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
心脏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doc

2.4与手术创伤的关系:本组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麻醉用药及气管插管的刺激等,均可使气道及肺内分泌物急剧增多,致痰液潴留,如不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另外,患者术后拔气管插管后,因伤口疼痛,多不愿深呼吸。
长时间浅呼吸可造成肺不张,痰液积聚,也容易引起肺部感染。
2.5与气管内吸痰的关系:气管内吸痰为侵入性操作,具有潜在发生肺感染的危险。
如操作不当或无菌条件较差时,就极易发生医源性肺部感染。
本组全部患者均需实行气管内吸痰,这也是造成肺部感染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3护理对策3.1加强湿化由于手术后气管内插管,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远端气道及肺内分泌物易变干稠不易咳出,故气道湿化格外重要。
①环境湿化:室内6小时通风一次,应用湿化器,保持室内湿度在60——70%,限制人员出入。
②使用的呼吸机要有良好的加温湿化功能,防止痰液结痂。
湿化液选用注射用水加相应药物,呼吸机湿化器温度应在32——35℃。
③气管切开患者在气管套管口上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
将0.45%的氯化钠输液袋连接输液器,将针头别在纱布上,以0.2——0.5ml/min持缵滴入,使吸入气体通过一层潮湿的纱布进入下气道,达到有效的湿化效果。
④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可将药液变成直径小于5nm的微细气雾,随病人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但较长时间的雾化其雾化剂可在终末气道致肺不张。
因此,我们采用小雾化量短时间,间断雾化的方法,每隔1小时雾化吸入10min,达到满意的效果。
3.2及时吸痰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关键。
①全麻未醒气管插管未拔除时,患几不能自主排痰。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须勤听呼吸音,依据听诊确定痰的位置,及时行气管内吸痰每次吸痰前要在气管插管处注入0.5——1.0ml含有抗生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的雾化水,并使用加氧呼吸囊充分膨肺后再吸痰,吸痰过程中要严密监测血氧饱合度的变化。
②拔除气管插管后,如患儿痰多,粘稠,且不能自行咳出,应及时行鼻导管吸痰。
术后常见并发症之肺部感染与呼吸道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之肺部感染与呼吸道护理手术后,肺部感染常常是患者最为担心的一种并发症。
肺部感染是指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并导致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
本文将详细介绍术后常见的肺部感染并发症以及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
一、术后常见的肺部感染并发症1. 术后肺不张术后肺不张是指由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和术后卧床等原因导致的肺泡无法充分打开,气体交换障碍。
肺不张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
因此,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术后尽早活动、鼓励深呼吸和咳嗽等。
2. 术后肺炎术后肺炎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手术后肺部防御功能下降,导致致病菌易于滋生。
术后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
患者应该注意术后呼吸道的卫生,勤洗手、保持手术切口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二、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1. 呼吸道护理的目的呼吸道护理的目的是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气体交换。
合理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2. 呼吸道护理措施(1)术后尽早活动术后尽早活动有助于促进呼吸道的通畅和肺部的充氧。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活动,以避免肺不张的发生。
(2)有效咳嗽、深呼吸术后咳嗽和深呼吸有助于清除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并避免肺不张。
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咳嗽和深呼吸训练,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睡姿调整术后患者应该尽量保持侧卧位,以避免压迫肺部和呼吸道。
同时,也有助于痰液的排除。
(4)保持干燥清洁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干燥清洁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
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避免潮湿和过度拥挤。
(5)持续监测对于术后患者,应该密切监测呼吸频率、呼吸音和肺部感染的症状。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结语术后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很大困扰。
通过加强呼吸道护理,可以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并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术后患者,我们要加强对肺部感染的预防和呼吸道护理的重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的康复。
肺癌术后患者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

中 即送检 , 先行涂 片 , 镜检示 白细 胞与 上皮细胞 的比例 >2 5为合 格痰 , . 不合格
者 重 新 留取 , 分 患 者 为 经 纤 维 支 气 管 镜 部 下 肺 泡 灌 洗 或 无 菌 毛 刷 获 取 。 标 本 行 细 菌培 养 , 养 阳 性且 为优 势菌 者进 行 分 纯 培
关键词
】 2 6. 98
肺癌
肺部感染
手 术 切 除
di 1. 9 9 j i n 10 —6 4 . 0 2 o:0 36 /.s . 0 7 s 1x 21.
内气流速度下降而至通气量不 足, 在咳嗽 时其剪力作用减 弱 , 使气管内分泌物不易 排出 , 导致肺不张更加重 了肺部感 染 。③ 术后过分限制液体的人量 、 吸入氧流量过 大 , 可导 致痰液 黏稠 , 均 不易 咳 出。④ 高
龄 、 功能 差 、 右 肺 上 叶切 除术 等 。 肺 行 本 组 研 究 亦 细 菌分 离 率 高 , 菌 主要 细 为革 兰 阴性 杆 菌 包 括 铜绿 假 单 孢 菌 属 、 克 雷伯 菌 属 、 动 杆 菌 属 、 肠 杆 菌 科 细 菌 不 及 等; 革 阳性 菌 中 则 以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表 皮 葡 萄 球 菌为 主 , 得 一 提 的是 真 菌 的 值 感染发生率亦高 ; 外 , 敏实验发现 , 此 药 大 多 数 细 菌对 所 测 药 物 存 在 耐 药 性 , 脓 杆 绿 菌 、 动 杆 菌等 现 多 重 高 比例耐 药 。 总 不 体 革 兰 阴 性 菌 对 头 孢 噻 甲 羧 肟 、 胺 培 亚 南、 氨基 糖 苷 类 、 喏 酮 类 较 为 敏 感 。 革 喹
7 8例患者均 术 后病 理 证实 为肺 癌 。 其 中鳞癌 3 4例 , 癌 1 腺 8例 , 细胞末 分 小
肺减容术后肺部感染及持续性漏气原因分析及护理

漏气并发症的应对策略
01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 现漏气症状
03
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刺激和损 伤
05
及时更换引流管和敷料,保持清洁 和干燥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堵塞和扭 曲
02
0 4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和 恐惧感
06
05
肺减容术后肺部感染及持续 性漏气的心理护理
肺减容术后肺部感染 及持续性漏气原因分 析及护理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肺 减 容 术 后 肺 部 感 染 及 持 续 性 漏 气 的 原 因 分
析
03 肺 减 容 术 后 肺 部 感 染 的 护 理 04 肺 减 容 术 后 持 续 性 漏 气 的 护 理 05 肺 减 容 术 后 肺 部 感 染 及 持 续 性 漏 气 的 心 理 护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指导方案。
监测营养状况:定期监测患 者的体重、血常规、尿常规 等指标,以评估营养状况。
07
肺减容术后肺部感染及持续 性漏气的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康复目标:包括提高肺功能、 减少肺部感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善持续性漏 气等症状。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病 情、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足够的 营养和水分
05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促进肺部 扩张和排痰
02
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04
0 6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THANK YOU
汇报人:
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

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
术后肺炎是在手术后发生的肺部感染。
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术后肺炎风险的常见因素:
1. 吸烟:吸烟会损害肺部功能,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2. 年龄: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容易患上术后肺炎。
3. 慢性疾病:患有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肺炎。
4.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如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或患有免疫缺陷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肺炎。
5. 肺部疾病史:曾经患有肺部感染或肺部疾病的人,如肺结核、肺炎等,对术后肺炎的风险较高。
6. 拔除呼吸支援设备:如果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等支持设备,拔除这些设备后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7. 手术类型和时间:某些手术类型和长时间的手术可能会增加术后肺炎的风险。
例如,胸腔手术和腹部手术。
这些因素不一定会导致术后肺炎的发生,但它们可能增加患者患上这种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您有任何手术的计划,请务必与您的医生讨论术后肺炎的风险以及如何减少这种风险。
肺癌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

肺癌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肺癌手术患者资料,总例数80例,分析、总结肺部感染原因,并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术术前伴肺通气功能障碍、长期吸烟史及术后3d内行辅助吸痰者、营养不良为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独立因素;通过予患者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呼吸道管理等,使肺部感染率下降,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肺癌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复杂,需及时辨别,并拟定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肺癌手术;肺部感染;护理措施;影响因素肺癌是指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WHO指出,肺癌为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首位[1]。
目前,手术为现阶段肺癌首选治疗手段,然手术对机体亦可造成较大影响,削弱机体免疫力,增加肺部并发症几率,有数据显示,胸部术后肺部并发症罹患率高达19%~59%,而其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2]。
不同研究报道,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差异显著(2.18%~31.66%)。
一旦形成肺部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且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早期识别术后肺部感染,并拟定护理措施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3-4]。
本研究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患者予以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肺癌手术患者资料,总例数80例,分析、总结肺部感染原因,并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纳入标准:(1)经组织学病理诊断确诊;(2)患者知情同意;(3)具手术治疗指征;(4)资料完整度高。
排除标准:(1)急危重症者;(2)并发呼吸衰竭、哮喘等疾病;(3)既往有精神病史;(4)中途退出;(5)其他脏器肿瘤。
本研究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
1.2方法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实施分析,明确肺癌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为术前伴肺通气功能障碍、长期吸烟史及术后3d内行辅助吸痰者、营养不良等。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进展

2 护 理 进 展
2 1 加 强培训 , 强 防范意识 定 期对 医 护人 员进 . 增
并存 疾病 的增 多而增 大 [ 。王 焕 秀 的统 计资 料显 3 ]
示 ,9 5 的老 年腹部 手术 患者 术 前有并 存 疾病 , 6 . 且 以心血管 和呼 吸 系统 疾 病 为 最 常 见 , 支 气 管炎 患 而 者在 麻醉 时进行 正压 呼吸 可将支 气 管 内的 细菌 扩散 入肺 实质 而诱发 肺部 感染 。 1 2 侵入 性操 作 . 老 年人 由于 基础 疾病 较 多 , 情 病 相对 严重 , 在治 疗 时 常需 行 气 管 插 管 、 吸痰 、 静 脉 深
过度 预 防性用 药 、 合 用药 和较 多 地 使 用 昂 贵抗 生 联
素 等 ]这 样不 仅不 利于控 制感染 , , 而且 可 能增 加发 生 医院感 染 的危 险 性 。患 者 若 长 期 使 用 广 谱 抗 生 素 , 使 寄生在 口咽 部 、 内的 正 常菌 群 受 到 抑 制 , 可 胃 条件致 病 菌 、 药 菌 株 大 量 繁 殖 , 该 类 细 菌 或 耐 当 真菌被 吸入 下 呼吸道 时 , 造成支 气管 或肺 部感染 。 可
储 备 能力 , 氧摄 入 量 、 搏 出量 和 肾血 流 量 减退 , 如 心
自身控 制感染 能力 差 , 为腹 部 术 后 并 发 肺 部感 染 成 的高危 人群 。老年 人手术 风 险性 随着 年龄 的增 大 及
14 抗 生 素应 用 不 合理 医 院 内肺 部 感 染 的 发 生 . 与广谱抗 生 素 的滥 用 导致 机 体 正 常 菌 群 失 调 有关 。 目前 , 菌药 物在使 用上普 遍存 在 着不 合理 现 象 , 抗 如
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目的分析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原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讨论预防、治疗措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长期吸烟史、合并COPD、患者年龄大及术后并发症等,是胸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结论术前、术后有效的预防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标签:开胸手术;术后;肺部感染因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大,使得肺部感染成为开胸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
术后肺部感染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也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由于其常伴有不為抗生素所清除的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耐药菌的定植,而与普通内科肺炎不同,病死率高达10%~30%[1]。
因此,对本院胸外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开胸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其易感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讨论预防、治疗措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进一步增强全体医护人员的抗感染防治意识,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开胸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3例(男76例,女21例),年龄29~82岁,平均(57±8)岁。
1.2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汇总病历中病程记录、医嘱单、检查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病史记录来分析与肺部感染发生相关的易感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
2 结果2.1相关易感因素分布手术时间>3 h、年龄>60 岁、住院时间>14 d、吸烟史、合并COPD、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易感因素(见表1)。
2.2常见菌及耐药情况开胸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主要为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等(见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抗生素使用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 染,围手术期普遍使用多种广谱 抗生素,是鼻咽部正常菌群减少, 耐药株繁殖,细菌或真菌被吸住。 5.护理因素 气管插管、气管湿化、 吸痰等无菌操作欠规范,吸痰、 翻身、拍背、口腔护理不及时。 室内空气欠流通,探视人员过多, 心理生活护理不到位。
预防和护理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1.病房环境的整洁:患者术后的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 室内温度应维持在18-24℃,湿度以50%-60%为宜, 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减少院内感染的几率,并 规定探访时间和人数。减少院外感染的几率 2.术后体位: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清醒之后可 改为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能松弛 胸腹部肌肉,缓解刀口疼痛 3.呼吸功能的训练:责任护士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 呼吸功能的锻炼,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及泌尿 系统并发症。(1)扣背:患者取坐位护士站在患者 的患侧,叩击对侧背部。手掌呈杯形用手腕的力量叩 击健侧肺叶,从何下到上,从外到内。(2)雾化吸 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可给与雾化吸入,以稀释痰 液,减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减少感染。(3) 鼓励患者吹气球:患者深呼吸时使膈肌下降,改善无 效腔通气,有利于胸腔内积气积液的排出,保证有效 通气,预防肺部感染。(4)其他:鼓励患者床上活 动,下床适量活动,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但避免过度。
3.手术及麻醉因素 (1)手术本身所导致的 创伤,使膈肌运动减弱,再加上术后患者平 卧体位,使呼吸运动术后腹胀等均可在一定 程度上减少肺通气量,也可产生肺部感染 。 (2)手术切口疼痛使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 体位不愿改变,造成肺底部受压,换气量降 低。为减轻疼痛,患者呼吸变浅加快。使潮 气量减少,又因惧怕疼痛而不敢咳嗽或咳嗽 无力。使分泌物在气道进一步集聚,引起感 染。(3)气管插管机械的破坏上呼吸道正常防 御屏障,导致细菌进入下呼吸道,易引起肺 部感染。麻醉剂和镇痛剂抑制了患者的咳嗽 反射,如果手术的 时间延长细菌在下呼吸 道快速繁殖,能在更短的潜伏期内发生感染。
4.完善口腔护理:术后患者因生活不方便,口 腔易成为寄生菌的繁殖地。要求护士做好口 腔护理,防止细菌下移,减少肺部感染的机 会, 对能自理的患者,应鼓励其经常刷牙 和漱口。 5.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 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保 持引流通畅,引流瓶不宜高于患者胸腔。以 免引流液逆行进入胸腔造成交叉感染,定时 挤压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 6.吸痰:对痰液粘稠、咳嗽无力而不易排痰的 患者,应使用吸引器气管内吸痰,尽量减少 分泌物滞留,这对控制感染非常重要。吸痰 前应加大引流量,以增加血氧浓度。吸痰是 无菌操作,应带无菌手套,每根吸痰管只能 使用一次,不可反复抽吸和插入。
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 预防
随着医学的发展,手术治疗肿瘤 病人的成功率逐步提高。目前, 大多数肿瘤患者要求利用手术治 疗方法达到康复。但术后并发症, 特别是肺部感染是影响术后成功 的关键,因此预防肺部感染尤为 重要。
感染原因
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较复杂: 1.生理原因 患者呼吸肌张力降低, 咳嗽反射迟钝,营养下降术后机体对 手术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易发生肺 部感染。 2.病理原因 通常手术老年患者常存 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恶性肿瘤、贫血、低蛋白血 症等。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易导致 术后肺部感染。
术后并发呼吸道肺部感染为多种 因素混合导致,发病率高,严重 影响手术的预后。所以要加强对 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采 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患 者进行健康教育,降低术后肺部 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手术成功 和顺利康复。
1.预防感染,患者在术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术前有呼吸道感染者或者其他合并症,应积极治疗, 必要时做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规范使用抗生素。 2.一般护理: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如有烟酒等嗜好, 应教导其在两周内戒掉。因为吸烟和喝酒都会对呼吸 系统造成刺激,使其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给 细菌和真菌感染造成机会,训练患者的呼吸功能。指 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增加其肺通气量,使肺得 到充分膨胀。鼓励患者多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增 强体质,提高其免疫力。 3.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围手术期呼 吸道护理的重要性,并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 及术后卧床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