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诊断性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山西省2018届高三文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01804041232

山西省2018届高三文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青海省地形差异显著,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西北部为柴达木盆地,南部是以昆仑山为主体并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的青藏高原。
每年降雪初始日至降雪终止日为雪季。
降雪初始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初始日期越迟;降雪终止日期等值线数值越大,终止日期越早。
下图示意1962-2012年青海省平均降雪初始、终止日期的空间分布,完成1~3题。
1.四地中,雪季最长的是A.五道梁B.冷湖C.贵德D.格尔木2.影响冷湖雪季长短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距海远近D.大气环流3.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青海省大部分地区A.降雪初始日期提前B.降雪终止日期提前C.雪季延长D.积雪厚度增加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比较,完成4~6题。
4.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单位能源消耗低B.劳动力资源丰富C.劳动生产率高D.科技投入比重高5图中巴西的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较高,可A.减少本国劳动者收入B.使国内企业竞争力下降C.扩大制造业产品的市场D.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6.与美国相比,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应对措施是A.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B.鼓励制造业向国外迁移C.缩小制造业生产规模D.向高端制造业转化伯利兹蓝洞的形成主要与海平面变化和近岸存在大片石灰岩区域有关,其形成于海平面较低的冰川时期,后期由海水涌入形成。
下图示意伯利兹蓝洞的景观,完成7、8题。
7.伯利兹蓝洞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下沉D.火山喷发8.在伯利兹蓝洞形成时期,全球A.生物多样性减少B.地壳运动更为活跃C.陆地面积从小变大D.气温由低到高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可控制的适宜生长环境,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产量、品质和效益的一种高效、集约化的农业。
山西省2018届高三下期仿真卷文科综合

密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高 三 文 科 综 合(2018.5.26)第I 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手工纸制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宣纸(安徽泾县)、桑皮纸(安徽岳西和潜山、新疆和田)、狼毒纸(藏南、川西德格)、东巴纸(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构皮纸(贵州贞丰、丹寨)、竹纸(四川夹江、福建连城和长汀)等,在不同时期都曾经鼎盛辉煌过。
手工纸制作工艺大都先精选优质植物纤维,经剥离树皮、浸泡、蒸煮、舂捣等制成纸浆,最后晾晒或烘烤成型。
如今我国每年生产的纸9%以上为机制纸。
据此完成1-3题。
1. 我国主要手工纸产地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是A. 地势较为低平B. 植物纤维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 太阳光照充足 2. 各地手工纸制作鼎盛期A. 是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B. 人口迁移最为频繁C. 制作地沿岸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D. 手工纸市场需求量大 3. 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手工纸制作工艺传承的措施是A. 压缩机制纸的产量B. 培植优质纤维植物C. 以特殊市场为导向D. 普及手工造纸技术“茶圣”陆羽曾称赞茶为“南方之嘉木”,一般认为我国西北省区不产茶。
但在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文县成功栽培出优质绿茶——碧口龙井。
“莫道香茗产江南,陇南茶叶美名传”,一次南茶北引的农业实践,让这西北之地竟也有了茶树参差、佳茗飘香。
读下图,完成4-5题。
4. 文县成为我国西北省区中为数不多的优质茶叶产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位置B. 地形C. 光照D. 科技 5. 近年来文县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A. 气候条件适宜B. 后备土地充足C. 市场需求扩大D. 生产技术改进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 ,蒸发量3000mm 。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3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丁,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
“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
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月考调研试题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一轮月考调研(新五校联考)政治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越)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同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①,必修②第1~2单元。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2017年8月下旬开始,我国主产区新小麦的收购价格开始运渐上涨,9月玉米价格迎来低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一时期饲料厂的选择及其理由是A。
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互补品B.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C.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是替代品D.减少小麦用量,增加玉米用量,因为玉米与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大2.下图为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的变动趋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动趋势产生的影响有①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工艺品更有竞争力了②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能力增强了③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增加了④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和消费A。
①②B。
①④C。
②③ D.③④3.目前,在我国年轻的中产家庭中,儿童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显著。
小到去哪里吃晚饭,大到买家电等消费决策,父母都倾向于征询孩子的意见。
材料启示商(厂)家①应重视对儿童消费特点和心理的研究②应重视培养儿童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③应引导儿童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④应制作儿童能够接受的产品创意广告A。
①②B。
①④ C.②③ D.③④4.近年来,中国牛肉市场持续被畜牧业发达国家看好.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2017年中国牛肉消费量的全球占比将达到13.42%,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牛肉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畜牧业发达国家看好中国牛肉市场的主要原因是①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增强了消费能力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增强了人们当前支付能力③我国居民饮食结构改善,增加了对牛肉的需求④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占比扩大,对牛肉的需求增加A。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3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丁,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
“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
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