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系统行与天气
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规律

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规律大气压力是指在大气中由于大气分子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天气变化是指地球大气中不断变化的气象状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向等多个因素的变化。
在地球上,大气压力是不均匀分布的。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大气压力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各种变化规律。
然而,总体来说,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规律。
首先,气压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气体的压力降低。
因此,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地区气压较低,温度低的地区气压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的原因。
其次,大气压力还与海拔高度有关。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的密度和厚度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大气压力的降低。
由此可见,海拔高的地区气压会比海拔低的地区更低,这也是为什么登山时我们会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
再次,大气压力还与风的生成和移动有关。
风是由于气压梯度力而产生的一种气象现象。
当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大时,会形成气压梯度,从而引发风的生成。
风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流动,其速度和方向受到大气压力分布的影响。
在高压区,气压较高,风速较小;在低压区,气压较低,风速较大。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说在大风天气中,气压下降。
另外,大气压力还与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压的变化可以作为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气压的迅速下降往往意味着将有降水的天气即将到来;气压的迅速上升则往往意味着晴朗的天气。
此外,气压的变化还与风的生成和移动有关,风向的变化往往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总的来说,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规律。
气压与温度、海拔高度、风的生成和移动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和研究这些关系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因此,在气象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压系统与天气气压中心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3. 什么是冷锋? 4. 冷锋的气象符号如何表示? 5. 冷锋过境前的天气情况? 6. 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7. 什么是暖锋? 7. 暖锋雨区和冷锋雨区位置有什么不
同?
9. 暖锋过境时天气状况如何? 10. 冷锋形成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之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以北半球为例)
严丽娜 2006.10.31
一、低压系统与天气
低
二、高压系统与天气
高
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气旋 类型
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
中心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状况
气旋 低气压 辐合
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气压 辐散
下沉 晴朗
三、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5、在A、B、C、D四个区域中,目前以 A、C 区域出现降水为主
练习2
例:《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统图》读图回答
(1)分别填写下列两地空气性质:A 冷气团 B 暖气团 。 (2)分别填出下列两地的风向:A偏西北风B偏西南风 。
A地风力强台风 “西马仑”(CIMARON)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低 低压槽
冷空气
A
低
B 暖空气
冷锋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 为主,易形成锋面。
D C
暖锋
练习1
1、该天气系统位于 北 半球(南、北) 反映的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状况近地面 。
A B甲
C D
2、该系统属于 低压 气压中心, 从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气旋 。
3、画出低压槽线上的锋面 4 、甲地目前在 暖 气团控制下, 不久将经历 冷锋 天气过程。
今天上午10点钟位于西沙群岛永兴岛东 大约45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就是北 纬17.4度、东经116.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 力有14级(45米/秒)。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共10张PPT)

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华南: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冷气团控制) 多云和降雨天气(发生于锋前,多连续性降水)(暖锋控制)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暖气团控制) 华南: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云、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冷锋控制)
B
过境时
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
雾,雨区:主要在锋前
C
过境后 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
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3)准静止锋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云、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冷锋控制) 多云和降雨天气(发生于锋前,多连续性降水)(暖锋控制) 华南: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 多云和降雨天气(发生于锋前,多连续性降水)(暖锋控制) 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 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暖气团控制)
常见天气系统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冷气团
暖气团
A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
制,温暖晴朗
B
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雨、雪
天气,雨区:锋后
C
过境后 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升 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2)暖锋
暖气团
冷气团
A
过境前
单一冷气团控 制,低温晴朗
天冷晴气、 团气主温动较向低暖冷、气气气团压移团较动高(冷气团控制)
气压高度气温三者的关系

气压高度气温三者的关系
气压、高度、气温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般来说,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气温也越低。
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
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气温垂直递减率)。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与气温呈负相关,即相对较热的地方是低压,相对较冷的地方是高压。
但也有例外情况,如副极地地区因冷暖气流相遇,气流抬升,反而形成低压;而副高所在地区由于高空气压堆积,导致气流下沉,反而在热的地方形成了高压,这都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气压是大气对地面的压强,一般情况下,高度越高,空气柱越短并且密度越小,因此压强就越低。
同一地方而言,地面的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一般表现为,温度越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越快,气压越低。
因此,多数情况下,热的地区为低压,冷的为高压,比如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气压、高度、气温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低气压与高气压 气旋与反气旋

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锋
冷锋是指冷气团在暖 气团上方移动的锋。 当冷锋经过一个地区 时,由于冷气团的密 度较大,它会推动暖 气团上升,导致天气 变得多云、雷暴、甚 至出现大风和冰雹等 剧烈天气。在冬季, 冷锋可能会带来降雪 和严寒天气
综上所述,预测和监测气旋与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通过 不断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加强卫星遥感和雷达监测的覆盖范围以及利用地面观测站 获取实时数据,气象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天气系统的演变,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 息。同时,公众的参与也为天气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手 段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天气系统带来的挑战,减轻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技术是监测 天气系统的重要手段 。通过卫星,可以获 取全球范围内的大气 温度、湿度、风速、 云层等信息。这些数 据有助于分析天气系 统的位置、强度和移 动路径,以及它们对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旋与反气旋
雷达监测
雷达是另一种重要的天气监测工 具。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分析 其反射回来的信号,可以监测降 雨、降雪、冰雹等天气现象的分 布和强度。雷达数据在短时间内 的更新频率较高,对于追踪和预 测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非常 有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与 天气 低气压与高气压
气旋与反气旋
-
1 常见的天气系统 2 气旋与反气旋
1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是指在大气中 一团或多团空气在气象 因素上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下产生的移动或变化
的系统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锋面、 低压和高压系统、气旋 和反气旋等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
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
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
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
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
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
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2019新课标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件-讲义-2017版课程标准-新高考)-(8)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__②__,判断的理由是_等__压__线__密__集__,__水__平__气__压__ __梯__度__力__大__。
解析 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的水平气压梯 度力较大,因此风力也较大。
12345
(4)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风__沙__(_沙__尘__) _ 和_寒__潮___等灾害性天气。
12345
2.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地面吸收热量增多
解析 据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 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A、B、D错误;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大风天气,C正确。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解析 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相等,A错误; 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之相比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相当或偏低, 年较差较小,B错误; 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错误; 该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D正确。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 南风,③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 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课时2 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第二章】 第四节 常见天气系统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高压与天气(共17张PPT)

活动
A
根据要求绘图
A B
低 1005 1010
C
D
B
高
C
D
1015
1010
1015pa
北半球
1005pa
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B、C、D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B、C、D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
2、气旋的气流状况
低
低
北半球逆时针
想一想:1、台风属于气旋还
是反气旋?
热带气旋 2、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有 哪些?试举一例。
例:冬季出现的寒冷、干燥、晴朗天气; 夏季出现的炎热、晴朗高温天气,如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
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4、气旋和反气旋判读
上升
阴雨
反气旋 高气压
气旋和反气旋在南 北半球气流运动的 差异:
下沉
晴朗
气 旋:北逆南顺 反气旋:北顺南逆
你 看 懂 这 个 了 吗 ?
它 是 什 么 天 气 系 统 ?
气象灾害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旋,它在短时间内能带来大量降 水,同时伴有12级或12级以上 的强风,具有可怕的摧毁力。
(另:台风有利有弊)
F
C
冷锋
B
低
A E
低
D
暖锋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 主,易形成锋面。
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 暖锋 1005
1000
A
低压槽
995
冷气团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资料查阅深化知识理解激发学习热情
1min
布置
三、板书设计
气压系统与天气
一、低气压系统(气压状况):---力的作用--→气旋(气流状况)
二、高气压系统(气压状况):---力的作用--→反气旋(气流状况)
三、画图分析
学情分析
身心特点看: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但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的能力弱,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教材内容看:本节内容较为复杂,与生活联系紧密,应将抽象具体化;重在通过讲解天气系统形成过程,引出天气变化原因。
8min
【课堂小结】
“理一理”
【课中反馈】
1低气压系统→气旋
2高气压系统→反气旋
3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4锋面气旋形成原因及特点
5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总结课堂知识,梳理思维解决重难点
总结课堂知识,分析重难点,易错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解决重难点
3min
【课后反馈】
“查一查”
【扩展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布置作业:课后在网上查阅“台风”的相关资料,运用本课学习内容,解释台风形成原因;台风的特殊性和对天气的影响
课时设计
本节共设计一个课时,本框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低气压系统(气旋)与高气压系统(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
2、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作图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学会分析天气,正确判断天气变化;
气旋:逆时针辐合上升→阴雨 反气旋:顺时针辐散下沉→晴天
四、锋面气旋系统
天气影响
【气压系统】
根据课文内容,画图分析北半球气旋俯视图和侧视图;分析:“在北半球的近地面形成的水平闭合低气压系统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使气流向右偏且向内辐合上升形成逆时针气旋”;通过我的示例分析,再请学生上讲台分析画反气旋图
通过画图分析学习气旋形成原因;自己动手画图分析反气旋形成示意图
问题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的认识,便于理解记忆
6min
【解决重难】
“做一做”
【锋面气旋】
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分析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形成原因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结合图2-38引导学生回答58页活动题
复习锋面系统内容,学习锋面气旋这种复杂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突出重难点,层层递进,结合试题,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气压系统行与天气
邓千利(13160213)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运用建议示意图分析锋面、高气压、低气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进行模拟小实验;
内容分析
《气旋与反气旋》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一部分内容。本单元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线来安排教学,气旋与反气旋这一小节重在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教学前设计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段天气预报;
课件准备,将衡阳最近一周的②天气情况图展示出来;
让学生观察分析别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衡阳天气变化,谈谈自身感受
结合实际,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入新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3min
【温故知新】
简单回顾《锋面系统与天气》主要内容,引出气压系统概念;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气压系统
学生读图、绘图、用图发现规律,通过合作探究开放思维,分析原因
10min
【合作探究】
“议一议”
【问题讨论】
提出问题:①气压与气旋的区别;②南北半球的气旋是否一样,为什么?③气旋反气旋这样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各抒己见,整理逻辑思维和问题,前面所学知识与本课内容结合,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教学方法
教法
以“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为核心,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三板,教学方法上注重精讲多练、问题教学、引导探究;
学法
以“重视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为核心,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知识,课外观察自主学习法;
教学媒体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黑板、自制模拟气旋小道具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示意图(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训练学生读图判图能力;
2、通过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分析气旋类图,了解高考考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细节变化的生活习惯;了解天气变化最根本原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探索追求;
教学重点
掌握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分析认识锋面气旋的特点;
请同学回答“冷锋过境”的天气变化;了解气压系统概念
从已学过的天气系统引出新知识,易于接受
3min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2-27,观察分析气旋和反气旋图的特点,找出异同点,总结气压系统的概念
读图,从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找出特点,分析形成原因
通过学生读图和讨论自主总结得出结论
6min
【合作探究】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