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岩画简介
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

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里的历史背景、岩画特点以及岩画保护工作等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贺兰山岩画的独特之处。
一、历史背景贺兰山岩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贺兰山岩画分布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的贺兰山脚下,是中国甲骨文遗存的主要地区之一。
它们的绘制时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岩画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工艺品、狩猎、舞蹈、祭祀等丰富的信息。
二、岩画特点1.种类繁多贺兰山岩画种类繁多,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案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人物岩画,可以看到人们的身姿、衣着和发型,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2.艺术风格独特贺兰山岩画的艺术风格独特,既展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念,又融入了当地人的民间艺术特色。
岩画中的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3.文化内涵丰富贺兰山岩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等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认知和理解。
三、岩画保护工作贺兰山岩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贺兰山岩画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修复保护专业团队对破损、褪色和剥落的岩画进行修复保护,使其恢复原貌,延长岩画的寿命。
2.环境保护加强周边环境整治,保持山清水秀,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侵蚀对岩画的损害,确保岩画的长期保存。
3.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展览、讲座和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贺兰山岩画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四、参观须知1.遵守规定请游客朋友们务必遵守参观规则,不要触摸和刻画岩画,不要乱丢垃圾,保持参观秩序。
2.注意安全参观时请留意山体状况,避免发生滑倒和摔伤等安全事故。
尤其是在雨雪天气,山体更加湿滑,请务必小心行走。
3.文明出游在参观过程中,请保持良好的游客形象和文明行为,不喧哗、不吸烟,共同营造良好的游览氛围。
贺兰山岩画介绍

贺兰山岩画介绍一、地理位置及分布贺兰山岩画位于中国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县境内,它是中国古代北方西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创作时间自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一直延续到西夏时期(公元1038~1227年)。
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麓的20余个沟口,岩画总数达数万幅。
岩画笔法简洁,造型粗犷,构图朴实。
刻制方法有凿刻与磨制两种。
内容涉及狩猎、放牧、征战、舞蹈、祭祀等方面。
此外,还有狼、鹿、羊、犬、虎、马等动物以及抽象符号等。
贺兰山岩画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当地古代先民的生活与信仰,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迁徙史、文化史、艺术史等方面的珍贵形象资料。
二、内容与表现形式内容:贺兰山岩画主要有:动物岩画,种类有羊、马、牛、鹿、狗以及少数禽类与爬行动物。
这类岩画占了贺兰山岩画的绝大部分;人物岩画,有全身像、人面像以及肢体、器官等图像;天体岩画,有太阳、星辰、云朵等;工具武器岩画,有弓箭、盾牌、车辆等。
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建筑、植物、符号岩画以及时代较晚的文字题刻等。
题材:贺兰山岩画的题材,以狩猎、畜牧为主要内容,另外舞蹈、交媾、争战、械斗等也是岩画中常见的题材。
表现形式: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
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
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
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
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与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与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文化的宝藏——贺兰山岩画

量 众 多 、蕴 涵幽 深 ,至 今仍 让 人 无 法 真 正解 读 其 内涵
的贺兰 山岩 画 。
霜 ,画 面却 依 然 清 晰 ,色 彩依 旧鲜 艳 的岩 画 。 自然 又 是 以各种 野 生 动物 为 主题 的 “ 示会 ” 展 。
在远 古 ,贺 兰 山一 带水 草 丰茂 ,是 理 想 的游 猎 放 牧 场 所 。 因此 ,贺兰 山 岩 画 中主 要 表 现 的 艺术 题 材 也 离 不 开 动 物 。它 不 仅 数 量 众 多 ,而 且 种 类 也 很 可 观 。
●杨 惠玲 (夏 画 究 心 银 70 ) 宁 岩 研 中 , 川 50 01
文
| l l
[ 摘
化的Biblioteka 宝藏 I。| |I
| _— i 兰山岩 画 _ 。
兰 山 ,既强 烈 地 削 弱 了西 北寒 风 的侵 袭 ,又 有 力 地 阻 挡 了腾 格 里 沙漠 流 沙 的东 移 ,成 为银 川 平 原 的一 道 天
从世 界 范 围来 看 ,在 现 已查 明 的 10多处 岩 画 的主 要 0
尤 以羊 出现 的频 率最 多 , 占 8%以上 。这 在 贺 兰 山众 0
多 的 岩 画点 中都 得 到 了体 现 。
地 区 中 ,绝 大 部 分 位 于 沙 漠 和 半 沙 漠 地 带 。无 独 有
偶 ,贺兰山也是位于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两大沙漠之
肃 、青 海 、新 疆 等 省境 内 ,表 现 的 内 容 以 动 物 为 主 。
从 分 布可 以看 出 ,北方 岩 画 分 布地 区与 古 代 文化 遗 址
的分 布大 体 相 同 。在巍 巍 的 贺 兰 山 中 ,密 集 分 布着 数
的 众 多 动 物 岩 画 ,既 是 对 当 时 自然 界 动 物 的 生 动 写 照 ,也 是 先 民们 对 动 物 强 烈 占有 欲 望 的 表 现 。在 非 洲 ,从 1 8世 纪 以来 ,陆续 发 现 有 虽 经 历 了上 万 年 风
贺兰山的岩画介绍

《贺兰山的岩画介绍》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神奇的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在咱们国家的宁夏,那里的山可漂亮啦!山上有好多好多的岩画。
这些岩画有的画的是动物,像羊啊、牛啊、马啊,活灵活现的,好像它们马上就要跑起来一样。
有的画的是人,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打猎,可有意思啦!有一幅岩画,画的是一群羊,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
有的羊低着头在吃草,有的羊抬头看着天空,还有的羊在和小伙伴玩耍。
看着这些羊,我好像能听到它们“咩咩”的叫声。
还有一幅岩画,画的是一个猎人在追赶一只鹿。
猎人手里拿着弓箭,跑得飞快。
那只鹿也很聪明,东躲西藏的,想要躲开猎人。
这幅岩画就像是在给我们讲一个紧张刺激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说贺兰山的岩画神奇不神奇?《贺兰山的岩画介绍》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贺兰山的岩画吗?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哟!贺兰山可壮观啦!山上有好多古老的岩画。
这些岩画的样子可奇怪啦!有的像太阳,圆圆的,好像在对我们笑;有的像月亮,弯弯的,像一艘小船。
还有很多动物的岩画呢!比如说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巴,好像在吼叫,看起来特别威风。
还有猴子,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特别调皮。
我记得有一幅岩画,画的是好多人围在一起跳舞。
他们的手举得高高的,腿也抬得高高的,看起来特别开心。
我猜他们一定是在庆祝什么节日。
贺兰山的岩画真的太有趣啦,就像一本古老的画册,给我们讲着过去的故事。
《贺兰山的岩画介绍》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了解贺兰山的岩画吧!贺兰山可美啦,山上的岩画更是神奇。
那些岩画有的画在高高的石头上,有的画在大大的石壁上。
画的东西可多啦!有一幅岩画是一只大大的老鹰,它展开翅膀,好像要飞起来一样。
还有画马的,那些马跑得可快啦,好像一阵风。
我看到有一幅画,好像是人们在举行什么仪式。
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手里拿着东西,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贺兰山的岩画真的太吸引人啦,每次看到它们,我都好像穿越到了很久以前。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贺兰山的岩画吗?。
银川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

银川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岩画之一。
它们位于贺兰山的北麓,距离宁夏首府银川约50公里。
现在,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神秘而美丽的岩画。
贺兰山岩画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5世纪的西汉、北魏和唐代,艺术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多样。
岩画主要呈现人物、动物、文字、建筑等图案,描绘了古代人们生活、信仰和社会风貌。
首先,我们来到观音寺。
观音寺岩画是贺兰山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看到众多的佛教造像和精美的壁画。
这些壁画细腻地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佛陀的教诲,展示了贺兰山岩画在宗教信仰方面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来到岩画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岩画不仅在山壁上雕刻,还出现在洞窟和壁画上。
岩画上的图案表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比如耕作、狩猎、牧羊等。
这些岩画不仅呈现了贺兰山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还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重要的岩画主题——“银川债台”。
根据岩画的内容和考古学研究,我们推测岩画上的人物有可能是古代商人和债务人。
这些画面描绘了商人们的财富和债务管理的场景,是了解当时贺兰山地区商业状况、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重要资料。
贺兰山岩画还以其丰富的动物图案而闻名。
在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马、骆驼、狮子、鹿等。
这些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根据细致的雕刻,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这片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动物的丰富多样。
除了动物图案,还有很多文字图案出现在岩画上。
这些文字目前还没有被完全理解,但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它们可能是某种古代文字系统的一部分。
这为研究古代贺兰山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吸引了无数文化学者、历史爱好者和游客的兴趣。
同时,岩画也是贺兰山地区的宝贵资源,为保护和保存这些岩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复、保护和规范游览等。
银川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银川最建议去的三个景点
1.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山嘴子,距银川市区40
多公里。
岩画分布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现已发现的约有600处,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处岩画群。
岩画线条粗犷,形象生动,线条流畅。
岩画中的人像、动物、植物以及它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些岩画记载了距今五千年左右黄河上游地区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岩画。
2.沙湖
沙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南50公里处,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景区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886米,景区内有沙山、沙水、芦苇等自然景观和党项羌城遗址、西夏王陵等人文景观。
沙湖风景名胜区集沙漠旅游与湖泊旅游于一体,是集沙与水、沙与湖为一体的复合型沙漠生态旅游区。
—— 1 —1 —。
贺兰山的景点介绍

贺兰山的景点介绍“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因为岳飞的《满江红》而闻名天下。
贺兰山的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在贺兰山东部(宁夏部分),有几千年前游牧民族留下来的岩画(贺兰山岩画);还有西北干旱地区少有的森林公园(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林木一望无际,冬天这里也是赏雪的好地方;这里还有西夏陵考古遗址公园遗迹。
一、贺兰山岩画贺兰山岩画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点;中国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贺兰山岩画景区景色优美,奇峰叠嶂,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6000余幅神秘悠远的古代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研究远古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顺着这个多彩的岩画万花筒,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游牧人一幕幕富有生气的社会生活,唤起对人类一致性的认识,理解我们人类的发展历史。
二、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宁夏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宁夏首府银川市近郊,总面积9587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898种,其每平方公里岩羊分布量居世界首位。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野生动植物资源众多、旅游基础设施完善而著称。
已形成“迎宾区”“樱桃谷”“松涛山庄”“青松岭”“贺兰山阙”五大景区近百个景点。
在近万公顷的景区内,高耸入云的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吐红的樱桃、挂紫的丁香、披粉的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沟壑。
尤其是当您踏入森林公园的深处,登上“青松岭”,人已处在苍茫林海之中。
贺兰山岩画感悟

贺兰山岩画感悟介绍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在贺兰山的岩石上刻画图案和文字来表达艺术或宗教意义的一种方式。
这些岩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文化和信仰,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历史与特点史前时期的岩画贺兰山地区的岩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岩画呈现出较为简单的图案,往往是人物或动物的轮廓线条。
这些岩画往往与古人对于狩猎和生产活动的追求有关,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象征意义。
文化交流的岩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贺兰山地区逐渐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这也使得岩画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贺兰山地区的岩画中出现了汉字的文字记录,这表明了当时贺兰山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密切。
艺术表现形式色彩运用贺兰山岩画中常使用黑白色的对比,以及红色和蓝色的点缀。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能够突出岩画的图案和线条,还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图案构图贺兰山岩画的图案构图多样且富有创意,例如动物、人物、器物等,构图上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能够给人以深入的思考。
艺术价值贺兰山岩画作为古代艺术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 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体系。
2. 通过岩画的图案和构图,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审美观和艺术追求。
3. 贺兰山岩画作为文化遗产,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当代的启示贺兰山岩画作为古代艺术形式,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通过学习和欣赏岩画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2. 岩画艺术教会我们审美的观点和对艺术的追求是多样化的,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保护和传承岩画艺术,我们能够加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结语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一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和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贺兰山岩画简介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
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
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
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
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
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
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
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
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
”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
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
草等。
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
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
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有“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录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
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
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广泛,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画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舞蹈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犷奔放,构图朴实,具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
许多人面形画面简单,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少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仰有关。
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有趣现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立人的轮廓,双臂弯曲,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中心的造型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拜和敬仰,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伪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
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姿秀逸,楚楚动人,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
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乐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人民在欢庆狩猎丰收时跳舞的情景。
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跑的鹿,有双较突出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走兽,各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据考证,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延续时间可能达2000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相继,共同完成了这一艺术画库。
岩画是他们表达情感、愿望、信仰的“艺术心态录”。
岩画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
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如今,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
各位游客,贺兰口岩画的镌刻,有些是先凿后磨,线条光滑;有些是先勾轮廓,在加深线条。
艺术表现手法古朴稚拙,向儿童笔下的形象。
即刻画其所见,有直抒其所想,流露出自然与粗犷的神秘魅力。
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之行,想必大家一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