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合集下载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09年)

(完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09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规范1诊断标准1.1 病史:多有外感风寒湿邪,闪挫坠伤,劳伤肾气史,有外伤,累积性损害,受寒湿病史。

1.2 多发于:中青年。

1.3 症状和体征:频频发生有腰腿痛或纯真腿痛。

腰部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痛,可因咳,喷嚏而加重痛苦。

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凸腰活动受限。

患肢肌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皮肤感觉减退或变钝,踝及跟趾背伸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逝。

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脊柱姿势的异样改变。

脊柱运动受限。

压痛点和放射性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增强试验(+ )。

股神经牵拉试验(+ )。

颈静脉压迫试验(+ )。

感觉改变。

腱反射改变。

肌萎缩及肌力减退。

1.4 归并症:常可归并骨质松散,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

1.5 协助检查1.5.1 X 线检查:按腰椎正侧位片惯例照片,正位片有时可见脊柱侧凸,侧位片可显示腰椎前凸消逝,椎空隙变窄,有时前窄后宽,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侧位片有时可见椎间孔内有指甲盖样钙化,X 线检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仅供参照,其主要还在于清除腰椎其余病变,如结核,肿瘤,脊柱天生畸形等。

1.5.2 CT :可察看到突出物的直接影像及神经根,硬膜的相邻关系,并可认识椎管容积,黄韧带,神经根管等状况,对明确真实的病因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1.5.3 MRI :脊髓型可见致压物对脊髓压迫的状况。

超声检查:一般不需要。

化验检查:一般无异样发现,少量病人有脑脊液蛋白稍微增高。

特别检查: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可揭露运动的内神经根有无受累对诊断及定位有必定帮助,但一般神经根受累三周后肌电图才出现异样,且反是一种非特异性检查。

脊髓造影,脊髓造影靠谱率仅为29% ~ 40% ,不可以作为惯例检查,可用于椎间盘突出术前定位诊断或腰椎管狭窄,脊髓肿等。

2分型(依据临床病理形态分)突出型:纤维环内层破碎,但表层完好,因髓核压力而限制性突出,突出物圆滑呈半球型。

破碎型:纤维环已破碎,凸出的髓核及纤维仅有后纵韧带扩张部或纤维膜遮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指南说明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指南说明书

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以宗整脊医学研究院、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参与起草单位:北京昌平区光明骨伤医院、北京理工大学医院、北京电力医院、北京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民族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枣庄市新远大腰腿痛专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加拿大多伦多中医学院、美国纽约卫生职业大学,新西兰李氏中医研究院、意大利禅医学中心、四川现代医院、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 。

主要起草人:韦以宗、林远方、师彬、陈世忠、潘东华、王秀光、韦春德、韦松德、孙国栋、郑晓斌、吕航、周灵通、苏健、陈熙洋、刘国科 参与起草人:中国:王丹丹、王松、王慧敏、王世轩、韦坚、韦东德、邓强、田新宇、孙胜林、冯华山、任鸿、江智宏(台湾)、安平、李明亮、李建军、李政、李娟、李雄文、吴曙粤、佘瑞涛、张世卿、张囯仪(香港)、张盛強、陈军、林明仪(台湾)、林峰、单衍丽、周霞、周红海、庞振龙、赵道洲、贾国波、高扬、郭珈宜、黄阿勇、曹书勤、曹向阳、康雄、梁树勇、傅瑞阳、鲍圣涌、蔡锦彜(香港)、谭树生、翟明玉、薛卫国美国:马桂英、宋阿丽、彭娅玲德国:Med Jurgen Bachmann澳大利亚:王文成、黄焕松印度尼西亚:郭健学加拿大:汤耿民意大利:陈君永俄罗斯:李庆和韩国:申秉澈 W F C M S二、标准起草过程简介(如:何时启动,如何开展调研,如何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召开了哪些审稿会,标准审定委员会讨论或投票会)本《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指南》标准于2021年7月16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立项启动。

起草专家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古今理论及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系统地查阅及分析,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循证等级质量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2013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制订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病诊疗指南》,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压迫的诊疗流程和方法。

同年,我国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制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专家共识及临床路径》又对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行了一系列总结和概括。

为了进一步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技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本课题组在借鉴已有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从而制订《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供临床医生参考。

参照2013年NASS指南的文献检索原则,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PubMed数据库中对中英文文献进行检索。

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and “定义(defini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自然病程(natural history)[重吸收(resorption) or 预后(prognosis)]”,“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诊断(diagnosis)[症状(symptom) or 体征(sign) or 影像学(imaging) or X线(Xray) or CT(Computer Tomography) or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r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or 椎间盘造影(discography) or 神经根造影(radiculography) or 神经电生理检查(electrodiagnostic testing)]”,“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保守治疗(conservative therapy)[卧床(bed rest) or 药物治疗(drug/medical therapy) or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or 硬膜外注射(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 or 牵引(traction) or 手法治疗(manipula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and “手术治疗(surgical treatment)[开放手术(open surgery) or 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r 融合手术(fusion) or 人工椎间盘置换(total disc replacement)]”为检索式,检索2019年9月以前的文献。

2021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2021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

2021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鉴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有必要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规范其诊疗流程。

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参照2013 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病诊疗指南》和202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和骨科康复学组共同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组建指南制订专家工作组及确定临床问题,根据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工作组相关方法进行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评定,形成推荐意见;经专家工作组三轮讨论,最终确定终稿。

指南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理特点、诊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7个方面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措施进行阐述,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

文献排除标准为动物研究、会议摘要、社评、信件、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

文献纳入顺序优先选择系统性综述、荟萃分析、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其次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最后为系列病例报告、临床经验、专家委员会意见等。

通过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和原文的方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05篇,其中中文文献21篇、英文文献84篇。

文献的等级评定采用改良北美脊柱外科学会2013年指南的标准,参照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工作组相关方法,评估研究证据的质量,结合研究设计和其他证据特征综合判定研究的证据级别。

采用3级分类标准,推荐等级与文献等级评定标准对应,推荐强度自1级向3级递减。

1级: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信区间很窄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②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前提是纳入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版

适用标准文案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断指南(2015 年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有病和多发病,是惹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常有原由。

其发病体制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或退变同时纤维环变性破碎髓核脱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所惹起的一种综合征。

多半本病患者经正规守旧治疗症状能够获得缓解,约有 10%~ 20%的患者最后需要手术治疗。

一、流行病学特色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 40 岁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这与劳动强度大及外伤有关。

90%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 和 L5~S1 椎空隙。

青少年也可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显然外伤使软骨板破碎所致。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归并骨质松散或退变性不稳致使椎间盘脱出、多节段腰椎管狭小及腰椎畸形,病情较为复杂。

二、临床表现因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病理变化、椎管管径以及个体敏感性等不一样,其临床表现有必定差别。

(一)症状:1. 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苦;2.下肢麻木无力 ;3.大小便功能阻碍(巨大突出或中央型突出);4.腰椎活动受限,姿势异样。

(二)体征:1.立位检查:腰椎畸形,生理前凸变小、消逝,甚至变成后凸,不一样程度侧凸;腰部压痛点,可引起下肢放射痛或麻木感;腰椎活动受限。

2.仰卧位检查:直腿抬高增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皮肤感觉、肌力及反射异样。

3.俯卧位检查:腰部压痛点;股神经牵拉试验。

(三)协助检查:1.腰椎正侧位 X 线片:可供应一些间接征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大概定位及初步诊断。

同时为鉴识诊断腰椎其余疾病供应依照。

、MRI 检查:可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状况, 是明确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较高,但真实需要住院治疗者甚少,一般初期仅卧床歇息加服药物均可缓解或治愈。

对需进行特别治疗的必定要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突出者并不是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出现与影像学相一致的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多见于青壮年患者,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临床表现
(1)下腰痛。

(2)神经根压迫症状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感觉、肌力、功能障碍。

(4)腱反射改变。

3.X线片间隙变化,侧弯,主要用于鉴别。

4.CT,MRI,椎管造影,CTM突出物高度﹥椎管矢状径的1/3。

5.选择性神经根造影。

6.肌电图大P波或纤颤电位。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消炎止痛药。

2.手术治疗:
(1)椎板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2)腰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3)椎板减压,间盘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用于伴有明显椎间不稳定患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docx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docx

(一)诊断标准:1.症状:腰痛及下肢放散疝2.体征:卜.肢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3.影像学检查:CT或MRl显示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受压(二)鉴别诊断:1.腰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是最突出的症状,患者自诉步行一段距离后,卜肢酸困、麻木、无力,必须蹲卜休息后方能继续行走。

安静休息、骑自行车多无症状。

患者主诉多而体征少,也是重要特点。

少数患者有根性神经损伤的表现。

严重的中央型狭窄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CT和MRI检查显示椎管狭窄,可进一步确诊。

2.腰椎结核: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有神经根损害时可造成下肢放射痛。

腰椎结核有结核病的全身中毒症状,拾物试验阳性,X线片上可见椎体或椎弓根的破坏。

CT、X线、MRl显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部分患者可见腰大肌冷脓肿。

血沉、C 反应蛋白、PPD 实验,结核杆菌干扰素释放试验,抗核抗体测定,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

3.腰椎肿瘤:腰痛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不因活动和体位变化而改变,疼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夜间加重,休息不缓解。

可查到原发肿瘤。

CT、X线、MRl可见椎体骨破坏、软组织肿块。

全骨扫描有助于判断全身其他部位骨破坏情况。

4.慢性腰肌劳损:长期反复的腰背部酸痛或胀痛,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症状可减轻,伸腰或者拳头叩击后缓解一,影像学检查无阳性发现。

二、明确诊断需要哪些检查检验腰椎正侧位X线,腰椎CT,腰椎MRL三、手术方式及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微创手术:纤维椎间盘切除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经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开窗椎间盘切除术(应用耗材: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系统)。

(二)手术适应证:1.腰椎间盘突出症;2.腰椎管狭窄症:A.椎间孔狭窄;B.骨质增生;C.黄韧带肥厚;D.侧隐窝狭窄;3.盘源性腰痛:4.术后复发,因手术瘢痕或解剖结构不清影响二次手术者。

5.马尾综合征6.无法耐受全麻和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三)、手术禁忌证:1.穿刺部位、路径、椎间隙有感染性病灶(治疗椎间盘感染和结核除外):2.脊柱结核活动期;3.血液凝血功能障碍疾病4.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病和糖尿病不能承受手术的5.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全身情况比较差不能承受手术的6.精神异常的患者(四)、手术方式,:腰椎融合固定术:横突间融合固定术,经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经椎间孔融合固定术,经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经侧方椎间融合固定术。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最新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医整脊科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前言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提出、起草并归纳。

本《指南》由省正骨研究院、省正骨医院负责起草,由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参加起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鲍铁周、宋永伟、新生、耀洲、毛书歌等。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

由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骨关节旋转、倾斜、错位,导致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或椎管,刺激到脊神经或脊髓;或因骨关节错位、椎间孔移位,导致神经根位移与椎间盘产生卡压,引起腰椎活动障碍、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传统称“腰腿痛”或“腰骻痛”。

1围本《指南》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与护理。

本《指南》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2要求2.1 诊断2.1.1 诊断要点2.1.1.1 病史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有腰部外伤、积累性损伤或外感风寒湿邪等病史。

2.1.1.2 症状反复发作的腰腿痛或单纯性腰痛或下肢放射痛。

棘间及椎旁有固定压痛点,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因咳嗽、喷嚏或翻身而加重。

腰椎出现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腰部活动受限。

患肢可出现肌肉萎缩、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减退或迟钝,踝及踇趾背伸力减弱。

2.1.1.3 体征2.1.1.3.1 脊柱姿势患者常出现脊柱姿势的异常改变,如:腰椎过度前屈、腰椎生理曲度平直或反、腰椎侧凸。

2.1.1.3.2 脊柱运动受限患者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运动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后伸疼痛最明显。

2.1.1.3.3 压痛点和放射痛一般在病变棘突间隙及椎旁1~2cm处,有明显压痛点,常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据报道其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1.1.3.4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3、4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阴性不能排除腰3、4以上的椎间盘突出。

2.1.1.3.5 股神经牵拉试验该试验阳性多提示腰2、3椎间盘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全文)定义及自然病史问题1: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准确的定义是什么?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

工作组专家共识问题2: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自然病程如何?因目前并没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自然病程的相关研究,工作组一致同意,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无论治疗与否,均能得到改善。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萎缩/ 退变。

很多研究(但并非所有)显示随着突出椎间盘减小,临床功能逐渐改善工作组专家共识诊断及影像学问题3:何种病史和体检结果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肌力,感觉,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征,对侧Lasegue 征等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

推荐等级:A仰卧位直腿抬高试验,并和坐位直腿抬高试验进行比较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有所帮助。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或反对咳嗽冲击试验,Bell 试验,过牵张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弓形试验(slump test,注1),腰椎运动度,反射消失等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方面的作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4: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最为合适的方法是什么?何时需要应用上述方法?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影像学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优势。

工作组专家推荐有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MRI 检查是最为合适的无创影像学检测手段。

若患者行MRI 检查存在禁忌,或者检测后无法判断结果,则推荐CT 作为次选手段。

工作组专家共识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并存在相对应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推荐无创的MRI 作为影像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推荐等级:A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并存在相对应病史和体检阳性结果的患者,推荐CT,脊髓造影,或CT 脊髓造影作为影像学检测的备选方案。

推荐等级:A目前电神经检查(electrodiagnostic study)用于诊断神经根压迫在临床中使用已经较为广泛,但该检查不能辨别神经压迫的原因。

专家组认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首选方案仍应该是对应部位的轴位影像学片,电神经检测只能作为确定其他可能合并症的一个辅助手段。

工作组专家共识躯体感觉激发电位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辅助手段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根压迫,但该检测方法诊断压迫节段的特异性不高。

推荐等级:B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 波等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意义有限。

H 反射波对诊断S1 神经根病有帮助,但特异性不好。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运动激发电位或者趾短伸肌反射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热感应测试或液晶显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诊断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预后指标问题5: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后预后的最佳评判指标是什么?NASS 对此问题有出版过一篇指南类图书,题为:Compendium of Outcome Instruments for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of Spinal Disorders。

具体可参见图书相关章节。

药物或介入治疗问题6:药物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推荐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患者中。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单次静脉激素、胍基丁胺、5- 羟色胺激动剂、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等药物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7:物理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物理治疗/ 结构化康复锻炼作为单一治疗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在目前缺少确实证据的情况下,工作组推荐对轻、中度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有限的结构化康复锻炼策略可以作为一个治疗选择。

工作组专家共识问题8:脊柱推拿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中是何种角色?单纯的脊柱推拿术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治疗的一个方法。

推荐等级:C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或反对脊柱推拿术比椎间盘消融术效果更好。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9:牵引术(人工或机械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中是何种角色?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0:增强脊髓造影引导下硬脊膜激素类注射(ES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是否必要?推荐在增强脊髓造影引导下硬脊膜激素类注射(ESI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推荐等级:A问题11:ESIs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是何种角色?推荐经椎间孔ESI 作为短期疼痛控制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A椎板间ESI 可以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备选方案。

推荐等级:C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经椎间孔ESI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12 月后的疗效。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2:ESI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有最合适的时间间隔或者注射剂量吗?目前无临床文献报道该问题。

问题13:ESI 的注射途径会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效果或者增加注射风险吗?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一种注射途径优于另一种注射途径。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4:各种脊柱介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作用如何?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内镜下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推荐等级:C内镜下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应用于经过严格筛选适应症的患者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量,并改善患者腰背部不适感。

推荐等级:B自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治疗的一种方法。

推荐等级:C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自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效果好于开放椎间盘切除。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离子椎间盘减压(Plasma disc decompression,基本等同射频消融)/ 髓核成形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离子椎间盘减压法治疗效果好于经椎间孔ESIs。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经椎间盘内注射高压生理盐水、电热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5:辅助治疗措施,如支具,电刺激,针灸,经皮电刺激等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上述辅助治疗措施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中的应用。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6: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患者在接受对应药物或者介入治疗时,短期(小于6 周)、中期(6 周至2 年)或长期(大于2 年)获得良好/ 好的功能预后的可能性是多少?药物或者介入治疗可改善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的临床功能预后。

推荐等级:B经椎间孔ESIs 可以改善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临床功能预后。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按脊疗法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的临床功能预后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7: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患者是否存在对应的预测因素(如年龄,症状时间,症状严重程度等)预测短期(小于6 周)、中期(6 周至2 年)或长期(大于2 年)获得良好/ 好的功能预后的可能性?患者年龄(小于40 岁)和较短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小于3 月)和经皮椎间盘镜治疗后更好的临床功能预后相关。

证据等级:II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经椎间孔ESI 治疗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时不存在显著预后差异。

证据等级:II/III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神经根压迫的程度和临床功能预后呈现负相关性。

证据等级:II/III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证明患者年龄和药物或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关。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18:药物或介入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效用比如何?有研究认为经椎间孔ESI 具有较好的效用比[46.47]。

手术治疗问题19:是否存在一种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预后良好?推荐对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若存在抑郁症,则进行术前评估。

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术后功能预后较差。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术前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和有马尾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功能预后相关。

推荐等级:B问题20:ESI 或者选择性神经阻滞在后续手术治疗患者的选择中有何作用?目前并没有关于该问题的相关研究。

问题21:手术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是何时?对症状严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患者,推荐在6 个月内进行手术。

现有证据表明早期手术介入(6 月-1 年)患者术后康复更快,长期神经功能预后更好。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对因椎间盘突出而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急诊脊柱手术治疗。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22: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的疗效是否好于单纯的药物或介入治疗?有证据表明对症状严重,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缓解症状的效果好于药物或介入治疗。

对临床症状轻微的患者,手术或药物/ 介入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及长期功能改善。

推荐等级:B对严格选择适应症的患者,自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可以获得和开放椎间盘切除相似的效果。

但该条目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

证据等级:II/III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按脊疗法作为症状严重需要行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替代疗法。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23:在临床中是否存在特定情况需要进行腰椎融合以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对特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行脊柱融合术。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问题24: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是否存在不同的临床预后或并发症?当患者具有手术指征时,选择切除骨块减压或激进的椎间盘切除减压均可,因两者再突出率不存在显著差异。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骨切除术或椎间盘切除术可以缓解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的慢性腰痛症状。

推荐等级:I(证据不足)对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患者,椎间盘镜治疗可以获得和开放椎间盘手术治疗相同的效果。

推荐等级:B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支持或反对内侧关节突关节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病可以改善功能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