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第二十五章学情与教材分析(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第二十五章学情与教材分析(人教版)

第25章概率初步本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概率初步”是《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已经了解了统计知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方差、频率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初学概率,面对概率意义的描述,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概率是什么?概率是否就是频率?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状图等等问题都有待师生一起去探索. 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是一大难点. 但这部分内容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本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研究,内容丰富. 本章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就《课程标准》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学习概率中的乘法,所以他们还只能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因此,如果问题超过3步的难度,学生完成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一般来说,不宜将问题的难度超过3步.(二)教材分析:1.核心素养在随机事件的学习中,通过抽样体会样本及估计结果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在用概率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如抽奖等),培养学生的概率思想;通过用列表和画树状图求概率,提高学生用枚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频率估计概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2.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课时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课时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时章末回顾+检测题1课时4.本章重点(1)随机事件的特点;(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3)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5.本章难点(1)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3)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的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报告

25、概率初步教材分析报告

《概率初步》教材分析一、本章地位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该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三章,这三章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一方面,概率与统计相对独立,另一方面概率又以统计为依托.本章概率知识的学习要以前俩章的统计局部的知识为根底.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的的定义,概率的定义,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中心内容是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二、课程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1〕理解什么是必然发生事件、不可能发生事件和随机事件.〔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率,理解概率取值X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2011年中考说明对概率的要求事件、事件的概率,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实验与事件发生的频率,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试要求】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②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③能运用概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知识结构框图四、课时安排〔共15课时〕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约4课时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约4课时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约3课时25.4课题学习约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五、学法教学建议1、注重概念的教学、随机观念的渗透概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与以前所学数学内容不太一样的东西,一些表述、思想、方法学生都不适应,如果一开始形成了错误的概念或“直觉〞“统计概率〞的概念:〔1〕很多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给出“随机事件〞概念.P125【问题1、2】〕→〔2〕不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一样〔P127【问题3】〕→〔3〕一样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件固有的属性决定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初步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以及如何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发生性。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能够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概率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2.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2.概率的计算方法。

3.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实例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分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发生性,并引入随机事件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展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练习,如抛硬币实验的概率计算,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赌博等,让学生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 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一、教学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用列举法求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的概率,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它是在第二学段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基础上,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进行定量研究.三、教学建议1.正确理解概率与频率的联系与区别初学概率的学生容易混淆概率与频率两个概念,更不容易理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常数,是由事物固有的属性决定的.而相同条件下进行随机试验,即使是相同次数的重复试验,某一事件的频率也不一定相同,也即频率具有随机性.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般来说频率会越来越稳定于某个常数附近,这个数就是概率.2.注意数学数据分析能力的建构数据分析与概率是初中数学的主干内容,在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收集、记录分析数据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加工有用的信息,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辨析和讨论.3.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了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试验操作获得一定的活动经验,体会随机试验中频率的随机性以及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的稳定性,进而加强对概率意义的理解,教科书在25.3节设置了一个投掷硬币的试验,为学生提供一个体验随机试验的机会.由于在这个试验中需要获得的投掷次数相对较多,因此这里需要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试验,靠集体的力量快速地获得试验频率.4.注意把握教学难度必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教学重点是概率意义的理解和随机观念的培养.用列举法求概率,应该重视学生对古典模型两个前提条件的理解,不应在计算繁难上作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重点,控制难度.5.强调结合实际,选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概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一些素材,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概率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积极性.。

《随机事件》说课稿+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说课稿+教学设计

随机事件》说课稿+教学设计《随机事件》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第一课时《随机事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前面所学的数学问题,其结果往往是确定的,而从本节课开始就要接触结果不确定的情况——随机事件.它既是概率论的基础,又是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现象的一个反映.因此,学好它,既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乐于亲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四)学情分析由于学生以前未接触过结果不确定的数学问题,所以对随机事件概念的出现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二、教法分析为了说明什么是随机事件和它有什么特点,我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讨论总结概括出定义,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它的特点,我通过一定的例题加以巩固,特别让学生对“生死签”问题进行思考、再讨论,既能发现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特点掌握怎样?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学法指导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充分讨论和交流。

逐步加深对随机事件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随机事件与概率25.随机事件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一、情境引入分析说明下列事件能否一定发生:①今天不上课;②煮熟的鸭子飞了;③明天地球还在转动;④木材燃烧会放出热量;⑤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二、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分组讨论从这三个袋子里摸出黄色乒乓球的情况.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2.概念得出从上面的事件可看出,对于任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3.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袋子中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是白球还是黑球?(2)经过多次试验,摸出的黑球和白球哪个次数多?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28页练习四、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本节课应掌握:(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29页 练习1,2.25. 概 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的值的关系. 2.理解概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P(A)=mn ,明确概率的取值范围,能求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定义及计算公式P(A)=mn .难点了解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活动1 创设情境(1)事件可以分为哪几类?什么是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2)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能否用数值进行刻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2 试验活动试验1:每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从中随机地抽取一根,观察上面的数字,看看有几种可能.(如此多次重复)试验2:教师随意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请学生观察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可能.(如此可重复多次)(1)试验1中共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各为多少?(2)试验2中共出现了几种可能的结果?你认为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如果相等,你认为它们的可能性各为多少?活动3 引出概率1.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把它叫做这个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2.概率计算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________.4.随机事件A 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如果A 是必然发生的事件,那么P(A)=________,如果A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那么P(A)=________.活动4 精讲例题例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等可能性事件,哪些不是? (1)运动员射击一次中靶心与不中靶心; (2)随意抛掷一枚硬币反面向上与正面向上;(3)随意抛掷一只可乐纸杯杯口朝上,或杯底朝上,或横卧;(4)分别从写有1,3,5,7,9中一个数的五张卡片中任抽1张结果是1,或3,或5,或7,或9.答案:(1)不是等可能事件;(2)是等可能事件;(3)不是等可能事件;(4)是等可能事件. 例2 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131页~132页例1及解答过程.例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教材第132页例2.想一想:把此题(1)和(3)两问及答案联系起来,你有什么发现?例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讲解教材第133页例3. 活动5 过关练习教材第133页 练习第1~3题.,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子中随机地摸出一个球,它是红色与它是绿色的可能性相等吗?两者的概率分别是多少?2.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骰子,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2,3,4,4,掷骰子后,观察向上一面的数字.(1)出现数字1的概率是多少?(2)出现的数字是偶数的概率是多少?(3)哪两个数字出现的概率相等?分别是多少?答案:,P(摸到红球)=58,P(摸到绿球)=38;2.(1)16;(2)23;(3)数字1和3出现的概率相同,都是16,数字2和4出现的概率相同,都是13.活动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1.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mn.2.概率计算的两个前提条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作业布置教材第134页~135页 习题第3~6题. 用列举法求概率(2课时)第1课时 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1.会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2.能利用概率知识解决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一个事件概率的简单实际问题.重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与所包含的两步试验. 难点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时,会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活动1 创设情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游戏规则制定是否公平,对游戏者来说非常重要,其实这就是一个游戏双方获胜概率大小的问题.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规则如下: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学生思考计算后回答问题:把其所能产生的结果全部列出来,应该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共有四种可能,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1)记满足两枚硬币一正一反的事件为A ,则P(A)=24=12;(2)记满足两枚硬币两面一样的事件为B ,则P(B)=24=12.由此可知,双方获胜的概率一样,所以游戏是公平的.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比较少时,我们看到结果很容易被全部列出来;若出现结果的数目较多时,要想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这个问题.活动2 探索交流例1 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 ,B 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 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 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 ,B 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在这个环节里,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列举法列出所有的情况,很多学生会发现列出所有的情况会有困难,会漏掉一些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此时,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 ,B 两个转盘,即涉及两个因素,与上节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变复杂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可以将这个游戏分两步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构造下列表格:BA 45 7 1 68分析:首先考虑转动,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有3个;接着考虑转动B 盘:当A 盘指针指向1时,B 盘指针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当A 盘指针指向6或8时,B 盘指针同样可能指向4,5,7三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这样一共会产生9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独立填写表格,通过观察与计算,得出结论(即列表法).B A 4 5 7 1 (1,4) (1,5) (1,7) 6(6,4)(6,5)(6,7)8(8,4) (8,5) (8,7) 从表中可以发现:A 盘数字大于B 盘数字的结果共有5种,而B 盘数字大于A 盘数字的结果共有4种.∴P(A 数较大)=59,P(B 数较大)=49,∴P(A 数较大)>P(B 数较大),∴选择A 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注意向学生强调数对的有序性.由于游戏是分两步进行的,我们也可用其他的方法来列举.即先转动B 盘,可能出现4,5,7三种结果;第二步考虑转动A 盘,可能出现1,6,8三种情况.活动3 例题精讲通过上面例1的分析,学生对用列表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教材第136页例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题后小结:当一个事件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运用列表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1)列表;(2)通过表格计数,确定公式P(A )=mn 中的m 和n 的值;(3)利用公式P(A )=mn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活动4 过关练习教材第138页 练习第1~2题.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要求每个学生在组内交流,派小组代表发言.作业布置教材第139页~140页 习题第1~3题和第5题.第2课时 用树状图求概率1.理解并掌握用树状图求概率的方法,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2.正确认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列表法,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树状图法.重点理解树状图的应用方法及条件,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概率. 难点用树状图列举各种可能的结果,求实际问题中的概率.一、复习引入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1)总共有几种可能,即求出n ;(2)每个事件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即求出m ,从而求出概率.什么时候用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方法有哪些? 二、探索新知 画树状图求概率例1 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 和B ;乙口袋中3个相同的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 ,D 和E ;丙口袋中2个相同的球,. (1)取出的三个球上恰好有1个、2个和3个元音字母的概率分别为多少?(2)取出的三个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例1与上节课的例题比较,有所不同:要从三个袋子里摸球,即涉及到三个因素.此时同学们会发现用列表法就不太方便,可以尝试树状图法.本游戏可分三步进行.分步画图和分类排列相关的结论是解题的关键.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个,即:A A A A A AB B B B B BC CD DE E C C D D E E H I H I H I H I H I H I (幻灯片上用颜色区分)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结果(黄色)有5个,即ACH ,ADH ,BCI ,BDI ,BEH ,所以P (1个元音)=512;有两个元音的结果(白色)有4个,即ACI ,ADI ,AEH ,BEI ,所以P (2个元音)=412=13;全部为元音字母的结果(绿色)只有1个,即AEI ,所以P (3个元音)=112.(2)全是辅音字母的结果(红色)共有2个,即BCH ,BDH ,所以P (3个辅音)=212=16.通过例1的解答,很容易得出题后小结:当一次试验要涉及3个或更多的因素时,通常采用“画树形图”. 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步骤如下:(幻灯片) ①画树状图;②列出结果,确定公式P (A )=mn 中m 和n 的值;③利用公式P (A )=mn 计算.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39页 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节课应掌握:1.利用树状图法求概率.2.什么时候用列表法,什么时候用树状图法,各自的应用特点:有两个元素且情况较多时用列表法,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元素时用树状图法.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40页习题6,9.用频率估计概率1.当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一般用统计频率的方法来估计概率.2.会设计模拟试验,能应用模拟试验求概率.重点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理解.一、情境引入某篮球运动员在最近的几场大赛中罚球投篮的结果如下:投篮次数n 8 10 12 9 16 10进球次数m 6 8 9 7 12 7进球频率错误!(1)计算表中各次比赛进球的频率;(2)这位运动员投篮一次,进球的概率约为多少?解答:(1),,,,0.75,;(2)0.75.二、自主探究利用频率估计概率1.试验要求:(1)把全班分成10或12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计算结果,各组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2.各组汇报试验结果:把各组试验数据汇报给教师,教师积累后填入表格,板书,学生计算出累加后的频率.(由于试验次数较小,有可能有些组的最后结果和自己的猜想有出入)3.根据列表填在教材第142页图中,观察频率变化情况,小组交流后阐述所得结论.4.思考:教材第143页“思考”.5.问题1:教材第144页问题1.分析:幼树的成活率是实际问题中的概率,在这个实验过程中,移植总数无限,每一棵小苗成活的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能用列举法求概率,只能用频率估计概率.解: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方法总结:(1)先计算出每次试验的频率;(2)观察频率活动情况,选择最接近且围绕波动的频率数作为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应用教材第145页问题2分析:学生阅读表25-6提供的信息:(1)估测出损坏率.(实质也是概率问题)(2)算出完好柑橘的质量.(3)计算出实际成本,再确定定价.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47页练习.四、课堂小结(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到的概率是近似值.五、作业布置教材第147~148页习题1,2,5.。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探讨本文档旨在探讨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学情和教材内容,提供教师们一些关于如何教授这一章节的指导意见。

学情分析在教授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对学情的初步分析:1. 知识基础:在研究概率初步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如加减乘除等。

需要了解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研究兴趣:概率初步是数学中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章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了解学生对于概率的兴趣程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3. 研究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惯。

了解学生对于概率初步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提高研究效果。

教材建议以下是对于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1. 理论讲解:首先,教师应该进行概率初步的理论讲解,包括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等。

可以通过具体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实例演示:在理论讲解之后,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演示,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概率的应用。

3. 练巩固: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训练。

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布置练题,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概率计算能力。

4. 作业批改和反馈:对于学生提交的练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初步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授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结合理论讲解、实例演示、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概率初步的知识。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他们在概率初步学习中的进步。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25章概率初步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概率初步”是《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学生在已经了解了统计知识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方差、频率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 由于学生初学概率,面对概率意义的描述,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概率是什么?概率是否就是频率?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状图等等问题都有待师生一起去探索. 因此,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是一大难点. 但这部分内容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今后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共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本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验研究,内容丰富. 本章的教学,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须注意的是,本学段的概率内容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就《课程标准》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学习概率中的乘法,所以他们还只能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因此,如果问题超过3步的难度,学生完成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一般来说,不宜将问题的难度超过3步.(二)教材分析:1.核心素养在随机事件的学习中,通过抽样体会样本及估计结果的随机性,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在用概率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如抽奖等),培养学生的概率思想;通过用列表和画树状图求概率,提高学生用枚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频率估计概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2.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概念,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随机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4)能够通过随机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5)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课时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课时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1课时章末回顾+检测题1课时4.本章重点(1)随机事件的特点;(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3)运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5.本章难点(1)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3)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的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材分析中考要求:1.基本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可用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2)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含义;(3)了解概率的意义;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2.略高要求:(1)能利用频数、频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结合教科书分析提出几点教学建议本章知识结构框图【补充例题】(一)概念辨析类例1、(随机事件概念类)(1)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是确定事件()A、明日有雷阵雨B、小丹的自行车轮胎被钉扎坏C、小红买体彩中奖D、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出现7点朝上(2)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A、小婷上学一定坐公交车B、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正好是偶数C、小红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一定得满分D、将豆油滴入水中,豆油会浮在水面上(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B、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发生C、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有可能发生D、不可能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也可能发生(4)在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放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4个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1个.搅匀后,从中同时摸出2个小球,请你写出这个实验中的一个可能事件:.例2、(频率、概率概念意义类)下表是一个机器人做9999次“抛硬币”游戏时记录下的出现正面的频数和频率抛掷结果5次50次300次800次3200次6000次9999次出现正面的频数1 31 135 408 1580 2980 5006用列举法求概率随机事件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食蚂食出现正面的频率20% 62% 45% 51% 49.4% 49.7% 50.1%(1)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5次时,得到一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20%,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5次后,得到 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2)由这张频数和频率表可知,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 次正面,正面出现的频率是 ;那么,也就是说机器人抛掷完9999次时,得到 次反面,反面出现的频率是 ; (3)请你估计一下,抛这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是 . 例3、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1)关于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等于概率B 、当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附近C 、当试验次数很大时,概率会稳定在频率附近D 、试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已连续抛掷了2000次,其中,抛掷出5点的次数最少,则第2001次一定抛掷出5点B 、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1%,因此买1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C 、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的概率是50%.所以明天将有一半时间在下雨D 、抛掷一枚图钉,钉尖触地和钉尖朝上的概率不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掷一枚硬币5次,5次都出现正面,所以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1B 、“从我们班上查找一名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概率为0”表示我们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作业C 、一个口袋里装有99个白球和一个红球,从中任取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1%,所以从袋中取至少100次后必定可以取到红球(每次取后放回,并搅匀)D 、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为50%,所以投掷硬币两次,那么一次出现正面,一次出现反面 (二)概率计算 1.直接列举法(一)从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出发,考虑每种可能结果所占的可能性大小的值,然后将事件A 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结果的各自可能性相加例1 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5个红球和3个黄球,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则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A 、81B 、12C 、83D 、53底大多少,此问题恰是此处的难点。

例2 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树枝上寻觅食物,假定蚂蚁在每个岔路口都会随机的选择一条路径,它获得食物的概率是多少?例3 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各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6,8,其表面展开图是如图所示,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字的2倍的概率是( ) A .32 B .21 C .31 D .61解析:选C首先,我们得清楚,当右上图折叠起来时,1与8、2与4、3与6是对面,其次抛掷这个立方体所有可能情况有6种,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字的2倍的情况有2种,故…….(二)该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 种,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直接考虑事件A 包含的可能结果种数为m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mn例4、在一个布口袋中装着只有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只,甲乙两人进行摸球游戏;甲先从袋中摸出一球看清颜色后放回,再由乙从袋中摸出一球。

(1)试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摸球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2)如果规定:乙摸到与甲相同颜色的球为乙胜,否则为负,试求乙在游戏中能获胜的概率。

例5.一个袋子中装有红、黄、蓝三个小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 (1)如果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那么摸到蓝色小球的概率是多少?(2)小王和小李玩摸球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先由小王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小李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当2个小球的颜色相同时,小王赢;当2个小球的颜色不同时,小李赢.请你分析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并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加以说明.例6.如图,两个转盘中指针落在每个数字上的机会相等,现同时转动A 、B 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各指向一个数字. 小力和小明利用这个转盘做游戏:若两数之积为非负数则小力胜;否则,小明胜.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请你利用列举法说明理由.例7、“石头、剪刀、布”是广为流传的游戏,游戏时比赛各方做“石头”、“剪刀”、“布”中手势的一种,规定“石头”胜“剪刀”,“剪刀”胜“布”,“布”胜“石头”,同种手势或三种手势循环不分胜负继续比赛,假定甲、乙、丙三人都是等可能得做这三种手势,那么:(1) 一次比赛中三人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 (2) 比赛中一人胜,二人负的概率是多少?例8、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三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 三辆车全部直行;(2) 两辆车向右转,一辆车向左转; (3) 至少有两辆车向左转.2 16 4 3 8 BA -2-1112-1ABC(三)用频率估计概率例9、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 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 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 再把它放回袋中, 不断重复. 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 请估计:当n 很大时, 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 ;(2)假如你去摸一次, 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摸到黑球的概率是 ; (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小明同学猛然顿悟, 过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办法了. 这个问题是: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 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情况下, 如何估计白球的个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及用品...........)? 请你应用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步骤及估算方法.例10、为了估计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从池塘里捕捞了1000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塘里,经过一段时间,等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以后,再捕捞200条,若其中有标记的鱼有10条,则估计池塘里有鱼______________条. 例11、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 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 .为了知道它的面积,小 明在封闭图形内划出了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在 不远处向圈内掷石子,且记录如下:你能否求出封闭图形ABC 的面积?试试看.【2008中考试题选编】1、(2008年泰州市)有下列事件:①367人中必有2人的生日相同;②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两次,朝上一面的点数之和一定大于等于2;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④如果a 、b 为实数,那么a +b =b +a .其中是必然事件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摸球的次数n 100 150 200 500 800 1000 摸到白球的次数m58 96 116 295 484 601 摸到白球的频率nm0.580.640.580.590.6050.60150次150次300次石子落在⊙O 内(含⊙O 上)的次数m144393石子落在阴影内的次数n1985186掷石子次数石 子 落 在 的 区 域2、(2008年泰州市)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5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中的一个,将这5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3、(2008年泰州市)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3>0(其中a≠0).(1)当a =-2时,求此不等式的解,并在数轴上表示此不等式的解集;(4分)(2)小明准备了十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上面分别写有整数-10、-9、-8、-7、-6、-5、-4、-3、-2、-1,将这10张卡片写有整数的一面向下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取一张,以卡片上的数作为不等式中的系数a ,求使该不等式没有..正整数解的概率.(6分)4、(2008年南京市)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 ①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 ②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③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 (1)在下表中列出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234561 2 3 4 5 6(2)小明选的数字是5,小颖选的数字是6.如果你也加入游戏,你会选什么数字,使自己 获胜?5、(2008年自贡市)从下面的6张牌中,任意抽取两张。

求其点数和是奇数的概率。

6、(2008年贵阳市)14.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白球,n 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23,则n = . 7、(2008年贵阳市)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40个,小颖做摸球实验,她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球的次数n 100 200 300 500 800 1000 3000 摸到白球的次数m 65 124 178 302 481 599 1803 摸到白球的频率mn0.650.620.5930.6040.6010.5990.601(1)请估计:当n 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 .(精确到0.1)(3分) (2)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P =白球 .(3分)第2枚骰子掷得的点数 第1枚骰子 掷得的点数(3)试估算盒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分)8、(2008年遵义市)有三张卡片(背面完全相同)分别写在12,112-⎛⎫⎪⎝⎭,3-,把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小军从中抽取一张,记下这个数后放回洗匀,小明又从中抽出一张. (1)两人抽取的卡片上都是3-的概率是 .(2)李刚为他们俩设计了一个游戏规则:若两人抽取的卡片上两数之积是有理数,则小军获胜,否则小明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对谁有利?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进行分析说明.9、数学试卷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小明对某道选择题完全不会做,只能靠猜测获得结果,则小明答对的概率是10. ( 2008年杭州市) 在一次质检抽测中, 随机抽取某摊位20袋食盐,测得各袋的质量分别为(单位:g ):492 496 494 495 498 497 501 502 504 496 497503506508507492496500501499根据以上抽测结果,任买一袋该摊位的食盐, 质量在497.5g ~501.5g 之间的概率为( ) (A)51(B)41 (C)103 (D)20711.(08年宁夏)从-1,1,2三个数中任取一个,作为一次函数y=kx+3的k 值,则所得一次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概率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