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八项制度
养殖场八项制度(三篇)

养殖场八项制度1. 养殖场的安全制度:确保员工和动物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护设施等。
2. 养殖场的卫生制度: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合理处理污水和垃圾,定期消毒和清理养殖环境。
3. 养殖场的兽医制度:聘请专业兽医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和治疗,确保动物的健康状况。
4. 养殖场的饲料制度: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养殖效益。
5. 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制度:制定疫苗接种和疫病防控计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防止动物疫病传播。
6. 养殖场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7. 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制度:进行环境保护,减少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8. 养殖场的销售制度: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养殖场八项制度(二)养殖场的八项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养殖场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日常决策和工作流程。
2. 生产与技术规程制度: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规程,确保生产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 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安全操作规范,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防范事故的发生。
4. 劳动纪律制度:规定员工的上岗时间、休息时间、考勤纪律等,加强员工管理。
5. 经济管理制度:明确经济核算方法,完善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体制。
6. 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确保各岗位人员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7. 奖惩制度:建立奖励和处罚措施,激励员工敬业、拼搏,同时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相应处理。
8. 内部监督制度:建立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加强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养殖场八项制度(三)动物养殖场畜禽标识管理制度一、新出生畜禽在出生后____天内加施畜禽标识,____天内离开饲养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二、畜禽首次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一、岗位责任制度1. 全体员工必须依规定按时上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完成其岗位上的任务。
3. 任何员工不得私自调换工作岗位,需经过正式的调动手续。
二、安全生产制度1. 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2. 负责人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和处理,确保员工的安全。
3. 安全生产事故必须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三、质量管理制度1.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不合格产品严禁流通。
2. 员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质量。
3. 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领导,追究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纪律管理制度1. 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司的纪律。
2. 违纪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辞退等。
3. 带头违纪、不作为的员工将被严肃处理,以维护整个养殖场的纪律良好。
五、考勤管理制度1. 员工必须按公司规定的时间上下班,并按规定的程序签到、签退。
2. 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将被相应扣除薪资或处以其他相应的纪律处罚。
3. 出差、请假必须提前向上级领导申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六、奖励激励制度1. 鼓励员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2. 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3. 奖励制度将适时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七、培训发展制度1. 公司将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申请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
3. 培训后,员工需进行总结和复盘,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知行合一。
八、文化建设制度1. 公司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员工要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声誉,遵循公司的规定行为准则。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3篇)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1. 安全生产制度:-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 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生产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养殖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 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确保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
3. 防疫制度:- 员工必须接种必要的疫苗,并按时参与健康检查。
- 严格执行动物防疫计划,及时给予疫苗和药物治疗。
- 做好动物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养殖场安全。
4. 营养管理制度:- 根据动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和饲料配方。
- 加强饲养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饲养技能和水平。
- 定期检测动物的饲料质量,并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5. 品质管理制度:- 严格把控动物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测和抽检。
6. 环保与卫生制度:- 合理处理动物粪便和废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做好饲养场的卫生和清洁工作,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7. 员工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招聘程序录用员工,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8. 纪律管理制度:- 对违反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处罚。
- 检查和监督员工的工作行为,确保纪律的执行。
- 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养殖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2)第一、安全生产制度1.全体人员必须遵守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法规;2.养殖场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3.养殖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禁止在养殖场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工具;5.有责任发现和及时报告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处置;6.养殖场必须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7.严禁违规操作,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依法进行追责;8.在养殖场工作时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2023年养殖场八项制度参考

2023年养殖场八项制度参考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建立健全养殖场的管理制度,提高养殖场的经营效益和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八项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养殖场八项制度供参考。
一、养殖场基本规定制度:1.明确养殖场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2.规定养殖场的基本要求,包括场地、饲养设施、卫生消毒等;3.明确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包括养殖计划、生产指导等;4.制定养殖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和安全生产措施。
二、养殖场动物饲养管理制度:1.规定养殖场动物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饲料供应、饲喂方式、饮水设施等;2.明确养殖场动物的健康管理要求,包括疾病防控、兽医服务、养殖环境等;3.制定动物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的规定,保障屠宰过程安全卫生。
三、养殖场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规定养殖场设施的维护保养要求,包括清洁、消毒、修缮等;2.明确设施故障处理和紧急维修的程序,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3.制定设施更新改造的计划,提升设施的品质和功能。
四、养殖场环境保护制度:1.制定养殖场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废水、废气、废弃物等的处理;2.规定养殖场与周边环境的隔离措施和防护设施;3.明确环境监测的频次和要求,及时掌握养殖场环境状况。
五、养殖场安全防范制度:1.制定养殖场安全防范的基本要求,包括防火、防盗、防病等;2.明确养殖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3.建立养殖场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
六、养殖场质量控制制度:1.规定养殖场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标准;2.建立养殖场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技术规范;3.制定养殖场产品追溯体系和质量监督措施。
七、养殖场员工培训制度:1.制定养殖场员工岗位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2.明确培训方式和评估机制,提高员工技能;3.建立培训档案和职业发展规划,激励员工学习和发展。
八、养殖场自查自纠制度:1.规定养殖场自查自纠的周期和内容;2.明确自查对象和责任人,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建立整改台账,跟踪问题整改情况。
养猪场八项制度范文

养猪场八项制度范文养猪场是涉及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之一,为了规范和提高养殖业的发展,养猪场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管理养猪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个养猪场的八项制度。
一、养殖规范制度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规范养殖制度,包括饲养方式、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养猪的正常生长和健康状况。
1.饲养方式规范:明确养猪的饲养方式,包括舍养和圈养两种方式,具体规定养猪的栏型、密度、饲喂时间等要求。
2.饲料配比标准: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比标准,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性别,确定不同饲料的配比比例,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
3.疫病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包括定期进行养猪的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减少猪群的损失。
4.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标准,包括合理使用养殖废水、养猪粪便的处理方法,保护周围的水源和土壤环境。
二、安全制度养猪场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安全的场所,制定安全制度是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
1.人身安全制度:制定员工出入场所、规定禁止或限制员工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场所,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设备安全使用制度:制定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正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3.消防安全制度:建立消防设施,制定消防逃生规定,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确保员工和养殖设施的安全。
三、工作纪律制度工作纪律是养猪场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制定工作纪律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1.出勤制度:要求员工按时上班,不迟到、早退或旷工,确保养猪场的正常运营。
2.工作流程规定: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防止出现工作上的混乱和矛盾。
3.工作纪律要求:要求员工爱岗敬业,不偷懒、不浪费资源,遵守工作纪律,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养猪场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信誉。
养殖场八项制度

养殖场八项制度
是指养殖场为了规范管理和促进发展而制定的八项重要制度,常见的养殖场八项制度包括:
1. 生产制度:明确养殖场的生产目标、生产任务和生产计划,确保养殖活动有序进行。
2. 劳动纪律制度:规定养殖场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
3. 安全生产制度:明确养殖场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 环境保护制度:规定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促进绿色养殖,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养殖场的质量控制和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6. 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养殖场的资金使用规定,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运用,确保经济效益和财务安全。
7. 纪律处分制度:明确养殖场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办法,强化纪律意识,维护养殖场的正常秩序。
8. 文化建设制度:倡导养殖场的企业文化,推进员工的思想教育和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养殖场的正常运营、提高管理效益,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养殖场八项制度

养殖场八项制度
养殖场的八项制度是指在养殖场内需要遵守和执行的八项规定和制度,以确保养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高效运营。
这些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劳动纪律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休息制度等,保障员工的权益,确保养殖工作的有序开展。
2. 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防止因安全事故引发的损失。
3. 生产操作制度:规定养殖场各项生产操作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饲养、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方面,确保养殖活动的高效进行。
4.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兽药使用管理、疫苗免疫计划等,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5. 资源利用制度:制定资源利用计划,包括饲料、水源、能源等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 记录与档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养殖相关的记录和档案体系,包括饲养记录、疫病防控记录、环境检测记录等,为养殖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
7. 环境保护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包括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确保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8.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定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福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
这些养殖场的制度通常是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和完善。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

养殖场八项制度范文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 养殖场应建立并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周边环境;2. 预防和控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确保养殖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3. 加强环保措施,定期清理和处理废弃物,并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二、动物福利保护制度:1. 养殖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动物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确保动物福利;2.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障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3. 严禁虐待动物,禁止使用不合理的饲养方法,确保动物的身心健康。
三、养殖操作规范制度:1. 养殖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养殖工作,严禁违规操作;2. 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3. 加强养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卫生管理制度:1. 养殖场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2.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3. 遵守相关卫生标准,确保养殖过程中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健康管理制度:1. 养殖场要对员工健康进行管理,定期体检,保持身体健康;2.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生活质量;3. 加强员工健康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六、质量管理制度:1. 养殖场要建立并执行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和抽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3. 做好产品追溯工作,及时进行召回和处置,确保消费者权益。
七、安全生产制度:1. 养殖场要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2. 加强生产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3.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八、员工考核激励制度:1. 养殖场要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根据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激励优秀员工;2. 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提高工作技能,提供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3. 建立员工奖励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养猪场八项制度
篇一:养猪场各种管理制度
猪场的消毒制度
一、猪场应实行预防疫病消毒,疫病发生期间消毒和疫病终末期消毒制度。
二、猪场应根据所需消毒物品的种类和消毒药的用途选择方法进行消毒,并应选择同类的消毒药交替使用。
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三、宜采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如下:
1、物理方法
(1)紫外线消毒:在直射阳光下曝晒,数小时翻动一次,用作工具和衣物消毒。
(2)干燥消毒:长期干燥环境对许多病原体有致死作用。
(3)火焰消毒:用火焰喷灯消毒物品、用具。
(4)焚毁:用火直接焚烧毒物品至炭化,用作被污染的用具、垫料、残余饲料和病猪消毒。
(5)干热消毒:在干热灭菌器(烘箱)内,加热升至160℃,保持2小时,用作耐热器械用具消毒。
(6)煮沸消毒:在煮沸消毒器内加水煮沸杀菌消毒,免疫接种工具煮沸30分钟。
(7)高压蒸气消毒:高压物放在高压消毒器内,加热升至112千帕斯卡压力下消毒。
防疫用具、衣物保持在112千帕斯卡压力下消毒15-20分钟。
2、化学方法
化学消毒药品的用法及用途如下表。
3、生物方法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引起发酵、同时产热来杀灭芽胞子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用于烘便、烘渣消毒。
四、鼠、蚊、蝇的控制
1、猪场应定期灭鼠,扑灭的鼠和残余鼠药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2、猪场应定期灭蚊、灭蝇。
五、猪场宜开展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制点)管理。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一、猪场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
线、出猪台、饲料加工区、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等。
二、非生产区工作人员、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
确有需要进入者必须经执行场长或兽医管批准、经过严格消毒后、在场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并只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三、生活区卫生防疫制度
1、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在消毒室内通过经紫外线照射15分钟、双手在消毒盆中浸泡3分钟、脚踏消毒水、更换消毒衣后方可入内;
2、消毒室内消毒池、盆内的消毒水每周更换两次,紫外线日夜照射;
3、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4、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不得饲养猫、狗;
5、饲养员必须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养猪户等场所逗留;
6、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两天、洗澡更衣两次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7、搞好生活区环境卫生及绿化工作。
四、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时要彻底消毒;
3、驾驶上述车辆的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晚衣、换鞋、消毒。
五、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必须经过检疫。
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5天,确认无病的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转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不得返回生产线,必须作淘汰处理;
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职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六、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1、各种疫苗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2、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3、免疫注射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不得打飞针;
4、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七、生产线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盆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水;更衣室内紫外线灯保持日夜开着状态。
八、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得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不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九、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十、制度完善的猪舍、猪体消毒制度(详见《猪场消毒制度》)并参照执行。
十一、参照《药物保健制度》,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
十二、杜绝使用发霉变质的饮料。
十三、做好员工的卫生防疫培训工作。
产品销售报检制度
1、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产品销售前必须核对用药记录,确保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
2、按照产品销售计划,提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检。
3、动物及动物产品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4、认真做好销售记录。
(1)饲养员做好出栏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出栏日期、出栏动物日龄、数量、圈舍号、耳标号,并注明最后一
次用药品名和时间。
(2)会计和销售人员做好出栏动物称重、结账,并注明饲养人员和圈舍号,以便兑现奖励。
(3)销售产品的发票要注明数量、批次、购买方基本信息,以便产品质量追溯。
养殖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建立起可追溯机制,有效防控重大生猪疫病,保障生猪产品的卫生安全,根据《畜牧法》及《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依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生猪养殖档案。
三、建立生猪养殖档案应当载明如下内容:
(一)生猪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投入品和畜药的来源质量及使用情况;
(三)检疫免疫、检测、消毒情况;
(四)生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生猪养殖备案代码。
四、饲养种畜应当建立个体畜牧养殖档案,注明档案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体的标识编
码等信息。
种畜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五、积极配合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要求,协助管理人员随时监督检查,据抽查情况或存在问题及时作出整改。
保证养殖档案规范建立。
六、养殖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档案收集、汇总、保管工作。
七、养殖档案保存时间为2年。
疫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制度
一、对本场主要动物疫病和免疫后抗体水产要定期进行监测,了解免疫状态,选择最佳免疫时机,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二、积极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抽查。
三、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时,要立即隔离病畜,并立即向县级畜牧部门报告。
四、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或专家现场诊断。
五、一旦确认为重大动物疫病时,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采取控制扑灭措施,立即实施封锁、扑杀病畜,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彻底清理消毒,场内人员、物品不得外出。
六、对于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迟报或谎报。
七、接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八、及时报送各类动物疫情报表。
养殖场兽药使用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使用兽药及生物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减少药物流失和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进行、治疗、诊断时使用的兽药,符合ny5030-20xx 规定,并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所用兽药标签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四、疫苗等生物制剂符合“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并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
五、杜绝使用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及骨骼肌松驰药。
六、慎重使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拟肾上腺素药、平喘药、抗(拟)胆碱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和解热镇痛药。
七、坚持科学用药,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八、严格遵守药物安全使用规定和休药期规定。
九、建立并保存全部购药、用药记录。
十、禁止使用人用药物和药物原粉。
十一、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十二、以上各项必须严格执行。
无害化管理制度
一、经营场所、养殖场(户)必须制定无害化处理制度。
二、检疫中发现的病死畜禽及染疫畜禽产品,按照规定
在检疫人员监督下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三、各市县监督管理机构对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落实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对不执行制度及造成疫情传播着,按法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四、必须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对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必须做好记录,并列入档案管理。
五、无害化处理措施和方式必须按照动物的防疫法有关规定和gb16543-20xx进行。
六、无害化处理的场所建设必须科学合理,远离,远离居民区、水源和交通要道等,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七、有治疗价值的患病畜禽,置隔离舍单独观察、治疗。
八、不出售患病或死亡畜禽,严禁随意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
九、场内废弃物处理严格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
粪便经规程发酵后做农田有机肥,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达标排放。
篇二: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养猪场经营管理的八大风险及对策
一、猪场遇到的主要风险
1.猪群疾病风险
这种因疾病因素对猪场产生的影响有两类:一是生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