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疹1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疹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病毒主要借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6 个月至5 岁小儿最多见。

年幼体弱患者易并发肺炎。

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过去本病每2-3 年常有一次大流行,普遍应用我国自制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一)病因和发病麻疹病毒在呼吸道内增殖后,经淋巴结、血液到全身广泛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

(二)病人表现1.出疹前期: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及眼结膜炎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即红眼)、畏光流泪等。

有时出现呕吐或腹泻。

病后2-3 天约90%的患者在口腔两侧颊粘膜上可见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又叫柯氏斑)。

在日光下易被查见,于出疹后1-2天内即完全消失。

它是麻疹的早期特征,也是麻疹早期诊断的依据。

2.出疹期:起病3-4天后开始出疹,最先见于耳后、额部和发际,逐渐延及面颊、颈及上胸部,3-5 日内自上而下蔓延全身,最后波及四肢,直至手掌、足底。

皮疹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起初皮疹稀疏分布呈淡红色,逐渐密集融合而呈暗红色,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随着皮疹的出现,体温上升可达40C以上,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炎症症状加重。

此时易并发肺炎,是麻疹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3.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其他症状亦随之减轻,情况好转。

皮疹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

皮疹消退处可见糠麸样脱屑和浅褐色斑痕,经I-2 周后消失。

无并发症者,通常在10-14天内痊愈。

成人的麻疹中毒症状较小儿为重,体温高,皮疹密集,但并发症少见。

(三)家庭养护良好的护理对病人顺利出疹及防止并发症极为重要。

I.家庭用药(1)高热时可服用少量退热药如扑热息痛等。

可以微温的湿毛巾敷于额部,或用纱布包好葱白,放在35%酒精中煮沸约1-2 分钟后,按头面、胸腹、背部、上肢、下肢等五部分的顺序进行擦浴。

在同一部位稍加用力,反复擦浴2-3 遍,然后敷以柔软毛巾。

(3) 恢复期取:银翘散加沙参、麦冬各(4) 葛花 6 克、茶叶一小撮,水煎服。

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ppt课件

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ppt课件

ppt课件
7
邪入肺胃
治法: 清泄肺胃,解毒透疹
主方: 清解透表汤加减
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
蝉蜕、葛根、西河柳、牛蒡子、升麻、紫 草
ppt课件
8
气阴 耗伤
出疹后 3 ~ 4 天,皮疹按出疹顺序开始 消退,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 发热减退,神宁疲倦,纳食增加,口干 少饮,咳嗽减轻,或声音嘶哑,大便干 少,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指纹淡 紫。
麻 辨证论治 疹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
14
麻毒攻喉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方: 清咽下痰汤加减
浙全葶板金牛甘桔射玄 贝瓜苈蓝银蒡草梗干参 母蒌子根花子
ppt课件
15
邪陷心 肝
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妄,四肢抽 搐,喉间痰鸣,皮疹融合、稠密、紫暗或 见瘀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紫绛, 苔黄燥起刺,脉弦数,指纹紫、达命关。
ppt课件
16
邪陷心肝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主方: 羚角钩藤汤加减
甘白生浙竹茯菊桑钩羚
草芍地贝茹神花叶藤羊
黄母


(
另 吞 服
)
ppt课件
17
问题?
ppt课件
18

一定有会有神昏?
ppt课件
19
谢谢观看!
ppt课件
20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麻疹演示课件》PPT课件

《麻疹演示课件》PPT课件

麻疹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 致身体虚弱,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麻疹的症状和体征
咳嗽
干咳或咳痰。
眼结膜炎
眼睛红肿、流泪、畏光。
发热
体温升高,通常在38-40℃之 间。
流鼻涕
清水样鼻涕。
皮疹
在发热后3-4天出现,开始为 红色斑丘疹,逐渐发展为水疱 ,最后形成棕色痂皮。
麻疹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飞沫传播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以及在处 理鼻涕、口水和食物前。
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患者
避免接触麻疹患者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感染了 麻疹,应尽量避免与其接 触。
预警系统
通过数据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预测麻疹 的传播趋势,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信息共享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麻疹监测和预警信息,共同 应对全球麻疹疫情。
控制麻疹传播的措施
隔离和治疗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确诊病例进行治疗,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个人防护
教育公众加强个人防护,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避免接触感染源 。
个人应积极接种麻疹 疫苗,并避免前往麻 疹高发地区。
政府应加大对麻疹防 控工作的投入,加强 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 。
社会应加强麻疹防控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未来麻疹防控的趋势和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麻疹防控手 段将更加科学和高效。
全球合作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 ,共同应对麻疹等全球性公共 卫生挑战。
社区宣传
开展社区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麻疹(measle)PPT课件

麻疹(measle)PPT课件


养阴需谨防滋腻留邪
27
五、治疗原则
(2)逆证—透疹、解毒、扶正。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心阳虚衰—温阳救逆,扶正固脱
易感人群:1~5岁小儿(未接种疫苗)、免 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中多见。
4
4.发病情况
• 发病季节
冬春季节多见
• 发病年龄
6个月~5岁
• 传染源 • 隔离期
患者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10天
• 检疫期 • 预后 良好
观察21天 终身免疫
5
5.历史沿革
在古代,麻疹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痧、痘、 惊、疳)之首。
8
—目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我国自1965年开始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 种以来,其发病率显著下降。现已无大流行。
麻疹过去6个月至5岁小儿多见,近年发病有向大年 龄推移的趋势,现多发于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 学龄儿童。亦有新生儿罹患麻疹者。
由于疫苗接种,丙球、血清及激素等药物的应用, 常使皮疹表现不典型、透发不按顺序,甚至无皮疹, 临床还发现许多顺证麻疹亦不按序发疹,临床需借 助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首先描述麻疹 的临床特征,“初起之候,面燥腮赤,目胞亦 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梢 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 也”。
《证治准绳·幼科》“麻疹初起,全类伤风,发 热咳嗽,鼻塞面肿,涕唾稠黏,全是肺经之证”
6
—历史沿革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3 期:即“初热期”、“见形期”、“收没 期”,这种分期方法迄今在临床应用。
10
二、病因病机-逆证

麻疹的临床表现NPPT课件

麻疹的临床表现NPPT课件
麻疹病毒可能引起肺部感染, 导致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咳嗽 、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
心疾病
麻疹病毒可能引起心脏疾病, 如心肌炎、心包炎等,出现心
悸、胸闷、乏力等症状。
肝脏疾病
麻疹病毒可能引起肝脏疾病, 如肝炎、肝肿大等,出现黄疸
、肝区疼痛等症状。
脑炎
麻疹病毒可能引起脑炎,出现 头痛、呕吐、惊厥、昏迷等症
预防并发症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肺 炎、心脏疾病等。
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
在发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有 助于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咳嗽等症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和 护理措施,如使用退热药、止咳药等。
支持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 证患者充分休息。
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后遗症类型
慢性咳嗽
哮喘
麻疹后可能引起慢性咳 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麻疹后可能诱发哮喘发 作,表现为喘息、气促
等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
麻疹后可能影响儿童的 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和
体重的发育迟缓。
免疫缺陷
麻疹后可能影响免疫系 统,导致免疫缺陷,容
易感染其他疾病。
并发症与后遗症的预防
接种麻疹疫苗
特点
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 的呼吸道分泌物及眼结膜分泌物 传播。
麻疹的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 飞沫排出,易感者吸入这些飞沫后即 可被感染。
接触传播
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眼结膜分泌 物含有病毒,通过接触这些分泌物后 再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也可 导致感染。
实验室检查

小儿出疹鉴别PPT课件

小儿出疹鉴别PPT课件
本病发热期咽峡部充血,偶有眼睑水肿, 前囟膨隆。病程中也可出现惊厥,但脑病罕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Kawasaki disease)
多见于婴幼儿,特点为急性发热伴有皮 肤粘膜病变和淋巴结肿大。 发热:为最早表现 皮疹:在发热同时或发热后出现,呈向心性、多
为风疹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 由于一次发病后可获终生免疫,主要见于儿童。 前驱可有上感症状。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疹 间有正常皮肤,约1-2天后皮疹消退,不留痕迹。 可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较轻,并 发症少,
幼儿急疹
(Exanthema subitum)
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由 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临床特征为突发高热, 而一般情况好,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降温 同时或热退后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似麻疹样, 数小时消退,2-3天皮疹消失而不留任何痕迹, 预后良好。
态。 3)恢复期疹退后麦麸样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 三、特异性检查 在前驱期末和出疹期初,从
鼻咽拭子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麻疹病毒分离和 血清学检查阳性。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对症治疗
高热→退热剂, 剧咳→镇咳祛痰剂,
烦躁→镇静剂, 继发细菌感染→抗生素。
麻疹时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 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补充维生素A,<1岁者每日给10 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 者,1~4周后应重复。
【病因】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结构为RNA 型。仅一个血清型,患麻疹后,获得持久 免疫。在外界生活能力不强、不耐热、 但耐寒,加热55℃经5分钟即可被破坏。

医学课件-麻 疹

医学课件-麻 疹

治疗重点是合理护理和并发症的治疗。
思考题
疫苗接种后麻疹流行病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麻疹早期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麻疹的皮疹特点是什么?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什么?
预 防(prevention)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被动免疫 ✓ 自动免疫
治 疗 (treatment)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并发症治疗
总 结 (Summary)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见
于6月-5岁儿童。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根据临床表现可以
将麻疹分为典型麻疹和非典型麻疹,典型麻疹根据病程进
3~5天
其它类型麻疹
轻型麻疹 重型麻疹
成人麻疹
多见于有部分免疫者 多见于伴有严重感染 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实验室检查(lab studies )
多核巨细胞检测 特异性抗体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分离
并发症(Complications)
肺炎 喉炎 脑炎 结核病恶化 营养障碍
靶器官(脾、肺、肝脏、 肾脏、皮肤 、结膜、消 化道等)
免疫反应受到 暂时抑制
病 理(pathology)
呼吸道 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形成
皮肤 口腔粘膜
皮疹(斑丘疹、脱屑、色素沉着)
微小分泌腺发炎,伴局部细胞浸润和坏死,形 成麻疹粘膜斑
其他
多核巨细胞(高倍镜)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麻疹
measles
麻疹发展史
1911年 1954年 1963年 1965年
证实麻疹病毒是一种滤过病毒 分离出麻疹病毒 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我国麻疹疫苗研制成功
我国麻疹流行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4
【临床表现】
(一) 典型麻疹 1. 潜伏期: 10~14天 2.前驱期:发热 3~4天 3. 出疹期: 皮疹特点 4. 恢复期: 留有色素沉着
15
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 1. 潜伏期: 10~14天 2.前驱期:发热 3~4天
16
Koplik spots
17
18
出 疹 期 ( 第 2 天 )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沉着,7~10天痊愈
24
25
非典型麻疹 轻型 重型
无疹型 异型 成人麻疹
接受被动免疫 高热、惊厥、昏迷、黏膜出血 (黑麻疹)、循环不良 已注减毒活疫苗 接种灭活疫苗 胃肠症状,关节—肌肉痛,
Koplik斑持久(7天)
26
【并发症】
病毒损害、免疫功能改变、继发感染、 营养障碍 1.呼吸道感染
喉、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间质性、支气管性) 2.心肌炎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 0.25ml/kg 主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
初种年龄 8个月
病毒无变异 仅一种血清型 有效疫苗
32
出疹性疾病
麻 疹 Ⅰ 麻疹病毒 副粘液病毒
风 疹 Ⅱ 风疹病毒 囊膜病毒
猩红热 Ⅲ 乙型溶血链球菌
传染性红斑Ⅴ 微小病毒
B19
1995 4.8/10万 下降 98%
4
5
【病因】
麻疹病毒 属副粘病毒科 不耐热 低温下长期保存
6
7
【流行病学】
唯一传染源 麻疹患者 传染性 接触后7天~出疹后5天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8
近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失去以往每2~3年流行一次特征,多为散发 成人发病率↑ 成人占麻疹住院比例↑
58~59 0.89% 78~79 31% 88~89 48%
恢复期 糠屑样脱皮,色素沉着
ELISA法 麻疹抗体(SIg M)
29
【治疗】
护理 居室 饮食 眼、口腔、皮肤护理 补充营养 易消化富有营养 不忌口
Vtt A 补充(WHO)
<1岁 10万单位/日 ×2
年长儿 20万单位/日 对症处理 高热 烦躁 咳嗽
30
【预防】
隔离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儿
(measles, rubeola) 中山一院儿科 李晓瑜
1
主要内容
麻疹 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并发症
治疗、预防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2
大西洋法罗岛1946
四川理塘1950
北京门头沟1952
3
【概述】
临床特征 1965年 麻疹疫苗预防 发病率 1978 400/10万
6个月内婴儿麻疹↑(最小1.5月)
9
易感者
◆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儿童\免疫失败的 儿童\青少年 ★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被消灭的传 染病
10
【发病机制】
飞沫
呼吸道粘膜
血液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
血液
皮肤和粘膜
(传染性最强,临床前驱期)
11
12
【病理】
网状内皮系统、呼吸系统明显 多核巨细胞 单核细胞增生 核内包涵体
27
3.神经系统 麻疹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Guillain-Barre’ Syndrome
4.结核病恶化 5.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
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消耗↑、 不恰当饮食
28
【诊断与鉴别诊断】
潜伏期 流行病学史、接触史
前驱期 发热 +3C+Koplik spots
多核巨细胞
+ 流行病学
出疹期 皮疹的特点
19
出 疹 期
20
出 疹 期
( 第 3 天 )
21
3.出疹期 体温升高, 全身症状加重
皮疹特点 1) 皮疹顺序
从耳后→发际→面部→躯干、四肢→ 手掌、足底。 第3天手心、足心 2) 红色斑丘疹,鲜荔枝壳色
22
23
4. 恢复期 出疹3~4天后消退,顺序同上 疹退后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
幼儿急疹 Ⅵ 人疱疹病毒6型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 小RNA病毒
水痘
人类疱疹病毒3型(DNA病毒)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