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

合集下载

南农毕业证

南农毕业证

南农毕业证南京农业大学,简称南农,是中国农业部直属的本科高等农业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是中国最早的农业高校之一,也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专业设置最全面的农业高等学府。

下面将以近700字的篇幅介绍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

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是由学校颁发给毕业生的证明文件,它标志着学生在南农的学业正式结束,也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象征。

毕业证书上有南京农业大学的校名、校标和校徽,以及毕业生的姓名、学号、专业和毕业时间等个人信息。

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它是学生求职、升学和发展事业的重要凭证。

拥有南农的毕业证书,可以证明毕业生在学术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上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

这对于毕业生进入社会、找工作或继续深造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背后是毕业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奋斗。

在南农求学期间,学生们通过学习课程知识、参与实验实践、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毕业证书是他们努力追求知识和学业成果的见证。

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不仅代表了毕业生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也代表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成绩。

南农作为一所农业类高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创新人才,其教育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声誉。

毕业证书的发放是对南农教育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总而言之,南京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对于毕业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他们在南农求学期间的见证,代表着毕业生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同时也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

拥有南农的毕业证书,将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用什么英语教材

南京农业大学用什么英语教材

南京农业大学用什么英语教材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为主要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英语教育在该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南京农业大学到底使用什么样的英语教材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南京农业大学所采用的英语教材进行介绍。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农业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是经过认真甄选的。

根据该校所设立的专业和学科方向,教师们从多个角度考虑,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英语教材。

这样的选择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农业科研和国际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

其次,南京农业大学的英语教材以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针对性强为特点。

这些教材内涵广泛,包括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内容。

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和案例也紧密贴合学生所学专业,提供了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和实际应用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农业领域的英语表达。

此外,南京农业大学的英语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练习,包括听力训练、口语对话、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同时,教材还结合了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英语学习。

南京农业大学的英语教材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中融入了一些国际交流的话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和认识,增进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包容。

这种培养方式有助于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南京农业大学使用与农业相关的英语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农业领域的英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农业科研和国际交流能力。

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南京农业大学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以进一步推动农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网]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门户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网]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门户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南京农业大学信息门户供大家参考选择。

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南京农业大学信息门户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信息门户(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南京农业大学办学历史建校初期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时期(1902-1912)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院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起源可追溯至1902年开始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

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即1902年5月30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情形折》,呈请在原设水师学堂、陆路学堂及格致书院外,另建小、中、高等三所学堂。

刘坤一病逝后,三江师范学院由张之洞创办,并于1903年3月开办于江宁府署,同年迁移至北极阁。

其后继者魏光熹则主持了三江师范学堂的建造,筹措经费,管理师资,招考学生等具体工作。

三江师范学堂设理化,农业博物,历史,舆地,手工,图画诸科,并设速成科,而农业博物科先后聘请日本农学士伊藤村雄、安腾安为农学教习。

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将三江师范学堂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改制后的两江师范学堂,利用原有的师资设备,培养理化数学、农学博物和手工图画技艺方面的中学教师,具有促使初等教育走向工农实业生产的意义。

课程设立包括有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和农艺等。

尤其在李瑞清任校长时,注重实用教学,提倡“手脑并用,智识兼修”,开设分类科和选科,注重动手,不尚空谈。

把原来只在课堂上讲授的博物科改为农业博物科(农学博物科),学生必须兼习农学。

并先后建立了木工场、金工场、农场和养蚕室、购置农田100多亩,耕牛数十头,供农学博物科生实地实习之用。

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校)农业专修科与东南大学农科时期(1917一1927)1914年9月2日,韩国钧咨请教育部改“两江优级师范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委任江谦为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南京农业大学章程

南京农业大学章程

南京农业大学章程序言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科。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

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72年,学校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

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

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2000年由农业部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为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英文译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南农、南农大或南京农大;英文缩写:NJAU或NAU。

第三条学校是由国家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与共建。

第四条学校法定注册地为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即卫岗校区,另设有浦口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珠江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南门外南农大江浦农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依法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五条学校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六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朴勤仁”的优良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第七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

南京农业大学是211吗

南京农业大学是211吗

南京农业大学是211吗
南京农业大学不是211高校。

它是一所以农业为特色,以农林为优势,工学为基础,工农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普通本科高校。

南京农业大学创建于1902年,前身为南京农学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农业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农学院。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占地面积约6600余亩,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设置较为全面,涵盖了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学校现设有农学院、工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国际学院等多个学院和系部。

南京农业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具有正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近600人。

学校强调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设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为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科技推广等方面的合作项目。

南京农业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学校拥有多个学生社团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积极鼓励优秀学生参与各类学术和竞赛活动。

总之,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农业为特色的本科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虽然南京农业大学不是211高校,但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为农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PPT)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PPT)
南京农业大学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石凤海
2015年1月20日
中国政区图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杰出校友
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1982年本科毕业 王荣: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1982年本科毕业,1985年硕士,1988年博士 胡晋生: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张凤如: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刘进元: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庄娱乐: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所长,1982年本科毕业 陈建东: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1984年本科毕业 易中懿: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1986年本科毕业 周红波:中共南宁市委副书记,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1992年本科毕业 戚益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5年本科毕业 郑小波: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90年博士毕业 周雪平:浙江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植物病理学家,1992年博士毕业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是由我国最早创办的两个农业工程系——原金陵大学农业工程系和原中央大学农业工程系合并、发展而来,是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源地之一。

1952年院系调整时,两校的农业工程系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

1958年,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与江苏省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

1970年搬迁到镇江,与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合并,1985年迁回南京浦镇原址建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我国老一辈农业工程专家吴相淦、吴起亚、高良润、潘君拯等教授曾先后在学院任教。

办学六十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学院位于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北邻老山风景区,山林遍布,鸟语花香。

校园面积716亩。

目前,学院的农业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三个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八个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农业工程)等三个专业学位领域硕士授权点;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十二个本科专业。

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办学格局。

多年来,学院依托农业工程优势学科,在水田土壤流变性能、农业机器人、土壤耕作及旋耕机械、农业能源等研究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瞩目。

近三年来,学院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类项目100多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被SCI、EI、ISTP收录近60篇。

在新的世纪里,工学院将秉承学校百年办学传统,弘扬“诚朴勤仁”的精神,践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务实奋进优良传统,营造团结融合、和睦和谐学院文化氛围,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优势,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农工融合,特色鲜明的工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优势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优势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南京农业大学优势学科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选择一个合适的院校专业。

加油!一、土壤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沈阳农业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二、植物营养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南京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沈阳农业大学5.华南农业大学三、植物病理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浙江大学3.福建农林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云南农业大学四、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浙江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中山大学5.福建农林大学五、农药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南京农业大学3.贵州大学4.华中师范大学5.南开大学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广西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4.扬州大学5.安徽农业大学6.东北农业大学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四川农业大学2.浙江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5.吉林农业大学6.内蒙古农业大学八、草业科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甘肃农业大学2.内蒙古农业大学3.新疆农业大学4.兰州大学九、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优势重点学科单位:西南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浙江大学2.苏州大学3.南京农业大学十、基础兽医学优势重点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东北农业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华中农业大学5.内蒙古大学十一、预防兽医学优势重点学科单位:1.扬州大学2.华南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吉林大学3.中国农业大学4.浙江大学5.华中农业大学6.河南农业大学十二、临床兽医学优势重点学科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3.吉林大学4.华南农业大学十三、林木遗传育种优势重点学科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优势学科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2.南京林业大学十四、森林培育优势重点学科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南京林业大学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十五、森林保护学优势重点学科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单位:1.东北林业大学2.南京林业大学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篇】中国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农学一级学科排名一、农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作物学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凯
周曙东
一等奖
5
低碳视角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选择行为研究——基于CVM方法的模拟分析
雨晨
周宏
二等奖
6
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虞晨阳
潘军昌
二等奖
动物医学院
1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细胞多表位基因的设计、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郑胜
冯秀丽
特等奖
2
Caspase 4、5、11蛋白的鉴定纯化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其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检测
柳智
石晓平
一等奖
3
湿地生态景观对周边住户住宅价格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姚聿
陈会广
二等奖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意替代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刘沛栋
李放
二等奖
5
农村宅基地复垦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南通市林梓镇蒋殿村为例
李胜男
郭春华
二等奖
6
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镇江市丹徒区为例
张燕
杨军
二等奖
5
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以A股汽车制造业为
王欢
吴虹雁
二等奖
6
中小微企业票据融资问题研究
郭炫麟
林乐芬
二等奖
工学院
1
泥石流侵蚀强度试验研究
王丹
赵吉坤
特等奖
2
FSAE赛车总体结构与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刁秀永
鲁植雄
一等奖
3
稻穗图像特征与籽粒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吕俊逸
丁为民
一等奖
4
基于作业测定的生产效率改善
石磊
柳禄
一等奖
11
FSAE赛车悬架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钟文军
何瑞银
二等奖
12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叶片水分测量方法研究
薛梁
龚红菊
二等奖
13
经济型数控车床自动回转刀架设计
雷鹰
史立新
二等奖
14
慢刀伺服车削的工艺试验及参数优选
刘波
康敏
二等奖
15
产品形象家族化设计研究与实践
鲁国泰
柳禄
二等奖
16
小型双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的研究
宋晓欧
Hale Waihona Puke 窦道龙一等奖3稻瘟酰胺在水稻中的消解规律研究
周亮亮
王鸣华
二等奖
4
大豆疫霉无毒效应分子Avr1d的定位及功能研究
林桠春
王源超
二等奖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
气候变化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建青
张旭辉
特等奖
2
独角金内酯对水稻N、P供应的响应
刘尚俊
张亚丽
一等奖
3
Cd胁迫下水稻根部巯基物质含量及GST活性的研究
吴晓伟
刘伟
一等奖
5
麦秸秆/PE发泡复合材料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
常萧楠
何春霞
一等奖
6
基于GPS规划路径下车辆的姿态控制算法设计
石停停
丁永前
一等奖
7
立轴式开沟试验台设计及设计
张鑫
丁启朔
一等奖
8
时滞对系统稳定的影响及其补偿控制
仇福伟
林相泽
一等奖
9
高精度孔铰珩工艺试验研究
朱吾振
杨勇
一等奖
10
产品形象家族化设计分析与研究
王秀娥
一等奖
3
不同时期干旱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旭
戴廷波
一等奖
4
江苏省水稻种子市场套牌现象调研及其对策研究
罗国俊
钱虎君
二等奖
5
氮素运筹对超级稻Ⅱ优084产量及抗倒性的影响
牛信双
李刚华
二等奖
植物保护学院
1
基于线粒体标记的截形叶螨种群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
靳鹏宇
洪晓月
特等奖
2
大豆疫霉无毒基因Avr1b抑制大豆抗病反应的功能研究
郭锐
吴菊清
二等奖
4
甘南牧区犏牛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特性研究
马宇潇
董明盛
二等奖
5
低爆腰率芽米中GABA富集技术研究
赵哲
顾振新
二等奖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
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并行同化算法及应用系统研究
刘昊天
姜海燕
特等奖
2
基于大数据的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研究
彭秋茹
阎素兰
一等奖
3
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孙鸣孜
王薇
二等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
南京玄武湖景区旅游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高成
黄颖
特等奖
2
万达国际影城STP战略与4P策略研
杨梦
李明
一等奖
3
论代孕行为的合法化
诸玉
曾玉珊
二等奖
4
试论我国聘任制公务员人事争议纠纷的解决
马迅
杨钦
二等奖
5
浅析新民乐背景下古筝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吴悠
夏如兵
二等奖
6
浅析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适用
吕梦泽
雷治海
一等奖
3
猪链球菌脑膜炎株的分离鉴定与毒力分析
董文阳
姚火春
二等奖
4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蒋静雅
赵艳兵
二等奖
食品科技学院
1
苦丁茶多酚类物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徐冬兰
曾晓雄
特等奖
2
重组微生物细胞生物合成γ-氨基丁酸转化条件的优化
陈琳
陆兆新
一等奖
3
不同肌肉类型功能特性差异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关系研究
徐厚清
杨钦
二等奖
理学院
1
龙葵多糖抑制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活性研究
胡筱希
丁霞
特等奖
2
微博权限系统
张伟伟
李强
二等奖
3
求解振荡方程的修正ARKN方法
赵靖蓉
陈朝霞
二等奖
农发院
1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适应研究——以南京市谷里街道为例
王潇翔
张春兰
一等奖
2
不同灌溉方式下麦秸还田对直播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陈燕
朱利群
二等奖
金融学院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上海股市的实证研究
段娅丽
刘荣茂
特等奖
2
上市公司自愿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动因分析——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0-2011年数据
底晓倩
王怀明
一等奖
3
江苏省农信社扶贫小额贷款运行效果分析——以泗洪县为例
黄木澎
董晓林
二等奖
4
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南通市纺织服装类中小企业为例
1
三峡移民安置区农村移民福利变动的模糊评价——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
李牧恬
朱战国
特等奖
2
基于LibQUAL+TM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杨多
常向阳
一等奖
3
基于城乡差异视角的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陆炳静
周月书
一等奖
4
肯尼亚农产品贸易格局和农业投资潜力的研究——赴肯尼亚考察报告
卞珊珊
伍艳莲
二等奖
4
基于SCI论文的水稻遗传学领域主题演变探析
江雪琴
屈卫群
二等奖
5
基于C#和Emgu的果蝇求偶识别系统
李旭东
李玉泉
二等奖
6
基于android3D物理传感器游戏的设计
王飞
黄芬
二等奖
公共管理学院
1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与组织支持感关系研究
李英文
吴红梅
特等奖
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鹰潭、上饶市为例
殷小菲
刘友兆
二等奖
外语学院
1
英语专业小组讨论影响因素调查
宗政
贾雯
一等奖
2
中日外来语对比研究
叶婷婷
金锦珠
一等奖
3
外教在中国高校课堂教学情况个案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外教为例
仉晓丽
张友琴
二等奖
4
霍桑的象征主义的模糊运用——对比分析《牧师的黑面纱》与《好小伙子布朗》
周芹
樊淑英
二等奖
5
中日同形词的感情色彩辨析浅议
南京农业大学
2013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名单
学院
次序
毕业论文(设计)名称
学生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奖项
生命科学学院
1
人砷甲基化酶中Gly80、Gly82功能的研究
常家骃
王志林
特等奖
2
利用已知的T-DNA突变体库筛选与基因沉默相关的突变体
袁宇翔
何新建
一等奖
3
苯乙基间苯二酚微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马超龙
夏强
刘俊
孙少琛
特等奖
2
α-生育酚琥珀酸酯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鸡蛋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迟航
王恬
一等奖
3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处理稻草营养价值
的研究
徐文佳
朱伟云
二等奖
4
福瑞鲤IGF2R第一内含子的多态性检测和遗传特性分析
陈为先
苏胜彦
二等奖
草业学院
1
施氮水平对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