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土的三相组成ppt
合集下载
土力学第一章 土的组成(共32张PPT)

特征
能传递水压力
重力作用 有溶解能力
冰点为0℃
毛细水 重力水
毛细水上升 高度 饱和 带
23
自由水
结合水 薄膜水
吸着水
正电荷H+
土粒
负电荷OH极化水分子
电分 子引 力
水化阳离子
颗粒表面 的负电荷
24
吸离土粒距离
(3)毛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孔隙的自由水
毛细水受到
重力作用 水与空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作用
在压力差作用下产生渗流
动水压力
重力水
流土
渗透破坏
管涌
孔隙率增大
溶解土中盐类
压缩性增大
抗剪强度降低
27
• 三、土中气体
土中气体存在于土孔隙中未被水占据的部分,分为 与大气连通的非封闭气体和与大气不连通的封闭气 体
1.非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时被挤出土体外,对土的
性质影响不大
2.封闭气体:受外荷作用,不能逸出,被压缩或溶解于水
颗粒极细,且多呈片状,
性质活泼,吸附水能力强,具塑性
有机质
动植物分解后的残骸,称为腐殖质。 其颗粒极细,粒径小于,呈凝胶状, 带有电荷,具极强的吸附性。
4
§1.1 土的组成
• 一、土的固相
土粒的大小、相关矿物成分以及大小搭配情况对土的 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粒组的划分
• 土粒的大小通常以粒径表示,以mm为单位。 • 土粒按粒径大小分为若干组别,称为粒组。 • 粒组间的分界粒径称为界限粒径。 • 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土体中土粒的大
无机矿物颗粒次 原生 生矿 矿物 物( (原 造生 岩矿 矿物 物风 ,化 如后 石的 英产 、物 长, 石、 主云 要有 母等 粘土 )矿物)
土力学1-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ppt课件

2.土的饱和密度ρsat
——土的孔隙中全部为水充满时的密度
m
mw
空气 水
体积
Va Vv
Vw V
sat
ms
Vv w
V
ms
土粒
Vs
3.土的有效密度(或浮密度)ρ′
——扣除浮力以后的固相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
ms
Vs w
V
s>sat>>d> '
' sat 12 w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
4 w
C
)
s 4C
w
m mw ms
水 土粒
• 单 位: 无量纲
• 一般范围:粘性土 2.70~2.75, 砂土 2.65
体积
Va Vv
Vw V
Vs
注意:
4wC =1.0 g/cm3
土粒比重在数值上等于土粒的密度
8
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m0
ms
m1
m2
空瓶质量 烘干土的质量 瓶+水的质量 瓶+土+水的质量
m1+ms——瓶+水(满)的质量+干土的质量; m1+ms-m2——与土粒体积相同的水的质量。
9
3. 土的含水率W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质量
ma=0 m mw
ms
体积 • 定义: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
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空气
Va Vv
• 表达式:
水
Vw V
w(%) mw m ms
14
《土力学》
第1章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课件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局限性和改进方 向
局限性
• 只能靠经验或实验确定某种土壤类型 或性质;
• 不同地区的土壤可能会产生误差; • 对于颗粒相含量的测量需要复杂而耗
时的实验工作。
改进方向
• 结合地下勘探技术,对土层情况进行 更精准而详细的分析;
• 采用更先进、更精密的实验手段进行 测算;
• 借助企业和大数据等资源,开展综合 性研究。
从土样中提取有机质 后,重量与土样重量 之比。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有助于选择适合各类作物生 长的土壤,并为土层分析和土质评 估,更好地确定建筑基础的 设计方案。
环境领域
可以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和土 地退化的程度,进而采取相 应的治理措施。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意义与价值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PPT课件
有关土质分析的PPT,涵盖了土的三相比例、计算方法、应用领域和局限性, 帮助您理解土壤组成,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土地选择对应的作物进行种植。
什么是土的三相比例指标
矿物质成分
占比最大的成分,如粘 土、砂粒、岩屑等。
有机质成分
包括枯枝落叶、动植物 遗体等,占比较小。
孔隙空气和孔隙水 成分
总结与展望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是一种直观系统的表征方法,为科学使用土地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了根本 性的基础支持;未来,这一分析手段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运用。
对土壤透气性、通水性 等性质有影响。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
1
三相
指土壤由颗粒(矿物质)相、孔隙相和有机质相三部分构成。
2
比例
指三相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
3
指标
用于描述和分析土壤的成分和特性。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计算方法
土力学地基基础课件21第二章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特征粒径: d50 : 平均粒径 d60 : 控制粒径 d10 : 有效粒径 d30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50 d30
d10
粒径(mm)
固体颗粒 – 级配曲线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 晶层间是O2-对O2-的连结,联结力很弱, 水很容易进入晶层之间。
• 每一颗粒能组叠的晶层数较少。颗粒大 小约为0.1-1m ,厚约0.001-0.01m。
• 主要特征:颗粒细微,具有显著的吸水 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或者说亲水能 力强。
粘土矿物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二、土中的水
矿物内部的水——结晶水
强结合水
土中水
结合水
土孔隙 中的水
弱结合水 重力水
液态水
非结合水 气态水 毛细水
固态水
结合水: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
粘土
吸引而包围在颗粒四周,不传递静水
颗粒
压力,不能任意流动的水
- 强结合水:
• 排列致密,密度范围1.2~2.4g/cm3 •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 • 完全不能移动,具有固体的特性 • 温度高于105°C~110°C时可蒸发
表达式:
w mw 100 % ms
含水率
测定方法: 烘干法。先称出天然湿土的质量,然后放在
烘箱里,在105~110℃下烘干,称干土的质量。
二、间接指标
土的孔隙比e 土的孔隙率n 土的饱和度Sr 干密度ρd、干容重γd 饱和密度ρsat与饱和容重γsat 浮密度ρ′ 与浮容重γ ′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50 d30
d10
粒径(mm)
固体颗粒 – 级配曲线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 晶层间是O2-对O2-的连结,联结力很弱, 水很容易进入晶层之间。
• 每一颗粒能组叠的晶层数较少。颗粒大 小约为0.1-1m ,厚约0.001-0.01m。
• 主要特征:颗粒细微,具有显著的吸水 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或者说亲水能 力强。
粘土矿物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二、土中的水
矿物内部的水——结晶水
强结合水
土中水
结合水
土孔隙 中的水
弱结合水 重力水
液态水
非结合水 气态水 毛细水
固态水
结合水: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
粘土
吸引而包围在颗粒四周,不传递静水
颗粒
压力,不能任意流动的水
- 强结合水:
• 排列致密,密度范围1.2~2.4g/cm3 • 冰点处于零下几十度 • 完全不能移动,具有固体的特性 • 温度高于105°C~110°C时可蒸发
表达式:
w mw 100 % ms
含水率
测定方法: 烘干法。先称出天然湿土的质量,然后放在
烘箱里,在105~110℃下烘干,称干土的质量。
二、间接指标
土的孔隙比e 土的孔隙率n 土的饱和度Sr 干密度ρd、干容重γd 饱和密度ρsat与饱和容重γsat 浮密度ρ′ 与浮容重γ ′
土的三相组成课件

0.075
0.005
0.002
粗粒土:以砾石和砂砾为主要组成的土,也称无粘性土。
细粒土:以粉粒、粘粒和胶粒为主要组成的土,也称粘
性土。 固体颗粒 - 颗粒大小 15
1.
表 粒组 统称
格
粒组名称
粒径d范围(mm) 分析 方法
主要特征
法
巨 漂石(块石)粒 粒
d>200
直接 透水性很大,压缩性极小, 测定 颗粒间无粘结,无毛细性。
沉降 毛细上升高度大,微粘性。 原理 透水性极弱,压缩性变化
分
大,具粘性和可塑性。16
粒径级配
——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确定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粗粒土 (>0.1 mm) 沉降分析法:适用于细粒土
(<0.1mm), •表述方法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常采用比重计法
筛分法
200g
P
10 5.0 10 2.0 16 1.0 18 0.5 24 0.25 22 0.1 38
粘土矿物
11
粘土矿 物的晶 格构造
9克蒙脱土的总 表面积大约与一
个足球场一样大
高岭石
伊利石
粒径
大
中
比表面积 10-20m2/g 80-100m2/g
胀缩性
小
中
渗透性
大
中
强度
大
中
压缩性
小
中
蒙脱石
小 800m2/g
大 小 小 大
三种粘性土矿物的形状特性
高岭石
伊利石
蒙脱石
1、固体矿物颗粒(固相) ② 颗粒级配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0.005
0.002
粗粒土:以砾石和砂砾为主要组成的土,也称无粘性土。
细粒土:以粉粒、粘粒和胶粒为主要组成的土,也称粘
性土。 固体颗粒 - 颗粒大小 15
1.
表 粒组 统称
格
粒组名称
粒径d范围(mm) 分析 方法
主要特征
法
巨 漂石(块石)粒 粒
d>200
直接 透水性很大,压缩性极小, 测定 颗粒间无粘结,无毛细性。
沉降 毛细上升高度大,微粘性。 原理 透水性极弱,压缩性变化
分
大,具粘性和可塑性。16
粒径级配
——各粒组的相对含量,用质量百分数来表示
•确定方法 筛分法:适用于粗粒土 (>0.1 mm) 沉降分析法:适用于细粒土
(<0.1mm), •表述方法 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常采用比重计法
筛分法
200g
P
10 5.0 10 2.0 16 1.0 18 0.5 24 0.25 22 0.1 38
粘土矿物
11
粘土矿 物的晶 格构造
9克蒙脱土的总 表面积大约与一
个足球场一样大
高岭石
伊利石
粒径
大
中
比表面积 10-20m2/g 80-100m2/g
胀缩性
小
中
渗透性
大
中
强度
大
中
压缩性
小
中
蒙脱石
小 800m2/g
大 小 小 大
三种粘性土矿物的形状特性
高岭石
伊利石
蒙脱石
1、固体矿物颗粒(固相) ② 颗粒级配
土的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100
90
80
70
《土的三相组成》PPT课件

具有粘结力。
原生矿物
无粘性土
化学风化
矿物成 分改变
次生矿物
粘性土
生物风化
有机质
动植物活动引起的岩石和土体 粗颗粒的粒度或成分的变化
§1.1土的形成
•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等物理因素
的影响产生胀缩而发生裂缝,或在运动过程
物
中因碰撞和摩擦而破碎
理
风
• 是颗粒大小发生量的变化
化
• 矿物成分与母岩相同,称原生矿物
第二章 土的三相组成
1
§2.1 土的形成与颗粒特征
一、土的形成
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岩石 地球
风化 搬运、沉积
土 地球
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
影响 物理力学性质
风化作用分类
物理风化
矿物成 分未变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因素 的影母响岩产表生面胀和缩碎而散发的生颗裂粒缝受,或环在境运 动过因程素中的因作碰用撞而和改摩变擦其而矿破物碎的。化 特点学:成只分改,变形颗成粒新的的大矿小物和。形状, 不改经变化矿学物风颗化粒生的成成的分土。为细粒土,
OH1铝离子Al3+
硅片简图
铝-氢氧八面体 铝片的结构
Al Al
11
铝片简图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1:1的两 2层:1的结三构 层结构
Si AAl l
Si AAll
高岭 石微钾数粒离层子
水分子
Al Si Al Si Si Al SAil Al Al
卵石(碎石)粒 60<d≤200
表
原生矿物
无粘性土
化学风化
矿物成 分改变
次生矿物
粘性土
生物风化
有机质
动植物活动引起的岩石和土体 粗颗粒的粒度或成分的变化
§1.1土的形成
•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等物理因素
的影响产生胀缩而发生裂缝,或在运动过程
物
中因碰撞和摩擦而破碎
理
风
• 是颗粒大小发生量的变化
化
• 矿物成分与母岩相同,称原生矿物
第二章 土的三相组成
1
§2.1 土的形成与颗粒特征
一、土的形成
土是岩石经过风化后,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的产物
岩石 地球
风化 搬运、沉积
土 地球
形成过程 形成条件
影响 物理力学性质
风化作用分类
物理风化
矿物成 分未变
岩石和土的粗颗粒受各种气候因素 的影母响岩产表生面胀和缩碎而散发的生颗裂粒缝受,或环在境运 动过因程素中的因作碰用撞而和改摩变擦其而矿破物碎的。化 特点学:成只分改,变形颗成粒新的的大矿小物和。形状, 不改经变化矿学物风颗化粒生的成成的分土。为细粒土,
OH1铝离子Al3+
硅片简图
铝-氢氧八面体 铝片的结构
Al Al
11
铝片简图
§1.2 土的三相组成 – 固体颗粒
依硅片和铝片组叠 形式的不同,可分 成如下三种类型:
高岭石 蒙特石 伊利石
1:1的两 2层:1的结三构 层结构
Si AAl l
Si AAll
高岭 石微钾数粒离层子
水分子
Al Si Al Si Si Al SAil Al Al
卵石(碎石)粒 60<d≤200
表
土力学 土的三相组成ppt解读

力粗 粒 学细
粒 组
砾粒组
筛分法 0.075<d≤2
组 砂粒组 粉粒
粘粒
0.005<d≤0.07 透水性小,压缩性中等,毛 5 静水沉降 细上升高度大,微粘性。 原理 透水性极弱,压缩性变化大, d≤0.005 具粘性和可塑性。
二、颗粒级配的测定
土 力 学
• 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 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也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 粗粒土指以砾石和砂粒为主的土。 • 细粒土指以粉粒、粘粒和胶粒为主的土。 • 筛分法(适用于砾石类和粗粒土,d>0.075mm) • 静水沉降分析法(适用于细粒土,d<0.075mm) (虹吸比重瓶法、移液管法、比重计法)
三、
筛分法
土 力 学
用一套孔径不同的筛子,按 从上至下筛孔逐渐减小放置。 将事先称过质量的烘干土样 过筛,称出留在各筛上的土 质量,然后计算其占总土粒 质量的百分数
砂 粒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粒 粘粒
0.5<d≤2
0.25<d≤0.5 0.075<d≤0.25 0.005<d≤0.075 d≤0.005
细粒
土
粒组名称 粒径d范围(mm) 分析方法
主 要 特
征
巨粒组
d>60 2<性极小, 颗粒间无粘结,无毛细性。 透水性大,压缩性小,无粘 性,有一定毛细性。
第二章 土的三相组成 土 力 学
• 土是由固体相、液体相、气体相组成的三相体 系。 • 固体相指土中的矿物颗粒,简称土粒。它构成 土的骨架,称为土骨架。 • 液体相由水溶液组成,可分为强结合水、弱结 合水、毛细水、重力水等。 • 气体相由空气和其它气体构成。 • 土粒的大小、相关矿物成分以及大小搭配情况 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土的组成土力学》PPT课件

粒度 土粒的大小以粒径表示 粒组 界于一定粒度范围内的土粒
粘粒 粉粒 砂粒 园粒角粒 卵石碎石 漂石块石
0.00 0.07
2
5
5
60
200
d
mm
界限粒径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粘土和砂土比较
土名 风化 矿物 大小 粘性 构造 透水 压缩 强度 冻胀 地震
砂土 物理 原生 粗 无 单粒 大 小 大 小 液化
2、颗粒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纵坐标 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比
横坐标 表示土粒的粒径(对数坐标〕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50 d30
d10
毛细水 重力水
毛细水上 升高度
饱和 带
自由水 结合水 薄膜水
吸着水 正电荷H+
土粒
负电荷OH极化水分子
电 分 子 引 力
水化阳离子
颗粒外表 的负电荷
吸离土粒距离
〔3〕毛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孔隙的自由水
毛细水受到
重力作用 水与空气界面的外表张力作用
毛细水主要存在于直径为:0.002-0.5 mm孔隙 中
原生矿物—物理风化—粗粒土
砾石 砂土
粉土
石英 长石 云母
单粒 构造
化学风化 次生矿物
生物风化
细粒土
三氧化二铝Al2O3 三氧化二铁Fe2O3 碳酸钙CaCO3 硫酸钙CaSO4 次生二氧化硅
氯化钠NaCI 高岭石
粘土矿物 伊利石 蒙脱石
亲水性最小
亲水性低 于蒙脱石 亲水性最大 胀缩性最强
粘粒 粉粒 砂粒 园粒角粒 卵石碎石 漂石块石
0.00 0.07
2
5
5
60
200
d
mm
界限粒径 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粘土和砂土比较
土名 风化 矿物 大小 粘性 构造 透水 压缩 强度 冻胀 地震
砂土 物理 原生 粗 无 单粒 大 小 大 小 液化
2、颗粒粒径级配累积曲线
纵坐标 表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百分比
横坐标 表示土粒的粒径(对数坐标〕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10 5.0 1.0 0.5 0.10 0.05 0.01 0.005 0.00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d60 d50 d30
d10
毛细水 重力水
毛细水上 升高度
饱和 带
自由水 结合水 薄膜水
吸着水 正电荷H+
土粒
负电荷OH极化水分子
电 分 子 引 力
水化阳离子
颗粒外表 的负电荷
吸离土粒距离
〔3〕毛细水 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透水层中孔隙的自由水
毛细水受到
重力作用 水与空气界面的外表张力作用
毛细水主要存在于直径为:0.002-0.5 mm孔隙 中
原生矿物—物理风化—粗粒土
砾石 砂土
粉土
石英 长石 云母
单粒 构造
化学风化 次生矿物
生物风化
细粒土
三氧化二铝Al2O3 三氧化二铁Fe2O3 碳酸钙CaCO3 硫酸钙CaSO4 次生二氧化硅
氯化钠NaCI 高岭石
粘土矿物 伊利石 蒙脱石
亲水性最小
亲水性低 于蒙脱石 亲水性最大 胀缩性最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窝结构:颗粒间点与点接触,由于彼此之间引力大于
重力,接触后,不再继续下沉,形成链环单位,很多链环 联结起来,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
絮状结构:细微粘粒大都呈针状或片状,质量极轻,在
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当悬液介质发生变化时,土粒表面 的弱结合水厚度减薄,粘粒互相接近,凝聚成絮状物下 沉,形成孔隙较大的絮状结构
表2-3 颗粒分析成果表
土样 编号 1 小于某粒径(mm)累积百分含量 >2 28 <2 72 < 0.5 62 < 0.25 47 < 0.075 27 <0.005 17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图解法)
• 横坐标采用对数坐标,表示土颗粒直径,单位mm;纵 坐标为小于某粒径土的累积含量,用百分比表示。 • 土的粗细常用平均粒径(mm)d50表示,d50指土中大 于或小于此粒径的土粒含量均占50。
• 由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骸形成,分为有机残余 物(泥炭)和腐殖质 。
• 腐殖质含量在1.5%~2%以上称为淤泥类土,压 缩性极高,强度很低。 • 有机质含量〉5%的土称为有机质土。
二、矿物成分与粒组之间的关系
土 力
• 粒径大于0.075mm的各粒组,均由原生矿物所构成, 其中漂石粒、卵石粒、砾粒,其粒径往往大于矿物颗 粒,多数是由母岩碎屑构成,一般具有的多矿物结构, • 砂粒与原生矿物颗粒大小近似,往往是由单矿物组成, 以石英最为常见。 • 粉粒组由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混合组成,其中以石英 为主,其次为高岭石及难溶盐。
土 力 学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
土 力 学
土样 编号 1
小于某粒径(mm)累积百分含量
>2
28
<2
72
< 0.5
62
<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47
< 0.075
27
<0.005
17
1
0. 1
0.01 0.005
0.001
•颗粒级配累积曲线
土 力 学
特征粒径
• d10—有效粒径(de);d50—平均粒径; • d30 、d60—限制粒径。
砂 粒
粗砂
中砂 细砂 粉粒 粘粒
0.5<d≤2
0.25<d≤0.5 0.075<d≤0.25 0.005<d≤0.075 d≤0.005
细粒
土
粒组名称 粒径d范围(mm) 分析方法
主 要 特
征
巨粒组
d>60 2<d≤60
直接测定
透水性很大,压缩性极小, 颗粒间无粘结,无毛细性。 透水性大,压缩性小,无粘 性,有一定毛细性。
第二章 土的三相组成 土 力 学
• 土是由固体相、液体相、气体相组成的三相体 系。 • 固体相指土中的矿物颗粒,简称土粒。它构成 土的骨架,称为土骨架。 • 液体相由水溶液组成,可分为强结合水、弱结 合水、毛细水、重力水等。 • 气体相由空气和其它气体构成。 • 土粒的大小、相关矿物成分以及大小搭配情况 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明显影响
粘土矿物
土 力 学
• 粘土矿物是主要的次生矿物,是组成粘粒的主要矿物成 分。 • 粘土矿物的结晶格架由铝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两个基 本单位组成。 • 硅氧四面体是硅片的基本单元,其化学式为[SiO4] • 铝—氧八面体是铝片的基本单元,其化学式为[Al2(OH)6 -
粘土矿物的类型与性质
土 力 学
土 力 学
物理风化
岩石
岩石破碎
化学成分不改变
原生矿物
原生矿物是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 化的矿物碎屑。 例:石英、云母、长石等 原生矿物颗粒一般都较粗大,它们主要存在于卵、 砾、砂、粉各粒组中。 特征:矿物成分的性质较稳定,由其组成的土具有 无粘性、透水性较大、压缩性较低的特点
次生矿物
1 3 d 6 式中 A 全部土颗粒的表面积之 和 m m 土的质量 d 土粒直径 S
A
d 2
6 d
2、粘粒的带电性质
土 力 学
• 土中的粘土颗粒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而土中的液体渗向阴极,称为电渗。这两种现象是同 时发生的,称为电动现象。 • 粘粒表面产生电荷的原因:1、选择性吸附;2、表面 分子的离解;3、同晶替换
力粗 粒 学细
粒 组
砾粒组
筛分法 0.075<d≤2
组 砂粒组 粉粒
粘粒
0.005<d≤0.07 透水性小,压缩性中等,毛 5 静水沉降 细上升高度大,微粘性。 原理 透水性极弱,压缩性变化大, d≤0.005 具粘性和可塑性。
二、颗粒级配的测定
土 力 学
• 土的颗粒级配是指土中各粒组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 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也称为土的粒度成分。
3、粘粒双电层
土 力 学
• 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构成电场的 内层(决定电位层)。水中被 吸引在颗粒表面的阳离子和定 向排列的水分子构成电场的外 层(反离子层)。合称双电层。
决定电位离子层 (内层) 双电层 固定层 反离子层 (外层) 扩散层
土
• 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吸 引而包围在颗粒周围,不 传递静水压力不能任意流 动的水,称为结合水。 从水分子的角度讲,双电 层的外层就是结合水层。
学
•
土 力
粒组的划分的原则
1. 符合粒径变化所引起的质的变化规律,即每
个粒组的成分与性质无质的变化,具相同或
相似的成分与性质;
2. 与粒组的分析技术条件相适应,即不同大小 的土粒可采用不同的适用方法进行分析; 粒组界限值力求服从简单的数学规律。
200、20、2、1/20、1/200mm
学 3.
表2-1 土的粒组划分方案
• 土的触变性:当扰动停止后,饱和粘性土的抗 剪强度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性质。
思考题
土 力 学
1.何谓土粒粒组?粒组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如何划分砂粒粒组与粉粒粒组?
3.什么是土的粒度成分(颗粒级配),工程中如何表示粒度 成分?
目
录
土 力 学
第一节 土的颗粒级配 第二节 土的矿物成分 第三节 土中的水 第四节 土的结构
第一节
•
土的颗粒级配
一、粒组的划分 土
力
•
自然界中土一般都是由大小不等的土粒混合而组成的, 也就是不同大小的土颗粒按不同的比例搭配关系构成 某一类土,比例搭配(级配)不一样,则土的性质各 异。 土粒的大小通常以粒径表示,以mm为单位。 土粒按粒径大小分为若干组别,称为粒组。粒组就是 一定的粒径区段,以毫米表示。
土
原生矿物
化学 风化
可溶性 次生矿物
成分改变
不可溶性 次生矿物
力
学 可溶性次生矿物又叫水溶盐,常见的有石盐、石膏等。
不可溶性次生矿物又有次生二氧化硅、倍伴氧化物和粘 无定形氧化物胶体 土矿物。 特征:不同的次生矿物性质各异。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经化学风化作用, 使其进一步分解而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学•
粘粒组主要由不可溶性次生矿物与腐植质组成,有时 也含难溶盐,其中粘土矿物是最常见的矿物。
第三节 土中的水
土 力 学
一、土中水的类型与特性
矿物成分水 结构水、结晶水、沸石水 强结合水 土中的水 孔隙水 毛细水 自由水 重力水 结合水 弱结合水
二、土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土 力 学
1、土粒的比表面积
• 定义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土颗粒所拥有的表面积称为 比表面积。即
一、土粒间的连结关系
1.接触连结,是指颗粒之间的直接接触,接触点上的连 结强度主要来源于外加压力所带来的有效接触压力。 这种连结方式在砂土、粉土中或近代沉积土中普遍存 在。 2.胶结连结,是指颗粒之间存在着许多胶结物质,将颗 粒胶结连结在一起。 3.结合水连结,是指通过结合水膜而将相邻土粒连结起 来的连结形式,又叫水胶连结,这种连结在一般粘性 土中普遍存在。 4.冰连结
力• 学
反离子层
结合水
强结合水(固定层):性质接近于固 体,具蠕变性,略高于100℃可蒸发 弱结合水(扩散层):是一种粘滞水 膜,是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具 可塑性的原因
第四节 土的结构
土 力 学
• 土的结构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 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其中包括颗粒 或集合体间的距离、孔隙大小及其分布特点。
二、土的结构类型
土
在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土粒的空间排列及其联结形式, 与组成土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矿物成分和沉积条件有 关
(一)巨粒土与粗粒土的结构类型
力• 学
粗粒土的结构主要为单粒结构。根据颗粒间的排列接 触关系可分为松散结构和密实结构。
密实状态
疏松状态
(二)细粒土的结构类型
土 力 学
• 细粒土颗粒细小,细粒土一般为团聚结构。
蜂窝结构
絮状结构
三、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土 力 学
• 土的灵敏度:以同一种土的原状土强度与经过 重塑(含水量不变、土的结构彻底破坏)后的 强度之比。
对于饱和粘性土的灵敏 度S r : Sr qu qu '
式中:qu — 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 度(KPa) qu '—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 强度(KPa)
• 粘土矿物中分布较广且对土性质影响较大的是蒙脱石、 高岭石和伊利石(或水云母)三种。
• 高岭石晶层之间连结牢固,水不能自由渗入,故其亲 水性差,可塑性低,胀缩性弱; • 蒙脱石则反之,晶胞之间连结微弱,活动自由,亲水 性强,胀缩性亦强; • 伊利石(水云母)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有机质(了解)
土 力 学
静水沉降分析原理:Stokes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