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六讲58页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版ppt课件

2024年度-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版ppt课件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探讨感觉与知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8
记忆与学习
01
02
03
记忆的定义与类型
阐述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 验的保持和再现,包括感 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 记忆等类型。
学习的理论与方法
介绍学习的概念、理论和 方法,包括行为主义学习 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
评估与反馈
3
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帮助教师 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 建议。
28
心理学在职场中的应用
招聘与选拔
01
心理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应聘者的个性特点、职业兴趣和能力
倾向,从而选拔出最适合岗位需求的员工。
员工培训与发展
02
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企业可以设计有效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
心理障碍的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病因和病程等可分为 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应激 相关障碍等。
23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与诊断
焦虑症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 、害怕等情绪,伴有躯 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

抑郁症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 落为主要表现,伴有兴 趣丧失、活力减退等症
状。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表现为思维、情感、行 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如
情绪、情感与动机的相互作用
情绪、情感和动机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情绪和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另一方面,人的动机 也可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
16
04
个性与心理特征
17
个性的概述与结构
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决定了个体在思想 、情感和行为上的独特性。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2024版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

心理学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心理学概述•认知过程•情感与动机•个性与心理特征目•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录心理学概述01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社会心理则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操纵或改变,以观察其心理现象的变化和规律的方法。

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收集被研究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03020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古代心理学思想古代哲学和医学著作中包含了许多心理学思想,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希波克拉底的《论人的本性》等。

近代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实验心理学,标志着近代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众多分支领域和流派。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如脑成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的应用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视角。

认知过程02感觉与知觉感觉的定义与分类阐述感觉的概念,包括感受器、感觉阈限等,并介绍感觉的分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知觉的组织原则详细解释知觉的组织原则,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以及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错觉与幻觉探讨错觉与幻觉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实例,并分析它们与正常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阐述记忆的类型,如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记忆的类型与过程分析遗忘的原因,如干扰、衰退等,并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遗忘规律。

遗忘的原因与规律介绍学习的相关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并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共52页

《心理学基础》PPT课件共52页

马斯洛需要理论
戴维斯美国需要调查

可达到目标(方向)
刺激
需要 意向 愿望(驱动力)
动机
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 3、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5、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人格
• 人格概述 • 人格的特点 A、独特性 B、整体性:人格的各种心理特征不可分割 C、稳定性 D、功能性 E、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
人格
• 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 的身心结构。
能力与气质
• 能力 • 气质(体液学说、体型学说、血型学说、激素学说) • 体液学说 • 如何看待气质 A、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B、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C、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
• Ⅰ期: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5-10% • Ⅱ期,出现睡眠纺锤波,θ波,50% • Ⅲ 、Ⅳ期出现缓慢δ波,20%,肌体修复 • Ⅴ期:REM,20-25%。
需要与动机
• 需要的定义⊙ • 动机的定义 • 动机的分类 A、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B、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 C、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 动机冲突 双趋式、双避式、趋避式、双重趋避式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发展简史
• 心理学的建立 • 学派的纷争 A、构造心理学(冯特) B、行为主义(华生) C、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 D、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 E、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基础精讲 第六讲 物质依赖

变态心理学基础精讲 第六讲 物质依赖

第六讲物质依赖框架图一、概述物质:导致个体产生精神及身体依赖的精神活性物质,常简称为“物质”。

公安部:1984-2004我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14.04万,现有吸毒人员为79.1万,其中80%吸海洛因。

二、物质使用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分为:物质滥用和物质依赖。

1、物质滥用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或功能缺损,导致工作、学业、或家庭的失责或失败;在躯体有危险的某种场合多次应用某种物质,出现法律、人际关系问题。

标准主要是物质使用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非适应性行为(比如不能完成其应该完成的社会或者工作职责)。

2、物质依赖适应不良地应用某种物质以致临床上出现明显的痛苦等烦恼或功能缺失,耐受性增加,停用出现戒断症状,持续寻找某种物质,想戒而多次不能成功。

标准主要是耐受性、戒断症状和冲动性使用行为。

物质戒断:当物质依赖个体在突然停止使用物质时,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

物质中毒:摄食物质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影响人的认知、躯体动作等。

三、致依赖性物质的分类按照药物分类:①吗啡型:天然来源及人工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如阿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芬太尼、可卡因、美沙酮等。

②酒精,巴比安类:如各种酒类、巴比安类和其他镇静催眠药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③苯丙胺类:包括苯丙胺,右旋苯异丙胺,盐酸去氧麻黄碱,利他林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冰毒,摇头丸)。

④大麻型,如北美大麻、印度大麻、四氢大麻酚等大麻制品,制剂。

⑤可卡因型,如可卡因。

⑥致幻剂型,如LSD,麦与卡林,裸盖菇素、南美仙人掌毒碱、色胺类。

⑦挥发剂型,包括氯仿、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机挥发溶剂。

⑧烟草型,如各种烟草及其制品。

(一)阿片类药物依赖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

成瘾性强、戒断症状严重、戒毒后复发率高。

1、作用:产生镇痛、欣快或其他心境改变(情感淡漠或心境恶劣);呼吸抑制、困倦、嗜睡、运动迟滞、言语不清;注意、记忆及判断力受损。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理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03
情绪与动机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包括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复合情绪 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 的。
情绪的理论与表达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维度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等。
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括多个层面和维度,如特质、 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这些元 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体独特的人 格。
人格的理论与发展
01
02
03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元素, 特质理论强调个体在特质 上的差异,如卡特尔的16 种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类型理论将人格划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荣格的内外 向人格类型理论、MBTI性 格类型指标等。
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职业领域的应用
职业选择与规划
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了解 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 观,从而做出合适的职业 选择。
用。
思维与想象关系
阐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等思维形式,以及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等类型。
探讨思维与想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以及它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想象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 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探 讨想象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创造 新形象、预见未来等。
02
认知过程
感觉与知觉
感觉的定义与分类
阐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

心理学导论 第6讲 记忆与遗忘PPT课件

心理学导论 第6讲 记忆与遗忘PPT课件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Ivan Pavlov 1849-1936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建立两种刺激之间的联系:
无条件刺激(US):被试对其有明显偏好的刺激 条件刺激(CS):被试对其无明显偏好的刺激
非显著协变关系探测:
两种变量之间协变: 演员的脸型(瘦长脸/方阔脸)CS
演技的评价(表演出色/表演糟糕)US
测验类型
标准再认测验 音韵再认测验:要求被试选择与词汇表中单词押韵的词。
无意识的学习:内隐学习理论
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人工语法图 (采自Berry和Dienes,1993) MTV、MTTTV都是语法字符串 MXTV、VXTM则是非语法字符串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 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 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 – 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 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 祖先的职业与种族。我承认这超出了事实,但是持相 反主张的人已经夸张了数千年。” (1930)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第6讲 学习、记忆与遗忘
内容
关于“学习”的理论 记忆的概念与类型 遗忘的规律与类型
关于“学习”的理论
学习的早期理论:条件反射
有意识的学习:加工水平理论和迁移合适 加工理论
无意识的学习:内隐学习理论
学习的早期理论: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是建立两种刺激之间的联系的过
程。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是建立刺激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 过程。
定义
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 记忆。
容量:

人格心理学 第六讲 人本58页PPT

人格心理学 第六讲 人本58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人格心理学 第六讲 人本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冯特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 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 之父。
16
▪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和卡尔) ▪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 、考夫卡、苛勒 ) ▪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 ▪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 认知心理学(奈赛尔) ▪ 皮亚杰学派(皮亚杰)
38
39
(一)躯体神经 1、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共有31对。 2、脑神经
由脑发出,共有12对。其中3对是感觉神经, 5对是运 动神经, 4对是混合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 ▪ 功能:控制机体内脏、平滑肌和腺体。 ▪ 分为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 抗性质。
40
(一)脊髓 (二)脑
52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活动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皮层上产生的兴奋或抑制,并不停滞在原来发生 的部位,而是要向邻近部位传播,使这些部位出 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 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到原 来发生的部位。
53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 第二信号指由语言中的词汇组成的刺激物,它是 一种抽象和概括化的信号,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 系统属于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
51
(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
或加强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抑制过程: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
或减弱相联系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其中S代表感觉量,R代表刺激量, K为常数)
▪ 对数定律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对数的函数, 即当物理刺激强度以几何级数增加时,心理量以 算术级数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基础第六讲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