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任务书(实验2)

合集下载

综合实验(2)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02、实验二_普通水准测量

02、实验二_普通水准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编号: 2实验内容:普通水准测量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法)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练习图根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2. 掌握水准测量中“两次仪器高法”的施测方法;3. 各项操作轮流进行,每位组员至少作一个测站的观测操作工作。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1. 实验学时:2学时2. 主要设备:水准仪 1台三角架 1副水准尺(塔尺) 2把钢钎 5支记录板 1块遮阳伞 1把(如果有需要)三、方法与步骤1.场地布置:选一适当场地,在场中选1个坚实点作为已知高程点A(高程假定为HA =100.000m),选定B,C,D,E四个坚实点作为待测高程点,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具体要求见“四、水准路线要求”);2. 安置水准仪于A点和待测水准点(右例图为TP1)大致等距离处,进行粗略整平和目镜对光;3. 后视A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a,记入手薄;前视TP1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b,记入手薄。

并计算两点间高差hab;4. 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最后测回至A点,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5. 计算高差闭合差fh,并判定闭合差fh是否符合限差要求;限差公式为:(mm)或(mm)式中:n ——测站数L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6. 如果符合限差要求,则将闭合差fh分配改正,求出改正后各待测点的高程;7. 如果闭合差fh超限,则寻找原因,并重新测量。

实验实训任务书

实验实训任务书

一、实验实训主要内容
通过手感目测来判断纤维的大类,而后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的纵向结构进一步来判断纤维的种类。

二、实验实训方法、过程步骤
A、试样准备(纵向结构)
取试样一小束,手扯整理平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取20-30根纤维,将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蒸馏水,将盖玻片从一侧慢慢压下,即制备好玻片试样。

B、显微镜的认识和调节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试样:取一玻片试样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试样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试样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5)如果采用高倍物镜,一般先用低倍物镜,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代替低倍物镜。

三、实验实训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自己写。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4.加快食盐溶解实验任务书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4.加快食盐溶解实验任务书

加快食盐溶解实验任务书
实验材料:烧杯2个(可用透明杯子代替)、玻璃棒(可用筷子代替)、粗盐和细盐(颗粒大小相差要比较大,没有可以用冰糖和白砂糖代替)、水
实验1:验证物体研碎对溶解的影响
1.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温度相同的水。

2.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等量、颗粒大小不同的食盐,一杯放粗盐,一杯放细盐。

3.观察食盐溶解速度的快慢。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2:水温对溶解的影响
1.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温度不同的水,一杯为热水,一杯为冷水。

(注意:热水一定要在家长陪同下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
2.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等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

3.观察食盐溶解速度的快慢。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3:搅拌对溶解的影响
1.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温度相同的水。

2.在两杯水中同时放入等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

3.其中一个杯子的水静置、不动,另一个杯子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报告、任务书模板

实验报告、任务书模板
图4α=30°时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及uVT1波形
(5)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如图5所示。
图5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4.分析与讨论:
(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具体要求。
(2)对典型实验数据进行理论验证,说明误差原因。(指由实验得到的移相特性曲线与由公式计算出的移相特性曲线的区别)
(2)测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的移相特性。
(3)测取α=30°时正常及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4)测取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3.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仅要求按教材画出实验电路主接线并标明有关电压、电流正方向)。
4.实验记录:
1.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接线及工作原理。
(2)掌握双踪示波器的调整及使用方法(特别是如何灵活解决双踪共地的两条曲线测量问题)。
(3)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具体要求。
(4)观察并分析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电压、电流波形。
2.实验内容:
(1)观察触发脉冲的形状、相序、相差及移相调节。
(3)对比分析α=30°时正常及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1)不同α角时的Ud、U2测量数值如表1所示。
表1不同α角时的Ud、U2测量值α15°30°45°
60°
75°
Ud
U2
(2)由表1做出移相特性Ud=f(α)曲线如图2所示(要求用坐标纸画出)。
(3)α=3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如图3所示。
(4)α=30°时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及uVT1波形如图4所示。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任务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任务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08-12前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介绍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算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针对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设计出有效算法的能力。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其上机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编程实现数据结构各章的主要算法,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能力,加深对数据结构相关概念和算法的理解。

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链表的操作特点,即指针是逻辑关系的映像。

2、掌握动态产生单链表的方法。

3、熟练掌握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特点,即指针赋值的先后次序。

二、实验内容1、动态创建单链表2、实现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中元素的插入。

3、实现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中元素的删除。

三、具体要求1、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定义typedef struct LNode {ElemType data; // 数据域struct LNode *next; // 指针域} LNode, *LinkList;2、从键盘上依次输入21、18、30、75、42、56,逆序创建单链表,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3、分别在单链表的第3个位置和第9个位置插入67和10,给出插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4、删除单链表中的第6个数据元素和第8个数据元素,给出删除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四、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程序清单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实验二栈、队列算法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栈这种特殊线性结构的特性;2、熟练掌握栈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下的基本运算;3、熟悉队列这种特殊线性结构的特性;4、熟练掌握队列在链表存储结构下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任务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任务书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 no shutdown
重新启动端口
启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默认情况下,三层交换机不支持 Vlan 或三层端口之间的路由。如果需要设置路
由功能,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键入命令:
Switch(config)#ip routing
虚拟中继协议(Virtual Trunking Protocol,VTP)也是 Cisco 创建的,但是现
255.255.255.0
PC6
Switch1 的 Fa0/3 192.168.2.3
255.255.255.0
PC7
Switch1 的 Fa0/4 192.168.2.4
255.255.255.0
要求:工作站 PC0、PC1、PC4、PC5 分别在两个交换机的 Vlan 100 中,PC2、PC3、PC6、
装协议类型
Switch (config-if)# end
回到特权模式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包括所有端口的交换机配置情况
Switch#show interfaces 端口号 switchport
查看端口详细配置
Switch#write
保存配置
实验内容:
使用“实验环境要求及实验准备”中提供的网络设备组网,并进行 Trunk 配置。 (1)按下面如图 1-2 的拓扑图建立一个局域网络 NetWork
举例说明其配置方法:
例 1:将 Cisco 3550 EMI 三层交换机的第 2 个光纤口设置成三层模式,并配置
IP 地址 192.20.135.21/24。
提示符和命令
命令含义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操作系统集中上机实验1:银行家算法一、目的和要求银行家算法是避免死锁的一种重要方法,本实验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银行家算法程序。

加深了解有关资源申请、避免死锁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死锁和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设计进程对各类资源最大申请表示及初值确定。

2.设定系统提供资源初始状况。

3.设定每次某个进程对各类资源的申请表示。

4.编制程序,依据银行家算法,决定其申请是否得到满足。

三、算法描述银行家可以把一定数量的资金供多个用户周转使用,为保证资金的安全银行家规定:1.当一个用户对资金的最大需求量不超过银行家现有的资金就要接纳该用户;2.用户可以分期贷款,但贷的总数不能超过最大需求量;3.当银行家现有的资金不能满足用户的沿需贷数时,对用户的贷款可推迟支付,但总能使用户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贷款;4.当用户得到所需的全部资金后,一定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归还所有的资金。

实验2:时间片轮转法基本思想:将CPU的处理时间划分成一个个时间片,就绪队列中的诸进程轮流运行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结束时,就强迫运行进程让出CPU,该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等待下一次调度,同时,进程调度又去选择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分配给它一个时间片,以投入运行。

在轮转法中,时间片长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将宜接影响系统开销和响应时间。

如果时间片长度很小,则调度程序剥夺处理机的次数频繁,加重系统开销;反之,如果时间片长度选择过长,比方说一个时间片就能保证就绪队列中所有进程都执行完毕,则轮转法就退化成先进先出算法。

实验3-4:抢占式(或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算法基本思想: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进程优先级高者优先调度,是一种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

该算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优先数。

通常确定优先数的方法有两种,即静态法和动态法。

(1)静态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其运行特征是优先数确定之后在整个进行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确定静态优先权的依据有进程的类型、进程所使用的资源、进程的估计运行时间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成员:
实验目的:
1. 了解本地计算机网络设置
2. 了解IP地址和MAC地址的唯一性
3. 常用应用层软件的使用
实验内容:
1. 查看或修改本机器的机器名、IP地址等
1.1 IPCONFIG 命令的使用
1.2 PING命令的使用
1.3 测试本机器与网络中任意一台联网的机器的连接
2. 将你的同组成员使用计算机的IP地址与你所使用计算机的IP地址改为一致,然后将你的同组成员使用计算机的MAC地址与你所使用计算机的MAC地址设置为一致,观察操作系统的反应。

3.了解常用的应用层软件
3.1 客户/服务器型(C/S)应用
3.2 对等网型(P2P)
4. Wireshark软件的使用初步
4.1 学习使用Wireshark
4.2 用wireshark软件学习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作业
1. 指出本机器的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域名服务器,请截图并
给予说明。

2. 在计算机上发出PING 命令与PING 比较这两个命令的请求响应时间,解释原因。

写出和的IP地址。

3. 设计一个实验测试你所在的局域网上如果有2台电脑的IP地址和MAC地址设置为一样时,是否会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系统会提示什么?截图证明。

(提示:可以利用QQ软件。


4. 在百度学术中下载一篇与你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参考文献。

请给出建议如何在这两个搜索引擎中缩小查询范围。

5. 写出一个在线视频网站的网址,下载一个可以看视频的客户端,从节目范围、视频速度以及使用方便性等方面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他们是属于客户/服务器型(C/S)应用还是,对等网型(P2P)应用,或是两者的混合。

6.用Wireshark抓包,用IE浏览器访问/wireshark-labs/HTTP-wireshark-file1.html回答以下问题:
(1)你所使用的计算机IP地址的名字,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HTTP 版本是1.0还是1.1,WEB服务器的HTTP 版本是多少?
(2)你所使用的浏览器指示它能够接受的语言。

(3)从WEB服务器返回到你的浏览器的状态码是多少,什么含义。

(4)你检索的这个HTML文件的最后修改日期是什么?
(5)多少个字节的内容返回到你的浏览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