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合集下载

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

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1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平凡意味着务实,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

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的确,教师是普通人。

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

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

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的职业。

对于拥有事业心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他们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

听了讲座,我的确感触良多,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精选篇2纵观目前的教师队伍状况,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知识滞后、教学方式单一化模式化,师生关系不平等一系列不正常现象,这种素质缺陷不仅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形势不相适应,甚至还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一大弊端。

新时代师德重要内涵: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新时代师德重要内涵: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新时代师德重要内涵: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教师师德的重要内涵体现在平凡心、事业心和责任心上。

平凡心是指教师应当保持一颗平凡的心态,不骄不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并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事业心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任。

责任心则是指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责任,要关心爱护学生,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平凡心是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教师从事的是一项普通而平凡的职业,他们应该抱有一颗平凡的心态,不僭越自己的专业范围和职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教师应该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在普通中做出非凡的贡献。

他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只有拥有平凡心,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其次,事业心是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二。

事业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的表现。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他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

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前沿,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事业心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上。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和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予他们精心的关注和关爱。

只有拥有事业心,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榜样。

最后,责任心是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之三。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教师应当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责任,要关心爱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包括:
1.明大德:体现师德的国家意志,凸显师德的政治灵魂和人民情
怀。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守公德: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强调教师遵守
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始终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严私德:突出教师个人修养的境界,强调教师不言之教的示
范。

这要求教师在个人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总之,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以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8则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8则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教师政治学习材料(一):教师政治学习材料教师政治学习材料――平凡心、事业心、职责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职责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

当今中国已经走过了唱高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变得越来越务实。

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主角,做好贴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应得的报酬。

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

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必须的物质基础。

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位素餐,而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能够说是个不错的人或不错的角儿了。

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

存在决定意识,师德植根于教师的现实生活,教师过怎样样的生活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师德。

师德决不可能是建立在远离教师实际生活的空中楼阁。

这意味着师德建设务必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

平凡意味着教师由道德楷模向模范公民的转向。

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被赋予太多的光环,礼的化身、道的代表、德的典范,这种过于伦理化、理想化、一元化的师表形象使教师远离平凡,远离生活,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神。

它也让学生构成了一种偏执的观念,即教师是标准的完人形象,教师是没有错误,没有内心矛盾,没有喜怒哀乐甚至没有自己生活的超人。

没有缺点,没有人的生活的教师,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合乎人性的形象,它在师生之间无形中划出了一道无法逾越、不可沟通的鸿沟,教师的个性和真实自我被主角自我的圣光所吞没,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存在还原。

当前务必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师表形象要实现由师向人的复归,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转向具有师范人格的模范公民。

师德的新内涵

师德的新内涵

师德的新内涵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

教委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上周五,县教体育刘锋局长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再强调、再布置、再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特别是党员老师,领导干部思想重视,提高认识,结合师德师风问题求真务实地做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课是此项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中央落实八项规定,纠正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我们身边的确存在这些问题,有这个现象。

在5月8日,我们学校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我的报告中,查摆了我们行政班子成员存在的一些现象。

那老师呢,也存在师德师风的问题,有的老师有偿家教,甚至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下贱的手段进行家教(引导、诱导),有的老师跑教,搞第二职业为重,有的私自换课,有的教师无组织无纪律等等。

通过开展这此次活动,就是要请大家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自我查摆,整改问题,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学校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心怀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工作和生活。

就是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平凡意味着务实。

务实就意味着诚实守信,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当教师,就要有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淡泊名利。

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

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是平凡的人,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政治学习笔记内容(1)

政治学习笔记内容(1)

第六周: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1、要有学习思想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2、要有反思思想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追问:⑴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学有效吗?⑶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⑷哪些教学环节还需加以改进?反思应当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等不失为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教师之间的合作应成为一种工作必需.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

4、要有创新思想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5、要有写作思想所谓具有写作思想,就是说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便于自己进一步反思,以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写作最有效、便捷、灵活的方式是写教育随笔,具有写作思想是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的重要条件。

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的总结,经常地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第八周: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平凡意味着务实。

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

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二是淡泊名利。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

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创业。

师德师风学习

师德师风学习

地点:教师会议室人员:全体教师主持:张丽娟主题:学习并解读《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1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我们可以看到,改版之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基本保持不变,但是更加的精简,意义更深远,我们一个个来看。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这是从公民的角度来看的。

我们可以将它拆分为两个词“爱国”跟“守法”,从这两个方面来深入了解。

首先,“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

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国公民,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同时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教师应该不断强化自己的爱国意识,让这种意识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做一名最忠实的爱国者。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二):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

当今中国已经走过了唱高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变得越来越务实。

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要做有“心”人
——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
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平凡意味着回归生活。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
一是要安于平凡。

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

”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

二是淡泊名利。

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

因此,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

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

的确,教师是普通人。

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

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

第一,乐业精神。

教育本来是使人幸福的事业,应该让人充满幸福感。

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

同时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

我们稍微看一下那些做出成绩的老师,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干工作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他们就精神振奋,所有的疲劳都不翼而飞;只要一走上讲台,他们就激情荡漾,浑身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气。

可以说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踏实和满足。

第二,创业精神。

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看成用燃烧着的生命之光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蜡烛,教师在照亮别人的时候却毁灭了自己。

这样的比喻也许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的品格。

老师应该有超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相许,至死不渝,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大胸怀。

这样工作会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投入。

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
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一种召唤,“只有当我们真正感受到教育作为一种召唤而激起活力和深受鼓舞时,我们与孩子的生活才会有教育学的意义”。

他所说的使命、召唤,不是一种象征或比喻,而是一种十分深厚、十分真切的感受,就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下就唤起了年轻的父母成为父亲或母亲的神圣的使命意识,感受到吸引自己全部身心投向自己孩子的那种召唤,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无数次这样的感受,都会有无数次从学生的眼睛里,话语里感受到他们的召唤。

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

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

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

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