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橡胶机械单元重点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及塑料加工工艺》全书知识点整理

1、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1)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碳链高分子:主链全部有共价键连接的碳原子组成,不易水解,易成型加工,易燃易老化;杂链高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以共价键连接,易水解,耐热性好,强度高;元素高分子:耐热性和耐寒性高,弹性塑性好,可溶(2)单体单元的键合:单烯类单体和双烯类键合(3)共聚物单体的键接形式:无规、交替、嵌段、接枝(4)高分子的构型(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和排列):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5)高分子链的键合形状(构造)1.线型:形状:整条高分子犹如一条又细又长的线,大分子既可卷曲成团,也可舒展成直线,各种橡胶、大多数的纤维、塑料等都属线形大分子。
特点:分子间无化学键,既可溶解又可熔融,熔体粘度低,易于加工成型。
2.支链型:链分子在二维空间键合增长所形成的高聚物。
主链带有长短不一的支链(星型、梳型、无规支链型)特点:与线形大分子相比,带短支链的高聚物更易溶解和熔融,且机械强度低,硬度低,韧性高,分子上有叔碳原子,反应活性高,热稳定性差,易老化变硬变脆。
3.交联型:高分子链之间由支链通过化学键相键接,形成的三维网状大分子,热固性塑料、硫化橡胶都属于网状大分子。
2. 特点:分子间形成网状结构,整个高聚物就是一个大分子,既不溶解也不熔融,只能熔胀。
随着分子间交联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弹性降低,但机械强度和硬度都增加。
2、影响高分子链柔顺性的因素高分子的柔顺性就是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单键内旋转产生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布状态)的性质,单键越多,内旋转容易,构象越多,柔顺性越好(1)主链结构:主链由单键构成或含有非共轭双键,柔顺性好,含共轭双键,呈刚性(2)取代基:体积大,单键内旋转空间位阻大,极性大,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内旋转受阻大,数量多,非键合原子多,内旋转阻力大,柔顺性差;对称排列,分子偶极矩小,内旋转容易,柔顺性好(3)支化和交联:短支链增大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低,柔顺性好,长支链增加构象,柔顺性好,支链过多,阻碍内旋转,柔顺性下降;交联密度小,对柔顺性影响不大,交联密度高,柔顺性下降(4)分子链长短:分子链越长,单键越多,构象越多,柔顺性越好(5)分子链规整性:分子链越规整,越容易结晶,柔顺性差(6)外界条件: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能量高,内旋转容易,构象数增多,柔顺性好;外力作用慢,分子链有时间克服位阻,改变构象,柔顺性好,外力作用快,分子链来不及内旋转改变构象,柔顺性差3、结晶高聚物的性能(1)渗透性和耐热性:结晶后密度大,分子链排列规整,渗透性提高,链段不能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提高抵抗热破坏的能力,晶体稳定,结晶后耐热性提高(2)力学性能:结晶使链段活动空间减少,分子间力增大,冲击强度降低,拉伸强度,定伸应力,硬度增加(3)光学性能:非晶态高聚物透明,晶态高聚物为两相共存的非均型体系,光在内部折射和散射,透光率下降4、高聚物取向取向: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沿外力场方向有序排列的现象,三维有序,自发过程;解取向:取向分子趋向无规排列的过程,一维二维有序,被动过程(1)按外力作用方式:单轴取向:材料沿一个方向拉伸,高分子链沿拉伸方向排列双轴取向:材料沿两个垂直方向拉伸,高分子链倾向于拉伸平行面排列(2)按运动单元:对于非晶态高聚物,链段取向:高弹态下通过单键的内旋转造成链段运动实现,大分子链取向:粘流态下通过链段的协调运动实现;对于结晶高聚物,非晶区发生链段、大分子取向,晶区发生微晶取向取向对高聚物性能影响性能变化:1.取向前-各向同性;取向后-各向异性2.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在取向方向上显著增强,而在垂直于取向方向上则有所下降;3结晶聚合物,取向后材料的密度和结晶度都会增大,使材料的使用温度得到提高4由于折射率在取向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有差别,取向后的材料还会出现双折射现象5、高分子热运动特点:(1)运动单元多重性(整链运动、链段运动、支链和侧基运动、原子振动、晶区运动)(2)对时间的依赖性(力学松弛现象)(3)对温度的依赖性(时温等效原理)6、非结晶高聚物的力学形态温度-形变曲线:玻璃态:键长键角变化;形变量小且可逆,模量高,普弹性,强迫高弹;塑料;玻璃化转变区:链段解冻;形变、模量突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弹态:链段运动;形变量大且可逆,模量高,高弹性,松弛现象;橡胶;粘流转变区:大分子链开始运动;形变、模量突变;粘流温度Tf粘流态:大分子链运动;形变量大且不可逆,模量低;粘合剂、涂料。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讲稿4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原理讲稿(4)第三章补强与填充体系§3-1 绪论填料是橡胶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它能赋予橡胶许多优异的性能。
例如,大幅度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使橡胶具有磁性、导电性、阻燃性、彩色等特殊的性能,赋予橡胶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等。
一.何谓补强与填充?补强: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使硫化胶的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模量、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提高的行为。
凡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称为补强剂。
填充:在橡胶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能够提高橡胶的体积,降低橡胶制品的成本,改善加工工艺性能,而又不明显影响橡胶制品性能的行为。
凡具有这种能力的物质称之为填充剂。
二.填料的分类填料的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不一。
填料按不同方法分类如下:(1)按作用分补强剂:炭黑、白炭黑、某些超细无机填料等。
填充剂:陶土、碳酸钙、胶粉、木粉等。
(2)按来源分有机填充剂:炭黑、果壳粉、软木粉、木质素、煤粉、树脂等。
无机填充剂:陶土、碳酸钙、硅铝炭黑等。
(3)按形状分粒状:炭黑及绝大多数无机填料。
纤维状:石棉、短纤维、碳纤维、金属晶须等。
三.橡胶补强与填充的历史与发展橡胶工业中填料的历史几乎和橡胶的历史一样长。
在Spanish时代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就懂得在胶乳中加入黑粉,当时可能是为了防止光老化。
后来制作胶丝时曾用滑石粉作隔离剂。
在Hancock发明混炼机后,常在橡胶中加入陶土、碳酸钙等填料。
1904年,S. C. Mote用炭黑使橡胶的强度提高到28.7MPa,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炭黑尚未成为有效补强剂前,人们用氧化锌作补强剂。
一段时间后,人们才重视炭黑的补强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炭黑最早的国家。
1864年美国开始研制炭黑。
1872年世界才实现工业规模的炭黑生产。
炭黑的补强性不仅使它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战前槽黑占统治地位,50年代后用炉黑代替槽黑、灯烟炭黑,炉黑生产满足了轮胎工业发展的要求。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讲稿7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原理讲稿(7)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 讲稿, 工艺, 原理§4.4 橡胶的疲劳老化与防护一.疲劳老化的概念指在多次变形条件下,使橡胶大分子发生断裂或者氧化,结果使橡胶的物性及其他性能变差,最后完全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疲劳老化。
发生疲劳老化最突出的地方是轮胎的胎侧。
随着轮胎每转一圈,经历压缩、伸张不断变形,这种情况下发生疲劳老化。
二.疲劳老化的机理1.应力引发(机械破坏理论)当橡胶受到机械力作用时,由于橡胶网络结构的不均匀性,导致产生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使局部产生应力集中,结果造成局部的分子链被扯断。
这种情况尤其当橡胶处于周期性的变形时更为突出。
因为这时橡胶分子链来不及松弛,应变对应力有一滞后角,在分子链中总是保持着一定的应力梯度,从而使分子链容易发生断裂,当分子链被扯断后,生成游离基,引发产生氧化链反应。
橡胶的低温塑炼也属这种情况,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分子链断裂(在低温条件下,又可引发氧化作用)。
2.应力活化(力化学理论)当橡胶分子链处于应力作用时,由于机械力作用于分子链中原子的价力使其减弱,结果使橡胶氧化反应活化能降低,活化了氧化过程。
未受应力时,橡胶大分子活化能为21.0千卡/克分子。
受应力时,振幅为50%,频率为250周/秒,氧化活化能为18.1千克/克分子。
在多次变形条件下,即可发生应力引发,又可发生应力活化,但二者发生的情况不同:一般,温度高、振幅小、频率低、氧的浓度大的条件下,以应力活化为主,反之以应力引发为主。
三.影响疲劳老化的因素1.频率与振幅越高,越易疲劳老化。
频率越高,应力松弛能力下降,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应力引发,易疲劳老化。
振幅增加,易应力活化,容易疲劳老化。
实验事实根据如下:变形振幅(%) 0 25 50 75应力活化活化能(千卡/克分子) 21.0 20.1 18.1 13.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振幅增加,应力活化活化能下降,越易疲劳老化。
青岛科技大学实用橡胶工艺学通用课件

二、橡胶工业的重要性
1.橡胶是重要的工业材料,同时又是重要的战略 物资,应用广泛。
2.目前世界橡胶制品的品种和规格的总数约有10 万之多。
三、本科程的内容
1.橡胶工艺生产所用的 原材料
包括生胶及橡胶类似物、硫化 体系配合剂、补强填充剂、软 化增塑剂、防老剂等原材料
以生胶为原料 制造橡胶制品
2.原材料的配方 3.橡胶加工工艺的过程
恒粘橡胶
它是在制胶时加入了占干胶重 量0.4%的中性盐酸羟胺或中性硫酸 羟胺或氨基脲等羟胺类化学药剂, 使之与橡胶链上的醛基作用,将醛 基钝化而抑制生胶贮存硬化,保持 生胶的粘度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固定粘度橡胶的主要特点是生 胶门尼粘度低而且稳定。
3、分级
两种分级方法
1.按外观质量分级 如烟胶片及绉胶片
(6)1830年至1876年英国人把橡胶树种和幼苗从伦敦皇 家植物园移植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完成 了野生天然橡胶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艰难工作。 (7)1839年,C.Goodyear发明橡胶硫化法:将橡胶和 硫磺共热,特别是在铅化合物存在下与硫磺共热之后, 橡胶就会变成坚实而富有弹性的物质,不再因温度的 改变而变硬发粘。 (8) 1888年英国医生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 (9) 1904年发现某些金属氧化物有促进硫化作用,但 效果不十分明显。1906年发现苯胺有促进硫化作用, 直到1919年才开始大量应用噻唑类促进剂。 (10) 1920年炭黑作为橡胶的补强剂大量使用。
天然橡胶 合成胶
品种
较少 较多
产量
较低 较高
性能
综合性能好 特种性能好
用途宽广
较窄 较广
注:天然胶与某一种合成胶相比则用途较广, 若与整类合成胶相比则用途较窄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复习题

一、简答题1、何谓喷霜?何谓焦烧?其产生原因何在?答:喷霜即为某些配合剂(如硫磺、促进剂、防老剂、石蜡等)析出胶料或硫化胶表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某些配合剂用量过大,超过其常温下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所造成的。
焦烧是一种胶料早期硫化的现象,即胶料在硫化前的操作或停放中发生不应有的提前硫化现象;原因是配合不当,炼胶操作不当,胶料冷却停放不当。
2、何谓老化?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有哪些?答:橡胶或橡胶制品的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逐步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老化;影响因素有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
3、何谓塑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把具有弹性的生胶变成柔软的具有可塑性的胶料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生胶塑炼的目的:一、使生胶获得一定的可塑性,适合混炼、压延、挤出、成型等后续工艺操作;二、使生胶的可塑性均匀化,以便制得质量均匀的胶料。
4、何谓混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加入到橡胶中制成混合胶的工艺过程叫混炼;使配合剂均匀分散,制得质量均匀的混炼胶,并使胶料具有适合的可塑性;混炼不好,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匀,可塑度过高或低、焦烧、喷霜现象,影响压延等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
5、何谓压延?它包括哪些作业形式?答:压延工艺是利用压延机辊筒的挤压力作用使胶料发生塑性流动和变形,将胶料制成具有一定断面规格和一定断面几何形状的胶片,或者将胶料覆盖于纺织物表面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厚度的胶布的工艺加工过程;作业形式:胶料的压片、压型和胶片贴合及纺织物的贴胶、擦胶和压力贴胶。
6、何谓挤出?它有何作用?答:橡胶的挤出是使胶料通过挤出机连续地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应用于制造胎面、内胎、胶管以及各种复杂断面形状或空心、实心、包胶等半成品。
7、何谓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答:弹性变形:橡胶在变形后能够恢复其原来状态的形变行为。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讲稿1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原理讲稿(1)青岛科技大学, 橡胶, 讲稿, 工艺, 原理合成橡胶在8种合成橡胶中全部由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胶种有BR、SSBR、SBS和CR;全部引进国外技术的胶种是EPDM。
§1.3丁苯橡胶(SBR)SBR是产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占合成橡胶总量的55%,70%用于轮胎。
按合成方法分为乳聚(1933年由德国的Farben公司生产)和溶聚(6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发展较快)SBR两大类。
一.合成方法聚合单体:丁二烯(占2/3以上)、苯乙烯(少于1/3)1.乳液法:高温乳液聚合:50℃低温乳液聚合:5℃2.溶液法:60年代后投入工业化生产,该胶具有滚动阻力低,抗湿滑性好、综合性能高等特点,在轮胎行业中获得广泛应用。
二.分类(按制法分)三.SBR的结构乳聚SBR:顺1,4—结构含10%,反1,4—结构70%,1,2—结构20%溶聚SBR:顺1,4—结构比乳聚高,其它比乳聚低四.SBR的性能(一)性能1.物理常数密度(g/cm3)d=0.92~0.94折光指数 1.532.SBR强度比NR差生胶格林强度约为0.5MPa;纯胶硫化胶的强度为1.4~3.0MPa;但炭黑补强后硫化胶的拉伸强度高达17~28MPa。
撕裂强度比NR低,大约为NR的一半。
3.弹性、耐寒性比NR差。
4.耐热、耐老化、耐磨性比NR好(苯环弱吸电、体积大—分子内摩擦大、双键浓度低),硫化反应速度慢。
5.SBR耐屈挠疲劳性比NR差,但耐初始龟裂性好,耐裂口增长性差。
6.SBR粘着性比NR差。
7.SBR的电性能和耐溶剂性SBR电绝缘性能良好,耐溶剂性比NR好,但仍不耐非极性油类。
8.抗湿滑性优于NR、BR。
(二)配合与加工配合:必要成分—硫化剂:硫黄用量比NR中少(双键量少)促进剂:促进剂用量比NR中多(硫化速度慢)活化剂补强剂:主要是炭黑(非自补强性)增粘剂:本身粘性差,用烷基酚醛树脂,古马隆树脂增粘一般成分—防老剂,软化剂加工:塑炼性—一软丁苯(门尼粘度在40~60之间)一般不需要塑炼;混炼性——SBR对炭黑湿润性差,混炼生热高,开炼机应控温在40~50℃之间且包冷辊。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机械单元重点

前言什么是橡胶机械橡胶制品加工所用的机器及设备开练机1. 了解当代炼胶车间的特点。
中心化;使用大容量的炼胶设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代替开炼机压片;实行计算机和网络远程管理;胶料生产线机械化、联动化、自动控制水平越来越高2 掌握塑炼、混炼、压片、供胶及热炼等工艺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1)塑炼:把弹性生胶转变成可塑状态的工艺加工过程。
(塑炼机)2)混炼:将各种配合剂混入生胶中制成质量均匀的混炼胶的工艺过程。
(混炼机)3)压片:在开炼机上把胶料压成一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工艺过程。
(压片机)4)供胶:在开炼机上把压成一定的宽度和厚度的胶料,送到下一步工艺(挤出、压延)的工艺过程。
5)热炼:根据工艺要求,在开炼机上把胶料加工成一定的温度和可塑度,并送到下一步工艺(热喂料、压延)的工艺过程。
(热炼机)6)不同点:辊筒面形状不同塑炼机,混炼机及压片机的辊面是光滑的,而热炼机的表面可能带有沟槽。
5. 掌握开炼机的工作原理。
依靠两个相对回转的辊筒对胶料产生挤压、剪切作用,经过多次捏炼,以及捏炼过程中伴随的化学作用,将橡胶内部的大分子链打断,使配方中的各种成分掺和均匀,而最后达到炼胶的目的。
从辊筒间隙中排出的胶片,由于两个辊筒表面速度和温度的差异而包覆在一个辊筒上,重3掌握开炼机强化炼胶效果应具备的条件。
1)使胶料摩擦角大于接触角(φ>α)以便把胶料带入辊距;2)使前后辊速(线速度)不相等,以便对辊隙中的胶料进行强烈的挤压和剪切;3)炼胶时,需要切割翻胶,以破坏胶料的封闭回流线,加强物料的分散效果;4)炼胶过程中不断调整辊距,以改变速度梯度,提高炼胶效果。
4. 掌握横压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胶料在辊隙间对辊筒产生的径向作用力亦即横压力,又称分离力。
2)影响因素:胶料的性质、加工温度、辊距和辊筒线速度等。
5. 掌握开炼机功率消耗的特点1)胶过程中,传动电动机的功率消耗是不均匀的。
2)消耗的功率大。
青科大机械创新设计重点

1.根据设计的内容特点,创新设计可分为开发设计、变异设计和反求设计三种类型。
2.创新设计必须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取得创新方案的基本方法是多方案选优。
3.设计一般分为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四个阶段。
4.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人脑不同部位对客观实体的反映活动,左半脑是抽象思维中枢,右半脑是形象思维中枢。
5.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先天赋予的能力(遗传的大脑生理结构),二是生活实践的影响(环境对大脑机能的影响),三是科学安排的思维训练,以促进大脑机理的发展和掌握一定创造性思维方法和技巧。
6.在问题已存在的前提下,基于脑细胞具有信息接受、储存、加工、输出四大功能,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分三个阶段:储存准备阶段,悬想加工阶段顿悟阶段。
7.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思维结果的新颖性、独创性2)思维方法的多样灵活性、开放性3)思维过程的潜意识自觉性4)顿悟性。
8.创造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和艺术创作等多种类型。
9.创造力的构成要素1)智能和知识因素2)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3)技术因素4)非智力因素5)环境和信息因素6)身心因素10.创造原理是人们进行无数次创造实践的理性归纳,也是指导人们开展新的创造实践的基本法则,包括综合创造原理、分离创造原理、移植创造原理、物场分析原理、还原创造原理、价值优化原理11.群体集智法包括智力激励法、书面集智法、函询集智法。
12.智力集智法的四项原则:自由思考原则、延迟评判原则、以量求质原则、综合改善原则13.缺点列举法的目的:运用缺点列举法的目的不在列举,而在改进。
因此,要善于从列举的缺点中分析和鉴别出有改进价值的主要缺点以作为创造目标。
分析和鉴别主要缺点,一般可从影响程度和表现方式两方面入手。
1)不同的缺点对事物特性或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分析鉴别缺点,首先要从产品性能、性能、质量等影响较大的方面出发,使提出的新设想、新建议或新方案更有使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什么是橡胶机械橡胶制品加工所用的机器及设备开练机1. 了解当代炼胶车间的特点。
中心化;使用大容量的炼胶设备;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代替开炼机压片;实行计算机和网络远程管理;胶料生产线机械化、联动化、自动控制水平越来越高2 掌握塑炼、混炼、压片、供胶及热炼等工艺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1)塑炼:把弹性生胶转变成可塑状态的工艺加工过程。
(塑炼机)2)混炼:将各种配合剂混入生胶中制成质量均匀的混炼胶的工艺过程。
(混炼机)3)压片:在开炼机上把胶料压成一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工艺过程。
(压片机)4)供胶:在开炼机上把压成一定的宽度和厚度的胶料,送到下一步工艺(挤出、压延)的工艺过程。
5)热炼:根据工艺要求,在开炼机上把胶料加工成一定的温度和可塑度,并送到下一步工艺(热喂料、压延)的工艺过程。
(热炼机)6)不同点:辊筒面形状不同塑炼机,混炼机及压片机的辊面是光滑的,而热炼机的表面可能带有沟槽。
5. 掌握开炼机的工作原理。
依靠两个相对回转的辊筒对胶料产生挤压、剪切作用,经过多次捏炼,以及捏炼过程中伴随的化学作用,将橡胶内部的大分子链打断,使配方中的各种成分掺和均匀,而最后达到炼胶的目的。
从辊筒间隙中排出的胶片,由于两个辊筒表面速度和温度的差异而包覆在一个辊筒上,重3掌握开炼机强化炼胶效果应具备的条件。
1)使胶料摩擦角大于接触角(φ>α)以便把胶料带入辊距;2)使前后辊速(线速度)不相等,以便对辊隙中的胶料进行强烈的挤压和剪切;3)炼胶时,需要切割翻胶,以破坏胶料的封闭回流线,加强物料的分散效果;4)炼胶过程中不断调整辊距,以改变速度梯度,提高炼胶效果。
4. 掌握横压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胶料在辊隙间对辊筒产生的径向作用力亦即横压力,又称分离力。
2)影响因素:胶料的性质、加工温度、辊距和辊筒线速度等。
5. 掌握开炼机功率消耗的特点1)胶过程中,传动电动机的功率消耗是不均匀的。
2)消耗的功率大。
6. 掌握开炼机辊筒的作用、要求、所用的材料、结构和分类方法以及辊筒受力分析计算方法。
1)作用:在工作过程中,它直接与胶料接触,对胶料产生挤压和剪切作用。
2)要求:○1 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刚度,能承受胶料的作用力;○2 辊筒的工作表面要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且表面硬度不低于肖氏65°;○3 从结构上来讲,具有合理的几何形状,防止应力过度集中;○4 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便于胶料的加热和冷却;○5 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6 直径误差为1~0.5mm,表面粗糙度为3.2~1.6,出厂检验一定要保证辊径有正的偏差。
3)材料:冷硬铸铁、铬钼合金或低镍铬合金4)结构:轴径部分与辊筒轴承相连,且在轴承中回转;联接部分与速比齿轮和大驱动齿轮相连接;内部有调整温度的空腔。
5)分类:①其分类方法主要根据辊筒的表面形状(a. 光滑圆柱辊筒(圆柱面)b. 腰鼓辊筒(凹凸)c. 带沟纹的辊筒); ②按加热冷却形式来分(中空式、钻孔式);③按加热介质来分(电加热、蒸汽加热、油加热、恒温水);④按前后辊筒直径是否相同来分(同径、异径)6)受力分析:胶料对辊筒的横压力、驱动齿轮的作用力、速比齿轮的作用力、重力7)计算方法:辊筒支反力的计算,辊筒弯矩和弯应力计算,剪应力计算,辊筒的强度计算,在所选择的截面上,辊筒的强度应满足的条件。
7掌握开炼机辊筒轴承的作用、位置、类型及润滑方法。
1)作用:减少摩擦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2)位置:轴承套在辊筒两端的轴径上,下面由机架支承,后辊筒轴承是固定的,前辊筒轴承又与调距装置相联,并在调距装置的推动下,可在机架上作水平的前后移动。
3)类型: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尼龙衬套(橡胶)、锡青铜衬套(橡胶和塑料))8接触角所谓接触角,即胶料在辊筒上接触点a与辊筒断面圆心连线和辊筒断面中心线的水平线的夹角,以α表示密炼机1掌握密炼机的分类○1 按转子啮合与否分为(相切性、切线型、啮合型、联锁型);○2 按转子转速不同分为(慢速≤20rpm;中速30~50rpm;高速≥60rpm);○3 按转子速比分为(异步转子、同步转子)○4 按密炼机容量分(大型密炼机370L、中型密炼机80-270L、小型密炼机10-50L、实验用密炼机10L 以下)2了解国内外密炼机规格表示方法XM-250/20X 表示橡胶,M 表示密炼机,250 表示密炼机的总容量,20 表示转子转速X(S)M-75/35x70X 表示橡胶, S 表示塑料, M 表示密炼机, 75 表示密炼机总容量,双速(35 和70 转/分)3掌握密炼机整体结构组成及每一部分的作用1)六个部分:混炼部分(转子、密炼室、密封装置等组成,作用是对胶料进行混合、剪切、捏炼);加料部分(右加料室、斗形的加料口、气缸、翻板门即加料门等组成);压料部分(上顶栓和气缸组成,作用是给胶料一定的压力,加速炼胶过程,提高炼胶效果);卸料部分(下顶栓和下顶栓锁紧机构所组成,作用是在炼胶完毕后排出胶料即卸料);传动装置部分(电机、弹性联轴节、减速机齿形、联轴节组成,作用是传递动力,使转子克服工作阻力而转动,从而完成炼胶作业);底座(由机座组成,作用是供密炼机使用,在其上安装主机和传动系统的部件)2)五个系统:加热冷却系统(由管道和分配器等组成,作用是根据工艺要求,控制炼胶过程中胶料的温度);气压系统(气缸和活塞组成,作用是控制上顶栓,加压及翻板门的开闭);液压系统(双联叶片油泵,旋转油缸,往复油缸,管道和油箱等组成,作用是控制下顶栓及下顶栓锁紧机构的开闭);电控系统(由控制箱,操作机台和各种电气仪表组成,机台的控制中心);润滑系统(由油泵,分油器和管道组成,作用是向每个转动部位,注入润滑油,以致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4掌握密炼机的混炼过程及胶料在混炼时仅经受的机械作用1)混炼过程:细分,混入(捏炼),分散(微观分散,分散混炼),简单结合(单纯混合,宏观分散、分布混炼),塑化阶段。
2)机械作用:○1 转子外表面与密炼室内壁间的捏炼作用;○2 两转子之间的混合搅拌、挤压作用;○3 上下顶栓分流、剪切和交换作用;○4 转子的轴向往复切割捏炼作用5掌握转子结构设计方法、型式、材料选择、冷却形式、强度、刚度计算1)设计方法:转子突棱有转子工作部分的两端呈螺旋形向中心前进,一左旋,一右旋,互不相干;一长一短,互不相连。
2)材料:转子材料多采用铸钢(ZG270-510)。
突棱顶堆焊一层5~8 毫米厚的耐磨硬质合金,其余工作表面也需堆焊一层2~3 毫米厚的耐磨硬质合金。
3)形式:a、按转子端面形状可分为(椭圆型、圆筒型、三角型);b、椭圆型转子按螺旋棱数目不同(二棱、三棱、四棱、六棱)4)冷却形式:a、喷淋式(开放式、封闭式);b、强制冷却式(螺旋夹套式、开螺旋沟槽、一般强制冷却)5)强度计算:先求支反力;再根据转子各断面尺寸,求出各点的弯距及合成弯距;以精确的作图比例绘出弯距图6掌握卸料部分的组成及结构型式以及分类1)组成:开闭装置、锁紧装置2)结构形式及分类:滑动式、摆动下落式、翻转式7掌握密炼机密封形式、分类方法及其密封机理以及每种型式的优缺点及其用途1)密封形式:端面密封、迷宫密封、反螺纹密封、填料密封2)外压端面密封分类(按压紧方式):螺栓弹簧压紧式、拨叉弹簧压紧式、拨叉液压油缸压紧式、小油缸直接加压式轮胎定型硫化机1、轮胎定型硫化机按采用的胶囊类型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 型(或称AFV 型)定型硫化机B 型(或称BOM 型)定型硫化机AB 型(或称AUBO 型)定型硫化机RIB 型(rolling in bladdet type)定型硫化机2、轮胎定型硫化机的规格表示方法是?□□——□□ / □×□LL—B1050/1.37×2, 表示B 型定型硫化机,护罩内径为1050mm,双模,一个模具上的合模力为1.37MN3、轮胎定型硫化机的升降机构有几种类型?曲柄连杆式升降机构液压式升降机构螺杆式升降机构4、使用后充气装置的目的是什么?保证外胎的质量,而且还可节约2%的尼龙帘布。
5、子午线轮胎定型硫化时,为什么要采用活络模?活络模的优势在哪里?1)子午线轮胎胎坯成型后的外径大于硫化模花纹的根部直径2)○1 在合模时,活络模块能自动的径向合拢,包住胎坯;○2 卸胎时,活络模块可以径向分离,脱离硫化的轮胎,这样保证胎体和胎冠的完整和硫化质量,有利于装卸轮胎6轮胎定型硫化机硫化时主要介质1、蒸汽2、过热水3、冷却水4、压力水5、压缩空气6、真空的作用2、氮气硫化它采用190—210℃高压饱和蒸汽充入胶囊升温之后,再向胶囊充入2.0—2.6MPa压力的高纯氮气的增压办法,以达到高温高压的硫化条件7轮胎定型硫化机按采用胶囊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A型(或称AFV型)定型硫化机胶囊从硫化的外胎中脱出时,胶囊在推顶器的作用下,往下翻入下模下方的储囊筒内。
开模方式一般为升降平移型。
B型(或称BOM型)定型硫化机胶囊从硫化的外胎脱出时,胶囊在中心机构的操纵下,待抽真空收缩后向上拉直。
开模方式有升降型、升降翻转型。
AB型(或称AUBO型)定型硫化机胶囊从硫化的外胎脱出时,胶囊在胶囊操纵机构和囊筒的作用下,上半部作翻转而整个胶囊由囊筒向上移动收藏起来。
开模方式有升降型和升降翻转型。
RIB型(rolling in bladdet type)定型硫化机为适应子午线轮胎生产的需要,综合了A型和B型硫化机的优点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机型,结构类似AB型,但不需要抽真空,开模方式为升降平移型。
平板硫化机1、了解平带硫化机与小型平板硫化机的主要区别;1) 热板的规格大。
2) 为了保证加热均匀,通常采用多段通蒸汽加热。
3) 一般为多缸式。
4) 热板两端离板边有200~300mm 宽度的过渡区,该区要另钻孔道通冷却水降温,来防止平带各段交接处由于两次硫化而过硫。
5) 平带两边放有垫铁,以保证平带的宽度和厚度,为使平带受到足够的压力,提高胶布层间的粘着强度,垫铁的厚度应比半成品厚度薄25~30%。
(垫铁是可以更换的)6) 设有夹持伸长装置,用于硫化前对平带进行预伸张,使平带在工作过程中帘线受力均匀,并不致于在使用时迅速的拉伸变形(伸长)。
7) 对于热缩性纺织物(如尼龙)平带,应采用后伸长冷却装置防止平带在使用过程中迅速伸长。
8) 可采用微波预热,使平带在进入硫化前均匀积热到100℃左右,从而缩短了平带在硫化机中的升温时间,使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2、掌握V 带颚式平板硫化机与平带平板硫化机的主要区别;1)框架一边为敞开的,一般为双层。
2)在热板上装有模板,以控制硫化后成品的断面规格。
3)硫化机两端装有带沟槽的伸张辊,以便在硫化前对V 带进行预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