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的结晶过程分解
高分子结晶和熔融的过程和小分子有哪些不同

高分子结晶和熔融的过程和小分子有哪些不同一、结晶过程1、透明度(透明的原因就是光在介质中不发生折射、反射。
完全结晶和完全非晶的物质,由于其密度和折射率完全均匀、一致,没有光的折射,所以往往透明。
)小分子是完全晶体,透明(图1);高聚物不可以完全结晶,由于晶区和非晶并存,晶区和非晶区折射率不同,光产生双折射被吸收,所以一般不是很透明(图2)。
完全非晶的则透明,比如有机玻璃(图3)。
其次小分子结晶直径小于高分子,光线通过更有利。
2、高聚物是否都能结晶?聚合物按其能否结晶可以分为两大类:结晶性聚合物和非结晶性聚合物(图4)。
后者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结晶的聚合物,而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能结晶的聚合物,即结晶性聚合物可处于晶态,也可以处于非晶态。
聚合物结晶能力和结晶速度的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高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而这些结构特征中能不能和容易不容易规整排列形成高度有序的晶格是关键。
主链含有不对称碳原子的分子链,如果具有空间构型的规整性,则仍然可以结晶,否则就不能结晶。
3、结晶速率的不同,由于高分子的分子量大,分子链长,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大,导致高分子链的运动比小分子困难,尤其是对刚性分子链或带庞大侧基的、空间位阻大的分子链,所以,高分子的结晶速度一般比小分子慢。
复习:影响高分子结晶速率的因素:(1)分子链结构(2)相对分子质量(3)温度(4)小分子液体(5)外力(6)结晶成核剂4、结晶形态晶系(图5):立方、四方。
斜方、单斜、三斜、六方、三方高聚物结晶中没有立方晶系。
30%是斜方,30%是单斜高分子的结晶形态(图6):(1)单晶(小分子或是稀溶液、刚性聚合物缓慢结晶)(2)球晶(3)树枝晶(4)串晶和纤维状晶(5)伸直链片晶5、构成晶体的基本质点小分子:原子、分子、离子。
它们晶胞中的排列是相互分离的高分子:大分子长链沿c轴排列,在c轴方向上是连续的。
在c轴方向上分子链构象重复出现的“分子链段”为基本单元6、二次结晶小分子:①成核、②增长高分子:①成核(慢)、②主期结晶(快)、③二次结晶(慢)(图7)二、熔融过程相同点:都是热力学一级相变的过程(图8 P29 第四张PPT的两张图)小分子:熔融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随温度变化范围很窄,只有0.2℃左右聚合物:呈现一个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即存在一个“熔限”结晶聚合物熔融时出现熔限的原因:聚合物结晶形态和完善程度不同(1)在结晶过程中,随温度的降低,溶体黏度迅速增加,分子链的活动性减小,在砌入晶格时来不及做充分的位置调整,使形成的晶体停留在不同的阶段(2)在熔融过程中,尺寸较小,比较不完善的晶体将在较低的温度下熔融,尺寸较大的、较完善的晶体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熔融,因而出现一个“熔限”。
高分子结晶过程的原理

高分子结晶过程的原理
高分子结晶过程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高分子链段发生规整排列,形成晶体区域,即晶区。
非晶区链段仍旧无规整排列。
2. 晶区内高分子链段大部分保持平行排列,并紧密堆积,形成层叠结构。
3. 高分子链段间通过分子间力,如范德瓦耳力作用维持排列结构。
4. 升温过程中,晶区受热运动破坏,高分子链段逐渐随机运动,晶体融化。
5. 降温过程中,链段运动减缓,发生定向排列,晶区逐渐增大,完全结晶时呈现规整排列。
6. 结晶过程从多点核生成发展开来,不同晶区可能存在不同取向。
7. 升温降温过程可重复进行,体现高聚物的热可逆性。
8. 结晶度受热历史影响,通常通过缓慢降温获得结晶度高的产品。
9. 存在最低结晶温度,低于此温度高聚物链段不再有足够运动活性进行结晶。
10. 共晶体系中,不同组分的高聚物链段可混合共晶,结晶行为更为复杂。
07高分子物理 第2章 - 第四节 聚合物的结晶过程

2、链的规整性 一般来说,链的规整性越好,越易结晶。 对予主链含有不对称中心的高聚物,如果不对称中心的构型完 全是无规的,使高分子链的对称性和规整性都被破坏,这样的 高分子一般都失去了结晶能力。例如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苯乙 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就是完全不能结晶的 非晶高聚物。
用定向聚合的方法,使主链上的不对称中心具有规则的构 型,如全同或间同立构聚合物,则这种分子链获得必要的规整 性,具有不同程度的结晶能力,其结晶能力的大小,与聚合物 的等规度有密切关系,等规度高结晶能力就大。属于这一类的 高聚物有等规PP、等规PS等。
N的含义:等于生长的空间维数和成核的时间 为数之和
结晶的成核分为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两类,均相成核是由熔 体中的高分子链段靠热运动形成有序排列的链束为晶核,
而异相成核则以外来的杂质、未完全熔融的残余结晶聚合 物、分散的小颗粒固体或容器的壁为中心,吸附熔体中的 高分子链作有序排列而形成晶核。因而均相成核有时间依 赖性,时间维数为1,而异相成核则与时间无关,其时间
无规聚苯乙烯(aPS),聚合物分子链 上的苯环无规分布,无定形,没有固定 的熔点;等规聚苯乙烯(iPS),苯环全 部在聚合物分子链的一侧,结晶速度慢 ,熔点低;间规聚苯乙烯(sPS),苯 环全部在聚合物分子链的两侧交叉分布 ,结晶速度快,熔点高。
在二烯类聚合物中,由于存在顺反异构,如果主链的结
构单元的几何构型是无规排列的,则链的规整性也受到破坏, 不能结晶。如通过定向聚合得到全反式结沟的聚合物,则获
和晶粒的生长两个步骤,因此结晶速度应该包括成核速度、 结晶生长速度和由它们共同决定的结晶总速度。测定聚合 物的等温结晶速度的方法很多,其原理都是对伴随结晶过 程发生变化的热力学或物理性质的变化。下面对两种主要
第五章 聚合物的结晶态

结晶最大 速度
1/t1/2 晶核生成
晶体生长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晶核生成速度和晶体生 长速度存在不同的温度 依赖性
(一)、高聚物结晶的时间依赖性: —Avrami方程
V0 t0 开始
Vt t 中间
t 时体积收缩=
V∞ t∞ 终了(达到平衡)
以体积收缩对时间t作图 等温结晶曲线
t 小时
天然橡胶的等温结晶曲线 结论:结晶过程的完成需要很长时间, 结晶终点不明确。
用Avrami方程描述聚合物的等温结晶过程:
∫ ∫ Δ vt d Δ v = − t kt l dt
2)贡献:
可以解释一些实验事实,比如高聚物结晶的不完全性→结晶 度概念,出现内应力等 晶区
高聚物的晶态 非晶区
共存的状态
结晶缺陷区
但是这一模型不能解释:用苯蒸汽腐蚀聚葵二酸乙二 醇酯的球晶,观察到球晶中非晶部分会慢慢被蒸汽腐蚀, 而余下部分呈发射形式
二、折叠链模型
1、依据
1957年Keller等人从0.05-0.06%的PE的二甲苯溶液 中用极缓慢冷却的方法培育成功大于50um的PE单 晶体,用电镜测得单晶薄片的厚度约为10nm(伸展 的分子链长度可达102—103nm)。电子衍射数据证 明晶片中分子链垂直与晶面方向排列。
(一)、大分子结构简单、对称易结晶 1、结构简单、对称性非常好的聚合物—PE、
PTFE,结晶能力最强。 2、对称取代的聚合物—PVDC、PIB等,有较好的
结晶能力。 3、主链上含有杂链原子的聚合物,分子链有一定
的对称性—POM、聚酯、聚醚、PA、PC等是结晶 性聚合物。
(二)、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易结晶
在高压高温下结晶 由完全伸展的分子链平行规整排列而成 其晶体Tm最高 被认为是高分子热力学最稳定的一种聚集态结构。
高聚物结晶的原理

高聚物结晶的原理高聚物结晶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溶液或熔融态转变为固态结晶态的过程。
结晶是高聚物在空间有序的方式排列成晶体,使高聚物有了规则的晶格结构和有序的长程排列,从而具有更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聚物结晶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核心形成与晶体生长。
首先,核心形成是高聚物结晶的起始过程。
高聚物在溶液中或熔融态时,分子经常发生热运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分子分散在空间中。
当有适当的外界因素作用于高聚物分散体系时,例如降温、溶剂挥发、添加结晶助剂等,分子将逐渐更趋于有序,形成结晶核心。
核心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核形成、生长期和稳定期。
原核形成是核心形成的起始阶段,该阶段中核心数量很少,大小较小。
生长期是在原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成长,核心的大小逐渐增大。
稳定期是达到一定生长程度后,核心形成的速率与消失的速率趋于相等,此时晶核数量和大小趋于稳定。
核心形成的主要机制有三种,即自由基、链端末和核心网络。
自由基机制是指高聚物链的末端包围住某个小分子,在随后的降温或挥发过程中形成核心。
链端末机制是指高聚物链的末端具有较高的结晶活性,使其在最初性核心周围聚集形成核心。
核心网络机制是指高聚物链在三维空间中相互交织形成核心。
其次,晶体生长是高聚物结晶过程中的另一重要环节。
晶体生长是指核心周围的高聚物分子进一步转移到核心上,使得核心逐渐增大和发展成固态结晶态。
晶体生长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态发生、方向生长和外观生长。
形态发生是指核心周围的高聚物分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序排列,形成晶体的初始形态。
方向生长是指晶体沿着其主要生长方向不断增长,使得晶体的长度逐渐增加。
外观生长是指晶体的横向生长,使得晶体的面积逐渐增大。
晶体生长的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溶剂性质、晶体结构等。
晶体生长的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即温度越高,生长速率越快。
溶液或熔融态中高聚物的浓度也会影响晶体的生长速率,例如浓度越高,生长速率越快。
高聚物结构-问答计算题

1.简述聚合物的结构层次。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
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和分子链形态。
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态结构,取向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2.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在分子链上的主要差异是什么?答高密度聚乙烯为线形结构,低密度聚乙烯为具有长链的聚乙烯,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的支链是短支链,由乙烯和高级的a–烯烃如丁烯,己烯或辛烯共聚合而生成。
共聚过程生成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比一般低密度聚乙烯具有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高密度聚乙烯易于结晶,故在密度,熔点,结晶度和硬度等方面都高于低密度聚乙烯。
3.假假设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方法提高等规度?答不能,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
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分子链形态的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改变够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4.试从分子结构分析比较以下各组聚合物分子的柔顺性的大小:〔1〕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2〕聚氯乙烯,1,4-聚2-氯丁二烯,1,4-聚丁二烯;〔3〕聚苯,聚苯醚,聚环氧戊烷;〔4〕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
答〔1〕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2〕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4-聚丁二烯>1,4-聚2-氯丁二烯>聚氯乙烯〔3〕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环氧戊烷聚苯醚聚苯〔4〕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5.请排出以下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的顺序,并指出理由:〔1〕顺1,4-聚丁二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2〕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6。
答〔1〕分子间作用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聚丙烯腈>聚氯乙烯>顺1,4-聚丁二烯聚丙烯腈含有强极性基团,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大;聚氯乙烯含有极性基团,分子间作用力较大;顺序1,4-聚丁二烯是非极性分子,不含庞大的侧基,所以分子间力作用小。
高分子聚合物dsc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的原因

高分子聚合物dsc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
的原因
高分子聚合物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中出现熔融峰和结晶峰的原因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和热行为的特点。
高分子聚合物通常由许多重复单元组成,这些重复单元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
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开始振动并获得能量。
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聚合物开始从固态转变为液态,这个转变过程称为熔融。
在 DSC 曲线上,熔融峰对应的是聚合物的熔融温度。
当高分子聚合物冷却时,分子链开始逐渐有序排列并形成晶体结构。
这个过程称为结晶。
在 DSC 曲线上,结晶峰对应的是聚合物的结晶温度。
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峰和结晶峰的出现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结晶度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熔融和结晶温度,这也反映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的差异。
通过 DSC 测试可以研究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和结晶行为,了解其热性能和加工性能,为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高分子物理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第二章2.1聚合物的晶态和非晶态结构2.1.1内聚能密度例2-1 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能,定性地讨论表2-3中所列各高聚物的性能。
表2-3线形高聚物的内聚能密度高聚物内聚能密度兆焦/米3 卡/厘米3聚乙烯259 62聚异丁烯272 65天然橡胶280 67聚丁二烯276 66丁苯橡胶276 66聚苯乙烯305 73高聚物内聚能密度兆焦/米3 卡/厘米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47 83聚醋酸乙烯酯368 88聚氯乙烯381 9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477 114尼龙66 774 185聚丙烯腈992 237解:(1)聚乙烯、聚异丁烯、天然橡胶、聚丁二烯和丁苯橡胶都有较好的柔顺性,它们适合于用作弹性体。
其中聚乙烯由于结构高度对称性,太易于结晶,从而实际上只能用作塑料,但从纯C-C单键的结构来说本来应当有很好的柔顺性,理应是个橡胶。
(2)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的柔顺性适中,适合用作塑料。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6和聚丙烯腈的分子间作用力大,柔顺性较差,刚性和强度较大,宜作纤维。
可见一般规律是内聚能密度<70卡/厘米3的为橡胶;内聚能密度70~100的为塑料;>100的为纤维。
2.1.2 比容、密度、结晶度例2-2 由文献查得涤纶树脂的密度ρc=1.50×103kg·m-3,和ρa=1.335×103kg·m-3,内聚能ΔΕ=66.67kJ·mol-1(单元).今有一块1.42×2.96×0.51×10-6m3的涤纶试样,重量为2.92×10-3kg,试由以上数据计算:(1)涤纶树脂试样的密度和结晶度;(2)涤纶树脂的内聚能密度.解(l) 密度结晶度或(2) 内聚能密度文献值CED=476(J·cm-3)例2-3 试从等规聚丙烯结晶(α型)的晶胞参数出发,计算完全结晶聚丙烯的比容和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型加工条件对熔点的影响
较高温度下慢速结晶得到的晶片厚而均匀, 不同晶片的厚度差不多,所以熔限窄,熔点 高;较低温度下快速结晶得到的晶片薄而不 均匀(有多种厚度的晶片同时存在),所以 熔限宽,熔点低。 拉伸有利于结晶(所以熔融纺丝总要牵伸), 也有利于提高熔点。为什么?
高分子链结构与熔点的关系
3)无规共聚通常使结晶能力下降
(1)影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因素
4)分子间氢键使结晶能力上升(有氢键使分 子间力增大,也使分子变得刚硬,两种作用 的结果还是利于结晶)。例如:polyester,尼龙, 聚乙烯醇 5)支化越多,结晶下降(因为支化的分子链不 规整,难以结晶);交联越多,结晶也下降 (因为交联的分子链不规整,难以结晶) 6)柔顺性好的分子链易结晶(如PE快速冷却仍能结 晶,而PET缓慢冷却才能结晶)
例2:对于PE: 作为薄膜时,希望有好的韧性和透明性, 所以结晶度宜低。 作为塑料时,希望有好的刚性和抗张强 度,所以结晶度宜高。
例3:聚酯 熔化的聚酯从喷丝头出来迅速冷却(淬 冷),结晶度低,韧性好,纤维牵伸时 倍数就大,分子链取向性好,纤维性能 均匀。所以要严格控制纺丝吹风窗的温 度。
熔点是结晶塑料使用温度的上限,是高聚物材 料耐热性的指标之一
Tm H / S.
要提高熔点有两条途径:△H↑和△S↓
1)△H↑——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结晶高聚物 熔化前后的△H增加 (内聚能△E=△H↑-RT,△E↑,△H↑) 基本原则 a.主链上引入极性基团 例如:主链上可以引入以下基团: O O 酰胺 O 酰亚胺
2、结晶过程及影响因素
(1)结晶温度 1)一个聚合物的结晶敏感温度区域一般处于 其熔点Tm 以下10℃和Tg 以上30℃之间 ( Tg+30℃< T < Tm-10℃)。结晶敏感 区域;T<Tg ,链旋转和移动困难,难以结晶
结晶温度
2)因此对于每一聚合物而言,它的结晶程 度区域决定于Tm 和Tg之差。 3) 对于同一高聚物而言,总是可以找到一 个温度,在此温度下,它的总结晶速度最 大,高于这个温度或低于这个温度,结晶 速度却要降低,这个温度为TCmax 最大结 晶速率时的温度)。多数聚合物结晶速率 最大的温度在的0.8~0.85之间:
★注意: ①在部分结晶的高聚物中,晶区和 非晶区的界限不明确,无法准确测 定结晶部分的含量,所以结晶度的 概念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
②结晶度的数值随测定方法的不同 而异。
结晶度的测定方法(了解)
密度法(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 原理:分子链在晶区的堆砌密度大,所以晶区密度 大,比容小;分子链在非晶区的堆砌密度小,非晶 区密度小,比容大。 X射线衍射法: 原理:部分结晶的高聚物中结晶部分和无定形部分 对X射线衍射强度的贡献不同,利用衍射仪得到衍射 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再将衍射图上的衍射峰 分解为结晶和非结晶两部分。
Cl CH2 C Cl n CH2 CH3 C CH3 n O H C H n
另外还有聚酯(polyester),尼龙(nylon), 聚砜(PSF)等。
(1)影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因素
2)链的空间立构规整性上升,结晶能力也提高 A.有规立构的都可以结晶:全同PP;全同(间同) PMMA;全同PS;全顺式;全反式1,4聚丁二 烯。 B.无规立构PP、无规立构PMMA、无规立构PS 均为典型的非结晶高聚物(例外的是无规立构的 PVAc水解的聚乙烯醇可以结晶)。
举例
PTFE的Tm=327℃,它的TCmax =300℃,而在 250℃结晶速度就降到很慢,所以控制温度(或 其它条件)来控制结晶速度,防止聚合物在结晶 过程中形成大的晶粒是生产透明材料(PE、定向 PP、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薄膜工艺中要考虑的重要 因素) 定向PP是容易结晶的聚合物,要得到透明薄膜, 要求聚合物结晶颗粒尺寸要小于入射光在介质中 的波长,否则颗粒太大,在介质中入射光要散射, 导致浑浊,使透明度下降.在生产中,一方面我 们加入成核剂,使晶核数目增加,晶粒变小,另 一方面可采用将熔化的PP急速冷却(淬火)使形 成的许多晶核保持在较大的尺寸范围,不再增长, 这样就得到了高透明的PP制品。
结晶高聚物加工条件对性能的影响
加工成型条件的改变,会改变结晶高聚物的结 晶度、结晶形态等,因而也影响了性能。 下面举三个例子说明:
例1:聚三氟氯乙烯(
F C F
Tm 120 ℃)
F C Cl n
缓慢结晶,结晶度可达85~90% 淬火结晶,结晶度可达35~40% 两种结晶方式,冲击强度:a<b;伸长率:a<b; 比重:a>b
影响结晶过程的因素
A.温度——明显影响着结晶速度 高聚物的结晶速度是晶核生长速度和晶粒生长 速度的总和,所以高聚物的结晶速度对温度的 依赖性是晶核生长速度对温度依赖性和晶粒生 长速度对温度依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熔体温度接近熔点时,温度较高,热运动激 烈,晶核不易形成,形成了也不稳定,所以结 晶速度小。
例3 PVA:由于含OH,所以遇到热水要溶解(结 晶度较低),提高结晶度可以提高它们的耐热 性和耐溶剂性。所以将PVA在230℃热处理 85min,结晶度30%→65%,这时耐热性和耐 溶剂侵蚀性提高(90℃热水也溶解很少)。但 是还不能作衣料,所以采用缩醛化来降低OH 含量。PVA→等规PVA,结晶度高不用缩醛化 也可用作性能好、耐热水的合成纤维。 例4 橡胶:结晶度高则硬化失去弹性;少量结晶 会使机械强度较高。
D.溶剂: 有的溶剂能明显地促进高聚物结晶(例如水能 促进尼龙和聚酯的结晶)。 生产尼龙网丝时,为增加透明度,快速冷却使 球晶足够小,用水作冷却剂时解决不了透明度 的问题。后来在结构分析中发现尼龙丝的丝芯 是透明的(说明冷却速度已经足够了),但丝 的表面有一层大球晶,影响了透明度,将水冷 改为油冷后问题就解决了,这正说明水促进了 表面尼龙的结晶。
四、 高聚物的结晶过程
结晶能力及结晶度 结晶过程及影响因素 结晶温度 熔点
1、结晶能力及结晶度
(1)影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因素 小分子几乎都可结晶,但高分子却并非都 有结晶能力 关键因素是高分子链结构的规整程度
(1)影响高分子结晶能力的因素
1)链的对称性升高,结晶能力升高
PE: CH2 CH2 n PTFE: CF2 CF2 n
E.一切影响高聚物结晶能力的因素也影 响结晶速度 结晶能力越强,结晶速度也越大。 F.对同系物讲,在同样结晶条件下,分 子量↓,结晶速度↑,所以要达到同样结 晶度,则分子量大的要用更多的时间
五、 结晶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
结晶主要影响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 结晶度越大,塑料越脆;但对橡胶,结晶相 当于物理交联,增加了强度。 结晶度越大,聚合物越不透明。 结晶尺寸对性能的影响: 球晶越大,力学性能越差;球晶越大,越不透明。
结晶度(Degree of Crystallizi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晶度——试样中结晶部分的重量百分数或体积百分
数。
①重量百分数
wc x 100% wc wa
w c
②体积百分数
vc x 100% vc va
v c
w——重量 v——体积 c——crystalline(结晶) a——amorphous(无定形)
TC max (0.80 ~ 0.85)Tm
(2)结晶过程
大分子结晶过程与小分子有相似处 a.成核过程:晶核受到两方面的影响(晶核内的分子 影响周围分子生长,由于热运动的结果晶核也可能 消失) b.晶粒生长过程:在Tm 以上,第二种影响占上风, 晶核消失比成长要快;在Tm以下,则第一种影响 占上风,晶核成长比消失要快。总的结晶速度是成 长与消失速度之和 结晶速度:用某温度下结晶过程进行到一半时所用的 时间t1/2的倒数来表征该温度下的结晶速度。
(2)结晶度
几点结论: ①长而柔顺,结构又复杂的高分子链很难形成 十分完善的晶体,即使在严格条件下培养的单 晶也有许多晶格缺陷。 ②实际上高聚物的结晶体中总是由晶区和非晶 区两部分组成:
晶区:规整排列到晶格中的伸直链晶片或折迭 链晶片组成。 非晶区:未排列到晶格中的分子链和链段,折 迭晶片中的链弯曲部分,链末端,空洞等。 晶区部分与非晶区部分并不是有着明显的分界 线,每个高分子可以同时贯穿几个晶区和非晶 区,而在晶区和非晶区两相间的交替部分有着 局部有序的过渡状态,即使晶区也存在许多缺 陷。
随着温度下降,晶核形成速度增加,分子链也 有相当活动性,易排入晶格,所以晶粒形成速 度也增加,总的结晶速度也增加。 温度再进一步降低时,虽然晶核形成速度继续 上升,但熔体粘度变大,分子链活动性下降, 不易排入晶格,所以晶粒生长下降。 当 T<Tg时,链段不能运动,所以也不能排入 晶格,不能结晶,所以用淬火办法得到的是非 晶态固体。
B.应力——影响结晶形态和结晶速度 1)影响结晶形态 熔体在无应力时冷却结晶――球晶 熔体在有应力时冷却结晶――伸直链晶体, 串晶,柱晶 2)影响结晶速度 天然橡胶在常温下不加应力时,几十年才 结晶,在常温下,加应力时拉伸条件下, 几秒钟就结晶
C.杂质 1)能阻碍结晶 2)能加速结晶——这一类起到晶核的作用称为成 核剂。成核剂可以大大加速结晶速度,成核剂 多,球晶长不大,结晶速度大,结晶度大;成 核剂少,结晶速度小,结晶度小。 生产中控制冷却速度来控制制品中球晶的 大小, 但厚壁制品由于高聚物传热不好,用控冷的办 法还不能使制件内外结晶速度一样,因此使结 构也不均匀,产品质量不好。但加入成核剂后, 可获得结构均匀、尺寸稳定的制品。
区别: 3)低分子反复熔化和结晶,熔点是固定的;结 晶高聚物的熔点和熔限都受结晶温度的影响: 结晶温度低,熔限宽,熔点低;结晶温度高, 熔限窄,熔点高。 因为在较低的温度下结晶时,分子链活动能力 不强,形成的晶体较不完善,完善的程度也不 大,这种不完善的晶体自然在较低温度下被破 坏,所以熔点低,熔限也宽;在较高温度下结 晶,分子链活动性大,排列好,形成晶体较完 善,完善程度差别也小,所以熔点高,熔限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