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汽车制造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3、物资管理: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和定期盘点。 同时,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方法,如ABC分类法、实时库存更新等,确保库存 水平的合理控制和降低库存成本。
4、持续改进:定期收集和分析运营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点。通过优化 流程、调整人员配置和改进物资管理等方式,持续提升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 质量。
汽车制造企业配送中心的规划 与设计
目录
01 引言
03 配送中心规划
02 配送中心概述 04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企业对于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和提 高盈利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其中,配送中心作为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 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演示将围绕汽车制造企 业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展开讨论,旨在明确配送中心的重要地位,并探讨如 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提升配送效率和质量。
谢谢观看
3、物流配送:优化物流配送线 路,降低运输成本
1、作业流程:制定合理的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包括货物接收、储存、分拣、 包装、运输等环节,确保各环节的高效衔接和顺利进行。
2、人员配置:根据配送中心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 和技术人员等,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配送中心的稳定运营 提供保障。
四、设计分拣系统
分拣系统是影响配送效率的关键因素。在规划分拣系统时,需要考虑货物的种 类、数量、分拣方式等因素。例如,可以根据货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人工分 拣或自动分拣方式。同时,采用合适的分拣设备,如电动叉车、输送带等,可 以提高分拣效率。
五、优化配送路线
配送路线是影响配送成本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在规划配送路线时,需要考虑交 通状况、客户分布、订单时间等因素。例如,可以根据客户的分布情况,选择 合适的配送路线,以缩短运输时间和成本。同时,采用智能配送管理系统,如 GPS定位、路线优化等,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1. 背景介绍配送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负责对物品进行收集、分拣、存储和配送的一站式服务。
一个高效的配送中心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配送中心的布局设计,设备需求和流程优化。
## 2. 布局设计一个合理的配送中心布局设计能够最大化地利用空间,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配送中心布局设计:### 2.1 基本布局配送中心的基本布局应该包含以下区域:- 收货区:用于接收发货人的商品,并进行验收和标记。
- 分拣区:在此区域将商品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配送。
- 存储区:用于临时存储已分拣好的商品,待配送员来取。
- 配送区:将商品按照目的地和路线进行分配,方便配送员取货并出发。
### 2.2 流线设计为了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一个良好的流线设计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流线设计的建议:- 最短路径原则:将收货区、分拣区、存储区和配送区安排在尽可能靠近的位置,以最大化减少工作人员和商品的移动距离。
- 分隔区域:使用标记或线条将不同区域划分开来,以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 合理使用地面空间:使用货架、储物柜等设备来垂直和水平利用地面空间,确保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 3. 设备需求为了提高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一些基本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设备需求:- 货架:用于垂直存储商品,便于管理和取货。
- 输送带:将商品从一个区域运送到另一个区域,减少人工搬运。
- 分拣系统:自动将商品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减少人工分拣时间。
- 托盘和货架车:便于搬运大型和重型商品。
- 条码扫描器和电脑:用于商品的标记和管理。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设备来满足配送中心的工作需求。
## 4. 流程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中心的效率,流程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电力设施
供热与燃气设施
配送中心的公用设施建设
第五节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设计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配送中心的内部组织结构一般由行政部门、职能部门、信息中心、账务部门、仓库部门、运输部门等组成。 其组织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经理室 退货处理 配送运输 车辆检修 废弃处理
2. 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 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应该由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和作业流程来决定。其岗位设置如图所示。
配送中心的详细规划设计 物流设备规格设计 基本设计原则 物流设备设计原则:单位容器的选择、物流系统设备规格型号的设计。 周边设施的设计 详细布置规划 设备面积与实际位置的设计 物流与周边设施的统一规划设计
事务流程与表单系统设计
人员的组织结构规划
物流中心布置与规划的评估
物流中心的成本分析与效益评估
定性分析的方法是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选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选择交通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的地点,接近消费区,靠近超市,选在城乡结合部,等等。从这些基本原则出发,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从备选的地址中做出选择。
定量分析的方法是根据影响配送中心位置的各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反复迭代,从中选择、确定出最优方案。
(三)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 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就是影响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数据和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E-Entry:指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I-Item:指配送货品的种类 Q-Quantity:指配送货品的数量或库存量 R-Route:指配送的通路 S-Service:指物流服务水平 T-Time:指物流的交货时间 C-Cost:指配送货品的价值或建造的预算
01.
02.
03.
04.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1)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1. 引言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货物集散、配送和仓储的作用。
规划和设计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对于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一些建议和案例分析。
2. 规划步骤2.1. 数据调研在规划物流配送中心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货物流量、货物特性、市场需求等。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和布局。
2.2. 目标设定根据数据调研结果,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目标和功能。
比如,是否需要设置货物装卸区、仓库、办公区等。
2.3. 空间规划根据目标设定,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
包括货物流动路径、设备摆放、人员流动等方面的规划。
根据空间规划,选择适合的设备。
比如,货物装卸设备、仓库货架、搬运设备等。
2.5. 系统设计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
包括货物盘点系统、货物跟踪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
2.6. 人员管理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员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包括人员职责、培训和绩效考核等。
3. 设计原则在规划和设计物流配送中心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高效运作和满足用户需求。
3.1. 空间利用率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利用率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很关键。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最大化空间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备摆放来实现。
3.2. 流程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流程优化对于提高运作效率很重要。
通过分析货物流动路径和流程,找出瓶颈和优化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物流配送中心需要保证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合适的设施安全措施,比如监控系统、出入口管控等。
3.4. 灵活性物流配送中心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4. 案例分析以某物流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对其规划和设计进行分析。
4.1. 数据调研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市场需求调研,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货物流量和特性。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它不仅仅是货物的集散地,更是整个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因此,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一、环境条件与选址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整个规划与设计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和成本。
在选址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交通便利性,即与供应商、客户和主要交通枢纽的距离。
其次,要考虑的是土地面积和使用规划,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外,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宜物流运作。
二、场地布局与设施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场地布局和设施设计直接关系到货物的流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在场地布局方面,应合理划分不同的区域,包括货物装卸区、仓储区、操作区和办公区等。
同时,要充分考虑货物流向和流量,使货物的流动路径最短、最顺畅。
在设施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货物的特性和运输要求。
例如,对于易损和易腐物品,需要设置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对于大件物品,需要有足够的吊装设备和宽敞的货物堆放区。
此外,还需要考虑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布设,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三、技术设备与自动化程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配送中心也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合理选择和配置技术设备,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常见的技术设备包括货架、输送设备、码垛机器人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种类、规模和操作要求。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操作效率。
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码垛机器人等,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处理和准确分拣。
当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需要考虑成本和实际应用情况。
四、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涉及重要货物和大量人员的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物流配送中心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立安全责任部门、采取防火、防盗、防爆等措施。
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物流配送中心是指集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信息处理和价值增值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本项目的背景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打造一座现代化、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中心。
项目的目标是实现物流配送过程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为各类商品和货物提供高效、稳定的物流服务,提升物流配送企业的竞争力。
二、项目范围和主要功能1.项目范围:选址于现有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占地500亩,规划建设10栋仓库建筑,1座物流配送中心大楼,一座智能化信息处理中心以及停车场和绿化带等附属设施。
2.主要功能:(1)物流仓储:根据不同商品类型,规划建设多个仓库,实现货物分类储存和科学管理。
(2)分拣配送:引入先进的分拣设备和技术,提高商品分拣效率和准确性。
(3)信息处理:建设智能化信息处理中心,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和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价值增值:提供商品加工、包装和定制化服务,提高货物价值和品质。
(5)停车场和绿化带:为停靠运输车辆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同时建设绿化带,提升物流中心的生态环境。
三、项目规划和设计1.选址布局:选址于周边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的经济开发区内,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实现各功能区域的紧密连接和高效运作。
同时,规划适当的绿化带和停车场,提高物流中心的环境和形象。
2.建筑设计:仓库建筑采用大空间无柱的设计,确保存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货物的方便管理。
物流配送中心大楼设计现代化,结合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处理中心,实现一站式物流配送服务,提升企业的效益。
3.设备配置: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如自动化分拣设备、货物运输系统、智能化信息处理设备等,提高物流的自动化程度和处理效率。
同时,配备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火设施,确保物流中心的安全运营。
4.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化信息处理中心,实现对物流配送全过程的实时数据监控和管理,包括物流信息跟踪、货物状态查询、订单处理等功能,提高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效率。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设计,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配送中心规划与教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项目背景某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现有配送系统难以支撑快速扩张的销售范围和持续增长的销售量。
公司董事会决定投资建设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根据公司现有土地情况,新建配送中心的允许最大长度100米,允许最大宽度61米,该地区建筑限制高度为14米。
新建配送中心建筑结构为轻型钢结构,柱网最大允许跨距为36m,最大允许柱距为18m,柱截面尺寸为200×200mm,柱网轴线交于柱截面形心。
公司现有产品已经实现托盘集装化,托盘尺寸为1100×1100×120mm。
根据产品箱抗压性能,托盘堆码高度(含托盘厚度)为1000mm和1350mm两种。
该配送中心涉及的产品主要为日常快速消费品,总品项数约为3000余种。
各种商品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且均无特殊储存要求。
配送中心内产品有少量需要进行出库拆零配装作业(品项数约占总品项数的20%,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10%),其余产品均为整箱出货。
配送中心内需要完成的其他作业主要包括:进货验收(抽检5%),促销产品更换包装(总出货量的5%)、订单处理等。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设计任务: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该配送中心预期平均货物周转速度为每月1次,配送中心收取的货物处理费用按照货值的1.5%计算(每托盘货值按1000元计)。
综合以上条件,对新建配送中心进行初步规划,未给定条件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源合理确定,且在论文中明确列出。
任务一:完成配送中心布局初步规划,确定配送中心基本功能和功能区域,完成货架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并根据给定条件确定该配送中心最大仓容。
任务二:绘制配送中心布局平面示意图,要求符合工程制图基本规范,图示清晰,尺寸比例关系正确,手工绘图或CAD绘图均可。
【精品】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

【精品】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一、环境要求1.地理方位:配送中心选址必须从整个城市的区位因素考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租金、交通、配送半径等)做具体参考。
2.周边环境:必须要保证周边环境无污染源、无化工厂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这是必须达成的硬指标。
3.配送半径:即指配送中心配送到各客户地址半径的平均值,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节约送货成本,同时也能大大提高配送的应急性,解决客户紧急订单的要货需求。
一个好的配送中心,标准的配送半径要求达到30~50公里(大的城市可扩展到50~100公里),这也是投建配送中心的一项硬指标。
4.城市规划:投建一个配送中心是一个重大的项目,为了规避投建带来的风险,必须要了解清楚该物业的城市规划,也就是该地段属于城市市政建设的哪个阶段?如果属于计划改建区域,就要放弃选址,开发区或城乡结合部区域为最佳选址。
二、仓库基本情况1.设计用途:最佳选址为仓库建筑,其次可以考虑厂房建筑。
但标准仓库建筑平面面积较大,占地区域较广,租金相对较高,并且建筑的数量较少,比较难于找寻。
厂房建筑相对较多,比较容易找寻。
2.单层建筑面积:不低于600㎡为佳,各公司可根据具体规模,考虑选择楼层数量,但一定要从底层开始。
一般操作区域都尽量在底层,比如验收区、复核区等,存储区可以设定在楼上。
要根据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楼层面积,配送中心各个功能区划分较详细,因此建议单层面积至少不能低于600㎡。
(如果是创业起步阶段,为节约运营成本,也可以从200平方的配送中心开始,随着业务的增加再扩大场地)3.建筑平面结构:少立柱,且立柱分布均匀,无立柱为佳,标准仓库是框架结构,很少有立柱,但作为厂房来讲,尤其是楼房,立柱却必不可少,这就要考虑立柱的占比,如果立柱较多,不仅浪费使用面积,并且各个区域规划(包括垫板位置、货架位置,通道规划及宽窄等)都会受到影响。
4.楼层数:不超过4层,可以根据各自的规模选择具体的楼层数量,一般以2层为最佳,底层做功能操作区,二层做仓储存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课程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院系:物流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题目: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提交论文(报告)时间:年月日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学号
一、项目背景
某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现有配送系统难以支撑快速扩张的销售范围和持续增长的销售量。
公司董事会决定投资建设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根据公司现有土地情况,新建配送中心的允许最大长度100米,允许最大宽度61米,该地区建筑限制高度为14米。
新建配送中心建筑结构为轻型钢结构,柱网最大允许跨距为36m,最大允许柱距为18m,柱截面尺寸为200×200mm,柱网轴线交于柱截面形心。
公司现有产品已经实现托盘集装化,托盘尺寸为1100×1100×120mm。
根据产品箱抗压性能,托盘堆码高度(含托盘厚度)为1000mm和1350mm两种。
该配送中心涉及的产品主要为日常快速消费品,总品项数约为3000余种。
各种商品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且均无特殊储存要求。
配送中心内产品有少量需要进行出库拆零配装作业(品项数约占总品项数的20%,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10%),其余产品均为整箱出货。
配送中心内需要完成的其他作业主要包括:进货验收(抽检5%),促销产品更换包装(总出货量的5%)、订单处理等。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设计任务:
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该配送中心预期平均货物周转速度为每月1次,配送中心收取的货物处理费用按照货值的1.5%计算(每托盘货值按1000元计)。
综合以上条件,对新建配送中心进行初步规划,未给定条件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源合理确定,且在论文中明确列出。
任务一:完成配送中心布局初步规划,确定配送中心基本功能和功能区域,完成货架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并根据给定条件确定该配送中心最大仓容。
任务二:绘制配送中心布局平面示意图,要求符合工程制图基本规范,图示清晰,尺寸比例关系正确,手工绘图或CAD绘图均可。
任务三:自行合理选取立体库自动堆垛机性能参数,确定仓储区最大吞吐能力并估算该配送中心年仓储运营收入(实际仓容利用率按最大仓容的75%计算)。
任务四:描述若要对该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你的主要规划
思路和规划流程是什么?
二、项目设计
考虑到配送中心的防火距离与防火间距,并且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根据项目背景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快消品应属于丙类物品,所以防火通道需预留出5米。
所以可建筑面积为90×51=4590平方米,货车运输的停放面积根据货车长度确认,因为一般的货车不超过六米,所以加上预留出1米过道及停车时所需面积,配送中心可用面积为76×51=3876平方米。
因为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连锁商场等店铺的连接,所以配送中心内部应有以下几区:暂存区、拣货区、流通加工区、货架区和办公区。
通过项目背景可设置为七个区域,分别是进货月台、暂存区、拣货区、流通加工区(加工、检验)、货架区、发货月台和办公区,
根据估算面积大小与长宽将配送中心七个区域按一定比例制成方块模板
根据出入口的位置选择流程动态类型为直线形,即物料将来在物流中心内部按照
按依照作业顺序,依据选择的流程类型,合理布置物流中心各实体作业区域。
首先布置面积较大、长宽比例不易变动的托盘货架区,如图1-1所示。
然后布置面积较大、长宽比例易变动的重力式货架区和拣货区,如图1-2所示。
最后布置面积小、长
宽比例易变动的进出货暂存区和流通加工区。
如图1-3所示。
因为最终布局是经过流程动态分析和活动关联性分析得到的,所以基本未违反关联性原则,则该布局方案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配送中心内产品需要进行出库拆零配装作业的品项数约占总品项数的20%,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10%,所以经过计算可知,托盘货架区与重力式货架区的比例是4:1,在配送中心中总货架区的面积应该是整个配送中心中面积较大的所以把它设成总面积的60%,所以面积为3876×60%=2325.6平方米,所以托盘货架区面积为1860.48平方米,重力式货架面积为465.12平方米。
又由于已知该地区建筑限制高度为14米,此公司现有产品已经实现托盘集装化,根据产品箱抗压性能,托盘堆码高度(含托盘厚度)为1000mm和1350mm两种,且需
要预留出设备搬运时升起高度0.15米。
总可用长度为36.48米,因为根据我设计的布局,所以宽为51米,货架摆放示意图为图1 (阴影部分为货架,白色部分为通道。
)
托盘货架区
因为可用宽度确定,并且已经知道货格尺寸为1.5米,所以一共有多少排的货架就可以确定,此外可用长度也已经确认。
所以最终确认的货格长宽高均为1.5米,货架为8层,货架一共为20排,24列,考虑到柱子会影响托盘货架区面积,所以需要扣除柱子占用货格数(因为有三根柱子,所以会占用24个货格),所以总托盘数为3816个。
重力式货架区
货格长宽高均为1.5米,货架为8层,货架为10排,12列,因为重力式货架所处位置并不涉及到柱子位置,所以最终托盘总数为960个。
通道种类或用途宽度
中枢主通道 3.5~6m
辅助通道3m
人行通道0.75~1m
小型台车0.7m
手动叉车 1.5~2.5m(视载重而定)
叉车(直角转弯)2~2.5m(1100×1100托盘)
窄巷道叉车(堆垛机) 1.6~2m
主通道=2辆堆垛机宽度+0.9米
存储通道=存储通道宽度≥2辆堆垛机宽度+0.9米
存储通道宽度=堆垛机转弯半径
根据使用要求,拣选入库、出库方式的起重量分别为0.1t或0.25t;单位化入库出库方式的起重量一般常用为0.25t到5t。
该配送中心使用巷道堆垛机,巷道堆垛起重机的起升速度为6.3~40m/min,运行速度为25~180m/min,货叉伸缩速度为
5~30m/min.所以根据表格参考数据及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出通道面积,综合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得到巷道宽为1.85米,主通道宽4.35米。
进货月台
进货月台面积进货车辆设置为同时可容纳5辆货车进货,车辆宽度设置为4米,车辆的卸货作用方式有4种直线式卸货,尾端卸货,侧部卸货,锯齿式卸货,在此采用侧部进货的方式不用调头可直接驶出,所以进货月台面积已经包括在停车预留的面积中了。
流通加工区
进货验收(抽检5%),促销产品更换包装(总出货量的5%),可以由此确定流通加工区面积为1/9,检验区每天需检验托盘数=(3816×12/365)×5%=6个
设周转次数为3,每次检验大约两个托盘,大约16箱货,托盘面积为1.1米×1.1米我们选择托盘就地堆码的形式,大约雇佣4个工人,所以流通加工区面积为100平方米。
暂存区
暂存区应为货物的临时堆放区,所以此区域使用就地堆放的方法,面积为托盘面积,1.1米×1.1米,所以暂存区面积为64平方米。
拣货区
拣货区面积,假设每天处理托盘量为3816个,每天周转三次,所以(3816×12)/365×80%=100个托盘。
设托盘周转次数为3,那么一次最大处理33个托盘,设每个托盘装8个货箱,总共264箱货物。
此区域使用就地堆放的方式,托盘面积为1.1米×1.1米=1.21平方米,至少应有十五条分拣输送机,分拣输送机的宽度至少比托盘宽,所以至少为1.2米,长度至少为10米,至少要留出人行通道的长度,以及摆放托盘的面积,所以分拣区面积为:510平方米
发货月台
发货月台面积应与进货月台面积动态平衡,因为每天的进出货量应差不多,所以发货月台也与进货月台一样预留出7米,总面积为357平方米。
办公区
办公区的主要功能为处理订单,因为该配送中心总品项数约为3000余种,预期平均货物周转速度为每月1次,所以办公区的面积为能容纳5个人同时办公的面积,预留出5×10米,总面积为50平方米,
三、作业区的能力估算
仓容量=(年运转量/周转次数)×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一般取为10%-25%,所以仓容量=((3816×12)/36)×15%=190.8 仓储运营收入(实际仓容利用率按最大仓容的75%计算)=托盘数量×货物处理费用(货值的1.5%)(每托盘货值按1000元计)×12月×75%
=3816×1000×1.5%×12=686880元
四、配送中心拣选系统规划
减少货物滞留时间,减少人员空闲时间,尽量减少搬运设备的来回行走路线,提高各部分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