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压印转移与冷烫印不干胶标签烫印工艺的新宠

镭射压印转移与冷烫印不干胶标签烫印工艺的新宠
镭射压印转移与冷烫印不干胶标签烫印工艺的新宠

浅析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

浅析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 近年来,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在包装印刷[百科微博]界应用十分广泛,它利用自然光使包装达到绚丽多彩的效果,这种效果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新颖的美感,是激光图案覆膜和电化铝烫印难以媲美的新工艺,同时达到防伪和环保的效果,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包装档次。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烟标。酒标。药标以及高档书刊等包装产品。 1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的原理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的原理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印UV光油,通过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机的压力作用与预制好的激光图案转移膜复合,在UV光油固化定型后将激光图案转移膜与产品剥离。这样,在产品表面上涂布UV光油的地方便形成与激光图案转移膜相应的闪光亮丽的图案。 激光图案转移膜上布满了有规律的图案,这些图案由无数个微小的类似三棱镜的网穴组成。当涂布有UV光油的印刷品与激光图案转移膜复合时,UV光油没有干燥,通过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机的压力作用,激光图案转移膜上的网穴形状转移到印刷品涂布有UV光油的地方。而恰好UV光油是透明的,可以这么说,在印刷品上涂布有UV光油的地方形成了无数个三棱镜,通过紫外光的瞬间干燥,转移膜和印刷品迅速剥离。当我们观看印刷品时,便看到在涂布有UV光油的地方出现五彩斑斓的激光图案效果。 2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相关的材料和设备 与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相关的材料和设备有:UV光油。激光图案转移膜和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机等。下面笔者将对其做个简略介绍,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该技术。 1)UV光油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技术中所用的UV光油由齐聚物。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其它助剂组成,通过利用UV光照射,油墨中的光引发剂吸收紫外光的

压印地坪施工工艺

压印地坪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 、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应满足#,严禁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石子:宜选用粒径为5~20㎜,含泥量不大于2%,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彩色强化剂、彩色脱模粉颜色应符合相关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质量符合企业标准。 、机具设备 、砼搅拌机、翻斗车、平板振捣器等。 、工具:手推车、铁锹、筛子、铝合金杠尺、木抹子、胶皮水管、皮夯、长柄刷子、滚筒等。 、计量工具:磅秤、水准仪、靠尺、钢尺等。 、安全防护用品:绝缘手套、绝缘鞋、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模具(按设计要求)。 、作业条件 、砼下面的结构层或基础已施工完并经验收合格。 、水平标高控制线已测完并经预检合格。 、设置在砼层中的井座已完工并经验收合格。

、技术准备 、砼配合比已试配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条件进行艺术地坪深化设计,编制施工计划,并经设计、监理确认。 、大面积施工前,按选定的图案、颜色做出样板,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 、如砼施工有其他人操作,双方施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注意天气变化,避免雨天和大风天(即5级以上含5级)施工,温度较高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压印地坪施工操作方法 、基层处理:当基层为灰土层时,应进行逐步夯实;当基层为级配沙石时,其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层严格按设计标高进行夯实整平后再均匀的摊铺2-4㎝沙垫层并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 、测设标高控制线:根据标高控制线测量需浇筑砼的标高,在预先设计的水平柱上弹出标高控制线并增设标高控制点。 、支模:先用经纬仪、水平仪核对轴线和标高,放出边线,然后进行支模,模板安装完成后,再全面核实轴线、标高和各部位尺寸,检查模板与支撑是否严密、牢固,并按要求设置伸缩缝。 、砼搅拌:根据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砼坍落度35㎜~55㎜或40㎜-70㎜)核对砂、石、水泥等材料的规格及等级,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严格掌握配合比。 、商品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核对开盘鉴定书中的砂、石、水泥等材料的规格及等级。

纳米压印光刻中的多步定位研究

第40卷 第3期2006年3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 OU RNAL O F XI′AN J IAO TON G U N IV ERSIT Y Vol.40 №3 Mar.2006纳米压印光刻中的多步定位研究 刘红忠,丁玉成,卢秉恒,王 莉,邱志惠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10049,西安) 摘要:在步进重复式压印光刻中,为了避免承片台支撑绞链结构间隙及微观姿态调整往返运动导致的表面材料不规则形变,建立了单调、无振荡、多步逼近目标位置的宏微两级驱动系统,并提出了径向基函数Ο比例、积分、微分(RB F2PID)及单调位置控制算法.控制结果证明,使用具有强鲁棒性的RB F2PID非线性控制模式,使得驱动过程呈现无超调、无振荡的单调过程,因此避免了由于系统微观振荡调节而引入的间隙误差和材料表面形变误差.此控制方式可使步进重复式压印系统的定位精度在满足100mm行程驱动的前提下,达到小于10nm的定位技术指标. 关键词:纳米压印光刻;多步定位;非线性控制 中图分类号:T H112;T H1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Ο987X(2006)03Ο0261Ο04 R esearch on Multi2Step Positioning for N ano Imprint Lithography Liu Hongzhong,Ding Yucheng,L u Bingheng,Wang Li,Qiu Zhihui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Abstract:In multi2step imprinting lit hograp hy p rocess,t he gap existing in t he hinges of t he stage st ruct ure and t he random motio n during t he stage positio n adjust ment usually lead to errors quite different fro m ones in t he t raditional precision po sitioning.To avoid t hese nonlinear errors,a ra2 dial basis f unctionΟp 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RB F2PID)and monotony position cont rolling algorit hm is int roduced,which enables t he motion locus to appear monotone,non2oscillatory and multi2step app roaching,and t he random errors f rom single direction driving mode and t he back2 lash errors by pre2loading control are eliminated complet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 wit hin mo2 tion range of100mm confirm t hat t his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is very effective to improve t he po sitioning accuracy up to10nm during t he multi2step imp rinting process. K eyw ords:nano imprint lit hograp hy;multi2step positioning;nonlinearity cont rol 由于传统光学光刻存在着严重的衍射现象[1,2],因此当曝光特征尺寸小于100nm后,会大大降低曝光分辨率.近年来,提出的压印光刻、软压印光刻、接触式压印光刻和毛吸填充式压印光刻等非光学光刻方式,比投影、X射线、离子束及无掩模电子束光刻等先进技术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3Ο6],其复型的最小特征尺寸可达6nm[7Ο9].为此,纳米级定位及驱动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压印光刻套刻对准的前提条件.如Sakuta 等[10]、Lee和K im等[11]在双伺服运动控制结构中都做了深入研究,解决了大行程高精度驱动模式及驱动过程中由摩擦而产生的误差.但是,在驱动过程中,由驱动间隙、振荡调整位姿及材料表面形变而带来的非线性误差还没有得到较好的抑制.由于压印光刻基本结构的不同,其驱动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对应的控制模式应该有所区别.针对步进重复式压印光刻机本身的结构特性,本文将对宏微两级驱动结构模式、柔性绞链机构及单调无振荡多步逼近控制 收稿日期:2005Ο07Ο11. 作者简介:刘红忠(1971~),男,博士后;丁玉成(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050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3CB7162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5037242).

镭射转移膜检验标准解剖

标题:镭射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镭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储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镭射复合卡纸类产品(包括:镭射定位复合、转移纸,镭射素面复合、转移纸,镭射横光柱复合、转移纸等)所用镭射膜。 2 引用标准 —— 3 分类 分为镭射转移膜和镭射复合膜两类,镭射复合膜又分为PET和OPP两种材质。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表面点等外观要求详见下表各产品标准 4.1.2不允许有明显起花、暗影、发雾、色差等缺陷。 4.1.3端面切边整齐、不允许有转移层脱落产生的铝屑(介质屑)、缺口等缺陷。 4.1.4表面镀层均匀,不允许脱铝(介质)、白点、镀空线、镀空点。转移膜镀层应卷在内层。 4.2 内在质量 4.2.1全息效果完整,清晰明亮,均匀,色彩变化丰富,同一批产品中全息效果基本一致。 4.2.2横光柱方向与膜放卷方向垂直,竖光柱与膜放卷方向平行不允许有倾斜的现象。镭射图案方向一致 4.2.3 每版中的光柱位置要统一,不允许有变化。 4.2.4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拼版缝。 4.2.5无版缝转移膜表面要求同上,在接缝处应无干涉条纹、黑色区域、包版胶带痕迹、转移层龟裂产生的脱铝、膜面褶皱等缺陷。 4.3 相关尺寸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12)要求: 4.3.1 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 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泰山华贵)

表3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 表4 素面无版缝膜(复合、转移)技术标准 表5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哈德门醇香) 表6 光柱无版缝转移膜技术标准(红塔山经典100)表7 无版缝光柱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 表8 金色专版转移膜技术标准(黄鹤楼蓝带) 表9 云烟(紫)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 表10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特高红中南海外销) 表11 素面镭射膜技术标准(白沙二代定版距) 表12 无版缝光柱介质转移膜技术标准(大鸡)

镭射转移压印工艺中的掉墨故障分析

镭射转移压印工艺中的掉墨故障分析 包装印刷产品上利用镭射转移压印工艺能实现激光全息图案的转移,增加产品美感,可提升产品档次,还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主要分析镭射压印转移工艺对材料、工艺参数的要求,重点分析了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掉墨故障问题。 标签:激光全息图案;镭射转移压印;掉墨故障 激光全息图像应用于包装包装印刷领域十分广泛,不仅能使包装产品视觉上绚丽多彩,增加美感,同时达到防伪和环保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包装档次。镭射压印转移技术是近年包装领域实现全息图案效果的技术新宠,又称C2(Caste & Coat)、压膜转印技术,主要是在印色后的纸类产品上进行镭射全息效果的压印转移过程,将镭射转移膜(压纹膜)上的铝层表面光学结构“转移”到纸张表面,在光线照射下,使产品满版或局部位置上实现视觉上彩虹全息图案的效果。由于该技术具有环保、低成本、效果佳优势,广泛应用包装产品领域。 一般要求镭射压印产品满足:平整、光滑、附着力好、套印准确、无针孔。实际生产中,常出现各种故障质量问题,如掉墨、皱膜、针孔、全息图案发黄变色等质量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掉墨问题,长期困扰生产企业。本文结合实际经验,分析镭射压印转移工艺产品中掉墨问题及解决办法。 1镭射压印转移的工艺介绍 1.1技术原理 在纸张包装印刷品表面先涂布UV光油(底油),通过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机的压力作用与预制好的带有镭射微型凹槽网穴的镭射转移膜(压纹膜)进行压合,经过UV紫外光固化定型后,将镭射转移膜与纸张剥离,纸张上的UV光油层的表面就能形成与镭射转移膜表面一样镭射微型凹槽网穴的效果,经过光照产生折射和散射后,视觉上即能够产生彩虹般闪光亮丽的图案效果,见图1。 其转移的实质是材料表面微型凹槽物理结构“转移”,而非化学物质转移、膜的剥离层转移。其主要过程:(1)激光图案压印转移膜上有不同的全息图案效果(视觉上),其表面结构是由无数个微小的类似三棱镜的微型网穴组成的;(2)利用UV光油作为载体,提前印刷涂布在包装印刷品上,与转移膜压合时,UV 油未固化,呈软化状态,通过激光图案压印转移机的压力作用,转移膜上的微型网穴形状“转移”到UV光油表层,即:光油表层通过压印也呈现了微型网穴结构;(3)干燥固化和冷却后,印刷品与转移膜分离,UV油表层结构硬化,由于是透明的,光照时产生折射与散射,因此视觉上观察印刷品是则是与镭射膜本身视觉效果相同的全息图案视觉效果。 1.2材料及工艺要求

混凝土压印施工工艺

混凝土压印施工工艺 混凝土压印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立足于实际,着眼于未来,才能更好的应用到施工中,做更好的混凝土压印。我们就混凝土压印施工工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铺筑砼前按图规定和标高支模.人行道基层砼为50mm以上,行车道基层砼为80mm以上; 2.摊铺标准砼.推荐配合比为:32.5水泥424KG,粗沙400KG,细沙400KG,石子(瓜子片)1100KG,水185-195KG; 3.进行平板震动机交叉震动后用铁辊交叉提浆.100mm以下砼使用平板震动机作业,100mm以上砼使用插入式振捣作业;

4.用抄平尺进行找平后进行泌水处理,在表面初凝前用手工铁板将砼表面光平; 5.将标准用量(4.5kg/㎡)的1/2欧进彩色硬化剂均匀播撒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 6.待硬化剂荫湿后用手工铁板或大抹刀进行第一次找平收光,不要过分铲抹混凝土表层,这样会导致表面出水并减弱色彩; 7.将剩下的硬化剂补撒在第一次未撒匀的地方,待荫湿后第二次收光;

8.在硬化剂初凝后,表面干燥无明显水份的情况下,播撒欧进着色脱模粉(标准用量为0.15kg/m2)后压模.压模时要用力应均匀一致,保持模具固定平整,压制图案要一次成型,不能反复压印; 9.待混凝土压花地坪完全干燥凝固成型至少3-7天后,进行修边及伸缩缝的切割,割缝时及时用水冲洗割缝时产生的水泥浆; 10.用水或去污剂清洗表面,清洗擦刷表面一定要保证整个地坪清洗程度一致,否则会造成地面颜色深浅不一; 11.冲洗的地坪表面干燥后,涂刷欧进亮光养护剂.使压模地坪表面防污染防滑性能再次加强.完成后的硬化压模地坪除了很好的装饰性以外,其物理性能也非常稳定;

镭射图案压印转移工艺的创新

镭射图案压印转移工艺的创新 【内容提要】在包装上设置镭射防伪图案的常见方式有镭射不干胶标贴、复合镭射膜、镭射图案定位烫印和定位模压工艺。这些工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工艺的不足,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采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全面或局部涂布上光油。 工艺的先进性 在包装上设置镭射防伪图案的常见方式有镭射不干胶标贴、复合镭射膜、镭射图案定位烫印和定位模压工艺。这些工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 针对这些工艺的不足,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采用压印转移的方法,在印刷品表面全面或局部涂布上光油,把预制好的镭射膜压合在其上,经固化定型后,将膜剥离,纸张上就能够呈现出跟镭射膜一样的图案,剥离后的镭射膜还可以循环使用,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其效果胜过直接复合镭射膜。在印刷品上印出的透明镭射图案可以将印刷品原来的彩色图形衬托出来,呈现光彩夺目的效果。该工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符合环保要求 由于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同时由于采用溶剂型覆膜工艺在包装上会有溶剂残留,对食品、药品、饮品等产品可能造成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规定限制溶剂型覆膜工艺。而采用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工艺,由于包装物上没有复合塑料膜,废弃的包装盒在自然环境中可以降解,符合环保要求。 2.防伪效果好 由于压印转移工艺新颖,镭射膜上的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度身订制,所以一般的制假者无法仿造。 3.可以进行局部或者全面的镭射图案印刷 可以根据需要在包装纸上设计不同大小、形状的镭射图案,在达到防伪效果的同时,还美化了包装的外观,提高了包装产品的档次。 4.有效降低印刷成本 镭射烫印膜上的图案在烫印后转移到纸上,用过的膜不能再次使用。压印转移生产线中所用的镭射膜在压印后,能够在印刷品上复制出相同的镭射图案,而膜上的镭射图案还完全保留,所以镭射膜可以反复使用。如果操作熟练,镭射膜可以重复使用十几次,大大降低了印刷品的成本。 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目前压印转移工艺多用于高档产品的外包装印刷,比如烟盒、酒盒、药盒,这些印刷品一般对印刷质量的要求很高。同时由于该工艺本身的特点,镭射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在技术上存在一些难点。 (1)由于局部镭射图案一般是加在原有的印刷图案上起到衬托作用,所以印刷上去的镭射图案必须与

压印混凝土地坪

印混凝土地坪(工艺大全) 压印混凝土地坪是以丰富的色彩、齐全的模型图案及耐压耐磨防滑抗污染特性而著称,具有多种实际用途。艺术地坪抗压强度为75.5Mpa(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为40-55Mpa);艺术地坪表面硬度为莫氏7°(普通混凝土表面硬度为莫氏2.3°-3.2°),艺术地坪最大耐磨度为2.215CC,平均耐磨度为1.94CC;完工后72小时后即可投入使用。 二、压印混凝土地坪底基要求: 1、工商业艺术地坪:要求底基混凝土的级配为C30或C25,其它要求如下: a.楼层艺术地坪:要求混凝土的厚度为5cm以上。 b.底层艺术地坪:要求混凝土的总厚度为10cm以上,配钢筋骨料Φ6.5-12mm (注: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可另定)。 2、生活区艺术地坪:要求底基混凝土的级配为C25或C20,上层为C30或C25的砂浆细石混凝土。总厚度为5-20cm(注: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决定)。 三、压印混凝土地坪施工工艺: 天气变化:为保证施工质量,艺术地坪的施工应回避风沙、雨雪及冰冻的天气。材料准备:将艺术地坪强化料、脱模粉、保护剂、施工器具及专业模具等铺筑材料整齐按序堆放。 混凝土面层处理之前必须使用艺术地坪滚筒式提浆机对混凝土表层进行提浆、抹平。 表层处理:艺术地坪抹刀将混凝土表层整平,并等待表面的水分散去。

撒播阶段:在混凝土初凝前,两次撒播艺术地坪强化剂。第一次撒播约2/3左右的量,在第二次1/3左右的量后,立即均匀地播撒艺术地坪脱模粉。充分湿润后,要用抹刀帮忙,使配料渗透整个混凝土表层。 混凝土压印:待艺术地坪强化剂和脱模粉结合在一起,但又未完全凝固时,使用艺术地坪专用模具进行压花成型。 混凝土保护:混凝土表层全部干燥后,滚涂二遍密封保护剂,用量一般在0.33㎏/㎡左右。必须要等到第一遍的保护剂全部干燥之后才能涂上第二遍的保护剂。 四、压印混凝土地坪高分子材料特点: 1.超高强度:通过材料的合理选择与配比,璟石艺术地坪饰面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可达80~100Mpa,是传统混凝土材料2-4倍。 2.高耐摩性:传统装饰材料技术由于材料的配比、现场施工养护不良等原因,导致装饰表面粉化老化、耐磨性差、脱色起皮,而璟石艺术地坪饰面高分子材料则克服了这一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庭院、住宅小区、市政地面、路面、墙面、造型的美化建设。 3.丰富多彩:由于色彩和模具的可调可选择性及表面处理技术,璟石艺术地坪饰面高分子材料具有丰富的色彩及图案供设计师选择,贴近自然,仿木、仿石、仿古等等,易于和环境相协调,从而设计出不同特色的建筑外观、居住小区以利于城市的美化。 4.立体质感:不同的特定模具造型赋予建筑饰面以不同的立体质感,同传统的平面装饰形成鲜明对比,更易于展示现代都市的建筑风格。 5.快速施工:璟石艺术地坪饰面高分子材料将建筑物及环境的使用功能要求与装

UV压印光刻刻蚀工艺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4885147.html, UV压印光刻刻蚀工艺研究 史永胜, 丁玉成, 卢秉恒, 刘红忠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10049, 西安) 摘 要:针对UV压印光刻和传统光学光刻不同的技术特点,提出压印光刻刻蚀工艺路线。本文对反应离子刻 蚀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对阻蚀胶残留膜刻蚀进行了比较实验,确定了在第一步刻蚀中的刻蚀方式选择,并分析了压印光刻阻蚀膜残膜的反应离子刻蚀原理,通过对刻蚀诸参数如反应压力、气体流量、射频功 率的调节获得了稳定的刻蚀速率及优异的各向异性。并对第二步刻蚀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刻蚀图形的质量。 关键词:UV压印二步刻蚀反应离子刻蚀阻蚀胶残留膜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1.引 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经进入100nm以下的技术节点[1,2],各大光刻机制造商 曝光出几十纳米特征线宽的新闻时见报端。在特征尺寸进入100nm以下时,由于衍射现象的存在和光学透镜 系统值数孔径的物理极限的限制,传统光学曝光技术的缺陷十分明显,光刻机制造商运用各种新技术来克服 这些困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昂贵的光学系统却使得这些新技术缺乏吸引力。 于是各种下一代光刻技术NGL(Next Generation Lithography)应运而生。NGL主要包括极紫外光刻EUVL、 X射线光刻XRL、电子束投影光刻IBPL和压印光刻。 压印光刻将传统的模具复型原理应用到微观制造领域,通过阻蚀胶的受力变形来实现图形化,因此分辨 率不受光的衍射,阻蚀胶表面光反射、阻蚀胶内部光散射、衬底材料反射和显影剂等制约传统光学曝光的因 素的影响,可以突破光学曝光的分辨率极限。因此压印光刻技术一出现就因分辨率高,成本低,产能大的优 势成为NGL技术中最为潜力的竞争者之一[3,4,5]。 ITRS明确把压印光刻(imprint lithography)列入最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路线图,而且压印光刻 技术是作为32nm和22nm节点技术的候选。目前普林斯顿大学已经利用LADI(激光辅助压印)技术复制出6nm 尺寸的结构[6]。 在针对压印光刻技术的研究中,各研究者大多针对压印过程的实现展开研究,以期获得更小的线宽,更 适用于压印技术的各种材料和设备平台,而把后续的刻蚀工艺作为传统的集成电路制造中的简单兼容技术而 少去研究。 但事实上,由于压印光刻技术在原理上与光学光刻的不同,所采用材料要求上的差别,导致刻蚀工艺与 光学光刻相比,有很大的独立性。 本文针对压印光刻刻蚀工艺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揭示了压印光刻刻蚀工艺与传统光学曝光 刻蚀工艺原理上的区别,比较了各种刻蚀方式的优缺点,确定了刻蚀工艺路线,并得出了满意的实验结果。2.压印光刻刻蚀原理 压印光刻由于原理上的不同使得整个工艺路线与光学光刻相比有很大的独立性,如下图1所示 作者简介:史永胜(1981~),男. 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5037),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716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5118)资助

烟包用镭射转移纸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烟包用镭射转移纸常见质量问题分析 烟包采用的印刷工艺一直被认为是除钞票印刷之外最复杂的印刷工艺之一,而烟包所采用的镭射纸张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也一直引领着包装领域的潮流。在这里,我们就烟包用镭射转移纸的生产工艺和常见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一、烟包用转移纸的生产工艺 烟包用镭射转移纸有底纸和转移膜通过胶水复合而成,之后把转移膜剥离下来,就形成了转移纸张。目前所用较多的底纸为白卡纸、铜版纸,白卡纸定量较大,一般为200-230克左右,也有170克软包硬做的纸张。铜版纸又名涂料纸,有单铜和双铜之分,克重一般为90-95克。 转移膜是在PET 薄膜上涂布转移涂料,之后在转移涂料上模压信息层,再经过真空镀铝,分切就形成了镭射转移膜。它取代了之前将镭射膜直接复合在底纸上形成的复合纸,是烟包领域的一大革新,更加绿色,更加环保。 转移膜的生产流程如下: 转移膜的结构图: 转移膜和转移纸通过胶水复合在一起,经过熟化之后,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分切成固定的平张尺寸或卷筒尺寸。 转移纸的生产流程如下: 转移纸的结构图: 镀铝层 信息层/涂料层 PET 基膜 信息层/ 涂料层 镀铝层 胶水层 底纸

二、烟包转移纸的分类: 烟包用转移纸分为普通转移纸、通用版镭射转移纸、定位专版防伪镭射转移纸、介质类转移纸。普通转移纸就是我们常用的金银卡纸,上面不带镭射图案。通用版镭射转移纸有100DPI横光柱/竖光柱(也叫布纹光柱)、300DPI横光柱/竖光柱(也叫高点光柱、镜面光柱或400DPI光柱)、拉丝光柱转移纸(拉丝比例也有不同)等等。定位专版防伪镭射纸就是在普通的镭射版面上加入专门的防伪图案或防伪文字,如七匹狼系列、利群系列等等。介质类转移纸是近些年在烟包领域新采用的一项技术,通过在信息层上蒸镀反射介质层,达到透明有镭射的纸张效果,和之前镀铝纸张的表面效果风格迥异,从而引领了烟包领域的一番时尚潮流。 普通金卡 300DPI横光柱 定位防伪镭射转移纸 珍珠介质镭射转移纸

凹凸压印工艺及常见故障处理

凹凸压印工艺及常见故障处理 【内容提要】一、工艺方法。凹凸压印根据最终加工效果的不同,一般常用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1.层凸效。即印刷品经压印变形之后,其表面凸起部分的高度是一致的,没有高、低层次之分,并且凸起部分的表面近似为平面。 一、工艺方法 凹凸压印根据最终加工效果的不同,一般常用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层凸效。即印刷品经压印变形之后,其表面凸起部分的高度是一致的,没有高、低 层次之分,并且凸起部分的表面近似为平面。 单层凸纹压印工艺,设计及加工中应根据被加工印刷品的性能统筹考虑,一般是:承印纸张强度大时,图文凸起高度可适当大一些;承印纸张薄,抗张强度低时、图文凸起高度可适当小一些。另外,印刷品的表面是否经复合后处理、复合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凸起图文的疏密程度和线条粗细等也应同时予以考虑。 2.多层凸统。即印刷品经压印变形之后,其表面凸起部分的高度不一致,有高、低层次 之分,并且凸起部分的表面近似于图文实物的形状。 多层凸纹压印工艺,必须根据印刷品的图文性能,以及实物的基本结构关系,做到压印后的图文层次清楚、深浅适宜,既能满足人们欣赏的视觉和心理要求,又不失真实,重点醒目、突出。 3.凸纹清压。印刷品经压印变形之后,凸起部分同印刷品图文边缘相吻合,中间部位的 形态、线条则可稍微自由一些,不必完全重合。 凸纹清压加工时,要从总体效果考虑,边线轮廓线一定要准确清晰,中间部位的繁简处理要适当,图文凸起后应能使被加工印刷品图文重点突出,做到局部和整体和谐统一。 4.凸拉套压。印刷品经压印变形之后,凸起部分同印刷品图文不仅边线相吻合,中间部 位的每一个细部也要相吻合。 凸纹套压时,由于要求边缘、中间部位凸起后同印刷品图文都要准确无误,完全吻合,所以印刷中,印刷品的套印程度、整批产品的规矩和规格、承印纸张的环境适应性以及阴阳版的制版误差,机器的设计精度等都应同时考虑,如果稍有欠缺,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压印时凸起部分同印刷品图文的结合形式,通常采取以下几种: (1)完全重叠在一起,凹凸的层次和形状以印刷图文为基础的直接结合形式;直接结合通过凹凸部分的层次和形式,增加了印刷图文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效果直观形象。 (2)两者虽处于同一印刷品表面,但没有任何重叠部分的间接结合形式;间接结合的凹凸部分与印刷图文互相补充,相应生辉,给人以新颖之感。 (3)凸起部分有一部分同印刷图文重叠,而另一部分则单独存在的混合结合形式;混合结合的凹凸部分同印刷图文主辅相依、巧妙衬托,增加了产品的变化感,丰富了产品的表现能力。 (4)凸起部分所在表面,只有压凹凸图文。而没有任何印刷图文的素凸;素凸使产品华贵大方,显得十分高雅。 二、装版 首先将凹凸印版与压印机的金属底板粘结。粘结方法,可以用胶布粘贴,但须先用砂布将印版背面打毛,以防打滑;也可以用粘胶剂粘版,但印版与底板之间应糊一层牛皮纸,避免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而造成脱版。 然后,用填料将印版固定在铁框中,并注意印版在铁框中的位置,尽量做到居中,使印版和机器在压印时受力平衡。

镭射转移膜检验标准

转移镭射膜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镭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存储等。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镭射覆膜铁类产品(包括:镭射定位复合、镭射横光柱复合)所用镭射膜。 3 分类 分为镭射转移膜和镭射复合膜两类,镭射复合膜又分为PET和OPP两种材质。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4.1.1 表面点等外观要求详见下表各产品标准 4.1.2不允许有明显起花、暗影、发雾、色差等缺陷。 4.1.3端面切边整齐、不允许有转移层脱落产生的铝屑(介质屑)、缺口等缺陷。 4.1.4表面镀层均匀,不允许脱铝(介质)、白点、镀空线、镀空点。转移膜镀层应卷在内层。 4.2 内在质量 4.2.1全息效果完整,清晰明亮,均匀,色彩变化丰富,同一批产品中全息效果基本一致。 4.2.2横光柱方向与膜放卷方向垂直,竖光柱与膜放卷方向平行不允许有倾斜的现象。镭射图案方向一致 4.2.3 每版中的光柱位置要统一,不允许有变化。 4.2.4 表面不允许有明显拼版缝。 4.2.5无版缝转移膜表面要求同上,在接缝处应无干涉条纹、黑色区域、包版胶带痕迹、转移层龟裂产生的脱铝、膜面褶皱等缺陷。 4.3 相关尺寸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表2)要求:

表1 光柱镭射膜技术标准(定版距)

表2 镭射定位转移膜技术标准

4.4复合膜应测量表面牢度:用透明胶带粘拉无铝层脱落。 5 试验方法 5.1 检验场所:GB/T 2 918规定的试样的处理和测定要求,检验场所温度(25±5)℃,相对湿度(50±5)%。 5.2 试样采取:去掉镭射膜表层,沿镭射膜的横向隔开,取2层作外观、规格尺寸、及物理机械性能测试。用纸芯卷好,标明相关信息。 5.3 外观 5.3.1 在40W的日光灯或自然光线下,目测检验基膜的外观质量。 5.4 宽度测量按 GB/T 6673的规定进行。 5.5 厚度测定按 GB/T 6672的规定进行。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um。5.6 拉伸强度按照 GB/T 13022进行。 采用长条形试样。试样宽(15±0.1)mm,至少长150mm,夹具间距为l00mm,按顺序编号后,逐一进行测量,拉伸速度为(100± 10)mm/min,分别测试试样纵、横向各5条,以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断裂部位距夹口10mm以内,测试数据无效)。试样断裂时拉伸时间确保在5s~30s。 6 抽样方法及验收规则 6.1 检验批:以一次到货为检验批。 6.2 检验项目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色差、幅宽偏差、全息效果、对角线偏差、接头(无版缝)、有效幅宽(定位)、外观。 6.4 不合格分类 不合格分类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不合格的分类 6.5 判定规则 样本检验中若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项,或若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B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立项投资融资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概论 (1) 一、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激光图案压印转移生产线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镭射转移膜的生产工艺技术

镭射转移膜的生产工艺技术 一、镭射转移膜市场情况 镭射转移膜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环保要求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产物,它不但具备装饰、防伪、利于环保等诸多功能,且成本低廉,经久耐用,逐步得到包装行业的广泛认可及应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档次的包装材料,比起传统的铝箔或塑料复合材料,在应用上它具有以下优点: ① 金属感强、抗氧化、防潮、耐侯、亲油墨性能好,表面适应于各种印刷工艺,可以印刷各种精美的图案; ② 无毒无异味,由于转移后的产品不含膜层,有效防止了白色污染,符合国家绿色环保要求; ③ 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载体PET 膜可反复涂布使用,大大减低生产及使用成本; ④ 可广泛用于烟、酒、药品、礼品、化妆品类的包装。特别是在烟包外包上近几年使用量更是飞速增长,如在“红塔山”、“红河”、“黄山”等系列烟包上都有广泛使用。 二、镭射转移膜的产品结构及生产流程: 1、产品结构图示及各功能层作用: ①载 体:PET 薄膜(16u ~19u ) ②保护层:具备分离效果及决定转移膜 后加工性能 ③成像层:具备模压镭射图案功能及起 增强与铝层的密着性作用 ④铝 层:使镭射转移膜具备强烈金属光泽 2、生产流程: PET 薄膜 涂布保护层(具备分离效果) 涂布成像层 激光全息压纹 真空镀铝 涂布成像层(具备分离效果) ① 镭射转移膜的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在PET 膜上涂布两层不同功能涂料后,才进行激光全息压纹工序;一种是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只需涂布一层功能涂料,便可进行激光全息压纹工序,但涂层的性能同样达到转移膜的技术要求,由于工序减少后生产成本降低,现在大部分生产镭射转移膜厂家都采用第二种生产工艺。 ② 目前镭射转移膜生产技术仍以有版缝的模压效果为主,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无版缝模压技术的推出,市场上亦开始出现了无缝镭射转移膜产品,但由于技术仍处于开发期,要取代有版缝镭射转移膜仍需较长的一段时间。 三、镭射转移膜的生产设备: 生产镭射转移膜的主要设备包括:高精密涂布机、真空镀铝机、激光全息压纹机(及配套电铸设备)、分切机。其工艺流程及设备似乎很简单,但要生产出好的镭射转移膜产品,就非普通设备所能做到的。普通国产设备所生产出来的镭射转移膜,表现出许多问题:如膜面不平整,涂层不均匀造成客户使用时转移不彻底;全息图案亮度不均匀;镀铝层不均匀,光泽发黄发暗;甚至有的还出现异味,载体膜可重复利用率低等。 目前,国内较成熟的能够提供完整的镭射转移膜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厂家仅有几家,锦德公司便是其中较有实力和基础的一家。 四、镭射转移膜的原材料要求及特征 1、基膜—PET 聚酯薄膜: ///////////// ××××××××××××× ○○○○○○○○○○○○○ ∷∷∷∷∷∷∷∷∷∷∷∷∷

纳米压印技术

纳米压印及其加工技术 摘要:纳米压印是一种全新的纳米图形复制方法。米压印可望成为一种工业化生产技术, 从根本上开辟了各种纳米器件生产的广阔前景。讲解了纳米压印相关技术种类,技术发展程度,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压印;影响因素;产业化发展 7月16日,王旭迪老师在我校格物楼二楼学术报告厅开展一场主题报告,本次报告主题为“纳米压印及其加工技术”。我专业8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王老师讲解了纳米压印技术的分类、原理,以及此项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一、纳米压印的技术方法 纳米压印技术最早由Stephen Y Chou教授在1995年率先提出,这是一种不同与传统光刻技术的全新图形转移技术。纳米压印技术的定义为:不使用光线或者辐照使光刻胶感光成形,而是直接在硅衬底或者其它衬底上利用物理学的机理构造纳米尺寸图形。 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目前在国际上引起普遍关注的具有超高分辨率的新纳米光刻方法, 可以在柔性聚合物等薄膜上形成分辨率小于10nm 的大面积三维人工结构。纳米压印分为两步: 压印和图形的转移。将模版与基片进行对准, 基片由硅片和聚合物形成的抗蚀层组成。通常热压印中抗蚀层为传统光刻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 ,且压印前已经均匀固化在硅片上。然后加压,使模版上的微细图形转移到抗蚀剂上。最后进行脱模分离, 使模版与抗蚀层分离。后续工艺为采用反应离子刻蚀(RIE)将残余层除去。这就完成了整个压印过程。 传统纳米压印技术主要有三种:热塑纳米压印技术、紫外固化压印技术和微接触纳米压印技术。

1.1 热塑纳米压印技术 热塑纳米压印技术主要的工艺流程:制备高精度掩模板,一般采用硬度大和 化学性质稳定的SiC、Si 3N 4 、SiO 2 ,利用电子束蚀刻技术或反应离子蚀刻技术来 产生图案;利用旋涂的方式在基板上涂覆光刻胶,常见的是PMMA和PS;加热至光刻胶的玻璃化转换温度(T g)之上50℃~100℃,然后加压(500kPa~1 000kPa)于模板并保持温度和压力一段时间,液态光刻胶填充掩模版图形空隙;降低温度至T g以下后脱模,将图形从模板转移到基片上的光刻胶;采用反应离子刻蚀去除残留光刻胶,就将图形转移到基板上。为了减小空气气泡对转移图案质量的影响,整个工艺过程都要在小于1Pa的真空环境中进行。 1.2 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 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由德州大学C GWillson教授提出。主要工艺过程:先制备高精度掩模板,而且要求掩模板对紫外光是透明的,一般采用SiO 2 材质作为掩模版;在基板上旋涂一层液态光刻胶,光刻胶的厚度为600nm~700nm,光刻胶要求黏度低,对紫外光敏感;利用较低压力将模板压在光刻胶之上,液态光刻胶填满模板空隙,从模板背面用紫外光照射,紫外光使光刻胶固化;脱模后用反应离子蚀刻方式除去残留光刻胶,将图案从模板转移到基板上。压印过程如图1-1所示。 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与热塑压印技术相比不需要加热,可以在常温下进行,避免了热膨胀因素,也缩短了压印的时间;掩模板透明,易于实现层与层之间对准,层与层之间的对准精度可以达到50 nm,适合半导体产业的要求。但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设备昂贵,对工艺和环境的要求也非常高;没有加热的过程,光刻胶中的气泡难以排出,会对细微结构造成缺陷。生产中常常采用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和步进技术相结合,形成步进式快闪纳米压印技术,工艺过程如图1-2所示。该方法采用小模板分步压印紫外固化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在基板上大面积压印转移的能力,降低了掩模板制造成本,也降低了采用大掩模板带来的误差。但此方法对位移定位和驱动精度的要求很高。

混凝土压印施工方案

混凝土压印 混凝土压印工艺是一种能在混凝土表层依靠彩色硬化剂、脱模粉、专用施工模板、专用施工工具以及封闭保护剂,在铺设混凝土时能在其面层上创造出逼真的大理石、石板、瓦片、砖石、岩石、卵石等自然效果的地面材料工艺。 一、施工方法: 1、施工时,彩色硬化剂、脱模粉应按铺筑方向,按序堆放及使用,各种专业施工工具及专用施工模板等也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要根据对混凝土地面配比的要求而进行各类等级的准备工作。 施工时的气候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混凝土压模的施工应回避雨、雪、风沙及冰冻的天气,日夜温差大的地方晚上也应禁止施工。良好的施工环境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混凝土压模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同其它的施工作业队伍交叉施工,必要时应对施工现场采取封闭措施。 3、混凝土的施工要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厚度必须保持一致,基层必须以5 cm或5 cm以上为基础。 4、伸缩缝的设置按照设计要求并在铺设混凝土的24-36小时内完成,相隔距离不得小于4米,伸缩缝的高度一般是混凝土地面的左右。 5、混凝土面层每班铺筑长度应与混凝土压模铺面的合理施工相协调。特别是在冬季和雨季,施工长度应适当控制。 6、混凝土面层处理之前使用混凝土压模专用施工工滚筒式提浆机抹平混凝土表层。 7、等待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游离水份散去后,使用彩色硬化剂并以播撒的方式均匀地覆盖住混凝土的表层,用量为11平方米/30公斤/袋。 8、硬化剂的播撒必须分两遍进行,第一遍播撒约左右的量,第二遍约播撒左右的量。每播撒一次必须用混凝土压模专用施工工具镁合金大抹刀光滑地使硬化剂吃进并且覆盖住整个混凝土表层,必须等待硬化剂充分湿润后才能使用大抹刀。

压印混凝土施工工艺

压印混凝土在未硬化的现浇混凝土基层上,通过着色、硬化、压印、脱模、养护、密封保护等多道工艺制成的极具艺术韵味的地坪或墙面。适用于室内、外地坪装饰,也可用于建筑物立面的装饰。那么,压印混凝土有哪些施工工艺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施工工艺: 1. 铺筑砼前按图规定和标高支模.人行道基层砼为50mm以上,行车道基层砼为80mm以上; 2. 摊铺标准砼.推荐配合比为:32.5水泥424KG,粗沙400KG,细沙400KG,石子(瓜子片)1100KG,水185-195KG;

3. 进行平板震动机交叉震动后用铁辊交叉提浆.100mm以下砼使用平板震动机作业, 100mm以上砼使用插入式振捣作业; 4. 用抄平尺进行找平后进行泌水处理,在表面初凝前用手工铁板将砼表面光平; 5. 将标准用量(4.5kg/㎡)的1/2欧进彩色硬化剂均匀播撒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 6. 待硬化剂荫湿后用手工铁板或大抹刀进行第一次找平收光,不要过分铲抹混凝土表层,这样会导致表面出水并减弱色彩; 7. 将剩下的硬化剂补撒在第一次未撒匀的地方, 待荫湿后第二次收光; 8. 在硬化剂初凝后, 表面干燥无明显水份的情况下,播撒欧进着色脱模粉(标准用量为0.15kg/m2)后压模. 压模时要用力应均匀一致, 保持模具固定平整, 压制图案要一次成型, 不能反复压印; 9. 待混凝土压花地坪完全干燥凝固成型至少3-7天后,进行修边及伸缩缝的切割, 割缝时及时用水冲洗割缝时产生的水泥浆; 10. 用水或去污剂清洗表面, 清洗擦刷表面一定要保证整个地坪清洗程度一致,否则会造成地面颜色深浅不一; 11. 冲洗的地坪表面干燥后,涂刷欧进亮光养护剂. 使压模地坪表面防污染防滑性能再次加强. 完成后的硬化压模地坪除了很好的装饰性以外,其物理性能也非常稳定; 以上就是压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压印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逐步施工制作而成的,如果大家想要购买压印混凝土材料,建议大家咨询生产厂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