连续谱的最大长波限。

徐永钊等人基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研究了色散平坦渐减光纤中非线性啁啾脉冲的传输及超连续谱的产生。

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啁啾对脉冲传输及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与泵浦条件和光纤参量的选取有很大关系。

2.2.2不同的泵浦条件和不同的入射激光脉冲条件对于超连续谱影响的研究等等:
韦远飞等人研究了飞秒脉冲经过光子晶体光纤时超连续谱产生的物理机制。

对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后的不同泵浦功率和不同泵浦波长条件下的超连续谱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光子晶体光纤超连续谱差异的物理机制。

李小魁等通过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模拟了不同激光脉冲形状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时对超连续谱产生特性的影响.
2.2.3对于光纤中超连续谱功率的研究;
对于超连续谱功率这一块,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较为突出,其中侯静等,分析了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的关键技术,利用脉冲光纤激光器抽运国产光子晶体光纤取得平均功率为101W的超连续谱输出;采用大模面积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直接输出超连续谱方案,得到177W近红外超连续谱输出;利用2μm脉冲光抽运ZBLAN光纤,获得10W中红外超连续谱输出。

赵磊等人,在《中国激光》中提出了一种全光纤结构的超连续谱光源,得到脉冲宽度为12ps、中心波长为1064nm的高功率超连续谱。

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对于超连续谱研究这一块,以国防科大为代表,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3、总结与展望
超连续谱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通过概括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章,发现它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对于用于产生超连续谱的光学介质的研究;对于泵浦和入射激光条件对于超连续谱的影响的研究,对于超连续谱的谱宽,功率和应用的研究等等,这些方面仍值得国内外的学者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磊等、基于高掺锗石英光纤的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光学学报》2016.
[2]苏国瑞等、基于增益开关激光器和HNLF的超连续谱产生实验研究、《光电子激光》2015.
[3]徐永钊等、色散平坦渐减光纤中非线性啁啾脉冲的传输及超连续谱的产生、《发光学报》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