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经典寓言故事和内涵分析
古代寓言故事与寓意解读

古代寓言故事与寓意解读故事一:《乌鸦喝水》从前,有一只渴得发慌的乌鸦,它找到一个村庄,森林中的池塘里有一点水。
乌鸦飞到那里,却发现水面很低,只好用嘴试着喝水,但是喝不到。
乌鸦灵机一动,它找到一堆石头,一颗一颗地扔进池塘里,慢慢地水位上升了,最后高度到了乌鸦喝水的位置。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善于思考,不能盲目放弃。
乌鸦在渴得发慌之际,没有绝望,而是寻找了一种解决方法。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推陈出新、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二:《卖羊的人和狼》从前,有一个卖羊的人,他每天带着一群羊到山上放牧。
为了打发时间,他经常喜欢吹牛,对着山下的村庄喊:“狼来了!狼来了!”村庄里的人听到后,都用力跑上山来救他,却发现一切都是他的骗局。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后,村庄的人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有一天,真的狼来了。
卖羊的人急切地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一次村庄里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没有人来救他。
最终,狼吃掉了他的羊。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可欺骗别人。
卖羊的人经常说谎,最终导致了自己和羊受到了真正危险的困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诚实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不可轻易损害别人的信任。
故事三:《赌咒的狗》从前,有一只狗,它非常好赌。
一天,狗和一只猫打赌,看谁能跳过河流。
狗跳过去了,它得意地对猫说:“你也试试呀,看看你能不能跳过去!” 猫回答:“我可以跳过去,但是我要赌一只鸟。
” 狗欣然同意了。
猫跳过去了,狗沉思了一会儿,却发现它找不到一只鸟。
最终,狗输掉了赌注。
寓意解读: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赌博是非常危险的。
狗冲动地接受了赌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最终,由于没有准备好赌注,狗遭受到了损失。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决策,不要盲目从事可能带来损失的行为。
结语:古代的寓言故事潜藏着深刻的寓意,以简单的情节和动物角色来传达对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这些寓言故事,人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且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
伊索寓言100个寓意

《伊索寓言》100则(寓意)序号题目寓意1 赫耳墨斯与雕刻家那些爱慕虚荣的人,往往被别人看不起。
2 蚊子与狮子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有些人虽击败过比自己强大的人,也会被比自己弱小的人击败。
3 叼着肉的狗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4 狮子和海豚我们结交盟友,应当选择那些能共患难的人。
5 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在没有人反驳时,说谎话的人尤为自吹自擂。
6 狐狸和为王的猴子凡事不要轻率。
不然,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被世人嘲笑。
7 骆驼、象、猴子有许多人都是因小失大。
8 狗与海螺不能单凭直觉和外表去认识事物,否则,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困境。
9 三个手艺人人们都习惯于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总认为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是最好的。
10 农夫与狼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11 马与驴子强者与弱者应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
12 野猪与狐狸人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13 众神保护下的树我所做的一切若有用,虚荣就是徒然的。
14 哲学家、蚂蚁和赫耳墨斯人不可苛求别人,因为自己也难免犯别人同样的错误。
15 善与恶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16 苍蝇与蜜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17 年轻人与屠夫骗人的假誓言总是会被识破的。
18 人与同行的狮子那些自己毫无本事的人却喜欢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
19 宙斯和猴子不管孩子漂亮还是丑陋,优秀还是平庸,在母亲眼中总是最好的。
20 橡树与宙斯有些人把自己所引起的不幸,毫无道理地归咎于神。
21 宙斯与狐狸即使穿上了最华丽的服装,坏人也不会改变他的本性。
22 狐狸和樵夫这故事适用于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作恶的人。
23 说谎的放羊娃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24 乌龟与兔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25 买驴子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6 嘶叫的鹞子那些好高骛远的人总想要他本性以外的东西,到头来得不偿失,连他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都丧失了。
寓言故事的道理100个

寓言故事的道理100个1. 老鹰学习飞行:谦卑使人进步。
2. 兔子和乌龟比赛:比赛不只是速度,还有耐力和智慧。
3. 狐狸和葡萄:嫉妒使人失去理智。
4. 狼和小羊:谎言无法掩盖事实。
5. 国王的新装:不要盲目追随他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6. 蚂蚁和蚱蜢:勤劳才能带来丰收。
7. 乌鸦和狐狸:聪明人懂得隐藏自己的优点。
8. 狐狸和乌龟的朋友:真正的友谊是无私的。
9. 乌龟过河:稳扎稳打能带来成功。
10. 兔子和狮子:勇敢面对恐惧。
11. 虫和蚂蚁:团结合作能够战胜困难。
12. 山羊和大树:谦虚对待长者。
13. 狼和狗:不要背叛自己的朋友。
14. 马和驴:团队合作能够提高效率。
15. 大象和昆虫:尊重每个人的价值。
16. 狐狸害羊:防范险恶人心。
17. 乌鸦和狐狸的报复:恶意行为会带来后果。
18. 猿猴和渔夫:别人的东西不能随意占有。
19. 狼和羊的契约: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20. 四只小鸟的友谊:互相帮助可以克服困难。
21. 大象和小鸟:不要看轻别人的能力。
22. 马和蚂蚁:渺小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23. 狮子和蚂蚁:不要自大傲慢,尊重每一个人。
24. 乌鸦和狐狸的智慧:理智决策胜过冲动行动。
25. 老鼠和山:困境中寻求帮助是明智之举。
26. 猴子和领导者:领导者需要聆听建议。
27. 狐狸和乌鸦的诚实:诚实是最好的策略。
28. 狼和乌鸦的勇气:勇气是战胜恐惧的关键。
29. 长颈鹿和兔子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不同。
30. 狼和狐狸的合作: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更大目标。
31. 小鸟和乌龟的耐心:坚持不懈才能收获成功。
32. 狐狸和狗的真诚:真诚的交流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33. 乌鸦和狐狸的聪明:智慧取决于运用。
34. 狼和羊的和谐:和平共处是最好的选择。
35. 乌鸦和猴子的比赛:不要自卑,相信自己的能力。
36. 小狗和狼的忠诚:忠诚是友谊的纽带。
37. 蟋蟀和蚂蚁:平凡也可以创造奇迹。
38. 乌鸦和狐狸的诱饵:不要被表面的诱惑迷住。
寓言故事100例

寓言故事100例1. 白发男人与他的情人们一个头发斑白的男人有两个情人,一个年轻,一个年老。
那个年老的女人以为,与比自己年轻的男人交往,会被别人笑话,只要他来找她,就找机会把他的黑头发给拔掉。
那个年轻的为了隐瞒她有一个年老的情人,又不断地拔去他的那些白头发。
这样,两人轮流地拔,终于他变成了秃子。
故事寓意:不相配的事总是有害的。
2. 白松与荆棘白松与荆棘互相争吵起来了。
白松骄傲地说道:“我质地优良,躯干粗壮,既能做庙宇的屋顶,又能建造船只,而你能做什么呢?”荆棘说:“当你想起劈你的斧头和锯你的锯子时,恐怕你还是会愿意做荆棘吧。
”故事寓意: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许比富有离奇的生活更无痛苦和危险。
3. 百灵鸟和小鸟早春时节,一只百灵鸟飞到嫩绿色的麦田做巢。
小百灵们的羽毛慢慢地丰满了,力气也渐渐地长足了。
有一天,麦田的主人见到已成熟的麦子,便说:“收割的时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请所有的邻居来帮忙。
”一只小百灵鸟听到这话后,便赶忙告诉她妈妈,并问该搬到什么地方去住。
百灵鸟说:“孩子,他并不是真的急切要收获,只是想请他的邻居来帮他的忙。
”几天过后,那主人又来了,看到麦子熟透得掉了下来,急切地说:“明天我自己带上家里的帮工和可能雇到的人来收割。
”百灵鸟听到这些话后,便向小鸟们说:“现在我们该搬家了,因为主人这一次真的急起来了。
他不再依赖邻居,而要自己亲自动手干。
”故事寓意:不寄希望于外力,而是自己亲自动手,这才是真正下决心了。
4. 百病之鹿有一只鹿病了躺在草地上。
很多野兽前去看望他,把那附近的草都吃光了。
鹿病好以后,找不到草,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了。
故事寓意:过多地结交毫无益处的朋友是有害无益的。
5. 白嘴鸦与乌鸦乌鸦能为人们占卜吉凶,预测未来,所以人们把他称为神鸟。
白嘴鸦非常羡慕他,也想这样做。
他看见行人从这里路过的时候,就飞到一棵树上,大声地叫了起来。
行人们听到白嘴鸦的声音感到很惊奇,转过头来看了看。
其中一个人说:“朋友们,我们赶快走吧,这是一只白嘴鸦,他的叫声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
100个寓言故事

100个寓言故事在古老的时代,有一个智慧的老人,他喜欢用寓言故事来教育人们。
他总是用简单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理,让人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100个精彩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启发和思考。
1. 乌鸦和狐狸。
有一天,乌鸦捡到了一块奶酪,他高兴地飞回家。
狡猾的狐狸看到了,便对乌鸦说,“你的羽毛真美,声音一定也很好听。
”乌鸦为了证明自己的声音,便张开嘴巴叫了起来,结果奶酪掉了下来,被狐狸抢走了。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别人的奉承蒙蔽了双眼。
2. 老鼠与猫。
一只老鼠被猫追赶,它找到了一只乌鸦,请求乌鸦帮忙。
乌鸦问老鼠,“你是怎么惹恼猫的?”老鼠回答,“我一直认为猫是我的朋友,没想到它却要吃我。
”乌鸦告诉老鼠,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3. 蚂蚁和蝗虫。
蚂蚁辛勤地储存食物,而蝗虫却整天游手好闲。
当冬天来临时,蚂蚁有足够的食物过冬,而蝗虫却挨饿了。
故事告诉我们,勤劳是能够带来丰收的。
4. 狼和小羊。
狼找不到食物,便想找个借口吃掉小羊。
它说小羊污染了水源,小羊辩解道,“我在上游,你在下游,怎么可能污染你的水源呢?”狼无话可说,只好离开了。
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找借口来伤害别人。
5. 老鼠与大象。
老鼠看到大象,便说,“我也有力量,我可以咬死你。
”大象并不在意,结果老鼠真的咬到了大象的脚。
大象被疼痛所惊动,便把老鼠甩开了。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别人,有时候力量并不取决于体积大小。
6. 兔子和乌龟。
兔子自负地对乌龟说,“我们比一比谁跑得快吧。
”乌龟答应了,比赛开始了,兔子跑得飞快,而乌龟却稳稳地往前爬。
最终,兔子骄傲地休息了一会,结果却发现乌龟已经到了终点。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自负会让我们失去胜利。
7. 狐狸和葡萄。
狐狸看到了一棵长满葡萄的藤蔓,它跳了几次都够不着,便生气地说,“这些葡萄一定是酸的。
”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在得不到的时候,会用轻蔑的态度来掩饰自己的无能。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15篇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精选15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1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寓意韩非子寓言故事:郑人买履的故事中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这种人存在的,比如说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他觉得书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
这样古板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的打破常规。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2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经典的寓言故事及寓意3一只蜘蛛和三个人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必须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它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
”于是,它日渐消沉。
寓言故事100个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故事100个小故事大道理篇1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寓言故事100 个小故事大道理》:1. 森林运动会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
有敏捷的兔子、强壮的狮子、聪明的猴子和勤劳的大象等等。
一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运动会。
兔子心想:“我跑得这么快,冠军肯定是我的啦!”狮子则骄傲地说:“哼!凭我的力量,谁能比得过我?”猴子也自信满满:“我的聪明才智一定会让我获胜!”比赛开始了,首先是跑步比赛。
兔子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把其他动物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可是,跑到一半的时候,兔子突然被一根树枝绊倒了,扭伤了脚。
这可怎么办呀?就在这时,大象走了过来,他用长长的鼻子轻轻地把兔子卷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背上,驮着兔子跑向终点。
最终,兔子和大象一起到达了终点。
兔子感激地说:“大象,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就没办法完成比赛了。
”大象笑着说:“别客气,我们是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在接下来的拔河比赛中,狮子队和猴子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狮子们用力地拉着绳子,猴子们也不甘示弱。
可是,狮子队凭借着强大的力量,眼看就要赢了。
这时,猴子们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一起喊着口号:“一二,一二!”大家齐心协力,最终竟然战胜了狮子队。
猴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哇!我们胜利啦!”狮子们也恍然大悟:“原来是团结的力量让你们赢了!”通过这次运动会,动物们明白了,在竞争中,团结协作是多么重要啊!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2. 共渡洪水有一天,森林里下起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
雨水不停地冲刷着大地,河流的水位迅速上涨,很快就形成了洪水。
小动物们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兔子急得直跺脚:“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洪水会把我们的家都淹没的!”狮子也焦急地吼道:“这可真是个大麻烦!”就在大家都感到绝望的时候,猴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家别慌!我们要团结起来,一起想办法度过这个难关!”大象也附和道:“对呀!我们不能被洪水打败!”于是,大象用鼻子卷起了一些粗壮的木头,猴子则迅速地把木头搭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木筏。
5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大全

50个寓言故事及寓意大全1、真花与假花寓言故事星星花店新进了一批假花与一批真话。
那时正值冬天,真花一个个都蔫了,没有一丝精神。
假花却依然:“开”在枝头,她得意洋洋地看着真花, 带骄傲的口气说:“我是多么的美丽!我四季常开,而你?哼!你只能开短暂的几个星期,真不懂为什么还有人买你。
”说着,还抬了抬头,挺了挺胸,孤芳自赏似的朝远处的镜子看了看。
真花并不与她争辩,只是默默地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春天来了,百花绽放。
真花一天一天绽开美丽的容颜,早晨刚下了一场雨,真花的花瓣上滴了几滴雨露,越显美丽动人。
而假话呢?缺少生机,“花瓣”上还落了一些灰尘,不久就被扔进了垃圾箱。
花店门口,老樟树感叹道:“只有真的,才能长久存在!”2、呆子赞美父亲的德行寓言故事有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赞美自己父亲的德行说:“我的父亲是很仁慈的,他没有损害过人家,也不曾抢夺过别人的财物,他待人很是公正直爽,不说谎话,还常常布施穷人。
”那时有一个呆子在场,就想自己也应该把父亲赞美一番,当即大声说道:“我父亲的德行,比你父亲还要好得多呢。
”大家就问他,那是一些什么德行,呆子回答说:“我父亲从小以来就断绝淫欲,从来不干那种事情的。
”大家都轰笑起来,说道:“如果你父亲真的如此,那么他又怎样生出你来的呢?”3、鹿王寓言故事在森林中,有一只鹿王,它长得高大健壮,身上的毛五彩缤纷,头上的角和四只蹄子都生得非常漂亮。
森林中有数千只鹿都跟随在鹿王的后面,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国王带领随从打猎,来到这片森林中。
群鹿受惊,四散奔逃。
这些鹿慌不择路,有的跳下岩去,有的掉进山沟,有的挂在树藤上,有的身体被荆棘刺穿。
鹿们有的摔死,有的摔伤,还有不少被国王和随从们射死了。
国王和随从们抬着死鹿离开森林回城去了。
鹿王和剩下的鹿回到它们平日生活的地方。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凄惨的景象。
鹿王看着这情景,呜咽着说:“我是大家的首领,本该小心谨慎,为大家选择安全生活的地方。
可是,我们为了贪图肥美的水草来到这里,没想到却遭到如此大的灾难,是我害了大家,罪过都在我的身上!”鹿主悲痛欲绝,独自一身向城里走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个经典寓言故事和内涵分析【寓言典故】杀龙妙技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
转瞬三年,学成归来。
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教学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简要分析]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
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寓言典故】人和鱼雁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
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
主人看了很高兴:“一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
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
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
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教学内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简要分析]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总是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神或上帝的“杰作”,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
而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鲍家小孩的话,难道不能有力地说明这一点吗?【寓言典故】画鬼最易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
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
”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
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
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象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教学内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简要分析]这个寓言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神之类的东西,鬼神之类的东西,无非是人们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实在。
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
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
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
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教学内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简要分析]未来事物是将来才出现的,但人们可以想象未来事物的状态,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
这样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箕子的担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象箸”推出来的,是“从端倪推测后果”,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齐宣王问孟子说:“我听说周文王的猎苑足足围了七十里,有没有这样的事?”孟子说:“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难道真有这么大吗?”“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齐宣王叹口气说:“我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
而您呢?我初来齐国,问明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
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理吗?”[教学内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简要分析]人们对同一个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有正误之分,就主观方面而言,主要是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
面对同一个猎苑,齐宣王嫌太小,而老百姓嫌太大,原因何在?阶级立场不同而已。
【寓言典故】偷鸡贼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
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
”他说:“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
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教学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简要分析]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故事中的主人公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不及时改正、还要等到明年呢?【寓言典故】死错了人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
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
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
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
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简要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故事中的主人公却一切以本本为准,照抄照搬,而对眼前的客观实际却根本不看,最终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寓言典故】余桃啖君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
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
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
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国王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
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
”又一次,弥子瑕倍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
国王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
”过了几年,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国王的宠爱,得罪了国王,国王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当何罪?”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
只在于国王的爱憎改变了。
[教学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简要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故事中的国王则完全是以个人好恶来判断是非,没有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肯定会祸国殃民。
【寓言典故】疑人偷斧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
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
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
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简要分析]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该有认真精神。
但有的人往往用自己的成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是要不得的。
【寓言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
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齐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么办呢?”“撤掉他。
”“假如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教学内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简要分析]人往往对别人身上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往往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认识不清,或文过饰非。
而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寓言典故】围魏救赵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
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
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
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弱兵丁。
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
敌人必回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
魏军果然慌忙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
邯郸之围解也。
[教学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简要分析]为什么齐军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而赵国邯郸之围即解呢?因为赵、魏、齐三国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即联系。
【寓言典故】莫如杀人有个人喜欢谈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德,不要杀生。
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会变成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蚂蚁,也莫不如此。
有下个姓许的先生说:“那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
他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那么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得很码?”[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简要分析]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佛教中的轮回报应,其实是某些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在这个寓言中变得如此的不堪一击。
【寓言典故】破罐不顾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
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
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教学内容]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简要分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和自觉性和预见性。
罐子破了,看看当然不能复原,但可从中吸取教训,分析一下摔破的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寓言典故】治驼背术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
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
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
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简要分析]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从整出发,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故事中的医生,只管解决眼前的、局部的问题,而根本不管是否会妨碍长远的、全局的方面,是非常可笑的,也是非常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