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摹仿签名笔迹及其检验方法

合集下载

摹仿签名笔迹检验1例

摹仿签名笔迹检验1例

摹仿签名笔迹检验1例作者:朱巧红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2期摘要:笔迹是通过人的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征的文字符号系统,是每个人书写习惯的反映。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签名笔迹越来显得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和民事案件中。

摹仿签名的案件越来越多,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也越发显得重要。

对于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鉴定人在鉴定时应把握其依据、方法及内容,在分析案件的基础上做出有科学依据的鉴定意见关键词:签名;摹仿签名;检验一、案情介绍2018年10月,樊某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向某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对《授权委托书》上的“黄某某”签名是否黄某某所签存在争议,因此要求对《授权委托书》上黄某某的签名申请笔迹鉴定。

二、检验分析(一)检材与样本的分别检验本案检材:标称时间为2015年4月22日,委托人落款处有“黄某某”签名字迹的《授权委托书》原件1页,本案样本:标称时间为2015年3月份记账凭证原件1册(以下称WS201844YB1)、标称时间为2015年4月份记账凭证原件1册(以下称WS201844YB2)、标称时间为2015年5月份记账凭证原件1册(以下称WS201844YB3)以及黄某某书写的笔迹样本3页(以下称WS201844YB4)。

受理委托后,鉴定人员分别对检验和样本进行了初步检验,检材上需要检验的“黄某某”签名为黑色料笔书写形成,字迹清晰,书写水平较高,且笔迹特征能够得到反映,具备检验条件。

样本2015年3月至5月三份样本与检材是同期样本,黄某某在鉴定中心当场书写的笔迹样本都系黑色料笔书写形成,其书写水平偏高,书写速度较快,将样本相互进行比对检验,其在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上反映一致,是同一人的书写笔迹,可供比对检验。

(二)检材与样本的比较检验将检材与样本签名笔迹分别进行检验,初步分析发现“黄某某”签名字迹同倍放大后逐一比对,发现两者在字形字体、字体大小、整体搭配等概貌特征方面,以及笔顺、收笔动作等部分细节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从一起签名笔迹鉴定谈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王延军法律论文网

从一起签名笔迹鉴定谈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王延军法律论文网

从一起签名笔迹鉴定谈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王延 军法律论文网 从一起签名笔迹鉴定谈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及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检察院技术科王延军我们曾受理了一起合同纠纷申 诉案,申诉人认为二审原告提供法庭作为证据使用的一份协议书的申诉人 签名吴不是他本人所写,故对已生效的二审判决不服,到检察机关申诉。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民行科将此协议书送交我院技术科进行笔迹鉴定。

经技术人员鉴定认为协议书上的吴签名不是申诉人吴本人所写,而是 他人摹仿吴的签名笔迹。

在这起签名笔迹鉴定中,由于摹仿人的书写水平较高,摹仿签名的迷 惑性较强,摹仿笔迹与被摹仿人的笔迹在文字的布局、字的笔画形态等方 面存在相同之处,如字的最后一笔,竖较长,而且收笔都带有明显的反射 勾。

给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但是,我们通过收集大量的原始笔迹样本共收集了 21 份与检材笔迹 进行认真细致地比对,发现送检的签名笔迹与样本笔迹反映出两种不同的 书写习惯特征。

属于他人摹仿签名笔迹。

正常情况下,人们书写的字迹,多数具有形态正常,运笔自然,笔画连贯,转折笔画、起收笔动作运行自如,同时墨水层次清晰,墨迹与笔压 痕协调一致等明显特点。

而摹仿笔迹,则由于书写人在临摹或练习摹仿时,欲使被摹仿的字迹 的形象写得逼真,又使自己的笔迹特征尽可能地少流露,必须竭力抑制自 己固有但只能是局部的书写动作,运用反馈运动调节原理,不断地调节运 笔方法,这就容易失去书写运动的灵敏性和灵活性,由于摹仿人必然要受 到自身注意力、控制力的局限和对被摹仿字迹基本特点不甚理解,很难把 被摹仿字迹特点全部反映出来,因此,在摹仿笔迹中,通常会表现出以下 特点一、连笔特征异常,形快实慢摹仿签名是以仿为目的伪造他人签名。

由于被摹仿的正常签名,多是运笔自如的快速签字多为行草体字,摹 仿的签名为了追求形态逼真,以假乱真的目的,必然都是有形快实慢的特 点。

摹仿笔迹的特点及检验

摹仿笔迹的特点及检验

摹仿笔迹的特点及检验一、摹仿笔迹的定义及其鉴定意义(一)摹仿笔迹的定义摹仿笔迹,是指摹仿书写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利益,以特定人的字迹作为范本,然后根据自己对特定人笔迹特征的认识,在伪造文书上进行描摹仿写形成的近似于特定人笔迹特征的伪装笔迹。

摹仿书写人摹仿书写主要是掩盖自己的书写习惯代之以他人的书写习惯表现形式,造成为他人书写的假象,达到栽赃嫁祸于他人、转移侦查视线、逃避打击的目的。

也有部分是试图在案情暴露后通过鉴定认定为摹仿书写并排除自己书写的可能性而故意摹仿自己的笔迹特征书写的。

无论摹仿书写的目的如何、摹仿对象是他人还是自己,其结果均与其他伪装手法存在明显差异,后者仅为歪曲自己的书写习惯而改变固有书写动作,而前者是要造成书写假象。

由于摹仿书写人的书写行为具有仿真的特点,因此被西方笔迹学界称为伪造笔迹。

(二)鉴定摹仿笔迹的意义和作用在商品经济社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部分人受利益驱动,采用摹仿书写方式从国家、集体或他人手中违法获取经济利益或者逃避债务或责任。

这种手法在经济犯罪案件或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经常被采用,且在整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贪污、挪用、侵占犯罪案件中的领款、收款票据上的摹仿笔迹,盗窃犯罪案件中的冒领他人存款的摹仿签名笔迹,继承纠纷案件中假遗嘱上的摹仿签名笔迹,债务纠纷案件中的各种字据上的摹仿笔迹等等。

更随着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普遍使用,文书中手写文字越来越少,往往表现在签署意见、姓名和日期等几个方面,书写少量字迹又为摹仿书写提供了方便。

因此,在鉴定过程中准确识别摹仿笔迹,认定摹仿笔迹书写人,对于打击经济类刑事犯罪、正确处理经济纠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改善社会治安状况、增强公民诚信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于摹仿笔迹既反映摹仿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特点,也反映被摹仿人的书写习惯特点,尤其是书写水平高、摹仿能力强、具有笔迹鉴定知识的人进行摹仿书写,所造成的自身书写习惯特点反映极少,因此鉴定难度大。

论摹仿笔迹的检验

论摹仿笔迹的检验

论摹仿笔迹的检验于伟力(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北承德067000)文化艺术睛枣]在司法鉴定实践中不少案件的当事人常采取隐藏自己的笔迹形象,摹仿他人笔越来仿造填写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4言-44、传单,以达到自己非法的目的。

摹仿笔迹—般字数较少,特征选择面窄,可供比对的特征少,书写人的特-狂暴露少,捡验难度大。

因此加强对摹仿笔迹的研究与检验,是文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目锎】模仿笔迹;司法鉴定;检验摹仿笔迹是书写入以特定人的字迹作为范本或底样,按其所观察和理解到的笔迹特征进行仿写扫描,妄图以他人的书写习惯体系代替自己的书写习惯体系,转移视线,逃脱法律追究。

当摹仿人采用各种手段摹仿他^笔迹时,通过视觉感觉神经将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传^大脑皮层中加以储存,形成暂时记忆,然后由大脑支配书写活动,随即将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尽可能描摹出来。

一、摹仿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摹仿笔迹之所以能够被鉴定是与书写习惯动力定型密切相关的。

人在长期书写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在大脑皮层各中枢与书写运动器官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这种条件反躺叁到自动化程度时,就形成了书写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就具有—定的稳定性。

根据巴浦洛夫神经学说原理,动力定型是经过艰苦神经劳动才建立起来的,如果要改变,就必须一方面排除旧动型的干扰阻挠:另一方面则要付出新的劳动以建立新的动型,但这是倍加困难的。

摹仿人不但要放弃、改变自己原来形成的动力定型,同时还要用一种自己不熟悉的书写习惯予以代替,这是违反书写动力定型规律的,也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检材笔迹因摹仿书写的手法不同所反映被摹仿人笔迹特征和流露摹仿书写人自己笔迹特征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仿写检材笔迹反映被仿写人的笔迹特征较少,流露自己的笔迹特征稍多;而摹写检材笔变反映被摹写人的特征较多。

二、影响摹仿笔迹的因素首先是人注意力的局限性。

一个人只能把占据优势地位的某个或几个对象分离出来,使之处于注意的中心,其他对象则被置于“注意的边缘地带”。

浅谈摹仿笔迹的检验

浅谈摹仿笔迹的检验
对 受检 笔迹 进行 鉴定 。
4 . 选择特征 深入对 比
人 是 具 有 特异 性 的 ,而 这 种 特异 性 对 笔迹 特 点 的形 成 具 有

依然非常明显 ,因此文检工作人员可根据摹仿笔迹与正常书写笔 迹 的区别来 判断受 检笔迹 是否存 在摹仿 的可能 。 3 . 摹仿 的分类及其特征 目前 ,摹 仿 笔迹 的分 类 方 法并 不 唯 一 ,本文 将 摹 仿 笔迹 分 成了临摹和套摹两类。一般而言 ,临摹是指边临边摹 ,摹仿者 通过 记 忆 将 笔 画分 开 摹 仿 ,其 特征 是 由于摹 仿 者压 制 了 自己 的 书写 习惯 和 思 维 ,字迹 写 出来 难免 会 显 得不 够 流 畅 ,字 体也 不 够均匀、对称 。而套摹则是通过工具 ,以物理的手段对被摹仿 笔迹 的轮 廓进 行 描 绘 ,其 特 征是 时 常 会 出现 字体 大小 不 一 、字 间距 不 均 匀等 现 象 。 因此 ,文 检 工 作人 员 便 可根 据 摹仿 的特 征
法律 实务
i 一
浅 谈摹仿笔 迹的检验
完俊 峰
( 8 1 Leabharlann 0 0 0 张颖
青海 西宁 )
青藏铁路 公安局 西宁公 安处刑事技 术支队
摘 要 :所 谓摹 仿 笔 迹 ,指 的是 摹 仿 人 通 过观 察 、 记 忆他 人 的笔 迹 特 征 ,并 通 过 不 断练 习 ,在 隐藏 了 自身笔 迹 特 征 的 情 况 下故 意 写 出他 人 字体 模 样 的 一种 笔 迹 形 式。 一般 而言 ,摹仿 笔 迹 具 有 字 数少 、 检验 难度 大 的特征 ,这 便 给提 供 了不 法分 子 可 乘 之 机 , 导致 近 年 来 用摹 仿 笔 迹 伪造 他 人 签 名 、 契约 、信 函 等 犯 罪 行 为 激增 。 因 此 ,为 了提 高 在 司法 实践 中摹 仿 笔 迹检 验 工 作 的 工作 效 率 ,笔者 对 摹 仿 笔 迹 的检 验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在 明确 了摹仿 笔 迹 成 因的基 础 上 ,对 摹 仿 笔 迹 的检 验 重 点及 方 法 进行 了总结 。 关键 词 :摹 仿笔 迹 ;成 因 ;检 验

浅论签名笔迹的检验

浅论签名笔迹的检验

浅论签名笔迹的检验李树平张喜明签名,又叫签字,是将自己的本名写在文件上以示负责的行为,又指书写人签名形成的笔迹,我们在文检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签名笔迹进行鉴定的案件,如取款单上的签名、欠条上的签名、协议书上的签名、经济合同上的签名等等。

一、签名笔迹的特征因为字数少,无疑给我们文检人员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这类案件的检材主要特点是:一是检材的字迹数量少,一般都只有两三个字;二是字迹中所能反映出的个人书写动作习惯的特定性程度有限。

因为字迹数量少,特征相对也少,书写人的书写习惯暴露不充分;三是笔迹特征的价值难以评断。

由于检材中的字迹数量少,一个字重复出现的机会少,即便是重复出现偏旁部首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检材又只是一份签名字迹,不易抓住有规律的书写习惯特征。

因而能体现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特征主要是:1、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

一般的签名字迹可能反映笔迹的熟练程度、字体书写特征、字形特征及字的倾斜笔迹抑压力特征等。

但由于签名字迹有一般伪装,因而所反映的这些特征变化程度也很大,检验过程中难度就更大,有相当一部分签名与书写人的特征不符。

2、书写局部特征。

对于签名字迹能够体现书写人书写习惯的主要是这部分特征,与书写人样本符合,而与其他嫌疑人样本可能差异的特征常见是运笔特征,笔画的交叉、搭配、连接特征,字的结构特征和笔顺特征;尤其是运笔特征,伪装和变化程度较小。

3、签名字迹的布局特征。

各个单子的距离、排列方式、连接方式等,能较好地反映出个人地签名习惯,但容易被他人摹仿,因而价值不是很大。

二、签名笔迹特征变化规律从签名字迹可能是伪装笔迹这个角度讲,它的特征变化规律受书写动力定型的原理制约,所以签名字迹的科学理论基础是很充分的。

具体讲有:1、书写习惯的整体与系统性。

2、书写技能的迁移与干扰的规律性。

3、意志对书写活动控制的有限性。

4、注意的多种矛盾规律。

这一系列心里规律决定了伪装签名的书写活动是不完全以书写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伪装的程度是不可能彻底地。

浅谈常见仿写签名笔迹手法的识别及鉴定方法

浅谈常见仿写签名笔迹手法的识别及鉴定方法

浅谈常见仿写签名笔迹手法的识别及鉴定方法摘要:长期以来,仿写签名字迹辨认始终是字迹辨认的关键与难题。

本文从模仿技术签名笔迹的概念以及鉴别对象入手,归纳其特征原理。

通过编写本文,期望对模拟技术签名笔迹鉴别实践操作发挥一些影响。

关键词:手写识别;仿写签名;仿写特征不同的仿写手段,必然在字迹中显示出他们独具有的、特定量的特征。

检材字迹中有无仿写笔迹的特征,反映是判断其是否是由模仿技术写字而产生的最主要根据和办法。

而模仿技术签名字迹总的特征为:写字形快实慢;运写动作生涩,且笔划有明显抖动扭曲的印迹;其他单字之间、上下笔画之间并无对应关系或照应关系较弱;字笔力统一,墨迹颜色浓淡统一;有不适当停笔和另起笔画出现,和错误的修描、加注、涂改等印记;文字大小不一致,字体形状大小不一,字间排列布局不完整等。

一、摹仿签名笔迹的概念与鉴别含义(一)摹仿签名笔迹的定义签字,古称签字、写押等,是为行使特定权力并须履行有关义务的人,在有关文书中署名本人的名字,而产生的文字。

署名象征着承认,即发生效力,在法学上赋予了该文书的真实性。

而摹仿式签字笔迹则是指书写人按照他人的签署字迹形式,书写了与别人签字字迹相同的签名。

签字字迹通常是"少之又少"的少量文字类型,通常由2—4个单词组成,虽然结构上比较简单,但结构特征却相对固定且个性特征比较明显。

而同样的书写字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组成形式,这也就造成了书写人的写作习惯无法进行完整的表达,也因此不能全面了解该书写人完整的写作规律和书写特点。

由于每个人本身的历史、职业、社会经验、地位、个性、文字技巧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每个人的姓名都有其特殊之处,而且基本和平时的同样文字都不大一样。

这就给仿技术者创造了既容易掌握,又难以在实质上掌握的摹仿条件,也就为摹仿者签名笔迹的鉴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意义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部分人受经济效益驱使,通过模拟技术他人签名笔迹在国家、集体或他人身上,非法获得经济收益或规避欠款或民事责任。

【一等奖课件】《文件检验》课题:摹仿笔迹检验的方法与技巧---一等奖课件

【一等奖课件】《文件检验》课题:摹仿笔迹检验的方法与技巧---一等奖课件

(一)仔细观察笔 迹有无临摹迹象
1、运笔反常
2、形体反常
① ④ ③
3、布局反常
4、描摹痕迹
检 材

样 本
二、临摹笔迹的识别
(二)在比较过程 检
中发现临摹

大同小异,给人
以“形同实异、貌

合神离 ” 之感 。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进行临摹应 具备的条件
在主观上—书写水 平和摹仿能力
在客观上—占有或 接触被摹仿人的笔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书写水平程度

样 本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疏 松
检 材
笔迹的布局和 字间组合
紧 密
样 本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检 材 搭配、比例方 面的细节 样 本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检 材
起、收笔以及运笔、 连笔的弧度、转折角 度和笔画的倾斜度
样 本
三、临摹笔迹的变化规律
检 材
课后实习:
发方运陆签名笔迹案例,布 置学生进行实习。
一、临摹笔迹主要特点
(一)形快实慢 (二)中途停顿 (三)修饰重描 (四)抖动弯曲
要求:
请大家在案例笔迹中指出这些特征表现,再 观察我们刚才临摹练习中的笔迹是否也有这些特 征表现。
一、临摹笔迹主要特点 (一)形快实慢
一、临摹笔迹主要特点 (二)中途停顿
一、临摹笔迹主要特点 (三)修饰重描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根据我们过去所学的 内容,找出检材签名中的笔迹特征,指出这些特 征证明了什么问题。据此,大家判断一下,这属 于哪种形式的非正常笔迹?
练 习:
大家判断的很正确,这的确是摹仿笔迹。 下面,大家来做个练习,在刚发的A4纸上, 用统一发放的签字笔写下自己的姓名,写好后与 同桌交换,现在大家看着面前的签名,体会一下 后,把这个签名临摹一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摹仿签名笔迹及其检验方法
(空一行)
董晓娜
(空两行)
【摘要】签名笔迹的特点是:笔迹数量少,书面语言的特点暴露不出来;笔画较少。

这些特点为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搞好签名笔迹,尤其是当前司法实践中较常见的摹仿签名笔迹检验,是当前文检工作人员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

签名笔迹案件是少量字检验的一种类型,但签名笔迹的特殊性又决定以此类案件不同于一般少量字检验,要想做到对签名笔迹认定准确、否定不漏,不仅要结合少量字的检验方法,还要深入了解、研究签名笔迹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

摹仿签名笔迹自然也包含于其中。

签名字迹的联体特征在书写动力定型后也日趋定型,成为个人笔迹特征的浓缩,定型以后的签名尽管前后会有差别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而为签名笔迹的检验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科学依据。

因此,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需要深入研究签名的特点,全面考虑签名的各相关性因素,透彻分析检材,检验时着重把握细节特征、笔力和笔痕特征等,认真细致地加以比对,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检验结论。

本文主要就以上所提和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及检验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摹仿笔迹;签名笔迹;检验方法
The signature handwriting
Dong Xiaona
[Abstract]The signature handwriting characteristic is: The handwriting quantity are few, the written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cannot expose; The stroke are few.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caused the certain difficulty for the examination work. How does well the signature handwriting, in the current judicial practice the common imitation signature handwriting examination, is in particular the current article examines the staff all in the earnest discussion question. The signature handwriting case is the few characters examination one kind of type, but the which signs,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signs various relevant factor, the thorough analysis examines the material, when the examination grasps the detail characteristic emphatically, is bold handwriting vigorous style and the pen mark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earnestly carefully performs compared to, like this can draw the correct examinatio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raises on above with the imitation signature handwriting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spection procedure carries on inquired into.
[Key words] Imitation handwriting;Signature handwriting;Inspection procedure
签名,古称签字、画押,是指享有某些权力或应尽有关义务的个人在有关文件上签署自己的姓名所形成的文字。

它是书写文字符号的一种特殊组合形式。

各类文件上的签名是文件真实性和有效性的标志之一。

人们在最初学写字的时候,也就开始学写自己的名字,从学生时期的书本、考卷到走上社会以后的存取款、汇款、签约以及社会交往,签字留名经常不断,甚至终身相随直至书写能力的丧失。

在这长期的书写实践中,不断完善书写动作,也不断提高签名的水平,还有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审美,刻意研究、设计自己名字的写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签名造型。

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签名常常会由初学时的一笔一画书写发展到连笔书写,书体由楷书变为行书,甚至变为一笔草书。

这样,签名笔迹的连体特征也日趋定型,成为个人笔迹特征的浓缩,定型以后的签名尽管前后会有差别和变化,但是万变而不离其宗,从而为签名笔迹的检验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科学依据。

当前,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犯罪活动逐年增加,在文件检验领域中,对签名笔迹的鉴定也迅速增加,据有的地区和部门抽查统计,签名笔迹检验已占全部笔迹检验总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其中经常遇到的签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存取钱物时的签名,司法活动中的签名,社会交往的签名,经济活动中的签名等。

一、影响签名笔迹的因素
(一)文化水平、书写水平的影响
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其签名的熟练性就越强,笔迹上反应出书写习惯的稳定特征就越多。

书写水平越高的人,其签名笔迹的书写水平也随之较高,时期的书写实践,使自身签
………………
力近形异”的特点。

这种特点即使在记忆摹仿的签名笔迹中也会表现出来。

实验验证表明任何摹仿笔迹的笔力与正常笔迹的笔力在整体分布绝不相同。

(3)笔顺特征的异同。

在摹仿签名笔迹中,明显的笔顺特征容易被摹仿,
(二)摹仿签名笔迹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1、搜集样本时应注意尽量收集带有嫌疑人签名的样本
这样可以对字间距离,整体结构进行比对检验。

笔迹检验的重要工作是进行文字比对。

签名的独特性造成了有些字的单独写法和整篇文字样本中的相同字可能出现一定的差异,这一点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要正确认识异同点
签名笔迹的差异点和符合点从量上看,都不会太多。

多数情况下,两者的相同点少于差异点。

如何正确认识异同点也是摹仿签名笔迹检验的关键。

正确认识异同点,一是要全面了解案情,拓展思路,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二要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透彻研究检材,并结合签名的独特性和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掌握特征的稳定性,摒弃非本质特征对思维判断的干扰;三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难于解释的问题,可以一件一件地调查解决,必要时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加深对特征的认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摹仿签名笔迹的检验需要用原件进行鉴定、样本的收集至关重要、吃透检材、科学、合理地解释检材中出现的笔迹特征变异、选取稳定性强、难以伪装的特征、结合案情进行检验鉴定。

全面考虑签名的各相关性因素,透彻分析检材,检验时着重把握细节特征、笔力和笔痕特征等,认真细致地加以比对,就不难作出准确的鉴定结论。

参考文献
[1] 沙万中.文件检验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玉峰、赵成仁等.练习摹仿加复写套摹笔迹的识别与检验[J].刑事技术,2004(3).
[3] 邓绍秋、陈明春.谈摹仿笔迹的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05(4).
[4] 高树辉.浅谈摹仿伪装笔迹的鉴别[J].中国防伪,2005(7).
[5]高树辉.浅谈摹仿伪装笔迹的鉴别[J].中国防伪,20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