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液, 并 嘱其多 饮水 , 以稀 释血 液 , 一 般液体 入 量 为每天 3 0 0 0~ 4 0 0 0 m l , 使尿量维持在每天 2 0 0 0~ 2 5 0 0 m l ; 并应 用碳 酸氢钠碱 化尿液 , 减少尿酸结石形成 , 口服别嘌呤醇以减少尿酸形成 , 避 免 肾功能衰竭发生 。
临 床合 理 用药 2 0 1 3年 6月 第 6卷 第 6期 上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r u g U s e . J u n e 2 0 1 3。 Vo 1 . 6 N o . 6 A

1 63 ・
3 结 果
持, 消除其恐惧 t b 理, 增强信 心 , 使 其积极 配合治 疗 , 据 患者 的
心理状态 , 采取可行的措施 , 满 足患者的需要 , 教会 患者 自我 调
节情绪 的方 法。如听音乐 、 与 同类患者交 流体会 , 减轻 、 缓解 心
理压力 , 顺 利完成化疗 。
2 . 2 休息与 活动 白血病 患者因血细胞大量过度增生导致 代
落刺激 因子。在化疗同时 给予止 吐 、 营 养支持 、 保护脏 器 等支
持治疗 ; 若血红蛋 白 < 6 C ’ g / L 或血 小板 < 2 0 ×1 0 / L , 给与成 分
输血 ; 有感染表现者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
2 护 理
别是高 细胞 白血病 , 由于大量 白no
血、 感染 、 静 脉炎、 口腔溃疡 、 脏器功能损害等 , 如处 理不当可引
起 严重后果甚至治疗失败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5 胃肠道反应
多数 化疗患者 出现 不同程度 的呕吐 , 食 欲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在层流室的护理体会论文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在层流室的护理体会论文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在层流室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20-02大剂量化疗主要用于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或对白血病完全缓解后的强化治疗,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中作为机体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细胞缺乏是患者并发感染的最重要因素,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粒细胞缺乏患者置于普通病房,感染率可达100%。

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06月采取层流病房隔离对36例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4~62岁,其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13例,实施大剂量化疗40例次,分别大剂量化疗采用方案为阿糖胞苷(ara-c)1500 mg/(m2?d),持续静脉滴注共3d,柔红霉素(dnr)40 mg/(m2?d),静脉注射,1~3 d;氨甲蝶呤(mtx)1 000~2 000 mg/(m2?d),与vp(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联合应用,持续静脉滴注共24 h,用药结束后6~8 h开始用四氢叶酸(cf)解救。

1.2 骨髓抑制期粒细胞变化:36例患者40次经化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发生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

5×109/l)32例次,中性粒细胞(0.5~1.0)×109/l1 4例次。

治疗后从粒细胞缺乏到白细胞正常持续时间7~30 d。

1.3 感染判断指标①发热:体温>38℃,除外输血、输液及药物肿瘤本身所致;②无发热但出现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状;③出现口腔溃疡及牙龈肿痛、肺部罗音、肛周脓肿等;④咽拭子、痰、血、尿、粪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1.4 结果36例患者发热18例次(38~40。

2℃),持续 3~14 d。

感染部位:口腔、牙龈感染8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肛周感染4例,阴道感染2例,,未发生感染8例。

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吴明华;王皎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1999(000)008
【摘要】近年来,对缓解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大剂量强化巩固治疗,对延长缓解期和无病生存率取得了明显教果。

然而,随着化疗药物剂量的明显增大,对患者的毒副反应也明显增加。

因此,我们护理工作又面临着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如何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将不良的反应碱少到最低限度,进一步保证大剂量化疗的顺利进行,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50例自血病人进行了44例次大剂量强化巩固治疗,效果较好。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吴明华;王皎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肇东市骨伤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1
【相关文献】
1.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护理体会 [J], 曾艳
2.层流床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期感染的效果评价 [J], 田瑞芳;柴梅荣;王艳丽
3.大剂量顺铂化疗患者预防肾毒性的护理体会 [J], 曹国芬;李慧艳
4.儿童白血病大剂量用氨甲喋呤副作用预防护理体会 [J], 吕冰梅;王(王莹);钟晓丽
5.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预防针对性护理体会 [J], 郭晓静; 赵瑾; 苏丽萍; 王景芳; 薛晶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7-16T11:12:30.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邬嘉梅[导读]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邬嘉梅(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014010)【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护理。

方法 4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心理、饮食、并发症等个性化的护理。

结果经过辅助个性化合理的护理,完全缓解患者16例,部分缓解患者20例,未缓解7例,死亡2例。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35-02 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白血病患者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

通过对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5-2013.7年我科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74岁,平均32岁。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均经过临床病理及细胞形态学确诊,并全部接受过化疗。

1.2 治疗方法(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或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方案);(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VDCP方案)或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柔红霉素+强的松(VLDP方案)。

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的感染和出血护理体会

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的感染和出血护理体会

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的感染和出血护理体会作者:梁晓霞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统计分析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总结白血病在化疗后容易出现的感染和出血现象的护理总结关键字:白血病感染出血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恶性疾病。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白血病的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为化学疗法,但是化学疗法在对杀害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杀害人体正常体细胞。

造成粒细胞下降,存在激发感染性的危险,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白血病患者致死的主要病因。

因此总结白血病的护理体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1临床资料收录我院自2009.3月~2012.4月收治的37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信息。

符合1985年法、美、英协作组提出的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和以临床症状、血细胞形态学分类、骨髓形态学分类作为的诊断依据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化疗疗程为7~28d,年龄为9~79岁,平均年龄为35.9例。

由于我们重视化疗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先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护理出血和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

2.1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在37例中有30例发生了感染。

其中分别为口腔感染12例、呼吸道感染8例、胃肠道感染5例、皮肤感染3例、会阴部感染2例。

由此可见在其中口腔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形式,呼吸道感染。

这30例经过我院的全方位护理最终全部通过化疗。

2.1.1口腔护理鼓励患者进行多饮水,饭后睡前进行漱口,每天4次/d,保持口腔的干净。

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吊瓶加压冲洗,溃疡面滴以0.5%金霉素甘油,并用2%利多卡因喷雾或者西瓜霜喷雾。

如果感染,在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的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鉴别:疑为细菌感染可用双氧水漱口;疑为真菌感染可用4%碳酸钠漱口。

疑为霉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10万U/ml 润漱口,并改用3%的苏打水漱口[1]。

2.1.2呼吸道护理每5h检测体温一次,观察有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如有上诉症状应及时留取痰标本,制作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有效护理模式分析论文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有效护理模式分析论文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护理模式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苏州215006【摘要】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有效护理模式。

方法:针对35例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的病症表征实施护理。

结果:68.6%(24/35)的病例伴有院内感染,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占比最高66.7%(16/24),其次依次为口腔感染(12.5%)、肛周感染(8.3%)、胃肠道感染(8.3%)以及皮肤感染(4.2%),除1例终止治疗,其他均在护理中恢复中性粒细胞数量,白细胞总数升高。

结论:针对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缓解抑制状态,避免产生生命危险。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抑制;大剂量化疗;护理模式【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51-01白血病属于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是由血液系统病变引起的,一般需采取化疗控制病情,多数病例会因接受大剂量化疗而导致骨髓抑制,虽然此症状会在2周以后自行缓解(缓慢恢复)[1],但是由于粒细胞数量的下降会引起继发性感染[2],不利于病例的身心健康,影响治疗,所以应对平时使用的护理模式进行改进,选择一种有效护理模式以帮助病例度过危险。

本文针对35例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的病症表征实施护理,下文将详细介绍。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出现骨髓抑制(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导致)的白血病患者,13例女,22例男,均龄(50.4±3.2)岁,统计范围17-73岁。

疾病分类:11例(31.4%)属于急性淋巴细胞病变,10例(28.6%)属于慢性粒细胞病变,10例(28.6%)属于急性髓细胞病变,4例(11.4%)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病变。

常规治疗,骨髓抑制程度(以中性粒细胞数量为标准):19例(54.3%)数量在o.5×109/l 以下,9例(25.7%)数量在o.5-1.0×109/l以下,8例(20.0%)数量在1.0-2.0×109/l之间。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探讨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探讨

量 化疗 后粒 细胞 缺乏患者护理的工作体会 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选 取 2 0 1 1 年 3月至 2 0 1 3年 6月 我院
本组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 后粒细胞 缺乏患者 6 9例 ,经过
收治 的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粒 细胞缺乏 患者 6 9例 ,男性 3 3 例 ,女性 3 6例 ;年 龄 1 4~ 6 8岁 ,平均 4 1岁。
1 . 2 护理 方法 1 . 2 . 1 化疗前护理 1 . 2 . 1 . 1 心 理 护 理 粒 细 胞 缺 乏 期 患 者 会 感 到 焦 虑 ,沮 丧 ,没有安全感 等不 稳定 情绪 J 。这 时要多关 心患 者 ,与 患 者 多 进 行 沟 通 ,注 意 观 察 患 者 的 心 理 变 化 和 生 活 需 要 ,
起 的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绝对计 数小 于 0 . 5 X 1 0 g / L 。白血病
意去除 口腔 内两侧 的食 物残 留;患 者不要 使用 牙线或 者牙 签剔牙 。患者化疗 后鼻 腔粘膜 病变 比较薄 ,患者 不要 用力 擦拭鼻涕或挖鼻孔 。
1 . 2 . 2 . 2 皮肤护理 和肛周 护理 保持患 者的个人 卫生 ,化 疗后 的患 者易 出汗 ,要 叮 嘱家 属经 常协 助 患者擦 拭 皮 肤 , 清除汗液 ,勤更换 衣服 。注 意观察 患者 的皮 肤 ,若发 现 出 血点或者瘀斑 ,应 及时 处理 。鼓励 患者 多饮水 ,保持排 便 通畅 ,便后及时进行清洗。 1 . 2 . 2 . 3 高热护理 密切监测 患者 的体 温变化 ,患 者一旦 发生发热现象 ,应及时给予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
2 结果
患者在化疗期 间 ,经 过高 强度大 剂量 的化疗 后 ,极容 易发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纤擦洗, 以防内套管变形, 清洁后i gMo 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 内套管取出 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如果内套管取 出不畅 , 说明内套管变形或其间有分 泌物粘连 , 若是变形应重新更换合适的消毒好的内外套管, 若为分泌物粘 连, 及时拔出内套管, 在消毒 内套管的同时雾化吸入 , 以彻底消除分泌物 ,
21 合理 的呼吸道 湿化 .
湿化给氧能显著提高氧分 “可消炎抗菌、 , 稀释痰液, 促进痰液排出, 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湿润, 预防肺部感染。 方法:1气管内滴药, () 每分钟6 滴. ) ~8 ( 雾化吸入 : 2 采用生理盐水加庆 大霉素、 地塞米松雾化吸人, 日2 次 , 每 -3 严重者可每 日5 次, ~6 每次2 分 0 钟 。 ) 内套管 管 口盖一层 湿纱布 , ( 气管 3 以增加吸 入空气 的湿度 , 防止异 物 吸
【 摘要 】 气管切开术系将气管前壁切开 , 插入套管, 原仅用 以解除喉梗阻, 近年来应用 范围已有很大发展 , 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
的呼 吸 衰竭 , 常施 行 气管切 开 术作 为 辅助 治疗 。 术后 护 理不 当, 察 不细 . 也 若 观 易造 成 呼 吸道 阻 塞和 促进 肺 部感 染 而加 重病 情 . 度 危及 生命 。 再 因此 , 术后 病 人 呼吸 道 的护 理尢 为 重 要。
23 保 持 外管 固定 、 . 内管通 畅
教会病人或家属气管套管的护理方法 , 回家后如何消毒 , 以预防呼吸
道 感染 并发症 。
参 考文 献
【】 逢增容 . 1 董卫华 . 管杰 . 浅谈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中外健康文摘
2 1 .4 O 7 一O 0 4 一 3 2 2. 1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M e i l dA kT e e in 2 1 年第 1 ek dc An s h M dc e 0 2 a i O卷 第 6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大剂量化疗;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方法:我院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应用大剂量化疗的急性白血病化疗137例,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的发生机制、规律、临床表现、转归进行心理、饮食、病因、发病机制对症等个性化的护理。

同时选择1990年6月至1997年5月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其不良反应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个性化护理,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均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大剂量化疗;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大剂量化疗患者,化疗可引起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及骨髓抑制,如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我院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137例,我们对其临床表现及化疗的毒副作用进行观察,并进行个性化合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7例为我院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男性78例,女性59例;年龄19岁~73岁,中位年龄43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05例,其中m19例,m227例,m328例,m418例,m519例,m64例。

同时选择1990年6月至1997年5月大剂量化疗的白血病患者1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例入院时情况、年龄、性别、化疗方案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鼻衄、牙龈及皮肤出血71例,淋巴结及肝脾肿大34例,牙龈肿胀25例,贫血91例,发热78例。

脑部损害11例,转氨酶升高6例,黄疸2例,肺部感染29例,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紫绀,急性肾功能不全6例,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静脉炎23例,口腔溃疡感染35例,心衰2例。

1.3 化疗药物及方案
环磷酰胺(c),长春新碱(o),柔红霉素(d),左旋门冬酰胺酶(l),强的松(p),阿糖胞苷(a),胺丫啶(a),米托蒽醌(m),足叶乙甙(vp16、e)all应用cod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vdlp(长春新碱牛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牛强的松)方案,anll应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a(胺丫啶+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d(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柔红霉素)、ea(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等方案。

1.4 观察方法
对137例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护理,根据白血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感染、贫血、出血、静脉炎、口腔溃疡、脏器功能损伤等的发生机制、规律、临床表现、转归进行心理、饮食、病因、发病机制对症等个性化的护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统计数据应用±s,应用t检验。

2 护理
2.1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
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多于化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首先在静脉注射处出现疼痛,继而出现红肿起泡,最后坏死溃烂。

如在发现药物有外渗现象后或出现静脉炎的早期及时处理,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防止坏死的出现,可于化疗出现静脉炎后,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
立即给予不同的处理,柔红霉素、胺丫啶、米托蒽醌等给予硫酸镁冷湿敷,长春新碱则不能用冷湿敷,而给予透明质酸酶浸润注射。

然后给予紫草油外敷或给予金黄散加香油调合后敷静脉炎处,每日换一次药。

具有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后者再合用南星、姜黄、大黄,可增强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于能引起静脉炎的化疗药物,如柔红霉素、米托蒽醌、长春新碱等药物,静脉注射时,要特别谨慎,确保一针见血,以免损伤血管,导致化疗药物的外渗,先用生理盐水试滴,确认针头在血管内,且无外渗后,再注入化疗药物,并仔细观察有无外渗,如有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做预防性处理。

护理方法主要有: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穿刺时不可使用止血带,以避免化疗药物的外渗[2]。

一般护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患处的水肿水泡坏死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饮食护理:白血病患者化疗时,因化疗药物的消化道反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营养较差,加剧了因白细胞下降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使静脉炎处的感染难以控制,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利于感染的控制,促进坏死组织的愈合修复。

疮口的护理:静脉炎出现水泡时,保持皮面清洁,覆盖纱布保护以防止水泡擦破诱发感染,一旦溃烂坏死,则给予每日消毒换药,必要时清除坏死组织,给予中药生肌散外敷,以祛腐生肌,促进疮口的愈合。

药物不良影响的护理:患者感染后出现发热,应用地塞米松可抑制患者免疫,减缓患者伤口的愈合,应尽量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虽可退热止痛,但可使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应避免使用,可给予不影响患者免疫力和伤口愈合的止痛药如路盖克,即可达到止痛的目的,又不影响疮口的愈合。

药物湿敷:一旦患者有静脉炎迹象,即给予硫酸镁溶液冷湿敷,或用云南白药加酒精湿敷。

局部封闭;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立即采用普鲁卡因复合剂(0.5%普鲁卡因5 mg~30 mg,地塞米松5 mg~20 mg,维生素c250 mg~500 mg)做局部浸润性封闭治疗;护理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护理效果比较(略)
护理组静脉炎发生率低及治愈所需时间短,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优于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