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门户空间形式论文
城市开放空间框架的建立论文

城市开放空间框架的建立论文城市开放空间框架的建立论文1不同维度下开放空间的研究概况1.1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这为研究开放空间带来如下启示:(1)结合土地利用、街道平面、建筑肌理的分析,可以为审视空间形态变化提供更综合的视角;(2)跨度较长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形态变化的时间规律;(3)每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建筑肌理等平面图既有现状也有上期以来发生变化位置和类型,采用这种“动态地图”的方式,使得相邻时段间的演变情况更加清晰,这对整体、连续地考察开放空间变化是非常有益的。
整体而言,先前的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成果多聚焦于城市中建筑群、街区、边缘带等的形态分析,对于开放空间鲜有针对性研究[14]。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环境问题的凸显,承载城市健康和公共生活的开放空间将成为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议题。
多元化的城市形态研究也为认识开放空间提供了方法和视角上的启发,城市形态学中对于形态的要素、结构、过程、类型的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直接的借鉴,而城市形态学对于不同地域、文化乃至不同尺度下城市形态规律的认识,可以作为解读开放空间演变的基础。
1.2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视角下的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生态健康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5],探究此问题离不开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支持。
与开放空间关系非常密切的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认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越来越强烈的人类活动作用下所形成的异质性景观中的等级关系,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廊道、斑块、连接度等可应用在开放空间规划中,欧美国家的绿道、绿心及生态网络的建设都是非常成功的实践案例。
开放空间与异质性外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开放空间本身作为栖地的完整性是影响开放空间系统生态效益的两个关键因素,因此可以从拓扑结构和连接度两个方面研究开放空间,将“弹性”空间规划与“刚性”生态效益度量结合起来。
生态学家提出景观图论方法(landscapegraphs)[16],就是以景观元素类型及其邻近关系为制图依据,将复杂的景观格局抽象成容易理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式,解析不同景观模式的生态学内涵,提出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管理策略。
开放式论文公共空间论文:开放式公共空间浅析

开放式论文公共空间论文:开放式公共空间浅析摘要:开放式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沉淀。
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人们生活环境更完美,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独特的言语。
地域性和历史性的特征在这里彰显出独特的光彩。
本文就开放式公共空间从概念、传统、现代、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读者对开放式公共空间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开放式;公共空间;元素;分析abstract:open public space is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a precipitation. its appearance is not only for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more perfect, also records the city unique words. regional and historic feature here reveal a unique splendor. this paper will analyzes open public space from concept, traditional, modern, components on open public space, expectations readers have certain knowledge.keywords:open;public space;element;analysis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不论在规模或者速度上,都在以超高的速度发展。
“开放式公共空间”成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
城市人民在物质文化需求的层次上更显迫切,城市人民的物质文化建设急需加强。
各大中小城市已建的、在建的和待建的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式各样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在众多城市的核心地带和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争先冒出。
这些开放式公共空间不仅凸现了城市的环境建设,构建了崭新的建筑文化风貌,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
小城镇门户空间的形象研究

小城镇门户空间的形象研究摘要:本文以罗田县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介绍了在小城镇城市入口形象设计中,如何针对自身的优势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门户空间环境,以体现小城镇的历史文脉与城市特色,以期为类似的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门户空间,小城镇,城市文化,城市设计前言罗田县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桑蚕之乡”、“板栗之乡”、“茯苓之乡”、“甜柿之乡”。
板栗产量全国第一,蚕茧年产量湖北之冠,“九资河茯苓”驰名中外,不需脱涩的堑子石甜柿乃中华一绝。
农特资源品质优异、独特,已形成品牌优势,极具开发价值。
罗田县是大别山区老革命根据地之一。
罗田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位于罗田经济开发区的中心,紧邻城市重要的绿心—拨云尖风景区,是城市重要的交通通道和景观通道。
南抵武英高速、东临拨云尖风景区,大别山大道、罗浠公路在区内交错,规划中的二级长途客运站位于本案东南角;本案以北主要为住宅、商业、中学及工业用地;本案以南主要为规划的二类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占地面积约91.32公顷。
城市门户空间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古代的城市入口为各种风格的城门,如北京的“内九外七皇城四”,西安的最老的城门永安门,长安每面城墙为三门,开封现今留存的大梁门和安远门等等,古城门往往是城市中轴线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明的浓缩,也是城市内涵的一种象征,不同城市的古城门的特色不一样,其内涵作用也不一样,如北京崇文门和宣武门,是取“左文右武、文治武安”的意思,安定门和德胜门,明代军队出征要走安定门,打了胜仗之后凯旋班师要从德胜门进入,正阳门位于皇城的正前方,只有皇帝才能出入,是皇权之上的象征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城市入口已经演变为城郊结合部的各交通干道交汇口。
这些新时代的城市入口与古城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规模大,有的占地多达几十公顷;二是景观组成因素复杂,有建筑的景观、绿化的景观、环境小品的景观等等。
若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易于产生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有损城市的形象或者各个城市的门户空间设计趋同化,因此城镇门户空间的形象设计是体现城市内涵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火车站门户的空间设计小析

城市火车站门户的空间设计小析摘要:火车站门户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复合性城市门户空间。
火车站周边地段城市设计混合布置广场用地、铁路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用地类型,重点构建公交系统和步行系统,将绿化景观作为黏合剂,目的在于提升地段城市用地的复合性功能。
关键词:火车站门户;空间设计;复合性ABSTRACT:Portal space station is an important gateway to the complex nature of urban space.Around the railway station square layout of the lot of urban design mixed-land, railway land, residential land, commercial land and other land use types, focusing on building a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nd pedestrian system, the green landscape as a binder, the purpose is to raise the lot of urban land complex features.KEY WORDS:Railway station gateway;Space design;Mixed use1.引言火车站门户空间是一种高复合型的城市空间,是空中门户、路上门户与水上门户三种门户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人流量最大的城市空间。
从区位上说,大部分火车站门户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并和中心区保持着便捷的交通联系;从功能上说,火车站门户是城市与外界进行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的重要通道和场所,具有相当高的复合型特点;从形态上来说,火车站门户是旅客和游人进入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窗”。
火车站门户在区位、功能、形态上的独特性,时期成为城市门户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火车站周边土地建设密度高、强度大、用地类型相对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其三维城市空间具有高度复合性,同时也决定了用地功能与空间的重构是这类地段城市空间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论朝天门城市门户空间的打造

论朝天门城市门户空间的打造
邓宇文
【期刊名称】《居业》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城市门户一直是城市空间构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集城市经济、文化、景观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城市展示空间与标志符号.重庆朝天门由古至今一直承担着重庆城市门户的重要角色,朝天门广场将地标性与景观性融合于城市门户当中,在统领重庆两江四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立足于从多角度剖析朝天门广场作为城市门户空间与城市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邓宇文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火车站门户空间设计——以襄樊市火车东站周边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J], 张小松;张咏梅;朱永纯
2.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从空间品味文化,用文化打造空间 [J], 张冠增
3.关于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思考--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有感 [J], 裴飞一;郭燕沫;熊珍
4.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居住品质建设峡郡桃源打造秦楚门户——巫溪县利民城市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J], 刘川云;夏俪娟;
5.重庆的水上门户朝天门 [J], 戴渝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规划方法研究——以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之开敞空间规划为例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规划方法研究——以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之开敞空间规划为例摘要:本文将以广州市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为例,着重介绍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中开敞空间规划专题下公共开敞空间体系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1 导言在广州北优战略的不断拓展下,建设广州北门户对花都城市形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分别从城市理念形象、城市风貌、开敞空间、城市界面、城市地标、园林绿化等六个专题对城市形象进行了规划研究。
2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现状调研2.1花都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级别的划分按照公共开敞空间的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1)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除了满足本地居民周末或假日游憩活动外,同时兼顾外来游客游览花都或参加节庆活动的需要;(2)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主要服务一个居住片区,主要为该片区居民日常休闲及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地;(3)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一般布局在居住区内部,作为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场所,为小区住户使用。
2.2花都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服务覆盖情况确定各级公共开敞空间的服务半径,判断现状公共开敞空间服务的覆盖情况。
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2000m,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1000m,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500m。
从现状公共开敞空间覆盖情况可以看出,目前超过60%的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集中在旧城区,服务范围覆盖率超过80%,只剩下北面少部分区域尚未覆盖;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有超过80%分布在旧城区,重心偏于南侧,其服务范围覆盖约为30%;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分布比较分散,旧城区的分布比较集中,数量也比较多,城乡结合区内的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目前仍是空白,亟需改善。
3 花都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分析3.1影响城市公共开敞空间需求的因子选取根据公共开敞空间需求评价的基本原理,结合数据的易获取性选取对公共空间需求影响较大的独立因子,本次规划选取如下四个因子:人口密度、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和交通可达性等。
城市门户建设探讨

城市门户建设探讨【摘要】现代城市门户的建设在城市的发展中尤为重要,城市门户具有界定标志的,而且是城市与外部进行物质、信息交换的过渡地带。
本文从城市门户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在现代城市中城市门户建设的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城市门户;概念;类型;特点1.前言城市门户是联系外部世界的纽带,城市门户的建设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与个性。
城市门户的建设影响到人们对于一座城市印象的好坏,所以,城市门户的建设将会成为城市形象建设与规划的重点。
过去由于城市门户的建设经常被遗忘,造成城市门户与城市功能的发展不协调发展的现象。
对于城市门户建设不能只凭借建设新建筑、添加绿化带等来提升城市门户的质量。
在城市门户建设中应全方位地考虑各项因素,是否符合城市功能、文化、交通等各要素,只有结合各种要素,才能提升城市门户建设的质量。
2.城市门户的概念城市门户通常称为城市入口,在城市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作为城市与外界的纽带,对外进行物质与信息技术交换的任务。
此外,还与城市功能与外貌景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门户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城市门户与其他城市空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体系。
城市门户体现城市与外部空间形态的过渡与转换,城市入口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内涵,是外来人员对于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此时,城市门户不仅仅只是一个交接点、一条界线,而是一个由不同元素同组成的过渡区,是一个空间体系。
因此,现代城市门户是城市对外进行物质与信息技术交换的载体,是反映城市特征的过渡区。
3.城市门户的类型城市门户的类型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城市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方式。
城市内与城市外的物质载体的出入,以及这些载体出入的空间构成了城市门户,因此,物质载体及其运作环境决定了城市门户的形式。
一般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船舶和飞机等是现代城市对外交流的主要载体,此外还有,高科技的现代载体如信息网络等。
对城市门户地区街道空间的思考与探讨

对城市门户地区街道空间的思考与探讨【摘要】作为主要对外交通通道,城市门户地区街道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规划建设意义尤为重大。
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由门户性街道情况所形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
【关键词】城市形象;门户街道;窗口【中图分类号】J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238-021.城市街道发展历程城市生活围绕街道场所发生,为城市交通的载体。
街道上我们能深刻而细致的体会到城市里外内涵,街道是城市展示的平台。
自周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街道发展开始萌芽,唐代“里坊制”形成,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街道“方正的街道互相贯穿,自由的小巷和胡同”基本格局。
宋代时的“街坊制”,人们娱乐,交易,交际都在街道上发生,这成中国城市以后的发展模式。
现代城市街道多元化方式发展,步行街、文化街等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2.城市门户地区街道主要特点作为城市的对外交通通道,门户地区的街道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规划设计尤为重要。
因此,城市街道规划设计成为典型的城市设计。
2.1 交通功能向街道功能转变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城市门户地区不断扩充继成城市中心,重要的交通功能也凸显出来。
而其交通功能混杂,政府往往不得不另辟路径,将门户地区道路从交通重担中解脱,使得门户地区的街道逐步成为城市的空间骨架,由道路向街道转型。
2.2 城市形象的展示界面城市门户街道是城市的窗口,承担着巨大的人流,起到了重要的交通作用,是城市风貌的重要标签。
人们在评价一个城市的时,主要看城市街道情况。
2.3 用地功能混杂,建筑形象参差不齐,街道景观不佳一些城市门户地区街道呈无序发展,特定风貌渐毁。
用地功能亦混合,建筑质量良莠不齐。
城市道路景观特征也极不分明,并处于较低建设水平。
3.城市门户街道景观构成元素以建构筑物、园林绿化、文物古迹、商贸集市等组成称作人工景观;以海洋、石头、古树名木、海洋湖泊等组成称作自然景观。
构建优质的街道景观要兼顾这两项内容,进而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空间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门户空间形式探讨
【摘要】在分析城市门户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以定西市新区高速公路入口地段的规划设计为例,试图归纳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和适用性较广的设计元素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门户;设计要素;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城市入口是类比于建筑入口而提出的城市设计新概念,是指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非城市之间的空间,也就是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生命系统与周围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
它是界定城市空间的标志,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地,是进行各种活动的城市空间单位。
城市入口不仅能改善和丰富城市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还可以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增加城市特色和吸引力,为区域发展带来繁荣和活力。
一、城市门户空间内涵探讨
城市入口空间作为城市的整体空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城市门户的基本内涵除了“界定标志”和“流通”外,“引导”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个引导内涵包含着对外引导城市外部人流、物质、自然景观等进入城市,对内引导城市空间体系,特别是城市景观体系的形成和展开,由此,城市门户应与其他城市空间及城市周边环境建构起良好的结构关系。
二、现代城市发展对城市门户的主要影响
城市门户由于与城市和外界的交流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城市发展中与外界交流的方式和城市形态的发展对城市门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对外交流强度的加大和联系方式的多样化
与古代城市相比较,现代化城市在人口、规模已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强度都今非昔比,这种城市高强度的发展,促使城市与外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日益加强;同时现代城市信息传播工具的多样化,其城市空间形态也因此千变万化。
2.城市的开放性发展
现代城市是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城市空间的成长越来越近于自组织生长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
城市不断地扩大和发展,在集中和扩散运动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形成一种网络式的城市发展格局。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较古代城市,城市门户的三个基本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实体边界的模糊使原具有“地理”和“心理”双重意义上的“界定”内涵已经失去了“地理”意义上的内涵;另一方面城市对外交流的加强和城市网格式发展形态使“流通”和“引导”内涵得到了加强。
三、现代城市门户的概念定位及主要特征
现代城市门户的概念定位:
对现代城市门户的概念界定,可以在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其基本内涵在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城市功能、城市空间构成能
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来进行多角度的界定:
1.从城市结构上来说:城市门户是城市结构与外界之间的结构转换点,既是城市对外交流空间的集中,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体系的起点,是引导和促进城市的整体感和秩序感的节点。
2.从城市职能上来说:城市门户区担负着城市与外界进行各种联系交流的重任,具有收集和疏散的的组织功能和提供“出入”城市的信息功能,是城市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纽带。
3.从城市景观来说:城市门户是城市内外景观衔接的关口,既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开端、形成城市对外的形象吸引点、并由此开始城市景观体系的展开,同时也引导外部景观进入城市,促使城市内外景观的交融。
4.从城市门户空间的基本构成上:包括外部引导空间、核心界定空间和内部过渡空间。
现代城市门户空间的主要特征:
1.城市门户空间类型多样化: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使城市门户类型由古代单一的城门分化出各种各样的类型,如从交流的载体出发可以分为陆域、水域、空域几大类型。
2.城市门户空间区位多样化:古代的城市门户集中布置在城市的边缘,而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城市门户的区位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为了方便人流和车流的组织,很多城市门户被布置在城市范围之内。
3.城市门户空间构成的复杂化:城市门户空间的三个基本构成空
间日趋复杂化。
四、城市入口的地域性表达
存在于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入口空间形态,最终的构筑目标应是表达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脉。
城市入口空间形态对内的开放性,对外的批判性和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与地方主义的本质特征相契合,并倾向于地方主义表达方式。
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城市入口空间作为城市的临界面,使内与外在此相碰撞,这就意味着新的东西被吸收进来,旧的东西被筛选出去,二者经过仔细鉴别、比较达到平衡点。
城市入口空间形态这种对外的批判性,是它典型的空间特征之一。
因而,对内的开放性和对外的批判性使入口空间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中,也因为这种共同的生长变化,使其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
前期分析:
本案位于定西市北的开发新区,新建城市行政中心对面,天巉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因此,本地段兼顾城市中心与城市门户空间两大职能。
设计地段既有位于群山环抱之中的良好自然环境,又有处于城市咽喉要道的重要区位条件,具有非常优越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方案的前期分析,我们得出本方案的进行有三大难点问题:
1.水的问题:规划区内的水环境没有充分利用,没有和区内环境发生联系,无法满足人们的亲水性需求。
2.城市出入口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问题,没有对城市中心起到点题的作用
3.城市空间问题:主次干道路网无法轻易改动,地块调整余地小。
城市空间格局均质化,对步行交通考虑较少。
方案分析:
1.整体结构
根据城市用地布局,本案将地块划定为一轴五区的空间结构。
从北至南依次为休闲居住区,商务办公区,旅馆娱乐区,商业金融区和居住办公区。
方案路网按照总体规划中的路网走向设定,道路宽度适度拓宽。
形成了十横三纵的路网格局。
商业用地内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避免因大量人流与车流的交叉而造成的混乱。
住宅区内部采用人车部分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本案凭借依山傍水的优良自然环境,东面渗透滨水景观,西面引入山体绿化,所谓引山透水,形成山水相连的景观体系。
2.空间分析
商业区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作为定西市新区的门户空间。
因此,方案沿政府北路打造景观主轴线。
本方案将商业活动引入地块内部,形成商业内街的空间模式。
此外,在每个地块规划各自的核心节点,以人行道为轴线串联。
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布置于商业建筑的前后两侧,互不干扰。
作为城市入户,城市特色、文化的蕴含与展示在此集中体现。
在设计中 ,除设置城市入口广场和大型购物广场来展示城市特
色与文化内涵外 ,通过种植定西市市树——樟树为主题的艺术树
阵 ,向行人作出明显的地域提示 , 还采取在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设置一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雕塑 ,使行驶者感受到定西城市
的蓬勃生机;通过在东南侧入口设置步行街 ,让外来者领略具有定西特色的商业、生活与文化气息,打造具有特色的定西城市门户。
结语:
城市入口地段是城市特色与文化的浓缩和集中体现。
为了发挥城市入口地段的门户作用,设计应突出道路、标志物、开放空间等要素的组织和运用。
而面对众多风格迥异的城市 ,借鉴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对场地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则是形成自然而有特色
的城市入口地段设计成果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m].北京:华夏出版社,
[3]张锦秋.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j ]. 城乡建设, 2002 10 :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