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运动学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具有屈髓和外旋作用的肌肉是A、股直肌B、臀大肌C、骼腰肌D、耻骨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C2、以下不是脊柱内源性稳定系统的是()A、周围肌肉B、脊柱C、椎间盘D、关节囊E、脊柱韧带正确答案:A3、哪种肌肉运动不做功A、离心运动B、向心运动C、等长运动D、等张运动E、减速运动正确答案:C4、以下属于双轴关节的是A、杵臼关节B、平面关节C、滑车关节D、车轴关节E、鞍状关节正确答案:E5、具有屈髓和内收作用的肌肉是A、骼腰肌B、耻骨肌C、股直肌D、臀大肌E、股薄肌正确答案:B6、骨盆的组成不包括A、股骨B、坐骨C、骼骨D、耻骨联合E、耻骨正确答案:A7、脊柱的功能是()A、保护椎管内脊髓和神经B、承载和负重C、运动D、协调控制功能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A、20°-30°B、30°-50°C、70°-80°D、40°-60°E、40°-50°正确答案:A9、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称()A、骨的重建B、骨的构建C、骨内部再造D、骨外部再造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0、病人,男,59岁,有肱骨外科颈骨折史,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较正常侧减退,肩部肌肉(三角肌)明显萎缩,该病人伴有什么神经损伤A、胸背神经B、胸长神经C、肌皮神经D、腋神经E、槎神经正确答案:DIK下列属于开链运动的项目A、下蹲B、踏车C、吊环D、双杠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E12、肩关节复合体不包括()A、胸骨B、肱骨远端C、肋骨D、锁骨E、肩胛骨正确答案:B13、不会对骨造成永久变形的载荷位于()A、弹性变形区内B、最大应力点C、塑性区内D、断裂点E、屈服点正确答案:A14、以下运动形式在矢状面进行的是A、内收与外展B、屈曲与伸展C、内旋与外旋D、内翻与外翻E、旋前与旋后正确答案:B15、关节于解剖学的“鼻烟窝”不正确的是A、其位于手掌外侧部浅凹B、其尺侧界为拇长伸肌C、其近侧界为梯骨茎突D、其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E、其内有梯动脉通过正确答案:A16、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易损伤,是因为()A、内侧半月板外缘与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B、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薄C、外侧半月板比内侧半月板厚D、内侧半月板中间厚、边缘较薄E、内侧半月板比外侧半月板小正确答案:A17、肌皮神经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前臂的()A、掌侧B、内侧C、前侧D、外侧E、后侧正确答案:D18、患者,男,25岁,因手外伤,经检查小指掌面皮肤感觉丧失,提示损伤()A、尺神经手背支B、尺神经浅支C、槎神经浅支D、梯神经深支E、正中神经正确答案:B19、关于行走的矢状面关节运动学错误的是A、在足跟离地不久,踝关节开始跖屈,最大到15。

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 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 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习题(附答案)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习题(附答案)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习题及答案1.||与 有无不同?和有无不同? 和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r ∆r ∆t d d r dr dt t d d v dv dt解: ||与 不同. ||表示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而则表示质点运动时其径向长度的r ∆r ∆r ∆r ∆增量;和不同. 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而则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径向分量;t d d r dr dt t d d r dr dtt d d v 和不同. 表示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而则表示质点运动加速度的切向分量.dv dt t d d v dv dt2.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是否一定方向不变?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解: 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矢量方向可以改变;质点位置矢量方向不变,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3.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都恒定不变?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是否总是指向圆心,为什么?解: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总是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因此,其速度和加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总是指向圆心,故一般来讲,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式中各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求:(1)第二秒2362x t t =-内的平均速度(2)第三秒末的速度;(3)第一秒末的加速度;(4)物体运动的类型。

解: 由于: 232621261212x(t )t t dx v(t )t t dtdv a(t )t dt=-==-==-所以:(1)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1(2)(1)4()21x x v ms --==- (2)第三秒末的速度: 21(3)1236318()v ms -=⨯-⨯=- (3)第一秒末的加速度:2(1)121210()a ms -=-⨯= (4)物体运动的类型为变速直线运动。

5.一质点运动方程的表达式为,式中的分别以为单位,试求;(1)质点2105(t t t =+r i j ),t r m,s 的速度和加速度;(2)质点的轨迹方程。

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普通物理学 01运动学习题 答案

普通物理学 01运动学习题 答案

解: x = v t
L cos q = v t
y
=
1 2
gt2
L sinq =
1 2
gt2
2
L=
2 v 2sinq g cos 2q
=
2 ×30.6 sin 450 9.8×cos2450
= 270m
Lq
目录
1-15一个人扔石头的最大出手速率为 v=25m/s, 他能击中一个与他的手水平 距离为L = 50m而高h =13m的一个目标 吗在?这个距离上他能击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1-8 在质点运动中, 已知 x = aekt
dy/,dx = -bke-kt, 当 t = 0, y=y0=b
求: 质点的速度和轨道方程。
结束 目录
1-9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 = i + 4 j + tk
t2式中r、t分别以m、s为单位.试求:
它的速度与加速度;
它的轨迹方程。
解: v = d r = 8 tj +
(4)3s末的瞬时速度。?
结束 目录
解: x = 4t -
(1)2Δt3x = x 0 = 4t - 2t=3 4×2 2×23 = 8 m
v=
Δ Δ
x t
=
8 2=
4m
s
v=
dx dt
=
4
6 t2 = 4
6 ×22 =
20 m
s
(2) Δx = x3 x2
= (4×3 2×33 ) (4×1 2×13 )
k
dt
a
=
d d
v t
=
8j
x = 1 y =4 t2 z = t
轨迹方程: y = x = 1

运动学题含答案

运动学题含答案

运动学典型例题【例1】汽车从静止开始出发,在水平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相距为38.4m 的甲乙两地需8s,经过乙地的速度是经过甲地时速度的2倍,求汽车的加速度和甲地离汽车出发点的距离。

【分析】这是一道匀变规律的应用题。

根据题给条件,可先从汽车在甲乙两地的速度关系,求出汽车从出发点到甲地的时间,再求加速度和甲地离汽车出发点的距离。

【解答】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汽车从出发处到甲地所需时间为t,则汽车经过甲地时速度为v甲=at (1)汽车经过乙地时速度为v乙=2v甲=a(t+8) (2)联立式(1)(2)得t=8(s)由题意s乙=、甲+38.4 (5)用t=8(s)代上式得a=0.4 (m/s2)【说明】应用匀变规律解题的步骤:(1)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2)明确物体运动过程及其特点;(3)选择合适公式列方程;(4)求解;(5)考察结果的合理性。

【例2】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求刹车后3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分析】应先求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to。

【解答】vo=36(km/h)=10(m/s) v t =。

因为t°< 3(s),故刹车后汽车通过的路程为【说明】象汽车这类运动,刹车后会停止运动,不会返回。

【例3】客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同轨前方120nit有一列货车正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于是客车紧急刹车,刹车引起的加速度大小为0.8m/s2,问两车是否相撞【分析】这是多个质点运动问题。

两车不相撞的条件是:当客车减速到6m/s时, 位移差△ s=s货+s°-s客〉0o【解答】设客车刹车后经时间t两车速度相同。

即v2=6(m/s)此时两车相距为=-2.5(m)因为W<0,故两车会相撞。

【说明】该题中两车速度相等是一个临界状态,解答时应从这些特殊状态中寻找隐含条件,如本题中V2=6(m/s)这个条件。

运动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学试题及答案

运动学试题及答案例.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1-4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例:一个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经时间t后又回到原处,回到原处时的速率和初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但运动方向相反,则这个物体在t时间内的加速度的大小是:()A、2V/tB、V/tC、0D、无法确定例: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到达B 点,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2,方向与a1的方向相反,经过时间t后,物体又回到A点,求a1和a2的比值;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2.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

那么经过3 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 m/s,沿斜面向上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下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的位移是()A.3.5 m B.2 mC.1 m D.04、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 45 m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 25 m5. 图6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2~4s 内的加速度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6.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45 m/s 2B .-2.45 m/s 2C .4.90 m/s 2D .-4.90 m/s 27.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8. 一物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到C 点,已知AB 是BC 的3倍,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至B 所需时间为t 0,则它从B 经C 再回到B ,需要的时间是( )A .t 0B .t 04C .2t 0D .t 02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5∶3∶1C .t 1∶t 2∶t 3=1∶2∶3D .t 1∶t 2∶t 3=(3-2)∶(2-1)∶110.如图所示:光滑的斜面被分成等距离的四段,滑块从斜面的顶端o 由静止始释放,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依次通过a 、b 、c 点,最后到达斜面的底端d 。

运动学作业答案

运动学作业答案

6
二,填空题
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 2ti + (2 t ) j (m) .
2
则轨迹方程是 x + 4 y = 8, 速度方程是 υ = 2i 2tj,
2Hale Waihona Puke 任意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a = 2 j .
2.质点运动方程为 x=4t-t2(m),该质点从 . ),该质点从 ), t=0 时刻,在3(S)内质点的位移为 时刻, ( ) 其通过的路程为 5 (m). ).


υ
= kdt
υ = υ 0e
kt
dx kt υ = = υ0e dt
x x0 =
υ0
k
(1 e
kt
)
12
2.一张致密光盘(CD)音轨区域的内半径 .一张致密光盘( ) R1=2.2cm,外半径 2=5.6cm,径向音轨密度 =650 ,外半径R ,径向音轨密度N= 唱机内, 条/mm.在CD唱机内,光盘每转一圈,激光头沿径 . 唱机内 光盘每转一圈, 向向外移动一条音轨,激光束相对光盘是以v=1.3m/s 向向外移动一条音轨,激光束相对光盘是以 的恒定线速度运动. :(1) 的恒定线速度运动.求:( )这张光盘的全部放音 时间是多少?( ?(2)激光束达到离盘心r=5.0cm处时, 处时, 时间是多少?( )激光束达到离盘心 处时 光盘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各是多少? 光盘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各是多少? 宽度内音轨长度为2πrNdr,激 解: (1)沿径向 宽度内音轨长度为 )沿径向dr宽度内音轨长度为 激 光束划过这样长的音轨用的时间为dt= 2πrNdr/v,由 光束划过这样长的音轨用的时间为 由 此得光盘的全部播放时间为
0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4+t2。 当t=3s时质点位于x=9cm处,则质
点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为
A. x 4t 1 t 3 12 3
C. x 4t 1 t 2 2
B. x 4t 1 t 3 12 3
D. x=2t
4
9.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d / dt k 2t ,式中的
k为大于零的常数。当 t=0 时,初速为0,则速
11
三、计算题
1.一质点沿x轴运动, 且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a k
(k为常数),初始位置为x0初始速度为υ0, 试求:(1)速度方程;(2)位移方程。
解 d kdt
dx dt
0e kt
0ekt
x
x0
0
k
(1
e kt
)
12
2.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且 a 与v 两者方向之间的夹角θ保
任意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
jm
/。s 2
2.质点运动方程为 x=4t-t2(m),该质点从
t=0 时刻,在3(S)内质点的位移为 3 (m), 其通过的路程为 5 (m)。
7
3.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方程为a=4t,初始 条件为t=0时υ0=0,x0=10(m),则质点的速
度方程为 2t 2 ,位移方程为 x 10 2 t。3
6.质点运动方程 r R cos ti R sin tj
式中R、ω为常 量,则该点的速度
R( sin ti cos tj ),质点的切向加速度
的大小at= 0 ,质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an= 2 R 。
9
7.一质点沿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 程为θ=2+t2(式中θ以弧度计,t以秒计)。质
度与 t 的函数关系是
A.
1 2
kt 2
0
B.
1 2
kt 2
0
C. 1 kt 2 1
2 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kt 2 1
D.
2 0
B. 加速度为零, B. 加速度大, 则速度必为零 则速度必定大
C. 加速度向东, D. 加速度与速度本身数值 则速度必定向东 无关,只与速度的变化有关
3
4.已知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a=3x+2m·s2, 当t=0 时,υ0=0,x0=0,则速度υ与位移x的关
系式为 2 3x2 4。x
8
5.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
x 2t, y 19 2t 2
则在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10m / s,2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 2 17m。/ s
的端点处,其速度的大小为
dr A.
dr B.
C. d |r |
dt
dt
dt
D. dx 2 dy 2 dt dt
2
5.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4t-t2(m),则该质点
的运动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6.在下面哪个条件下,位移在数值上等于路程
则直线下部分的面积表示
A. 0→t1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路程;
B. 0→t1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位移;
C. t1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
D. 0→t1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6
二、填空题
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2ti (2 t2) j(m)
则轨迹方程是 x2 4 y 8,
速度方程是 2i 2tjm,/ s
5
11.一质点作定向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置矢量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B. 位置矢量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C. 位置矢量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D. 位置矢量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12. 质点沿直线运动的a-t图,且已知t=0时,0 0
A. 直线运动
B. 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C. 在无限短时间内 D. (B)或(C)的条件下
3
7.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at, y=b+ct2,式中a、b、c均为常数。当运动质点 的运动方向与 x 轴成45°角时,它的速率为
A. a
B. 2a C. 2c D. a2 4c2
8.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dt
dt
C.
ds
dt
D.
d
dt
a
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不变时,质点运动方向也不变;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当质点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必为零;
D.质点作曲线运动时,质点速度大小的变化
是因为有切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变化是因为
有法向加速度。
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 x, y)
求t=1s时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5i (15 10t) j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10 j a总 10
at
d
dt
52
5
(15 2
10t
)2
a总2 an2
1 5i 5
at (a 1 )1
at2
j 1
at
an 5
1 1
5i 5 j
运动学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 一圈,则在 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 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R;2R;
tt
C.0; 0
B. 0, 2R;
t
D. 2R ;0
t
2.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
路程,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d a B. dr
持不变,已知初速度为 v0 ,试求质点速率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解:
a
dv dt
a cos
a
n
v2 R
a sin
a R dv ctg
a n v2 dt
R
v v2dv ctg
t
dt
v0
0
1 1 ctg
t
v v0 R
13
3.已知质点在铅直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
r 5t i (15t 5t 2 ) j (SI)
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 0.2m /,s 切向加速度 为 0.2m / s。
8.某质点位于P点,从t=0时开始以v=A+Bt
(A、B均为常数)的速率绕圆心O作半径为R的
圆周运动。当质点运动一周再经过P点时切向加
速an=度的A大2小a4t=B
B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R
10
9.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3+5t+6t2-t3(SI),则质点在t=0时,速
度0= 5m s,1 当质点的加速度为零时, 其速度= 17m s 。 1
10.
质点在某一时刻位置矢量为
r
0
,速度为
0
位平1t均,移时加其间速大r内 =度小,和a经0方任= 一向,路与平2径t均00回相速到,同度出,发则点=在,此t0时时间速,内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