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工科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标准的工科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标准的工科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仅供参考)————————————————————————————————作者:————————————————————————————————日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科目:单片机串行通信协议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年级:2009级姓名:***指导老师:***摘要本文介绍了89C51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和简单介绍,并展望了它们的前景。
着重介绍了单片机串行接口技术,指出了它们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实现原理。
根据串行通讯原理结合RS232串口设计了串行通讯协议,利用汇编语言为基础,编写了一个基于RS232串口的通信程序,实现了单片机-PC机的双机通讯。
在硬件上测试完好,测试表明,在基于设计的通信协议上的单片机-PC机的通讯状况良好。
关键词:89C51单片机;串行通讯原理;RS232串口;串行通讯协议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give a brief history of the 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look forward to their future.Focused on single-chip serial interface technology,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m and described the principles of its realiz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a serial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use of assembly language, the preparation of a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procedures, to achieve a single-chip dual-PC machine communication. Well-tested in hardware,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single-chip-PC communications machine based on th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good condition.Key words:89C51 microcontroller,;principle of serial communication,;RS232 serial port,;se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I II 绪论 (1)1.单片机概述 (2)1.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2)1.2 单片机的特点 (3)1.3单片机的应用 (3)1.4 AT89C51单片机简介 (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11)2.1 基本概念 (11)2.2 串行口和控制寄存器 (12)3.串行通讯技术及硬件基本组成 (15)3.1硬件的基本组成 (15)3.2串行通信原理 (15)3.3双机通信连接方法 (16)4.软件的设计和调整过程 (17)4.1 程序流程图 (17)4.2 通信协议 (18)4.2.1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设置 (18)4.2.2 定时器的初始化设置 (18)4.2.3 波特率计算 (19)4.3程序演示 (19)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绪论在工业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种,串行通信是微机与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主要方式。
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理工科教学中最重要的集中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检验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
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反映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形势下学生就业的严峻性,各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普遍都存在下滑趋势,如何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提高教学治理水平来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针对当前理工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几年来的实践探究,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毕业论文(设计)治理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治理和监督为了规范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我们学校建立了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三级治理体系。
学校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进行宏观地治理;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使每位教师和学生都能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治理;指导教师则具体负责学生的治理和指导,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要真正做到对毕业论文(设计)规范治理和监督,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前期学生完成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采取指导教师负责制。
中期重点检查工作进度,学生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英文文献翻译和进展报告,指导教师提交工作日志,学院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指导教师和学生,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能按时按质完成。
工科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理工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了?第一个问题:零件图上的尺寸从哪儿来的?其实大部分机械的设计任务,都是给出任务内容(要设计什么东西)、任务要求(该产品的性能等)。
因此,你要做的是根据你要设计的产品的性能参数反推出产品的尺寸。
就拿大作业普通减速器的设计过程来说,任务书上只有几级减速、速度、鼓轮直径和扭矩。
1引言:很简单就是摘抄(选题背景、发展、意义等)。
2方案选择:工作内容、原理的分析以及实际的方案(原理和方案是不同的)。
3计算过程:就是反推尺寸的过程,并有可能附上图纸。
强度校核:根据图纸上的特殊部位,应力集中。
4结论:说自己差不多完成任务,还有些不足等。
5参考文献 6致谢。
可能你还是迷糊,我毕业时候设计也是给出性能要求(速度、位移、力等),弄出产品尺寸。
我的思路:选择原理,确定方案,根据方案列出微分方程(速度、位移、力等),利用软件编程序解出微分方程,画出图像,分析结果是非满足所给的设计要求。
当然如果最后(是最后,不是一开始)没做出来,一般带你的老师会给你个上一届做的范本,让你过,不会为难你。
机械行业不很景气,需要长时间磨砺和积累。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工科论文一般套用的格式是什么?工科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
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
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
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
工科毕业论文(5篇)

工科毕业论文(5篇)工科毕业论文(5篇)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一)把握专业核心技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树立以力量为本位,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育目标,要求同学能够在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中把握产品设计、制造、开发及市场推广的一般学问和组织管理原则,具有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力量。
该专业同学先后经过专业理论的学习,基础绘画的强化,三大构成的提升,设计软件的训练,设计思维的引导,产品形态的设计,产品模型的制作等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训练,培育具有较强的草图表现、计算机帮助设计、模型制作、产品制造与生产等专业核心技能,最终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相关工作。
把握专业核心技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同学就业之根本。
(二)强调学以致用的力量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育应用型特地人才,重在培育同学应用学问的力量而非发觉新知的力量,这是其区分于学术型院校、讨论型院校的关键之处。
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对创新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
在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下,该专业侧重培育同学运用专业学问、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因此,学以致用的力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育的核心力量。
(三)传承地方文化、服务面对地方工业设计是技术、艺术与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育应用所学学问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这表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不仅担当着培育社会、国家、业界所需的人才,给国家社会带来直接利益,还担当着培育适应地方进展所需的人才,给地方进展带来直接利益,集传承者、创新者、服务者于一体。
如何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行业)、融入地方(行业)、服务地方(行业)、共享地方(行业),成为推动地方(行业)经济社会进展的不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与责任。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也不同于设计类学科中视觉传达、动画等专业的毕业设计。
工科毕业论文

工科毕业论文目录一、内容综述 (1)二、相关研究概述与理论基础 (1)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四、研究内容及论文主体部分 (4)4.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现状分析 (5)4.2 理论基础与框架构建 (6)4.3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7)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8)五、结论与建议方案部分 (9)5.1 研究成果总结与归纳 (10)5.2 研究不足与展望分析 (11)5.3 实践应用与改进建议方案提出 (12)六、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介绍 (14)6.1 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方案制定过程介绍 (15)6.2 数据收集方法与处理流程说明 (17)6.3 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具体应用介绍 (18)一、内容综述概述所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铺垫。
通过对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当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
针对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目的,明确本文的研究重点和主要任务。
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后续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支撑。
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在于解决某一工程或技术问题,为此将深入探讨相关领域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现有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还将探讨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某一工程或技术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内容综述部分,将全面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
二、相关研究概述与理论基础在撰写工科毕业论文的相关研究概述与理论基础部分时,首先需要明确该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和研究背景。
这一部分应简要介绍当前工科领域内的关键问题、发展趋势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在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精选中,我们将向您展示几篇典型的毕业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以下是三篇精选论文范文,分别涵盖了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物理学方向。
范文一:工程技术方向标题:基于智能传感器的能效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摘要:本论文基于智能传感器技术,研究和设计了一种能效管理系统。
首先,通过对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能源利用率信息。
其次,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与相应的控制器进行数据交互,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进行智能化优化。
最后,通过本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了其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可行性。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能效管理系统、能源利用率、大数据分析、可持续发展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管理和效率优化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如何通过智能化技术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基于智能传感器技术,设计了一种能效管理系统,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法:1. 数据采集与传输采用智能传感器对能源消耗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器。
2. 大数据分析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算法,对能源利用率进行智能化优化。
3. 系统实现与测试设计并实现了能效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际应用案例的测试,能效管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得以提升,相应的能源成本也得以降低。
系统内部的大数据分析算法确保了系统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率的运行。
结论:本论文基于智能传感器技术,研究和设计了一种能效管理系统。
实践证明,该系统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范文二:计算机科学方向标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与优化摘要:本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研究和优化了一种图像识别算法。
通过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图像识别算法。
关于理工科论文范文

关于理工科论文范文理工科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的科目,分享了理工科论文给大家参考!一、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些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它由高速信息传输通道,网络通讯协议,通讯设备,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等组成。
它的目的是改变传统产业,导致新的生产关系,提高劳动生存率,推动本国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二十一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争取主动权。
所以在全球掀起了信息化的浪潮。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策略,使电子信息工程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投资大的特点,必须经历由单个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因此分析电子信息在工程建设上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信息工程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建设的特点(一)范围广“为实现预期目标,有效地利用资源,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这是工程管理在《论工程管理》中的定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工程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不包括正常稳定生产的经济活动以及技术经济活动。
(二)繁杂性其一,技术繁杂。
一个工程中包含了多门学科,而一门学科又涉及到多种技术,因此,一个工程的顺利施工要考虑到的技术非常繁杂。
其二,组织繁杂。
一项工程的完成需要很多单位的参与与配合,而这些单位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矛盾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
其三,程序繁杂。
一个工程的顺利开工不仅要考虑自身对土地、材料、资金、技术、劳力等条件的调查,还需政府审批、社会评估、招标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投标方案选择、队伍组织、进度计划、多方协调等。
(三)系统性将一个工程项目看做是一个系统,各个子系统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认识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顺利完成工程是很重要的。
工科类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关于毕业设计撰写规范的说明及样本请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照校发《毕业设计撰写规范》并按照样本格式及批注中的说明对论文进行排版。
统一要求:1、A4纸,单面打印,边距: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行间距1.5倍。
2、论文所有阿拉伯数字(包括章、节、条、目序号)非特殊说明一律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不用其它任何字体。
3、该说明及样本未尽事宜,请参照《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教务处网页资料下载)执行。
注:样本的论文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仅作格式上的规定:小3号黑体摘 要…… 本设计主要分为综述、产品方案制定、典型产品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制定、设备及参数选择、热处理炉的计算、车间经济指标计算和专题等几个部分。
通过对 42CrMo 钢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良好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抗疲劳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
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可使钢 的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厂—■ —I ————— —————— —————— T -【论文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设计 (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1■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一般为 300〜500字,并翻译成英文(1200〜1500字符)。
摘要正文不分段落(小 4号楷体)】[I _______ 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关键词: —■ * % _42CrMo 钢;齿轮;热处理工艺;热处理炉;【关键词供文献检索使用,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
关键词一般 3~8个。
(小4号楷;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I I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3号黑体,左顶格排)】ABSTRACTThis desig n mai nly in eludes the summary, the product pla nning formulatio n, the typicalproduct heat treatment craft system formulation, the choice of equipment and the parameter, the heat-treatment furnace computation, the workshop economic indicator computati on and thetopic and so on.IIKey word : 42CrMo steel; gear; Heat treatment craft; Heat-treatment furnace【英文摘要单独排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1 综述 (1)1.1我国热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1)1.2我国热处理发展方向 (1)1.2.1我国热处理现状 (1)1.2.2降低物耗、能耗、污染的有效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探索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MCS-48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探索,参与这一探索的公司还有Motorola、Zilog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是SCM的诞生年代,“单片机”一词即由此而来。
1.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也被称作“单片微型计算机”、“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一词最初是源于“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SCM。随着SCM在技术上、体系结构上不断扩展其控制功能,单片机已不能用“单片微型计算机”来表达其内涵。国际上逐渐采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来代替,形成了单片机界公认的、最终统一的名词。为了与国际接轨,以后应将中文“单片机”一词和“MCU”唯一对应解释。在国内因为“单片机”一词已约定俗成,故而可继续沿用。
Key words:89C51 microcontroller,;principle of serial communication,;RS232 serial port,;se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绪 论
在工业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种,串行通信是微机与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主要方式。而在现代社会中,短距离的双机通信,最常用的就是串口通信。目前存在的一些通信协议(如RS-232,RS-484等),仅对通信线路的电气特性进行了约定,并没有涉及通信内容的格式,类型等信息。针对这一现象,我对于RS-232接口设计了比较规范的串行通信协议,实现了上位单片机与下位计算机的串行通信。通过实验室测试表明该串行通信协议是可靠可行的。
可灵活地组装成各种智能控制装置,并能有针对性设计成专用系统,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需要,实现最佳的性价比。特别是单片机与传统机械产品相结合,使原有机械产品的结构简化、控制智能化。如数控机床就是典型实例。近年来,单片机发展极快,其产量占微机产量的70%以上控制线和地线进行连接,数据在数据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在计算机系统中,每个字符一般使用一个8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在数据通信中
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S-48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
1.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设置了经典的8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包括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多机通信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
2.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
3.体现工控特性的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
4.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
关键词:89C51单片机;串行通讯原理;RS232串口;串行通讯协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give a brief history of the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look forward to their future.Focused on single-chip serial interface technology,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m and described the principles of its realization. Serial commun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a serial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use of assembly language, the preparation of a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procedures, to achieve a single-chip dual-PC machine communication. Well-tested in hardware,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single-chip-PC communications machine based on the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in good condition.
***大 学
本Hale Waihona Puke 科 毕 业 论 文科 目:单片机串行通信协议设计
学 院:工学院
专 业:通信工程
年 级:2009级
姓 名:***
指导老师:***
摘 要
本文介绍了89C51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和简单介绍,并展望了它们的前景。着重介绍了单片机串行接口技术,指出了它们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实现原理。根据串行通讯原理结合RS232串口设计了串行通讯协议,利用汇编语言为基础,编写了一个基于RS232串口的通信程序,实现了单片机-PC机的双机通讯。在硬件上测试完好,测试表明,在基于设计的通信协议上的单片机-PC机的通讯状况良好。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把构成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和各种功能I/O接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 Computer),简称单片机.由于它的结构与指令功能都是按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是把构成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和各种功能I/O接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 Computer),简称单片机.由于它的结构与指令功能都是按工业控制要求设计的,且近年来单片机着力扩展了各种控制功能如A/D、PWM等,因此我们更多时候称其为一个单片形态的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