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成因和防治(一)
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0引言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宽度在0.1~0.2mm之间,虽然这些裂缝不影响到结构安全功能和使用功能,但影响了美观,还让消费者缺少安全感,容易引起质量纠纷,所以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现浇混凝土梁板裂缝的发生,已成为所有从事混凝土工作的技术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根据工程实践中的亲身体会就这个问题提出以下浅见:1梁板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1.1原材料选用不当(1)水泥水泥选用不当引起梁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泥选用不当,没有选用抗裂性能高的水泥。
第二,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匹配,由于竖向构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一般较高,而梁板混凝土强度一般较低,但现在大部分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公司为了方便,均采用高标号水泥来配制低等级混凝土。
经验证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等级混凝土时,会使水泥用量偏少,影响和易性和密实度,导致低等级混凝土耐久性差,容易产生裂缝。
第三,水泥本身的质量问题,如一些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差;一些大水泥厂在投产初期产品质量也不稳定。
(2)细骨料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在普通混凝土中细骨料指的是砂,砂选用不当引起梁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不合理导致水泥浆不能有效填充砂粒之间的空隙。
第二:砂中所含的泥块、淤泥、云母、有机物、硫化物、硫酸盐等有害杂质超过了规范规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三:砂的坚固性不够,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产生裂缝。
(3)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粗骨料选用不当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碎石或卵石颗粒级配不合理,由于现在大部分工程均采用泵送混凝土,而碎石或卵石粒径较大容易堵塞混凝土泵送管道,故商品混凝土公司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使用较小粒径的碎石或卵石,导致粗骨料比表面积增大,水泥用量增大,细骨料用量也增大,容易产生裂缝。
砼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砼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1. 材料方面。
- 砼本身的质量可能就有问题呢。
要是水泥的安定性不好,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砼里不安分,就容易让现浇板产生裂缝。
还有啊,砂石的含泥量要是超标了,就像在砼里掺了杂质,也会影响砼的性能,导致裂缝出现。
- 水灰比不合适也是个大麻烦。
水要是太多了,砼就变得稀稀拉拉的,强度上不去,干了之后就容易裂。
就好像一个虚弱的小身体,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就出问题了。
2. 施工方面。
- 振捣不密实可不行。
振捣的时候要是马马虎虎的,砼里就会有蜂窝麻面,这就相当于在现浇板里埋下了隐患。
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能不出问题吗?- 养护不到位也是个常见的原因。
砼刚浇好就被扔在一边不管了,就像小树苗刚种下不浇水一样。
如果不及时养护,砼里的水分散失太快,收缩就会不均匀,裂缝就冒出来啦。
- 施工荷载过早施加也很糟糕。
砼还没长结实呢,就给它加上很重的东西,它肯定受不了啊,就像让一个小孩子挑重担,不把腰压弯才怪呢,现浇板就会产生裂缝。
3. 环境方面。
- 温度变化太大是个很头疼的事。
夏天的时候,太阳火辣辣的,砼表面温度升得很高,里面和外面温差大,热胀冷缩不均匀,就像给砼做了个“热瑜伽”,它的身体适应不了,就裂开了。
- 要是湿度变化也很剧烈,比如说一会儿很干燥,一会儿又很潮湿,砼也会很不适应,就像人在忽冷忽热的环境里容易生病一样,现浇板就容易产生裂缝。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1. 表面修补法。
- 如果裂缝比较小,像小细纹一样,就可以用表面修补法。
我们可以用水泥砂浆或者环氧胶泥把裂缝表面抹一抹,就像给小伤口贴个创可贴一样。
这样既能把裂缝盖住,又能防止水分和其他东西渗进去,让裂缝不再恶化。
2. 压力灌浆法。
- 对于那些稍微宽一点、深一点的裂缝呢,可以用压力灌浆法。
就像给砼的裂缝打一针“营养液”。
把水泥浆或者化学浆液通过压力灌到裂缝里,让浆液填满裂缝的每一个角落,把裂缝修补好,让现浇板重新变得结实。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分析及预防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分析及预防1. 引言现浇混凝土梁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优点。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梁可能出现裂缝现象,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和美观性。
本文将分析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分析2.1 温度应力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而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或收缩。
当混凝土梁受到约束时,温度的变化将会引起温度应力,从而导致梁的裂缝产生。
2.2 荷载作用梁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各种荷载的作用,如静荷载、动荷载、温度荷载等。
当荷载作用超过梁的承载能力时,梁会发生变形,并可能引起裂缝的产生。
2.3 施工质量不合理的施工操作和材料选择也会导致混凝土梁出现裂缝。
例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均匀、砂浆养护不当等都会影响梁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3.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预防措施3.1 控制温度应力为了控制混凝土梁的温度应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适量的膨胀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养护温度,避免温度变化过大;•使用抗裂混凝土或添加纤维材料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减少裂缝扩展。
3.2 加强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可以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优化:•在设计中考虑荷载的影响,合理确定梁的尺寸和截面形状,增加梁的承载能力;•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振捣和养护,减少内部缺陷和应力集中。
3.3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对混凝土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裂缝和变形的情况。
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合适的填缝材料进行修补,防止裂缝扩展;•进行定期养护,及时补充养护层,保证梁的抗震、抗裂性能。
4. 结论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产生是由温度应力、荷载作用和施工质量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为了预防和减少混凝土梁裂缝的发生,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应力、加强梁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措施来提高梁的抗裂性能。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混凝土板梁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
下面将对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一、原因分析1. 温度和收缩应力: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应力,而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当混凝土板梁受到温度变化或者温度梯度的影响时,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应力,进而出现裂缝。
2. 荷载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板梁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如活荷载、静荷载等。
当荷载过大或者突然加载时,会使混凝土板梁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3. 设计不合理:如果在设计阶段没有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板梁的尺寸、支座的刚度等因素,就会导致混凝土板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二、处理措施1. 强化材料的使用: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添加一些增强剂或纤维材料,如钢筋、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张强度和韧性,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温度和湿度: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如在施工区域设置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设备,及时调整环境条件,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3. 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如预留伸缩缝、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等。
预留伸缩缝可以减缓温度变化和收缩应力的作用,控制浇筑速度和厚度可以使混凝土均匀收缩,减少应力的集中。
4. 加强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板梁的尺寸、支座的刚度等因素,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要充分考虑荷载的作用和变化,合理设置支座和抗裂措施,确保混凝土板梁的安全可靠性。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板梁结构,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和加固裂缝部位,避免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针对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材料、控制温湿度、改进施工方法、加强设计和定期维护等多种手段来降低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确保混凝土板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

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措施混凝土板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裂缝是常见的问题,裂缝的存在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使用性能。
对于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的裂缝,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措施。
一、分析裂缝的原因1. 荷载引起的应力超限:荷载是混凝土板梁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设计荷载或施工荷载超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就容易引起裂缝。
2. 材料质量:混凝土材料中的石子、砂子和水泥等成分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掺入了过多的使用损失料,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易产生裂缝。
3. 温度应力:混凝土板梁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由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会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引起裂缝。
4. 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振捣不均匀或者浇筑过程中漏振,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禀质量下降,易产生裂缝。
5. 地基沉陷:如果地基沉陷过大,就会对混凝土板梁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引起裂缝。
二、处理措施1. 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合理设计混凝土板梁结构的荷载,避免超限荷载的施加。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振捣施工的均匀性。
2. 合理控制温度应力:在设计时要合理考虑混凝土板梁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热膨胀系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等,减小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3. 增加混凝土强度: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采用优质的骨料和水泥,避免使用过多的使用损失料,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
4. 增加支撑和加固措施:对已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板梁结构,可以增加支撑措施,提供临时或长期的支撑,减小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在结构的受力区域,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设置钢筋混凝土包裹层或加粘钢板等,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对于现浇混凝土板梁结构的裂缝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裂缝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结构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及预防引言在建造房屋、桥梁等工程中,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具有强度高、防火、耐久性强等优点,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一直是建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现浇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
现浇混凝土梁是指在预制板之上,加入钢筋和混凝土进行浇筑,在自然干燥或进行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的概率较大。
针对现浇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本文分析了裂缝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维护措施,以便更好地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原因1. 温度变化现浇混凝土梁作为大型混凝土结构,其内部温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当混凝土温度过高时,其膨胀和收缩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同时,混凝土梁的表面与内部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同样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2. 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决定了它承受荷载的能力,也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裂缝。
混凝土梁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也会对强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若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那么使用过程中裂缝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
3. 设计不当设计阶段的失误也会导致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
例如,板厚不足、预应力不当等设计问题,均会导致梁发生裂缝。
同时,结构的变形应力也可能导致混凝土梁的裂缝问题,这是需要在设计中予以考虑的。
4. 建筑施工过程建筑施工中的失误也会对混凝土梁的裂缝产生影响。
如浇筑时的振动力度不足、浇筑时间过长等问题,甚至是杂物落入混凝土中等问题,都会对混凝土梁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混凝土梁的施工质量。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预防与维护1. 确保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梁稳定的关键。
在混凝土的配比、搅拌等环节中,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以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的开裂问题。
2. 加强混凝土梁的设计在混凝土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应力情况、温度变化等因素,以达到预期的结构安全目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范文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范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钢筋混凝土楼板会出现裂缝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探讨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并提供一些防治措施。
一、成因分析1. 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如没有掌握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和均匀性,可能导致楼板表面的温度差异和收缩不均匀,从而形成裂缝。
2. 设计问题:不合理的楼板设计,如跨度过大或布置不合理的支承点,会导致楼板应力不均匀分布,造成楼板裂缝。
3. 环境因素:楼板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在高温下,混凝土会快速膨胀,而在低温下则会快速收缩,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另外,湿度的变化也会对楼板造成影响。
4. 材料问题:混凝土使用不合格或掺入过多外加剂的情况下,其强度和耐久性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
二、防治措施1. 施工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浇筑层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度震捣,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多气泡,从而减少因气泡聚集而引起的裂缝。
2. 设计措施:在楼板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支承点和伸缩缝,并控制楼板的跨度,以保证楼板的均匀受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3. 环境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楼板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避免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的环境对楼板造成影响。
在施工完工后,要注意保持楼板的环境湿度平衡,避免湿度变化过大。
4. 材料控制: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并控制外加剂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进行材料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材料,并进行替换或修复。
三、其他注意事项1. 定期检查楼板裂缝情况,及时采取修复措施,避免裂缝扩大或影响楼板的使用。
2. 楼板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超荷载或剧烈震动的情况,以保证楼板的安全性。
3. 在楼板装修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装修材料和施工方式,避免装修过程中对楼板造成额外的冲击或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浇混凝土在我国得以广泛的应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裂缝。
近年来,伴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水泥的用量逐渐增加,细粉含量、水化热、混凝土以及泵送技术等的使用,都使得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增加,一旦混凝土收缩变形受到限制裂缝就极容易产生。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措施一、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混凝土的干缩,而是混凝土的化学收缩。
干缩即混凝土在干燥的环境之中,因为自身内部水分的蒸发而导致混凝土体积的缩小。
由干缩到导致的变形在混凝土吸水后往往是可以得到恢复的。
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即混凝土凝固后的体积小于反应前的体积,致使混凝土出现体积的缩小。
这种收缩往往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基本上和时间的对数成正比。
这种化学收缩往往是不可逆的。
混凝土收缩和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材料及其成分的变化。
为了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现在混凝土结构建设中往往使用高强水泥,而且水泥含量也大为增加。
加之泵送技术的采用,混凝土中粗骨科的含量大大减少,而且混凝土中也大量的使用了粉煤灰等掺合料。
这一系列的原因均导致混凝土收缩的增加。
第二,混凝土抗裂性能的降低。
由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弹性模量也随之增长,由此相同的变形将在高强混凝土中产生更大的约束应力。
但是,随着高强混凝土随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抗拉强度增长却相对滞缓,故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其抗裂性能会相对降低。
(二)温度变形的影响温度变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施工时温差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浇注后水泥的水化热比较大,加之其体积比较大,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宜发散,故内部温度比较高,但是混凝土外表面的热量散发比较快,温度比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成因和防治(一)
摘要:施工当中难免遇到裂缝的问题,一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结构问题,但也不全是这样。
有时裂缝只是建筑表面的现象,它并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裂缝的产生及防治。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建筑裂缝分析一、裂缝简述:施工当中难免遇到裂缝的问题,一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结构问题,但也不全是这样。
有时裂缝只是建筑表面的现象,它并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二、裂缝的形成:(一)墙体裂缝:
1、沉降裂缝:
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砖砌墙体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
由于砖混结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次发生,形成隐患。
当地震及其他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提前破坏,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1)现象:
a、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
由于横墙刚度较大(门窗洞口较少),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所以很少出现这类裂缝。
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b、窗间墙水平裂缝。
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c、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
2)原因分析:
a、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弱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b、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c、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由于冻胀作用而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3)预防措施:
a、合理设置沉降缝。
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b、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
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
所以应在基础顶面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各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提高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在施工临时时间断处尽量留置斜槎。
当留置直槎时,应加拉接筋。
c、加强地基探槽工作。
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等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d、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
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以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
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4)治理方法:
对于墙体产生裂缝首先应作好观察工作,注意裂缝开展规律。
对于非地震区一般性裂缝,如若干年后不再发展,则可以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用砂浆堵抹即可。
对于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
对于因墙体原材料强度不够而发生的裂缝,墙面可敷贴钢筋网片,并配置穿墙壁拉筋加以固定,然后灌细石混凝土或分层抹水泥砂浆进行加固。
墙体裂缝的加固方法,应结合裂缝性质和严重程度,由设计部门提出。
2、温度裂缝:
1)现象:
a、八字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个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至房屋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
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b、水平裂缝。
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
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还不够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2)原因分析:
a、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往往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而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不同,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斜裂。
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冬、夏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
b、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达原因相同。
3)预防措施:
a、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
由于屋面结构施工完毕至作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混凝土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4)治理方法:
与沉降裂缝治理相同。
3、其它裂缝:
1)现象:
a、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
b、大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
2)原因分析:
大梁下面墙局部竖直裂缝,主要由于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所引起的。
此外,与砖和砂浆标号偏低、施工质量差也有关。
3)预防措施:
a、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于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梁下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
b、有些墙裂缝具有地区性特点,应同设计与施工部门,结合本地区气候、环境和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4)治理方法:
与沉降裂缝治理相同。
(二)混凝土裂缝:
对有些结构按其所处条件的不同,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
但施工中仍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
裂缝按产生的原因有:由外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引起的裂缝;由变形(包括温度、湿度变形、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由施工操作(如制作、脱模、养护、堆放、运输、吊装等)引起的裂缝。
按裂缝的方向、形状有:水平裂缝,垂直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以及放射状裂缝等。
按裂缝深度有: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种。
1、塑性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