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压系统与天气
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规律

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规律大气压力是指在大气中由于大气分子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天气变化是指地球大气中不断变化的气象状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向等多个因素的变化。
在地球上,大气压力是不均匀分布的。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大气压力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各种变化规律。
然而,总体来说,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一些关系规律。
首先,气压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气体的压力降低。
因此,一般情况下,温度高的地区气压较低,温度低的地区气压较高。
这也是为什么高山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的原因。
其次,大气压力还与海拔高度有关。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的密度和厚度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大气压力的降低。
由此可见,海拔高的地区气压会比海拔低的地区更低,这也是为什么登山时我们会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
再次,大气压力还与风的生成和移动有关。
风是由于气压梯度力而产生的一种气象现象。
当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大时,会形成气压梯度,从而引发风的生成。
风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流动,其速度和方向受到大气压力分布的影响。
在高压区,气压较高,风速较小;在低压区,气压较低,风速较大。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说在大风天气中,气压下降。
另外,大气压力还与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压的变化可以作为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气压的迅速下降往往意味着将有降水的天气即将到来;气压的迅速上升则往往意味着晴朗的天气。
此外,气压的变化还与风的生成和移动有关,风向的变化往往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总的来说,大气压力与天气变化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规律。
气压与温度、海拔高度、风的生成和移动等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和研究这些关系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因此,在气象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这一领域的探索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气物理气压和气温的变化规律

大气物理气压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大气物理是研究地球大气系统的分支学科,其中气压和气温是大气物理中两个重要的变量。
本文将探讨气压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气压的变化规律气压是指在某一点上由大气分子的撞击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力量。
气压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自转、高度变化、气候系统、季节变化等。
主要的气压变化规律有如下几点:1.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变稀,分子间相互碰撞的次数减少,导致单位面积上的力量减小,从而气压下降。
2.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压会下降。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内部的平均速度增加,分子间碰撞的力增强,使得单位面积上的力量减小,从而气压下降。
3. 气压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化而变化。
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离心力,会使得气压比较低;而在极地附近,由于离心力较小,气压比较高。
二、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是指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是衡量大气热态的物理量。
气温的变化与日照、地形、季节、海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的气温变化规律有如下几点:1.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由于大气层的厚度减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使得分子间的碰撞变少,因此分子的动能减小,气温降低。
2. 气温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从赤道向极地方向,气温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赤道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充足,而极地附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
3. 气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温带和副热带地区,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周期性波动。
通常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三、气压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气压和气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根据气体物理学的理论,当气温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内能增加导致碰撞力减小,从而气压下降;当气温下降时,气体分子的内能减小,碰撞力增加,导致气压升高。
此外,气压和气温的变化也受到其他气象要素的影响,如湿度、地形、地表覆盖物等。
不同的气象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大气系统的变化和天气的形成。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
1005
1000
995
冷气团 低
暖锋
低压槽
A
E 分析ABC三地风的性质
AB偏北风,C偏南风
B C
D
冷锋
暖气团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 面
分析DE两地天气状
况,并分析C未来的 天气过程。
锋面气旋
1005 1000
995
冷气团 低
B C
D
冷锋
暖锋
低压槽
高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北半球反气旋 单位:hPa
高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广大 地区,秋季在反
气旋的控制下,出
现“秋高气爽
”的好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 的伏旱天气。
画一画
北半球
A
B
C
D
南半球
气旋和反气旋判断
气旋的判断
反气旋的判断
右手
左手
北半球右手
南半球左手
手半握,大拇指与四指垂直。大拇指代表气流的 垂直运动方向,四指的指向为水平气流的流向。
天气实例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的常出现的 台风天。
南半球:低 压——气 旋
低
1006 1008
1010
(水平方向)——水平气流(顺 垂直方向)——中心部位
时针方向辐合
为阴雨天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旋与天气 垂直方向上:
空气下沉
形成的天气:
水汽不易凝结,
晴朗
多天气晴朗
干燥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高气压(反气旋)
水平方向 逆时针、辐散
A
E
暖气团
2021年新课标新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三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知识2 气压系统与天气
① 气旋 (低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③ 低 ,四周④ 高
气流形成 (北半球)
② 反气旋 (高压系统) 气压中心⑤ 高 ,四周⑥ 低
风北 向半
球
南 半 球
⑦ 逆 时针流向中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⑨ 顺 时针流向中心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⑧ 顺 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⑩ 逆 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 与天气
① 气旋 (低压系统) 气流形成
② 反气旋 (高压系统)
续表
天气状况 多 阴雨 天气
过境前后气 压变化曲线
多 晴朗 、干燥天气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 海的 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 伏旱 ”、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②锋面移动: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A处为偏北风,B处为偏南风,C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右侧由暖锋N控制,故在锋前附近 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左侧由冷锋M控制, 故在锋后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答案 (1)重庆。 (2)雨区向东或东南方向移动。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西南(南方)地 区。 (3)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过境时,大风、降温、降水;过境后,气 温下降,天气转晴。
探究感悟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地理等值线图的 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 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1.读数值大小及递变规律 (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量的最大差值。 (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述延伸方向,分析影响因素 (1)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或季风)。 (2)若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020年高考地理 专题2.3 常见天气系统(讲)(含解析)

【知识拓展】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
3.锋面的天气
时间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
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考点三锋面气旋的分析与应用
【典例3】(2019年北京卷)图5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示区域
A.①地的风向为东南B.②地有大雾出现
C.③地未来有强降水D.④地寒暖流交汇
【答案】C
【解析】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大雾出现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故选C。
【易错警示】
锋面控制时不一定产生降水,主要看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就属于冷锋天气,但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
【变式1】(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读图,完成下面1~2题。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4低气压(气旋)和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解析

二、锋面气旋:
(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 续性降水天气; (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 气;
高
低
思考?
低
低压槽
高
高压脊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 为主,易形成锋面。
高012.5 1010.0 1007.5 1005.0 高 偏北风为主,但由于气旋、反 1002.5 1012.5 气旋、锋面活动的影响,局部 低 地区会出现其他风向。如果赤 1010.0 壁处在上面气压图中的B处, 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 1005.0 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形成东南 1002.5 风。
1、冷暖气团运动 状态和方向 2、锋面坡度 3、雨区范围及位置
4、过境后的气温、 气压变化
5、符号
材 料:
“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 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也’。 瑜见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 告知。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机, 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 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 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 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 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 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风起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 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 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 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 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角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气压带风带常见天气系统

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
假设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在赤道和极地之间产生热量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就半 球而言属于单圈环流。
假设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作用,只考虑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①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②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 的高低压中心,呈块状分布。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大陆上:亚洲高压(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压);
北美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太平洋);
冰岛低压 (大西洋)。
(1)P40读图2.13,“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 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 十到上百个恒星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 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力等于从华盛 顿看到1.6万千米外悉尼的一只萤火虫。
猎户星云
木星(左)和它 的卫星们。图 中木星的大红 斑清晰可见, 从上到下依次 为木卫一、木 卫二、木卫三 和木卫四。
(2)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 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地区 偏转成极地东风。
(3)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相遇后, 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 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4)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 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 南北移动而移动。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P39
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
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4高考一轮考点帮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内容解读】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系统是产生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温、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不同组合。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发展和演变着的,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
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
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材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教材中的两个题目“锋与天气”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编排上没有逻辑关系,各自独立描述,实际情况是锋、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往往相伴而生。
教材注重某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忽略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现象。
注重了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时间变化,忽略了其空间变化。
【课堂目标】1.知道气团的分类、变化及其在锋系统中的分布2.掌握锋的类型、结构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时间)变化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天气及其分布4.掌握气压场中不同气压(天气)系统的解读,解读不同空间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变化一、气团和锋(一)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3.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的交界地带锋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
1 5 00 1 .0 .5 0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
1 5 00 1 .0 .5 0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D
)
B.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2)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C
)
学以致用
放 1、 2题
知识链接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1、旱涝灾害:锋面雨带的推移
7~8月份
6~7月份
4~5月份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2、台风 形成 多发季节 影响地区 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夏、秋季节 东南沿海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高气压 反气旋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近地面由中心 向四周旋转辐 散,北顺南逆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东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C 福州 B
位置时,福州____风;天
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东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压系统:
低压系统形成示意图
高压系统形成示意图
气压系统特征总结表 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气旋
(北半球)
反气旋
(北半球)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1
0 00 1
.0 .5 5 00 .0
C 福州 B
位置时,福州____风;天
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东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C 福州 B
位置时,福州____风;天
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气压 Nhomakorabea度力风向
高
1 5 00 1 .0 .5 0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高
1 5 00 1 .0 .5 0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 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 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 的热带气旋。
台风结构(侧视图)
台风结构 (北半球 俯视图)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风;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低
1 0 00 1 .0 .5 5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低
1 0 00 1 .0 .5 5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中心气流下沉
晴朗干燥 夏季我国长江流 域的伏旱天气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学以致用
【例题1】 右图1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等压线。 读图,回答1~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 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 )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予太平洋海域, 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C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低
1 0 00 1 .0 .5 5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低
1 0 00 1 .0 .5 5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低压系统——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中心气流下沉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近地面由中心 向四周旋转辐 散,北顺南逆
低
1 0 00 1 .0 .5 5 00 .0
2 00
1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气 旋 模 式 图
低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平面图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立体图
北半球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风向
1
5 00 1
.0 .5 0 00 .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C 福州 B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东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静 风;天 位置时,福州____ 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C 福州 B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于A 东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2、当台风中心位于B 静 风;天 位置时,福州____ 晴朗无雨 ; 气情况是______________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阴雨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近地面由中心 向四周旋转辐 散,北顺南逆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气压状况 气流状况 气 流 运 动 特 点 低气压 气旋 近地面由四周 向中心旋转辐 合,北逆南顺 高气压 反气旋
水平 方向
垂直 方向
中心气流上升
天气现象 天气实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总结归纳1】:气旋、反气旋的对比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C 福州 B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3、当台风中心位于C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风。
C 福州 B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3、当台风中心位于C 西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C 福州 B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右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 运行路线图,看图回答: 3、当台风中心位于C 西南 风。 位置时,福州吹_______
C 福州 B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害围寒 等的潮 现剧: 象烈由 。降强 温冷 ,空 并气 伴迅 大速 风入 、侵 雨造 雪成 、大 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