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合集下载

服装的甲醛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服装的甲醛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进口服装消费指南1、什么是纺织品的安全卫生项目指标?国家有哪些相关规定?纺织品的安全卫生项目指标,是指纺织服装类产品的质量检测项目中,与人体的健康及安全息息相关的一些指标,主要包括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色牢度、异味以及羽绒服装的微生物含量等。

国家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制定了系列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和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2、什么是甲醛?服装的甲醛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属有毒化学品。

它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生产的染色和后整理当中。

人们如果穿着甲醛含量超标的服装,服装中的甲醛释放,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和粘膜,引起粘膜剧烈瘙痒,也可能引发呼吸道发炎及皮肤炎,导致产生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及甲趾发痛等症。

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会因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姃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导至鼻咽癌。

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作用。

进入人体体内的甲醛危害还表现在它能凝固蛋白质,可使人致癌。

3、纺织品的PH值用来表示什么?PH值偏高或偏低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纺织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染料和整理剂,经这些酸、碱、盐之类的化学物质加工处理后,纺织品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酸、碱性, 这种酸、碱程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

PH值的偏高或偏低,不仅对纺织品本身的使用性能有影响,而且在纺织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如人体的皮肤一般呈弱酸性,有利于防止一些细菌侵入,若使用的纺织品含过强的碱性,酸碱中和甚至偏碱性,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破坏,一些细菌易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给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引起疾病。

尤其对皮肤特别娇嫩的婴幼儿,他们的肌肤是中性或者是偏弱酸性的,抵抗力较弱,如果服装的PH值过高或者过低,就会破坏婴幼儿身体的平衡机理,使细菌容易进入到体内,造成伤害。

网购衣服有很重气味为什么

网购衣服有很重气味为什么

网购衣服有很重气味为什么网购衣服有很重气味为什么网购衣服有很重气味为什么?纤检专家表示,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印花、涂层、化学整理中,可能会用到一些化学物质如甲醛、甲苯、苯乙烯、有机挥发物等,此外销售时存储不当也会有一些霉味。

如果衣服有异味,就说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或霉菌存在衣物之中,这样的衣服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还会对人体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刺激,轻者会发生皮肤过敏,重者会诱发气管炎等病症。

因为人的鼻子只能闻到污染超标4倍以上的气味,当气味越大时,说明危害越大。

因此,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把异味列入必检重要项目之一,明确规定服装类纺织品不得有异味。

应该如何应对?市民如果买到有异味的衣物,不一定非要将衣物丢弃,还有妙招能给衣服“排毒”。

纤检专家介绍,首先衣物购买回家后,最好用温盐水洗净,在一盆温热的.清水中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等食盐全部溶解后将衣服放入浸泡,10到20分钟后拿出来再用清水漂洗几次。

此外,还可以将衣物放置在密闭环境中,再放置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对气味具有吸附作用。

另外,还可以将有气味的衣物放在太阳下晾晒,在晾晒时注意将衣物的反面朝外,以免让衣服颜色因晾晒发生变化。

新衣服上刺鼻气味怎样去除?1、温盐水用一盆温清水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等食盐全部溶解后将买来的新衣服放入浸泡,10~20分钟后,拿出来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晾干。

2、白醋和牛奶用加入白醋和牛奶的水浸泡衣服也能消除衣服异味。

在其中浸泡10分钟,醋和牛奶就可以吸附衣服上的异味,然后冲洗干净,异味就没有了。

3、高温浸泡但是这个小窍门并不适合所有衣物,因为有些衣服是怕高温清洗的。

一旦用高温水浸泡,衣服会出现缩水、变小的情况。

所以,一定要看清衣服料子是否适合高温浸泡。

如果适合,一般情况下浸泡1个小时,然后清洗干净直接晾干就没有异味了。

4、花露水把新衣服用清水浸泡后,在水里滴几滴花露水再浸泡10分钟左右洗净,不仅能有效去异味还能防止衣服掉色。

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

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

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其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甲醛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其含量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长期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轻者引起呼吸道不适,重者甚至会导致癌症。

因此,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标准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家对于纺织品甲醛含量的标准是有明确规定的。

以中国为例,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主要参照GB 18401-2010《家用纺织品及其制品中甲醛的限量》。

根据该标准,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应当符合相应的限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除了国家标准外,国际上也有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比如,欧盟对于纺织品中甲醛的限量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其标准主要参照EN 14362-1:2012《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为纺织品生产和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在实际生产中,纺织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甲醛含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同时,加强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甲醛的使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也应当注意甲醛含量的问题。

选择具有认证标识的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以免对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总的来说,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纺织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纺织品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纺织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保障。

综上所述,纺织品甲醛含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确保纺织品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

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

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氯代有机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增塑剂 主要是服装的塑料附属制品〔如纽扣、挂件等〕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杀虫剂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重金属
某些痕量重金属在小剂量时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 但是高浓度时则对人体是有毒害的 纺织品上残留的重金属与人体接触一旦被吸收,则会倾 向累积于肝、肾、心、骨胳和大脑中当累积至一定程度 后,则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对幼儿尤为严重 如镀镍的挂件等对人体造成的皮肤造成严重的瘢痕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一、纺织品中生态毒性物质的来源 水质、大气、农药、土壤的污染、加工与生产过程 天然纤维从土壤空气中吸收了重金属、杀虫剂与农 药残留 染色:氧化剂、催化剂含有重金属,棉织物用含甲醛 的阳离子树脂处理遗体改其采用活性染料的湿摩擦 牢度,产生游离甲醛;防皱整理的交联剂是游离甲醛 的主要来源 二、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分类及危害 根据Oeko-Tex100标准,分为以下四个大类 致癌性物质〔一些染料、助剂〕 纺织品的偶氮染料与人体长期接触,被皮肤吸收,在 某些特殊条件下,经人体正常代谢过程分泌物质的生 化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通过体内代谢作用使细胞的 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改变,形成病变的诱发因 素Oeko-Tex100禁用染料已达118种
致癌芳香胺
致癌染料
纺织品常见可疑致癌物
纺织品中主要生态毒性物质来源及其危害
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 是一类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物质,会严 重扰乱人类和动物的内分泌与发育,使内分泌系统发 生异常,通常又叫内分泌扰乱物质 主要用于纺织品的防腐剂、防霉剂、阻燃剂、抗静 电剂、氯代有机物、增塑剂、杀虫剂、重金属 如表面活性剂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50mN/m是鱼类 就难以生存了

纺织品安全性能

纺织品安全性能
• 将染色牢度作为基本安全指标有三个原因: 一、染色牢度与纺织品中禁用染料和重金属的检出量有直接关 系,同一种纺织品使用相同的染料,如果染色工艺不同,染色 牢度有差异,所测得的重金属或偶氮染料的含量就会有差异, 某些纺织品的结果可能是合格,有些就可能严重超标。
二、如果染料能永久地固着纺织品上而不会转移到皮肤上,就 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当纺织品染色牢度不佳时,穿着和使用 中染料会从纺织品上转移到人体的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 作用下,皮肤上沾着的染料可能发生还原反应,并释放出致癌 芳香胺,进而通过皮肤扩散到人体内,经过人体的代谢作用使 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或成为人体 .5 ; B类:4.0-7.5 ; C类 : 4.0-9.0
• 人体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能防止病菌的侵入。 因此,纺织品的水萃取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状况对人 体皮肤最为有益。如果纺织品的PH值过高,会对皮肤 产生刺激,并使皮肤易于受到病菌的侵害。
三、染 色 牢 度
纺织品安全性能
朋鸿棉织
一、甲 醛 含 量
• A类 :小于20mg/kg ; B类: 小于75mg/kg; C类:小于300mg/kg
• 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 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 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可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 甲醛液还会对眼睛产生强烈刺激。
五、禁 用 偶 氮 染 料
• 绝大多数偶氮染料本身不会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但 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织物 上的此类染料与人体长期接触,染料被皮肤吸收并在 体内扩散,与日常的代谢过程释放的物质混合在一起, 并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经过人体的活动作 用使人体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异而诱发癌症或 过敏。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性作者:屈纯强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9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中含有的甲醛含量、可萃取的重金属、杀虫剂、 PVC增塑剂、有机锡化物、致癌致敏的含氮染料、含氯有机载体、抗微生物处理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和不合格的pH值和色牢度指标对人体的危害。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物质人体危害性所谓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人们在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可能对人体危害的物质,这些危害物质对人体的有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很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一、甲醛含量在纺织工业中合成树脂、助剂等都要用到甲醛。

在免烫整理中用到的树脂,甲醛的作用是配合人造树脂形成一种交联剂,作为一层免烫整理的保护层,有防缩水和防皱、免烫的作用,使去污更容易。

无甲醛的免烫整理剂价钱昂贵,阻碍了甲醛的替代进程。

纺织品所含甲醛成份可含于树脂或任何形态物质内,不论是哪种形态,均会释放甲醛,危害健康。

过量的甲醛会使粘膜和呼吸道严重发炎,也可以导致皮炎,更有可能诱发癌症。

二、可萃取的重金属可萃取的重金属包括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铬(Cr)VI、钴(Co)、镍(Ni)。

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的重金属会被植物吸收,蕴藏到天然纤维内。

重金属也是部分染料的组成元素,在染色和后整理过程中深入纺织品内。

当人体吸入了这些重金属,它们就会聚集在肝、肾、骨骼、心脏和脑部,如果重金属聚集太多,就会严重损害健康,例如,汞,会影响神经系统。

六价铬是皮革硝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它是一种强氧化剂,是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重金属。

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镍通常用于服装的金属合金辅料中,如纽扣、拉链等。

常与含镍辅料接触,皮肤会出现严重的刺激反映。

由于儿童对重金属吸收较强,这一点对他们的影响尤为严重。

三、杀虫剂 (包括除草剂)标准涉及超过50种杀虫剂。

纺织品中重金属来源、危害及其种类(“人体”相关文档)共5张

纺织品中重金属来源、危害及其种类(“人体”相关文档)共5张
吸收,喷洒农药中含有的重金属。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危害
这些重金属元素有的属于对人体有害元素,有的属于人体必需但过量就会对人 这些重金体属造元素成有伤的属害于对的人微体有量害元元素素,有,的例属于如人体:必汞需但会过量对就肠会对胃人、体造肾成伤造害成的微破量元坏素,,例严如重:汞可会对引肠起胃、肠肾造胃成坏破坏
,严重可引起肠胃坏死、肾衰竭;
重在金制属 成的的在来纺制源织、产成危品的害中及不纺其可种避织类免产的残品留有中重不金属可化避合物免,这的些残物质留在人有体重出汗金时属由于化汗液合的物作用,而被这萃些取出物重质金属在离子人,体重金出属离汗子时通过 与人体皮由肤于的接汗触液而被的人体作吸用收,而从而被积萃聚到取肝出、肾重、骨金骼属等不离同的子部,位或重器金官,属积累离到子一定通程度过时与,便人会体对人皮体健肤康的造成接损害触,而尤其 是铅对会儿 破童坏被的人人危体害的体更肝吸大、。肾收、心,血从管,而对人积体聚尤其到是肝儿童、造成肾严、重的骨智力骼损等伤;不同的部位或器官,积累到一定程度 职⑵业天教 然育纤时“维现,生代长便纺过织会程技中术对的”专积人业累国体,家比健教如学棉康资、造源麻库纤成维损种植害过程,中尤对土其壤中是重对金属儿的童吸收的,喷危洒害农药更中含大有。的重金属。
,严重可引起肠胃坏死、肾衰竭;
职业教育死“现、代肾纺织衰技术竭”专;业国铅家会教学破资源坏库人体的肝、肾、心血管,对人体尤其是儿童造成严重的 重这金些属 重的金智来属力源元、素损危有伤害的及属;其于种对镉类人会体有损害元害素人,有体的呼属于吸人体系必统需但、过量肾就脏会对;人六体造价成伤铬害会的微引量元起素肺,例癌如等:汞。会对肠胃、肾造成破坏
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的检测 重金属的来源、危害及其种类

服装面料中的几种常见有害物质

服装面料中的几种常见有害物质

WTO 服装面料中的几种常见有害物质
1.甲醛
多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印花、固色、防皱等处理过程。

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2.偶氮染料
是指含有偶氮基的染料。

这是应用品种最多的一类合成染料,包括酸性、碱性、酸性媒介、阳离子、活性和分散等染料,可用于各种纤维染色和印花。

用偶氮染料染色的纺织品与人体长期接
触,与人体中正常代谢所释放的物质,如汗液混在一起,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芳香胺……
3.残留的重金属
它主要来源于纤维的生长过程,部分来自酸性、碱性、直接、分散、活性、还原等染料中,还有的来自印染加工工艺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去污剂、合成纤维的催化剂。

某些重金属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高浓度则对人体有
害。

如:铁能诱发癌症;镉可导致肺疾病;镍导致肺癌;钴可导致皮肤和心脏病;锑可导致慢性中毒;铬可导致血液病等。

4.五氯苯酚(PCP)
防腐剂,在棉纤维浆料中常用作印花增稠剂,分散剂中亦常用,在某些杀虫剂中也有该物质。

五氯苯酚具有生物毒性,它可造成动物畸胎和致癌。

第 1 頁,共 1 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纺织品中含有有害染料、可萃取重金属、游离甲醛、含氯酚、含氯有机载体、杀虫剂、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有机锡化物等有害物质和不合格的pH值和色牢度指标对人体的危害。

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指人们在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可能对人体危害的物质,这些危害物质对人体的有害性可能并不像食品或药品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很长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来。

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以下几种:
一、有害染料
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即禁用偶氮染料。

研究表明,部分偶氮染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还原出某些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

事实上,偶氮染料本身并无致癌性,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染料品种约有2000种,其中约70%是以偶氮为基础的,而涉嫌可还原出致癌芳香胺的染料品种(包括某些颜料和非偶氮染料)仅约210种。

此外,某些染料从化学结构上看不存在致癌芳香胺,但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残余或杂质和副产物的分离不完善也可被检测出存在致癌芳香胺。

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纺织品中的染料可能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

这些染料在人体的正常代谢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的病变和诱发癌症。

2.致癌染料。

致癌染料是指未经还原等化学变化即能诱发人体癌变的染料,目前已知的致癌染料有11种,但列入生态纺织品监控范围的仅为7种,致癌染料在纺织品上绝对禁用。

3.急性毒性染料。

这类染料对人危害很大,当人体内的累积达一定量时,能
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

对人体或动物的半致死量LD50<100mg/kg的急性毒性染料有:碱性黄21、碱性红12、碱性紫16、碱性兰3、碱性兰7、碱性兰81、碱性橙156、碱性橙165、直接橙62、冰染色基20、冰染色基24、冰染色基41、Ingrain兰2:2等。

4.环境激素。

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

它会严重扰乱人体和动物的内分泌,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异常,所以也称内分泌扰乱物质;它们还会与激素受体发生结合作用,导致血液中的激素减少,或使精巢萎缩,使人类遗传和野生动物的繁殖等能力发生变异等。

5.致敏染料。

过敏染料是指对皮肤有过敏和刺激性的染料。

这些染料从织物泳移到皮肤上容易引发人体过敏。

二、可萃取重金属
某些重金属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浓度过高会对人体有害。

而且重金属对人体的累积毒性也相当严重,一旦被人体过量吸收便会在肝、骨骼、肾、心及脑部积蓄,积累到某一程度时,便会对健康造成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害,贡等重金属还会严重损坏人的神经系统。

重金属的危害对儿童尤为严重,因为儿童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远高于成人。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天然植物纤维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或空气中吸收;使用金属络合染料;印染加工中使用的助剂中的重金属等。

金属络合染料的使用是纺织品中重金属的重要来源。

事实上,纺织品可能含有的重金属绝大部分处于非游离状态,对人体无害。

所谓可萃取重金属是通过模仿人体皮肤表面环境,以人工酸性汗液对样品进行萃取,萃取下来的重金属,可采用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或(比色)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游离甲醛
甲醛被广泛用作反应剂,主要目的是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

作为纤维素纤维树脂整理的常用关联剂,甲醛被广泛地应用到纯纺或混纺产品中(包括部分真丝产品)。

甲醛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还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同时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

虽无直接证据,但有报导指出甲醛可能会诱发癌症。

含甲醛的纺织品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部分未交联或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各国的法规或标准均对产品的游离甲醛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定。

四、含氯酚
酚类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很广泛的用途,但却有着很大的毒性。

纺织品中所用的防腐剂主要有五氯苯酚和2,3,、5,6-四氯苯酚。

五氯苯酚是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木材、浆料采用的传统的防霉防腐剂。

动物试验证明PCP是一种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

PCP十分稳定,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因而在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受到严格限制。

2,3,5,6--四氯苯酚(TeCP)是PCP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同样有害。

五、含氯有机载体
涤纶纤维采用的是常温常压下的载体法染色,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有机氯载体均为有毒物质,都被禁止使用。

这些有机氯载体主要包括:一氯邻苯基苯酚、甲基二氯基苯氧基醋酸酯、二氯化苯、三氯化苯等。

研究表明,这些含氯芳香族化
合物对环境是有害的,对人体也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最新的生态纺织品标准将含氯苯(包括一氯邻苯基苯酚、甲基二氯基苯氧基醋酸酯、二氯化苯、三氯化苯等)列入了监控范围。

六、杀虫剂
棉、麻纤维等天然纤维在生长过程中常用杀虫剂来抵抗害虫侵害,而动物纤维也会存有残留的农兽药,虽然毒性强弱不一,但都易被皮肤接触吸收。

虽然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绝大部分农药会被去除,但仍有可能存在部分残留。

现已查明的有22种杀虫剂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对纺织品中的残留农药必须严格控制。

七、挥发性物质和特殊气味
任何与产品无关或虽与产品有关但浓度过大的气味(如霉味,恶臭味、鱼腥味或其它异味)都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品残留,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最突出的特殊气味是涂料印花织物上的火油气味、树脂整理纺织品中的鱼腥味、涂层织物的溶剂气味、涂料印花浆中烃类和丙烯酸酯的臭味以及某些功能整理,如阻燃整理、无甲醛免烫整理所产生的气味等。

八、有机锡化物(TBT/DBT)
有机锡化物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用来做防腐剂和增塑剂。

它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荷尔蒙系统。

九、其他有害物质
在染色和整理纺织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染料和整理剂,这些物质经加工处理后容易出现pH值偏高或偏低的情况,而人体皮肤适宜的酸碱度为弱酸性,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皮肤炎等疾病。

染色牢度本身
不是致毒因素,但是人类的汗液、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染料的分解,分解的染料被人体吸收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标准GB/T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将水渍、汗渍(酸性/碱性)、耐摩性(干/湿)和唾液(仅对婴幼儿,因为婴幼儿喜欢吮吸和咬嚼衣物,容易通过唾液吸收有害物质)四种色牢度指标作为监控内容。

综上所述,纺织品中可能存在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应对穿衣安全引起足够重视。

纺织生产企业应加大生态纺织品的研发力度,开发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机构也应紧跟时代需要,提高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为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