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山史
2021高三材料作文“攀登·信念”主题班会演讲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材料作文“攀登·信念”主题班会演讲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造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峰的壮举。
1975年5月27日,在拍摄9名队员登上峰顶照片时,为保证向全世界完整展示五星红旗,队员罗则让国旗挡住自己的脸。
2018年5月14日,年近70岁的夏伯渝成功登上珠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利用我国5G、北斗技术采集相关测量数据。
……2049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登珠峰,为共和国百年华诞献礼。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60年6月7日,在拉萨举行的欢迎凯旋队员集会上的致辞。
②1975年6月10日,罗则看到照片后的感想。
③2018年6月9日,“攀登·信念”主题班会上的演讲稿。
④2049年9月30日,“我与祖国河山”栏目记者国庆节专访登山队员。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由多则典型事例组成,这些事例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我国在不同时期攀登珠峰的重大意义。
第一则事例侧重于“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峰的壮举;第二则事例强调罗则为保证向全世界完整展示五星红旗让国旗挡住自己的脸,突出罗则的爱国情怀;第三则事例是“年近70岁”的夏伯渝,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强调信念的力量;第四则事例述说高科技测量珠峰,突出我国的科技力量;最后一则是展望未来,2049再登珠峰,“为共和国百年华诞献礼”。
多则事例之间有机联系,互为表里,共同构成我国“攀登珠峰”这一限制性写作情境。
考生在写作时,要基于以上情境联想思考,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只能从所给任务中任选一个,以当事人的身份写作。
中国经典探险故事

中国经典探险故事中国经典探险故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科学考察,都展现了中国人勇往直前、追求未知的精神。
以下是几个中国经典探险故事的例子。
一、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率领了七次下西洋的航海远征。
他的远航达到了印度洋、波斯湾、东非等地,开辟了中国与南亚、东非的贸易路线,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郑和的航海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探险之一,也是中国探险史上的里程碑。
二、徐福寻仙记徐福是汉朝时期的一位探险家,传说他曾经带领船队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和神仙山。
他历经风雨,最终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岛屿——蓬莱仙岛。
虽然徐福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但他的探险精神和勇气深深影响了后世。
三、三峡探险之旅三峡是中国最具壮丽景观的地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但在长江三峡大坝修建之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未知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一支中国科考队深入三峡区域展开了探险活动,他们面对陡峭的峡谷,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勘测和科学考察。
他们的努力为三峡大坝的修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后来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珠穆朗玛峰登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也是登山者们的梦想之地。
中国登山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攀登珠峰,数十年来,无数登山队员经历了艰辛和危险,但他们的勇气和毅力使得珠峰不再是人们心中的神秘和遥远。
中国登山队员的成功登顶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探险精神,也为世界登山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些中国经典探险故事展示了中国人追求未知和探索世界的精神。
无论是古代的航海探险,还是现代科学考察和登山活动,中国人都以无畏的精神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这些故事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未知,勇往直前。
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被誉为世界之巅,吸引着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梦想和挑战。
中国登山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历史的登山队之一,自然也对珠穆朗玛峰充满了向往和挑战。
他们历经多次尝试,终于在一次艰难的征程中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成为了世界各国登山队的榜样和榜样。
这支中国登山队的征程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队伍中的队员们都是经过多年严格训练和积累经验的专业登山运动员,他们深知登山的危险和艰辛,但也热爱这项充满挑战和冒险的运动。
他们先后进行了几次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尝试,但都未能如愿。
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天气突变,有的是队员体力不支,还有的是装备出现问题。
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决心,也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珠穆朗玛峰所蕴含的挑战和考验。
经过反复的总结和分析,他们锻炼队员的体能,更新装备,重新制订了攀登策略。
终于,在一年艰苦备战之后,他们再次出发,准备迎接珠穆朗玛峰的挑战。
这次的攀登过程是充满了磨难和考验的。
在攀登过程中,队员们不断面临着各种挑战:高原反应、冰川裂缝、暴风雪等,他们时刻处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之中。
但他们相互鼓励,紧密合作,勇往直前,从不放弃。
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攀登时,他们更是面临了种种险情,强冰攀岩、冰裂缝、冰塌等令人心悸的挑战。
但是,他们从未后退,也从未放弃,终于成功克服了一切困难,登顶了世界之巅。
登顶珠穆朗玛峰的那一刻,是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们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他们站在巅峰上,放眼望去,只见云雾缭绕,幽深的山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崇高和壮美。
在那一刻,他们感到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也为中国登山队赢得了荣耀。
登顶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一个梦想,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充满着挑战和风险的。
中国登山队的成功,不仅展现了中国登山队的实力和团结精神,也展现了中国登山队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和历史的登山队之一的形象。
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线路与攀登历史

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线路与攀登历史一、路线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
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
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1、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2、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3、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4、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5、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6、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曰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7、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8、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9、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10、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11、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
同年,中、曰、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
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二、攀登历史对珠穆朗玛峰的攀登活动,开始于本世纪之初,第一次正式攀登珠峰的是1921年的英国队。
但直到1938年为止,英国登山队先后八次试图从珠峰北坡我国西藏境内进行攀登,都告失败。
1939年到1946年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喜马拉雅山高山登山活动,处于停顿状态。
1947年以后,亚洲高山区登山活动又恢复起来。
从1947年到1975年的二十八年间,各国运动员对珠穆朗玛峰的多次攀登中,有十一次取得了成功。
在珠峰顶上,总共留下了八个国家五十一名男女运动员的足迹。
其中,中国占十二名并包括一名女运动员,是到目前为止登上珠峰人数最多的国家。
登山运动的起源

登山运动的起源现在大家都热爱登山运动,你们登山运动的起源你们知道吗?下面跟店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欢迎参阅。
登山运动的背景登山成为体育运动,始于18世纪后期的欧洲(国际登山界的一般看法)。
1760年7月,出生在日内瓦的青年科学家德索修尔,为了探索高山植物问题,渴望能有人帮他克服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险阻——登上高峰。
于是,他在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海拔4807米的勃朗峰山下的小山村——沙莫尼的村口贴出一张告示:凡能提供登上勃朗之巅路线者,给予重金奖赏。
但很长时间都无人响应。
直到26年后的1786年,沙莫尼村的医生帕卡尔和阿尔卑斯山区水晶石匠人巴尔玛做向导,帮助德索修尔登上了该峰,并进行了科学考察工作。
于是,一个新的体育运动项目——“阿尔卑斯运动”(即登山运动)随之兴起。
后来,人们便把1786年视为现代登山运动的诞生年。
19世纪,特别是1850年以后的15年间,登山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
世界上第一个登山组织——英国登山俱乐部,也是在这个时期(1857年)建立的。
19世纪末以后,登山运动从竞技登山和探险登山两个方面向前发展。
一方面,以西欧阿尔卑斯为中心的竞技登山持续活跃;另一方面,则是欧洲的登山家逐步向东欧的高加索、美洲的安第斯,特别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等山区展开活动。
攀登6000~7000米以上高峰的探险登山,日益吸引着更多的登山探险家。
登山的运动起源与发展从1786年至1865年间,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相继为登山运动员登上,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
19世纪80年代以后,使用各种攀登工具和技术的技术登山曰渐推广,其活动地区也从阿尔卑斯低山区转向喜马拉雅高山区。
1950年至于1964年,世界十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相继为中、英、美、意、曰等十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所征服,国际登山史上称此一时期为“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
中国登山发展史

中国登山发展史
中国登山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攀登队伍是一支英国队,他们于1924年通过北坡攀登到了海拔8,848米的峰顶。
此后,许多国家的登山队伍都来到中国,试图攀登珠峰。
1950年代,在新中国的领导下,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登山队伍,培养技术人员和攀登运动员。
1957年,中国第一支登山队在三亚进行了训练。
1960年,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成功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五台山,成为了中国登山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之后,中国的登山队伍开始较多地参加国际登山活动和比赛。
198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登山联合会主办的世界登山大会,完成了不少重要攀登,包括K2和卡拉库木峰等。
1992年和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亚洲登山会议,在亚洲登山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登山运动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户外运动和旅游体验项目。
目前,中国的登山运动员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攀登珠穆朗玛峰、卡拉库木峰、伊利亚斯峰等高峰。
同时,中国的登山装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为登山运动的发展和创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登泰山记之壮丽的征程泰山登山的意义与历史背景

登泰山记之壮丽的征程泰山登山的意义与历史背景登临泰山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历史背景。
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被奉为神山,被尊为帝王将相展示雄心壮志和体现国家统一的象征。
本文将围绕着泰山登山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旨在展示这场征程的壮丽和不朽。
1. 泰山登山的意义登泰山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徒步体验,更是一次关于身心灵上的洗礼。
泰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宏伟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登临泰山,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和宏伟的壮丽景色,让人在自然中找到平静与宁静。
同时,登泰山也是对自己意志力和毅力的一种挑战,通过攀登陡峭的山路,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同时体现了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
登泰山以其独特的意义和美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的登山者前来一睹“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丽景象。
2. 泰山登山的历史背景泰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人开始登泰山祭祀,将泰山奉为神山供奉祭祀。
这种祭祀活动持续了数千年,直至现代。
泰山也成为帝王将相巡视视察的地方,据统计,有几十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曾亲临泰山。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泰山登山的意义更加深远,也让登临泰山变得更加神圣和庄严。
在历史上,泰山登山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登泰山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据传,在战国时期,来自不同国家的君主们争夺中原霸权,常常会选择登泰山,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统一大业。
同时,登山的过程也是一个考察将相才能和能力的过程,只有真正有才干的人才能攻克泰山之巅。
因此,泰山登山不仅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也体现了政治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
在现代,泰山登山也有着其他的意义。
泰山同时也是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体验泰山的壮丽和美景。
泰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同时,泰山登山也是一种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高校登山史

中国高校登山史北京大学山鹰社北京大学山鹰社(英文名称: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缩写MAPKU)是北京大学以登山为中心的一个学生社团。
成立于1989年4月1日。
成员为本校的学生和教师。
活动包括体能训练、远足、登山、攀岩和科学考察。
办有社刊《山友》。
是全国首家以登山、攀岩为主要活动的学生社团。
社团精神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社团成立二十年来,在以走向自然、征服自我、发扬青年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精神的宗旨下,开展包括登山、远足、攀岩、探洞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登山活动结合高山探险与科学考察,努力发掘祖国广阔的山岳资源。
暑假组织社会实践考察团,深入祖国边远地区了解国情,服务当地人民。
各项活动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登山爱好者和国家运动员,为中国的民间登山运动和高山科考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为山鹰社的核心组织,北京大学登山队由积极上进,身体素质良好的会员政策,其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校体育教研室,校团委的直接支持下,也是在中国登山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山鹰很快的发展起来。
1990年8月23日,北大登山队在天津加利加有限公司的赞助下,攀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成功,“开辟了中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凤桐语,1990年10月)。
辉煌20年来,北大登山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向社会展示了北大这所优秀高校的学生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0年中,先后登上了念青唐古拉、各拉丹东、玛卿岗日、卓奥友等十几座山峰。
北大登山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队伍。
截至2009年拥有1 1名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
统计资料表明,自90年代以来,北大登山队共有70余人攀登过雪山,30人有过两次以上高山经验,21人曾达到过7000米以上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队员们在登顶过程中
2007年,中国首次有3位登山家――次仁多吉、边巴 扎西和洛则跻身此前全球只有13人加入的“14座俱乐 部”。登顶世界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是世 界登山界公认的难度最高的攀登行动
中国登山运动发展阶段
阶段
特点 组织形式 经费来源 参与群体 目标 目的 项目 标志性事件 主要特点
这是1992年10月30日12时零9分,中日联合登山队 A组队员胜利登上南迦巴瓦峰,藏族队员边巴扎西 激动地把国旗举在南迦巴瓦上空。新华社发
这是仁那(右)和吉吉站在珠峰顶上共同展开国旗, 成为世界首次一起登顶珠峰的夫妻。
这是仁那在拉萨举行的出征壮行仪式上与女儿告别
的资料照片。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顶。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 火炬高高举起。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未
50年中国登山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挑战命运、永 不服输、自信自励、国力渐强的当代中国史。
这是1975年5月27日,我国运动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 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饮、潘多从北坡 登上珠峰。
藏 族 北姑 娘 坡潘 登多 顶成 成为 功世 的界 女上 性第 。一 位 从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这 次登山活动中,登山队副政委邬宗岳滑坠 牺牲,给登山队带来沉重打击,还有许多 人受伤、得病。但登山队员们并没有被挫 折所击倒,抓住最后一次机会登顶成功。 藏族姑娘潘多也成为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珠 峰的女性。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再次登顶 珠峰成功给同胞们带来的巨大鼓舞是我们 今天所难以想象的。
社会化趋势 2000-今
社会性组织 自筹:社会赞助、自费 社会性组织:爱好者 高度、难度、体验 个性化 高山探险、攀岩运动、 户外运动、户外拓展 户外运动研讨会 户外运动兴起、呈快速 发展趋势
• 谢谢大家!
诞生与发展 1955-1978
国家组织 政府拨款 专业队 高度和人数 为国防、科考、政治 服务 高山探险 1960、1975年登珠 峰 政治性、大规模
改革开放 1979-1999
中外联合组织 外国资金+自筹 专业队+业余 高度、未登峰 改革开放与国际 交流 高山探险、攀岩 运动 《外国人来华登 山管理办法》 攀岩运动兴起、 社会活动萌芽
中国登山史
主讲人:李颖(麦子) 2010年6月20日上海万体馆
个人简介
• • • • • • • • • • • • 李颖 网络ID:麦子 业余爱好:游泳、绘画、登山 2009年参加中登协初级户外指导员培训 2010年参加中登协户外师资培训 户外经历: 2005年9月登顶3年徒步穿越新疆博格达雪山 2005年夏徒步穿越西藏墨脱 2009年穿越腾格里沙漠 2009年参加贵州全国山地运动会定向穿越
登山精神
• 美国人沃尔姆说:“登山是很棒的一件事。当你远涉重洋来到世界上 最神秘的喜马拉雅山脉,攀登地球最高峰,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 现。我会尽我所能向上攀登,享受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挑战身体极 限的感觉,我认为这就是我登山的目的。”
• 美国登山者米勒认为:“登山是人类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 一项运动,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 和毅力。” • 思考50年的攀登历史,人们或许会说,登山就是登山, 攀登的过程远比登顶过后的轰轰烈烈更为重要,平和、纯 真才是登山的精髓 。
你如何参加培训
• 1、准时上课、下课。 • 2、手机请转为按摩器。 • 3、举手发言、掌声鼓励,不鼓励记太
多笔记。
中国人的珠峰
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时20 分,中国登山队伍胜利登上海 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这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 上世界第一高峰。 年轻的中国登山队队员王 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 于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集体 安全地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 朗玛峰,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 上的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攀上它 的顶峰的壮举。
有的高度把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
• 珠峰圣火传递,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不可 预知难度最大也是最鼓舞人心的活动。北 京奥运会,因为有了珠峰火炬传递而别具 特色,彰显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奥运 精神;而登顶珠峰活动,也因借助奥运会 这个举世关注的平台,使中国人的进取精 神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是1988年5月31日,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 中方登顶队员(自左至右)次仁多吉、仁青平措、大次仁、 李致新胜利归来,受到首都人民热烈欢迎。
• 梦想创造神奇。提出北上南下、南上北下
双跨世界最高峰的梦想需要勇气和灵感, 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则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超凡的能力和良好的协作精神,新一代中 国登山人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没有梦 想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经过改革开 放的洗礼也难以实现这种高难度的登山壮 举,双跨珠峰的经典意义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