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他在梦中游历了天姥山,从而得到了灵感,写下了此篇诗歌。
这首诗歌以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巧妙而深刻地展现了李白的个性、情感和风貌,成为了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深受后人的崇敬与喜爱。
原文:登天姥山顶,天气欲雨,望远行不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滑稽,今古共英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崔子曰:“我有一瓢酒。
” 伯牙鼓琴曰:“我有一弦。
” 钓子垂钓曰:“我有一钩。
” 均謂得所,而蒋子舍无所取。
甚矣,汉皋之神不与己逝也夫!翻译:登上天姥山顶,天气阴沉欲下雨,我却仍在远望的征途上。
衣襟日渐宽松,却从不悔恨,只因为您值得这份疲惫。
那曾在我深宫二十年的故国,好似遥远的天边,三千里难忘。
但我至今仍唱起那一声可爱的笑话,在今古中流传不息。
天生我才必有用途,权贵何凭千金能消得光阴。
那么,我在这牛羊烹饪的乐趣中欢笑,愿与诸位硕果累累的英才一起干杯。
岳阳楼记:先把世界上的凉心自己烦了,后来又享受了世界的欢乐。
崔子说:“我可以借给你我的酒。
” 伯牙弹奏琴曰:“我可以借给你我的一根弦。
” 钓子钓鱼却说:“我有一个好钩子。
” 他们都有自己的得意,而鲜有像蒋子那样不好的人。
果然,李白是做不到超越古代楼宇神明的人啊!赏析:这首诗歌深深地表现了李白特有的个性化,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志向和不惧困难的精神风貌。
首句“登天姥山顶,天气欲雨,望远行不已。
”通过自然景观来表现李白的求知之旅,表现出他对未知事物的渴求和对新世界的追求。
在华丽的咏史之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后,他用他纯正的脱俗、豁达、出世和归世的情操,呼唤着后来的读者,用“一声何滑稽,今古共英才”变幻出内心无限嬉笑,传达出对自己和世界的爱好。
示意世界是无限丰富而多彩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
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注解:(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
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选自《李太白全集》。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
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
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赏析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和赏析原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峰压胜境。
九折拐却峨眉峰,候馆潭深锁翠屏。
柱天峨峨势象梦,我侬青云志薄名。
岩霜牛挂两行泪,下泪偏垂两行清。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所作,这首诗描述了李白在梦中游天姥山的情景。
本篇文档将对这首诗的原文和赏析进行详细解析。
原文解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峰压胜境。
这句话描绘了天姥山的壮美景象。
通过“连天向天横”来形容天姥山的高耸,通过“势拔五峰”来表现山势的险峻,这两句字使人感受到天姥山的雄奇壮美。
•九折拐却峨眉峰,候馆潭深锁翠屏。
这句话描述了李白在天姥山上看到的一道伟岸的山峰,山峰上有锁翠屏并有潭深,如果细心品味这一句话,能够感受到李白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
•柱天峨峨势象梦,我侬青云志薄名。
这句话表现了李白自嘲的一面。
他自认为是柱天之材,有着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志向太薄弱了,难以达到真正的伟大和远大。
•岩霜牛挂两行泪,下泪偏垂两行清。
最后这两句话是本首诗的结尾,形象地表达了李白宁愿让泪水去流露内心感受的决心。
通过“岩霜牛挂”来表现李白心情悲苦,通过“两行泪”来表现他的真诚和坦率。
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充满着禅意和寓情的诗。
通过李白凭梦游天姥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喜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
在整首诗的描述中,李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天姥山的雄奇壮丽,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感受。
而同时,李白又在诗中表现出自己的自卑和不满,他希望着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就并取得更大的名声。
在诗的结尾处,李白坦诚地表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这使得这首诗显得更加真实和朴实。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李白独有的审美意境和内心感受,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禅意文化。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赏析1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最有代表性的名篇之一,诗中豪放飘逸,卓尔不群,始终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傲岸之气。
那么,李白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其傲岸的个性和浪漫的情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独特的形象描写。
一般的“留别诗”或“赠别诗”,大都抒写离愁别绪,充满着惜别感伤之情,就是李白本人的留别诗有些也写得比较平直,只叙离情别意,但李白这首留别诗,完全突破了平铺直叙的传统方法,别出心裁地用“梦游”这一奇特方式来构思全诗,表达自我形象。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以至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一入梦,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一个“飞”字,就足以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
看仙境如此美好:烟雾缭绕,幽深无底,日月辉映,金碧耀眼。
群仙列队纷至沓来,他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龙虎为之奏乐,鸾凤为之驾车,欢歌曼舞,兴高采烈。
诗人置身其中,与群仙欢聚,与神灵默会,世俗的名僵利锁忘却了,人间的私心杂念褪尽了,只剩下人间没有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才是诗人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
在人间活得很累很苦而且倍受压抑的李白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界找到了解放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
说这首留别诗不同一般,就是特殊在诗人借求仙访道的自我形象不仅倾泻了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而且告诉鲁东的朋友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二)独特的感情表达。
诗人感情的表达常常是爆发式的,一旦爆发,往往一气直下,惊涛千里。
而这首“留别”诗的感情表达则一波三折,瞬息万变。
诗歌起句就写瀛州之美渺不可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一览无遗,郁郁不得志之情溢于言表。
继而想到还有气势雄伟的天姥可到,情怀顿时变得激昂不可抑制。
梦游时,诗人沉浸于剡溪美景中,着力为我们描述一个奇特瑰丽的神话之境。
愈是对其铺张扬厉,施以浓墨重彩,愈表明诗人追求热切,赞颂热烈;梦中仙境描述得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深,这时诗人的感情本已沉至谷底,悲感至极,似乎再不能昂扬了,但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如奇峰突起,一种不卑不屈的浩然正气冲天地而出。
《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意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及译文答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及译文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是由李白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唐代: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译文听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遥远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灭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高峻,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
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6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一):诗的开头几句是写入梦的缘由。
诗人说:海上回来的人谈起过瀛洲,那瀛洲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找;越人谈起过天姥山,天姥山在云霞里时隐时现,也许还能够看得到。
“瀛洲”是一座神山,我国古代传说,东海上有三座神山,一座叫蓬莱,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
越,此刻浙江绍兴一带。
“信”,在那里当“实在”讲。
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一笔是陪衬,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转入正题。
以下就极力描述天姥山的高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诗人先拿天姥山跟天相比,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连结在一齐。
再拿天姥山跟其他的山相比,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
“五岳”,指我国的五座名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赤城”,是山名,在此刻浙江天台北,正因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因此叫赤城。
之后诗人又换一个角度以天台山为着眼点来写,说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十分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简直像要塌倒了。
那里的“天台一万八千丈”,只是说天台山十分高,并不是说它实有一万八千丈。
在那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怎样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的样貌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时隐时现的天姥山就在我们眼前,唤起了我们的幻想,跟着诗人一步步地向那梦幻境界飞去。
陈丹青语录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句开始,诗人就进入了梦境。
从那里到“失向来之烟霞”一大段,写的都是梦境,是全诗的主要部分。
诗人梦见自己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一夜间飞过镜湖,又飞到剡溪。
他看到:谢公投宿过的地方如今还在,那里渌水荡漾,清猿啼叫,景色十分幽雅。
“谢公”,指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喜爱游山,以写山水诗著称,浙江的名山他差不多都到过。
谢灵运在登天姥山的时候,以前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过,留下了“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赏析 李白 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 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 其中还有一些 诗和他求仙学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他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常 常是借这类诗篇表现出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赏析, 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enxue)。
写作背景: 李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一生的愿望便是“安世济民”、 “功成身退”。
天宝元年 (公元 472 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 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 认为实现“济苍生”、 “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等他到了长安, 得到的却只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他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 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 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 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先入梁宋,再入齐鲁,然后南下吴越。
短暂的在朝为官让 他看清了当权显贵的 真面目。
居身翰林供奉而成为从幸词客也与 他早年欲使 “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的济世理想相距天渊。
现实对理想的嘲弄和 残酷,深深地刺伤了李白,也冷却了他原来不可遏止的少年意气和青春激情。
怀 着极端郁闷、深痛和失落的心情,他不得不再次清醒地估计自己的人生之态、命 运之数、现实之境。
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朝廷经历仍在李白心理上发生 着强烈影响,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的他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
内容赏析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远大抱负, 梦想着有朝一日得展才干。
但当时文人 盛行的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这与他“不屈己,不干人”的性格,以及 “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的宏愿都不相符合。
他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 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
天宝元年,经友人推 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
已经 42 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喜悦地 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
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发现李隆基仅只把他当作供己消遣的御用文人。
李白一 身傲骨, 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 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 得罪了权贵, 招致他们的排挤。
甚至连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因而,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 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 逐出京城。
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 里,李白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
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 相会,结下深厚的友谊。
随后,二人又同游梁宋等地。
这时,高适也来与他 们相会。
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
到兖州不久, 杜甫西入长安, 李白南下吴越故地。
李白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际,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向亲友们 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 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 其中还有 一些诗和他求仙学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他那种酷爱自由, 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 常常是借这类诗篇表现出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样的代表作。
诗歌 开头便从海客和越人的话语谈起,“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在海上归人的话语中,瀛洲隔着茫茫大 海,实在难以寻找,这样便使人觉得瀛洲很虚无,难以追寻,但越人的口中说来 却又在云霞里时隐时现。
一开头,天姥山便有了神秘色彩。
接下来作者极力描写 天姥山的高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作者用夸张手法极言天台的高,而又将天台山与天姥 山相比,更烘托出天姥山的高大,使人对天姥山油然而生敬意。
天姥山原本是神 话中的仙山,但作者却写来好像真有其山,使得梦有了现实的基础。
作者对高大 神秘的天姥山的向往, 本身就是对美好事物的热情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在此便初 显了诗人的浪漫的主义气质。
如果说这个梦可以看做是诗人前半生的生活的折射, 那么,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诗人当初隐居山林,想通过终南捷径来走上仕途, 曾经对国家和政治前景抱有多么美好的愿望! 诗人在梦中来到了天姥山, 在梦里他来到了他所追求的美好的仙境: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诗人于 “梦”字上, 置一“欲”字, 是“想要, 打算”,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 “欲” 字承上启下领提下段“ 梦” 中之事。
这足以表明,李白本无此 “ 梦”,这个“梦” 不过是他的一个奢望, 是他在清醒状态下安排设计出来的“白日梦”, 因此, 它看似奇幻不测, 实则有细致的理脉。
天姥山的风光明净澄澈, 溪水清澈, 浩空明月, 夜色如洗, 湖面若镜, 这就是诗人心中的仙人世界, 是一片净土。
“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谢灵运 是东晋山水诗人,他自恃有才,又是士族家庭出身,渴望能建功立业,但是却不
得重用,他忧愤于心,于是寄情于山水,想在山水中去寻找自己的自由。
李白在 这里穿上了谢灵运的木屐,他也希望能在山水中去消除心中的忧伤。
“半 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站在高山之巅,看见东海的红日在半山涌现, 传说中的天鸡在空中啼叫。
梦境是这样的美丽而真实,诗人的梦五彩缤纷,幻想 的色彩越来越浓。
接下来,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似真似幻,光怪陆离的神仙世 界。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在千回万转的山石间, 道路弯曲没有方向, 诗人沉醉在这种仙境的美丽中, 却也的不知走往何处的迷茫。
然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仙境,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
“熊 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熊在 咆哮,龙在吟啸,这些声音不再如天鸡声那般让人觉得清朗美丽,山石,泉水, 深林都在这种恐怖阴森的声音中发抖, 在美丽的仙境也会有这些威慑, 何尝不似 人间?天气急剧变化,青青的云天像要下雨了,蒙蒙的水面烟雾缭绕,仙境也不 是永远的晴空如洗,一样有阴晴,作者不希望梦中的仙境会是这样,因此,梦境 又在作者的笔下发生了变化。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 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霹雳雷电大作,山峦崩裂,轰 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 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