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地沟油现象
地沟油总结

地沟油总结1. 引言地沟油是指在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等处置过程中被非法回收、加工后流向市场的食用油。
由于地沟油的制作过程不符合卫生标准,其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巨大风险。
本文将对地沟油的来源、危害以及现行治理措施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净化食品产业,保障公众健康。
2. 地沟油的来源地沟油的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废弃物是地沟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由于垃圾分类体系未完善,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废弃物,并加工成地沟油。
这给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问题。
2.2 废弃食用油废弃食用油是地沟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在餐厅、食堂等场所,部分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将废弃食用油收集起来,并加工成地沟油,再次流入市场。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3. 地沟油的危害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长期摄入对健康造成损害地沟油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害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导致肝脏功能异常、肾脏衰竭等严重疾病,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2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地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会提高血脂水平,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摄入地沟油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3.3 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香精等物质,虽然能使劣质食品颜色鲜亮、味道诱人,但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地沟油一旦进入食品生产过程,将使食品质量下降,影响大众健康。
4. 现行治理措施为了净化食品市场,控制地沟油的流入,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4.1 严格监管政府机关加强了地沟油的监管力度,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门,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地沟油的监管措施。
通过加大对餐饮行业的检查力度、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
4.2 提高公众意识政府和媒体加大了地沟油危害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对地沟油的认知程度。
法律案件地沟油事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地沟油事件是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本文将从地沟油事件的背景、案件概述、法律分析、案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地沟油,顾名思义,是指从地沟、下水道等地方回收的废弃油脂。
这些油脂原本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润滑剂等,但由于回收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无法达到这些产品的生产标准,于是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生产食用油。
2011年,我国多地发生地沟油事件,导致大量消费者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身体不适等症状,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件概述1. 地沟油事件涉及的主要犯罪行为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犯罪分子从餐馆、食堂等地方回收废弃油脂,未经处理直接用于生产食用油。
(2)非法加工地沟油:犯罪分子将回收的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去除异味,然后以低价出售给餐馆、食品加工厂等。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餐馆、食品加工厂等购买地沟油,用于制作食品,销售给消费者。
2. 地沟油事件的主要涉案人员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2)非法加工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餐馆、食品加工厂负责人。
(4)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三、法律分析1. 非法回收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非法加工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有毒、有害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地沟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地沟油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食品生产者为了一己之私违背职业道德做着危害人类健康的事情。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国家一直明令禁止的添加剂频繁的发现于各种食物中,现在"地沟油"现象遍布大街小巷,"地沟油"质量极差,长期食用,必然会使我们的国民健康遭到严重的挑战。
"地沟油"危害如此强大,为什么屡禁不止。
本文从背后的利益链出发,从各个领域找到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沟油背后的利益治理措施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一个令人发指的问题——“地沟油”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些人长期以倒卖“地沟油”为生,他们把这些地沟油经过化学处理后装入成品油流入餐桌,这些地沟油入餐桌严重威胁到我国公众的生命健康。
“地沟油”事件频频发生,已震惊全国,其涉及范围之广,生产规模之大,出乎人们的想象。
虽然我国有关部门经过严厉打击,但“地沟油”事件依然阴魂不散,据专家统计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百万吨级。
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升级到大工厂,产业分工细化为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地沟油”生意不但打不死,甚至越做越大。
这个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政府监管缺失、立法体制不完善、社会道德缺失严重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提出问题1.地沟油对一般质量油造成了冲击由于近年来受地沟油影响,食用油中的散装油逐步退出市场,很多老客户不敢消费散装油。
对食用油厂家来说生意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顾客都不敢来光顾了,更别提新顾客了。
一家销售散装油的公司自从出现“地沟油事件”,在短短一两个月内,生意下降了近30%,同时其他一些小生产做散装油生意的,关门谢客了好几天。
粮食局监督检查处处长说:“自国家大力整治地沟油以来,一些饭店为了避嫌,不愿意再使用散装食用油了。
”虽说散装食用油不一定就是地沟油,但和桶装油相比,价格毕竟差太多,人们对散装食用油也更加忌讳了。
2023年地沟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地沟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地沟油作为一种被禁止流通的食品油,是指废弃油脂、动植物油等经过多次使用、加热、放置后再次混合使用而得到的油,其营养价值极低,但严重含有致癌物质。
地沟油行业虽然存在于黑市之中,但是是极度不安全和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因此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打击。
市场前景分析:
1. 健康问题引领行业淘汰: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和素质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地沟油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严厉打击,未来地沟油行业将逐渐淘汰并停滞不前。
2. 食品安全加强推动食用油市场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
由于地沟油的危害已经被公认,未来食用油市场将逐渐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控,推动食用油品牌的峰起。
3. 食用油市场价格上涨:受制于油料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和国际市场形势,未来食用油市场价格将逐渐上涨。
由此可以预见,现在地沟油未来将被逐步淘汰,其市场价值也将变得微小。
4.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随着健康食品市场的崛起,一些消费者希望能够购买到100%正规的食品,这也注定了地沟油市场无法长久经营。
5. 国家政策将会对地沟油产业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地沟油在法律上是被禁止流通的,而且容易掩盖、便携和成本低廉等因素也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未来,随着国家对地沟油产业的更加严格的规范,地沟油将逐渐失去其生存空间,无法得到发展。
总之,相信在市场逐渐规范的趋势下,地沟油行业的发展空间将会被依次压缩,市场份额也将逐渐被其他品牌所占据,未来的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暗淡”。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地沟油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近来,地沟油出现日益频繁。
随着深入研究,在检测鉴定和资源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文就地沟油的来源、危害、鉴定和资源利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地沟油危害鉴定资源利用近年来,地沟油的问题逐渐受到各界关注,低价易得的特性使它走向市场。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它的危害逐渐阐明,鉴别方法日益完善,资源利用进展迅速。
1 引言地沟油来源有三[1]:一是下水道中油腻的漂浮物或由宾馆、酒楼的剩饭菜经简单加工所得。
二是将劣质猪肉加工所得。
三是反复用来油炸,使用次数超过一定范围,仍被重复的油。
2 危害2.1 生产加工过程带来的危害地沟油一般是由黑作坊非法生产加工的,加工环境恶劣,根本无法除去致病菌及有毒成分;以散装油的形式再回市场,常用回收的油桶灌装运输,多发生交叉污染[2],食用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2.2 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长期食用酸价和氧化值超标油脂,可因必需脂肪酸缺乏而中毒;大量过氧化脂质可使抗蛋白酶失活,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超标的重金属污染物可引起头痛、腹绞痛、中毒性肝病、铅毒性脑病。
超标的黄曲霉素B1对肝脏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导致胃、肾的肿瘤。
超标的苯并芘对眼睛、皮肤有强烈刺激,并可诱变畸胎及强致癌作用。
这类物质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达15年,为1级危险毒物[3]。
2.3 反复高热带来的危害反复加热后的地沟油会析出磷脂,黏度增加,引起肝肿大及生育障碍[4]。
高温加热生成大量过氧化物可影响油脂的消化吸收。
产生的烟雾可引起呼吸道疾病。
反式脂肪酸是由顺式脂肪酸在高温下转化而来引发高血压、肥胖症,干扰必须脂肪酸的代谢,引发癌症。
2.4 其他危害油与水不混溶,易附着在排污管道上,影响管道的使用。
当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氧化时,产生恶臭会污染环境。
3 鉴定3.1 光谱法主要有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鉴别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法是利用油脂物质的选择性吸收[5],可以直接检测。
浅谈地沟油现象

2:断 所谓断,就是断其原料供给源头,和加工、销售、使用源头。这是整治地沟油的关键环节,(1).断绝原料供给源 没有原料,就生产不出地沟油,既然原料产生源头是酒店,快餐店,集体饭堂,餐馆,饭馆,那么政府和城市管理者就应出台相应措施,针对上述源头的生活垃圾,规定由政府统一回收处理(将在后面的“变”中谈到),明令禁止个人或集体处理此类垃圾,禁止出售,禁止私人收集/收购此类垃圾。对违反者处以责罚(将在后面“刑”中有谈到)。(2).断绝加工、销售、使用源 严厉打击加工,销售,及明知是地沟油,仍然使用地沟油的商家和个人。为此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法理法规;建立专业化的执法突击检查队伍;建立举报热线;扩大地沟油危害意识的宣传力度;视地沟油为全民公敌,一经发现,依法严厉惩处。并连带追究提供设施和场地的人员责任,让地沟油无立足之地。
胆固醇检测法专攻动物脏器加工提炼的“地沟油”。在烹饪过程中混入动物脂肪,导致油中的胆固醇含量超标,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猫腻”。而它的下限值要求“地沟油”的添加量在10%。
对于长期重复使用的煎炸废油,肉眼的判断是颜色偏深。然而这些非法小作坊都会对其进行脱色等加工改造。我们通常会通过氧化值的高低来揭发它的假相[5]。
然而,据调查发现,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存在的“地沟油”加工窝点,从原料供应到成品销售,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首先是生产规模惊人,日加工能力动辄以十吨计。其次,科技含量高。将获得的两瓶“地沟油”样油送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送去时,其中一瓶油样打开后散发怪味,监测人员拒收。但另外一瓶样油的检测结果竟然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比如天津精炼厂的油样酸价在2.1,在食用植物油的酸价标准3以内【4】。由此可见,地沟油并不是完全想象中那么不可控制。只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并严格执行,这个局面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
加强地沟油与废弃物管理小结

加强地沟油与废弃物管理小结地沟油和废弃物管理是当前社会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加强地沟油与废弃物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地沟油管理的现状地沟油是指由废弃食用油经过加工处理后重新投入市场流通的非法行为。
地沟油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地沟油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性,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此外,地沟油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坏生态环境。
目前,地沟油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监管不到位。
地沟油的加工和销售活动常常在地下进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力度,相关部门在地沟油行业的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2.执法力度不够。
对于地沟油生产和销售者,只有在被抓获时才会受到处罚,监管部门在打击地沟油问题上缺乏主动性和有效性。
3.警示教育不足。
公众对于地沟油的认识和警惕性不够,对地沟油的危害了解不深,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知识。
二、废弃物管理的现状废弃物是指任何被丢弃、丢弃或预定丢弃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在生产、消费、维护、处理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废弃物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弃物的分类不彻底。
在我国,废弃物分类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很多废弃物被混合在一起,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回收利用。
2.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废弃物主要采取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对环境污染较大,不能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3.废弃物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废弃物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综合性的废弃物管理机构和衔接管理机制,导致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协同性和整体性较差。
三、加强地沟油与废弃物管理的建议加强地沟油与废弃物管理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地沟油和废弃物的专门监管机构,加大对地沟油和废弃物相关活动的执法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和手段,确保监管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加强警示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地沟油与废弃物知识教育,增强公众对地沟油和废弃物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措施。
地沟油情况汇报

地沟油情况汇报近年来,地沟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地沟油是指从餐厨废弃物中提炼出来的油脂,通常是通过回收废弃食用油、动植物油和油脂垃圾,再经过加工和过滤,最终成为地沟油。
地沟油的生产和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地沟油的治理成为了当前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地沟油的生产和使用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和重金属,长期摄入会对人体的肝脏、心血管等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地沟油的使用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其次,地沟油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地沟油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这些废物会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
同时,地沟油的使用会导致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加剧了大气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针对地沟油问题,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加强了地沟油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建立了地沟油追溯体系,加大了对地沟油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其次,加大了对地沟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同时,加强了对地沟油的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动了健康、绿色、可持续的食用油产业发展。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地沟油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强对地沟油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推动地沟油替代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倡导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地沟油问题是一个涉及人民生活、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解决地沟油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让人们能够安心享用健康、安全的食品,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地沟油”现象
摘要:“地沟油”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
了解当前中国“地沟油”的本质、学习如何分辨“地沟油”、认识“地沟油”泛滥的危害以及讨论如何应对这一状况方法,最终给自己一个干净健康的饮食环境。
关键字:地沟油健康危害措施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俗语反映了餐饮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似鱼和水之密切。
时下,食用油安全成为人们日益
关心的问题,这是与生活联系密切,并且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然而与之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地沟油”却泛滥成灾,食不安心,居焉安乐?制止“地沟油”走上餐桌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地沟油”的概况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
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
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
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二.地沟油的鉴别
“地沟油”一旦流入市场,消费者要学会感官鉴别。
根据经验,食用植物油一般通过看、闻、尝、听、问五个方面即可鉴别。
(一)看。
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油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油中,油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二)闻。
每种油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味。
可以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仔细闻其气味。
有异味的油,说明质量有问题,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若有矿物油的气味更不能买。
(三)尝。
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细品尝其味道。
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
(四)听: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并听其响声。
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五)问:问商家的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抽样检测报告。
三.“地沟油”的具体危害
(一)“地沟油”的化学危害
“地沟油”从主要化学成分上讲与普通食用油并无大的区别。
但是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根据医学研究称是砒霜的100倍。
其中“地沟油”主要的对人体危害的物质一般有:
1、金属重金属离子,容易引起中毒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中毒,尤其是慢性中毒,危害尤重。
2、容易产生黄曲霉素,这是一种高致癌物质,毒性巨大,且不易被发现。
3、化学脱色剂及化学除臭剂,这是“地沟油”制造者为了使地沟油看起来和食用油一样,所做的后期处理。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
(二)“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实验表明人体长期摄入“地沟油”,人们将出现体重减轻和发育障碍,易患腹泻和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
此外,“地沟油”受污染产生的黄曲霉毒性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在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肿瘤,如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癌、卵巢、小肠等部位癌变。
1、“地沟油”会导致消化不良
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2、“地沟油”会导致腹泻
“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
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3、“地沟油”会引发强烈腹痛
“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
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4、“地沟油”可导致胃癌、肠癌
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
“地沟油”是对从酒店、餐馆收来潲水(泔水、残菜剩饭等)和“地沟油”进行加工提炼,去除臭味而流到食用油市场的成品油。
“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三)地沟油的社会危害
“地沟油”的泛滥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使民众产生恐慌对政府以及商家失去信心产生连锁效应。
大量监管失败的案例,降低了公众对秩序、安全、生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预期,削弱了人们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信心,侵蚀了公众对政府治理的信任。
没有政府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没有民众对政府治理的信任和信心,中国的社会转型将更加充满风险性。
四.对“地沟油”应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强化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分工协作”工作方法,明确县住建、环保、质监、工商、卫生监督、经贸、公安、农林畜牧、卫生和药监等部门职责,从辖区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入手,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行为。
避免“地沟油”及劣质食用油回流到加工、餐饮单位。
2.严厉查处餐饮行业使用地沟油欺诈消费者坑害百姓,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餐饮服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违法加工销售窝点。
3.强化对宾馆、餐饮单位和集贸市场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彻底杜绝地沟油销售、使用,彻底摧毁炼制地沟油“黑窝点”。
采取拉网式大检查、大排查方式,力求做到全方位、全覆盖、责任明、底数清、措施硬。
彻底摧毁非法加工地沟油的“黑窝点”,堵死地沟油销售渠道,堵住地沟油在宾馆、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企业的使用渠道。
一旦发现非法加工、销售和使用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
(二)媒体宣传方面: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刊播信息,向食用油经营户、人流密集区发放传单,在集贸市场设置宣传板报、张贴宣传标语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地沟油辨别知识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揭露经营和食用“地沟油”危害性。
教育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制度,提高广大消费者自主识假、辨假能力。
形成对“地沟油”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三)群众监督方面:
增加群众对地沟油的了解,增强对周围餐饮业的监督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畅通维权渠道,及时受理消费投诉。
县住建、环保、质监、工商、卫生监督、经贸、公安、农林畜牧、卫生和药监等部门,对外公开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及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做到早发现、早查处。
“地沟油”的泛滥是无良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所做的不道德行为,商人追逐利益我们去谴责,但痛恨的同时我们更加关注的并且期盼的是相关职能部门能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常态化切实落实到行动中来,而不是浮于表面。
只有认真强化监督,主动监督,抱着生命至上、人民安全第一的态度,对食品安全隐患锱铢必较,或许才能有效防止“地沟油”流入餐桌。
对于中国“地沟油”的整治和改革利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相信我们必将战胜“地沟油”泛滥成灾的局面,并且变废为宝,造福民众。
参考文献
1.杨永健,田冼 -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30期
2.何晟浅析餐厨垃圾利用处置不当产生的危害 [期刊论文] -环境卫生工程2010(4)
3.地沟油之乱,更需标准治乱-国标网
4.百度百科 /view/1176.htm
5.中国政府门户网
/art/2011/2/11/art_164_3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