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物拼贴-教学课件
9什物拼贴

第9课什物拼贴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尝试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铅笔屑、棉花、丝线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口。
2、运用看看、画画、拼拼、贴贴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3、★体验和享受生活与创造的喜悦。
教学重点:合理选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像,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手工制作图片和实物欣赏图片若干,制作范例数则;卡纸、双面胶等;学生准备布料,工具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废旧布料,你们看,都是一些旧衣服,看我把它们加工成什么呢?(教师用废旧的布条通过简单的剪、拼、贴,刻画出简单的小动物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什物拼贴的美感。
)2、除了用布料制作成美丽的形象,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来制作,你们看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物拼贴》二、新授课:1、什物拼贴是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手工形象,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作品,同桌讨论作品分别用什么材料拼贴的什么形象?大大的嘴巴,红红的嘴唇,这是用废布和绳子做出的小朋友的头。
红红的楼房,白白的屋顶,还有好多快乐的人在楼下休息和玩耍。
枝条、核桃等材料拼贴的漂亮的装饰品。
绿绿的天空,悠闲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乐的小鸟,多么美丽的大自然!…….2、请小朋友说一说:★什物拼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呢?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总结:色纸、废旧布片、棉花、瓜籽等食物的皮壳,枝条、石子、绳子、铅笔屑等等,凡是可以贴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什物拼贴作品的材料。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什物拼贴可以贴什么形象呢?教师总结:你觉得有趣的形象都可以表现,请这一排的同学一个一个的说你打算拼什么形象。
3、下面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幅画漂亮吗,为什么?(画面内容太小、颜色不突出)4、下面看老师是怎么制作什物拼贴画的:先想一想我准备做什么形象,我想做小鸟;再选合适颜色的布料或底版,要注意深浅对比;剪出形象贴在底版上,注意不要太小。
8 什物拼贴-1

五、评价
1、评价、展览。
2、说说自己的作品和创意,欣赏和体会别人的表达和构想。
六、课后拓展
学习了今天的这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找找哪些食物什物有着漂亮的肌理,学会用速写、照相、拼贴的形式把他们记录下来。
2.揭题:第八课什物拼贴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授新课
(一)欣赏图片:
1、大大的嘴巴,红红的嘴唇,这是用废布和绳子做出的小朋友的头。
2、红红的楼房,白白的屋顶,还有好多快乐的人在楼下休息和玩耍。枝条、核桃等材料拼贴的漂亮的装饰品。
3、绿绿的天空,悠闲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乐的小鸟,多么美丽的大自然!
4、树木、蝴蝶、阳光,色彩斑斓,挂在墙上,美丽极了。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三、课堂练习
1、通过自己的材料产生联想,找出拼贴的切入点,尝试拼贴练习。鼓励学生创作有自己思想意识的作品。
2、小组共同研究、探讨整张构思内容,分工。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编一个小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
4、合作完成什物拼贴。体验综合材料制作的欢乐。
四、展示
1、展示合作的作品。
5、法国画家卡撒宁的作品《花》,朦胧而又亮丽的黄色,给人以清纯和梦幻般的享受。
(二)讨论
1、可以采用哪些表现手法和材料?
色纸、废旧布片、棉花、瓜籽等食物的皮壳,枝条、石子、绳子、铅笔屑等等。
2、小组讨论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探讨平面构成的联想和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比一比谁的构思最具有独特的美感。
情感目标:体验和享受生活与创造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想像。
什物拼贴

1. 师:想不想看看民间手工艺者手中的这些材料,变成了怎样美丽的图画吗?一起欣赏民间艺人的作品,再次感受材料的丰富和巧妙搭配,色彩、形状、质地肌理的对比,形成的独特美感。
2. 师小结:树木、蝴蝶、阳光,色彩绚丽,浓浓的自然气息,挂在墙上一定会为家居增色不少。一块石板、一把细长的纸条、一堆坚果的硬壳,点、线、面的完美组合、自然和谐的大地色系,很有艺术格调。各种水果花生组成的小房子,让人垂涎三尺,放在水果店的墙上,一定很有趣!民间艺人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画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有趣又有美感。
2、你想不想也来学习、制作一幅这么美丽的拼贴画?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物拼贴》板书课题。
二、共享材料,认识材料
1. 师:其实不仅仅布料可以用来拼贴,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拼贴。
2. 一起来看看,比较一下,这些材料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PPT展示:材料:形状不同:点状、线状、面状
色彩不同、质地不同、肌理不同、木块、布片…… 豆粒、绳线……不同的质地和肌理给人不同的美感。
板书:内容:具象、抽象要求:求趣、求美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来自: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欣赏发现和体会什物拼贴作品的趣味和美感教学准备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收集的各种肌理的废旧材料及自然中的枝叶等教学过程复备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金纺柔软剂的广告这里面的人物景物都是用什么来做成的
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综合组教案
教学课题
什物拼贴
课型
造型表现
教学内容
《什物拼贴》是在《感觉肌理》一课的基础上,引导了解运用剪、撕、拼、贴等多种表现方法,将不同材料进行拼贴,使之形成一件半立体的美术作品。学习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材料的趣味,感受材质的肌理美感以及不同材料重组在一起的独特美感。通过本课学习发展学生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力,有趣味、新颖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11课 什物拼贴(教案) 美术二年级上册 苏少版

第11课什物拼贴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感受材质的不同形状、色彩、肌理,了解什物拼贴的方法,感受其独特趣味和美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寻找不同材料,感受材质的不同形状、色彩、肌理。
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大胆自由表现,完成一件什物拼贴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和享受变废为美的创造的喜悦。
2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撕、剪、拼、贴等表现技法,但感受材料肌理美感并进行重组的能力较弱。
所以,在教学中要多欣赏多对比,让学生感悟作品的趣味和美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什物拼贴作品的趣味和美感,能采用多种材料的不同肌理、形状、色彩进行什物拼贴。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巧妙利用材料的肌理色彩形状进行拼贴,创作出有趣味有美感的作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图片对比导入师:今天乔老师带来两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请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图画内容一样、、(老师拿着两幅作品在小组间转动)小朋友们,可以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第二幅是用哪些材料拼贴的呢?生答(鸡蛋壳、毛线等)。
师:这种用不同的材料,巧妙地拼贴组合在一起的画叫什物拼贴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物拼贴》。
(板书)活动2【活动】观察、分析各小组作品1、师:请各小组长打开桌子中间的“小宝袋”,取出宝贝。
(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幻灯出示:小组合作要求①看一看,摸一摸,用了什么材料?②哪个地方制作的最有趣、最巧妙?③每组派个代表发言。
师:各个小组说的都很好,你们观察的真细致。
现在请各组将“小宝盒”拿出,打开来,看看都有哪些宝贝?这些宝贝可以用来做什么?2、学生讨论、发言师小结:同样的宝贝,每个组却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棉花,有的小组拿它来制作白云,有的拿它来制作毛茸茸的小兔子。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拼贴成画,关键看你是利用它的形状、色彩、肌理还是质地来设计制作的。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11什物拼贴苏少版(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11 什物拼贴苏少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物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什物拼贴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什物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什物拼贴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什物拼贴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什物拼贴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什物拼贴作品、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什物拼贴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什物拼贴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对什物拼贴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什物拼贴的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创作的乐趣。
4. 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什物拼贴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什物拼贴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什物拼贴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什物拼贴的实践操作,创作一幅作品。
2. 要求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构图合理,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什物拼贴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些作品可以是教师的创作,也可以是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甚至是艺术家的什物拼贴作品。
通过这些作品的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作品的色彩、形状、材质和构图等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几何图形拼贴画课件

三角形
圆形
正方形
长方形
贰
壹
肆
叁
叮叮叮,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和长方形还可以组合成一条可爱的 小 鱼 呢!
01
圆形
02
三角形
03
正方形
04
长方形
叮叮叮,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和长方形还可以组合成一辆 小 货 车 呢!
圆形
小 货 车
三角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 几何图形拼贴画
我会认
图形宝宝
Part 01
图形宝宝
PART 1
图形宝宝
PART 1
图形宝宝
Part 02
图形宝宝
PART 1
图形宝宝
Part 03
图形宝宝
Part 04
பைடு நூலகம்
1
3
2
叮叮叮,小朋友们,仔细看,原来圆形和三角形可以组合 成一只可爱的 小鸡 呢!啾啾啾…
三角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正方形
叮叮叮,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可以组合 成一只可爱的 小猪 呢!哼哼哼…
01
圆形
小 猪
02
三角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正方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小 朋 友 们,你 们 看,左 边 的 小 猪 还 会 动 哦 !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结束
01
02
长方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正方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04
叮叮叮,小朋友们,原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和长方形还可以组合成一所 小 房 子 呢!
《什物拼贴》课件图文

拼贴作品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示,还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创 造力的发展。拼贴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材料运用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这种自由的艺 术形式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比与平衡
注意运用对比与平衡的原 理,使作品中的元素相互 呼应,形成和谐的整体。
05
《什物拼贴》作品欣赏与评价
欣赏不同风格的拼贴作品
抽象派风格
写实主义风格
抽象派风格的拼贴作品以抽象的形状 和色彩为主,强调形式感和表现力, 常常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具有较 高的艺术价值。
写实主义风格的拼贴作品以逼真的描 绘和细腻的质感表现为主,通过细节 的处理和光影的运用,呈现出真实的 场景和形象,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 觉。
绘制草图
根据主题和内容,用铅笔在图纸上绘制出大概的图案和构图,注意突出主题,合 理分布各个元素的位置。
剪切什物并粘贴
材料剪切
根据草图,使用剪刀或刻刀将所需的材料剪切下来,注意保 持边缘整齐,不要剪切过多或过少。
粘贴技巧
在粘贴时,需要注意什物材料的纹理和颜色搭配,以及空间 的分布和层次感。可以使用胶水进行粘贴,注意涂抹适量且 均匀,以便贴合牢固。
04
《什物拼贴》的创作技巧与建议
创意是关键
创意是作品的核心
要寻找独特的视角和素材,创 造出吸引人的拼贴作品。
跨界的创意
可以采用不同领域和风格的元 素进行拼贴,如绘画、摄影、
设计等。
培养观察能力
细心观察周围环境,从中发现 有趣的细节和组合。
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基调的确定
根据主题和素材,确定作品的色彩基调,如暖色调、冷色调等。
第8课什物拼贴(一)_

(3)你最喜欢哪款巧妙的设计?为什么?
(4)想一想你准备拼贴一幅怎样的画面?
(5)你认为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
(6)你一定有许多没有被人想到的点子藏在心里,请把它们做出来。
三、学生作业
1、利用各种材料,尝试拼贴图案。
2、要注意不同色彩和不同质地的对比及画面上点、线、面的搭配。
第8课什物拼贴(一)(二)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的材料选择非常广泛,给制作的内容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拓展空间,根据二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本课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空间。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内容的构思,本课都紧贴儿童的生活世界,可以通过自由的拼贴以及相互的交流让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事物,提高合作意识,获得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愉悦。
1、许多不起眼的材料,其实有着特殊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
2、用它们来拼贴图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学生作品。
(1)废旧石材拼贴
(2)废旧布料拼贴
(3)棉花拼贴
(4)瓜子拼贴
(5)豆子拼贴
(6)花生拼贴
(7)铅笔屑拼贴
(8)绳子拼贴
2、讨论:
(1)这些作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材料?
善于与人合作,合理分工
评价方式:
自评、互评、师点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生上节课有代表性的作业,讨论:
优点?缺点?学到什么?注意什么?
针对学生的构图、针对学生的构思、针对学生的表现方法。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采用示范、修改的方式解决。
说明:构图要饱满、大胆,色彩要鲜明,用材要巧妙、合理。
四、巡回指导
1、引发学生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