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芯片(晶圆)制程简介
LED芯片制程资料-7页精选文档

LED芯片制程LED的发光原理发光二极管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P-N结的I-N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注入N区。
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如图1所示。
假设发光是在P区中发生的,那么注入的电子与价带空穴直接复合而发光,或者先被发光中心捕获后,再与空穴复合发光。
除了这种发光复合外,还有些电子被非发光中心(这个中心介于导带、介带中间附近)捕获,而后再与空穴复合,每次释放的能量不大,不能形成可见光。
发光的复合量相对于非发光复合量的比例越大,光量子效率越高。
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的,所以光仅在靠近PN结面数μm以内产生。
理论和实践证明,光的峰值波长λ与发光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Eg有关,即λ≈1240/Eg(mm)式中Eg的单位为电子伏特(eV)。
若能产生可见光(波长在380nm紫光~780nm红光),半导体材料的Eg应在3.26~1.63eV之间。
比红光波长长的光为红外光。
现在已有红外、红、黄、绿及蓝光发光二极管,但其中蓝光二极管成本、价格很高,使用不普遍。
2.芯片:⑴芯片的结构:芯片的结构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正电极、负电极、P 层、N 层和PN 结,如下图:单電極P 电极P 层P/N 结合层N 层N 电极双电极⑵芯片的生产工艺:(1)长晶(CRYSTAL GROWTH ):长晶是从硅沙中(二氧化硅)提炼成单晶硅,制造过 程是将硅石(Silica)或硅酸盐 (Silicate) 如同冶金一样,放入炉中熔解提炼,形成冶金级硅。
冶金级硅中尚含有杂质,接下来用分馏及还原的方法将其纯化,形成电子级硅。
虽然电子级硅所含的硅的纯度很高,可达 99.9999 99999 %,但是结晶方式杂乱,又称为多晶硅,必需重排成单晶结构,因此将电子级硅置入坩埚内加温融化,先将温度降低至一设定点,再以一块单晶硅为晶种,置入坩埚内,让融化的硅沾附在晶种上,再将晶种以边拉边旋转方式抽离坩埚,而沾附在晶种上的硅亦随之冷凝,形成与晶電極層接合層層電極种相同排列的结晶。
LED芯片制造的流程

LED芯片制造的流程(全过程)[导读]随着技术的发展,LED的效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不久的未来LED会代替现有的照明灯泡。
近几年人们制造LED芯片过程中首先在衬底上制随着技术的发展,LED的效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不久的未来LED会代替现有的照明灯泡。
近几年人们制造LED芯片过程中首先在衬底上制作氮化鎵(GaN)基的外延片(外延片),外延片所需的材料源(碳化硅SiC)和各种高纯的气体如氢气H2或氬气Ar等惰性气体作为载体之后,按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逐步把外延片做好。
接下来是对LED-PN结的两个电极进行加工,并对LED毛片进行减薄,划片。
然后对毛片进行测试和分选,就可以得到所需的LED芯片。
具体的工艺做法,不作详细的说明。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LED芯片生产流程图:总的来说,LED制作流程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衬低上制作氮化鎵()基的外延片,这个过程主要是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外延片炉(MOCVD)中完成的。
准备好制作GaN基外延片所需的材料源和各种高纯的气体之后,按照工艺的要求就可以逐步把外延片做好。
常用的衬底主要有蓝宝石、碳化硅和硅衬底,还有GaAs、AlN、ZnO等材料。
MOCVD是利用气相反应物(前驱物)及Ⅲ族的有机金属和Ⅴ族的NH3在衬底表面进行反应,将所需的产物沉积在衬底表面。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种类比例,从而控制镀膜成分、晶相等品质。
MOCVD外延炉是制作LED外延片最常用的设备。
然后是对LED PN结的两个电极进行加工,电极加工也是制作LED芯片的关键工序,包括清洗、蒸镀、黄光、化学蚀刻、熔合、研磨;然后对LED毛片进行划片、测试和分选,就可以得到所需的LED芯片。
如果芯片清洗不够乾净,蒸镀系统不正常,会导致蒸镀出来的金属层(指蚀刻后的电极)会有脱落,金属层外观变色,金泡等异常。
蒸镀过程中有时需用弹簧夹固定芯片,因此会产生夹痕(在目检必须挑除)。
黄光作业内容包括烘烤、上光阻、照相曝光、显影等,若显影不完全及光罩有破洞会有发光区残多出金属。
led芯片工艺

led芯片工艺LED芯片工艺是指制造LED芯片的过程和技术方法,包括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器件制备、封装等。
下面将对LED芯片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材料准备。
制造LED芯片的材料主要包括衬底材料、外延材料和粘结材料。
衬底材料一般选择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外延材料则是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在衬底上制备出LED晶粒,而粘结材料则用于将晶粒粘结在芯片上。
接下来是晶片制备。
晶片制备主要包括晶粒生长、总反射镜制备、pn结制备等步骤。
晶粒生长是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将外延材料在衬底上生长出LED晶粒。
总反射镜制备则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高反射率的金属或介质镜层,用于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pn结则是通过掺杂技术,在晶粒中形成p型和n型区域,用于形成LED的正负极。
然后是器件制备。
器件制备主要包括金属电极制备、传输层制备、抗反射层制备等步骤。
金属电极制备是在晶粒表面制备电极层,用于提供电流流通和电流集中的功能。
传输层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透明导电层,用于增强电流的传输效果。
抗反射层则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抗反射膜,用于减少表面反射损耗。
最后是封装。
封装是将制备好的LED晶片封装在外壳中,用于保护晶片并提供光亮效果。
封装过程中还要添加透镜和基座等部件,用于调节和支撑发光效果。
封装还需要进行焊接、封装材料固化等步骤,最后通过测试检测确保LED芯片的质量。
除了以上的工艺步骤,LED芯片的制造还需要严格的清洁环境和专业的设备。
由于LED芯片制造过程中对杂质和灰尘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在洁净室中进行制造,并且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来进行加工和检测。
总结起来,LED芯片工艺包括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器件制备、封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的流程和技术方法,可以制造出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LED芯片。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LED芯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市场对高亮度、高效能的LED产品的需求。
LED芯片制作流程

LED芯片制作流程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芯片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电子器件。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芯片已成为照明、显示和通信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LED芯片制作的流程,从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封装和测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材料准备LED芯片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所需的材料。
以下是常见的LED芯片制作所需材料:1.衬底材料:LED芯片通常以蓝宝石或硅基片作为衬底材料。
2.外延材料:外延材料是在衬底上生长的材料,通常为GaAs(镓砷化镓)或InP(磷化铟)。
3.掺杂剂:为了调节LED芯片的发光功率和光谱特性,需要添加适量的掺杂剂,如硅、锌、镁等。
4.金属线:用于提供电流给LED芯片的金属线,通常为金或铜线。
5.光学材料:用于封装LED芯片的透明材料,如环氧树脂或硅胶。
晶片制备外延生长外延生长是制作LED芯片的关键步骤之一。
外延生长是指在衬底材料上生长外延材料。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或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方法进行。
1.清洗衬底:首先,将衬底材料进行清洗,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2.磊晶:在清洗后的衬底表面,通过外源原子束或气相反应的方式,使外延材料逐层生长在衬底上,形成结晶的外延层。
晶圆加工在外延层生长完毕后,需要对晶圆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制作成最终的LED芯片。
1.剥离:将衬底材料从外延层上剥离,通常采用机械剥离或化学剥离的方法。
2.制造PN结:在外延层上通过掺杂剂添加,形成PN结,即正负电荷的结合面。
3.打孔: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打孔等方式,形成电极接触孔。
4.极性标记:在晶圆上标记正负极性。
封装为了保护晶片并提供适当的电气和光学性能,LED芯片需要进行封装。
1.胶水应用:将LED晶片粘贴在塑料或金属基底上,并使用胶水固定。
2.金属线焊接:使用金属线将LED芯片的电极与封装基底连接。
3.导光板安装:安装导光板,以提高光的效果,并引导光线发射。
LED芯片制程资料

LED芯片制程资料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源,由于其高效、低能耗、长寿命等特点,在照明、电子显示、通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LED芯片则是LED光源的核心,是LED从圆片到最终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LED芯片制程资料,包括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LED芯片制程材料1.1 光化学腐蚀剂光化学腐蚀剂是LED制程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去除铝、铜、金属氧化物等杂质,从而提高基片的质量,增加光电转换效率。
常用的光化学腐蚀剂有氢氟酸、磷酸、一氧化氮等。
1.2 发光材料发光材料是LED芯片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
目前常用的发光材料包括氮化镓(GaN)、硅化锗(SiGe)等半导体材料,其中GaN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因其能够提供高发光效率和长寿命等优点,逐渐成为LED制造业的主流。
1.3 输变电材料输变电材料是将电能输送到LED芯片的介质,主要包括金属线、铜银合金等导电材料和金属基板等散热材料。
这些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和散热性能,以确保LED芯片的正常工作。
二、LED芯片制程工艺流程LED芯片制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基片清洗、晶体生长、芯片制造、打片、电极制造、封装等环节。
2.1 基片清洗为了保证LED芯片的品质,必须先将基片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清洗过程包括去除油污、酸洗、去胶等,以确保基片表面光滑均匀,有利于晶体生长和芯片制造。
2.2 晶体生长在准备好的基片上,逐渐生长出半导体材料晶体。
这一过程包括衬底降温、沉积物初始附着、稳态生长等步骤。
通过这个步骤可以为LED芯片提供高质量的基板。
2.3 芯片制造在基片上生长晶体后,通过化学腐蚀和打印等工艺制作出各种形状的LED芯片。
2.4 电极制造在LED芯片上制作正、负电极,连接到芯片中心对应的区域。
电极制造的材料和工艺对LED芯片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精细的调整。
led工艺流程

led工艺流程LED工艺流程是指将LED芯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处理,使其成为一颗完整的LED发光元件的过程。
下面是LED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1. 晶圆制备:晶圆是LED芯片的基础,通常由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制备晶圆的过程包括原料准备、化学气相沉积、研磨抛光等步骤。
2. 掩膜制作:在晶圆上制作掩膜,用于定义LED芯片的结构,包括电极、层次等。
掩膜制作通常采用光刻技术,其中包括溅射法、电子束曝光法等。
3. 晶圆衬底:将晶圆粘贴到衬底上,用于增加机械强度和散热性能。
通常使用金属或陶瓷材料作为衬底。
4. 磷化:在晶圆表面镀上磷化物,用于调节LED的发光颜色。
常见的磷化物有三磷化镓(GaP)、三磷化铝(AlP)等。
5. 架晶:将LED芯片碎片切割成小块,然后将其架设到芯片承载架上。
承载架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如镍。
6. 焊接:将上步骤中架设好的芯片与引线进行焊接,形成电子电路连接。
常见的焊接方式有球焊、金线焊接等。
7. 嵌入:将芯片与本体进行结合,形成最终的LED发光元件。
通常使用封装材料,如环氧树脂封装。
8. 散热处理:对LED发光元件进行散热处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寿命。
常见的散热方式有铝基板散热、风扇散热等。
9. 光电性测试:对LED发光元件进行光电性能测试,包括亮度、色温、色差、电阻等参数的测量。
10. 分选与包装:根据光电性测试的结果,对LED发光元件进行分类和包装,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常见的包装形式有芯片、贴片、灯珠等。
以上是LED工艺流程的大致步骤,不同厂家和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
LED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LED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推动LED产业的发展。
led半导体芯片工艺流程

led半导体芯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LED 半导体芯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衬底制备选择合适的衬底材料,如蓝宝石、硅等。
半导体晶圆的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半导体晶圆的生产工艺流程介绍•从大的方面来讲,晶圆生产包括晶棒制造和晶片制造两大步骤,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制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其余的全部属晶片制造,所以有时又统称它们为晶柱切片后处理工序):晶棒成长--> 晶棒裁切与检测--> 外径研磨--> 切片--> 圆边--> 表层研磨--> 蚀刻--> 去疵--> 抛光--> 清洗--> 检验--> 包装1 晶棒成长工序:它又可细分为:1)融化(Melt Down)将块状的高纯度复晶硅置于石英坩锅内,加热到其熔点1420°C以上,使其完全融化。
2)颈部成长(Neck Growth)待硅融浆的温度稳定之后,将〈1.0.0〉方向的晶种慢慢插入其中,接着将晶种慢慢往上提升,使其直径缩小到一定尺寸(一般约6mm左右),维持此直径并拉长100-200mm,以消除晶种内的晶粒排列取向差异。
3)晶冠成长(Crown Growth)颈部成长完成后,慢慢降低提升速度和温度,使颈部直径逐渐加大到所需尺寸(如5、6、8、12吋等)。
4)晶体成长(Body Growth)不断调整提升速度和融炼温度,维持固定的晶棒直径,只到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
5)尾部成长(Tail Growth)当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后再逐渐加快提升速度并提高融炼温度,使晶棒直径逐渐变小,以避免因热应力造成排差和滑移等现象产生,最终使晶棒与液面完全分离。
到此即得到一根完整的晶棒。
2 晶棒裁切与检测(Cutting & Inspection)将长成的晶棒去掉直径偏小的头、尾部分,并对尺寸进行检测,以决定下步加工的工艺参数。
3 外径研磨(Su rf ace Grinding & Shaping)由于在晶棒成长过程中,其外径尺寸和圆度均有一定偏差,其外园柱面也凹凸不平,所以必须对外径进行修整、研磨,使其尺寸、形状误差均小于允许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4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1-掀金 (Lift-off)
SF-M15
Metal Pad Negative PR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Sapphire (~430 μm)
7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5-TCL黃光
UV Light
TCL Mask PosHiMtivPDeoSsPiRtive PR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8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6-TCL蝕刻
ITO etchant S55F-oCM,1550 sec.
Positive PR ITO
Epi LEapyier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6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4-去PR Mask
Alpha-step
SFIT-MO+15Mesa 12000Å-18000Å ≈
Positive PR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20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Example: 10x24 mil chip (top view)
P-pad+finger
Mesa+ITO+passivation+etc.
N-pad
21
後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後段製程主要為晶片研磨切割點測篩選作業
研磨站
Stripper站
B028-蒸鍍ITO
ITO (Indium-Tin Oxide, ~2600Å) Epi Layer
Sapphire (~430 μm)
3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0-Mesa黃光
UV Light
Mesa Mask PositPivoesiPtiRve PR
ITO Epi Layer
Sapphire (~430 μm)
n-GaN Sapphire (~430 μm)
18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6-ITO低溫合金
300oC, 5 min.
SiO2 (~800Å)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9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完工
SiO2 (~800Å) ITO
Epi Layer n-GaN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7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5-Passivation蝕刻
HS3PFO-4M:CH135COOH:HCl=3:3:2, 25 sec.
Positive PR SiOS2 i(O~2 8(0~08Å0)0Å)
ITO Epi Layer
4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2-Mesa蝕刻
Alpha-step
ITO etchant 55oPCR,+5I0TOse≈c.20000Å-35000Å
Positive PR ITO ITO
Epi Lay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apphire (~430 μm)
5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3-乾蝕刻 ICP-RIE
切割站
劈片站
全點站
篩選站
研磨區: 將晶片厚度薄化的製程作 業。
Stripper站: 將晶片進行表面清潔 製程作業。
劈片站: 將切割後的晶片進行劈裂 ,把晶片分割開成晶粒的 製程作業。
全點站: 進行晶粒電性量測的 作業製程,從切割至 全點站。
切割站: 將晶片進行表面切割破 壞,依晶粒外觀畫出一道 道的切割線。
LED製程簡介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Epi wafer structure (藍光)
p-GaN (~100-300 nm) Active Layer (~75-300 nm)
n-GaN (~2-4 μm) u-GaN (~2-4 μm)
Sapphire (~430 μm)
Epi Layer
2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9-P前Plasma Stripper
Plasma
Negative PR IITTO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3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0-鍍P
Al Pad: Cr/Pt/Al/Ti/Au (3000/300/12000/500/5000Å) Au Pad: Cr/Au/Cr/Au (3000/3000/1000/17000Å)
Positive PR ITO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9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7-ITO高溫合金
550oC, 15 min.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0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2-ITO粗化
ITI solution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1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38-P黃光 UV Light
NNeeggaattiviveePPRR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Pad Mask
12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15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2-沈積Passivation
SiO2 (~800Å) ITO
Epi Layer n-GaN
Sapphire (~430 μm)
16
前段製程流程簡介說明
B044-Passivation黃光 UV Light
Passivation Mask PosPitoivseitiPvRe PR SiO2 (~800Å)
篩選站: 進行晶粒電性分類作業製 程。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