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蓝色智慧”助力深耕国家战略——舟山海事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纪实
兴海护海守望蔚蓝——舟山海事局服务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在行动

兴海护海守望蔚蓝——舟山海事局服务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在行动苏晓斌【摘要】2011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闪亮登场。
一个重大变局正在舟山千岛大地孕育,一个对舟山地理优势、挺进深蓝的再认识正在江浙沿海渐成潮流,一个百年前东方巨港、门泊万里船的畅想正在描摹成形。
而一群蓝色守护者在这片热流涌动的蓝色沃土上,用汗水、智慧和心血谱写海事之歌:从服务临港工业到促进旅游发展,从提振航运业到确保客运安全,舟山海事人主动融入,倾力服务,勇担重任,敢于创新。
兴海护海,守望蔚蓝,海事在行动。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舟山群岛;海事局;新区建设;服务;浙江;地理优势;旅游发展;临港工业【作者】苏晓斌【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5.52011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闪亮登场。
一个重大变局正在舟山千岛大地孕育,一个对舟山地理优势、挺进深蓝的再认识正在江浙沿海渐成潮流,一个百年前东方巨港、门泊万里船的畅想正在描摹成形。
而一群蓝色守护者在这片热流涌动的蓝色沃土上,用汗水、智慧和心血谱写海事之歌:从服务临港工业到促进旅游发展,从提振航运业到确保客运安全,舟山海事人主动融入,倾力服务,勇担重任,敢于创新。
兴海护海,守望蔚蓝,海事在行动。
主动服务保障临港产业发展2011年,作为舟山海事局上级领导机构的浙江海事局,与舟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海事服务新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区建设既是对海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也是海事借势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良好契机。
”舟山海事局负责人说,要坚持“责任为先、服务优先、规范当先、创新争先、能力领先”来推动“全面履职”,想方设法为新区发展提供优质专业的海事服务。
舟山海事局确立了“船舶航线延伸到哪里,口岸开放到哪里,水工项目建设到哪里,海事监管与服务就到哪里”的思路,在通航安全评审、岸线使用安全性许可、水工现场监管等问题上,海事人员提前介入,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现场监管,保障新区建设各涉海项目顺利推进。
海事先行者--南沙海事服务自贸区建设一周年

海事先行者--南沙海事服务自贸区建设一周年
王锐丽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16(0)7
【摘要】2015年4月21日,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正式挂牌。
截止本月,
一周年整。
一年里,南沙海事处先行先试,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履职能力,呵护一方平安。
这一年无疑是南沙海事处最为繁忙的一年,然而,随着自贸区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这种繁忙还只是刚刚开始。
南沙海事处如何破解繁忙、繁重之下的安全之道,任重道远。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王锐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海事"蓝色智慧"助力深耕国家战略——舟山海事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
年纪实2.服务自贸区发展,海事大有可为——海事服务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新闻发
布会答记者问3.对话李思强--南沙海事处处长李思强谈服务自贸区建设4.广州局
南沙海事处:培育海事处精美文化5.广东海事局调研海事服务自贸区建设工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向海耕耘 破浪护航——海事服务浙江自贸区纪实

华志波,张 清向海耕耘 破浪护航——海事服务浙江自贸区纪实-Record China MSA service Zhejiang Free Trade Zone“就近跑”“零次跑” 跑出“浙江速度”自2017年4月起,浙江海事局推进实施“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
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电子政务服务网,在浙江海事系统全面铺开“就近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目前已经实现全网申办、全域通办,54项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8项事项实现“跑零次”,以行政审批时间的“减法”,换来航运发展的“乘法”。
目前,浙江海事局已将26大项40小项政务项目集成到统一的海事政务服务网,实现“一网通办”。
海事政务服务网还率先使用电子文书,着力为服务对象提供网上购物式服务体验。
对于一些必须现场办理的事项,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通过“收办分离”“电子传递”“核验后置”“双向邮寄”等举措,实现海事政务事项跨地域、跨层级办理。
浙江海事局坚持在浙江自贸区先行先试,于2018年3月9日起,率先在全国海事系统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实现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全流程“无纸化”通关,同时牵头海关、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机制,最大限度提升口岸执法效能。
此外,还优化船舶登记流程,实施船舶登记业务“一站式”审批模式,试点开展船舶登记“不停航办证”,并通过多项举措全面压缩政务办结时限。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预约办、网上办、并联办等各项海事政务办理便利措施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海上航运正常运行,也为企业复工复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优化海事服务 助力保税油“弯道超车”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使国际航运业受到波及,然而今年一季度,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料油直供量达56.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7%。
三年来,舟山港域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八大加油港。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航运口岸之一,全国现有的7条国际航线中有6条经过舟山海域,每年有数万艘次国际航行船舶在这里停留。
海事“三个一”服务2011

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 界关注的 全 监 管 机 制 进 一 步 完 善 , 时
热 点 。南 中 国 海 争 端 、 海 油 查 找 薄 弱 环 节 , 断 强 化 西 中
4 %, 0 死亡失踪人数 同比下降率超 过9 %, 0 砂石船 事故也大幅下降 。 至1 月, 1 1 广西海事辖区发生一 般等级以 上水 上交通事故2 起 , 4 死亡人数1人, 4 沉船 1艘 , 9 经济损失4 0 3万元 , 水上交通安 全形势 持 续稳定 。 云贵 地区也通过采取有 力措施 , 确保 了辖区水上交通的 “ 零事故、 零死亡” 。 “ 上交 通安全形势总体 稳定”, 是在 盘 水 这
实施 水 上交 通 管 制 , 过 对 效 , 强 了 非 法 运 输 船 舶 及 使 现 场 , 加
盆, 江面上风浪大作。 此时, 系泊在江界河岸边 的
6 多 艘 船 舶 被 风 浪 掀 得 相 互 碰 撞 , 面 上还 有一 O 河 艘 载 客 出 航 的快 艇 被 困 。 一 切 , 被 正 在 港 区 这 都
进行一项知识问答活动。 是桂林海事局会同永 这 福 县交通局 、 航管所 、 教育局联 合举办的 “ 水上 安全知识进校园 ” 活动中的现 场一幕 , 湾里小学 也 是桂林海事局继平乐县大发小学之后 “ 水上安
全 知 识 进 校 园 ” 动 的 第 二 站 。近 年 来 , 活 中小 学
生人身安全成为社会 共同关心 的热点话题。 关注 学生渡 运安全, 是桂林 海事局从社会需要出发 、
漏 油、“ 9 邵 阳沉船 事故、 I措 施 , 9・ ” 健全_ 区域联动 执浊机 r
“ 0・ ” 公 河 惨 案 都 无 时 无 j制 。 次 是 源 头 管 理 进 ‘ 】 5湄 其 步 刎 不在 提 醒着 大 众 水 上安 全 的 化 , 强 公 司 体 系 的符 合 性 加 重 要 性 。四 省 区 海 事 部 门 负 责 有 效 性 检 查 , 进 个 提 高 安 促 人 表 示 ,“ 保 水 上安 全 ” 海 .全 管 理 水平 ;J强 了觚 培 ㈨ 确 是 1 u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响应脱碳进程提速船海业者竞相提交亮眼“答卷”——2023
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技术概览
王建方;樊仁才;肖海平
【期刊名称】《船舶与海洋工程》
【年(卷),期】2024(40)1
【摘要】当今世界海事业已进入快速转变期,碳排放规则不断推陈出新,新能源动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持续深化。
在此背景下,以“构建未来”为主题
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举办,展示了全球海事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运、港口和海事服务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通过概述展品中的亮点之作,尤其
是聚焦一批绿色低碳新船型及新技术、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各
领域的革新性产品,剖析其体现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等。
可
以预见,随着全球海事业脱碳步伐加快,各船海业者必将深度聚焦“低碳”“智能”,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创新、深化合作,将企业发展融入航运业和造船业可持续发展进
程中。
【总页数】12页(P1-11)
【作者】王建方;樊仁才;肖海平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上海船舶运输
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2;F407.47
【相关文献】
1.船用柴油机增压器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议和展览会展品技术透析
2.“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展品技术概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0.28•【字号】舟政办发〔2022〕67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舟政办发〔2022〕6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16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的批复》(国函〔2020〕32号)等文件精神,推动自贸试验区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舟山港口区位、海洋产业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拉长板、补短板,做大做强保税船用燃料加注、船舶物料供应、船舶维修、船舶交易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船员船舶管理、船舶融资租赁等延伸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撑,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力争到2027年,建成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服务高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保税燃料供应量突破1000万吨,跃升为全球前三的船用燃料加注港,外轮供应货值达到60亿美元;船舶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元,巩固全国最大船舶交易市场地位。
二、主要支持举措(一)支持保税船用燃料加注产业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进一步拓展供应业务和供应领域,稳定保税燃料油油源供应,支持驳船改造提升并优化管理机制,降低锚地加注业务引航费,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重点鼓励船加油企业提升业务能级,对完成年度供应量目标、大船大单、锚地加注、质量流量计加装、新业态发展等重点领域给予专项奖励。
海南海事局奋力破局显担当 创新服务自贸港

海南海事局:奋力破局显担当 创新服务自贸港石 俊,吕东星2020年6月4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首艘船舶登记发证仪式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海南海事局向首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中远海运兴旺”轮颁发了船籍证书。
随后,又有船舶相继完成船舶登记,入列“中国洋浦港”。
近年来,海南海事局担当履职,奋力破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系列服务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创新之举。
其中,船舶登记“一事通办”、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创设高效便捷的国际船舶登记程序、“一船一码”等4项制度创新先后被评为海南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形成了多点开花、亮点频现的良好局面,展现海南海事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推动海南航运高质量发展的作为担当。
创设便捷高效国际船舶登记程序高质量打造“中国洋浦港”船籍港2020年11月24日,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15万吨级油船“大源湖”轮靠泊国投油储码头。
这是“中国洋浦港”船籍船舶首次回归洋浦母港。
“船舶从新加坡出发,途经欧美多国转运货物,如今回归母港。
”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明表示,“大源湖”轮靠泊期间,洋浦多部门通力配合,为船舶提供了一系列高效服务,并协助其完成保税油加注。
在母港完成休整后,11月27日,“大源湖”轮将带着新的使命再次扬帆起航,驶向欧洲。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建立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船舶登记。
2020年11月,海南海事局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程序规定》,以“全岛一港”创建国际船舶注册机制,以“两级审查”简化国际船舶登记流程,以“并联办理”优化国际船舶登记事项,以“无缝衔接”保障国际船舶转籍“不停航”,创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船舶登记新程序,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海事营商环境。
《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登记程序规定》实施后,单个船舶登记事项办结时限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最多2个工作日办结所有并联办理事项,审批时间压缩近86%,平均为每艘国际船舶节省近90%的办证时间,使国际船舶提前15天投入营运。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25•【字号】舟政办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舟政办发〔2024〕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舟山市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2024—2026年)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月25日舟山市加快推进航运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世界一流强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升航运金融发展水平,促进我市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舟山海洋经济特色,强化港口、航运、物流、临港装备制造与金融等融合发展,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强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金融需求,以航运金融发展支持航运产业发展,以航运产业发展带动航运金融发展,不断提升舟山航运产业发展能级。
二、工作目标(一)航运金融总量不断扩大。
航运产业链相关企业的银行融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融资增速保持15%以上,到2026年底,全市航运产业链银行融资余额力争达到460亿元以上;航运保险保障金额达到6800亿元以上,航运保费突破5亿元;融资租赁机构船舶海运类资产余额8亿元以上;全市融资租赁机构银行融资余额23亿元以上。
(二)航运金融质量不断提升。
航运产业链相关企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规模稳步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831/ki.issn1673-2278.2018.05.0254月16日上午,供油船“国海2”轮在舟山沈家门马峙锚地向一艘装载1 200标箱的香港籍集装箱船“中海黄海”轮,就地加注了3 800吨保税燃料油。
如今,舟山港域保税燃料油加注及跨关区供油业务正迎来井喷式增长,成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舟山位于我国南北海运大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地带,是江海联运重要枢纽,也是我国深入环太平洋经济圈前沿地区,具有辐射长江经济带、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
2017年4月,全域设在舟山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继国家级新区、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之后,又一个在舟山落地生根的国家战略,其发展定位为以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核心,对接国际标准,初步建成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标志着舟山港口发展正式进入“自贸区+”时间。
一年来,舟山海事人奋楫扬帆,以“自贸区建设的参与者、自贸区发展的守护者、自贸区实践的先行者”的姿态,围绕推动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支持油品全产业链发展、强化通航安全保障,进一步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用“蓝色智慧”贡献海事力量,助力舟山深耕国家战略。
31项举措16条意见推动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是改革试验田,其首要任务是制度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舟山海事局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海事管理改革,强化海事服务作为,着力营造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良好环境。
在该局的积极推动和争取下,浙江海事局出台服务保障“5211”海洋强省行动31项举措和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16条意见,交通运输部也出台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相关政策,“中国宁波舟山港”顺利成为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国登记船籍港,“浙江舟山”将成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登记船籍港,这些举措在政策上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大胆创新,敢为人先。
在优化政务环境、全力助推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建设的道路上,该局探索出一套符合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的“海事方案”。
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为突破口,该局积极探索国际航行船舶“线上”全流程无纸化通关,逐步实现进出口岸手续一次性提交、一站式办理。
今年3月9日,随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输工具申报功能的全面启用,舟山海事局不仅率先在全国海事系统应用“单一窗口”,同时也成为全省口岸查验机构中首个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申报的监管部门。
截至3月27日,该局已通过“单一窗口”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许可审批319艘次,平均每艘船舶进出口岸环节可节约2.3个小时,累计为企业节省申办时间近800小时。
“单一窗口”建设是舟山海事局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一个缩影。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该局加速推进“互联网+海事政务”建设,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让数据多跑路,让刘继波,王 斌海事“蓝色智慧”助力深耕国家战略—— 舟山海事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纪实-Record the one year anniversary unveiling of Zhoushan MSA serve Zhejiang Pilot Free Trade Zone682018第5期群众少跑腿,并逐步向“就近跑一次”延伸。
特别在保税燃料油加注审批方面,该局推动实施“跨地区直供”“港外锚地供油”“一船多供”等一批油品贸易便利化支持举措,定制出台《外锚地加注保税燃料油国际航行船舶口岸手续流程》新标准,在原有供油船通关“零上门”和加油船通关3次办理合并为1次办理的基础上,实现保税燃料油加注“一次性申报、一次性审批、一次性办结”且基本不登轮查验的通关模式。
经毕马威第三方估算,新通关模式实施后,平均每艘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过程可节约通关时间约4小时,节约成本6万元。
目前,该局54项政务事项已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和窗口一站式办理,其中除22项即办事项外,另外32项事项全部实现容缺办理,可容缺材料达163件。
大幅提速的还有口岸查验。
由海事部门牵头建立的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自去年在舟山实施以来,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原先4家口岸查验单位分开登轮检查改为1次联合登临检查,相较于此前约3个小时的口岸相关检查程序,现如今口岸联合登临检查总体控制在1小时内,有效减轻了船方多次接待口岸检查的负担,使得查验时间进一步压缩,大大提高了港口通关周转效率,海事配套服务的换档升级不断向一线延伸。
程序简化、信息互换、效能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海事力量越来越强大。
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该局将继续推动与智慧海洋的融合,多渠道建设海事政务统一受理平台,为自贸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的探索创造更加优化的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环境。
突出“油”特色 支持油品全产业链发展众多国家战略叠加,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亮点之一即为“布局油品全产业链”,即构建油品储运、加工、交易、补给、配套服务“五位一体”的全产业链。
舟山海事局从保税燃油加注产业发展、涉油作业监管,到油品码头、锚地等油品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贡献海事力量。
保税燃油加注是油品全产业链布局的第一个切入口。
围绕舟山打造东北亚保税燃油供应中心的目标,该局优化调整港内油料供应单位备案审批流程,对供油企业实施信用监管,同时推进宁波—舟山港船舶供受油监管一体化试点,目前在完成9家港内油料供应单位备案审批的基础上,实现两港船舶油料供受企业监管互认,保税燃料油跨关区港区直供业务全面开展。
仅今年前两个月,舟山保税燃料油跨宁波港区直供48艘次,供应量达到了46万吨。
舟山光汇石油公司驻库主任葛延河介绍,供受油海事监管一体化可以为企业省去大笔仓储费和运输费,有望拉低保税油销售价格,这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做大舟山保税燃料油市场规模。
在配套基础性设施建设方面,为满足不同航线船舶加油的需要,该局加快优化供油锚地布局,争取破解保税燃料油加注“大港口、小锚地”的难题。
2017年,在该局的积极推动下,沈家门马峙1号和2号锚地、岙山联检锚地以及虾峙门南锚地共划出9个锚位,用于保税燃料油加注。
目前,总共12个开放保税燃料油加注的锚位,遍布于舟山南部、中部、北部以及港区内港,所有国际航行船舶可就近选择加注地点,为保税燃料油加注产业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
此外,该局还配合做好外锚地风力观测设施建设,积极参与配套锚地建设和新型供油方式研究,全力服务保税燃油加注产业发展。
据统计,自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海事部门助69中国海事海事在线Maritime Online力舟山实现保税油供应量突破200万吨,同比翻一倍,宁波—舟山港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保税燃料油供应港。
绿色石化基地和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建设的加快推进,成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上的一大亮点。
昔日荒凉的鱼山岛,如今绿色石化项目众多配套涉水工程和大批量的码头泊位正同步建设,未来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每年4 000万吨的炼化规模。
该局以“对口审批、现场管控、隐患排查、综合治理、联合会商”为重点,积极构建“五大机制”服务保障体系,围绕口岸开放、防污染建设、通航保障等要素,加强鱼山周边海域和配套工程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施工安全监管,并通过“组团式”服务指导绿色石化项目稳步推进。
在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建设方面,舟山离岛片区的黄泽山岛、双子山岛、小衢山岛等开发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
该局主动作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航安全评估、航道工程方案设计审查等前期工作中提供海事专业建议,同时进一步研究落实相关水工项目的安全监管措施,强化施工水域的通航安全管理。
未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油品全产业链还要实现“三个1亿吨”目标,即实现1亿吨油品储备能力、1亿吨炼油能力以及1亿吨交易能力,舟山的“油”特色将更加突出。
舟山海事局将围绕油品全产业链,构建配套的海事服务和保障体系,为舟山打造“油都”提供更多动力。
超级码头 超级巨轮强化大港通航安全保障浙江自贸试验区依托于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川流不息的船舶交通流既彰显自贸区建设的活力,又对通航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舟山海事局立足海事职责,着力强化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通航安全保障,以超级码头和超级巨轮为着力点,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创造安全环境。
在基础保障方面,为缓解制约港口发展的锚地资源不足、航道通过能力饱和等突出矛盾,该局积极参与港口规划研究,推进航道、航路、锚地等港口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
2017年,在该局的推动下,东霍山锚地、蛇移门航道和配套锚地得到正式公布,为舟山江海联运中心、绿色石化基地建设提供了配套服务基础,大大改善了浙北水域通航环境。
以打造“平安海区”为目标,该局加强浙江自贸试验区海事安全保障和监管能力建设,着力打造水上安全多元共治“舟山样板”。
为提升港口应急能力,该局发挥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溢油应急中心职能,以联防体建设为重点,推进区域应急能力建设,加大应急处置装备投入,实现首艘60米级海巡艇“海巡0735”列编,全域执法和快速施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围绕油品全产业链,积极谋划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构建政府、溢油应急中心和企业三级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并加快推进外钓、鱼山应急设备库建设。
面对日益繁忙的通航环境和到港船舶的大型化趋势,该局以推进宁波—舟山港监管一体化为契机,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在岙山港区,以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为核心,油品运输年均近3 00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年均进出港上百艘次,“畅‘油’碧海”大型油船海事安全监管品牌已深入人心,“码头船长”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实现对静态申报、进港、靠泊、作业、离泊等过程的全覆盖监管,未来随着油品全产业链的快速推进,大型油船监管经验将向全区域延伸。
在衢山港区,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已迎来40万吨级矿砂船靠泊作业32艘次,成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名副其实的前沿阵地,“超级巨轮”海事监管时代顺势开启,建立起“一船一议”工作机制,量身定制针对性安全监管手册,为自贸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大型船舶监管“舟山经验”。
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舟山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要点。
该局还主动参与江海直达船检验技术、船舶管理安全规定、船员培训发证等方面的研究,根据上级要求起草《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助推制定出台《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则》《关于加强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安全监管的通知》《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最低安全配员标准》等系列文件,为江海联运直达船舶建造和江海直达运输奠定了法规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