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基真题与答案
2019年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2019年教师公招考试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A.130 B.140 C.150 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D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 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A.苛勒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体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出一定的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A、训练B、锻炼C、劳动D、生产【答案】A【解析】这是教育的经济功能的体现,即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故选A。
2、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产外无任何目的,这属于()的观点。
A、个人本位论B、生活本位论C、文化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解析】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故选D。
3、“严慈相济”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答案】B【解析】“严慈相济”体现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故选B。
4、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的作用。
A、定势B、变式C、问题D、原型启发【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鲁班因为手被锯齿状的丝茅草划破而发明了锯子,体现的是原型启发。
故选D。
5、唐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唐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答案】A【解析】在竞赛型活动中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01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教育公共基础》考试(真题含答案)

四川省2019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故本题正确。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主要观点。
新任老师在准备期的素质特点如下: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形成了教师所需要的一部分独特的优势素质。
故本题正确。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结构分类。
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内课程资源。
故本题错误。
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
这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德育的渗透性是指在课文中加入思想品德教育,本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正是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故本题正确。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含答案可编辑WORD文档,欢迎下载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最新版本)一、单项选择题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B)。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C)主张“道法自然”。
A.孟子B.苟子C.老子D.韩非子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4.根据研究的定义,下列属于研究现象的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
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B)。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7.(B)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育》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9.教育的“生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言语D.动物本能10.“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B)。
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11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A.赫尔巴特B.杜C.凯洛夫D.洛克12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C)。
A.杜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杜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14心理学上称为(A)。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律 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 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A.一般化B.具体化 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 B.需要 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苛勒 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2019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9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A 洛克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康德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其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也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2.享誉全球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A 培根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卢梭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
《爱弥儿》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著作。
卢梭在该书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培根的代表作为《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赫尔巴特的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杜威的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因此本题选D。
3.某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为A 显性正向功能B 显性负向功能C 隐性正向功能D 隐性负向功能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1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教育的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题干中,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的正向功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非预期性的,这体现了教育的隐性功能。
因此本题选C。
4.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2019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详解

2019年四川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冇学之父”和“科学教冇学的奠基人”的是A洛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康徳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教疗学的发展。
徳国教冇家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其代表箸作《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冇学(科学教冇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也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2.享誉全球的教育箸作《爱弥儿》的作者是A培根B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2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教冇学的发展。
《爱弥儿》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著作。
卢梭在该书中提出自然主义教冇,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培根的代表作为《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赫尔巴特的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杜威的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因此本题选D o3.某教师认貞•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为A显性正向功能B显性负向功能C隐性正向功能D隐性负向功能该题您未回答:x 该问题分值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冇的负向功能指教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按教ff 功能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冇的显性功能指教冇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教育的显性功能所岀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题干中,教师认真负责, 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体现了教育的正向功能: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非预期性的,这体现了教育的隐性功能。
因此本题选C。
4.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是启发式的方法。
()2.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4.定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
()5.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依据之一。
()6.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7.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涵义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学世界”。
()8.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正诱因。
()9.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10.我国于1986年5月1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并于当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11.“侧珲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
()1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
()13.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
()14.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15.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
()参考答案1-5 ×√√×√6-10 ××√××11-15×××××二、单项选择题1.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是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所具有的特点?()A.探究法B.发现法C.情感陶冶法D.实践活动法2.()是指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
A.课堂规范B.课堂纪律C.课堂气氛D.课堂管理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B.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但以前者为主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人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其中()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下半年四川省教师招聘教育公基真题与答案一、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正确。
2、教师职业生涯周期中,处于入职阶段的教师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知识和经验具有表面化的特点。
正确。
3、师生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错误。
4、某小学语文老师在《挑山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受到挑山工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的感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绕着走这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原则。
正确。
5、小刚坚持“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生活准则,他的道德发展处于习俗水平。
错误。
6、教师的基本板书要能体现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内在联系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表现教学内容的基本事实、基本思想。
正确。
7、国家课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难以顾及各学校的特殊性。
正确。
8、小组讨论是一种教学策略。
正确。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工作。
错误。
10、一般认为,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但面临新问题时往往会退回到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
11、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为持久的变化,因此学习结果将会以行为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
错误。
1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先知者而存在的。
错误。
13、知识的储备是个体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因此知识储备量越大,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正确。
14、根据艾森伯格的理论,当学生帮助他人的原因是“我帮助他是因为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表明该生的亲社会行为已经达到移情取向水平。
错误。
15、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角色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把掌握的应对方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训练方式称作肯定性训练。
正确。
16、学习准备状态受智力发展和技能掌握的影响较大,受生理发展状态的影响较小。
错误。
16、在学车过程中,每次练完倒车入库后,琪琪都会在睡前将倒车入库过程在脑海里默默过几遍,琪琪的这种做法属于心理练习。
正确。
17、习惯了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就想不到杯子也可以用来插花,这属于思维定势。
错误18、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其监护权由学校行使。
错误。
19、某教师经常上课迟到,没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 学校可以对教师给予行政处分。
正确。
19、在某小学六年级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内教师让没有带教科书的一位学生回家取书,而这位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此事故属于学校直接责任事故。
错误。
20、侵权损害事实的存在是实施法律救济活动的前提正确。
21、某班数学老师要求家委会使用班费给全班同学购买某出版社出版的数学练习册,该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正确。
22、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是基础。
正确。
二、单选题1、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0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生态功能D.文化功能选C。
2、教育目的确定教育内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0A.定向功能B.调控功能C.评价功能D.选择功能选D。
3、西周时期的教育特色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这体现了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是()oA.生产力B.社会经济制度C.文化D.地域环境选B。
4、要体现的教育理念为()0A.实质教育B.生活教育C.形式教育D.实用教育选C。
5、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这表明教师必须具备()oA.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B.扎实的专业知识C.高超的教学实践能力D.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选B。
6、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角度看,当一个教师由关注“我能行吗”转到关注“我怎样才能行",那么,该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oA.“非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生存关注''阶段D.“任务关注''阶段选D。
7、强调学生的兴趣,注重研究,把课程资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这种观点属于()o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选A。
8、在一个5-10人的教室里,由一人扮演“教师",其他人扮演“学生”,轮流转换角色;“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模拟教学,专门训练一两种教学技能,并利用视听设备记录过程, 然后自评和互评获得反馈信息。
这种训练方法是()oA.翻转课堂B.小组合作学习C.教育实习D.微格教学选D。
9、老师说:“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下面这个问题,看有谁能回答……"这是课堂提问中的()oA.引入阶段B.拟题阶段C.列题阶段D.评价阶段选A。
10、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减法时,如"16-8=8\教师要求学生准确给出得数。
并要求学生学会“用十减''“减十加?"等两种以上的计算形式,这属于教学目标中的()o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思维与智慧D.情感态度价值观选A。
11、最能体现教师权威意识的教室座位安排形式是()0A.圆桌式B.马蹄式C.秧田式D.小组式选C。
12、科学老师在桌上放一个酒精灯,问:“把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学生答: “会。
"老师说:"如果把纸折成一个盒子会不会燃烧呢?"学生说:“当然会。
”于是老师把纸盒装满水,放到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燃烧起来。
学生议论纷纷。
老师说:“为什么装满水的纸盒就燃不起来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沸腾与蒸发该老师的导入不包括()oA.悬念导入B.激疑导入C.情境导入D.故事导入选D。
13、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oA.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善于提问,引导教学步步深入D.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获得知识选C。
14、王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剪刀和胶带将平行四边形“变” 成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oA.实验法B.练习法C.演示法D.情境法选A。
15、数学老师在教授“相遇问题”时,一开始呈现了“相对、相向、相背、同时"几个词,让学生两人一组用行为表达出这几个词的意思,之后才开始讲相遇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是()oA.抛锚式教学B.随机进入式教学C.情景式教学D.支架式教学选C。
16、思维导图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策略中的()o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元认知策略选C。
17、受张老师邀请,在当地戒毒所工作的夏明爸爸,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在“家长一日教师"课上,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吸毒的危害及如何远离毒品,并教育同学们要热爱生活。
这里采用的德育方法是()oA.榜样示范法B.情境陶冶法C.实践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选D。
18、“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人教育集体”,这种班级管理策略是()oA.行为矫正策略B.心理辅导策略C.团体动力策略D.家校联合策略选C。
19、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丽,非常羡慕姐姐每天都能戴着红领巾上学,渴望早日加入少先队。
对目前的小丽而言,少先队是()oA.正式群体、参照群体B.正式群体、非参照群体C.非正式群体、参照群体D.非正式群体、非参照群体选A。
20、下列不属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是()oA.两种工具观B.发生认识论C.最近发展区学说D.智力发展内化说选B。
21、亮亮第一次来到田野,非常兴奋。
指着地里的麦苗叫韭菜。
妈妈告诉他那是麦苗,并从手机里搜出韭菜和麦苗的图,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两者的不同。
从这以后,亮亮学会了区分麦苗和韭菜。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亮亮的认知图式发生了()oA.同化B.迁移C.顺应D.成熟选C。
22、物理课上,李老师拿出两个鹤鹑蛋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里。
结果一个蛋沉了下去,另一个蛋却浮了起来。
同学们都十分好奇,热烈地讨论起来。
这时,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课题一一浮力。
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这属于学生学习阶段中的()OA.动机阶段B.领会阶段C.习得阶段D.概括阶段选A。
23、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说明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只是在现有水平上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在未来很有可能被再次推翻。
以上对于知识的理解更符合下列哪一学派的观点?()o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主义选C。
24、正确完成广播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o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选A。
25、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B.学习兴趣具有选择性和分化性C.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很感兴趣D.对具有游戏因素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选 B。
26、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特别有自信心,那么学生常常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心理学家布鲁纳把这种学习动机称为()oA.好奇内驱力B.互惠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认知内驱力选A。
27、初二(5)班教学半期考试,甲乙丙三位同学都得了84分,甲很高兴地说:“我从来没得过这么高的分数。
"乙平静地说:“嗯,这和我的估计差不多。
'‘丙却非常沮丧:“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怎么得这么低的分。
”三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oA.动机差异B.态度差异C.效果差异D.目标差异选B28、目的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线中,图一和图二的纵坐标分)0别代表()oA.工作量;所需时间B.所需时间;错误量C.工作量;错误量D.所需时间;工作量选C。
29、下列不是根据认知差异进行教学活动的是()oA.在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进行活动比赛B.将外向型和内向型的学生混合编组进行课堂活动C.将课程内容分为偏重理解的内容和偏重记忆的内容D.讲稳重反思型和冲动直觉型学生混合编组进行科技活动选A。
3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是()oA.矫治心理异常现象B.普及心理健康知识C.树立心理健康意识D.了解心理健康方法选A。
31、对考试焦虑进行心理辅导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oA.强调考试的重要性B.矫正学生的认知方式C.培养学生调整自己目标的能力D.让学生学会有意识调控自己的情绪选B。
32、下列说法中属于属于内控特征的归因是()oA.由于我没有充分准备,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B.由于不熟悉考场环境,导致我这次考试发挥失常C.由于老师命题超纲,导致我做不出那些难题怪题D.由于老师突然安排考试,因此我对成绩好坏不在乎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