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高中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此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转变(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3)周期T,频率:f=1/T(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转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转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改变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12.留意:(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转变的变加速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一、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着曲线轨迹运动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这两种曲线运动。

1.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道上以恒定的速度做曲线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因此物体始终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2.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初速度,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从而形成的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可以分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和斜上抛四种情况。

二、曲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公式:v = rω其中,v表示线速度,r表示圆周半径,ω表示角速度。

(2)向心力公式:F = mv^2/r其中,F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线速度,r表示圆周半径。

2. 抛体运动公式(1)竖直上抛公式:h = v0t 1/2gt^2其中,h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v0表示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2)竖直下抛公式:h = 1/2gt^2其中,h表示物体下落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3)水平抛公式:x = v0t,y = 1/2gt^2其中,x表示物体水平位移,y表示物体竖直位移,v0表示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4)斜上抛公式:x = v0cosθt,y = v0sinθt 1/2gt^2其中,x表示物体水平位移,y表示物体竖直位移,v0表示初速度,θ表示抛射角,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曲线运动的应用曲线运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1. 匀速圆周运动:汽车转弯、地球绕太阳公转等。

2. 抛体运动:投篮、投掷标枪等。

通过对曲线运动公式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曲线运动现象,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一、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学习到的曲线运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匀速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一、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 曲线运动的概念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沿着曲线路径运动的现象。

在这种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

因此,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形式,需要通过物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

2. 曲线运动的基本特征曲线运动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基本特征,例如曲线的凹凸性、切线与速度、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曲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曲线运动的描述方法曲线运动的描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参数方程法,另一种是运动学方程法。

这两种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对曲线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到更准确的运动规律和轨迹。

二、曲线运动的数学模型1.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是一种描述曲线运动的数学方法。

它将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为时间t的函数,并通过参数化的形式来描述曲线轨迹。

参数方程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曲线运动的规律,对于复杂的曲线路径来说,参数方程更容易进行运动规律的分析。

2. 运动学方程运动学方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另一种数学模型。

它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推导出来的。

通过运动学方程可以得出物体在曲线轨迹上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从而对曲线运动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

三、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1. 曲线运动的速度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随着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通常情况下,物体的速度可以分解为切向速度和法向速度两个分量。

切向速度是描述物体在曲线路径上的速度,而法向速度则是描述物体在曲线路径上的加速度。

这两个分量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描述曲线运动中的速度规律。

2.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也是随着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曲线路径上,物体的加速度可以分解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两个分量。

切向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曲线路径上的加速度,而法向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在曲线路径上的加速度。

这两个分量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描述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规律。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是高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整理了高中物理知识点,供广大高中生学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
高中物理
必修二各章知识点汇总<&lt
高中英语
;<
第五章曲线运动
一、知识点
(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再分外力与运动方向无此一条直线上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
(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坯变速箱:元显恭甩运动、非匀变速箱曲线:匀速圆周运动)
(四)匀速圆周运动
1受力分析,所受到合力的特点:向心力大小、方向
2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文字、定义式)
3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回)
(五)平抛运动
1受力分析,只受到重力
2速度,水平、竖直方向分速度的表达式;位移,水平、竖直方向位移的表达式
3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加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五)离心运动的定义、条件
二、实地考察内容、建议及方式
1曲线运动性质的判断: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牛二定律(选择题)
2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动态变化:熟练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挑选、填空题)
3匀速圆周运动中物理量的计算:受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示方式、合力提供向心力(计算题)
3运动的制备与水解:分后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耦合性(挑选、填空题)
4平抛运动相关:平抛运动中速度、位移、夹角的计算,分运动与和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选择、填空、计算)
5Vergt运动:临界条件、最小静摩擦力、匀速圆周运动有关排序(挑选、排序)。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全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MYX)一、曲线运动1、所有物体的运动从轨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0°,≠180°)性质: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曲线运动一定收到合外力,“拐弯必受力,”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

若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θ,特点:当0°<θ<90°,速度增大;当0°<θ<180°,速度增大;当θ=90°,速度大小不变。

5、曲线运动加速度:与合外力同向,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大小;径向加速度改变速度方向。

【例1】如图5-1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力反向,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返回到A点【例2】关于曲线运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一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例3】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5-11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6、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定义: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

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特征: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性;④同一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几种情况:①两个任意角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变速运动,当二者共线时轨迹为直线,不共线时轨迹为曲线。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人们探索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石之一。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曲线运动的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

1. 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对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它的运动轨迹可以是任意曲线,比如直线、抛物线、圆等。

在曲线运动中,我们通常关注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重要的物理量。

2. 曲线运动的位移曲线运动的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

与直线运动不同的是,曲线运动中的位移并不等于轨迹长度,而是由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决定。

我们可以通过向量的加法和减法来计算曲线运动的位移。

3.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的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与直线运动相比,曲线运动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的概念。

通过取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位移并求极限,即可计算出瞬时速度。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都是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速度矢量来表示。

4.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与直线运动不同的是,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也是瞬时加速度的概念。

通过取物体在极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并求极限,即可计算出瞬时加速度。

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也是变化的,我们可以通过加速度矢量来表示。

5. 曲线运动的力学公式在曲线运动中,我们可以借助牛顿第二定律和基本运动公式来求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对于曲线运动中的力学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公式进行运用。

比如,当曲线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时,我们可以使用向心力和惯性力相等来求解物体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当曲线运动为自由落体抛物线运动时,我们可以使用重力加速度和平抛运动公式来求解物体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曲线运动的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工具如微积分来进一步推导和研究曲线运动的原理和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曲线运动(一)曲线运动的位移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坐标系的选取十分重要.在这里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v0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以竖直方向向下为y轴的正方向,如下图所示.当物体运动到A点时,它相对于抛出点O的位移是OA,用l表示. 由于这类问题中位移矢量的方向在不断变化,运算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要尽量用它在坐标轴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它. 由于两个分矢量的方向是确定的,所以只用A点的坐标(x A、y A)就能表示它,于是使问题简化.(二)曲线运动的速度1、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理解如图所示, AB割线的长度跟质点由A运动到B的时间之比,即v=ΔxAB,等于AB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其平均速度的方向由A指向B.当B Δt非常非常接近A时,AB割线变成了过A点的切线,同时Δt变为极短的时间,故AB间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A点的瞬时速度,因此质点在A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与过A点的切线方向一致.(三)曲线运动的特点1、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轨迹上各点的切线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即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此,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也就一定具有加速度.(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的,例如,抛物运动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只要物体的合外力是恒力,它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增大;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率将减小;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时,该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五)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致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在轨迹两侧,轨迹向力的方向弯曲,但不会达到力的方向.(六)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定义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就是分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一定是合运动,实际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就是它的合位移、合速度、合加速度,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是它的分位移、分速度、分加速度.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求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进行正交分解).(1)如果两个分运动都在同一条直线上,需选取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量取“+”,与正方向反向的量取“-”,则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2)如果两个分运动互成角度,则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3)两个相互垂直的分运动的合成:如果两个分运动都是直线运动,且互成角度为90°,其分位移为s1、s2,分速度为v1、v2,分加速度为a1、a2,则其合位移s、合速度v和合加速度a,可以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得,如图所示.合位移大小和方向为s=s21+s22,tanθ=s 1 s 2 .合速度大小和方向为v=v21+v22,tanφ=v 1 v 2 .合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a=a21+a22,tanα=a 1 a 2 .(4)运动的分解方法:理论上讲一个合运动可以分解成无数组分运动,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可以随心所欲地随便分解.实际进行运动的分解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确认合运动,就是物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运动.②明确实际运动是同时参与了哪两个分运动的结果,找到两个参与的分运动.③正交分解法是运动分解最常用的方法,选择哪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是求解问题的关键.特别提醒a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一般是相对于地面的).b不是同一时间内发生的运动、不是同一物体参与的运动不能进行合成.c对速度进行分解时,不能随意分解,应该建立在对物体的运动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d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当两个分速度v1、v2大小一定时,合速度的大小可能为:|v1-v2|≤v≤v1+v2,故合速度可能比分速度大,也可能比分速度小,还有可能跟分速度大小相等.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规律最基本的方法,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化曲为直,化变化为不变,化复杂为简单的等效处理观点.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对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判断.合运动就是物体相对于观察者所做的实际运动,只有深刻挖掘物体运动的实际效果,才能正确分解物体的运动.(七)如图所示,用v1表示船速,v2表示水速.我们讨论几个关于渡河的问题.当v 1垂直河岸时(即船头垂直河岸),渡河时间最短1v d t =,船渡河的位移θsin d s =。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全总结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1。

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2。

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3.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 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 ,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min cos d dt t v v θ=⇒=船船(此时θ=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MYX)一、曲线运动1、所有物体的运动从轨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0°,≠180°)性质:变速运动3、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曲线运动一定收到合外力,“拐弯必受力,”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

若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θ,特点:当0°<θ<90°,速度增大;当0°<θ<180°,速度增大;当θ=90°,速度大小不变。

5、曲线运动加速度:与合外力同向,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大小;径向加速度改变速度方向。

【例1】如图5-1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力反向,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返回到A点【例2】关于曲线运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一定是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例3】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5-11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6、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合运动与分运动定义: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

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特征: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性;④同一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几种情况:①两个任意角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变速运动,当二者共线时轨迹为直线,不共线时轨迹为曲线。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时,当合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时,合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合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共线时,合运动为曲线运动。

【例4】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的速度越大C.雨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D.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与风速无关【例5】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

如图甲、乙、丙、丁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正确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二、小船过河问题1、渡河时间最少:无论船速与水速谁大谁小,均是船头与河岸垂直,渡河时间min dt v =船,合速度方向沿v 合的方向。

2、位移最小:①若v v >船水,船头偏向上游,使得合速度垂直于河岸,船头偏上上游的角度为cos v v θ=水船,最小位移为min l d=。

②若v v <船水,则无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则当船速与合速度垂直时渡河位移最小,船头偏向上游的角度为cos v v θ=船水,过河最小位移为min cos v dl d v θ==水船。

【例6】一条河宽100m ,水流速度为3m /s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 /s ,关于船过河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是20sB .船要垂直河岸过河需用25s 的时间C .船不可能垂直河岸过河D .只要不改变船的行驶方向,船过河一定走一条直线【例7】河宽m d 100=,水流速度s m /31=υ,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s m /42=υ,求: (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 (2)欲使船航行距离最短,船应怎样渡河?渡河时间多长?③绳端问题绳子末端运动速度的分解,按运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可以方便我们的研究。

例如在右图中,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船,当以速度v 匀速拉绳子时,求船的速度。

船的运动(即绳的末端的运动)可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a)沿绳的方向被牵引,绳长缩短,绳长缩短的速度等于左端绳子伸长的速度。

即为v ;b)垂直于绳以定滑轮为圆心的摆动,它不改变绳长。

这样就可以求得船的速度为αcos v, 当船向左移动,α将逐渐变大,船速逐渐变大。

虽然匀速拉绳子,但物体A 却在做变速运动。

【例8】如图5-1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 ) A .加速拉 B .减速拉 C .匀速拉D .先加速后减速拉三、抛体运动图5-11、平抛运动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且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计空气阻力)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性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 。

类平抛: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初速度与恒力垂直,物体做类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

水平方向(x ) 竖直方向(y )①速度 0x v v = y v gt =合速度:t v = ②位移 0x v t = 212y gt = 合位移:x = 0tan 2y gt x v α==※3、重要结论:①时间的三种求法:0yv x t v g=== ,在空中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

②t v =0v 和h 有关。

③tan 2tan θϕ=,末速度偏角为位移偏角正切值的2倍, t v 的反向延长线平分水平位移。

4、斜抛运动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抛出,且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计空气阻力)所做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它的受力情况与平抛完全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加速度为0;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

速度:0cos x v v θ= 位移:0cos x v t θ=0sin y v v gt θ=- 201sin 2y v t gt θ=-时间: 0sin 2cos x v t v gθθ== 水平射程:2sin 2v x y θ= 当45θ=︒时,x 最大。

【例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 .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例10】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 .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例11】正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小球,先后共释放5个.不计阻力则( ) A .这5个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 B .这5个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C .在空中,第1、2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 .相邻两球的落地点间距离相等【例12】对于平抛运动,下列条件中可确定物体初速度的是( ) A .已知水平位移 B .已知下落高度C. 已知物体的位移 D .已知落地速度的大小【例13】在高h 处以初速度v 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 ,落地时速度为1v ,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计空气阻力)( )y x 0gt tan θv v v ==A 、B 、C 、()g v v 01- D 、【例1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前应( )A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B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C .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D.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 ,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四、圆周运动1、基本物理量的描述①线速度大小:v=△L/△t 单位m/s 匀速圆周运动:2rv T π= ②角速度大小:ω=△θ/△t 单位rad/s 匀速圆周运动:2Tπω=③周期T : 物体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 。

单位:s 。

④频率f : 物体1秒钟的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绕过的圈数。

单位:Hz 1f T=⑤转速n :物体1分钟的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绕过的圈数。

单位:r/s 或r/min 说明:弧度rad ;角速度/rad s ;转速 /r s ,当转速为/r s 时,f n = 2、两种传动方式的讨论 传动类型图示说明结论共轴传动如图所示,A 点和B 点虽在同轴的一个“圆盘”上,但是两点到轴(圆心)的距离不同, 当“圆盘”转动时,A 点和B 点沿着不同半径的圆周运动. 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且r <RA B ωω=A BT T =A B v r v R= 皮带(链条)传动如图所示, A 点和B 点分别是两个轮子边缘上的点, 两个轮子用皮带连接起来, 并且皮带不打滑。

A B v v =A B R r ωω=A B T rT R= 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例16】一石英钟的分针和时针的长度之比为 3 : 2 ,均可看作是匀速转动,则( ) A .分针和时针转一圈的时间之比为 1 : 60B .分针和时针的针尖转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40 : 1C .分针和时针转动的周期之比为 1 : 6D .分针和时针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12 : 1【例17】质量为m 的飞机,以速率v 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A 、242r v g m + B 、242r v g m - C 、mg D 、r v m 23、向心加速度(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指向圆心。

(2)物理意义: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3)方向: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

(4)大小:22224v a r r r Tπω=== (5)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一个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的变加速曲线运动。

4、向心力(1) 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2) 大小:22224=m v F m r m r r Tπω==向 (3)方向:指向圆心。

特点:是效果力,不是性质力。

向心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力,它可以由某一个力单独承担,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还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在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分量。

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 效果力:动力、阻力、下滑力、向心力 (4) 性质:变加速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