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

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

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包括
以下是公园规划设计的常用方法:
1. 空间分析:通过对公园所在地区的地形、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进行分析,确定公园的位置和规模。

2. 用户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对公园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公园的功能和设施。

3. 基础设施规划:考虑公园的停车场、道路、餐厅、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布置和数量,确保公园的基本功能运行。

4. 绿化景观设计:通过植物种植、景观布置等手段,打造具有美观、舒适、宜人的绿化景观,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

5. 功能区划设计:根据公园的功能需求,将公园划分为休闲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使各个功能区域相互协调。

6. 设施设备选择:根据公园的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选择适合的设施和设备,如休息椅、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7. 设计细节考虑:考虑到公园的使用者群体和特殊需求,设计细节如无障碍设
施、安全措施等。

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公园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如植树造林、雨水收集利用等。

以上是公园规划设计的常用方法,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引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休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还可以增加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因此,对公园的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公园的规划目标、功能布局、景观设计和设施设置等方面展开讨论。

规划目标公园的规划目标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在本次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中,我们以以下几个目标为基础:1. 创造生态环境:公园应该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氧气供应,净化空气和降低环境污染。

2.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应该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如绿地、游乐场、健身区等。

3. 促进社交互动:公园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社交互动的环境,例如设立休闲广场和咖啡馆等。

4. 保护文化遗产:公园应该保护和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景观和雕塑等方式,让市民了解和欣赏城市的历史。

5. 增加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公园设计应该独特而美观,能够增加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项目。

功能布局基于上述规划目标,公园的功能布局应该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公共利益。

我们建议对公园的功能进行如下规划:1. 绿地和花坛区:在公园内布置大片绿地和花坛,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增加人们的心情愉悦感。

2. 儿童游乐区:设置丰富多样的儿童游乐设施,如蹦床、溜滑梯和秋千等,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3. 健身休闲区:设立健身器材和休闲区,供市民锻炼身体和放松心情。

4. 景观区:通过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美丽的景观,如湖泊景观、草地景观和山地景观等。

5. 娱乐设施区:设置游乐场、露天音乐厅和咖啡馆等设施,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6. 文化遗产展示区:通过雕塑和展览等方式,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市民了解和欣赏。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公园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公园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在本次规划中,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景观设计方案:1. 设立湖泊和水系:在公园中心设计一个湖泊,可以通过设置喷泉和瀑布等水景,增加公园的美观性。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英国 1843年,利物浦市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 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2
凡 尔 赛 宫 苑 平 面 图
3
故宫御花园平面图
4
近代公园的构思和建设
始于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奥姆斯特德(1822-1903)
全园面积340公顷 田园风景、自然布局
5
❖ 公园绿地规划要点:
a. 公园的规划必须满足人的需要,满足环境的要求 b. 公园有足够大的面积满足不同人的活动要求 c. 保护自然景观、强调自然式布局
“大众的、公 “参与性、动
a. 提供多种公园类型
b. 注重私密空间与公共开放空间的平衡
c. 提供多种参与性活动
27
28
29
2、风格的多样与差异性
30
31
3、文化的表达与挖掘
1) 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
上 海 世 纪 公 园
中 心 区 人 工 湖
32
上海世纪公园主大门世纪大道入口的日晷
33
公园是公共团体,或政府为
保持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提高国民教育,并自由享受
园内的设施,兼有防火、避
难及防灾的绿化用地。
17
2、公园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城市公园的功能多样化。
1、直接功能
2、间接功能
如图:
休息娱乐
静态:观赏、休息 动态:运动、游戏、体育
公园功能
直接功能
卫生防护 美化城市
静态:净化空气、水土保持 动态:防火、防灾、避难
2) 注重场所精神,突出文脉的表达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入口围墙 34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旁五·四广 35 场
北京明皇城东安门遗址 36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时空对话”铜

不同类型公园规划设计

不同类型公园规划设计

道路与游线组织
• 公园道路功能一是为解决交通,二是为组织游 人游览路线,体验景观空间变化。
• 主要游线穿过整个公园,游人能游览到公园的 每个景点和景区,并少走回头路。
• 一般有环状+环状、环状+枝状、环状+环状+枝 状等形式。将景点串联
• 大型公园可设置几条环线,小型公园设置一条 环线
• 线路形式一般选用曲线而少用直线
• 色彩、造型、质地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 理及行为特征;
• 考虑家长需要,设置休息座椅与服务设 施。
管理区
• 按内容可分为办公、仓库、苗木生产、 生活区等,可集中也可分散;
• 位置尽量隐蔽,避免游人误入;便于园 内管理,同时交通方便。
服务设施
• 按公园规模设置,大的可设服务中心, 另外设服务点;
• 休息座椅、路牌、垃Biblioteka 箱、厕所等分散 布置于园内适当位置
用果 皮 箱● ● ● ● ● ●
设饮 水 站○ ○ ○ ○ ○ ○
施 路标、导游牌 ○ ○ ● ● ● ●
停 车 场- ○ ○ ○ ○ ●
自行车存车处 ○ ○ ● ● ● ●
设“ ● ” 表 示 应 设 ; “ ○ ” 表 示 可
管理办公室 ○ ● ● ● ● ●
治安机构 - - ○ ● ● ●
车库
---○○●
景区划分
• 景区的划分与功能区的划分既相互关联,又不 完全一致。
• 功能分区突出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景区的划 分则根据各区的不同景观主题形成。
• 不同的景区应有不同的景观特色,通过植物配 置、建筑小品设计和水体等组合形成不同的景 观特色。
• 各景区应在公园整体风格的统一的前提下,突 出各景区的特色,同时考虑景观序列的安排, 通过合理的游览线路组织景观序列。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公园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绿色的公共空间。

对于公园规划设计,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公园的功能、安全和美观性。

下面是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一、尺度和布局公园规划设计应根据周边的环境条件和需求,确定适当的规模和布局。

尺度和布局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常规活动规律,保证公园的连贯性和通行性。

二、门区设计公园的门区设计要合理布置出入口,使人们能够方便进入公园。

门区的设计要美观、独特,并设置标识牌和导引设施,方便游客找到公园的主要区域。

三、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部分,要注重绿化、景观和功能的结合。

公园内的植物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建立不同季节都能呈现美丽景观的植物群落。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设置相应的景观元素,如花坛、石景、水池等。

四、交通组织设计公园规划设计要合理安排交通组织,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如道路、步行道、自行车道等。

交通组织设计要符合安全要求,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五、功能区划设计公园规划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

功能区域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六、设施设备设计公园规划设计要适当设置公共设施和设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要注重美观和耐用性。

公园内的设施和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七、照明设计公园的照明设计要注重亮度和均匀度,以保证夜间的安全和便利。

照明设施的布置要合理,避免出现照明盲区,同时也要注重美观性。

八、水系规划设计如果公园内有水系,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水质清洁、环境优美。

水系的设计要考虑水量、排水、水质等因素,同时也要增加水面景观元素,提供人们观赏和休憩的场所。

以上是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打造一个舒适、美观、功能完善的公园空间,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场所。

同时,公园规划设计也要注重可持续性,结合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休闲娱乐起着重要作用。

本规划设计旨在创建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促进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丰富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规划目标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突出其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2.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3.保持与城市景观的连续性,与周边环境相衔接,形成景观带。

4.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

三、设计内容1.基础设施规划2.景观布局规划公园的景观将以自然为主题,包括湖泊、花坛、林荫道、草坪等。

湖泊将成为公园的核心景观,通过人工开挖和植被修建,形成优美的水域景观。

花坛将分布在公园的主要道路两侧,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和布局,创造出四季花园的效果。

林荫道和草坪将提供人们休闲散步和娱乐的场所。

3.娱乐设施规划公园将设置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们的需求。

儿童游乐设施将设置在公园的一侧,包括秋千、蹦床、溜滑梯等,给孩子们提供游玩的空间。

成人的娱乐设施将包括健身器材、公共广场等,为居民提供运动和社交的场所。

4.生态环境规划公园景观的设计将注重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通过种植不同的植被,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提供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

在湖泊边设置植物过滤带,改善水质,维护湖泊生态平衡。

此外,还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提倡环保理念。

四、设计原则1.自然原则:公园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持原有植被和地貌特色,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人文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人文因素,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展示地方特色文化。

3.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安全原则:公园设计要注重安全性,设置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防滑设施,并保证儿童游乐设施的安全性。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青青的草地上,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孩子们在游乐场里欢声笑语,老人们在树荫下悠闲地下着棋,这一切都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为这个公园写一个规划设计方案。

一、设计理念公园规划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营造一个生态、环保、舒适、美观的休闲空间。

二、设计目标1.提升公园的绿化水平,增加植物种类,打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

2.优化公园功能布局,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3.提高公园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4.建立健全公园的管理体系,保障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内容1.绿化景观设计(1)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

(2)引入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3)设置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等,增添公园的艺术氛围。

(4)利用地形地貌,打造自然流畅的景观线条。

2.功能布局设计(1)儿童游乐区:设置游乐场、沙坑、滑梯等设施,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

(2)老年活动区: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3)运动健身区: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4)文化广场:设置舞台、广场舞场地等,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

3.设施配套设计(1)停车场:合理设置停车场,满足游客的停车需求。

(2)公厕:设置环保型公厕,提高公园的卫生条件。

(3)休息亭:设置休息亭,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

(4)导视系统:设置清晰的导视牌,方便游客识别方向。

4.管理体系设计(1)建立健全公园管理制度,确保公园的正常运行。

(2)加强公园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3)提高公园环境卫生水平,营造优美的休闲环境。

(4)开展公园文化活动,提升公园的文化品味。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公园现状,收集相关资料,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公园规划设计方案。

3.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市民、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完善设计方案。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二)引言概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喜好,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正文内容:一、定位和目标1.确定公园的定位和目标,是否是以休闲娱乐为主还是多功能性为主。

2.考虑公园的地理位置、周边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公园的面积和规模。

二、景观设计1.针对公园的定位和目标,确定相应的景观设计方案,可以是风景园林、主题公园或生态公园等。

2.考虑景观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采用合适的植物、建筑和水体来创造美丽和宜人的环境。

3.设计合理的景观布局,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花坛、草坪、游乐设施区等。

三、设施规划1.根据公园的定位和目标,确定需要设置的设施和服务,如休息区、公共厕所、餐饮服务等。

2.设计合理的交通系统,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需求,提供便捷的路径和设施。

3.考虑无障碍设施,提供给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更好的使用体验。

四、环境保护1.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得到很好地收集和利用,减少雨水的污染和排放。

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3.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公园的能耗。

五、社会互动和管理1.考虑公园的社会功能和互动性,提供公众参与和社区活动的场所。

2.设计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配备、安全监控和维护保养等,确保公园的良好运营。

3.与当地居民和社区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和优化公园的服务。

总结: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人文、自然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景观设计、设施规划、环境保护和社会互动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提高公园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丽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园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拓展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公园绿地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

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在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绿地建设中,公园都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城市公园的数量与质量既体现了该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当地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公园中风景奇丽的山林、姿态多样的树木、宽阔的草坪、五彩的花卉、新鲜湿润的空气会使市民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消除疲劳,促进身心健康。

公园中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又为市民提供了游乐、交流、学习、活动、锻炼身体的场所。

公园中大面积的树林、绿地、水面能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公害、改善环境的效果,同时还是市民防灾避难的场所。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上升,使得城市人民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

公园是城市中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是城市的绿洲,其内容包括了多种功能的公共绿地。

下面对我国公园的发展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概况与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一、发展历程世界造园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从而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也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划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这样就在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中首先出现了“公园”。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我国开设了租界。

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了。

1868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虽然名之为“公”,却有“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园规”,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公园”并不“公用”。

嗣后,殖民者又陆续在上海建了“虹口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现中山公园)等,都是供外国殖民者和“高等华人散步、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和休息游乐的场所,其风格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法国规则式,具有大片草坪、树林和花坛,极少建筑。

这些公园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都反映了外来的特征,对我国公园的发展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906年,在无锡由地方乡绅筹资兴建了“锡金公花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自己兴建公园的雏型,它仿照外国公园,内有土山,树林草地和小亭一座。

1911年扩建后,定名为“城中公园”,当时曾由日本造园家规划监造,种植大量自日本运来的樱花,假山上置有小宝塔等,留下了日本造园的痕迹。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下令将广州越秀山辟为公园,当时的一批民主主义者也极力宣传西方“田园城市”思想,倡导筹建公园,于是在一些城市里相继出现了一批公园,如广州的越秀公园,汉口的市府公园(现中山公园),北平的中央公园(现北京的中山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杭州的中山公园,汕头的中山公园等。

这些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名胜基础上整理改建的,有的本来就是古典园林,也有的参照欧洲公园的风格扩建、新辟的。

直至解放前,我国公园虽然数量少,园容差,但已有了动植物展览、儿童乐园、展览厅、茶馆、奕棋室、照相馆、小卖店、音乐台、运动场等设施,初步具有了一些适于本国活动内容和中洋风格混杂的公园。

由此可见,“公园”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我国公园主要是辛亥革命民主思想,如“天下为公”、“平等”、“博爱”等在城市建设中的反映。

解放前,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缓慢,规划设计基本上停留于模仿阶段。

建国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对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较大的发展,全国城市已扩建、改建和新建了许多公园,使之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练身体,文化娱乐和获取自然信息的重要场所。

据2003年底统计,全国250个城市已有公园1899个,分布也逐渐普及,一些县城、矿区和边远城市也兴建了公园,游人量增加很快,如上海市1980年的游人量是1949年的31倍,平均每人每年约12次(1950年为0.5次)。

公园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综合公园;有性质比较单一的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陵园)、名胜古迹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青年公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等;还有其他公园绿地,如居住区公园,滨水(海、江、河、湖)绿带、街道游园等。

在公园内容和设施方面也不断充实和提高,许多公园设有规模较大的展览室、茶室、纪念馆,有的还有溜冰场、游泳池、划船设施和大型电动游具、小火车等,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需要。

在规划设计方面,已开始了继承优良传统、创造中国公园风格的探讨,并比较广泛地应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的施工方法。

近年来还根据城市生态环境、游人活动要求和使用频率,结合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探求适合于我国的城市公园布局体系。

二、规划布局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其他公园绿地三大类。

公园的规划布局要综合体现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经济性。

1.满足功能,合理分区公园的规划布局首先要满足功能要求。

公园有多种功能,除调节温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供人观赏外,还可使城市居民通过游憩活动和接近大自然,达到消除疲劳,调节精神、增添活力,陶冶情操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公园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内容,所以分区也随之不同。

作为城市公园主体的综合公园,应根据多种游憩活动的要求,分为安静休息、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儿童活动等区和具有相应的设施。

也有附设名胜古迹区、动物展览区、小植物园、体育活动区的,如上海长风公园,分为水上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大型电动游具区、文娱活动区、安静休息区、花卉苗圃区、办公管理区等。

专类公园中的动物园、植物园则应按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和科普教育的特定要求来分区,如上海植物园展览区大部是按进化系统采取“园中园”方式布置的;但杭州植物园浙江植物群落和西湖风景的特点,分为观赏植物区、分类植物区、经济植物区、竹类植物区和树木园、山水园,两者各具特点。

滨水绿带,街道绿地,居住区级公园等,功能较单一,分区不明显,如湛江海滨公园、上海江西中路街道游园。

一般来说,专类公园的功能分区的特性和地方性较强,综合公园则大同小异。

功能分区还要善于结合用地条件和周围环境,把建筑、道路、水体、植物等综合起来组成空间,如公园入口与城市要有合理的关系;人流较集中的露天剧场、展览厅等、宜靠近主要园路;阅览室、陈列室宜环境幽静、另居一隅;亭、廊、榭等点景游息建筑需选择有景可赏,并能控制和装点风景之处;餐厅、小卖部等服务建筑则要交通方便,但不占主要景观地位;办公管理区宜有专用出入口、处于僻静之地。

2.园以景胜,巧于组景公园以景取胜,由景点和景区构成。

景色杂乱无章或是荒芜零散,则不能称为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因此景观特色和组景是公园规划布局之本,即所谓“园以景胜”。

就公园规划设计而言,组景应注意意境的创造,应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天象之美,塑造自然景色,并把人工设施和雕琢痕迹溶于自然景色之中。

其手法除应符合一般造型艺术的基本构图规律,如统一与对比、主体与配体、主调与基调、节奏与韵律、体量与均衡等外,还应空间组织、时间因素、游人动观静观所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活动诸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空间景色还要区分层次,开朗与封闭、外向与内向、季相与日相、对景与借景、分景(包括障景、隔景、渗景)与框景等,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的连续画面,并与各种功能的游憩空间相结合,组成连续的景观展示程序,使之有起景—展景—转景—高潮—转景—结景。

游人随着景观的变化而心潮起伏,兴味无穷,如广州越秀公园就是利用越秀山的地形来形成岗峦起伏、景观多变,游赏内容丰富的公园;厦门万石植物公园的建筑沿着山势融于岩石湖溪和亚热带植物之中,景色分外优美;马鞍山雨山湖公园远借雨山、佳山;南京玄武湖公园远借雄壮的紫金山,邻借古老的城垣,都是组景的佳例。

将公园划分为具有不同特色的景区,即景色分区,是规划布局的重要内容。

景色分区一般是随功能分区不同而不同,如杭州花港观鱼,鱼池是古迹,可供游赏凭古;大草坪可供集体活动;牡丹园系植物山石造景精华,是观花赏的佳处;密林区是安静休息区;新花港是茗茶坐赏湖色的地方。

然而景色分区往往比功能更加细致深入,即同一功能分区中,往往规划多种小景区,使游人“步移景异”,既有统一基调的景色,又有各具特色的景观,使动观静观均相适宜。

如无锡锡惠公园的安静休息区,内可分为三个小景区:观赏锡惠两山倒影的映山湖水景区,游赏我国传统庭园建筑艺术的愚公谷景区和观赏杜鹃、兰花为主的杜鹃园。

3.因地制宜,注重选址公园规划布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原有地形和植被优势,结合自然,塑造自然。

如上海长风公园结合低地和河湾,理水叠山,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

山分主峰、次峰,高低错落,相互顾盼,效法自然,形成以铁臂山、银锄湖为主体的江南人工山水园;上海杨浦公园则以土坡绿化,自然地分隔开动物展览区与其他景区的空间,取得了卫生防护和景观的良好效果;广州越秀公园利用山谷低地建游泳池,挖湖,在岗顶建有五羊塑像;杭州动物园顺应自然山势,建造虎山、熊山、鸣禽馆,游禽湖、熊猫岭等,使游人如入禽兽山林。

这些根据基地条件,进行公园地形设计和造景,再现自然,胜似自然,兼顾景观的设计方法都是可取的。

因地制宜还体现在根据公园用地大小和周围环境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规划布局方式。

大公园将全园划分为多个景区和“园中园”,如无锡锡惠公园中有寄畅园、愚公谷、杜鹃园、儿童园、动物园、龙光洞等,都是园中园,内容非常丰富;而小公园、小游园则可适当运用多方借景的手法以开拓空间的局限性,如桂林伏波公园面积仅1.1h㎡,其借景漓江,并利用山体分隔景点,内容多样,使不觉其小;南昌广场花园位于市中心,面积仅0.3 h㎡,其将花园分为南苑和北庐二个庭院,院中巧置多样景色,闹中取幽,深受游人欢迎,同时也提高了用地效益。

为了给公园功能和造景提供地形,植被和古迹等优越条件,公园选址就具有战略意义,故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予以重视。

因公园处在人工环境的城市里,但其造景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故选址时宜选有山有水、低地畦地、植被良好、交通方便、利于管理之处。

有些公园,如厦门万石植物公园,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南昌八一公园、武汉中山公园、汕头中山公园等,均在城市中心,对于平衡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故宜完善充实。

其次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有特殊要求,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要注意卫生防疫,安全隔离,土壤性质等。

杭州动物园选址在西湖风景区,毗邻虎跑,与花港观鱼,烟霞三洞、六和塔等风景点紧密相连,距市中心仅6km,园址内山峦起伏、丛株茂密,又有一定水源,邻借玉皇山,这种山林基地为动物园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