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分峰说明及分峰模块PeakFittingModule

合集下载

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中,Origin分峰是指对实验数据进行峰的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数据中存在的峰值及其性质。

峰面积比例则是指不同峰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化学分析中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而在生物学研究中则可以用于了解不同成分在生物体内的相对含量。

本文将重点讨论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介绍了该概念的定义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探讨测量峰面积比例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通过深入研究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信息,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Origin分峰的定义,以便读者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接着,我们将探讨峰面积比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测量峰面积比例是必要的。

最后,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测量峰面积比例,包括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将能够对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这一指标。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对于化学分析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峰面积比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不同组分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样品的组成和特性。

同时,了解峰面积比例的方法和计算原理也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Origin分峰的峰面积比例,在化学分析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2.正文2.1 Origin分峰的定义Origin分峰是指在实验数据中找出各个不同的峰所在的位置,并对这些峰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在Origin软件中,通过使用Peak Analyzer 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峰识别和分峰操作,将数据中的峰识别出来,并显示出每个峰的位置、峰高、峰面积等信息。

origin7完全教程-第10章

origin7完全教程-第10章
• 除了前面介绍的基本拟合方法,Origin还提 供NLFS(Nonlinear Least Squares Fitter),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 NLFS包含200个函数,可满足不同领域的 需要。有两种模式:
– Basic Mode, 基本模式; – Advanced, 高级模式。
NLSF基本模式
• 自定义函数拟合是Origin的一个特色。可以 使用NLSF自定义函数。
– Type,默认为User-defined, External DLL需要 使用Origin C编译; – User Defined Param., 直接在Parameter Names文本框编辑参数; – Number of Parameters, 参数的数目; – Independent Var., Dependent Var., 指定自变 量和因变量,多个变量,用逗号隔开;
– 非线性拟合; – 高级非线性拟合; – 使用自定义函数拟合;
11.1 Origin7常用的非线性拟合
• 激活Graph窗口,在Analysis菜单中提供了 多种拟合函数,大部分拟合可以用Origin默 认的设置进行,也不必输入参数,使用简 单、方便。 • 在Non-Linear Curve Fit下的Advanced Fitting Tool对话框中有拟合函数方程、曲线 示意图、函数文件的详细说明。
拟合向导
• 选择Analysis|Non-linear Curve Fit|Fitting Wizard,打开NLSF拟合向导。单击Next和 Back按钮或直接单击左边窗口中的图标, 选择操作步骤,图标会随操作进行而改变 颜色。
NLSF拟合过程中的问题
• 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就是通过迭代,使拟 合函数的数据间的reduced chi^2最小,但 在迭代过程中可能不收敛,不能使其绝对 小

XPSPeak分峰步骤origin讲解学习

XPSPeak分峰步骤origin讲解学习

XPS Peak 分峰步骤or i g i n实验条件:样品用VG Scientific ESCALab220i-XL型光电子能谱仪分析。

激发源为AlK a X射线,功率约300 W。

分析时的基础真空为3X10"9 mbar。

电子结合能用污染碳的C1s峰(284.6 eV)校正。

X-ray photoelectr on spectroscopy data were obta ined with an ESCALab220i-XL electron spectrometer from VG Scientific using 300W AlK a radiation. The base pressure was about 310-9 mbar. The binding en ergies were refere need to the C1s line at 284.6 eV from adve ntitious carb on.XPS数据考盘后的处理数据步骤数据是.TXT文件,凡是可以打开TXT文件的软件都可以使用。

下面以origi n5.0 为例:1. open文件,可以看到一列数据,找到Region 1(一个Region对应一张谱图)。

2. 继续向下找到Kinetic Energy,其下面一个数据为动能起始值,即谱图左侧第一个数据。

用公式BE始=1486.6-KE始-换算成结合能起始值,是一个常数值,即荷电位移,每个样品有一个值在邮件正文中给出。

3. 再下面一个数据是步长值,如0.05或0.1或1,每张谱图间有可能不一样。

4. 继续向下8行,可以找到401或801这样的数,该数为通道数,即有401或801个数据点。

5. 再下面的数据开始两个数据是脉冲,把它们舍去,接下来的401或801个数据都是丫轴数据,将它们copy到B(Y)。

6. X轴:点A(X),再点右键,然后点set column values出现一个对话框,在from中填1,在to中填401(通道数),在col(A)中填BE始-0.05*(i-1),最后点do it。

XPSpeak软件帮助

XPSpeak软件帮助

XPSpeak软件比较好用,其实久仰大名,可是以前从未分过峰,一看英文界面就退却了,这个月被毕业论文压的实在没辙了,被逼的学了一点皮毛,很多高人都很强了,我只是觉得还会有我这样的小菜,所以还是说出来分享分享,同时高人也帮忙指导一下其中的不足和我不明白的地方,算是抛砖引玉吧XPSpeak有两个界面一个是数据处理区,一个是主界面(呵呵自己起的名字)图是从帮助文档里粘的数据处理区主界面前期我们主要使用的是数据处理区,后期拟合调整参数时,主界面才使用较多,主界面region 有1-10指是个需要处理拟合的原始图谱序号,peak下面也有是个小框框,是操作每个需要处理拟合的原始图谱中所有添加的拟合峰,可以同时添加十个拟合峰。

具体使用方法后面会有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首先先把数据打开,在”数据处理区-data”,就会有很多导入格式和导出格式,如果你的数据格式选项里刚好有就没问题了,如果没有,就把数据转成ASCⅡ数据,再导入,具体做法如有问题,可以找我,这里也不多说了。

数据可以用import(ASC)在这里我顺便提一下(对于数据选择,我认为,最好把要拟合的峰的数据用Oringin从原始数据里看着图挑出来,单独处理需要拟合的峰,在整个原始峰中拟合不太方便,我个人觉得把需要拟合峰的原始数据单独处理比较好,可能有不对之处,大家指出:)现在我们开始。

第一步:扣背地,”数据处理区------Background”,点上后会出来个对话框最上面的两个BE值是你要拟合的峰的范围,譬如我们知道我们ni的峰在851~859之间,看着这个峰,大概估计一下那个要拟合的峰的范围,然后把上下限填上,这样最上面的值就填好了接下来就是设置扣背底的函数,这个上面有Shirley,Linear,Tougaard 三种。

在扣背底的时候要注意,,背底的线首尾要和原始图谱刚好接上但不能相交!如果相交,调整Shirley,Linear,参数或者Tougaard 的参数(取决于你使用哪种函数), 我的理解是点击相应的optimise 是粗调,根据情况自己手动改参数然后“accept ”是细调。

origin 拉曼光谱数据分峰处理及其绘制

origin 拉曼光谱数据分峰处理及其绘制

origin 拉曼光谱数据分峰处理及其绘制
拉曼光谱数据的拟合和绘制通常涉及到分峰处理。

分峰处理是指将复杂的拉曼光谱数据拟合为一系列峰,并提取出每个峰的位置、强度和宽度等参数。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来进行拉曼光谱数据分峰处理及其绘制的步骤:
1. 导入数据:首先,将拉曼光谱数据导入到数据分析软件中。

常见的软件包括MATLAB、Python中的SciPy和NumPy、Origin等。

2. 平滑处理:由于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噪声,可以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平滑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移动平均、Savitzky-Golay滤波器和小波变换等。

3. 寻找峰位置:使用寻峰算法找到光谱中的峰。

常见的寻峰算法有高斯拟合和基于导数的寻峰方法。

这些算法会提取出峰的位置和强度等参数。

4. 拟合峰形:对找到的峰进行拟合,以提取出每个峰的宽度等参数。

常用的峰形函数有高斯函数、洛伦兹函数和Voigt函数等。

5. 确定峰的个数: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通过设置阈值或使用统计方法来确定峰的个数。

6. 绘制拟合曲线:将拟合得到的峰位置和峰形参数应用到原始数据上,绘制拟合曲线。

可以使用散点图显示原始数据点,而将拟合曲线以线图形式叠加在上面。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拉曼光谱数据分峰处理及其绘制的流程。

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origin分峰说明

origin分峰说明

1.安装origin7.02.安装插件PeakFittingModule for origin 7.0, 之后在origin中出现一个分峰的小图标。

3.选择数据曲线,点击分峰图标,出现下图:选择分峰的区域,NEXT选择滤波函数,NEXT设定基线,NEXT基线运算,NEXT设定峰的类型,个数,高度阈值,按Pick Peaks,NEXT 增删峰位,NEXT调整峰位,峰高,峰宽,使分峰的拟合结果与原图最接近,NEXT峰位拟合(一般不用),NEXT按Plot可以得到最终的分峰结果,其它选项可以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相关属性信息,Finish 结束XPS Peak分峰步骤1.将所拷贝数据转换成所需格式:把所需拟合元素的数据引入Origin后,将column A和B中的值复制到一空的记事本文档中(即成两列的格式,左边为结合能,右边为峰强),并存盘。

如要对数据进行去脉冲处理或截取其中一部分数据,需在Origin中做好处理。

2.打开XPS Peak,引入数据:点Data----Import(ASCII),引入所存数据,则出现相应的XPS谱图。

3.选择本底:点Background,在所出现的小框中的High BE和Low BE下方将出现本底的起始和终点位置(因软件问题,此位置最好不改,否则无法再回到Origin),本底将连接这两点,Type可据实际情况选择。

4.选峰:点Add peak,出现小框,在Peak Type处选择s、p、d、f等峰类型(如C1s峰则选s,S2p峰则选p),在Position处选择希望的峰位,需固定时则点fix前小方框,同法还可选半峰宽(FWHM)、峰面积等。

各项中的constraints可用来固定此峰与另一峰的关系,如Pt4f7/2和Pt4f5/2的峰位间距可固定为3.45,峰面积比可固定为4:3等。

点Delete peak可去掉此峰。

然后再点Add peak选第二个峰,如此重复。

5.选好所需拟合的峰个数及大致参数后,点Optimise region进行拟合,观察拟合后总峰与原始峰的重合情况,如不好,可以多次点Optimise region。

origin多峰拟合

origin多峰拟合

origin多峰拟合单峰拟合单峰拟合实际上就是非线性曲线拟合(NLFit)中的峰拟合,其对话框与非线性拟合完全一样。

(1)导入origin\samples\Curve Fitting\lorentzian.dat 数据文件,用工作表中A(X)和D(Y)绘制线图。

(2)选择菜单命令Analysi s→Peaks and Baseline→Fit single Peaks ,打开NLFit对话框,选择lorentz拟合函数,见下图。

(3)单击Fit按钮,完成拟合,拟合曲线与原始曲线如下图。

多峰拟合多峰拟合是采用Guassian或lorentzian峰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

用户在对话框中确定峰的数量,在图形中的峰中心处双击进行峰的拟合,完成拟合后会自动生成拟合数据报告。

该多峰仅能采用Guassian 或lorentzian两种峰函数,若需完成更复杂的拟合,请参考谱线分析(Peak Analyzer)向导。

(1)导入origin\samples\Curve Fitting\Multiple Peaks.dat 数据文件,用工作表中A(X)和B(Y)绘制线图。

(2)选择菜单命令Analysis→Peaks and Baseline→Fit Multiple Peaks,打开Spectroscopy:fitpeaks 对话框,在峰数量选择(Number of Peaks)选择3,如下图。

(3)在图中3个峰处用鼠标双击,进行确认完成曲线拟合,如下图。

完成拟合后,自动生成拟合数据报告。

采用该方法对更复杂的峰(如隐含峰)进行拟合,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下面采用该方法对隐含峰的曲线进行拟合。

导入origin\samples\ Spectroscopy \HiddenPeaks.dat 文件,进行绘图。

根据图形选择峰数量为5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下图(绿线为5个单峰,红线为5个单峰的叠加),叠加曲线与实际曲线在A和B等处有较大的误差。

origin的使用指南

origin的使用指南

origin的使用指南实战origin复旦bbs,chemistry序Origin软件主要使用来做数据绘图用的。

本系列文章将主要介绍origin的初级使用方法,为许多刚开始使用origin写试验报告的同学提供入门帮助。

并不像某些软件使用说明书籍那样系统的讲解,而是着重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origin要严打(我觉得只要自己小心处理,他根本无法抓住你用的是什么版),介绍了其他几款数据绘图软件,据说也都很好。

不过我从来没用过,这5年多来一直使用的是origin,对其使用方法也略有所得,也只能介绍介绍这款软件。

这里使用的是origin7.0+Peak Fitting Module 7.0(这个东西虽然装了,不过从来没用过,安装方法参考他的readme文件)。

安装时请参考他的intruction.txt,里面有serial no.的。

基本入门操作现在介绍最最最基本的使用方法。

比如说你现在有一组数据想做图(其中a列代表一系列点的x坐标,b列代表该系列点的y坐标,c列代表另一系列点的y坐标(x坐标同第一系列点))。

a b c1 1 32 2 63 3 94 4 125 5 156 6 187 7 21打开origin,会看到data1数据窗口,在窗口里空白处点右键->add new column,会看到表格增加一列,上面的数据输入表格里。

下面开始根据数据绘图。

选菜单兰中的plot->scatter(这里选scatter,line,line+symbol...都可以,只不过出来的样式不一样,大家自己选选体会一下就可以了)。

这是跳出一个select columns for plotting的窗口,问你哪列数据做x轴,那列做y轴。

我们点左面的A[x],然后点中间的<->X,示意A 是X轴,再点B[Y],再点<->Y,示意B列做y轴。

这时点Add按钮,告诉程序说第一组数据是以A为x轴,B为Y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安装 origin7.0 2. 安装插件 PeakFittingModule for origin 7.0, 之后在 origin 中出现一个 分峰的小图标。 (该模块在 Origin 7.5 的安装目录下的 PFM 目录下,文件名为 PFM.opk,安装 方法直接将该文件拖入 Origin 窗口即可。 )
3. 选择数据曲线,点击分峰图标,出现下图:
选择分峰的区域,NEXT 选择滤波函数,NEXT
设定基线,NEXT
基线运算,NEXT
设定峰的类型,个数,高度阈值,按 Pick Peaks,NEXT 增删峰位,NEXT
调整峰位,峰高,峰宽,使分峰的拟合结果与原图最接近,NEXT
峰位拟合(一般不用) ,NEXT
按 Plot 可以得到最终的分峰结果,其它选项可以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相关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