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历史人物点评—林则徐

林则徐是我们的英雄,他顶住当时政府的压力,销毁鸦片,人民拍手称快,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的强硬态度。现在还记得他的两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行为,林则徐上书皇帝:如果再漠视鸦片贸易,那么10年后,再也没有可用的军饷,也没有可用的士兵了!于是皇帝派他为钦差大臣,去广州查禁鸦片。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强硬手段,迫使英国商人签定条约:交出所有鸦片,并且以后永不带鸦片进入中国,如果被查处,就地处决!但这并不是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英国方面,没有激烈反映,因为如果中国人到英国卖鸦片,也一定会被处决的。英国外交部通知广州的英国商人代表:女王陛下的政府,不能支持不道德的商人。拒绝军舰进入珠江。当然,英国政府并非如此善良,而是权横利弊以后做出来的决定:他们的鸦片利益,远远小于和中国通商的利益,如果和中国发生战争,那么他们赖以生存的命脉就会受损。但是清政府于不久后又下了另一个命令:从即日起,断绝和英国的所有贸易往来。这使英国政府不能接受,他们决定动用武力来解决。那时候的中国,不止军队腐败,也没有将领可用,显然不是外国侵略者的对手,几次战败后,签定了《南京条约》.... 林则徐做的事情是对的,不畏外国势力,强行禁烟。但他没有从国家的角度去考虑,当时的中国军事实力和外国相差太远,他的激进做法必然导致战争。后来事实也是如此,战争打起,中国大败,不但要赔款,割地,还要合法化鸦片贸易。思想是好的,后果是坏的。

林则徐任官期间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林则徐打破历来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

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对林则徐作了全面和崇高的评价:"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

邵纯教授(原新疆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则徐研究专家)的观点:

一、从政治定位上看

林则徐是古代最后一位,也是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曾评价他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邵教授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多如过江之鲫,但其中却无人能与林则徐相比。

二、从阶级定位上看

邵教授提出,任何民族的历史上都会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游离于阶级之外的人,这些人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贪财好色,总之就是社会公害;而另一种是超然于阶级之上的人,这类人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典型代表。他既不代表地主阶级,也不代表农民阶级,他是民族英雄,代表的是全民族的利益。尽管表面上看,他似乎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实际上,他的心中装的是人民。在他内心有"八哀",他会为处于灾难中的百姓声泪俱下,也会为贫苦农民彻夜难寐,这样的人,是超然于阶级之上的民族英雄。

三、从文化角度上看

林则徐是一位大学问家。他一生著书300多万字,几乎涉及到中国文化中的一切方面,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集大成者。林则徐沿袭了儒家中"仁"的思想,他信仰佛教。他认为,所谓神,要"聪明正直,有功德与民,能驱除灾害",可见即使在他的宗教信仰中,也深深透露着爱民的思想,这与我们一般理解的迷信行为有着天壤之别。

此外,林则徐还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当中华大地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时,他已看到了洋人的坚船利炮,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国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世界。也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55岁的林则徐开始学习英语,还编写了《四洲志》,他的好友魏源的《海国图志》,也是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林则徐的文化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总结:

第一、非常精细,事事留心,非常注意细节,但是又不失宏观的把握。关于禁烟问题,林则徐的考虑极其细致。有关贵州矿务的民营问题,他也同样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第二、务实,所以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也知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他到广东后能够开眼看世界,马上收集国外的情报,翻译国外的历史地理著作,注意外国对中国的评价。比如在林则徐收集的外国资料中,就看到国外对中国水师以及铸炮技术的评价,显然林则徐很以为然,就开始收集西方的铸炮书籍,尝试用西方的方法铸炮。同时开始购买西方的船只,准备组织一支新的海军。所以,可以想见,如果他能够继续干几年,是可以走向近代化的。

第三、做人很好,到哪儿,都能同合作者打成一片,大家受益。但是他却又是个有原则的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他在广州,合作者邓廷桢、怡良、关天培等都受益。在新疆,让布彦泰由将军升任总督。所以布彦泰也一直给林则徐说好话。林则徐的朋友很多。不过,就晚清的风气而言,林则徐应该也有为部下虚报战功的事情。因为有些事情,林则徐的奏折同外国报刊上说的颇不一致,而且据我的判断,外国报刊说的很可能是事实。

第四、林则徐清廉、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又能够与时俱进,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在中国,他是不朽的。林则徐考虑问题细致,凡事都非常用心,所以呕心沥血,在广东不到两年,头发就全白了。六十二岁身体就每况愈下,最后只活了六十七岁。

林则徐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