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精选】文献综述范文1

关于虚假新闻管理的研究综述08级体教羽一班:邓林学号:2008170423摘要:新闻的真实性就如同新闻的生命,因此,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传媒塑造良好的美誉度和公信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新闻媒体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个别媒体甚至不顾原则利用虚假新闻进行不正当竞争。
从目前的情况看,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在对虚假新闻管理的文献研究中,本文主要针对虚假新闻的界定、产生原因及虚假新闻管理这几部分内容将有关学者的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关键词:新闻媒介;虚假新闻;新闻管理虚假新闻是经济快速发展、传媒业竞争激烈的产物。
虚假新闻产生伊始,便陆续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词为“虚假新闻”的文献,从1984年至今,共有911篇,其中2004年后的相关文献有311篇。
这些文献大多从虚假新闻的界定、表现形式、产生原因、管理措施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对虚假新闻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与其他新闻类专题的文献相比,研究虚假新闻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
此外,目前研究虚假新闻的学者,大多从事传播学或新闻学相关职业,因此,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角度看,他们对虚假新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深度。
但我们研究虚假新闻现象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虚假新闻,因此,就目前文献反应的情况看,学者们还没有对虚假新闻从管理学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目前,学者对虚假新闻及虚假新闻管理的界定还不充分,涉及到虚假新闻管理外延的文献相对较少,研究的内容也不够深刻。
目前还没有学者明确提出对虚假新闻的管理从属于公共物品管理,但根据部分学者的观点,并结合一般大众的生活经验,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综合判断,即“虚假新闻”属于准公共物品;受众对“虚假新闻新闻”的消费模式基本符合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模式。
(一)虚假新闻的定义我国学者对“新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期间,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新闻下过定义。
新闻综述怎么写 范文

新闻综述怎么写范文
新闻综述是对一篇新闻报道进行简要概括和总结的文章。
以下是一个新闻综述的范文:
标题:国际会议就气候变化达成历史性协议
日期:某年某月某日
在最近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全球各国代表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协议。
该协议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气候行动设定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在会议上,与会代表们纷纷发表讲话,强调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的严重威胁。
他们共同认识到,只有全球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根据新达成的协议,各国将采取具体行动,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等。
此外,还将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给发展中国家,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一历史性的协议被普遍认为是全球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
它展示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在气候问题上的共识和决心。
这也为未来的气候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合作基础。
然而,尽管协议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协议中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不够明确和具体,需要更加具体的措施来确保落实和执行。
总的来说,这个国际会议的结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各国应共同努力,确保协议的落实,并继续加大力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对最近国际会议就气候变化达成历史性协议的新闻报道
进行的综述。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新闻娱乐化趋势的思考

[17]魏颖:《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忽视的娱乐化趋势》[J],《新闻通讯》,2000年第1期
[18]喻国明:《报纸的定位: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考察—来自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的报告》[J],《新闻战线》,2000年7月
[19]徐光春:《新闻舆论工作的“要”与“不要”》[J],《新闻出版报》1998年9月14日
[5]林孜:《报纸娱乐新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马黎萍:《中国报纸娱乐新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7]文硕:《这就是娱乐经济》[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4月版
[8]柯杨:《新闻“故事化”潜藏的危机》[J],《新闻记者》,2004年1月
2022新闻综述范文500字(优选5篇)

2022新闻综述范文500字(优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2022新闻综述范文500字(优选5篇)2022新闻综述范文500字第1篇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有了对新闻报道真实的向往和追求。
带有文献综述的论文范文(通用4篇)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

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精彩3篇】文献综述是对某个专题领域进行理解和阅读,搜索大量研究资料后经过归纳整理、综合研究分析形成的学术论文,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本店铺分享的3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例文2000字》,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文献综述《国际新闻界》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三期文献综述《国际新闻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主要刊载国内外新闻传播学各领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成果。
它是“大传播”所有领域的各种研究课题的探讨空间和研究成果发表的园地。
通过对《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7期---2012年第7期,共12期刊登的文章分析发现,主要包括传播学研究、新闻学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传媒研究、出版印刷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广播电视研究、广告传播研究、传媒与法研究、公共关系研究、新闻教育研究,共11个方面,每期从11个主题中选择5-6个主题,刊登18-22篇文章,其中传播学研究、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史研究是研究重点。
为更深入的了解《国际新闻界》的研究,笔者选择了《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对刊登的文章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加以分析,希望对国内新闻传播研究动态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认知。
《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3期主刊部分,共刊登了20篇文章,选择了传播学研究(3篇)、网络传播研究(1篇)、传媒研究(3篇)、广告传播研究(2篇)、新闻传播史研究(5篇),第三期话题为传播法制研究(6篇)。
————————从研究方向对本期文章的分析————————一、本期话题研究——传播法制研究从第三期主题传播法制研究中刊登的文章看,选择了微博版权、网络侵犯、社会性媒介下的隐私意识、视频网站的版权侵权注意义务四个国内热度较高的话题;两个国外话题,选择的是日本庭审报道的取材自由与限制以及对“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这一原则做历史考察。
比较分析得知,微博和视频网站均是网络的一部分,而网络有属于社会性媒介的一种;版权问题、隐私问题以及网络侵害,都是和这几个研究息息相关的,联系十分紧密。
而对于《明显而即刻的危险_原则的历史考察》、《日本庭审报道的取材自由及其法律边界》两篇文章,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共性较少。
《社会性媒介使用与隐私意识法律化原则探讨》、《网络侵犯行为——类型与特征》两篇文章都分析了传播内容与受传者的关系,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研究受传者的隐私意识和被侵犯的行为特征,研究范畴上来讲,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分支,网络侵犯行为属于网络社会学研究对象,关于网络侵犯行为的报道近几年也有增多的趋势,“网络追杀”、“人肉搜索”等新名词也逐步走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1]高雄杰着.影视画面造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2]陈向阳.电视新闻话语分析举隅[D].暨南大学2000[3]刘永泗着.影视光线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4]谭辛鹏.电视新闻时间论[D].暨南大学2001[5]周毅,张鹏程.直播电视新闻的画面拍摄--以《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为例[J].东南传播.202107[6]朱金娥,刘永福.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的技巧[J].电影评介.202121[7]向平.浅议电视新闻画面语言与摄像技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8]舒小坚.浅析电视新闻美学[J].当代传播.202106[9]郭笑非.电视新闻拍摄要素对新闻真实客观性的影响[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10]张敬邦着.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明技术与技巧[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1[11]刘恩御着.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2]美帕克D.H.Parker着,张今译.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5[13]江洋.光与影的魅惑--对电影用光的探索[J].福建艺术.202105[14]王安祥,翟学军,刘汉臣,高宾,余化娃.光源相关色温计算方法的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2104[15]施思.广东地区普通话电视新闻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21【l】阿尔文·托夫勒【美】.未来的冲击【MI.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加】.麦克卢汉精粹【MI.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菲利普·科特勒【美】.市场营销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桂敬一【日】.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刘雪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5】杰克·富勒【美】.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罗杰·费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21【8】马克·波斯特【美】.信息方式【MI.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9】萨尔坦·科马里【美】.信息时代的经济学【M』.姚坤何卫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0】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MI.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1】伊丽莎白切尔【英】.企业家精神:全球化、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121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美】.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J.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1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l5】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胡钮.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l8】金暗.报业经济学.【Ml.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凌昊莹.媒介经营管理【MI.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2. 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骆正林.传媒竞争与媒体经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14. 陆小华.新媒体观〔M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5. 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四】.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6. 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7. 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8. 邵培仁.媒介经营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9. 孙燕君.报业中国【明.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10.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 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12.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3. 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14.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本质与竞争优势【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15.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6. 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8. 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一个急速变革行业的原理和实践【间.长沙:湖南出版社,202119.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I.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朱春限现代传媒产品创新理论与策略【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前言: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成为众多媒体的选择,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对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中。
当前,在媒体的新闻报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娱乐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一切新闻报道都以娱乐化的角度来诠释新闻事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但是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优劣上,新闻学界还是褒贬不一的,特别是在一些媒体上,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方式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
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获得受众肯定的同时,学者对新闻娱乐化的研究还关注到娱乐化方式产生的不良新闻传播情况,这在多种媒体中也有所体现,对于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利弊共存的环境下,媒体工作者如何合理利用这种传播方式,制作出符合媒介市场化环境下能够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竞争力的新闻信息,这成为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针对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探索,学者的研究围绕娱乐化的表现、娱乐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的未来发展改进意见等都提出了一些专家的研究论点,这对形成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良好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正文:新闻学者对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以不同的思路和关注内容为研究的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总结,目前对电视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娱乐化现象的理论研究。
目前的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新闻报道娱乐化的方式提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未来生存和竞争中获得优势,使用娱乐化的报道方式成为媒体工作者的共识,由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什么是新闻报道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就要有个清晰的了解。
目前的新闻学界中关于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中,专家学者关于新闻报道娱乐化的2 现象给予了一定的界定,通过对现象上的界定让新闻工作者以及读者认识到都市报的娱乐化发展方向。
这些界定主要是围绕使用新闻娱乐化的新闻报道现象总结基础上进行的归纳,通过对已有的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个共性,为其他新闻工作者参考之用。
例如在罗映纯的《当前我国大众媒介新闻娱乐化现象剖析》一文中,作者从理论上对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文章中,作者针对对娱乐化的现象进行了定义,并且讲娱乐化现象和新闻报道的通俗化、平民化现象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媒介中的具体表现及产生的根源,特别指出经济利益是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动力;对于该现象的评价,作者认为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三点对策和建议:一是媒介从业人员应该从认识上廓清两个问题:新闻娱乐化不等于新闻的平民化,新闻价值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强化新闻专业主义,三是实行媒体的分流发展。
在理论的研究上,作者把新闻娱乐化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且针对现象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操作方式,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对于新闻记者进行新闻报道来说,这是进行新闻报道娱乐化方式写作中的基础,要从理论上把握好这样的报道方式。
二、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优劣势分析1、对电视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的优势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形成了改进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学者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传播优势上的分析是在受众理论以及媒介市场化环境下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等理论下进行比较式分析的,针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传播现状进行论述,例如陈岑的《浅析新闻娱乐化现象》一文中,作者对新闻娱乐化现状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新闻娱乐化轻松、自然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广泛的认可,这种节目传播形式开启了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新探索,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满足了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作者认为电视新闻的泛娱乐化削弱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降低了观众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论文的结构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论述,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整体上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的分析。
而郭靖的北京电视台《天天体育》的大型赛事娱乐化报道研究一文则是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对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作用,在作者的论述中,对《天天体育》采用娱乐化报道方式后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论文的论述中,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于新闻娱乐化在电视传媒生产中的具体呈现,以及这种呈现的娱乐化表达方式。
论文的研究首先回3 顾了中西方娱乐化进程,综述我国学界在新闻娱乐化这一问题上的研究现状,并探究新闻娱乐化的根源及成因。
指出对大型赛事体育新闻娱乐化现状的考察是此研究领域的空白。
文章选取北京电视台《天天体育》大型赛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天天体育》大型赛事的栏目、体裁、表达符号、叙事方式、制作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经娱乐化改造后的新闻在数量上呈增长趋势。
标题与叙事方式,是娱乐化在内容方面的表现;新栏目与新体裁,是娱乐化在形式方面的表现。
另外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媒体的融合创新,为大型赛事报道的娱乐化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行实践。
研究得出新闻娱乐化作为新闻业不可缺少的运作手段,势必会继续作用在体育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坚持娱乐有道、娱乐有度、娱乐有责的发展是符合体育新闻发展规律和趋势的。
2、对娱乐化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发展至今,在具体的新闻探索中,新闻工作者对这样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各自的认识,并且能够将这一传播理念合理利用到新闻工作中,但是在目前的传播形式下,对新闻娱乐化的认识有的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来说,合理认识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存在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形成了一定的客观认识。
张鸿雁、杜威的《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及危害》一文中,针对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媒介市场化的竞争以及受众的心理需求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是同样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新闻娱乐化现象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凸显,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
媒体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更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这些新闻娱乐化衍生出来的问题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
仝文瑜的《电视新闻娱乐化的隐忧》同样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的立足节目的表现形式和节目的内容上进行分析,对节目改变以往字正腔圆的新闻传播形式改为这种娱乐化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在作者的分析中,对新闻娱乐化的隐忧中,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对实现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增强新闻节目的艺术表达形式上的影响上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了当前电视新闻的具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三、娱乐化传播方式的未来发展分析4 对娱乐化这样一个新闻传播方式,目前从媒体新闻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是持有肯定意见的,特别是在目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对新闻的制作方式也形成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针对目前新闻娱乐化的发展方式,学者的研究也形成了各自的改进方式和建议,这对新闻实践来说可以形成较好的参考价值。
李振合的《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分析与对策》一文中,作者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存在的环境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针对目前新闻娱乐化的发展现状论述上,作者采用的是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的风湿,分析新闻娱乐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新闻娱乐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上进行的改进,作者的分析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所以提出的建议也具有参考价值,作者认为1、保证内容的真实性;2、强化记者的职业道德;3、增强舆论监督;4、提升新闻从业者的准入门槛,这些都是避免新闻娱乐化方式给新闻报道带来负面影响的有力措施。
同时,在李晓冬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一文中,关于新闻娱乐化的未来发展,作者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改进意见,作者认为合理使用新闻娱乐化的传播方式,新闻记者首先要学会区分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的概念,因此,在论文中作者针对目前新闻娱乐化的发展现状,论文通过对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背景、合理成分进行简单梳理,重点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在对负面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未来新闻娱乐化的发展作者认为突出新闻娱乐化在新闻中的本性、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媒体的公信力是改进目前新闻娱乐化方式存在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方式。
总结: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新闻学的专家学者对新闻实践中使用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具体表现进行的分析,这样的分析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传媒的发展和经营条件下媒体在使用娱乐化的报道方式的时候的表现进行论述。
从论述和分析的内容以及研究成果来看,当前新闻学学者对新闻娱乐化的媒体表现分析中,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式的研究上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从整体上来看,当前新闻报道普遍使用娱乐化报道方式,为了能够让这样的报道方式更好的为新闻媒体服务,专家学者的研究围绕提升和改进娱乐化报道方式的研究还需要有更深入的探索。
文献资料:[1] 李晓冬. 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10) . [2] 张鸿雁,杜威. 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及危害[J]. 声屏世界,2010,(12) . [3] 陈岑. 浅析新闻娱乐化现象[J]. 新闻传播,2010,(05) . [4] 李振合. 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分析与对策[J]. 新闻窗,2010,(03) . [5] 张莉. 新闻娱乐化概念辨析[J]. 新闻爱好者,2010,(23) .[6] 刘坚,王伟,张鑫扬.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J]. 社科纵横,2010,(06) . [7] 杨啸洲. 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底线[J]. 青年记者,2009,(23) . [8] 刘威.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J]. 经济研究导刊,2011,(02) . [9] 张庆. 浅析新闻的娱乐化倾向[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02) . [10] 仝文瑜.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隐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8) . [11] 郭靖. 北京电视台《天天体育》的大型赛事娱乐化报道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2009,(11) . [12] 杨金鹏. 新闻娱乐化及其负面影响研究[D]. 南昌大学,2006,(04) . [13] 闫伊默. 新闻娱乐化探析[D]. 郑州大学,2005,(08) . [14] 郭俊锋. 新闻娱乐化及其成因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15] 陶波. 媒体进行新闻娱乐化的逻辑[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