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是什么
5w分析法——精选推荐

PM分析法PM分析法,是找寻分析设备所生产的重复性故障及其相关原因的一种手法。
PM分析是把重复性故障的相关原因无遗漏地考虑进去的一种全面分析的方法,是日本所开发出来的方法。
所谓PM,是指下面几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
P指的是:Phenomena或Phenomenon(现象)及Physical(物理的)。
M指的是:Mechanism(机理)及其关联的Man(人)、Machine(设备)、Material(材料)。
PM分析法适用时机当要求达成因设备所衍生的慢性损失为零的目标时,即可采用PM分析法,特点是以理论来指导事实,要求对设备具有相当的了解。
尤其适用于设备慢性损失的个别改善。
当要求达成因设备所衍生的慢性损失为零的目标时,即可采用,特点是以理论来指导事实,要求对设备具有相当的了解。
PM分析的步骤PM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第一步:明确故障现象正确的认识故障现象是解决故障问题的先决条件。
认识和分析故障现象的表现方式、状态、发生部位、设备种类差异等。
并对故障进行层次分析。
在进行故障现象进行探索调查时,要讲究研究方法,根据现象研究确定相关的调查、测定、检验、分析方法,确定调查项目、检测范围、容差、基准、限定值等。
第二步:对故障现象的物理分析、原理分析所谓对现象的物理分析,就是对现象用物理、化学等探究原理的方法进行分析。
任何故障现象不会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都存在其物理或化学背景。
因此要力图用物理或者化学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发生的故障现象。
如果能够通过理化检验、验证的手段来辅助就更好。
努力找出故障现象出现的物理、化学原理。
例如:机床主轴出现轴向裂纹,可以通过金相检验找出是原材料缺陷还是热处理应力,抑或是疲劳应力集中。
再如:物体出现伤痕,这是由于物体与物体之间接触、撞击而产生的现象。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伤痕肯定出现在物体软弱的部位。
这样,通过探讨物体与物体有可能接触的部位,就能清楚地知道所要探讨的部位和发生现象的原因。
如果实在无法解释现象,可以做出假设来加以验证。
poc测试要点

POC测试要点一、什么是POC测试?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是指通过验证某个概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来证明一个想法或技术的可靠性。
在软件开发和信息安全领域,POC测试通常用于验证漏洞的存在和利用方法。
二、POC测试的重要性POC测试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以下是POC测试的几个重要方面:1. 漏洞验证POC测试可以用来验证系统中的漏洞是否真实存在。
通过构建和执行POC代码,可以确认漏洞的存在,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范围和潜在危害。
2. 漏洞利用POC测试可以帮助安全研究人员了解漏洞的利用方式和方法。
通过编写POC代码并进行测试,可以模拟黑客攻击的行为,进而找到漏洞的利用路径和可能的攻击手段。
3. 漏洞修复POC测试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修复系统中的漏洞。
通过验证POC代码的有效性,可以准确地定位漏洞,并提供修复建议和解决方案。
三、POC测试的要点在进行POC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 目标明确在进行POC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确定要测试的系统或应用程序,并了解其功能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设计和执行POC代码。
2. 漏洞分析在编写POC代码之前,需要对漏洞进行深入分析。
了解漏洞的原理和影响,找到漏洞的利用点和可能的攻击路径,以便更好地编写POC代码和进行测试。
3. POC代码编写编写POC代码是POC测试的核心部分。
POC代码应具备以下特点:•简洁明了:POC代码应尽量简洁,便于理解和执行。
•精准有效:POC代码应准确地模拟漏洞的利用过程,并能够触发漏洞的特定行为。
•可复现性:POC代码应具备可复现性,即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地执行和验证漏洞。
4. 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POC测试之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应与目标系统尽可能接近,并具备相同的配置和软件版本,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oc和maoc方法

POC和MOOC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POC(Proof of Concept)不仅确定应该做什么,也确定不应该做什么。
其一般操作步骤包括:了解客户的业务环境,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测试小组的建立,测试环境的建立,开发应用系统的验证模型,以及项目总结。
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通过网络为大量学生提供在线教育。
MOOC通常由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课程内容包括视频讲座、讲义、作业和讨论等。
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里自主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在线测试和考试获得证书。
总的来说,POC是一种测试方法,而MOOC是一种在线教育方法。
poc测试方案

poc测试方案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很多组织和企业需要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对待。
POC测试是一种测试方式,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并且制定修复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下POC测试方案。
一、概念解释1. POC测试是什么?Proof of Concept(POC)测试是指在保持攻击者权限的情况下获取被攻击系统的敏感信息的过程。
此类测试一般会向目标系统发送特殊设计的攻击代码,以验证系统是否容易受到攻击。
2. POC测试的类型1)黑盒测试在黑盒测试中,评估人员只能通过网络连接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人员不具备针对被评估系统的任何信息。
2)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涉及如何评估人员使用和维护系统,同时了解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
在这种测试中,评估人员通常需要汇编代码和寄存器,以深入理解系统。
二、POC测试分析1. POC测试的目标为了成功完成POC测试,评估人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POC测试的目标通常是找到安全漏洞,确认漏洞是否真正存在,漏洞的危害程度以及何时能够修复。
2. POC测试的方法POC测试的方法包括网络扫描、端口扫描、漏洞扫描、审计日志、密码破解等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评估人员找到系统的安全漏洞并制定修复方案。
3. POC测试的生命周期POC测试是一个多阶段过程,包括测试前、测试期间和测试后三个主要阶段。
在测试前,评估人员应该对POC测试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在测试期间,评估人员应该执行测试计划并记录整个测试过程;在测试后,评估人员应该整理测试记录,制定修复方案并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完整的测试报告。
三、POC测试的执行步骤POC测试的执行步骤包括以下内容:1. 收集信息评估人员应该搜集有关被评估系统的相关信息,以了解漏洞的来源和系统的难点。
2. 漏洞扫描评估人员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扫描目标系统中任何可能的漏洞。
扫描结果将为评估人员获取到已知漏洞列表。
3. 利用漏洞评估人员使用以前获得的漏洞列表中的信息来获取进一步的访问权限,以便在系统上执行需要评估的任务。
poc验证

poc验证
PoC 的定义是什么?概念验证(PoC,Proof of Concept),指用简单的方式证明某想法、概念、或理论的可行性。
在具体的销售场景里,PoC 指企业在实际场景中给客户进行产品演示或试用,来验证产品对于客户的实际价值。
为什么要进行 PoC 呢?在销售介绍完公司的产品后,很多客户都会产生这样的疑虑:「产品听起来不错,功能十分强大,但在实际场景中真的能发挥出如此大的价值吗?」事实胜于雄辩,想要消除客户心中的顾虑,企业便会为客户提供实际业务场景下的验证流程。
对双方来说,PoC 的意义分别在于:
▪避免客户买到华而不实的产品或服务;
▪避免企业在不匹配的客户身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1。
什么是集群通信

什么是集群通信前言自从嘎纳的3GSM世界峰会召开以后,PTT(Push To Talk)和PoC(PTT over Cellular)就“热”起来了,于是乎人们对数字集群通信又提出了疑虑,“GSM 和CDMA系统不都可以增加集群通信的功能吗?何必再新建数字集群通信网络呢?”“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到底还会有多长寿命?”还有一些好心的还对我国刚出现的GoTa系统和GT800系统也提出了疑问:“它们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吗?还不是在GSM和CDMA系统上加上PTT吗?”还有一些对美国的NEXTEL公司更是特别崇拜,认为它们的运营模式应该使外国学习的榜样,它们已经放弃数字集群通信而转搞PTT了……。
甚至还有一些担心在公网上实现PoC,对讲机也要被淘汰了。
看起来这个被称为“一键通”的PTT功能真是神通广大,似乎是有了它可以代替一切了。
看起来又得老调重弹来探讨什么是集群通信了?一、PMR、PAMR和TRUNKINGPMR是Private Mobile Radio的缩写,也有是Professional Mobile Radio的缩写,前者是“私密移动无线电”的意思,后者是“专用移动无线电”的意思,但总的意思是相同的,是指专用移动通信。
PAMR则是Public Access Mobile Radio的缩写,意思是“公众接入移动无线电”是指公用移动通信。
但PMR和PAMR是泛指整个移动通信,并不只指集群通信。
集群通信是从后来提出的Trunking或Trunked来的。
实际上Trunking 或Trunked的本意为中继或干线,如果直译还是树杈的意思。
为了避免与译为中继的Repeater的混淆,根据“集小群为大群”的意思,我国老一代的移动通信专家确定把Trunking或Trunked译成集群。
当然对集群通信的叫法后来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专家曾提出过称为集群通信并不合适,但究竟这是一个叫法,也没有必要在名称上争论。
但集群通信是专用指挥调度系统这一点大家都是共识的、肯定的。
POC测试是什么

POC测试是什么POC测试,即Proof of Concept,是业界流⾏的针对客户具体应⽤的验证性测试,根据⽤户对采⽤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和扩展需求的指标,在选⽤服务器上进⾏真实数据的运⾏,对承载⽤户数据量和运⾏时间进⾏实际测算,并根据⽤户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加⼤数据量以验证系统和平台的承载能⼒和性能变化。
特别是在应⽤系统选型阶段,⼀些⼤型企业的业务流程⽐较复杂,并⾮单⼀的功能性演⽰就能覆盖现实的业务需求,这时候需要事先划定⼀个⼩范围的实验对象(但是业务逻辑的复杂性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通过⼩范围的项⽬导⼊与实施,从真实业务的实践到战略意图的实现,来验证系统⽅案是否能满⾜⽤户的需求,从⽽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
为什么要进⾏POC测试POC是企业对产品选择的⼀个重要参考依据。
最核⼼的是考察产品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另外也侧⾯考察产品的真实功能或性能是否与⼚商宣传⼀致。
POC为企业购买产品吃了⼀颗“定⼼丸”,减少甲⼄双⽅在售后环节的摩擦。
但由于⼀些条件的限制,POC很难做得全⾯,所以如何设计POC内容是⾮常考验技术团队能⼒和经验的。
如何进⾏POC测试Step1:确定选型软件的实际需求越明细越好Demonstrate the need for the product在要开始进⾏POC测试前,甲⽅项⽬IT负责⼈应该尽可能地收集到业务⽅对软件产品和业务的实际需求。
甲⽅IT负责⼈应该很清楚地了解到业务部门对软件的期望及要达到的业务⽬标,并尽可能将其需求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POC测试需求。
POC的测试应该标注需求明细及要达到的实际⽬标值,可操作的⽅式,接受的结果或解决⽅案。
在⼀般的项⽬操作过程中,POC中的需求基本上是通过甲⽅IT的负责⼈与业务评估及可⾏性并达成⼀致后,由甲⽅整理并转换成IT中的功能需求项。
Step2:筛选合适的软件服务商及解决⽅案发出POC测试邀请Screening of suitable software service providers and solutions PoC test invitations occur在与业务需求⽅确定较为清晰的需求后,甲⽅IT负责⼈需要对需求进⾏评估,确定是⾃⾏研发软件满⾜业务需求还是在市场中选择合适的成熟的软件服务商进⾏需求实现。
5why 简介 20110104

•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End Thanks! Questions and Answers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三. 5why 分析方法的步骤-原因调查
•
原因调查
– 识别并确认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 如果原因是可见的,验证它。如果原因是不可见的,考虑潜在原因并核实最 可能的原因。依据事实确认直接原因,提问: 1. 这个问题为什么发生? 2. 我能看见问题的直接原因吗? 3. 如果不能,我怀疑什么是潜在原因呢? 4. 我怎么核实最可能的潜在原因呢? 5. 我怎么确认直接原因? „„
All rights reserved.
四. 5why 分析方法漏斗模型
鉴别出的问题 (大的,含糊不清的,复杂的) 阐明的问题
基本因果调查 问题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 哪一步? “去看”问题
把握现状
已定位的理由区
理由点 (简称PoC) 为什么? 理由 为什么? 理由 为什么? 理由 为什么? 理由 为什么? 1 2 3
All rights reserved.
六. 5why 分析方法实例
问题: 液压缸体不能平稳运转
为什么
为什么不能平稳运转? 为什么过滤器被堵塞?
答案
过滤器脏/或被堵塞 油被污染变脏
行动
临时对策:清洁过滤器。 临时对策:放出油并清洁。
为什么油会被污染变脏?
为什么脏物进入油箱? 为什么顶部有孔?
脏物进入油箱
All rights reserved.
三. 5why 分析方法的步骤-问题纠正及预防再发
• •
采取明确的措施来处理问题 杜绝根本原因,吸取教训,文件标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POC是什么
最近公司要求做一个POC,不太明白具体含义,网上查了下与大家共享。
刘庆20060511
昨天,在公司等着报销呢,两位不大认得的同事过来,想了解一下客户需求的问题,因为他们奉旨开发"原型",我对他们说的原型不是非常明白,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从他们的迷惑中看,似乎也不怎么了了。
之前,曾听起过这么一回事,要针对几套方案开发一些东西,其目的呢,我猜想一是用于售前演示,二是作为产品化的前奏。
从二人游离的目光中,我以为他们并非真的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信息,恐怕只是领导的要求吧,跟我意思意思而已。
因此,也没有多少热情跟他们说,说一些不用负责任的言论当然简单,信口开河而已。
现在都想不起来当时说了些啥。
晚上在旅途中,闲来无聊,不禁寻思这个事。
他们的困惑之源还是在于,不知道这个"原型"其目的究竟为何,无从下手。
可以试着将它展开一下。
说起"原型",是软件工程里面常见的词,可以是prototype,可以是demo,也可以是POC。
现在在集成商、厂商那里,称呼为POC是比较流行的。
它的全称是Proof Of Conception——概念证明。
可以认为它将主要精力放在与用户交互的环节上,譬如说"仪表盘",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会奇怪,你给他解释,"就像汽车里面的仪表盘,能够指示出一些性能指标的进度,并起到告警作用"。
即便如此,还是抽象的,因此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界面给用户看。
哦,有些指标可以用红绿灯来表示优劣程度,有些真的可以用跟汽车仪表盘差不多的东东展示,而且用鼠标点进去,还可以查看到明细。
原来这就是"仪表盘"。
可以看到,POC的目的是偏向局部的,面向功能的。
客户问,"啥是即席查询?啥是专题?啥是星型模式?"这些都可以一一用直观的界面表示出来,然而他们是割裂的,是系统内部的事。
POC给客户以直观的认识,它对客户说,"我做给你看"。
但转念想想,这种POC 是解决了客户对概念模糊的疑惑,也就是说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知道了这些概念是为解决它而提出。
但在BI应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抽象,因此还没有到概念这一步,首先要给客户证明的,是一套解决方案。
集成商就是干这个的,应标的时候,会给出方案建议书。
可惜看看建议书的内容,大多不会将客户遇到的问题介绍清楚,多数是给出一些产品的组合,这未免流于形式了。
其实,这种解决方案是要将企业的组织结构都协调起来,并非仅仅是产品组合和功能。
例如,一个经营分析系统,在建议书里面给出若干中应用,报表、OLAP,那么这些应用都是哪些部门、
哪些人员、在什么时间点用到呢?能否提供一个"场景"直观表达方案的应用呢?这样的方案书太少。
可是这种方案不像POC那样有形,POC可以是机器上的一个程序,运行起来可以交互,而解决方案原型,可能有软件界面,还可能有预定的流程、模拟的角色、操作场景。
因此,它告诉客户说,"这事得这么干"。
如果说POC和解决方案原型都是向客户表达最终完成的系统是什么的话,所谓"原型",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面向项目实施的,可以称之为"试验田"。
在BI项目实施中,类似的项目、类似的业务,却因为项目组的分散,缺乏集中控制,因此诸侯割据,大家作项目的方法,甚至结构都相差甚远,实施成本非常高。
因此,形成实施方法论,作标准化,甚至产品化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
早先,曾设想过一种方式,让BI实施人员作模型、作ETL、作报表,都像是在士兵装卸枪支。
这需要建立一个演练环境,尽量跟实际环境相似,模拟数据源接口、数据仓库模型、ETL,以及前端展现等,其中最难模拟的是数据量和需求变化,除此之外,剩下的工作就是从复杂到简单的抽象过程(当然,这也非易事)。
在这件事上,自己曾经开了个头,之后却因为不在其位,也就不谋其事了。
但想想,有这样一个环境确实是好处多多,可以让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演示,可以让项目组成员快速掌握实施方法,可以对分布的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