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坏,关键不在于教学工具的先进与否,而在于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地位的学生们。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多多少少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学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达到教育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关系到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致使的吸收对教学的依赖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考虑“教”与“学”的种种复杂关系。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在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真正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有的学生喜欢古诗;有的学生却喜欢杂文。同样是一篇散文,学生甲对其行文思路不是很明确,但他可能充分的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乙则有可能恰恰相反。由于性格、能力、iq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在接受同等教育时的表现各不相

同,这是在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的事。因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是通过一种机制使得个体差异消失而塑造出完全符合某种教

育理论的“人才”。同一堂课结束,一部分学生对所教授内容能记住百分之八十,而另一部分或许连百分之六十都达不到。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反映并不一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统一。但不管怎样,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锐语感和热爱之情这一基本方向是每

个语文老师应该坚持的。

教学者还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品质和学习方式而非单纯的考试分数,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相关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学生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作文一名语文教师,除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外,更应把注意力引导到学习过程本身上来,通过对问题的观察、猜想、论证、应用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无论知识难易与否,能否很快学会,学习过程都可以作为学生战胜困难,挑战自我,获取人生经验的一个途径。

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看法和教材上的观点强加给自己的学生,把教室变成了讲堂,把一篇优美的散文分解成支离破碎的文字符号,并且对学生自己提出的见解嗤之以鼻或报以白眼。却不知“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地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这个道理陶老先

生早就在他的诗歌里告诉我们了。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记得在上《咏雪》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充分的了解“无奕女”的聪慧,我特意用工整的板书把“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到黑板上,并让同学们想象柳絮漫天飞舞的场景,随后问同学们“无奕女”说的好不好,大家都说好,唯独一个平时很不起眼的小男生站起来了,“老师,觉得更像梨花,梨花还有香味。”他这样说。我惊异与他的与众不同和叛逆,随后,我微笑着说:“的确,看来你比她还聪明。”这句话带来的效应是班里接二连三的有人举手,“玉屑”“鹅毛”……他们都说有道理。我让全班同学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顺势诱导完成了对文章意境的准确把握和对全文的背诵。若果当初强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能有这样出乎意料的收获吗?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教”要因材而施,“教”要为“学”服务。教师不可轻易的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这样会挫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中国的国画有一种“留白”的艺术,我们教师也可以学一学,充分给学生一些自由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把剩下的空白填满。这个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

新课改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科学认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各方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仅仅向他们传授语言知识和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重视学生人际智力,自知智力、空间智力的开发,还要重视与应试密切相关的言语智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优劣好坏评价依据一方面是他的学习成绩,但学生的品质表现更应该被关注。语文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有创造性的见解,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也是导致学生之间学习行为和效率不同的因素之一。现代心理学认为,不同个体由于其遗传素质和所受环境影响的不同,在个性特征方面也表现出两种差异,具有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等不同,尽管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顺序也大致相同,但个体之间任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非稳定性个性差一方面,有的学生心理发展层次较慢,而另一些学生心理发展层次较快,可能处于寻求归属感、自尊等成长性需要满足阶段。同时,存在于学生之间心理需要的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它们之间

兴趣的不同,在学习方面可能表现为,有的学生可能喜欢语文,有的学生可能喜欢英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失败并不在于老师说了多少,学生记住了多少,而在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吸收的过程。在教授语文课时,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理解能力、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的差异,对问题的看法肯定有许多不同。同样

的教学模式下,有可能产生诗人和学者,也有可能产生工匠和学徒。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应该倡导启发式,诱导式,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因材施教”的教育者形象,而不是“赶鸭子上架”的小角色。

参考文献:

[1]刘仁力.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郑喜梅.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各界》,200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