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圆明园阅读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结构是()A.总分B.总分总C.分总2.本篇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强不但摧毁我们的建筑、毁灭我们的文物,更是霸占我们的土地,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提到的被列强霸占的土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
赵王胆怯,不敢去。
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加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试卷及答案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diǎn diàn)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lán nán)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依次写在横线上。
2.本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
3.假期里,几个朋友讨论去哪里旅游供选择的景点有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你建议去哪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再写出一对反义词。
概说圆明园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概说圆明园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本⽂概说圆明园从修建到被焚的经过,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及帝国主义侵华的罪⾏。
下⾯由店铺为你带来关于概说圆明园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概说圆明园的阅读材料 ①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
1709年,即康熙四⼗⼋年开始修整旧园,后⼜赐与皇四⼦允祯(即雍正),并题名为"圆明园"。
1725年,雍正即位第三年,扩建圆明园,增建殿堂和楼阁,作为听政之所。
乾隆即位后,六次巡游江南,喜江南湖⼭之美,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仿置园中。
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益发辉煌。
(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建筑⾯积16万平⽅⽶,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积.)前后经历 150多年,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
因"圆明园"建置最早,规模最⼤,⼜是外朝内寝区,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②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神话中的仙宫幻境,或仿历代著名⼭⽔画中的深⼭幽⾕,或采取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成者。
③这座⼤型⾏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如⼟的奢侈⽣活。
园外兵营林⽴,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就是那些封疆⼤束,也不得擅⾃⼊户游逛。
1897年,李鸿章⾃西欧回国,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受到慈禧的赏赐。
他在宴饮、听戏之后私带幕僚数⼈游览圆明园废址。
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但仍然还是皇家禁苑,像李鸿章这样的宠⾂,也因私闯禁苑的罪名,受到罚俸处分。
④今天驰誉世界的颐和园,不过是圆明园的⼀个外围园林,由此可以想像昔⽇的圆明园该是何等的宏伟和壮观,⽽今天呈现在我们⾯前的却是⼀⽚废墟。
1860年第⼆次鸦⽚战争时,英法联军侵⼊北京,根据当时的⼀位英国军官回忆,"9⽉4⽇,联军司令部正式下令,可以⾃由抢夺,每个⼈都腰囊累累,满载⽽归。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含答案)-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拓展训练-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积累运用。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 )的殿堂( )的亭台楼阁( )的买卖街( )的山乡村野2.作者运用了说明方法来向我们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
3.用“ ”划出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4.“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谲僪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5.第1自然段抓住“红日、河流、、、、、干将”来赞美少年中国的。
6.连线。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奇花初胎,谲裔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发展无可限量。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7.“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 ),“乳虎啸谷”必象征少年中国的( )。
(填序号)A.巨大声威B.灿烂前程C.发展无可限量8.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1)这段话的抒情方式是( )A.直接抒情B.间接抒情C.借物抒情(2)这段话既赞颂了少年中国,又讴歌了中国少年,朗读时应该用( )的语调。
小学语文-《圆明园》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圆明园》阅读答案圆明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经清代康熙、雍正增建和扩建,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东北建万春园,以后,嘉庆、道光、咸丰都继续兴建、修葺,历时150年,耗银数以亿万计,逐渐形成了当时与紫禁城齐名的皇家园林。
就是这样的一座集我国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园林杰作,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掠、火烧。
园中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遭劫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
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
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给短文加一个适合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圆明园是怎样化为废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是怎样重视圆明园遗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圆明园2、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掠、火烧。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理解答案解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0.(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圆明园的毁灭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③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④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附文:①……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
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美版)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他有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能拿得动的东西,()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任意实在凡是统统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破坏行径,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打乱呢?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不能打乱,三个词语一步步地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奇珍异宝很多。
从而揭示出侵略者践踏文明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_______)(2)能打乱顺序,这几个词语都体现出侵略者行径的残暴和野蛮,揭露出侵略者的罪大恶极。
(_______)4.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而今,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时,你会有哪些感想呢?动笔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圆明园阅读答案
圆明园阅读答案圆明园阅读答案「篇一」关于万园之园之圆明园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1)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
明清时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
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2)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
它继承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
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
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3)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
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
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
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
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
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4)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
————————————————————①[胤禛(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20. 结合第(2)段,概括说出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
(限26字以内)(2分)□□□□□□□□□□□□□□□□□□□□□□□□□□21. 结合第(3)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cáng zàng)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lóng lǒng)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选择正确读音,画“√”。
2.请用“__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藏(__________)宝贵(_________)毁灭(________)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的破坏之严重,用“﹏﹏”画出。
5.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假如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想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慈母情深》选段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一)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圆明园中的宏伟建筑各有特点,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2.作者运用了说明方法来向我们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的。
3.用曲线画出选文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
4.“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感情?5.对“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说明古代帝王贪图奇珍异宝。
B从“上自”、“下至”这两个词中看出时间很长。
C圆明园内的东西有很多,不仅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
(二)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圆明园阅读答案
文章圆明园阅读答案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
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清楚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
我听见了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梦想到的一切都聚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设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14.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15.第⑵、⑶两段的描写,轻松中蕴含着,沉静中透露出,作用是。
16.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17.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的心情。
18.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词活用为词。
19.用原文中的句子答复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20.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21.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22.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培根的一句名言答复。
答案:
14.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
15.苍凉、焦虑;为下文作了铺垫。
16、雨果
17.抒情;悲伤
18、形、动
19.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20.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21.作者持否认态度。
22.读史使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