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合集下载

《微机保护》PPT课件

《微机保护》PPT课件
由电力系统输入到继电保护装置的模拟 信 号分类: • 来自TV(或TA)的交流电压(或电流)信号; • 来自分压器(或分流器)的直流电压(或电流)信 号; • 自断路器、隔离刀闸等设备辅助接点以及其它 继电器接点的开关量信号,或者来自别的微机 保护或数字设备的数字量信号。
输入信号预处理过程的具体步骤为: 1. 将电力系统输入到继电保护装置的模拟信号
2. 数据处理单元对已转变为数字量电量信号进 行数字滤波,从而获得微机保护算法所需要 的数字信号序列;
3. 数据处理单元对已滤波的数字信号序列采用 合适的算法并结合开关量输入信号综合判断, 然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开关量输出系统和人 机对话和外部通信系统的输出,实现闸、信 号告警、数据记录等功能。
一、输入信号预处理
二、模拟量输入系统
微机保护装置模拟量输入接口部件的作用 是 将电力传感器输入的模拟电量正确地变换成离散 化的数字量,提供给数字核心部件进行处理。
交流模拟量输入接口部件内部按信号传 递顺 序为:电压输入变换器和电流输入变换器及其电 压形成回路 、前置模拟低通滤波器 、采样保持 器 、多路转换器、模数变换器。
采样 多路
A/D 数据更
保持 转换器 转换器 新排队
输入信号的预处理
图2—2 输入信号预处理流程框图
二、数字滤波
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 滤波精度高。加长字长可以很容易提高精度。 • 可靠性高。模拟元器件很容易受环境和温度 的
影响,而数字系统受这种影响要小得多。 • 灵活性高。数字滤波器改变性能只要改变算 法
• 按照不同的滤波理论又可分为常规滤波器和最 佳滤波器。
• 按频率特性分为低通、带通、高通和带阻四类 基本滤波器,其中前两类滤波器在微机保护中 用得较多。

微机保护装置构成..

微机保护装置构成..

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 模/ 数 变换 模拟量 输入变换 放大驱动
来 自 TA 、 TV 的电流、电 压
数/模 变换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 光 电 隔 离 开关量输入 信号处理 开关量 输 出 电 路 开关量输入 去执行元件
变 电 站 测 控 对 象
打印机接口
并行 接口
二、保护与测控装置的箱体
保护与测控装置:均采用机箱式结构, 且每套装置由一个或几个箱体组成。
开入量:断路器、隔离开关的状态 (合、断);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 开出量:保护出口及告警信息等。
作用:
开关量输入回路完成外部 接 点的输入; 开关量输出回路完成各种保 护出口跳闸输出、告警信号输出。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主要元件
并行口芯片、光电耦合芯片、 中间继电器等。
(四)人机对话电路 作用: 用于人机对话.
作用:完成算术及逻辑运算,以 实现继电保护、测控、管理等功能。
构成:通常由微处理器CPU、存 储器、定时器/计数器、Watchdog及 接口芯片等组成。
DSP和一般的CPU不同:
体系结构 标准化和通用性 流水线结构: 快速乘法器: DSP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完成的 工作量。 低功耗:
2.存储器
组成:主要包括打印、显示、键 盘及信号灯、音响或语言告警等。 内部仍为计算机系统。
(五)通信接口
作用:主要是完成自动化装置间通信 及信息远传.
(六)电源
作用:提供整个装置所需的直流稳压 电源。
微型机系统 微处理器( CPU ) 存储器 WATCHDOG 定时器 人机对话回路 本地操作人员 打印机 通信接口 至其他微机 系统通信 信息远传 通用数 字接口 调制解调器 人机交 互接口
一、微机保护测控装置的典型 硬件结构

第九章-微机保护概述

第九章-微机保护概述

1.半周积分算法
半周积分算法的依据是
S
T
2 0
U
m
s in tdt
Um
cos t
T
2 02UmT NhomakorabeaUm
即正弦函数半周积分与其幅值成正比。
式(9-6)的积分可以用梯形法则近似求出:
(9-6)
S
[
1 2
(
u0
u1 )
1 2 ( u1
u2
)
1
2
(
u
N 2
1
uN
2
)]Ts
(9-7)
1
N 21


ui
变 换

1

S

变 换
uo

Ch
2
s(t)
3.模拟低通滤波器(ALF)
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同时抑制无用频率 信号的电路。对微机保护系统来说,在故障初瞬间,电压、 电流中可能含有相当高的频率分量(例如2kHz以上), 为防止频率混叠,采样频率不得不取值很高,从而对硬件 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但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采 样前用一个低通模拟滤波器(ALF)将高频分量滤掉,这样 就可以降低采样频率,降低对硬件速度的要求。
y(n) x(n) x(n k)
(9-1)
x(t)
A1 sin 2f1t
A3 sin 3f1t t
t nTS kTS t nTS k TS
图 9-12 差 分 滤 波 器 滤 波 原 理 说 明
那么上式所示的滤波器是如何起到滤波作用的哪?我们以图
9-12来说明滤波的原理。设输入信号中含有基波,其频率
开关量输入有两类:

微机保护

微机保护

定时限/反时限保护、后加速保护、过负荷保护、负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单相接地选线保护、过电压 保护、低电压保护、失压保护、负序电压保护、风冷控制保护、零序电压保护、低周减载保护、低压解列保护、 重合闸保护、备自投保护、过热保护、过流保护、逆功率保护、差动保护、启动时间过长保护、非电量保护等。
发展
微机保护
用微型计算机构成的继电保护
01 具体介绍
03 基本组成
目录
02 运行原理 04 保护类型
05 发展
07 优点
目录
06 程序特点 08 主要区别
微机保护是用微型计算机构成的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具体介绍
微机保护具有高可靠性,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单片机)为核心,配以输 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和通讯接口等.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矿山冶炼、铁路以及民用建筑等。微机的 硬件是通用的,而保护的性能和功能是由软件决定。
2、多种功能的高度集成,灵活的配置,友好的人机界面,使得该通用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可作为35KV及以 下电压等级的不接地系统、小电阻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系统的各类各类电器设备和线路的保 护 及 测 控 , 也 可 作 为 部 分 6 6 K V 、 11 0 K V 电 压 等 级 中 系 统 的 电 压 电 流 的 保 护 及 测 控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工程技术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机保护在电力系 统的研究开发是计算机技术在线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机保护的应用与推广已经成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早 在 2 0 世 纪 6 0 年 代 末 , G ·D ·R o c k e f i l e r 等 人 提 出 了 用 计 算 机 构 成 继 电 保 护 装 置 , 当 时 的 研 究 工 作 以 小 型 计 算 机为基础,试图用一台小型计算机来实现多个电气设备或整个变电所的保护功能,这为计算机保护算法和软件的 研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是继电保护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技术02微机保护基础-文档资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技术02微机保护基础-文档资料
中性点电压传感器输出二次变换 母线电压传感器输出二次变换
合并单元
数字输出
电时 源钟
图 2.27 合并器的基本输入规模
22.2.2 GOOSE 报文的传送执行 当保护装置发现并判断故障出现在保护
区内时就应立即动作,与传统保护不同,将 跳闸GOOSE命令以数字帧的形式发送到通信网 络上,对应的智能一次设备接收到该GOOSE报 文命令后执2.行2.相2 应G的OO跳SE闸报操文作的。传送
第二章微机、数字化继电保护基础
2.1 微机继电保护的硬件构成原理 1)微型机系统 2)模拟数据采集系统 3)开关量输入和输出系统 4)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 5)电源系统:它是装置可靠工作的基础,
应满足精度,谐波系数、可靠性等指标要求。 常用3V, 5V,15V,24V多个电压等级。
硬件构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数字化继电保护现场信息输入由电子式互 感器和合并器完成,为适应老站改造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产品都保留了由传统电磁互感器引 入的模拟量通道模块。
图2.22 数字化继电保护现场信息采集输入系统 组成原理图
(1)电子式互感器 主要有高、低压耦合隔离,传感头,A/D 转换及数字量标准化输出等环节。
电子式是互感器、传感头的主要类型:
的构架。
工作站1
工作站2
远动站
站控层
间隔层 过程层
装置1
合并器单元
ECVT电子式互感器智接口以太网 IEC61850-8-1
装置n
光纤以太网 GOOSE +SMV
智能一次设备
图2.31 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
图2.32 线路保护中的SV网和GOOSE网
监控1
监控2
远动1
远动2
...

第二章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原理

第二章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原理

◆无源滤波器
构成:由无源器件R、C构成。 优点: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耐受较大 的过载和浪涌冲击。 缺点:对谐波分量衰减过大。
二阶RC无源滤波器示意图 通常R=4.7kΩ,C=0.01μF
◆有源滤波器
构成:运算放大器等。 优点:滤波器特性比无源滤波器好。 缺点:元器件参数变化对特性影响较大。
19
有源滤波器示意图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给出是非大于等逻辑信号判断保护是否启动给出是非大于等逻辑信号判断保护是否启动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否延时起动等确定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否延时起动等确定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5微机保护装置一般采用如图所示的多cpu结构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
第二章 微机保护硬件构成
寻找能够区分出三种运行状态的可测参量;
提取和利用可测参量在三种状态下的“差异”; 识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 完成继电保护任务。
3
4.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
给出“是”、“非”、“大 于”等逻辑信号判断保护是 否启动
输入信号 测量部分 逻辑部分 执行部分 输出信号
整定值
常用逻辑回路有“或”、“与”、 “否”、“延时起动”等,确定断 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11
功率消耗:
GB/T 18038-2000《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微机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2
电流变换器的暂态特性(直流分量对变换器的影响)
输入电流: 基波1A
输入电流: 基波1A 直流分量0.2A
13
◆霍尔传感器
霍尔电流传感器一般由原边电路、聚磁环、霍尔器件、(次 级线圈)和放大电路等组成从实现原理上可分为:直测式和 磁平衡式。 直测式霍尔电流传感器原理:

微机保护的构成及特点

微机保护的构成及特点

微机保护的构成及特点微机保护是由微型计算机和相应软件(程序)来实现的新型保护,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一、微机保护硬件的构成微机保护硬件的核心是微处理器,硬件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源五个部分。

1、数据采集单元继电保护装置从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获得的电流、电压是模拟信号,微机保护能够处理的信号是离散化的数字信号,将模拟量转换成为数字量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数据采集,也称为模拟量输入系统。

主要包括电压形成回路、前置模拟低通滤波器(ALF)、采样保持电路(S/H)、多路转换器(MPX)以及模数转换(A/D)电路五个部分,完成将模拟输入量准确地转换为所需的数字量。

1)电压形成回路主要有电压变换器、电流变换器和电抗变换器等。

电压、电流变换器一次侧并联电容,主要是为了吸收耦合到输入导线上的干扰信号;电流变换器二次侧并联电阻的目的是通过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来实现电流量到电压量的变换。

电压形成回路除变换电量外,还起电气隔离和电磁屏蔽的作用,以保证弱电元件的安全,减少高压设备对弱电元件的干扰。

2)前置模拟低通滤波器(ALF)低通滤波器是一种能使工频信号通过,同时抑致高频信号的电路。

通常分为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两种。

3)采样保持电路(S/H)(1)采样模拟输入信号经电压形成回路和低通滤波后仍为连续的时间信号,把连续的时间信号变成离散的时间信号称为采样或离散化。

采样就是周期性抽取或测量连续信号的瞬时值,采样器的输出是离散化了的模拟量。

(2)保持微机保护多路模拟通道共用一个模数转换器(A/D),各通道的取样信号必须依次通过A/D回路进行转换,每转换一路都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变化较快的模拟信号必须保持,否则将引起误差。

4)多路转换器微机保护通常需对多个模拟量同时采样,为了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一般采用多个模拟量通道通过多路转换器共用一个A/D,通过多路转换开关实现通道切换。

第二章 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PPT课件

第二章 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PPT课件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微机保护原理多是反映工频 量的,或反映某些高次谐波,故可以在采样之前将 最高信号波频率分量限制在一定频带内。
一般在采样前用一个低通滤波器(ALF)将高频 分量滤掉。
28
(二)模拟低通滤波电路
RC无源低通滤波器电路
29
(三)采样保持器
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时,有以下实事:
从启动转换到转换结束输出数字量,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 在这个转换时间内,模拟信号要保持不变。否则转换精度
保护 系统
保护 系统
11
RR—M结构
保护 系统
串行通信
人机交互或管理 系统
保护 系统
12
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系统的构成
• 对于一个具体的微机保护装置,通常将硬件电 路按功能分别布置在几个PCB板上——称为保护 的“插件”,各插件安装于一个机箱中,采用总 线把各插件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套完整的保护装 置。
第二章 继电保护的硬件结构
1
微型机继电保护
南京南瑞继保董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左一)
北京四方公司董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北电力大学杨奇逊教授
2
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系统的构成
一、微机保护装置硬件按功能可分为五部分: 1)数据采集单元
包括电压形成和模数转换等功能块,将模拟输入 量尽可能准确地转换为数字量。 2)数据处理单元(微机主系统)
En A0 A1 A2 A3
译码/驱动
1

N
输出
公共端 U0
Ui1Uin
采样值输入
36
(四)多路转换开关
多路转换开关是一种多信号输入、单信号输出的电子切换开 关器件,可由CPU通过编码控制将多通道输入信号(由S/H送 来)依次与其输入端连接,而输出端与模数变换器输入端连接, 在CPU控制下逐一将各通道采样值变换成数字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第二节微机保护基本硬件构成
本节将要介绍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几种典型结构。

一、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
以下主要介绍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系统功能。

1.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系统构成
(1)数据采集部分(包括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输入变换、低通滤波回路、模数转换等)。

(2)数据处理、逻辑判断及保护算法的数字核心部分(包括CPU、存储器、实时时钟、WATCHDOG 等)。

(3)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以及人机接口(键盘、液晶显示器)。

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硬件系统-功能上分6块
(1)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输入系统):
①主要功能:采集由被保护设备的电流电压互感器输入的模拟信号,并将此信号经过适当的预处理,然后转换为所需要的数字量。

②模拟量输入回路方式(据模数转换原理分):
◆基于逐次逼近型A/D转换的方式:包括电压形成回路、模拟低通滤波器(ALF)、采样保持回路(S/H)、多路转换开关(MPX)及模数转换回路(A/D)等。

◆利用电压/频率变换(VFC)原理进行A/D转换的方式:包括电压形成、VFC回路、计数器等。

(2)数字处理系统(CPU主系统):
①数字处理系统(CPU主系统):
微机保护装置是以CPU为核心,根据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按照给定的算法来检测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性质、范围等,并由此做出是否需要跳闸或报警等判断的一种自动装置。

微机保护原理由计算机程序来实现,CPU是计算机系统自动工作的指挥中枢,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依赖于CPU来实现。

所以CPU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优劣。

②数字处理系统主要包括:
微机处理器CPU;
数据总线为8、16、32位等的单片机、工控机以及DSP系统;
存储器;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存放定值;
紫外线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EPROM和闪速存储器FLASH:存放程序;
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VRAM:存放故障报文、采样数据;
静态存储器SRAM:存储计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各种报告。

(3)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一般采用固态继电器、光电隔离器、PHTOMOS继电器等器件组成,以完成各种保护的出口跳闸、信号报警及外部接点输入等工作,实现与5V系统接口。

柜内开关量一般使用24V电源,柜间开关量输入信号采用220V或110V电源,计算机系统输入回路经光隔离器件转换为24V/5V信号,驱动继电器实现操作。

(4)人机接口:
①主要包括:显示器、键盘、各种面板开关、实时时钟、打印电路等。

②主要功能:
用于人机对话,如调试、定值调整及对机器工作状态的干预。

常用液晶显示器和6键操作键,人机交互面板包括:由用户自定义画面的大液晶屏人机界面;由用户自定义的报警信号显示灯LED;由用户自定义用途的F功能键;光隔离的串行接口;就地、
远方选择按钮;就地操作键。

(5)通信接口:包括:维护口、监控系统接口、录波系统接口等。

一般采用:RS485总线、PROFIBUS网、CAN网、以太网及双网光纤通信模式。

微机保护对其要求:快速、支持点对点平等通信、突发方式的信息传输、物理结构采用星形、环形、总线形、支持多主机等。

(6)电源回路:
采用开关稳压电源或DC/DC电源模块,提供数字系统5、24、±15V电源:
+5V电源用于计算机系统主控电源。

±15V电源用于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

+24V电源用于开关量输入、输出、继电器逻辑电源。

图10-1 微机继电保护功能
二、微机保护装置的几种典型结构
以下将要简要介绍微机保护装置的几种典型结构:
1. 单CPU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
(1)定义:指整套微机保护共用一个单片微机,无论是数据采集处理,还是开关量采集、出口信号及通信等均由同一个单片机控制。

(2)协同工作关系:目前人机接口一般另外采用独立的CPU,模拟量输入回路、单片微机系统(CPU、EPROM、RAM、EEPROM等)、开关量输入输出各部分均通过总线(BUS)联系在一起,由CPU通过BUS实现信息数据传输和控制。

(3)优点:结构简单。

(4)缺点:容错能力不高,一旦CPU或其中某个插件工作不正常就能影响整套保护装置。

因后备保护与主保护共用同一个CPU,主保护不能正常工作时往往也影响后备保护。

2. 多CPU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
(1)定义:指在一套微机保护装置中,按功能配置多个CPU模块,分别完成不同保护原理的多重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及人机接口等功能。

(2)优点:模块化设计,任何一个模块损坏不影响其他模块保护的正常工作,有效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容错水平,防止了一般性硬件损坏而闭锁整套保护。

(3)多CPU的功能框图:
图10-2 多CPU的功能框图
说明:
组成:由4个硬件完全相同的保护CPU模块构成,分别完成高频保护、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以及综合重合闸等,另配置了一块带CPU的接口模板(Monitor),完成对保护(CPU)模块的巡检、人机对话和与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等功能。

模拟量输入回路有交流输入、模/数变换1、模/数变换2。

单片微机系统即保护CPU模块由高频、距离、零序电流、综合重合闸等保护组成。

人机接口模块由带CPU的接口模板和打印机等构成。

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通道包括逻辑、跳闸、信号、报警电路,另有逆变电源部分。

每个CPU插件都可以独立工作,各保护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故可靠性强。

实际工作是主从分布式的微机工控系统,人机接口部分是主机,完成集中管理及人机对话的任务,而单片机保护部分是4个从机,它们分别独立完成各种保护任务,4种保护综合完成一条高压输电线路的全部保护,即输电线路各类相间和接地故障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并能完成综合重合闸功能。

3. 采用DSP的CPU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
(1)DSP定义: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是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专用芯片,它是微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的新器件。

(2)应用:由于它可把数字信息处理中的一些理论和算法以实时实现,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广泛应用。

(3)结构形式(哈佛结构):
大多用哈佛结构,将存储器空间划分成两个,分别存储程序和数据。

有两组总线连接到处理器核,允许同时对它们进行访问。

此法将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带宽加倍数,更重要的是同时为处理器核提供数据与指令。

DSP速度最佳化是通过硬件功能予以实现的,每秒能执行10M条以上指令。

采用循环寻址方式,实现了零开销的循环,大大增进了如卷积、相关、矩阵运算、FIR等算法的实现速度。

(4)应用到微机保护中的理由:
由于DSP技术有着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定点、浮点的运算功能,因此将DSP技术融
合到微机保护的硬件设计中,将极大地提高微机保护对原始采样数据的预处理和计算能力,提高运算速度,更容易做到实时测量和计算。

如,在保护中可以由DSP在每个采样间隔内完成全部的相间和接地阻抗计算,完成电压、电流测量值的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

(5)硬件框图:
图10-3采用DSP的CPU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框图
说明:采用单片机加DSP的结构,将主、后备保护集成在一块CPU板上,DSP和单片机各自独立采样,由DSP完成所有的数字滤波、保护算法和出口逻辑,由CPU完成装置的总启动和人机界面、后台通信及打印功能。

整个装置由多个插件模块组成,包括直流插件DC、交流插件AC、低通滤波插件LFP、CPU插件、通信插件COM、24V光耦插件OPT1、高压光耦插件PT2、信号插件SIG、跳闸出口插件OUT1和OUT2和显示面板LCD。

(6)其他:交流变换插件AC用于三相电流(IA、IB、IC)、零序电流I0、三相电压(UA、UB、UC)及线路抽取电压Ux的输入。

通信插件完成与监控计算机通信连接,有RS485、光纤和以太网接口。

4. 网络型CPU微机保护装置的结构:
(1)基本框图:
图10-4 网络型CPU微机保护装置结构的基本框图
说明:
与保护功能和逻辑有关的标准模块插件仅有三种:CPU插件、开入(DI)插件和开出(DO)插件。

CPU插件包含了微机主系统和大部分的数据采集系统电路。

开入(DI)、开出(DO)插件的设计,使CPU构成了智能化I/O插件。

通信网络采用CAN总线方式,利用CAN总线的可靠性和非破坏性总线仲裁等,可保证硬件电路和跳闸命令、开入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及时性。

网络作为连接的纽带,故每一个模块仅相当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可任意增加节点,节点功能分别升级。

要求:遵守相同的规约。

(2)优点:
模块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扩展性好;
升级方便;
便于实现出口逻辑的灵活配置;
降低对微型机或微控制器并行口的数量的要求。

三、现代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特征
以下就是现代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特征:
采用32位CPU提高保护系统的性能;
采用14-16位模数转换器A/D提高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
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实现软件标准化、模块化、可编程,尽可能采用实时任务操作系统;
采用液晶或场效应型平面显示器实现人机接口;
采用LAN及GPS构成强大、可靠的通信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