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的故事
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300字

感人的革命英雄故事300字革命的过程中,总有很多英雄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么你知道的革命英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革命英雄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革命英雄的故事篇一:黄继光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
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
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
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
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
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
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
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
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
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
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英雄的故事篇二: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中国革命英雄的故事大全

中国革命英雄的故事大全张学良 - 民族英雄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和政治家。
他出生于沈阳,早年跟随父亲张作霖接受军事训练。
张学良在北洋军阀时期表现出色,积极参与保卫国家和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他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周恩来 -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是中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他出生于江苏省,早年参与革命活动。
周恩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朱德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英雄。
他出生在湖南省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幼就对社会不公感到不满,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朱德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少奇 - 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刘少奇是中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英雄。
他出生在湖南省,早年参与革命活动,并逐步崭露头角。
刘少奇在中国和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
华罗庚 - 数学家和爱国者华罗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也是中国的爱国者和科学家英雄。
他出生在浙江省,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华罗庚在中国的科学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以上所述的中国革命英雄,他们在不同领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并成为我们追求自由、独立和公正的榜样。
他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和传承,以继续激励和激励后代。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3篇)

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3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
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英雄人物及事迹(较新3篇),欢迎参考。
爱国英雄的事迹篇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边响起了这首铿锵激昂的国歌声时,自己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到处充满白色恐怖的的红色革命时代。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都要唱的一支歌,这是响彻全中国,响彻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
它的旋律,它的气势,是那样的高昂、雄壮、坚定、有力,那样的强烈,那样的令人振奋,热血沸腾!它巨大的号召力,鼓舞所有中国人“万众一心”,“前进!前进!前进进!”它的曲作者是聂耳。
聂耳,云南玉溪人,19年2月15日,诞生在昆明甬道街72号他父亲聂鸿仪开办的“成春堂”小药铺楼上。
聂耳4岁丧父,靠母亲行医卖药清贫度日。
聂耳自幼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
学童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种乐器,求实小学组织“学生音乐团”时,聂耳被选为乐队的小指挥。
他十分喜欢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尤其对云南花灯与洞经音乐有浓厚兴趣。
聂耳先后加入了青年团、中国D,聂耳的音乐创作生涯虽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这短短的两年,却创作出《开路先锋》、《毕业歌》、《卖报歌》等几十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歌曲。
1934年7月,田汉决定创作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并将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该影片的主题歌。
随着电影的公开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
由于震撼人心地唱出了团结战斗的意志,唱出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它不仅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当时,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一直犹如进军的号角,激励着人民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
一位先烈的故事20字

一位先烈的故事20字A. 革命烈士事迹,要短,20字左右一篇,多几篇。
1、《朱德的扁担》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
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但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2、《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
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1945年进 ... 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 ... 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 ... 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
当时的山西省国民 ... 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
随后,刘胡兰被 ... 晋绥分局追认为 ... 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 ... 中央主席 ... 曾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赵一曼》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 ... 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山东红色革命英雄小故事

《山东的红色英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咱们山东的红色革命英雄的故事。
在山东,有一位叫王尽美的英雄叔叔。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但是他从小就特别有志气。
王尽美叔叔看到老百姓生活得很苦,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他努力学习,到处宣传革命的道理。
有一次,他走了好多好多路,去一个村子里给大家讲为什么要革命,怎么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哪怕他的脚都磨出了水泡,声音也变得沙哑,可他一点儿都不停歇。
还有一回,敌人到处抓他,可他一点儿都不害怕。
他躲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继续想办法组织大家反抗敌人。
王尽美叔叔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停地努力着,最后累倒了。
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里。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王尽美叔叔,向他学习!《山东的红色英雄》小朋友们,咱们山东有好多英雄呢,今天来讲讲其中一位。
他叫张自忠,是个特别勇敢的人。
张自忠叔叔在战场上可威风啦!有一回,敌人的炮火特别猛,可他一点儿都不退缩。
他大声喊着:“冲啊,为了咱们的国家!”带着战士们就往前冲。
就算受伤了,他也咬着牙继续战斗。
还有一次,他们的粮食和水都没了,可张自忠叔叔还是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最后,他为了保卫国家,牺牲了自己。
他是我们山东的骄傲,我们要永远记住他!《山东的红色英雄》小朋友,今天给你们说个山东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叫杨子荣。
杨子荣叔叔可厉害了!有一次,他要去打一群很坏很坏的土匪。
那土匪藏在一个很难找的地方。
杨子荣叔叔一点都不害怕,他想了好多办法。
他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走啊走。
终于找到了土匪的老窝。
然后他特别聪明,把土匪都给抓住了。
小朋友们,杨子荣叔叔是不是很勇敢?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
四年级革命英雄故事

四年级革命英雄故事
以下是一个关于四年级革命英雄的故事:
小英雄王二小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中,有一个名叫王二小的孩子。
他聪明勇敢,经常帮助村里的老人和小孩。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加入了儿童团,帮助八路军传递情报和照顾伤员。
一天,王二小正在山上放牛,突然发现了一队日军进入了村子。
他知道这些日军是来破坏村庄的,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
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日军引入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八路军战士们迅速发起攻击,将这队日军全部消灭。
然而,在战斗中,王二小不幸被日军击中,英勇牺牲。
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全村人,成为了村里的英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更多关于革命英雄故事的书籍、文献以获取更全面的和准确的信息。
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

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引言革命英雄是指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以无私的精神和勇气为人民争取解放和幸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英雄的象征。
这些英雄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探讨几位革命英雄的故事,介绍他们的事迹和影响。
一、陈毅陈毅(1901年-1972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毅年轻时曾参与五四运动,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
他在1930年代组织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重要军事指挥职务,组织了一系列战役,有效击溃了日军。
解放战争胜利后,陈毅继续担任军事和政治职务,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毅的事迹和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军事上,他还对中国的外交事务有着重要影响。
他担任中国外交部长期间,积极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和支持。
陈毅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为革命事业奋斗,为人民服务。
二、切·格瓦拉切·格瓦拉(1928年-1967年)是古巴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一个世界级的革命英雄。
他出生于阿根廷,曾在医学院就读,但对社会的不公正深感愤怒,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并加入了古巴革命。
在古巴革命期间,切·格瓦拉担任过重要军事和政治职务,为古巴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切·格瓦拉不仅在古巴革命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他还积极参与国际革命斗争,并支持其他国家的解放运动。
他坚信革命是人类解放的唯一道路,为此不惜付出个人的牺牲。
切·格瓦拉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仍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三、尼尔逊·曼德拉尼尔逊·曼德拉(1918年-2013年)是南非历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英雄和国际象征。
他是南非黑人民主斗争的领导人,坚定地反对种族隔离制度。
革命先烈英雄的故事分享

革命先烈英雄的故事分享革命英雄主义是革命者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思想行为。
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群众的英雄主义。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希望大家前来阅读!革命英雄的故事篇1 :赵尚志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squo;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
“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
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
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
“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 --- 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
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
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邱少云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
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时的社会,一切是那么的令人发指,强欺弱似乎成了当社会的一种规则。
就在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
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
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就在这场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胜利、保全整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
一位为了党为了人民把自己的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
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带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的“惊喜”。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
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半天枪炮呢!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对战士们的体力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
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
"战士们信心十足同声回答说:"
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
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
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像山坡上的草一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显不出一点儿痕迹。
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也能清楚地听到。
战士们一丝也不敢松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
这时,他如果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
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能完成。
就在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
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
火焰已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
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烈火继续在燃烧着,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
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
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邱少云的事迹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感动,忍着钻心之痛一动也没
动,这是要拥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的事。
我们很难想象。
但他做到了,他是英雄,人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人们学习的楷模。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
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缅怀先烈事迹,树立正确人生观
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
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时;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而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由此而燃烧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这就是革
命先烈故事,这一切在今天的文明
社会里,似乎以被历史的尘封所覆盖。
《红色之旅》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血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地,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恨家仇??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世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忱的爱国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涣然一新!
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似乎已渐渐地淡忘了这种幸福的创始者--伟大的革命志士们。
二十四烈士、杨靖宇、黄励、刘胡兰、江姐、叶挺、小萝卜头………
这些名字时常提醒我们要不忘历史,不忘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得胜利。
可是,他们究竟伟大在哪里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如何不畏牺牲,宁死不屈,又如何信念坚定、英明勇敢,这话虽然不错,但似乎又缺了些什么,其实,要真正的理解他们的伟大之处,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烈士们对革命的那份挚爱。
在书中我们住足在刘胡兰纪念馆时,刘胡兰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雕像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又一次使我们想起这位正值妙龄的
少女悲惨而悲壮的命运。
时年不足十五岁的共产党员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毅然选择死亡,坦然躺在刀坐上,迎接死亡的到来。
在临刑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身骇然正气!她牺牲了,然而革命胜利了,刘胡兰永活在我们心中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共产党员刘国志,当亲友知道他被捕后,利用上层社会关系四处营救。
其五哥专程由香港赶回买通特务头子营救,只要他在悔过书上签个字,脱离共产党便可摆脱这炼狱的痛苦。
而他却断然拒绝了。
不是他不渴望自由,不是他不珍惜生命。
在亲情与酷刑、生与死的抉择中,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
他说“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有党在,我等于没有死!”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
为了党和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曾经囚禁了无数革命者的白公馆、渣滓洞,我仿佛看见国民党人狡猾的目光正不怀好意的注视着眼前那张写满正气的脸,他自作聪明的认为只要他用残忍的手段(灌辣椒水、用鞭子抽)就能使人屈服,但他们看错了对象。
也或者说是他们高估了自己得能力。
有着崇高信念的人决不会因为一点折磨而放弃追求,他们深信即使自己受迫害而死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革命的队伍,所以他们从不畏惧死亡,而只有为革命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信念。
像小萝卜头,年龄不足10岁,却成了传递情报的老手;像江姐,一位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女子,却成了革命者中的光荣典范。
这一切只因为他们对革命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在革命胜利的前后,革命志士们从未改变过自己的信念,他们才是真正的伟人,是为崇高事业奋斗着的强人!
在这《红色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我不禁思绪腾飞:虽然革命先辈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赞颂,他正如不灭的烈火,照耀在今天每一寸幸福的国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