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物探激电

合集下载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

物探设计激电中梯与激电测深激电法是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主要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变化,从而推测地下结构和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激电法可以分为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两种方法。

激电中梯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浅部地下结构的探测。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

在测量中,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范围,并将电极插入到地面或井孔中,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然后,通过改变电极间的距离,并记录相应的电阻抗数据。

根据电阻抗随电极间距离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中梯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合适的电极布置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排列或成环布置电极。

2.频率选择:频率的选择应根据需要探测的深度和地下结构的电阻率范围来确定。

较低的频率适合浅部结构的探测,而较高的频率适合较深的探测。

3.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时应控制测量环境的稳定性,减小干扰源对数据的影响,如尽量选择无干扰的测量地点、减少电源杂波等。

数据处理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滤波和去噪方法,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激电测深是一种用来测量地下电阻率随深度变化情况的方法。

其测量原理基于地下物质对射频电流的阻抗作用,并结合了测井技术中的电阻率测量原理。

相对于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深部探测能力。

在测量中,通常使用一根长电极作为发射极,将电流注入地下,同时在测量点处使用接收极观测电压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压随深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结构的存在与否。

激电测深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极布置:电极布置的合理性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可以选择直线布置电极,或者使用特殊布置电极来减小背景杂音的影响。

2.电极长度:电极长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电极长度过短会导致较低的分辨率,而电极长度过长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失真。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电极长度来实现较好的深部探测能力。

钻探井中激电测井寻找盲矿体前景乐观

钻探井中激电测井寻找盲矿体前景乐观
磁 铁矿体 。
井 激电 井 壁 铡
A. . 5 咖1删
不得 不把 目光精力 投 入 到地 下深 部 找矿 上 边 , 时 , 这
钻 探井 中物 探激 电测井 , 随机应运 而生 。经 过几 年十 几 年的摸索 实践 , 价 地 面 电磁 异常 , 现 井旁 或井 评 发
底 盲矿 , 确定 矿体 岩 体 的空 间位 置 、 产状 、 态 、 伸 形 延
4 4



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1 期
钻 探井 中激 电测 井 寻 找盲 矿体 前 景乐 观
朱 长 喜 ( 疆 地 矿 局 第 四 地 质 大 队 阿勒 泰 8 6 0 ) 新 3 5 0
摘 要 物探井 中激电测 井, 目前用来寻找地质盲矿体前景比较乐观。 在
关 键 词 钻井
物探
测井
找矿
10 3
34 . 20 3 02 .
极化率( ) 深 度( m)
极化率( )
证 在 8 。9 () 0 X 年 X1 3 20 0日哈 巴河 阿 舍 勒 铜 矿 Z 4 2 根据 物探 测 井 结 果再 次布 孔 , 实 , 1 3 0m 处 K4 0
孔 中孔 。井 壁 观 测 结 果 ,5 8 有 一 孔 段 4 的 打 出了 7 3m 的黄 铜 矿 , 质 人 员 肉眼 观 察 品位 可 3 ~ Om 5m . 地
l 以下 ) ' l m 虽然在 该钻井 中再 没发 现其他 有 意义 有价 值的异 常 , 在 方 位 测 井 时 发 现 , 此 井 位 , 方位 但 据 在
2 5点 距 8 处 有 一 可 喜 异 常 , 图 1 1。 0m 见 。

浅谈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方法

浅谈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方法

浅谈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方法[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井中物理探矿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物理探矿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探矿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这门过去冷门的学科在当今社会获得了重生。

常见的物探矿技术方法包括井中磁测、井中激发极化法、井中(坑道)充电法、坑道(井中)自然电位法以及井中电磁法,这五种技术在井中探矿的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五种方法的原理以及优势,并就井中(坑道)充电法做了应用实例的分析。

[关键词]井中物探方法技术原理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

社会经济发展和矿产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除了倡导节约矿产资源外,还应加大对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开采。

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是井中找矿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是指在钻井、坑道或者钻孔中放入勘探仪器,激发和观测物理场的勘探方法。

要想提高井中探矿工作的效率,降低发掘难度,就要对物理探矿技术有充分的了解。

1井中物理探矿技术的概述井中物理探矿技术主要用于探测钻孔、钻井或坑道周围的地质问题,如果发现其周边有矿产资源,就要确定矿产的具体位置,包括离井或孔的水平距离、深度以及方位等等。

随后就划定矿产的范围,并研究矿产资源在圈定范围内是否连续。

井中物理探矿技术与常规的测井技术和地面物理探矿技术的原理基本上相似,但是在探测精度、范围、对象、分辨率等方面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常规测井技术的探测分辨率与精度是三者中最高的,但是探测范围比较小,探测对象在尺寸上也有一定的限制。

井中物理探矿技术的分辨率和精度介于两者之间,但是探测的范围很大,可以到达井周围的200-300米。

综合对比,井中物理探矿技术比另外两种都要好。

当前常用的物探矿技术方法包括井中磁测、井中激发极化法、井中(坑道)充电法、坑道(井中)自然电位法以及井中电磁法等。

下面将逐一详细介绍。

1.1井中磁测井中磁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没有套管的钻孔中的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对比岩石、金属矿石的磁性特征,得出钻孔周围矿体的分布情况。

井中物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井中物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井中物探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邓波;李金忠【摘要】物探方法作为深部找矿的一种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应用。

井中物探方法是地面物探方法在钻井中的延生,由于是在钻井中进行,对于寻找钻井附近的隐伏矿体更有优势。

井中三分量磁测和井中激发极化法是最常用的两种井中物探方法。

通过在金属矿找矿中的应用,总结了这两种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开展井中物探工作的建议。

%Borehole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s used for searching for concealed ore body near by a borehole. Boreholetri-component magnetometry and in-hole IP method are common 2 borehole geophysical methods. 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borehole tri-component magnetometry and in-hole IP method to metallic mineral exploration, making an approach to their superiority and shortcoming.【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276-280)【关键词】深部找矿;三分量磁测;激发极化法;应用【作者】邓波;李金忠【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三地质队,四川峨眉 6142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三地质队,四川峨眉 61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23随着露天和近地表金属矿产的查明,在地表浅部找到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的难度越来越大,矿产勘查工作逐渐转向深部。

然而,矿体因深埋藏于地下,与矿产有关的地质信息就不易直接得到。

井中物探激电知识讲解

井中物探激电知识讲解
△V—实B 测的总取决于任务和地质情况。任务是找 井旁深部盲矿时,应在同一孔的激电测井曲线上读 取围岩地段的平均视极化率作为背景值。
进行地—井方式时,应在r=0地—井方式ηs曲 线上选取背景值,也可用r=0的ηs曲线为背景来处 理各方位测得的ηs曲线。
质量评价
观测的数据必须符合一定精度要求,各种 误差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明确主要 误差来源有利于保证质量。
V
a 2
一般应提交下列图件:
(1)工区地质和钻探工程分布图。 (2)激电测井和地—井方式单孔图,包括钻孔地 质部分和激电参数(ηs、ρs、 )V 2a ,并作出技术 说明布极示意(A极方位、MN等等)。(见下图示意) (3)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图;
图件
资料解释
利用地—井方式方位测量资料判定异常体的位置。
选择工作参数,包括: ①测量装置和点距选择; ②最佳r与方位数确定; ③定无穷远B极距离; ④选定参数和背景值。
确定测量装置和点距
常用梯度装置,一般取MN=5~10m,只 有当二次场电位差太小才加大极距。 点距: 一般取点距等于MN距,或取MN距之半。 根据情况在极值点、拐点、0值点进行加密 探测。

正比,且与供电UU1方2 向无U2关T。因此,在地面电法通常 采U T 用 的 U 电1 流 U 2 T 密度范围内,体极化效应实际上是线性的。为此引入一个称为极化

的参数,来表征体极化介质的激电性质,其 值的计算公
式为
T,t和
均与供电电流成正比(线性关系),故极化率是
与电流T 无,t关 U 的U 2T T 常,t 数10 ,% 但0极化率与供电时间T和测量延迟时间t有关。 地U下T体 极化岩U2、T,t矿石的极化率主要决定于其中所含电子导电矿物的

一、井中激电

一、井中激电

一、井中激电1、主要技术要求(1)按项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进行电阻率、激电测井后,再进行四方位地-井方式井中激电。

(2)井中激电工作使用仪器为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FZ-2型大功率智能发射机及配套的WDZ-10型整流电源,观测仪器为重庆地质仪器厂生产的DZD-6多功能直流电法仪和JGS-1B智能测井系统,井下为MN=5m 的氯化铅不极化电极系。

井下电缆为4芯铠装电缆。

(3)依据《井中激发极化技术规程》(DZ/T0204-1999)的质量评定标准,视电阻率测量质量要达到Ⅰ级精度,视极化率测量质量达到Ⅱ级精度,井中激电测量质量评级达到良好标准。

(4)在测量结束后,及时向委托方提供相关测量信息,并在一周内提交井中激电测量报告,附表及附图等,并完成项目原始资料的移交工作。

2、主要工作量72ZK03:1700m。

二、钻探1、根据主干控矿构造带倾角及施工设备情况,拟采用直孔。

钻探施工严格按设计及《岩心钻探规程》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强调达到如下要求:(1)工作量:施工钻孔2个,预计工作量分别为1500米和1700米。

(2)相关技术要求及规程严格按照山东省地质调查院设计要求和DZ/T0227-2010——《地质岩心钻探规程》进行钻探施工。

根据调查区具体地质条件、设计本次钻孔施工采用90°直孔进行验证异常、控制矿体、矿化带。

终孔孔径不小于75mm。

(3)原始班报表各班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及时填写原始报表,要做到真实、齐全、准确、整洁。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均要填写。

记录员应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记录,机长要每天校对原始记录,发现错误要及时修正,无误后签字并移交地质人员保存。

(4)岩芯采取及岩芯牌、岩芯箱岩芯的采取:岩心分层采取率不低于70%,矿心(包括矿化带及3~5m 顶底板)采取率不低于80%,在厚大矿体内,当采取率连续3~5m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提岩芯管采芯时,岩芯管要平放,禁止吊敲岩心管;采出的岩芯由机台负责用清水清洗干净,避免人为破碎,严格禁止拉长岩芯;及时用红油漆将岩芯进行编号,对于长度大于5cm的岩芯均要进行编号。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

激电法在天井窝多金属矿勘测中的应用摘要激电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探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激电法是以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介质的激电效应分布规律,达到勘查地下地质体分布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本文以江西省崇义县天井窝矿区使用激电法对钨矿的勘探作为工作实例,介绍激电法勘测应用。

关键词激电法;视电阻率;激电异常一、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及装置1、基本原理激电法是以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下介质的激电效应分布规律,达到勘查地下地质体分布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

2、中间梯度装置本文主要介绍激电法中梯装置对钨锡矿的勘探,布置了6条激电中梯剖面,测线总长度计3.6千米,252个测点,圈定视极化率异常3处,视电阻率低阻异常带1条,视电阻率高阻异常带2条,推断断裂带2条、地质界线2条,并大致圈定了其范围、走向、及在地表出露位置。

激电测深采用现场结合激电中梯工作发现时的异常情况布设激电测深工作,激电测深点点距20m,使用对称四极装置,最小供电极距AB=6m,最大供电极距AB/2=225m。

激电测深点6个。

二、工作区域地球物理特征1、地质概况本矿区地层简单,主要为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和奥陶系上统古亭灰岩,二者为断层接触。

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分布于测区南部。

为一套次深海泥质陆源碎屑的类复理石建造。

岩性简单,主要为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变余石英细砂岩,局部夹凝灰岩。

上部为粉砂质板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板岩、含炭质硅质板岩等,下部为古亭组灰岩、或不纯灰岩。

多以单斜岩层产出,地层走向多为北西西或北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0°-50°。

局部地段灰岩或钙质砂岩与花岗岩接触部位,已交代形成以石榴子石为主的矽卡岩类岩石,大部分灰岩已大理岩化。

第四系全新统沿山坡或山沟零星分布,厚度一般1-5米不等。

堆积类型有残积、冲积、坡积、洪积等。

物质组分为褐黄色亚粘土。

腐植土化亚砂土、砂、砾等混杂堆积物。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井中激发极化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潘和平【摘要】通过介绍井中激发极化法(简称井中激电)地-井方式寻找井旁、井底盲矿的基本原理以及野外应用实例;介绍井中激电井-地方式探测深部盲矿、圈定矿体走向的原理和实例;介绍井中激电井-井方式探测井间盲矿实例,较系统地综述了井中激电(电阻率)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作用。

%Boreholeinducedpolarizationmethod(referredtoasboreholeIP)isthege neraltermofinducedpolarizationmeasurementsintheborehole.Thispaperdescribesthebasicprinciplesoftheprospectingforbli ndorebodiesbesideandatthebottomofthebore-holeaswellastheapplicationexamplesusingIP/resistivitymethodsforthesurfac e-to-boreholeworkpattern.Thebasicprinciplesof detectingdeepblinddeposits,thedelineationoftheorebodiesandtheapplicatio nexamplesusingIP/resistivitymethodforthebore-hole-to-surfaceworkpatternaredealtwith,andtheexamplesofdetectingorebodiesbet weenboreholesarepresented.Theeffectof boreholeinducedpolarization/resistivitymethodintheexplorationofmineralre sourcesissystematicallyreviewed.【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7页(P620-626)【关键词】井中激发极化法;地-井方式;井-地方式;井-井方式;矿产资源勘探【作者】潘和平【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井中激发极化法(简称井中激电),是在钻孔中进行激发极化测量的各种工作方式的统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又稳定。 (3)点位不准确引起的误差。因而必须对准点位。 (4)工作过程中供电电流变化引起的误差。应注意检
查电流。 (5)观测人员的视差。 (6)自然电位、电极电位的变化,以及外来干扰引起
的误差等等。
质量要求
工作时下放电缆做原值测量,提升重复检查观测。
ηs大于3 %用相对误差 衡 量,不大于3 %用
的极化方向和强度。
地-井方式井场工作示意图

一.地—井方式的工作方法技术
将供电电极A、B置于地面,其中A距井口距离为r 米处和在r=0m的井口;B 极置于∝处。测量电极 M、N置于井中探测。
选择工作参数,包括: ①测量装置和点距选择; ②最佳r与方位数确定; ③定无穷远B极距离; ④选定参数和背景值。
很小,激电效应随岩、矿石中电子导电矿物含量增高而增强的物性
井中激发极化法工作方式
地—井方式的工作方法 将供电电极A、B置于地面,其中A距井口距离 为r米 B置于∞处,测量电极M、N置于井中探测。
其特点是: ①利用钻孔使测量电极接近被探测的目标体,
而使激电异常明显; ②可通过A极设置于不同位置来改变对目标体
被激发极化后,供电时间
为T时观测到的电位差为 U1
和 U2之T 和称为总场电位差 U T U1 U2 T
(b)中的虚线b,便是按 U2 T UT 式 得U出0 的 充电曲线U2 T, c为
实测放电曲线,在地面电法通常采用的电流密度范围
内,体极化效应实际上是线性的。为此引入一个称为极化率 T ,t
六十年代进而发展了时间域和频率域采用电位差比值的井中激发极化测 量。随着普查勘探隐伏矿体的需要, 按供电和测量装置所在位置不同,逐渐形成一 套井中激发极化法的工作方式。
该方法在用于发现井旁盲矿,定其空间位置以指导钻探施工圈定和追索矿 体、矿化带等方面取得实效;在油田生产井中利用井中激电测量预测远景区,研 究水淹层;水文地质定含水层含水性。
进行地—井方式时,应在r=0地—井方式ηs曲 线上选取背景值,也可用r=0的ηs曲线为背景来处 理各方位测得的ηs曲线。
质量评价
观测的数据必须符合一定精度要求,各种 误差是影响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明确主要 误差来源有利于保证质量。
主要误差来源如下:
(1)无穷远B极在观测点产生的电位引起的误差。 (2)仪器器件、线路造成的误差。因而要求仪器高灵
为500~1000m,r取300~500m。
方位一般按勘探剖面方向取定四个正交方位,至少主反方位和r=0
的必测。
用梯度装置,设Rb为无穷远处B极距离,h为探测的井深δ为B
极在测量点产生的极化场电位与A极在该产生的极化场电位的百分
比,则有:
Rb h
1
2 3
Ra h
2
1
1
Ra为A极离井口的距离,
可见:岩、矿石多为体极化,被激发极化后,供电时间为T时观测
到的电位差为 和 UU12 U之2 T和 ,称为总场电位差
U T U1 U2 T
相当大范围内改变供电电流时,在观测误差范围内(<10%)与I

正比,且与供电方向无关。因上是线性的。为此引入一个称为极化
绝对误差 A
1s s2
1s
100
0 0
A 1s s2
要求满足误差<5%~10%;要求工作量大于 原值的10%。(井中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DZ/T 0204)
资料整理
1.井场实时整理:完整无误地计录井场所需项目内
容,计算ηs, 绘制ηs 草图或极化场电位差草
图。以便指导井场工作,如发现畸变点、疑问点便 于及时复查与加密。根据草图作出初步推断解释。 2.室内最终整理:包括对原始资料验收,各参数计 算、复算及绘制图件。
井中物探 简介
(2)
(杨 坤 彪)
井中物探
(2)
井中激发极化法
井中激发极化法是地面激发极化法在钻孔中的应用,其物理基础和探测对
象与地面方法相同,方法技术类似。 早期(五十年代)是保持供电电流不变记录断电后的激发极化二次场电位
差,用于油田、煤田勘探校验井剖面。其缺点特别是金属矿区因受电性影响这种 方式因而作用不大。
成果图示
图件内容与格式根据规范和地质任务确定。正 式图件应在观测资料和计算数据合格的基础上进 行。包括计算后的主要参数、辅助参数、推断解释 成果和必要的地质资料,随同文字报告提交 。
V2a
一般应提交下列图件:
(1)工区地质和钻探工程分布图。 (2)激电测井和地—井方式单孔图,包括钻孔地 质部分和激电参数(ηs、ρs、 )V2a,并作出技术 说明布极示意(A极方位、MN等等)。(见下图示意) (3)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图;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仪器、方法都有待发展。 井中激发极化法包括激电测井和井中激电。激电测井与电阻率等地球物理测 井一样,只解决井壁的有关物性问题;井中激电则解决井周存在的问题。
激发极化机体
测量体极化标本激电性质的装置 (a)一块黄铁矿化岩石标本 的测量结果 (b)a—实测充电曲线;
b—换算的充电曲线; c—实测放电曲线
参数和背景值的选择
地—井方式探测常用两个参数:视极化率ηs和二次 异常电位差。 V2a ηs=△V2/△V×100%;
V2a V2 BV
B—视极化率背景值,
V2—实测的二次场电位差, △V—实测的总场电位差。
背景值的选定
背景值的选定取决于任务和地质情况。任务是找 井旁深部盲矿时,应在同一孔的激电测井曲线上读 取围岩地段的平均视极化率作为背景值。
率 T,t 的U参U2 TT数,t ,100来% 表征体极化介质的激电性质,其 值的计算公
式U为T
U2 T,t

均与供电电流成正比(线性关系),故极化率是
与电流无关的常数,但极化率与供电时间T和测量延迟时间t有关。
地下体极化岩、矿石的极化率主要决定于其中所含电子导电矿物的
体积百分含量及其结构。不含电子导电矿物的岩石,其极化率通常
确定测量装置和点距
常用梯度装置,一般取MN=5~10m,只 有当二次场电位差太小才加大极距。 点距: 一般取点距等于MN距,或取MN距之半。 根据情况在极值点、拐点、0值点进行加密 探测。
方位测量最佳r和方位数的确定
地—井方式激电异常的幅值与r有关,通常r大时,方位探测范围
也大,但非正比关系。通常:孔深500m以内r取100~300m;孔 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